TW201000009A - Novel herbicides - Google Patents

Novel herbicide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000009A
TW201000009A TW98119009A TW98119009A TW201000009A TW 201000009 A TW201000009 A TW 201000009A TW 98119009 A TW98119009 A TW 98119009A TW 98119009 A TW98119009 A TW 98119009A TW 201000009 A TW201000009 A TW 20100000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ormula
compound
alkyl
group
ethy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81190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hristopher John Mathews
James Nicholas Scutt
Original Assignee
Syngenta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yngenta Ltd filed Critical Syngenta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0000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00009A/zh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Plural Heterocyclic Compounds (AREA)

Description

201000009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關於新賴的除草活性環狀二嗣類及其衍生物, 彼等之製備方法,含有該等化合物的組合物及彼等在控制 雜草,尤其在有用植物的作物中的雜草,或抑制植物生長 的用途。 【先前技術】 具有除草作用的環狀二酮類被敘述在例如w〇 99/48869,WO01/79204 及 WO01/098288 中。 【發明内容】 性質的新穎環已 。本發明因此關 頃發現具有改良的除草性及生長抑制 一酿I、°比喊二酮以及六氫。比n定二網化合物 於式I化合物
其中 X 為 Ο、s,CR7r8 或 NR9, R1係為乙基,環丙基,二氟甲氧基或三氟甲氧基, ^為視需要經取代之芳基或視需要經取代之雜^基; R3以及R4彼此獨立地為氫、Cl_C3烷基或Ci_c3 2烷 R以及R4-起與其所連接的碳原子形成3纟7員碳環 201000009 狀環,其視需要經Ci-C:2烷基取代—次或二次, R、R6、R7以及R8彼此獨立為氫、Ci_c3貌基、 鹵烷基、eves烷氧基Cl_C3烷基、烷硫基烷基、 ca烧基亞續醯基職、Ci_C3縣⑽基院 基、c3-c6環烷基’其中亞曱基視需要經氧原子或硫原子置 換且其中該環視需要經Ci_C2烧基或氧基取代一次 或—次,或 Ο
R與R6 —起與其所連接的碳原子或R7與r8與其所 連接的碳原子形成視需要經取代的3纟7員碳環狀環了其 中亞甲基視需要經氧原子或硫原子置換且其中該環視需要 經C「C2烷基或Cl_C2烷氧基取代一次或二次,或 R3與R6—起形成鍵,當)(為〇或3時, R9為氫,視需要經取代的Ci_C3烷基或視需要經取代的 C:3-C6環烧基,以及 為氫或農業上可接受之金屬、銨、錄或潛伏化基團 (latentiating group ) 〇 【實施方式】 〇在式I化合物的取代基定義中,每一個烷基部分,其係 单獨或為較大基㈣—部分(例域氧基、烧氧基院基、烧 基硫烧基)為直鏈或支鏈且例如為甲基、乙基、正丙基或異 丙基。 i烧基疋被一或多個^不同&齒素原子取代的院 基且為’舉例來說,CF3、CF2C1、CF2H、ccl2H、FCh2、 C1CH2'BrCH2^ CH3CHF> (CH3)2CF » CF3CH2 ^ CHF2CH2 ° 201000009 在本說明書中,’,芳基,,用語較佳指的是苯基及萘基。" 雜芳基"用語較佳意指包含至少一個雜原子且由單環或二或 夕個稠合環組成。較佳者,單環將包含多至三個以及雙環 系統多至四個將較佳選自氮'氧以及硫的雜環原子。該類 基團的例子包括有呋喃基、噻吩基、吡咯基、ιι比唑基、咪 坐基丨,2,3-—唑基、1,2,4-三唑基、噁唑基、異噁唑基、噻 。坐基、異隹。坐基、惡二嗤基、^3,4-嚼二唾基、 。惡二唾基、1,2,3-嗔二唑基、u’4·噻二唑基、噻二唑 基、I,2,5-噻二唑基、吡啶基、嘧啶基 '嗒畊基、吡畊基、 1,2’3_三拼基、1,2,4_三啡基、u,%三啡基、苯幷咬喃基、 苯幷異呋喃基、苯幷噻吩基、苯幷異噻吩基、吲哚基、異 十朵基、Μ基、苯幷μ基、苯幷異ng 4基、苯幷嚼嗅 基、苯幷異°惡。坐&、苯幷味。坐基、2,1,3-苯幷喘二嗤、啥琳 基、異喹啉基、啐啉基(cinn〇Unyl)、呔啡基、喹唑啉基、 喹喔啉基、萘啶基、苯幷二土 ♦幵一听丞、嘌呤基、嗓咬基以及吲 哚畊基。雜芳香基的較佳例子係包括吡啶基、嘧啶基、三 啡基、㈣基"夫㉝基U坐基、異射基、⑴^幷嚼 二唑及噻唑基。 %烧基較佳包括環丙基,環丁基環戊基和環己基。 碳環狀環例如那些由R7及R8或R5及R6任二者一起形 成者’包括環烧基及環烯基,其具有3至7個原子,視需 要包括一或多個、較佳彳 1或2個選自氧和硫的雜原 致雜環例如1,3-二氧雜士傅“, 守 乳雜戊環(l,3-dioxolane) ’氧雜環丁炫 (0xetane)、吱°南以及四氫呋喃。 201000009 農業上可接受之金屬為鹼金屬或鹼土金屬離子 納、鉀、鎮及飼離子,以及過渡金屬離子,例如銅及鐵原 子。合適的錢離子為NH4+,烷基銨,二烧基銨,三烧基錢 以及四烧基錄離子。合適的陽離子為三㈣㈣子^例如 三曱基錡離子。 理應了解的是,那些式ϊ化合物(其中G為如以上所述 的金屬,銨或鎳且如此代表陽離子,相對應的負電荷大部 分於橫越0-C=C-C=0單元離域化。
若存在時,位在芳基或雜芳基上的視需要的取代基係 獨立地選自於函素、硝基、氰基、硫氰基(rhodano)、異氰 硫基、Ci-6烷基、CU6鹵烷基、CN6烷氧基-(Cw)烷基、c2 6 缚基、C2_6鹵烯基、C2_6炔基、C 3_7 環烧基(其本身係視需 要的地被Cu烷基或鹵素取代)、C5_7環烯基(其本身係視 需要的地被Cw烷基或鹵素取代)、羥基、烷氧基、 Cl-ίο烧氧基(C!·!。)烧氧基、三(Ci.4)烧基··石夕烧基(Cu)烧氧 基、(:丨_6烷氧基羰基(Ci-to)烷氧基、Cmo鹵烷氧基、芳基(Cl 4) 烷氧基(其中芳基基團係視需要的地被鹵素或cN6烷基取 代)、C3_7環烷基氧基(其中環烷基基團係視需要的地被 Ci-6烷基或鹵素取代)、Cm烯基氧基、C3-1G炔基氧基、 S Η、C 1 . 1 0烧基硫基、C 1 - 1 Q鹵院基硫基、方基(C 1 - 4 )炫1基硫基 C3-7環烷基硫基(其中環烷基基團係視需要的地被Cl-6烷基 或函素取代)、三(Ci·4)-炫•基石夕烧基(Ci-6)院基硫基、芳基 硫基、C!-6烷基磺醯基、Cl·6齒烧基續酿基、Cl-6烧基亞績 醯基、Cl.6鹵烷基亞磺醯基、芳基續酿基、三(Cl-4)_烧基石夕 201000009 烷基、芳基二(C^)-烷基矽烷基、(C!-4)-烷基二芳基矽烷基、 三芳基矽烷基、(:!-!〇烷基羰基、H02C、Ci-iO烷氡基羰基、 胺基羰基、(^_6烷基胺基羰基、二(Ci-6烷基)_胺基羰基、 烷基VN-CCh烷氧基)胺基羰基、Cb6烷基羰基氧 基、芳基羰基氧基、二(Ci-6)烷基胺基-羰基氧基、芳基(其 本身係視需要的地被Cw烷基或鹵素取代)、雜芳基(其 本身係視需要的地被Cw烷基或鹵素取代)、雜環基(其 本身係視需要的地被Cu6烷基或鹵素取代)、芳基氧基(其 中其中芳基基團係視需要的地被Cw烷基或鹵素取代)、 雜芳基氧基(其中雜芳基基團係視需要的地被CN6烷基或 鹵素取代)、雜環基氧基(其中雜環基基團係視需要的地 被Ci.6烷基或鹵素取代)、胺基、CN6烷基胺基、二(Ch6) 烷基胺基、Cw烷基羰基胺基、N^Cm)烷基羰基-NKCm) 烷基胺基、芳基羰基、(其中芳基基團本身係視需要的地 被鹵素或Cue烷基取代)或者位在芳基或雜芳基系統上的 兩毗鄰位置可環化以形成一個5、6或是7員碳環或雜環, 該環本身係視需要的地被鹵素或C i _6烷基取代。就芳基或 雜芳基而言的進一步取代基係包括芳基羰基胺基(其中芳 基基團係被Cu烷基或是鹵素取代)、((^4)烷基氧基羰基 胺基(C!—6)烷基氧基羰基-N^C!^)烷基胺基、芳基氧基羰基 胺基(其中芳基基團係被C^6烷基或是鹵素取代)、芳基 氧基羰基-N^C!·6)烧基胺基(其中芳基基團係被cU6烧基或 是鹵素取代)、芳基磺醯基胺基(其中芳基基團係被Cl.6 烧基或是鹵素取代)、芳基績醢基-N-娱:基胺基(其中 201000009 芳基基團被CU6烷基或鹵素取代)、芳基-N-CG-e)烷基胺基 (其中芳基基團係被烷基或是鹵素取代)、芳基胺基 (其中芳基基團係被C,_6烷基或是鹵素取代)、雜芳基胺 基(其中雜芳基基團係被(^.6烷基或是函素取代)、雜環 基胺基(其中雜環基基團係被C^6烷基或是齒素取代)、 胺基羰基胺基、CN6烷基胺基羰基胺基、二(¢^-6)烷基胺基 羰基胺基、芳基胺基羰基胺基(其中芳基基團係被Cw烷 基或是鹵素取代)、芳基-N^C!^)烷基胺基羰基胺基(其中 方基基團係被Ci_6烧基或是1¾素取代)、Ci-6烧基胺基幾基 烷基胺基、二(c^)烷基胺基羰基-N-iCM)烷基胺 基、芳基胺基羰基-N^Ci^)烷基胺基(其中芳基基團係被 C 1 ·6烧基或疋函素取代)以及芳基_N-(C〗_6)烧基胺基幾基 -N^C!-6)烷基胺基(其中芳基基團係被Cl_6烷基或是鹵素取 代)。 對經取代的芳基部分以及雜芳基基團而言,特佳為一 或多個取代基係獨立地選自鹵素,特別是氣,氰基,Cl 6 烷基,cN6鹵烷基,特別是三氟曱基’ Ci6烷氧基,特別是 曱氧基,Cw鹵烷氧基,Cw烷基硫基,(^·6烷基亞磺醯基, Ci_6烷基磺醯基,硝基及氰基。欲被理解的是,二烷基胺基 取代基係包括該等其中二烷基基團和其所連接的N原子共 同形成五、六或七員雜環,該雜環可含有一或二個選自於 〇、N或S的其他雜原子並可視需要的地被一或二個獨立選 定的(C!·6)烷基基團所取代。當雜環係藉由使N原子上的兩 基團聯接而形成時,則所生成的環係適宜為n比咯啶、六氫 201000009 0比咬、硫代嗎啉及嗎啉,其各別可被一 (Ci·6)烷基基團取代。 或二個獨立選定的 本發明亦關於該等式 s物此夠與胺,鹼金屬以及驗 土金屬鹼或四級銨鹼形成的鹽類 在作為鹽形成者的鹼金屬及鹼土金屬氫氧化物當中, 應該特別要提到的是氫氧化鋰,氫氧化鈉,氫氧化:,氫 氧化鎂,以及氫氧化鈣,但是特別的是氫氧化鈉以及氫氧 化卸。本發明的式!化合物亦包括水合物,其係於 間所形成者。 风期
適合於銨鹽形成的胺的實例包括氨與一級、二級及三 級CVC18烧基胺、Ci-C^基燒基胺以及να氧基㈣ 胺,例如甲胺、乙胺、正·丙胺、異丙胺、四種丁胺異構物、 正-戍胺、異戊胺、己胺、庚胺、辛胺、壬胺、癸胺、十五 烷胺、十六烷胺、十七烷胺、十八烷胺、甲基乙胺、甲基 異丙胺、甲基己胺、甲基壬胺、甲基十五烧胺、甲基十八 ,胺、乙基丁胺、乙基庚胺、乙基辛胺、己基庚胺、己基 .正-丙胺、二異丙胺、二-正-丁 辛胺、二甲胺、二乙胺、二 胺、二-正_戊胺、二異戊胺
己胺 庚胺 胺 醇胺、正-丙醇胺、異丙醇胺 胺、N-丁基乙醇胺、烯丙胺、 、N,N-二乙酵胺、N-乙基丙醇 正-丁-2-、烯胺、正-戊-2 -烯胺、 2,3 - —甲基丁- 2-稀胺、 胺、二甲胺、三乙胺、 三異丁胺、三-二級丁胺、三 基乙胺’雜環胺’例如η比π定 二丁 _2-烯胺、正-己_2_烯胺、丙烯二 二-正-丙胺、三異丙胺、三-正-丁胺、 -正-戊胺、甲氡基乙胺及乙氧 、喹琳、異喹琳、嗎琳、六氫 10 201000009 吼咬,咬,琳、現咬及氮雜I 級芳胺,例如 苯胺、甲氧基苯胺、乙氧基苯胺、鄰-、間-和對-甲苯胺、 伸苯二胺、聯苯胺、萘胺及鄰、間_和對-氯苯胺,但是尤 其為二乙胺、異丙胺及二異丙胺。 適合於鹽形成的較佳的四級錢驗對應於例如式 [離ARcRd)]〇H,其中Ra、Rb、Rc及&彼此獨立為Ci C4
烧基。更多具有其他陰離子的適合的㈣基銨料藉由例 如陰離子交換反應而獲得。 這些潛伏化基團G的選擇允許其在施予處理之區域或 植物之前、期間或之後以生化、化學或物理法中的一種或 組合移除,以供給其中〇為H之式!化合物。這些方法的 實例包括酵素裂解法、化學水解法及光分解法。攜帶該等 潛伏化基團G的化合物可提供某些優點,例如被處理之植 物經改進之角質層穿透;增加之作物耐受性;在含有其他 除草劑、除草劑安全劑(safener)、植物生長調節劑、殺真菌 劑或殺昆蟲劑之調配混合物中經改進之相容性或穩定性; 或減少在土壤中被濾掉。 潛伏化基團G較佳係選自c(Xa)-Ra、C(x、_xc_Rb、 C(Xd)-N(Rc)-Rd、_S〇2_Re、_P(xe)(Rf)_Rg 或 CH2_xf_Rh 等基 圏,其中又、乂1又、^、^以及/係彼此獨立地為氧或 硫;
Ra 為 H、CVC18 烷基、C2-C18 烯基、C2-C18 炔基、Cl_Cl0 鹵烧基Cl-Cl〇氰基烧基、Ci-Cio石肖基烧基、Cl-Cl〇胺烧基、 Cj-Cs烷基胺基d-Cs烷基、二(c2-c8烷基)胺基CVC5烷基、 11 201000009 C3-C7環烷基CVCs烷基、CrCs烷氧基CVCs烷基、C3-C5 烯氧基CrCs烷基、c3-c5炔基cvc5氧基烷基、CKC5烷硫 基CrCs烷基、cvc5烷基亞磺醯基CVC5烷基、cvc5烷基 磺醯基CVC5烷基、c2-c8亞烷基胺基氧基Ci-Cs烷基、CVC5 烷基羰基CrCs烷基、CrC5烷氧基羰基CrCs烷基、胺基 羰基Ci-Cs烷基、Ci-Cs烷基胺基羰基CrCs烷基、C2-C8二 炫> 基胺基幾基C1-C5烧基、C1-C5烧基叛基胺基C1-C5烧基、 N-CVC5烷基羰基-N-C丨-C5烷基胺基C丨-C5烷基、C3-C6三烷 基矽烷基C「C5烷基、苯基CkCs烷基(其中苯基可視需要 〇 被CVC3烷基、CVC3鹵烷基、(VC3烷氧基、CVC3鹵烷氧 基、CrC3烷硫基、CrCs烷基亞磺醯基' Ci-Cs烷基磺醯基、 鹵素、氰基或硝基取代)、雜芳基C^-Cs烷基(其中雜芳基 可視需要被CVC3烷基、CVC3鹵烷基、CVC3烷氧基、CVC3 鹵烷氧基、C!-C3烷硫基、CkC3烷基亞磺醯基、Ci-Cs烷基 績醯基、鹵素、氛基或确基取代)、C2-C5鹵稀基' C3-C8 環烷基、苯基或被CrC3烷基、CrC3鹵烷基、CrCs烷氧基、
Ci-c:3鹵烷氧基、鹵素、氰基或硝基取代之苯基、雜芳基或 Ο 被CVC3烷基、CVC3鹵烷基、Ci-C;烷氧基、(VC3自烧氧 基、i素、氰基或硝基取代之雜芳基; R 為 Ci_Ci8 烧基、C3-C18 婦基、C3-Ci8 快基、C2-Ci〇 鹵烧基、C1-C10乳基烧基、C1-C10石肖基烧基、C2-Ci〇胺基烧 基、Ci-Cs烷基胺基C丨-C5烷基、c2-c8二烷基胺基CVc5烧 基、C3-C7環烧基Ci-C5烧基、Ci-Cs烧氧基C1-C5烧基、 烯氧基CVC5烷基、C3-C5炔氧基CVC5烷基、Ci-Cs燒硫基 12 201000009 CVC5烷基、CrCs烷基亞磺醯基CVC5烷基、CrCs烷基磺 醯基CVC5烷基、C2-C8亞烷基胺基氧基CVC5烷基、CVC5 烷基羰基Ci-C5烷基、Ci-C5烷氧基羰基C^-Cs烷基、胺基 羰基CVC5烷基' CVC5烷基胺基羰基CVC5烷基、c2-c8二 烷基胺基羰基Ci-Cs烷基、CrCs烷基羰基胺基CrCs烷基、 N-CrCs烧基幾基-N-C!-C5烧基胺基CVC5烧基、C3-C6三烧 基矽烷基C^-C5烷基、苯基Cl-C5烷基(其中苯基可視需要 被CrCs烷基、CVC3鹵烷基、CVC3烷氧基、CVC3鹵烷氧 基、CkC3烷硫基'CrCs烷基亞磺醯基'CrCs烷基磺醯基、 鹵素、氰基或硝基取代)、雜芳基Ci-C5烷基(其中雜芳基 可視需要被C「c3烷基、CVC3鹵烷基、CVC3烷氧基、CVC3 鹵烷氧基、CrC3烷硫基、CrCs烷基亞磺醯基、CrCs烷基 磺醯基、鹵素、氰基或硝基取代)、c3-c5鹵烯基、c3-c8 環烷基、苯基或被CfCa烷基、CrC:»鹵烷基、¢^-03烷氧基、 CrC3鹵烷氧基、鹵素、氰基或硝基取代之苯基、雜芳基或 被CrC3烷基、CVC3鹵烷基、c,-C3烷氧基、CVC3鹵烷氧 基、鹵素、氰基或硝基取代之雜芳基,
Rc及Rd彼此獨立為氫'Ci-Cw烷基、C3-Ci。烯基、C3-C10 炔基、C2-C10鹵烷基、eve”氰基烷基、Ci-C10硝基烷基、 CVCw胺基烷基、Ci-Cs烷基胺基Ci-Cs烷基、C2-C8二烷基 胺基C「C5烷基、c3-c7環烷基CVC5烷基、CVC5烷氧基 CVC5烷基、C3-C5烯氧基CrCs烷基、C3-C5炔氧基CVC5 烷基、Ci-Cs烷硫基CVC5烷基、CVC5烷基亞磺醯基(VC5 烷基、C!-C5烷基磺醯基Cl-C5烷基、(:2-(:8亞烷基胺基氧基 13 201000009 CVC5烷基、C「c5烷基叛基CrCs烧基、CVC5烧氧基羰基 Ci-C5烧基、胺基羰基Ci-C5烧基、CrCs烧基胺基羰基Ci-Cs 烷基、C2-C8二烷基胺羰基CrCs烷基、CrCs烷基羰基胺基 CVC5烷基、N-Ci-Cs烷基羰基-N-C2-C5烷基胺基烷基、C3-C6 三烷基矽烷基CrC5烷基、苯基CrCs烷基(其中苯基可視 需要被CVC3烷基、C「C3鹵烷基、C「C3烷氧基、Ci-Cs鹵 烷氧基、Ci-Cs烷硫基、Ci-Cs烷基亞磺醯基、Ci-C3烷基磺 醯基、鹵素、氰基或硝基取代)、雜芳基C^-Cs烷基(其中 雜芳基可視需要被烷基、(^-(:3鹵烷基、CrCs烷氧基、 cvc3鹵烷氧基、CVC3烷硫基、cvc3烷基亞磺醯基、CVC3 院基確酿基、鹵素、氮基或石肖基取代)、C2_C5鹵稀基、C 3_ C 8 環烷基、苯基或被Ci-Cs烷基、Ci-Cs鹵烷基、Ci-Cs烷氧基、 CVC3鹵烷氧基、鹵素、氰基或硝基取代之苯基、雜芳基或 被CVC3烷基、cvc3鹵烷基、CVC3烷氧基、cvc3鹵烷氧 基、鹵素、氰基或硝基取代之雜芳基、雜芳基胺基或被Cl-C3 烧基' Ci-C:3鹵烷基、Cl_c3烷氧基、Cl-C3鹵烷氧基、鹵素、 氰基或墙基取代之雜芳基胺基、二雜芳基胺基或被Cl-C3 烧基、C「C3 li烷基、(^-^烷氧基、Cl_c3鹵烷氧基、鹵素、 氰基或硝基取代之二雜芳基胺基、苯胺基或被Cl-C3烷基、 C「C3南烧基、Cl_c3烷氧基、Cl_C3鹵烷氧基、鹵素、氰基 或硝基取代之笨胺基、二苯胺基或被Cl-c3烷基、Ci-Cs鹵 烧基、Ci-C:3燒氧基、Cl_c3鹵烷氧基、鹵素、氰基或硝基 取代之二笨胺基、或c3-c7環烷基胺基、二-c3-c7環烷基胺 基或Cs-C7環烷氧基,或…與Rd可連結在一起形成3_7員 201000009 環,視需要包括一個選自〇或s之雜原子;
Re 為 Cj-c]。烷基、C2-C10 烯基、C2-C10 炔基、Cj-Cjo 鹵烧基、C1-C10氰基炫基、C1-C10墙基烧基、C1-C10胺基烧 基、C 1-C5烧基胺基c 1-C5烧基、C2-Cg二烧基胺基C 1-C5 烧基、C 3 - C 7環烧基c 1 - C 5烧基、c 1 - C 5烧氧基C 1 - C 5烧基、 C3-C5烯氧基CVC5烷基、C3-C5炔氧基CrCs烷基、CVC5 烷硫基CVC5烷基、CrCs烷基亞磺醯基CVC5烷基、CVC5 烧基績酿基C1-C5烧基、C2-C8亞烧基胺氧基C1-C5烧基、 C1-C5炫幾基C1-C5烧基、C1-C5烧氧基幾基C1-C5烧基、胺 基羰基Ci-Cs烷基、(VC5烷基胺基羰基CrCs烷基、c2-c8 二烷基胺基羰基CrCs烷基、CrCs烷基羰基胺基CrCs烷 基、N-CVC5烷基羰基-N-CVC5烷基胺基CVC5烷基、C3-C6 三烷基矽烷基Ci-Cs烷基、苯基C^-Cs烷基(其中苯基可視 需要被CVC3烷基、Ci-q鹵烷基、CVC3烷氧基、CVC3鹵 烷氧基、Crq烷硫基、烷基亞磺醯基、CrCs烷基磺 醯基、鹵素、氰基或硝基取代)、雜芳基C^-Cs烷基(其中 雜芳基可視需要被Ci-Cs烷基、鹵烷基、Ci-Cs烷氧基、 CVC3鹵烷氧基、cvc3烧硫基、。广(:3烷基亞績醯基、(VC3 烷基磺醯基、鹵素、氰基或瑣基取代)、c2-c5鹵烯基、c3-cs 環烷基、苯基或被CrC3烷基、鹵烷基、Ci-Ca烷氧基、 Ci-C:3鹵烷氧基、鹵素、氰基或硝基取代之苯基、雜芳基或 被(VC3烷基、CVC3鹵烷基、CVC3烷氧基、cvc3鹵烷氧 基'鹵素、氰基或硝基取代之雜芳基、雜芳基胺基或被C1-C3 烷基、CVC3鹵烷基、CVC3烷氧基、CVC3鹵烷氧基、鹵素、 15 201000009 氰基或硝基取代之雜芳基胺基、二雜芳基胺基或被C^-Cj 烷基、CVC3鹵烷基、cvc3烷氧基、Ci-Cs鹵烷氧基、鹵素、 氰基或硝基取代之二雜芳基胺基、苯胺基或被烷基、 CVC3鹵烧基'CVC3烧氧基'CVC3鹵烧氧基、鹵素、氰基 或硝基取代之苯胺基、二苯胺基或被CKC3烷基、鹵 烷基、Ci-Cs烷氧基、Ci-C^鹵烷氧基、鹵素、氰基或硝基 取代之二苯胺基;或c3-c7環烷基胺基、二(c3-c7環烷基) 胺基或C3-C7環烧氧基、Cl-Cl〇烧氧基、Cl-Cl〇齒烧氧基、 CrCs烷基胺基或C2-C8二烷基胺基, R/及Rg彼此獨立為CVCio烷基、C2-C1()烯基、C2-C10 快基、C1-C10烧氧基、C1-C10齒炫> 基、C1-C10氣基烧基、C1-C10 硝基烷基、(VCw胺基烷基、CVC5烷基胺基cvc5烷基、 C2-Cg二烧基胺基C1-C5烧基、C3-C7環烧基C1-C5炫《基、C1-C5 烷氧基CVCs烷基、C3-C5烯氧基CVC5烷基、c3-c5炔氧基 Cj-Cs烷基、CrCs烷硫基Ci-Cs烷基、Ci-Cs烷基亞磺醯基 CVC5烷基' C「C5烷基磺醯基CVC5烷基、(:2-(:8亞烷基胺 氧基Ct-Cs烷基、CrCs烷羰基CVC5烷基、CVCs烷氧基羰 基Ci-Cs烷基、胺基羰基CrCs烷基、(^-Cs烷基胺基羰基 CrCs烷基、C2-C8二烷基胺羰基CVC5烷基、CVC5烷羰基 胺基Ci-Cs烷基、N-CrCs烷基羰基-N-C2-C5烷基胺基烷基、 C3-C6三烷基矽烷基CkCs烷基、苯基CVC5烷基(其中苯 基可視需要被CVC3烷基、CVC3鹵烷基、CVC3烷氧基'CVC3 鹵烷氧基、Ci-Cs烷硫基、CrCs烷基亞磺醯基、CrCs烷基 磺醯基、鹵素、氰基或硝基取代)、雜芳基Ci-Cs烷基(其 201000009 中雜芳基可視需要被CrC3烷基、c]-c3鹵烷基、Ci-Cs烧氧 基、CrC3鹵烧氧基、Ci-C:3烧硫基、烧基亞績醢基、 Ci-Cs烷基磺醢基、鹵素、氰基或硝基取代)、c2-c5鹵烯 基、C3-C8環烧基、苯基或被CVC3烧基、C^-C^鹵烧基 烧氧基、Ci-C3鹵烧氧基、鹵素、氰基或硝基取代之苯基、 雜芳基或被Ci-Cs烧基、Ci-C^鹵烧基、CVC3烧氧基、C!-C3 鹵烷氧基、豳素、氰基或硝基取代之雜芳基、雜芳基胺基 或被CVC3烷基、CVC3鹵烷基、Ci-Cs烷氧基、(^-(:3鹵烷 氧基、鹵素、氰基或硝基取代之雜芳基胺基、二雜芳基胺 基或被CVC3烧基、Ci-C3鹵烧基、(^-(:3烧氧基、c】-c3鹵 烧氧基、齒素、氰基或硝基取代之二雜芳基胺基、苯胺基 或被CVC3烷基、(VC3鹵烷基、K烷氧基、CVC3鹵烷 氧基、鹵素、氰基或确基取代之苯胺基、二苯胺基或被C^C 3 烷基、Ci-C:3鹵烷基、Ci-C:3烷氧基、CVC3鹵烷氧基、鹵素、 氰基或硝基取代之二苯胺基、或c3-c7環烷基胺基、c3-c7 二環烧基胺基或C3_C7環烷氧基、Ci-Cio鹵貌氧基、CVC5 烧基胺基或C2_C5二烧基胺基、苯甲氧基或苯氧基,其中苯 甲基及苯基可依次被CrC3烷基、(^-(:3鹵烷基、Ci-Cs烷氧 基、C1-C3鹵烧氧基、鹵素、氰基或;5肖基取代,及
Rh 為 CVCw 烷基、C3-C1()烯基、c3-C1()炔基、CVCm 鹵烷基、CVCm氰基烷基、(:!-(:]〇硝基烷基、c2-Ci〇胺基烧 基、Ci-Cs燒基胺基C^-Cs烷基、c2-c8二烷基胺基CrCs烷 基、C3-C7環烷基CVCs烷基、(VC5烷氧基Ci-Cs烷基、C3-C5 烯氧基Ci-C5烧基、C3-C5炔氧基Ci-Cs烷基、Ci-Cs烷硫基 17 201000009 CVC5烷基、CVC5烷基亞磺醯基CrCs烷基、CVC5烷基磺 酿基C1-C5炫基、C2-C8亞烧基胺基氧基C1-C5烧基、C1-C5 烷基羰基CrCs烷基、Ci-Cs烷氧基羰基Ci-Cs烷基、胺基 羰基CrCs烷基、CVCs烷基胺基羰基CVC5烷基、(:2-(:8二 烷基胺羰基CrCs烷基、Ci-Cs烷基羰基胺基C^-Cs烷基、 N-Ci-Cs烷基羰基-N-CVCs烷基胺基CVCs烷基、C3-C6三烷 基矽烷基匚厂匸5烷基、苯基CrC5烷基(其中苯基可視需要 被C〗-C3烷基、CVC3鹵烷基、CVC3烷氧基、(VC3鹵烷氧 基、Ci-C:3烷硫基、CVC3烷基亞磺醯基、CVC3烷基磺醯基、 © 鹵素、氰基或硝基取代)' 雜芳基Ci-Cs烷基(其中雜芳基 可視需要被CVC3烷基、(VC3鹵烷基、CVC3烷氧基、CVC3 _院氧基、CVC3烷硫基、CVC3烷基亞磺醯基、CVC3烷基 續酿基、鹵素、氰基或硝基取代)、苯氧基Cl_c5烷基(其 中苯基可視需要被C1-C3烧基'Ci-C^鹵燒基烧氧基、 CVC3鹵烷氧基、Cl_c3烷硫基、Cl_c3烷基亞磺醯基、Ci_c3 烷基磺醯基、鹵素、氰基或硝基取代)、雜芳氧基Ci_C5 烷基(其中雜芳基可視需要被Cl-c3烷基、鹵烷基、❹ Cl-C3炫*氧基、Ci-C3 i烧氧基、CVC3烧硫基、CVC3烷基 亞續酿基、C^C:3烧基績醯基、鹵素、氰基或硝基取代)、 C3-C5齒烯基、c3_c8環烷基、苯基或被d_C3烷基、Ci_c3 鹵院基C1-C3统氧基' (^-(:3鹵烧氧基、鹵素或硝基取代 之苯基、或雜芳基或被Ci-C3烷基、c丨-C3鹵烷基、 烧氧基C1'C3鹵烷氧基、鹵素、氰基或硝基取代之雜芳基。 較佳者’G代表氮,鹼金屬或鹼土金屬或潛伏化基團。 18 201000009 特別的是,潛伏化基團G係 且 Xa、Ra、Xb、xc、以及 Rb 的 以G為氫為特佳。 為-C(Xa)-Ra 或 _c(xb)_xc_Rb 意義係如以上所定義。 依據取代基G、R1
K
IT R、R0、R7 及 r8 本性而定,式1化合物可以不同的異構物形式存在。例如. G為虱時’則式!化合物可以不同的互變異構物形式存在。 而且’當取代基包括雙鍵時,則順式及反式·異構物可能存
在。本發明涵蓋以所有比例的所有該等異構物與互變異構 物及其混合物。這些異構物也在所申請之式ι化合物的範圍 内。 理應了解的是,那些式I化合物(其中G為如以上所述 的金屬,銨(例如NH/; N(烷基)〇或鎳(例如s(烷基)3 + )陽 離子,且如此代表陽離子,相對應的負電荷大部分於橫越 o-c^c'c^o單元離域化。 較佳者,在式I化合物中,X為〇或CR7R8,其中R7 以及R8係定義同上。更佳者,X為CH2。 較佳者,R1為乙基。 較佳者,R為笨基’萘基’或5 -或6 -員雜芳基或二環 8-至10-員雜芳基,在每一情況下視需要經鹵素、甲基、乙 基、三氟甲基、曱氧基、二氟曱氧基、三氟甲氧基、硝基 或氰基所取代。 更佳者,R2為苯基、萘基、呋喃基、嗟吩基、吼洛基、 。比唑基、咪唑基、1,2,3-三唑基、1,2,4·三唑基、噪嗤基、異 °惡°坐基、嗟吐基、異嗔嗤基、1,2,4 -»惡二唾基、ι,3,4 _ β惡二唾 19 201000009 基、1,2,5-噁二唑基、1,2,3-噻二唑基、i,2,4-噻二唑基、i,3,4_ . °塞一 β坐基、1,2,5 -嘆一 °坐基、。比咬基、癌咬基、塔啡基、„比 阱基' 1,2,3-三畊基、1,2,4-三畊基、ι,3,5_三啡基、苯幷咬 喃基、苯幷異呋喃基、苯幷噻吩基、苯幷異噻吩基、吲嗓 基、異吲哚基、吲唑基、苯幷噻唑基、苯幷異噻唑基 '苯 幷噁唑基 '苯幷異噁唑基、笨幷咪唑基、2,^ —苯幷噁二唑、 啥琳基、異喧琳基、_琳基、吹啡基、啥嗤琳基、啥喔琳 基、萘啶基、苯幷三啡基、嘌呤基、喋啶基以及吲哚畊基。 在每一種情況下,其視需要經鹵素、曱基、乙基、三氟曱❹ 基、甲氧基、:氟甲氧基、三氟曱氧基、确基或氰基所取 代。 甚至更佳者,R2係視需要經取代的苯基或視 代的比定基。特別的是’ R2係經氤、氣 '溴、曱氧基、曱 基、氰基基取代—至三次的苯基。 較佳者’ R3及R4獨立地為氫或Ci_C3烷基。 較佳於者,R,R6, R7, R8彼此獨立地為氫、(VC3燒基' ❹ I:?广基Cl_C3烷基,視需要經取代的Μ環烷基, 其中環石厌原子视需卷姆毫# 經C C… “硫原子置換且其中該環視需要 去二2院基或Cl_C2烧氧基取代—或二次 的碳原子或…8-起與其所連接的碳原子 需要經氧原的3 i 7員碳環狀環,其中環碳原子視 原子或硫原子置換且其中該 基或<^-(:2烷氧基敗々一 1 ^ 彼此獨立地為' Γ 或—久。更佳者,R5,R6,R7,r8 1-C3烧基、C”C3垸氧基Cl_c3燒基,或 20 201000009 R與R6 —起與其所連接的碳原子或尺7與R8 一起與其所連 接的碳原子形成視需要經取代的5或6員碳環狀環,其中 環碳原子視需要經氧原子置換,且其中該環視需要經Cl_c2 烷基或C^-Ca烷氧基取代一或二次。 較佳者,G係為氫或-C(Xa)-Ra或-C(Xb)-Xc-Rb,其中:
Ra 為 H、CVCu 烷基、C2-C18 烯基、C2-C18 炔基、Cl-C10 lS炫基、(VCm氰基烷基、cVCm硝基烷基、(^-(:10胺烷基、 Ci-Cs烷基胺基CVC5烷基、C2-C8二烷基胺基Ci-Cs烷基、 c3-c7環烷基Ci-Cs烷基、CVC5烷氧基CVC5烷基、C3-C5 烯氧基C^-C5烧基、C3-C5块基Ci-Cs氧基炫基、C1-C5烧硫 基CVC5烷基、Ci-C5烷基亞磺醯基CVC5烷基、CrCs烷基 磺醯基CVC5烷基、c2-c8亞烷基胺基氧基CVC5烷基、CVC5 烧基羰基CVC:5烷基、C〗-C5烷氧基羰基C^-Cs烷基、胺基 羰基CVC5烷基、Ci-Cs烷基胺基羰基CVC5烷基、(:2-(:8二 烷基胺基羰基Ci-Cs烷基、C^Cs烷基羰基胺基C^-Cs烷基、 N-Ci-Cs烷基羰基-N-C!-C5烧基胺基C!-C5烧基、C3-C6三烧 基矽烷SCi-C5烷基、苯基C^-Cs烷基(其中苯基可視需要 被CVC3烷基、(VC3鹵烷基、(^-(:3烷氧基、CVC3鹵烷氧 基、CrC3烷硫基、烷基亞磺醯基、烷基磺醯基、 鹵素、氰基或硝基取代)、雜芳基Ci-Cs烷基(其中雜芳基 可視需要被CVC3烷基、cvc3鹵烷基、CVC3烷氧基、CVC3 鹵烷氧基' C1-C3烷硫基、c!-c3烷基亞磺醯基、Ci-C3烷基 績醯基、鹵素、氰基或硝基取代)、c2-c5鹵烯基、c3-c8 環烷基、苯基或被Ci-C:3烷基、C^-Cs鹵烷基烷氧基、 21 201000009
Ci-Cs鹵烷氧基、鹵素、氰基或硝基取代之苯基、雜芳基或 被C1-C3烧基、C1-C3鹵烧基、C^-C^烧氧基、C1-C3鹵烧氧 基、i素、氰基或硝基取代之雜芳基;
Rb 為 Ci-Cu 烷基、C3-C18 烯基、c3-c18 炔基、C2-C10 鹵烧基、C1-C10氣基烧基、C1-C10确基炫基、C2-C10胺基烧 基、C1-C5烧基胺基C1-C5烧基、C2-Cs二烧基胺基C1-C5烧 基、C3-C7環烷基CVC5烷基、CVC5烷氧基Ci-Cs烷基、C3-C5 烯氧基CVC5烷基' C3-C5炔氧基CVC5烷基、CVC5烷硫基 CVCs烷基、C「C5烷基亞磺醯基CrCs烷基、CVC5烷基磺 醯基Ci-Cs烷基、C2-C8亞烷基胺基氧基CVCs烷基、CVC5 烧基幾基C1-C5烧基、C1-C5貌氧基幾基C1-C5烧基、胺基 叛基C1-C5烧基、C1-C5烧基胺基幾基C1-C5院基、C2_Cg二 烷基胺基羰基CrCs烷基、CrCs烷基羰基胺基Ci-Cs烷基、 N-C1-C5烧基幾·基·N-C1- C5烧基胺基C1-C5烧基、C3-C6三烧 基矽烷基烷基、苯基C^-Cs烷基(其中苯基可視需要 被C1-C3烧基、C^-C;鹵烧基、C1-C3烧氧基、C1-C3鹵烧氧 基、C^-Cs烷硫基、烷基亞磺醯基、C^-Cs烷基磺醯基、 鹵素、氰基或硝基取代)、雜芳基Ci-Cs烷基(其中雜芳基 可視需要被CVC3烷基、CVC3鹵烷基、CVC3烷氧基、cvq 鹵烷氧基、烷硫基、烷基亞磺醢基、烷基 磺醯基、鹵素、氰基或硝基取代)、c3-c5鹵烯基、c3-c8 環烷基、苯基或被烷基、Ci-C^鹵烷基、烷氧基、 CVC3鹵烷氧基、鹵素、氰基或硝基取代之苯基、雜芳基或 被C1-C3烧基、C1-C3函烧基、C1-C3烧氧基、C1-C3南烧氧 22 201000009 基、鹵素、氰基或石肖基取代之雜芳基,
Xa、Xb及X。係彼此獨立為氧或硫。 更佳者,G為氫。 其中G為CVC8烷基、C2_Cs鹵烷基、苯基Ci_Cs烷基 (其中苯基可視需要被cvc:3烷基、Ci_C3鹵烷基、Ci_C3 烧氧基、CVC3函院氧基、cvca硫基、Ci_Ca基亞伽 基、(VC3燒基績醯基、自素、氛基或硝基取代)、雜芳基 Cl_C8烷基(其中雜芳基可視需要被CVC3烷基、Cl-C3齒烷 基、CVC3烧氧基、CVC3鹵燒氧基、c】_c3烧硫基' Ci_c3 烷基亞磺醯基'c^c:3烷基磺醯基、鹵素、氰基或硝基取代)、 c3-c8 烯基、c3-c8 _ 烯基、c3_c8 炔基、c(xa)_Ra、 C(xW_Rb、、_s〇2_Re、_p(xe)(Rf) Rg 或 CH2-Xf-Rh,其中 r、Xb、xc、xd、xe、xf、Ra、RbRC、
Rd、Re、Rf、Rg及Rh如上述所定義之式⑴化合物可藉由將 式(A)化合物,其為其中g為η之式⑴化合物,以試劑Gz, 其中G-Z為烷基化劑’例如烷基鹵(烷基鹵的定義包括簡 單的Cl_C8烧基齒’例如甲基破及乙基碘;經取代之烧基 鹵,例如其中xf為氧之氣曱基烷基醚cl CH2_xf_Rh,及其 中Xf為硫之氣甲基烷基硫cl_CH2_xf_Rh)、磺酸Ci_C8烷 酯或硫酸二(C丨-c8烷基)酯;或以c3_c8烯基齒;或以 炔基i ;或以醯化劑’例如其中xa為氧之羧酸H〇_c(xa)Ra, 其中Xa為氧之醯基氣CKc(xa)Ra,或其中xa為氧之缓針 [R C(X )]2〇,或異氰酸酯rCn = c = 〇,或胺基甲醯氣 C1_C(Xd)_N(Re)-Rd (其+ Xd為氧,而其先決條件係…或 23 201000009
Rd中之-為氫),或硫代胺基ψ酿氣ci_(xd)_N(Re)_Rd(盆 中Xd為硫’而其先決條件係Rd中之—為幻 氣 …(X:)T_Rb(其中χΐχ、氧),或氣基硫 代曱酸醋C1_C(X)—x、Rb (其中Xb為氧及π為硫),或氣 基二硫代甲酸S旨cl.c(xVxe_Rb(其中XbAxe為硫),或 異硫代氰酸醋R、C = S處理;或以二硫化碳及院基化劑; 或以磷酸化劑’例如磷醯氣cl_p(xe)(Rf)_Rg;或以磺酸化 劑,例如賴氣C1.S〇2H繼處理而製備,較佳者該處理 係在至少1當量驗的存在下。該熟悉此技藝人士將會認知, 當式(A)化合物包含不對稱二_時(例如,當χ為ch2且取 代基R及R中至少一者不為氫),除了式⑴化合物之外, 这些反應可生產第二種式(IA)化合物。本發明涵蓋式⑴化合 物及式(IA)化合物一者與s亥專化合物以任何比例之混合物
R2 式(A) 式(I) 式(IA) 環狀1,3-二酮類之〇-烷基化反應係為已知的,適合的 方法由例如T. Wheeler於US4436666所敘述。替換步驟由 M. Pizzorno 及 s Albonico 於 Chem_ Ind.(倫敦),(1972), 425 ; H‘ Born 等人於 J. Chem. Soc.,(1953),1779 ; Μ· Constantino 等人於 Synth. Commun.,(1992),22 (19), 2859,Y. Tian 等人於 Synth. Commun.,(1997),27 (9), 24 201000009 1577 ; S_ Chandra Roy 等人於 chem· Letters,(2006),35 (1), 16;以及 P. K. Zubaidha 等人於 Tetrahedron Lett”(2004),45, 7187所提出。 環狀1,3-二酮類之〇_醯化反應可由類似於那些例如由 R. Haines 於 US4175135 及由 T. Wheeler 於 US4422870、 US4659372及US4436666所述之步驟而完成。典型地,式 (A)之二嗣類可以醯化劑在至少1當量適合的鹼存在下,及 視需要在適合的溶劑存在下處理。該鹼可為無機鹼,例如 ® 鹼金屬碳酸鹽或氫氧化物,或鹼金屬氫化物,或有機鹼, 例如三級胺或金屬烷醇化物。適合的無機鹼的實例包括碳 酸納、氫氧化鈉或氫氧化鉀、氫化鈉,而適合的有機鹼包 括二烧基胺’例如三甲胺及三乙胺、吡啶或其他胺鹼類, 例如1,4-二氮雜雙環[2 2 2]_辛烷及丨,8二氮雜雙環[5 4 〇] 十一 -7-烯。較佳的鹼包括三乙胺及吡啶。適合於該反應的 /奋劑係選自與試劑相容者,並包括醚類’例如四氫呋喃及 ❹ 1,2_一甲氧基乙烷;及鹵化溶劑,例如二氯甲烷及氣仿❶某 些鹼類,例如吡啶及三乙胺可成功地被用作鹼及溶劑二 者關於其中醯化劑為羧酸的例子中,醯化反應較佳者在 已知的偶合劑,例如碘化2-氯基-1-甲基吡錠、N,N、二環己 山 酿亞胺、1-(3-二甲胺基丙基)_3_乙基碳化二酿亞胺 及N,N _奴化二醯亞胺的存在下及視需要在鹼,例如三乙胺 〆 的存在下於適合的溶劑中,例如四氫》夫喃、二氯曱 、或乙腈中疋成。適合的程序由例如W. Zhang和g· Pugh 'ahedron Lett.,(1999),40 (43),7595 以及 T. Is〇be 和 25 201000009 Τ· Ishikawa 於 J. Org. Chem. (1999),64 (19),6984 所敘述。 環狀1,3-二酮類的磷酸化反應可使用磷醢鹵或硫代磷 酿鹵及驗以類似於那些由L. Hodakowski於US44091 53所述 之步驟而完成。 式(A)化合物的橫酸化反應可使用烧基或芳基績醯鹵而 達成,較佳者在至少1當量鹼的存在下以例如C. Kowalski 和 K. Fields 於 J. 〇rg. Chem·, (1981), 46, 197 之步驟。
式(A)化合物可經由式(B)化合物(其中R為氫或烷基)之 環化反應而製備,較佳者在酸或鹼的存在下及視需要在適 合的溶劑存在下,以類似於那些由τ. Wheeler於US4209532 所述之方法。式(B)化合物特別被設計成在式⑴化合物合成 中的中間物。其中r為氫之式(B)化合物可在酸性條件下環 化’較佳者在強酸’例如硫酸、多磷酸或伊頓(Eat〇n )氏 試劑的存在下,視需要在適合的溶劑,例如乙酸、甲苯或 二氣甲烷的存在下。
式(A) 其中R為院基(較佳者為甲基或乙基)之式(B)化告 可在酸f生或鹼性條件下,較佳者在鹼性條件下在至少1 例如三級丁醇鉀、二異丙基醢胺鐘或氫化納的 劑(例如四氫呋喃、二甲基亞颯或Ν,Ν-二甲基 醯胺中)環化。 ,甲基 26 201000009 其中X為CR R且R為Η之式(B)化合物可藉由在標準 條件下皂化其中R’為烷基(較佳者為甲基或乙基)之式(c) 化合物,接著藉由類似於那些由例如T. Wheeler於 US4209532所述之方法酸化反應混合物,以完成去緩基化反 應而製備。
式(C) 式(B)其中X為CR7R8 其中R為Η之式(B)化合物可在酸催化劑存在下、在習 知條件下例如與烷基醇(ROH)加熱被酯化成為其中R為烧 基之式(B)化合物》 其中R為烷基之式(C)化合物可藉由將式(D)化合物在 驗性條件下以適合的式(E)之羧酸氣處理而製備。適合的驗 包括三級丁醇鉀、雙(三甲基矽烷基)醯胺鈉及二異丙基酿胺 鋰,而且反應較佳者在適合的溶劑中(例如四氫吱喃或甲 苯)以介於-80°C與30°C之間的溫度下進行。可替換的,其 中R為氫之式(C)化合物可藉由在介於_8〇。〇與30。(:之間的 溫度下、於適合的溶劑中(例如四氫。夫喃或甲苯)以合適 的鹼(例如三級丁醇鉀、雙(三曱基矽烷基)醯胺鈉及二異丙 基醯胺鋰)處理式(D)化合物(其中尺,為Cl-C4烷基),以及在 所得到的陰離子與合適的式(F)的酐反應而製備。 27 201000009 R* COiR —, 0
,驗,或
式(F)
式(E)化合物可藉由在驗例如驗金屬烧醇存在下以烧基 醇(R-OH)處理式(F)化合物(參見,例如U. Dyer以及J.
Robinson 於 J. Chem. Soc. Perkin Trans· 1, (1988)1,53; S. Birth 等人於 J. Chem. Soc·,(1952),1363,S. Buser 以及 A. Vasella,Helv. Chim. Acta, (2005),88,3151 ; M. Hart 等人 於 Bioorg. Med. Chem. Letters,(2004),14, 1969),接著在習 知條件下以氣化劑例如草醯氣或亞硫醯氣處理所得到的酸 加以製備(參見,例如 C. Santelli-Rouvier 於 Tetrahedron Lett., (1984), 25(39),4371 ; D. Walba 以及 M. Wand 於 Tetrahedron Lett·,(1982),23 (48),4995; J. Cason 於 Org. Synth. Coll.Vol· III,(1 955,169)。
l.ROH,驗 r3f/V 2.氣化 式(F) 式(F)化合物為習知化合物’或者可藉由習知方法自習 知化合物製得(參見,例如j· Baran以及H Mayer,於;〇rg. 28 201000009
Chem·,(1988),53(19),4626; Y. Kita 等人於 J. Org. Chem., (1986),51(22),4150;J.Cason 於 Org. Synth. Coll. V〇1.IV,(1963),630;S. Birth 等人於 J.Chem. Soc., (1952),1363;F. Mezer 等人於 Synthesis,(1991),5,375)。 式(D)化合物可藉由在合適的鹼存在下以醇(r’〇h)處 理式(G)化合物而製備。較佳者,該醇係為曱醇且鹼為甲醇 鈉。
式(G)
ROH 鹼
R3 式(D) 式(G)化合物可在習知條件之下藉由式(H)苯胺與偏二 氯乙烯的Meerwein芳基化反應而製備(參見,例如c. Rondestvedt,Org. Reaction,(1976),24, 225; M D〇yle 等人
於 J. Org. Chem·, (1977),42(14),243 1)。
式(Η) HONO或C4-C6烷基腈
R2 式(H)化合物可製備於在習知條件下式⑴化合物的還 =作用’例如藉由催化氫化作用,或者藉由使用金屬例如 或鋅粉於合適酸(例如乙酸或氫氣酸)存在下加以製備。 29 201000009
式σ) 式(η) 式(J)化合物可製備於式(Κ)的芳基鹵化物(其中Hal為 氣、溴或碘,或為擬鹵化物例如三氟曱磺醯基),其係藉 由與式R2-B(OH)2的芳基-或雜芳基硼酸、式r3-b(or’’)2的 芳基-或雜芳基硼酸酯(其中R3-B(OR”)2代表環硼酸酯,其 係衍生自1,2-或1,3-烷二醇,例如頻哪醇(pinacol)、2,2-二 曱基-1,3-丙二醇以及2-曱基-2,4-戊二醇,或金屬(特別是鉀) 芳基-,或雜芳基三氟硼酸鹽,M+[R3-BF3]),於合適鈀催化 劑,合適配位基以及合適的鹼存在下,於合適溶劑,以及 在鈴木-宮浦(Suzuki-Miyaura)條件下製備(參見例如K. Billingsley 和 S. Buchwald 於 J. Am. Chem. Soc. (2007),129, 3358-3366; H. Stefani,R. Celia 和 A. Vieira 於 Tetrahedron, (2007),63, 3623-3658 ; N. Kudo, M. Perseghini 和 G. Fu 於 Angew. Chem. Int. Ed., (2006), 45, 1282-1284 ; A. Roglans, A. Pla-Quintana 和 M. Moreno-Manas 於 Chem. Rev· (2006), 106, 4622-4643; J-H Li,Q-M Zhu 和 Y-X Xie 於 Tetrahderon (2006),10888-10895; S. Nolan 等人之 J. Org. Chem.,(2006), 71,685-692 ; M. Lys0n 和 K. Kohler 於 Synthesis,(2006), 4, 692-698 ; K. Anderson 和 S. Buchwald MAngew.Chem.Int· Ed.,(2005), 44, 6173-6177; Y. Wang 和 D. Sauer 於 Org. Lett., (2004), 6 (16), 2793-2796 ; I. Kondolff,H. Doucet 和 M. Santelli 於 Tetrahedron, (2004),60,3813-3818 ;F. 30 201000009
Beilina,A· Carpita 和 R. Rossi 於 Synthesis (2004),15, 2419-2440; H. Stefani, G. Molander, C-S Yun, M. Ribagorda 和 B. Biolatto 於 J. Org. Chem.,(2003),68,5534-5539 ; A. Suzuki 於 Journal of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 (2002),653, 83 ; G. Molander 和 C-S Yun 於 Tetrahedron, (2002), 58, 1465-1470 ; G· Zou, Y. K. Reddy和 J. Falck 於 Tetrahedron Lett., (2001), 42, 4213-7215 ; S. Darses,G. Michaud 和 J-P. Gen6n 於 Eur. J. Org· Chem.,(1999), 1877-1883; M. Beavers 等人於 WO 2005/012243 ; J. Org. Chem. (1994),59, 6095-6097 ; A. Collier 和 G. Wagner 於 Synthetic
Communications, (2006), 36, 3713-3721 )。
式(K)化合物為習知化合物,或者藉由習知方法自習知 ❹ 化合物加以製備(參見,例如R. Lantzsch, W001/077062;M. Gurjar 等人於 Synthesis,(2000),12,1659;A. Kovendi 和 Μ· Kircz 於 Chem. Ber.(1964),97(7),1896;G. Eeke 等人於】.〇呂· Chem.,(1957),22,639)。 在另一製備式(A)(其中X為CR7R8)化合物的方案中, 式(L)化合物(其中Hal定義同上)可與式R2-B(OH)2的芳基-或雜芳基硼酸或式R3-B(OR”)2的芳基-或雜芳基硼酸酯或金 屬(特別是鉀)芳基-,或雜芳基三氟硼酸鹽,M+[R3-BF3]), 31 201000009 於合適鈀催化劑,合適配位基以及合適的鹼存在下,於合 適溶劑存在下,以及在鈴木-宮浦(Suzuki-Miyaura )條件下 製備。
式(L) 式㈧ 式(L)化合物可藉由類似於前述方法製備於式(F)化合物 以及式(KM匕合物。
式(K) 還原
式(M) 1 .Meerwein 芳基化
式(N) 2.ROH,鹼
式(F) 2. 皂化 3. 去羧基化(提供R=H) 4. 視需要的酯化(提供R=烷基)
式(L) 環化
式(L)化合物(其中Hal為溴或氣)可替換地藉由式(p)化 合物與三羧酸芳基鉛在適合的配位基存在下及在適合的溶 劑中反應而製備。類似的反應被敘述在文獻中(例如,參 32 201000009 考 J. Pinhey,B. R0We 於 Aust τ 以 ^ Aust. J. Chem., (1979), 32, 1561-; J· Morgan,J. Pinhey 於 τ y ^ J. Chem. Soc. Perkin Trans 1 ⑽队3, 715)。較佳者,三«芳基錯為式⑼之三乙酸 ^•基錯。較佳者,配位基為合急 乃3氮之雜環,例如Ν,Ν-二曱胺 基吡啶、U〇-啡啉吡咬、雙吡咬或㈣,並且較佳者使用 關於式(P)化合物計丨至10當量 由里配位基。最佳地,配位基為 N,N-二甲胺基π比口定。溶杳丨丨妨#妻i友仏 〇 奋劑較仏者為氧仿、二氯甲烷或甲苯,
❹ 最佳地為氯仿,或氯仿與甲苯之混合物。較佳者,反應係 在-10C至100C之溫度下進行,最佳地在4〇 9〇 。
式(P)化合物係為習知,或者可藉習知方法自習知化合 物加以製備。 式(Q)化合物可從式(R)化合物而製備,其係藉由以在適 合的溶劑中(例如,氯仿)的四乙酸鉛在25。〇至i〇〇°c下 (較佳地為25-50t )及視需要在催化劑,例如二乙酸汞的 存在下根據在文獻中所述之步驟而處理(例如,參見κ_ Shimi,G. B〇yer,J_P· Finet 和 j_P Galy 於 LeUers 比
Organic Chemistry, (2005),2,407 ; J. Morgan 和 J· Pinhey 於 J· Chem. Soc· Perkin Trans· 1 ; (i99〇),3,)。 33 201000009
Pb{OAc:}4
溶劑,催化劑, 25°C 至 l〇〇°C
式(Q) 式(R) 式(R)的芳基硼酸可製備於式(S)的芳基碘化物,其係藉 由習知方法(參見例如R. Bhatt等人於US2004/0204386 )。 因此,式(S)的芳基鹵化物可經驗土金屬(例如鎂)或合適的 有機金屬試劑(例如正丁基鋰或異丙基鎂鹵化物)於低溫下 處理,以及讓所得到的芳基鎂或芳基鋰試劑與三烷基硼酸 鹽,較佳為三曱基硼酸鹽反應,而得到芳基二烷基硼酸鹽, 其可在酸性條件下被水解成為所欲的式(R)硼酸。
式⑸ 1.硼化 2.水解
式(R) 式(S)的芳基碘化物為習知化合物,或者可藉由已知的 方法從已知的化合物而製備(參見,例如M· Balestra等人於 W006/071730; R. Bhatt 等人於 US2004/0204386;D. Pauluth 及 H. Haas 於 DE4219281)。 藉由類似於上述的程序,式(I)化合物(其中G為氫)可 製備於式(P)化合物及式(Qi)的三乙酸芳基鉛於含氮配位基 及溶劑中。 34 201000009
式1(其中G為氫) 式(Q!)化合物為習知化合物,或者可製備於習知程序, 例如M. Muehlebach等人於W00 8/071405中所述者。
式(A)化合物(其中X為0)可製備於式(B)化合物(其中X 為〇),其係藉由如前所述的在酸性或鹼性條件下的環化反 應。
式(B)(其中X為Ο) 式(B)(其中X為0)
式(B)化合物(其中X為0)可製備於式(T)化合物,其係藉 與式(U)化合物在視需要合適鹼(例如三乙胺或吡啶)存在下 以及在合適溶劑(例如甲苯,四氫咬喃,1,4-二°惡烧,二氣 曱烷或氣仿)中反應。
R2 式(B)(其中X為0) 式(T) 35 201000009 式(τ)化合物可藉由習知方法自式(D)化合物加以製 備n式⑼化合物可被水解’且所得到㈣酸於習知 條件下經氯化試劑(例如亞硫酿氣’或草醯氣)處理而得到式 T )化合物。 式(U)化合物為習知化合物,痞各 4者可蟢由已知的方法從
已知的化合物而製備(參見,例如F • Ciaudemar-Bardonne 以 及 M. Gaudemar 於 Synthesis,(1979、” ’力,463;Η. Schick 等人於 J.
Org· Chem.,(1994),59,3161)。 © 以類似方式,式(A)化合物(其中 、、〒X為NR9)可藉由在酸 性或鹼性條件下的環化反應而製備 表埤於式Β化合物(其中X為 IN _Κ )。
C02R
R2 Γ0 式(B)(其中X為NR9)
-r2 式(A)(其中χ為nh9) ❹ 式(B)化合物(其中X為nr9) 係藉與式⑺化合物在視需要合適驗(例二式⑺化合物’其 在下以及在合適溶劑(例如甲苯,四 二乙胺或吡啶)存 二氯甲燒或氯仿)中反應。 夫喃丨,4-—15惡烧, 36 201000009
式(Τ)
式(Β)(其中X為ο) Ο 式(ν)化合物為習知化合物,或者可藉由已知的方法從 已知的化合物而製備(參見,例如s. Thaisriv〇ngs等人於厂
Med. Chem.,(1991),34,633;J. Maibaum 等人於 j. Med.
Chem·,(2007),50,4832;Α· Lebedev 等人於 russ· j. Gen Chem.,(2006),76(7),l〇69)。 式(A)化合物(其中乂為可製備於式(w)化合物(其中
脫保護 環化
R3 式(A)(其中X為s) 較佳者,保護基R,,,為視需要經取代的苯甲基( 間-甲氧基苯曱基)且分離及環化反應可在合適酸(例如三= 乙I或一氟曱碩酸)存在下及在合適溶劑(甲苯)存在下完 成0 式(w)化合物可藉由冑式(D)化合物在驗性 (X)處理而製備。適合的妗广以式 備* 口的鹼包括三級丁醇鉀、雙(三曱基矽烷 37 201000009 基)醯胺鈉及二異丙基醯胺鋰,而且反應較佳者在適合的溶 劑中(例如四氫呋喃或曱苯)以介於_80°C與30°c之間的溫 度下進行。
式(X)化合物可在習知條件下製備於以氣化試劑(例如 亞硫醯氣或草醯氣)處理式(Y)化合物。
式(Y)化合物為習知化合物,或可藉習知方法自習知化 合物加以製備(參見,例如R Brown等人於J· Chem. Soc., (1951),3315;】.仏5〇1*等人(1975),18,284)。 式(A)化合物(其中…及R6形成鍵且χ為氧)可製備於 ❹ 式(ζ)化合物與式(ΑΑ) ’或與式(ΑΒ)化合物,且於合適溶劑 (例如甲苯)中’根據例如F. Lieb等人於
Tetrahedr〇n,(2001),57,4133; F. Lieb 等人於贾000/21946 所 述程序反應。 38 201000009
式(AA) 式(AB)
溶劑
式(A)(其中R3及R6形 成鍵且X為Ο)
式(Z)化合物可製備於以亞硫醯氯、草醯氯、氣化磷 (V)、光氣或類似試劑處理式(AC)化合物,視需要於合適溶 劑(例如甲苯或二氯甲烷)以及視需要於鹼(例如三乙胺或吡 啶)及添加劑(例如二甲基甲醯胺)存在下進行。
Η〇2〇
OOjH 式(AC) 鹵去經基化
COCI 式(Z)
式(AC)化合物可在酸性或鹼性條件下藉水解製備於式 (AD)化合物(其中R””係為CVC4烷基(較佳為CVC2烷基))。
式(AC) 式(AD)化合物可於例如 J. Fox等人於J. Am. Chem. Soc.,(2000)及 I. Ozdemir 等人於 Tetrahedron Lett., (2004),45,5 823中所述經鈀催化的條件下製備於式(AE)化合 39 201000009 物(其中Hal為溴或碘)及式CH2(C02R’’”)2。
式(AE) r*'O2C^sC02R,w, 催化劑,配位基,鹼,溶劑
式(AD) 式(AE)的芳基鹵化物可從式(AF)之苯胺經由對應之重 氮鹽以習知方法(例如山德梅爾(Sandmeyer )反應)加以製 備。 z:t>
式(AF) 式(AE) 式(AF)苯胺化合物可製備於式(AG)的芳基鹵化物(其中 Hal為氣、溴或碘,或擬i化物例如三氟甲磺醯基部分)與 合適的偶合劑例如芳基-或雜芳基棚酸,R2-B(OH)2,芳基-或雜芳基硼酸酯,R2-B(OMe)2或R2-B(OR”)2,或金屬(特別 是鉀)芳基-,或雜芳基三氟硼酸鹽,M+[R2-BF3r)的交叉偶 合,其係於合適鈀催化劑,合適配位基以及合適的鹼存在 下,於合適溶劑,以及在鈴木-宮浦(Suzuki-Miyaura )條件 下製備(參見例如 J-H Li, Q-M Zhu和 Y-X Xie於 Tetrahderon (2006), 62,10888 ; K. Anderson 和 S. Buchwald 於 Angew. Chem. Int. Ed·, (2005),44,6173 ; M. Lysen 及 K. Kohler 於 Synthesis,(2006),4,692;N. Kudo, M. Perseghini 及 G. Fu 於 Angew. Chem Int.Ed.,(2006),45,1282; J. Yan,W·及 40 201000009 W· Zhou 於 Synth. Commun· (2006),36,2102; R. Arvela 及 Ν· Leadbeater 於 Org. Lett., (2005),7(1 1 )2 101 ;T. Barder 及 S_ Buchwald 於 Org. Lett·,(2004),6(16),2649;F. Beilina,A. Carpita 和 R. Rossi 於 Synthesis (2004),15, 2419-2440 ;及 A. Suzuki 於 Journal of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 (2002), 653, 83 )。
R2-B(OH)2,R2-B(OMe)2,或 R2-B(OR’’)2 或 M+[R2-BF3;T
R2 式(AF) 催化劑,配位基,驗,溶劑 式(AG)化合物可製備於式(AH)硝基苯,其係藉由習知 方法的還原(例如藉與還原劑例如鐵或鋅,於酸存在下,或 者藉催化氫化反應)而製備。
式(AH) 式(AG) 可替代地,式(AH)化合物可經合適的芳基-或雜芳基硼 酸,R2-B(OH)2,芳基-或雜芳基硼酸酯,R2-B(OMe)2或 R2-B(OR’’)2,或金屬(特別是鉀)芳基-,或雜芳基三氟硼酸 鹽,m+[r2-bf3;t)在鈴木-宮浦條件下交叉偶合,且所得到的 式(AI)硝基苯在習知條件下被還原而製得式(AF)化合物。 41 201000009
式(AH) R2-B(OH)2,R2-B(OMe)2,或 R2-B(OR”)2 或 M+[R2-BF3]_ 催化劑,S&位基,鹼,溶劑
式(AI) 還原
_ 式(AF) 式(AA)化合物、式(AB)化合物以及式(AH)化兮物係為 習知,或者可藉由習知方法製備於習知化合物。 式(A)化合物(其中R3及R4形成鍵,R5為氫且X為S) 可藉由式(AJ)化合物(其中R’’’較佳為烷基)的皂化及 去叛基化而根據習知程序(參見,例如F. Splinter及H. Arold 於 J. Prakt. Chem·,(1968),38(3-4),142)加以製備。
式(AJ) ⑴皂化 (2)去羧基化
式(A)(其中R3及R6形成 鍵,R5為Η及X為0) 式(AJ)化合物可製備於式(ΑΚ)化合物(其中尺””為C^CU 烷基(較佳為烷基))與式(Z)化合物,視需要於合適的 溶劑(例如甲苯或二氯甲烷)中及視需要於合適鹼(例如三乙 胺或吡啶)存在下反應。 42 201000009
R5 ❹ ❹ 根據本發明的式〗化合物可 經修飾之形式被用作除草劑,但是二:中所獲得的未 用調配佐齊卜例如載劑 常以各種方式使 簟袓人物,财从 及表面活性物質而調配成除 卓、,且口物。調配物可具有各 t ^ 形式’例如具有粉劑、 凝膠、可濕性粉劑、水分散性 厥制μ, 、水分散性錠劑、泡騰 壓製叙劑、可乳化濃縮劑、可科 」微礼化濃縮劑、水包油型乳 液、油懸劑、水性分散劑 击妯八 取削/由性分散劑、懸乳劑、膠囊懸 浮劑、可乳化顆粒、可溶性㈣、水溶性濃縮劑(具有水 與水互溶之有機溶劑作為載劑)、浸潰型聚合物膜的型式 或從例如1999年的第5版植物保護產品的發展及FA〇規格 的使用手冊(Manual on Development and Use of FAO Specifications for Plant Protection Products )已知的其他型 式。該等調配物可直接被使用或在使用之前被稀釋。稀釋 之調配物可以例如水、液體肥料、微營養素、生物有機體、 油或溶劑製備。 調配物可以例如藉由將活性成分與調配佐劑混合而製 備,以便獲得具有細碎的固體、顆粒、溶液、懸浮液或乳 43 201000009 液型式的組合物。活性成分也可與其他佐劑調配,例如細 碎的固體、礦物油、植物油、修飾之植物油、有機溶劑、 水、表面活性物質或其組合。活性成分也可包括在由聚合 物所組成的非常細微朦囊中。微膠囊包括在多孔載劑中的 活性成分。該載劑能夠使活性成分以受控制的量釋放至其 周圍中(例如,緩慢釋放)。微膠囊經常具有從〇丨至5〇〇
微米的直徑。彼等包括具有以膠囊重量計從約25至95%之 量的活性成分。活性成分可以單片固體形式、在固體或液 體分散劑中的粒子形式或適合的溶液形式存在。封膠膜包 3例如天然及合成膠、纖維素、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聚 丙烯腈、聚丙烯酸酯、聚酯、聚醯胺、聚尿素、聚胺基甲 I s曰或化學修飾之聚合物及黃原酸澱粉或熟習所屬相關技 術湏域者已知的其他聚合物。或者,有可能形成其中活性 成刀以細碎的粒子形成存在於基底物質的固體基質中的非 力、田微膠囊’但是在該例子中,微膠囊未經封膠。
適。於製備根據本發明的組合物的調配佐劑就其本身 而吕:已知的。可使用下列者作為液體載劑:水、曱苯、 本石/由鱗、植物油、丙酮、甲乙酮、環己酮、酸酐、 乙月乙醯苯、乙酸戊酯、2_ 丁酮、碳酸丁烯酯、氯苯、環 ^環己醇、乙酸之烷酯、二丙酮醇、1,2-二氣丙烷、二 乙醇胺、姆-二7贫 _ —匕本、二乙二醇、松脂酸二乙二醇酯、二乙 一醇丁喊、-7· —G —醇乙醚、二乙二醇曱醚、N,N-二甲基甲 醯胺、二甲| m ,. 让風、1,4-二噁烷、二丙二醇、二丙二醇甲醚、 -一本甲酸二而-*匕 —内一酵S曰、二普西托(diproxitoi )、烷基吡咯 44 201000009 ❹ ❹ 啶酮、乙酸乙酯、2-乙基己醇、碳酸乙烯酯、^,卜三氣乙 烷、2-庚酮、蒎烯、d-葶、乳酸乙酯、乙二醇、乙二醇 丁醚、乙二醇甲醚、P丁内酉旨、甘油、乙酸甘油醋、二乙 酸甘油酯、三乙酸甘油酯、十六烷、己二醇、乙酸異戊酯、 乙酸異莰酯、異辛烷、異佛蜩、異丙苯、肉豆蔻酸異丙醋、 乳酸、月桂胺、亞異丙基丙_、甲氧基丙醇、甲基異戊酮、 〒基異丁酮、月桂酸甲酯、辛酸甲酯、油酸甲酯、二氣甲 烧、間·二曱苯、正-己烧、正.辛胺、十八院酸、乙酸Μ 醋、油酸、油胺、鄰-二甲笨、酚、聚乙二醇(pEG4〇〇)、 丙酸、乳酸丙醋、碳酸丙稀酿、丙二醇、丙二醇甲趟、對_ 二甲苯、甲苯、磷酸三乙酿、三乙二醇、二甲苯績酸、石 蠛、礦物油、三氯乙烯、過氣乙烯、乙酸乙酿、乙酸戊酯、 乙酸丁醋、丙二醇甲醚、二乙二醇甲_、甲醇、乙醇、異 丙酵及較高分子量醇類’例如戊醇、四氫呋喃醇、己醇、 辛醇、乙二醇、丙二醇、甘油、沁甲基_2_吡咯啶酮與類似 物。水通常是稀釋濃縮劑的載劑選擇。適合的固體載劑為 例如滑石#、二氧化鈦、葉€石黏土、二氧化碎、鎮铭海 泡石黏土、矽藻土、石灰石' 碳酸鈣、膨土、㈣脫石、 、绵籽殼、小麥粉、大豆粉、浮石、木粉、研磨之核桃殼、 木質素及類似的材料,例如例在CRF 18〇」⑼i⑷&⑷中 所述。 大多數表面活性物質被有利地用在固體及液體調配物 二者中,尤其在那些在使用之前可以載劑稀釋的調配物 中。表面活性物質可為陰離子、陽離子、非離子或聚合物, 45 201000009 並被用作乳化、濕潤或懸浮劑或其他目的。典型的表面活、 性物質包括例如烷基硫酸之鹽類,例如月桂基硫酸二乙醇 銨;烷芳基磺酸之鹽類,例如十二烷基苯磺酸鈣;烷酚-環 氧烷烴加成產物,例如壬酚乙氧基化合物;醇環氧烷烴加 成產物,例如二癸醇乙氧基化合物;皂類,例如硬脂酸鈉; 烷萘磺酸之鹽類,例如二丁萘磺酸鈉;磺基丁二酸鹽之二 烷酯,例如二(2-乙己基)磺基丁二酸鈉;山梨醇酯,例如油 酸山梨醇酯;四級胺,例如氣化月桂基三甲基銨;脂肪酸 之聚乙二醇酯,例如聚硬脂酸乙二醇酯;環氧乙烷與環氧 ❹ 丙烷之嵌段共聚物;及單-及二-烷基磷酸酯之鹽類;及也在 例如紐澤西州Ridgewo〇d之MC出版公司於1981年之”
McCutcheon’ s Detergents and Emulsifiers Annuals,,中所 述之另外的物質。 經常可用在殺害蟲調配物中的更多佐劑包括結晶抑制 劑、黏度修飾物質、懸浮劑、染料、抗氧化劑 '起泡劑、 光吸收劑、混合輔助劑、除泡劑、複合劑、中和或pH_修飾 物質與緩衝劑、腐蝕抑制劑、香料、濕潤劑、吸收改良劑、❹ 微營養素、增塑劑、助滑劑、潤滑劑、分散劑、增稠劑、 抗冷凝劑、微生物殺菌劑及也為液體與固體肥料。 調配物也可包含額外的活性物質,例如更多的除草 劑、除草劑安全劑、植物生長調節劑、殺真菌劑或殺昆蟲 劑。 根據本發明的組合物可另外包括含有植物或動物來源 之油、礦物油、該等油的烷酯或該等油及油衍生物之混合 46 201000009 曰的添加劑。在根據本發明的組合物中所使用的添加劑之 里通常係以噴霧混合物為基準計從〇〇1至㈣。例如,在 已製備好喷霧混合物之後,可將油添加劑以所欲之濃度加 喷霧槽中。較佳的油添加冑&含確物油或植物來源之 油’例如油菜籽油、橄欖油《向日婆油;乳化之植物油, 例 士 AMlGO®(Rh0ne-P〇ulencCanadaInc );植物來源之 的烷酉曰’例如甲基衍生物’或動物來源之油的烷酯,例 ❹如魚油或牛肉脂。較佳的添加劑包括例如基本上8〇重量% :魚油之烷酯& 15重量%之甲基化油菜籽油作為活性組 伤並也包括5重量%之習知的乳化劑及pH修飾劑。尤其 佳的油添加劑包含Cs_C22脂肪酸之烷醋,尤其為脂 肪酸之▼基衍生物,例如月桂酸、棕搁酸及油酸之▼酯為 重要的添加劑。那些醋已知為月桂酸甲酿(CAS1U_82外 棕櫚酸甲醋(CAS] 12_39_〇 )及油酸甲醋(CAP 12_62_9 )。 較佳的脂肪酸曱自旨衍生物為Eme_ 223g及223 i ( c寧u Ο 、Η )那些及其他的油衍生物也從南伊利諾大學於2〇〇〇 年的第5版之Compendium 〇f Α(^ν純已知。 油添加劑的施予及作用可藉由將彼等與表面活性物 井例如非離子、陰離子或陽離子界面活性劑組合而進一 v改進。適合的陰離子、非離子及陽離子界面活性劑 :陳列在W0 97/34485的第7及8頁$。較佳的表面活性 質為十二烷基苯磺酸鹽類型’尤其為其鈣鹽之陰離子界 面活性劑,並也為脂肪醇乙氧基化合物類型之非離子界面 活性劑。特別優先選擇具有從5至4〇之乙氧基化程度之乙 47 201000009 氧基化Cu-C22脂肪醇。市售可取得的界面活性劑的實例為 Genapol類型(ClariantAG)。也較佳的是聚矽氧界面活性 劑’尤其為聚烷基氧化物修飾之七甲基三矽氧烧,其為市 售可取得的例如SihvetL-77®,並也為全氟化界面活性劑。 與總添加劑有關的表面活性物質之濃度通常從丨至3〇重量 %。由油或礦物油或其衍生物與界面活性劑之混合物所組 成的油添加劑的實例為Edenor ME SU®、Tutboehafge® (Snygenta AG,CH)及 Actipron⑧(BP 〇il υκ [㈤如, GB) 〇 ’ 該表面活性物質也可單獨用在調配物中,換言之,沒 有油添加劑。 而且,加入油添加劑/界面活性劑混合物中的有機溶 劑可貢獻另外的作用增強性。適合的溶劑為例如s〇Wess〇@ (ESSO)及 Aromatic Solvent® ( Exxon 公司)。該等溶劑 的濃度可以總重量計從10至80重量%。可與溶劑摻合的 該等油添加劑的濃度被敘述在例如US-A-4 834 908中。在 本文所揭示之市售可取得的油添加劑係以名稱merge® (BASF公司)已知。根據本發明較佳的另外的油添加劑為 SCORE® ( Syngenta Crop Protection Canada)。 除了上述所列之油添加劑之外’為了增強根據本發明 的組合物之活性,故也有可能將烷基吡咯啶酮之調配物(例 如,Agrimax® )加入喷霧混合物中。也可使用合成乳膠之 調配物,像是例如聚丙烯醯胺、聚乙烯基化合物或聚_丨_對_ 孟烯(例如,Bond®、Courier®或Emerald® )。包括丙酸 201000009 之溶液’例如Eurogkem Pen-e-trate®也可混合至喷霧混合 物中’作為活性增強劑。 除草調配物通常包從〇.丨至99重量%,尤其從0.1至 95重量%之式I化合物及從1至99.9重量%之調配佐劑, 其較佳地包括從〇至25重量%之表面活性物質。反之,市 售商品較佳地被調配成濃縮劑,而最終使用者一般係使用 稀釋的調配物。 ❺
式I化合物的施予率可在寬廣的限度内改變,並依據土 壤性質、施予方法(萌芽前或後、種子彼覆、施予種溝、 非耕種作物上的施予等)、作物植物、欲控制之雜草或禾 草、當時的氣候條件及由施予方法、施予時間與標的作物 所支配的其他因素而定。根據本發明的式I化合物通常以1 至2000公克/公頃之施予率施予,較佳以1至1〇〇〇公克 /公頃,最佳從1至5 0 0公克/公頃。 較佳的調配物尤其具有下列組合物·· (% =重量百分比) 可乳化濃縮劑: 活性成分: 表面活性劑: 液體載劑: 粉劑: 活性成分: 固體載劑: 懸浮濃縮劑: 1至95% ’較佳地為60至90% 1至30%,較佳地為5至2〇% 1至80% ’較佳地為1至35% 0.1至10%,較佳地為i至35% 99.9至90%,較佳地為99 9至99% 49 201000009 5至75% ’較佳地為10至5〇% 94至24% ’較佳地為88至3〇% 1至40% ’較佳地為2至3〇% 活性成分: 水: 表面活性劑 可濕性粉劑 活性成分: 〇.5至90% ’較佳地為1至8〇% 表面活性劑:〇.5至20% ’較佳地為1至15% 固體載劑: 5至95% ’較佳地為ι5至9〇% 顆粒:
活性成分·· 0.1至30%,較佳地為(M至15% 固體载劑·· 99.5至70%,較佳地為97至85二 但不是限制本發明。 b) c) d) 10% 25% 50% 8% 6% 8% 4% 4% 4% 一 2% _ 10% 20% 55% 16% 澴缩 劑藉由以水稀釋而製
下列的實施例進一步說明 Fl·可乳化濃縮劑 a) 活性成分 5 % 十一烧基笨續酸約6% 蓖麻油聚乙二醇醚4 % (36莫耳之環氧乙烷) 辛酚聚乙二醇醚 _
(7-8莫耳之環氧乙烷) NMP 芳香族烴混合物 C9'Cl2 85% 任何所欲濃度之乳劑可拍 備 F2•溶液 a) b) 〇 d) 50 201000009
活性成分 5 % 1-曱氧基-3-(3-甲氧 基丙氧基)-丙院 - 聚乙二醇MW 400 20% NMP _ 芳香族烴混合物 C9-C12 75% 該溶液適合以微滴形式 F3.可濕性粉劑 a) 活性成分 5 % 木質績酸鈉 4% 月桂基硫酸鈉 2% 一異丁基蔡績酸納-辛驗聚乙二醇醚 - (7-8莫耳之環氧乙烷) 高分散性石夕酸 1 % 高嶺土 88% 將活性成分與佐劑徹底 !〇% 50% 90% 2〇% 20% - 30% 10% b) c) d) 25% 50% 80% 3% - 3% - 4% 6% 5% 6% 1% 2% - 3% 5% 10% 62% 35% 合及將混合物在適合的磨碎 機中徹底研磨’得到可濕性粉劑,其可以水稀釋,得到任 何所欲濃度的懸浮劑。 F4.包膜顆粒 a) b) c) 活性成分 0.1% 5% 15% 高分散性矽酸 0.9% 2% 2% 無機載劑 99.0% 93% 83% 51 201000009 (直徑0.1-1毫米) ’例如 CaC〇3 或 Si〇2 將活性成分溶解在二氯甲烷中,將溶液喷霧在載劑上 及接著將溶劑在減壓中蒸發。 F5.包膜顆粒 a) b) c) 活性成分 0.1% 5% 15% 聚乙二醇 MW 200 1.0% 2% 3% 高分散性石夕酸 0.9% 1% 2% 無機載劑 98.0% 92% 80% (直徑0.1-1毫 米) ’例如 CaC〇3 或 Si〇2 將細研磨之活性成分在混合 器中均勻地塗覆於以聚乙 弄濕的載劑上。 以該方式獲得無 粉塵之包膜顆粒。 F6.擠壓器顆粒 a) b) c) d) 活性成分 0.1% 3% 5% 15% 木質績酸納 1.5% 2% 3% 4% 羧曱基纖維素 1.4% 2% 2% 2% 高嶺土 97.0% 93% 90% 79% 將活性成分與佐劑混合及研磨 ,並將混合物以水弄 將所得混合物擠壓及接著在空氣流中乾燥。 F7.粉劑 a) b) c) 活性成分 0.1% 1% 5% 滑石 39.9% 49% 35% 高嶺土 60.0% 50% 60%
52 201000009 即用型粉劑係藉由將活性成 ^ . ^ r珉刀與載劑混合及在適合的 磨碎機中研磨混合物而獲得。 b) 10% 5% 1% c) 25% 5% 2% d) 50% 5% F8.懸浮濃縮劑 a) 活性成分 3 % 乙二醇 5% 辛酚聚乙二醇醚 _ (15莫耳之環氧乙烷) ❹ 木質績酸納 羧甲基纖維素 3 7 %甲路水溶液 聚矽氧油乳液 水 3% 1%0.2%0.8% 87% 3% 1% 0-2%0.8% 79% 4% 1%0.2% 0-8% 62% 5% 1%0.2%0.8% 38% 劑, 浮劑 將細研磨之活性成分盘佐 〃佐齊丨緊雄、〜合,得到懸浮濃縮 可藉由以水稀釋而從該濃縮劑製備任何所欲濃度之懸 〇 ❹ 本發明也關於一種選擇性控制在有用植物之作物中的 草及雜草之方法’其包含以式Z化合物處理有用植物或在 栽種下的面積或其所在地。 其中可使用根據本發明的組合物的有用植物之作物包 括2別疋穀類’尤其是大麥、小麥、稻米、玉米、油菜、 甜菜、甘蔗、大豆、棉、向日葵、花生以及農園作物。 應瞭解術語、、作物〃也包括由於習知的繁殖或基因工 程方法而成為耐受於除草劑或除草劑類別(例如,als、 EPSPS、PPO、以及HpPD抑制劑)之作物。已藉由習 53 201000009 知的繁殖方法而成為耐受於例如咪唑啉酮,例如甲氧咪草' 煙(imazamox )之作物的實例為Ciearfield⑧夏曰油菜 (Canola )。已藉由基因工程方法而成為耐受於除草劑之作 物的實例包括例如抗嘉填塞(glyph〇sate )及抗固殺草 (glufosinate )之粟米變種,其以商標名稱 及LibertyLink®可於市場上取得。欲控制之雜草可為單子葉 及雙子葉雜草二者,例如例繁縷屬(Stellada)、豆瓣菜屬 (NaSturtium)、剪股穎屬(Agr〇stis)、馬唐屬(Digitaria)、 热麥屬(Avena)、狗尾草屬(Setaria)、白芥屬(Sinapis)、黑麥 ❾ 草屬(Lolium )、茄屬(s〇lanum)、稗屬(Echin〇chl〇a)、蘼 草屬(Scirpus)、雨久花屬(M〇n〇ch〇ria)、慈姑屬(SagiUaria)、 麥屬(Bromus )、看麥娘屬(A1〇pecurus)、蜀黍屬(s〇rghum)、 羅氏草屬(Rottboellia )、莎草屬(cyperus)、白麻屬 (Abutilon)' 黃花稔屬(Sida)、蒼耳屬(Xamhium)、莧屬 (Amaranthus)、藜屬(chenopodium)、番薯屬(ipomoea)、菊 屬(Chrysanthemum)、豬殃殃屬(Galium)、莖菜屬(vi〇la) 及婆婆納屬(Veronica)。控制單子葉雜草,特別是剪股穎屬、❹ 燕麥屬、狗尾草屬、黑麥草屬 '鞞屬、麥屬、看麥娘屬以 及蜀黍屬,非常廣泛。 也應瞭解作物為那些藉由基因工程法而成為對抗有害 昆蟲的作物,例如,Bt粟米(對抗歐洲玉米螟(c〇rn b〇rer ))、
Bt棉(對抗棉铃象鼻蟲(b〇11 weevU))及也為汛馬鈴薯 (對抗科羅拉多甲蟲(C〇i〇rad〇 beetle ))。Bt粟米的實例 為NK®之Bt-176粟米混種(Syngenta Seeds) 。Bt毒素為 54 201000009 蘇力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 土壤細菌天然形成的蛋白 質。毒素及能夠合成該等毒素之轉基因植物的實例被敘述 在 EP-A-451 878、EP-A_374 753、w〇 93/〇7278、w〇 95/34656、WO 03/052073 及 EP_A_427 529 中。包括編碼民 蟲抗性及表現一或多種毒素的一或多種基因的轉基因植物 的實例為KnockOut® (粟米)、Yield Gard⑧(粟米)、
NuCOTIN33B® (棉)、Bollgard⑧(棉)、化心洲(馬 鈴薯)、NatureGard®& Protexcta®。植物作物及彼之種子 〇 材料可對抗除草劑,且同時也可對抗昆蟲取食(、、堆疊式" 轉基因品項)。種子可以,例如,具有表現殺昆蟲活性Cry3 蛋白的能力,且同時耐受於嘉磷塞。應瞭解術語、、作物 也包括由於的習知的繁殖或基因工程方法,包括又稱為出 產特性的方法(例如,經改進之氣味、貯存穩定性、營養 素含量)所獲得的作物。 應瞭解在栽種下的面積包括農作植物已生長之土地與 意圖栽種該等作物植物的土地。 根據本發明的式I化合物也可與其他的除草劑組合使 用。式I化合物的下列混合物尤其重要。較佳地,在這些混 合物中,式I化合物為那些在下列表丨至26中所列之化合 物中之一: 式I化合物+乙草胺(acet〇chl〇r)、式J化合物+三 氟羧草醚Ucifluorfen)、式Ϊ化合物+三氟羧草醚鈉、式 I化合物+苯草醚(ac丨onifen )、式Γ化合物+丙烯醛 (acrolem)、式I化合物+拉草(alacM〇r)、式!化合物 55 201000009 * +枯殺達(all〇xydim )、式I化合物+稀丙酵、式I化合物 +草殺淨 (ametryn )、式 I 化合物+胺π坐草酮 (amicarbazone )、式 I 化合物 + 確胺績隆(amidosulfuron) ' 式I化合物+二氣胺基吡啶酸(aminopyralid )、式I化合 物+阿米托(amitrole)、式I化合物+胺基續酸銨、式I 化合物+莎稗填(anil〇f〇s )、式I化合物+亞速爛(asulam )、 式I化合物+草脫淨(atrazine )、式I化合物+艾維激素 (aviglycine)、式 I 化合物 + 草芬定(azafenidin)、式 I 化合物+阿日姆沙風(azimsulfurone )、式I化合物+ BCPC、 〇 式I化合物+畢氟布它密德(beflubutamid)、式I化合物 +草除靈(benazolin )、式 I化合物+倍卡貝容 (bencarbazone )、式 Ϊ 化合物 + 倍尼芬(benfluralin )、 式I化合物+倍氟沙特(benfuresate )、式I化合物+免速 隆(bensulfuron)、式I化合物+免速隆-曱基、式I化合 物+地散磷(bensulide)、式I化合物+滅草松(bentazone)、 式I化合物+雙苯°密草酮(benzfendizone )、式I化合物+ 倍柔畢塞隆(benzobicyclon)、式I化合物+倍柔分奈普 Ο (benzofenap)、式I化合物+必芬諾(bifen〇x)、式I化 合物+雙丙胺膦(bilanafos )、式I化合物+雙草醚 (bispyribac )、式I化合物+雙草醚_鈉、式I化合物+硼 砂(borax )、式I化合物+克草(br〇macil)、式I化合物 +漢丁草胺(bromobutide )、式I化合物+溴分諾希姆 (bromofenoxim )、式Ϊ化合物+溴苯亞硝酸鹽 (bromoxynil)、式 I 化合物 + 丁 基拉草(butachl〇r)、式 56 201000009 I化合物+布它分奈希爾(butafenacil )、式I化合物+布 它密服斯(butamifos)、式I化合物+ 丁樂靈(butralin )、 式I化合物+布托西定(butroxydim)、式I化合物+ 丁草 特(butylate )、式 I 化合物 + 二曱基胂酸(cac〇dyiic acid )、
式I化合物+氯酸鈣、式I化合物+凱分司托爾 (cafenstrole)、式 I化合物 + 雙醯草胺(carbetamide )、 式I化合物+克繁草(carfentrazone )、式I化合物+克繁 草-乙基、式I化合物+ CDEA、式I化合物+ CEPC、式I 化合物+整形醇(chlorflurenol)、式I化合物+整形醇_ 曱基、式I化合物+克洛達柔(chloridazon )、式I化合物 +氯嘲確隆(chlorimuron )、式I化合物+氯》密績隆乙基、 式I化合物+氣基乙酸、式I化合物+綠麥隆 (chlorotoluron )、式 I 化合物 + 氣苯胺靈(chlorpropham )、 式I化合物+綠確隆(chlorsulfuron )、式I化合物+二甲 基氯醜酸(chlorthal)、式I化合物+二曱基氯狀酸-二甲 基、式I化合物+ °引β朵酮草醋(cinidon )-乙基、式I化合 物+環庚草醚(cinmethylin )、式I化合物+西速隆 (cinosulfuron )、式 I 化合物 + 咯草隆(cisanilide )、式 I 化合物+剋草同(clethodim )、式I化合物+可洛丁那福普 (clodinafop )、式I化合物+可洛丁那福普-丙炔基、式ι 化合物+異惡草酮(Clomazone )、式I化合物+克普草 (clomeprop )、式 I 化合物 + 畢克草(clopyralid)、式 I 化合物+可洛拉蘇蘭(cloransulam)、式I化合物+可洛拉 蘇蘭-甲基、式I化合物+ CMA、式I化合物+ 4-CPB、式I 57 201000009 化合物+ CPMF、式I化合物+ 4-CPP、式I化合物+ CPPC、 式I化合物+曱酚、式I化合物+庫密路若(cumyiuron )、 式I化合物+氰胺(cyanamide)、式I化合物+氰乃淨 (cyanazine)、式!化合物+環草特(cycl〇ate)、式I化 合物+環丙嘧績隆(cyclosulfamuron )、式I化合物+環殺 草(cycloxydim )、式I化合物+賽伏草(Cyhai〇fop )、式 I化合物+赛伏草-丁基、式I化合物+ 2,4-D、式I化合物 + 3,4-DA、式I化合物+殺草隆(daimuron )、式I化合物 +付拉本(dalapon)、式I化合物+邁隆(dazomet)、式 I化合物+ 2,4-DB、式I化合物+ 3,4-DB、式I化合物+ 2,4-DEB、式I化合物+甜菜安(desmedipham)、式I化合 物+狄斯密退恩(desmetryn )、式I化合物+殺草畏 (dicamba )、式 I 化合物 + 二氯苯睛(dichlobenil)、式 I 化合物+鄰-二氯苯、式I化合物+對-二氯苯、式I化合物 +滴丙酸(dichlorprop )、式I化合物+滴丙酸-P、式I化 合物+禾草靈(diclofop )、式I化合物+禾草靈-曱基、式 I化合物+雙氣績草胺(diclosulam)、式I化合物+野燕 枯 (difenzoquat )、式 I 化合物+甲硫野燕枯 (difenzoquat-metilsulfate )、式 I 化合物 + 眺 °比草胺 (diflufenican )、式 I化合物+狄氟陸分柔皮 (diflufenzopyr )、式 I 化合物 + 惡 °坐隆(dimefuron )、式 I化合物+ π底草丹(dimepiperate )、式I化合物+狄麥赛可 樂(dimethachlor )、式 I化合物+狄麥赛密退恩 (dimethametryn ) ' 式 I 化合物 + 汰草滅(dimethenamid )、 201000009 式I化合物+汰草滅-P、式I化合物+穫萎得(dimethipin)、
式I化合物+二曱基胂酸、式I化合物+撻乃安 (dinitramine )、式 Ϊ 化合物 + 狄諾特伯(din〇terb )、式 I 化合物+大芬滅(diphenamid )、式I化合物+異丙淨 (dipropetryn)、式I化合物+敵草快(diquat)、式I化 合物+敵草快二溴化物、式I化合物+汰硫草()、 式I化合物+達有龍(diuron )、式I化合物+ DN〇c、式j 化合物+ 3,4-DP、式I化合物+DSMA、式I化合物+ EBEP、 式I化合物+草多索(endothal)、式I化合物+ EPTC、式 I化合物+抑死夫(esprocarb )、式I化合物+伊赛氟拉林 (ethalfluralin )、式 I 化合物+胺苯績降 (ethametsulfuron)、式I化合物+胺苯磺隆-甲基、式ι 化合物+益收生長素(ethephon )、式I化合物+益覆滅 (ethofumesate )、式 I 化合物 + 氣氟笨醚(ethoxyfen )、 式I化合物+亞速隆(ethoxysulfuron)、式I化合物+伊 托班尚尼德(etobenzanid )、式 I化合物+芬殺草 (fenoxaprop ) -P、式I化合物+芬殺草-ρ·乙基、式ι化合 物+四嗤草胺(fentrazamide )、式I化合物+硫酸亞鐵、 式I化合物+氟燕靈(flamprop ) -M、式I化合物+伏速隆 (flazasulfuron )、式 I 化合物 + 麥喜為(florasulam )、式 I化合物+伏寄普(fluazifop )、式I化合物+伏寄普-丁基、 式I化合物+伏寄普-P、式I化合物+伏寄普-P-丁基、式j 化合物+異丙"比草醋(fluazolate)、式I化合物+氟嗣績 隆(flucarbazone )、式I化合物+氟酮續隆-納、式I化合 59 201000009 . 物+氟0定乙績隆(flucetosulfuron )、式I化合物+ ι消草 (fluchloralin)、式 I 化合物 + 氟噻草胺(flufenacet)、 式I化合物+氟建啡草酯(flufenpyr)、式I化合物+氟噠 啡草酯-乙基、式I化合物+氟節胺(flumetralin )、式I化 合物+氟滅索余(Humetsulam )、式I化合物+氟米克拉 (flumiclorac )、式I化合物+氟米克拉-戊基、式I化合物 +氟米沙立(flumioxazin )、式I化合物+氟米羅必 (flumipropin)、式 I 化合物 + 伏草隆(nuometuron)、式 I化合物+氟羅格賴可芬(fluoroglycofen )、式I化合物+ ❹ 氟羅格賴可芬-乙基、式I化合物+說杉普(fluoxaprop )、 式I化合物+弗拉頗沙(Hupoxam)、式I化合物+氟普帕 希耳(flupropacil ) '式I化合物+氟普洛奈特 (fluproanate)、式 I 化合物 + 氟啶嘧磺隆(flupyrsulfuron)、 式I化合物+氟啶嘧磺隆-曱基-鈉、式I化合物+芴丁酯 (flurenol)、式I化合物+氟立得酮(fluridone)、式I 化合物+氟氣得酮(flurochloridone )、式I化合物+氣氯 比(fluroxypyr)、式 I 化合物 + 呋草酮(flurtamone)、式 © I化合物+氟°塞乙草酯(fluthiacet)、式I化合物+氟嚷乙 草醋-曱基、式I化合物+福美沙芬(fomesafen )、式I化 合物+醯胺續隆(foramsulfuron)、式I化合物+福殺胺 (fosamine)、式 I 化合物 + 固殺草(glufosinate)、式 I 化合物+固殺草-銨、式I化合物+嘉構塞(glyphosate )、 式I化合物+鹵殺福隆(halosulfuron)、式I化合物+鹵 殺福隆·曱基、式I化合物+ _斯弗(haloxyfop)、式I化 60 201000009 合物+鹵斯弗-P、式I化合物+ HC-252、式I化合物+環己 基二曱胺基曱基三阱二酮(hexazinone )、式I化合物+依 馬扎沙苯(imazamethabenz )、式I化合物+依馬扎沙苯. 曱基、式I化合物+曱氧咪草煙(imazamox )、式I化合物 +曱味。坐煙酸(imazapic )、式 I化合物+依滅草 (imazapyr)、式I化合物+嗎紮奎(imazaquin )、式I化 合物+嗎茲紮比(imazethapyr )、式I化合物+嗎殺福隆 (imazosulfuron )、式 I 化合物 + 茚草酮(indanofan )、式 I 化合物+碘基甲烷、式 I化合物+碘甲磺隆 (iodosulfuron )、式I化合物+楼甲續隆-甲基-納、式I化 合物+碘苯亞硝酸鹽(ioxynil)、式I化合物+異丙土隆 (isoproturon )、式I化合物+依索隆(isouron )、式I化 合物+依索苯(isoxaben )、式I化合物+異咢氣托 (isoxachlortole )、式 I 化合物 + 異咢 I草(isoxaflutole )、 式I化合物+依索比立福(isoxapyrifop)、式I化合物+ 卡靈草(karbutilate )、式I化合物+累托芬(lactofen )、 式I化合物+環草定(lenacil )、式I化合物+利倫 (linuron )、式I化合物+ MAA、式I化合物+ MAMA、式 I化合物+ MCPA、式I化合物+ MCPA-硫乙基、式I化合 物+ MCPB、式I化合物+甲氯丙酸(mecoprop )、式I化 合物+甲氣丙酸-P、式I化合物+美芬司特(mefenacet) ' 式I化合物+氟草磺(mefluidid)、式I化合物+磺胺磺隆 (mesosulfuron )、式I化合物+橫胺績隆-甲基、式I化合 物+甲基績草8同(mesotrione )、式I化合物+米塔姆 61 201000009 (metam )、式I化合物+咢嗤醢草胺(metamifop )、式ι 化合物+滅得群(metamitron )、式i化合物+美他佐克羅 (metazachlor )、式 I 化合物+甲基苯噻隆 (methabenzthiazuron )、式 I 化合物 + 滅草唑(methaz〇ie )、 式I化合物+甲基胂酸、式I化合物+甲基代隆 (methyldymron )、式I化合物+異硫代氰酸甲酯、式I化 合物+美他苯隆(metabenzuron )、式I化合物+秀谷隆 (metobromuron )、式 I 化合物 + 美托克羅(metolachlor )、 式I化合物+ S -美托克羅、式I化合物+美托沙泣 〇 (metosulam)、式I化合物+美托斯隆(metoxuron )、式 I化合物+赛克津(metribuzin)、式I化合物+美殺福隆 (metsulfuron)、式I化合物+美殺福隆-甲基、式I化合 物+ MK-616、式I化合物+莫立那特(molinate )、式I化 合物+莫那立得(monalide)、式I化合物+ MSMA、式I 化合物+那普苯胺(naproanilide )、式I化合物+那普醯 胺(napropamide )、式I化合物+抑草生(naptalam)、式 I化合物+ NDA-402989、式I化合物+草不隆(neburon )、 ❹ 式I化合物+尼可殺福隆(nicosulfuron)、式I化合物+ 尼比拉西芬(nipyraciophen)、式I化合物+正-甲基嘉填 塞、式I化合物+壬酸、式I化合物+達草滅(norflurazon )、 式I化合物+油酸(脂肪酸)、式I化合物+奥貝卡 (orbencarb )、式 I 化合物 + 歐索續目洛(othosulfamuron )、
式I化合物+黃草消(oryzalin)、式I化合物+奥沙地奇 (oxadiargyl) 、式I化合物+惡草靈(oxadiazon)、式I 62 201000009 化合物+環氧0S橫隆(oxasulfuron )、式I化合物+号啡草 酮(oxaziclomefone )、式 I 化合物 + 奥氟芬(〇xyflu〇rfen )、 式I化合物+巴拉刈(paraquat )、式I化合物+巴拉刈二 氯化物、式I化合物+克草敵(pebulate)、式I化合物+ 培那西林(pendimethalin )、式I化合物+磺醯脲 (penoxulam)、式I化合物+五氣酚、式I化合物+甲氣 草胺(pentanochlor )、式 I化合物+環戊咢草酮 (pentoxazone)、式 I化合物 + 烯草胺(pethoxamid)、式 I化合物+石油、式I化合物+甜菜寧(phenmedipham)、 式I化合物+甜菜寧-乙基、式I化合物+毒莠定 (picloram)、式 I 化合物 + 吡氟酰草胺(pic〇iinafeil)、 式I化合物+ 诺山登(pinoxaden )、式I化合物+派羅福 (piperophos )、式I化合物+亞胂酸鉀、式I化合物+秦 氮化鉀、式I化合物+普立拉克(pretilachlor )、式I化合 物+撲滅石黃曱酯(primisulfuron )、式I化合物+撲滅續甲 酉旨-曱基、式I化合物+普魯二胺(prodiamine )、式I化合 物+普氟唑(profluazol )、式I化合物+環苯草酮 (profoxydim )、式 I 化合物 + 調環酸(pr〇hexadione ) ·約、 式I化合物+撲滅通(prometon)、式I化合物+撲草淨 (prometryn )、式 I 化合物 + 毒草安(propachlor)、式 I 化合物+敵稗(propanil )、式I化合物+西帕奎 (propaquizafop )、式 I 化合物 + 撲滅津(propazine )、式 I化合物+苯胺靈(propham)、式I化合物+普羅比索克 (propisochlor ) 、式 I 化合物 + 丙苯磺隆 63 201000009 (propoxycarbazone)、式I化合物+丙笨磺隆-鈉、式I化 合物+氯甲丙快基苯甲醯胺(propyzamide )、式I化合物 +撲沙福卡(prosulfocarb )、式I化合物+撲沙殺福隆 (prosulfuron)、式 I 化合物 + 雙唑草腈(Pyracl〇nii)、式 I化合物+ °比草醚(pyraflufen )、式I化合物+ »比草醚-乙 基、式I化合物+ »比拉蘇福托(pyrasulfotole )、式I化合 物+ "比唾林特(pyrazolinate)、式I化合物+必拉若殺福 隆-乙基(pyrazosulfuron )、式I化合物+必拉若殺福隆-乙基、式I化合物+比拉若西芬(pyrazoxyfen )、式I化合 物+ °密咬肪草鍵(pyribenzoxim )、式I化合物+稗草畏 (pyributicarb )、式 I 化合物 + 吡達夫醇(pyddafol )、式 I化合物+ °比達特(pyridate )、式I化合物+環酯草醚 (pyriftalid )、式 I化合物 + t> 比哺多巴克(pyrimidobac )、 式I化合物+吡嘧多巴克-甲基、式I化合物+吡嘧蘇發 (pyrimisulfan )、式 I 化合物 + 比立塞巴克(pyrithiobac )、 式I化合物+比立塞巴克-鈉、式I化合物+吡洛山蘇風 (pyroxasulfone) ( KIH-485 )、式 I 化合物 + 吡洛殊蘭 (pyroxulam)、式I化合物+昆多拉克(qUind〇rac )、式 I化合物+昆美拉克(quinmerac )、式I化合物+滅藻 (quinoclamine)、式 I 化合物 + 奎拉弗(quizalofop )、式 I化合物+奎拉弗-P、式I化合物+力殺福隆(rimsulfuron )、 式I化合物+稀禾定(sethoxydim )、式I化合物+環草隆 (siduron )、式I化合物+西瑪三阱(siniazine )、式I化 合物+西草淨(simetryn )、式I化合物+ SMA、式I化合 201000009 物+亞胂酸鈉、式i化合物+疊氮化鈉、式i化合物+氯酸 納、式I化合物+績草酮(sulcotrione )、式I化合物+沙 芬曲講 (sulfentrazon )、式 I 化合物+殺福美隆 (sulfometuron )、式I化合物+殺福美隆-曱基、式I化合 物+沙弗司特(sulfosate )、式I化合物+績醯確隆 (sulfosulfuron )、式I化合物+硫酸、式I化合物+焦油、 式I化合物+ 2,3,6-TBA、式I化合物+ TCA、式I化合物+ TCA-納、式I化合物+替布他(tebutam)、式I化合物+ 替布塞隆(tebuthiuron )、式 I化合物+替吱退酿1 (tefuryltrione )、式 I化合物 + 提波退酮(tembotrione )、 式I化合物+得殺草(tepraloxydim )、式I化合物+特草 定(terbacil )、式I化合物+曱氧去草淨(terbumeton )、 式I化合物+特丁津(terbuthylazine )、式I化合物+去草 淨(terbutryn)、式 I 化合物 + 西尼克羅(thenylchlor)、 式I化合物+養殺福隆(thiazafluron )、式I化合物+嘆法 比(thiazopyr )、式 I 化合物 + °塞吩殺福隆(thifensulfuron )、 式I化合物+嘆卡倍容(thiencarbazone )、式I化合物+ °塞吩殺福隆-甲基、式I化合物+ °塞歐苯卡(thiobencarb )、 式I化合物+替歐卡巴力(tiocarbazil )、式I化合物+托 普米容 (topramezone )、式 I 化合物+曲考昔地 (tralkoxydim)、式 I 化合物 + 野麥畏(triallate)、式 I 化合物+三阿蘇殺福隆(triasulfuron )、式I化合物+三阱 氟草胺(triaziflam )、式I化合物+三苯那隆(tribenuron )、 式I化合物+三苯那隆-甲基、式I化合物+殺草畏 65 201000009 (tricamba)、式I化合物+定草酯(tricl〇pyr)、式i化 · 合物+草達津(trietazine)、式I化合物+三氟氧殺福隆 (trifloxysulfuron )、式I化合物+三氟氧殺福隆-鈉、式I 化合物+氟樂靈(trifluralin)、式I化合物+三氟殺福隆 (triflusulfuron)、式I化合物+三氟殺福隆-甲基 '式j 化合物+二經基二明:、式I化合物+抗倒醋(trinexapac ) _ 乙基、式I化合物+三氟曱績隆(tritosulfuron)、式I化 合物+ [3-[2-氣基-4-氟基-5-(1-曱基-6-三氟甲基_2,4_二酮 -1,2,3,4-四氫喊唆-3-基)苯氧基]-2-。比。定氧基]乙酸乙酯 ❹ (CAS RN 353292-31-6 )、式 I化合物 +4_ 經基 _3-[[2·[(2_ 曱氧基乙氧基)曱基]-6-(三氟曱基)-3 - η比唆基]幾基]雙環 [3.2.1]辛-3-烯-2-酮(CAS RN 372010-68-5 )以及式 I 化合 物+ 4-羥基-3-[[2-(3 -甲氧基丙基)-6-(二氟甲基)·3_π比啶基] 羰基]雙環[3.2.1]辛-3-烯-2-酮。 式I化合物的混合伙伴也可具有酯類或鹽類形式,例如 例在2000年的第I2版殺蟲劑手冊(The Pesticide Manual ) (BCPC)中所說明者。 〇 根據本發明的式(I)化合物也可與安全劑組合使用。較 佳地,在這些混合物中,式(I)化合物為那些在下列表丨至 26中所列之化合物中之一。尤其考慮下列的具有安全劑的 混合物: 式⑴化合物+解毒喹(cloquintocet-methyl)、式⑴化 合物+解毒喹酸及其酯、式⑴化合物+解草唑 (fenchlorazole-ethyl )、式⑴化合物+解草唑酸及其酯、 66 201000009 式(I)化合物+吡唑解草酯(mefenpyr-diethy1)、式(1)化合 物+ °比唾解草酯二酸、式(I)化合物+雙苯°惡°坐酸 (isoxadifen-ethyl )、式(I)化合物+雙本°惡哇酸 (isoxadifen-acid )、式⑴化合物 + 解草噁唑(furilaz〇le )、 式(I)化合物+解草噁唑R異構物、式⑴化合物+解草啡 (benoxacor)、式(I)化合物 + 二氯丙烯胺(dichlormid)、 式(I)化合物+ AD-67、式(I)化合物+解草腈(oxabetrinil )、 式(I)化合物+解草胺腈(cyometrinil)、式(I)化合物+解 〇 草胺腈Z-異構物、式⑴化合物+解草啶(fenclorim)、式 (I)化合物+賽普蘇法麥得(cyprosulfamide)、式⑴化合物 +萘酸酐、式(I)化合物+解草安(fluraz〇le)、式⑴化合物 + N-(2-曱氧基苯曱醯基)-4-[(曱胺基羰基)胺基]苯磺醯胺、 式⑴化合物+ CL 304,415、式⑴化合物+二赛可羅諾 (dicyclonon )、式(I)化合物 + 氟草將(fluxofenim )、式 (I)化合物+ DKA-24、式⑴化合物+ R-29148及式(I)化合物 + PPG-1292。安全化效果也可於式(I)化合物+汰草龍 ❹ (dymron )、式(I)化合物+ MCPA、式(I)化合物+米可迫普 (mecoprop )及式(I)化合物+米可迫普-P之混合物而觀察 到。 上述安全劑及除草劑被述敘在,例如,英國作物保護 委員會(British Crop Protection Council)於 2000 年的第 12版殺蟲劑手冊中。R-29148係由例如Ρ· B. Goldsbrough 等人於 Plant Physiology, (2002),Vol. 130, pp. 1497-1505 與 其中的參考文獻所敘述。PPG-1292係從WO0921 1761已知 67 201000009 及N_(2·甲氧基苯甲 係從EP365484已知 醯基)-4-[(甲胺基羰基)胺基]苯磺醯胺 〜^全劑相對於除草劑之施用率大半地視施用模態而 入制/門處理之情形中,施用通常從G.GG1至5.G公斤安 ^公頃’較佳從Q顧至〇5公斤安全劑/公頃,和通 .〇〇1至2公斤除草劑/公頃,但較佳地從0.005至H 公斤/公頃。
根據本發明之除草組合物適合於所有農業中習知的施 $如例如,萌芽前施用、萌芽後施用和浸種。視所 欲:用途而定,安全劑可用於預處理作物植物之種子物質 (浸種子或苗木)或在播種之前或之後引入土壤内,接著 施用(未安全化)之式1化合物,視需要與共-除草劑合併。 而也可在植物的萌芽之前或之後單獨施用或與除草劑 起施用。用安全劑處理植物或種子物質可因此原則上與 料劑之㈣時間獨立地發生。植物藉㈣時制除草劑 和安全劑之處理(例如於桶混劑(tank⑹尥虹…之形式) 通常為較佳。安全㈣目料料劑之施㈣大半地視施用 模式而定。在田間處理的情況中,施用通常從〇 〇〇1至5 〇 公斤的安全劑/公頃,較佳從〇_〇〇1至〇 5公斤的安全劑/ 公頃。在浸種之情形中,施用通常從〇 〇〇1至1〇克之安全 劑/公斤之種子,較佳從0·05至2克之安全劑,公斤之種 子。當以液體形式施用安全劑,且在播種之前不久,浸泡 種子時,使用包含從1至10000 ppm,較佳從100至1〇〇〇卯加 之濃度的活性成分之安全劑溶液是有利的。 68 201000009 下列的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發明,但不是限制本發明。 那些熟習所屬技術領域者將理解下述的某些化合物為 /5-酮烯類’並照其原樣子可以單—互變異構物或以酮基_ 烯醇與二酮互變異構物之混合物存在,例如例由:—咕 於 John Wiley and Sons 的第 3 版 Advanced 〇rganic Ο
Chemistry所述。在下列及於表T1中所示之化合物係以任 意的單一烯醇互變異構物所描繪,但是應做出該說明涵蓋 二_型式及可經由互變異構現象引起的任何可能的稀醇二 者的推斷。在詳細的實驗早卽之内’二酮互變異構物係以 命名為目的而選擇,即使主要的互變異構物為烯醇型式。 製備實施例: 實施例1 2-(4,-氣-4-乙基聯苯-3-基)-4,4-二甲基_ι,3-環己二酮的 製備
步驟1 : 4-乙基-3-硝基苯胺的製備 將硝酸銨(39.6克,0.49莫耳)分批加入4-乙基笨胺(20 克,0.16莫耳)於濃硫酸(1〇〇毫升)中的冰冷(冰浴)溶液中, 69 201000009 % 藉外。卩冷卻維持在-1 οχ:至0°C的溫度。反應混合物經攪拌2 J時’然後經倒入碎冰中,藉過濾收集沉澱。固體被吸收 於水中’以添加氫氧化鈉稀水溶液使溶液成為中性,並以 乙酸乙Sg萃取。合併有機萃取物,經無水硫酸鈉乾燥,過 濾,在真空下蒸發濾液而得到4-乙基-3-硝基苯胺(20克)。 步驟2 : 4-溴-i_乙基_2_硝基苯的製備 ❹ 將氫溴酸(48%重量,於水中,24〇毫升)滴加入4•乙基 肖基苯基(20克’ 〇. 12莫耳)於水(8〇毫升)中的懸浮液, 混合物經攪拌直到固體溶解為止。將混合物冷卻至_5〇它, 且滴加入亞硝酸鈉(19.8克,0.28莫耳)於水(1〇〇毫升)中的 溶液,維持溫度於〇至5°C。一旦添加完成後,移走冷卻浴, 且反應混合物於室溫下經㈣i小時。將混合物於〇。〇滴加 入/臭化亞銅(22.4克’ 0.16莫耳)於氫溴酸(48%重量,於水中) 中的預冷卻溶液。反應混合物經㈣且容許其於3小時回❽ 溫至室溫。以二乙醇箪取谋人此 , 早取昆s物,且有機萃取物經合併, 於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且嗆汸认* a Λ 且,慮液於真空下經濃縮。將殘 餘物在矽膠上經己烷沖提的瞢刼 < j s柱層析法進一步純化,得到 4 -溴-1-乙基-2-石肖基苯(18公克)。 步驟3 : 4’-氯-4-乙基-3_蝴基聯苯的製備 70 201000009
4_溴-1-乙基-2-硝基苯(20·0克,0.087莫耳)(於150毫 升1,2-二曱氧基乙烷中)於室溫下被加入4_氣苯基硼酸 (14.98克,0.096莫耳)及四(三苯基膦)把(〇)(2 〇克,〇 〇〇174 莫耳)’且將氮氣以氣泡通入混合物。在2 〇 下授拌1 〇分 4里之後,加入碳酸納(73.8克,0·69ό莫耳)於水(350毫升) 中的溶液,混合物經回流16小時。反應混合物經冷卻至室 溫,經矽藻土過濾,經200毫升乙酸乙酯沖洗。混合物被 倒入分離漏斗且兩相被分離◊水相經乙酸乙酯萃取。有機 萃取物經合併,經無水硫酸鎂乾燥,過濾且在真空下蒸發 而濾液而得到呈棕色油的4,_氯_4_乙基硝基聯苯(23 ·84 克),其直接供下一道步驟使用,不需進一步純化。 步驟4 : 3-胺基-4’-氯-4-乙基聯苯的製備
將4’-氯-4-乙基-3·硝基聯苯(22 6克,〇 〇86莫耳)懸浮 於甲醇(250毫升)中,反應混合物於室溫下經授摔。加入蒸 餾水(100毫升),接著加入辞粉(39 〇 &,〇 6〇莫耳)及氯化 銨(1 3· 8克,0_26莫耳),β、、日a你統η、*,, 、吁)且此合物經回流1小時。反應混合 物被冷卻至室溫’經矽藻土過濾,且濾液在真空下被蒸發 71 201000009 而移除大部分的曱醇。殘留物於乙酸乙酯(200毫升)及水之 間分層且水相經乙酸乙酯(200毫升)再萃取。有機萃取物經 合併,經水及鹽水沖洗,經無水硫酸鎂乾燥,過濾且濾液 在真空下被蒸發而得到呈無色固體的3_胺基_4、氣_4_乙基 聯苯(1 5 · 0克)。此產物直接供步驟5使用而不需要進一步純 化。 步驟5a: 3-溴-4’-氣-4-乙基聯苯的製備
3-胺基-4’-氣-4-乙基聯苯(60.0克,〇.26莫耳)被滴加入 氫溴酸(48%重量,於水中,35〇毫升)及水(25〇毫升)的混合 物中,且一旦添加完成,混合物被加熱至4〇t>c且在冰浴中 被冷部至5 C之前經搜拌20分鐘。於45分鐘滴加入亞硝酸 鈉(20.65克,〇.30莫耳)於水(1〇〇毫升)中的溶液且一旦添 加元成,混合物在5 °C被另外授拌4 5分鐘。 步驟5b 同時,氫漠酸(48。/。重量,於水中,彻毫升)在贼下 被加熱及料,且-次加人硫酸銅五水合物(74 75克,〇3〇 莫耳)且混合物在m:被授拌2小時以得到暗紫色溶液,且 然後一次加入銅粉(26_44克,0.42莫耳),得到粉紅色懸浮 液。 步驟5c 含有重氮鹽的混合物⑼步驟5&中製備者)於Μ分鐘分 72 201000009 數次於70°C被加入步驟5b中所製備的混合物(添加間含有 重氮層的混合物於冰浴中被保持冷卻)。_旦添加^成,1 合物於70°C被攪拌另外30分鐘,然後容許其冷卻至溫細 乙酸乙酯萃取(3x500毫升)。有機萃取物經合併,經水及睡 水沖洗,經無水硫酸鎂乾燥,過濾且濾液在真空下被蒸發二 於矽膠上經管柱層析法純化而得到呈黃色油的3_溴·4,·氣 _4·乙基聯苯(52.1克)。 Ο 步驟6: 4’-氯-4-乙基聯笨-3-基硼酸的製備
CI 3-溴-4’-氯-4-乙基聯苯(10克,〇·03莫耳)經溶於四氫呋 喃(250毫升),且將溫度冷卻至_78。(:。於3〇分鐘滴加入正 丁基鋰(1.33莫耳溶液於己烷中,34.6毫升),維持溫度於約 -78 C。反應混合物被攪拌1 _5小時,然後滴加三甲基硼酸 酉曰(4.9克,0.05莫耳)且反應混合物被攪拌2小時。滴加 氫氯酸水溶液(100毫升),一旦添加完成,混合物經攪拌2 小時。混合物經濃縮而除去大部分四氫呋喃,然後經水稀 釋,經二乙醚萃取。有機萃取物經水及鹽水沖洗,經合併, 經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且濾液於真空下被蒸發。殘留物 於矽膠上經在己烷中7%乙酸乙酯沖提的快速管柱層析法進 一步純化而得到4’·氣-4-乙基聯苯_3·基硼酸(5·4克)。 步驟7 . 4’-氯-4-乙基聯苯-3-基三乙酸錯的製備 73 201000009
步驟7a : 四乙酸鉛(2.15克,4·85毫莫耳)及二乙酸汞(〇15克, 0.47毫莫耳的混合物在經氮氣徹底沖洗後被加入無水氣仿 (6毫升)。此混合物被加溫至4(rc,且一次加入4,_氣乙 基聯苯-3-基硼酸(1.17克,45〇毫莫耳)且懸浮液在此溫度 被加熱5小時。此混合物然後被冷卻至室溫,濃縮至小體 積且經己烷研製且過濾而得到粗製4,_氯_4_乙基聯苯基 三乙酸鉛(2_70克)。 步驟7b : 粗製4’-氣-4-乙基聯笨_3_基三乙酸鉛(15〇克)被溶於 無水氣仿(20毫升),對其加入粉狀無水碳酸鉀(〇 58克,4 16 毫莫耳),接著快速攪拌5分鐘。藉過濾移除固體,且此有 機溶液經濃縮而提供呈明亮橙色固體的純4,_氣_4_乙基聯 本-3-基三乙酸錯(1.176克)。 步驟8 2_(4’-氯-4-乙基聯笨-3-基)_4,4_二甲基4,3-環已二酮的 製備 201000009
❹ ❹ 對4,4-二甲基-1,3-環己二酮(0.21克,15毫莫耳” 4,_ 氯-4-乙基聯苯-3-基三乙酸鉛(1.〇克,17毫莫耳)及二甲某 胺基吼唆(0.93克,7.6毫莫耳)的混合物加二無水氣-仿二 毫升)與無水甲苯(2.8毫升)。此反應混合物在8〇。c被加熱 4小時,且‘然後被冷卻至室溫。此混合物被二氣甲燒⑼0毫、 升)及2M水性氫氯酸(50毫升)稀釋且經由矽藻土過濾。此 濾液被分層,水層經二氣甲烷(5〇毫升)萃取且有機萃取物 經合併,經2M水性氫氣酸(50毫升)、鹽水(5〇毫升)沖洗, 經無水硫酸鎂乾燥,經過濾且濾液在減壓下經蒸發。粒製 產物經製備逆相HPLC純化而得到2气4,_氯_4乙基聯苯j 基)_4,4-二曱基-1,3-環己二酮。 ~ 實施例2 -1,3-二酮的製備
步驟1 : 5 -溴-2 -乙基苯胺的製傷
CI 75 201000009
Vi H^AJkBr 對2_乙基-5-溴硝基苯(9.71克,230毫莫耳)於乙醇(125 毫升)中的溶液添加氣化錫(II)二水合物(35.72克,225.71毫 莫耳)’接著在7 0。C被加熱2小時。在被冷卻至室溫之後, 此洛液被倒入碎冰(丨升)中,然後經乙酸乙酯(2〇〇毫升)稀 釋小心加入固體碳酸納,直到達到pH7,在此階段使黏性 混合物經矽藻土過濾(進一步經乙酸乙酯/水性碳酸鈉沖洗)❹ 且分離各層。在額外的萃取水相之後,所有有機相經合併, 經無水硫酸鎂乾燥,然後經於真空中濃縮。此粗製油於矽 膠上經快速管柱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比率為8 : 2)純化而 提供呈棕色油的5-溴-2-乙基苯胺(7.89克)。 步驟2 : 4-溴-1-乙基_2·碘苯的製備
5-溴-2-乙基苯胺(3.39克,2〇〇毫莫耳)於蒸餾水(ιι〇毫 升)中的混合物經攪拌後被加入濃硫酸(5 6〇毫升),接著快 速於回流下加熱直到溶解為止。讓此混合物冷卻至室溫, 製得細沉澱物,然後進一步在冰/鹽浴中被冷卻至約〇。匚。 於15分鐘對此漿料滴加入亞硝酸鈉(117克,16 毫莫 耳)於蒸餾水(10毫升)中的水溶液,維持溫度低於5。匚,接 著額外攪拌30分鐘。此反應混合物接著經過渡:然後於室 76 201000009 溫下滴加入含水碘化鉀(8_44克,50.83毫莫耳)於蒸餾水(45 毫升)中的第二溶液。在添加完成之後,溶液被快速地加熱 至80 c ’然後讓其再度冷卻至室溫。反應混合物經乙酸乙 酯(3x5〇亳升)萃取,且有機相經1M水性氫氯酸(3〇毫升) 及水|·生硫代硫酸鈉(2χ3〇毫升)沖洗。在經無水硫酸鎮乾燥 之後,於真空下經濃縮而提供呈橙色液體的4-溴-1-乙基_2_ 碘苯(4.90克)。 步驟3 : 5-溴-2-乙基笨基硼酸的製備
於-78 C對4-溴-1-乙基-2-峡苯(10.〇〇克,32.20毫莫耳) 於無水四氫呋喃(60毫升)中的溶液滴加入異丙基鎂氣化物 溶液(16,90毫升,33.80毫莫耳,於四氫呋喃中的2M溶液), 維持溫度低於-6(TC。在經攪拌20分鐘之後,讓反應混合 © 物緩慢地回溫至室溫,接著額外攪拌1小時。此溶液經再 冷卻至-78 °C,滴加入三甲基硼酸鹽(7.18克,64.32毫莫 耳),接著經進一步攪拌2小時而再度讓混合物回溫至室 溫。加入稀水性氳氣酸(3〇毫升),粗製產物經乙酸乙酯(1〇〇 毫升)萃取。水相經乙酸乙酯(2x100毫升)沖洗,且所有有 機物經合併,經無水硫酸鎂乾燥,然後於真空下經濃縮而 得到呈淺棕色固體’其經己烷研製而提供呈乳色粉末的5_ 漠·2·乙基苯基侧酸。 步驟4· 5 -漠-2·乙基苯基三乙酸錯的製備 77 201000009
Br 四乙酸鉛(13.7克,3K00毫莫耳)及二乙酸汞(〇 47克, 150毫莫耳的混合物在經敗氣徹底沖洗後被加入無水氣仿 (42毫升)。此混合物被加溫至4〇〇c,且一次加入5_漠_2_ 乙基苯基侧酸(6.50克,28.00毫莫耳)且懸浮液在此溫度被 加熱5小時。此混合物然後被冷卻至室溫,接著進一步經 冷卻至o°c,然後被加入粉狀無水碳酸鉀(3·22克)並快速攪 拌5分鐘,然後予以過濾。此濾液經濃縮至其一半體積, 接著添加己烷以誘導沉澱。此混合物進一步經濃縮,傾析 溶劑,且固體經己烷沖洗而得到呈砂質的5•溴_2_乙基苯基 三乙酸鉛(10.69克)。 步驟5 : 2-(5-溴-2-乙基笨基)-4,4-二曱基環己烷^,3·二 酮的製備
於氮氣下對4,4-二甲基環己烷-1,3_二_(6 28克,45毫 莫耳)、5-溴-2-乙基苯基三乙酸鉛(28克、49毫莫耳)及二甲 基胺基吡啶(27.4克,0.22毫莫耳)的混合物加入無水氣仿 (300毫升)及甲苯(75毫升)。此混合物於8(rc被加熱2小 時’然後讓其冷卻至室溫整夜。加入2M水性氫氯酸(75〇 78 201000009 毫升)和一氯甲烷(500毫升),混合物經矽藻土迥濾,經更多 的二氯甲烧(250毫升)沖洗。該二層被分離,且水相經二氣 甲烧(500毫升)萃取。有機相經合併且經2m纟性氮氣酸 (1000毫升)沖洗,且然後經鹽水(1〇〇〇毫升)沖洗,經無水瑞 酸鎂乾燥’過濾且濾液在減壓下經蒸發。殘留物經製備常 態相層析法純化而得到2_(5_溴_2乙基苯基)_4,4-二甲基環 己烧-1,3-二嗣(6.78 克)。 步驟6: 2-(4,-氣_4_乙基_2,_曱基聯苯小基)_4,4_二甲基 〇 環己烷-1,3-二酮
2-(5- /臭-2-乙基笨基)_4,4二曱基環己烷—Μ-二 酮)(0.194克,0.62毫莫耳)、2_甲基_4氣-苯基硼酸(〇153 克’ 〇·9 *莫耳)、⑴1,·雙(二苯基膦基)苐]二氣鈀(11)(與二 氣甲烷以1:1錯合)(80毫克,0 〇98毫莫耳)及氟化铯(〇 6〇8 克,4毫莫耳)的混合物與仏二曱氧基乙烧(4毫升)一起混 合,且反應混合物於8(TC被加熱整夜。溫熱的反應混合物 經過濾,以9:1的二氯曱烷:曱醇沖洗濾餅^混合物在減壓 下經濃縮且殘留物於矽膠上經管柱層析法純化而得到 2-(4’-氯-4-乙基-2’-曱基聯笨_3_基)_4,4_二甲基環己烧^ 二酮。 在表A中的額外化合物係以類似的步驟從適當的原料 所製備。一般而言,化合物係於矽膠上藉管柱層析法純化, 79 201000009 但視需要化合物可進一步被製備逆相HPLC純化。應注意本 發明的某些化合物在用於獲得1H nmr數據的條件下以阻轉 異構物(atropisomers )之混合物或上述註明之其它異構物 存在。當出現該異構物時,則特徵化數據係以各個異構物 或阻轉異構物混合物或其他異構物,在特定溶劑中於周圍 溫度下存在。
表A 化合物 編號 結構 'Hnm^CDCU除非有另外陳述) 或其他物理數據 T1 fVi %racl § 1,09-1,16 (m¥ 3H), 1.22 (d, 3.7H), 137 (d, 2.3H), 189-2.05 (m, 2H), 2.36-2.50 (m, 2H)S 2,58^2.75 (m, 2H), 5.47^5.52 (m, 1H)# 7,20-7,23 (m, 1H), i 7,35·7·43 3H>* 7.49(d,7.47-755 ims 1H), T2 OH l^ll δ 1.14 (t 3H), 2.11 (quintet, 2H), 2,39-2,66 (mt 6H), 5.89 (br. st 1H), 7.23 (4 1H), 7.34-7.42 (m, 3H), 7.48 {d, 2H), 7,52 (dd, 1H). T3 OH ^icixci S 1.15 (t, 3H), 1.21 (s, 6H), 2.40-2.55 (m, 6H), 5.62 {br. s, 1H), 7.27 (dd, 1H), 7.35-7.44 (m, 3H), 7.49(dt 2H), 7.53 (dd, 1H). T4 OH | δ 1.10-1.15 (ίϊΐ,3Η), 1,t6(s, 2H), 1,21 (s, 2H), 1.31-136(01, 2H), 1.86-1.98 (m, 2H), 2,25 (s, 3H}( 2.33-2.50 (m, 2H), 2.50^2.69 (m, 2H), 5,62 <br. s, 0.3H), 5.90-S.9S (m, 0.7H), 6.92-0.96 {m, 1H), 7.11-7.20 (mt 2H), 7,20-7.2& (m, 2H)t 7.31-7.38 80 201000009
S3 T5 _ 0Η τ^Ίι bcV. α 5109(t 3H)( 1.18(^ 2H)s1.2〇{s( 2H)S 1.35 (s, 2H), 1 £5^2.00 (ms 2H), 2.32-2 47 (m, 2H), 2.51»2 J7 (m, 2H)r 5-64 (br,s,0,3H)U1 _,s, 0 JH), 7Λ7 (s, 1H), 7.33-7.40 (m, 2H)t T.43-7,50 (mt 2HI 7M1-7M (m. 1H} T6 — UC。UCI δ 1,08-1.16 (m, 3H), 1.20 (S, 2H), 123 {s, 2H), 1.35-1.37 (m, 2H), 190-2,02 (m, 2H), 2.35-2.48 (m, 2H), 2.50-2,72 (m, 2H)t 3.9S (st 3H}t 5.58 (br. s, 0.35H), 5*74 (br, s, 0,©5H), 7.05-7,09 (m, 2H), 7,19 (s, 1H), 7,35-7,42 (m, 2H), 7,48-7.53 <m. 1H), Τ7 r … α Η Cl δ 1.08-1.15 {m, 3H), 1,18 (S, 2H), 1.21 (s, 2H), 133-1,38 (m. 2H)r 1.86-2.00 (m, 2H), 2.3S-2-50 (m, 2H), 2.55-2.72 (m, 2H), §,57-5.60 {m, 0.3H), 5.73-5.78 (m, 0.7H), β.89 (s, 1H), 7,15 (st 1H), 7,37 it, 1H>. 7.47-7.53 (m, 1HI Τ8 OH^V^ji 、a δ 1.07-1,15 (m, 3H), 1.18 (s. 2H), 1,21 (s, 2H), 1.36 (s, 2H), 1.85-2.01 (m, 2H), 2,33-2.49 (mf 2H), 2.53-2.70 (m, 2H), 5.59 (br. s, QM H), 5.99 (br. s, 0.65H), 7,20 (s, 1H), 7.35-7,44 (m, 1H), 7,47-7.55 (m, 2H), 7.64 (dt 1H), 7.83-7,87 (m, 1H), T9 ,φα^ CC。Q a δ 1,05-t,13 (m, 3H), 118 (s, 2H)( 1.20 (s, 2H), 1.35 (s, 2H), 1.86-2.01 (m, 2H), 2,30-2.46 (m, 2H), 2,54-2.70 (m, 2H), 5.54 (s, 0.35H), 5.76 (s, 0.65H), 6.83-6,87 (m, 1H), 6.99^7.03 <m, 1H)t T.12-7,15 (m, 1H), 7,27-7.34 (m, 1H), 7.41-7,47 81 54201000009 no — ί δ 1,07-115 (m, 3H), 1.18 (s, 2H). 1.21 (s, 2H), 136(s, 2H), 1 84-2,01 (m, 2H), 2.33-2.50 (m, 2H), 2.52-2.70 {m, 2H)t 5,5S (br. s, 0.3H), 5,90 (br. s, OJH), 7.17-7,20 (m, 1H), 7,27-7.36 (m, 2H), 7.36-7,44 <m, 2H), 7,4§-7.52 fm, 1H), T11 \A0 l^kct 8 1.13 (t, 3H)t 1.1T-129 (m, 4H), 1.32-1.45 (m, 2H), 1 90-2.03 (m, 2H), 2,50 (q, 2H), 2,57-2,81 (m, 2H), 7.16-7,34 (m, 4H), 7.71-7.00 (m, 1H), 8.13-8,26im,1H). T12 一 OH Cl CX。T、ACI δ 1.10-1.20 <m, 5H). IJO-1,28 {m, 2H), 132-1.40 {m,2H), 1,88-2.02 (m, 2H), 2.37-2.53 (m, 2H), 2.53*2 J3 (iti, 2H}« 5,67 (br, $, OJH), 5.88 φΓ. a, 0.7H), 7,10 (S, 1H), 7.31 (d, 1H), 7.35-7.46 {m, 2H), 7.65 (d, 1H). T13 — OH Y^'li F 〇 F 〆 Ύ入 Cl 6 101-1.09 im, 2H), 1.10-1^3 (m, SH), 1.30-1.37 (m, 2H>, 1.83-2-01 (m, 2H), 2.23-2,49 (m, 2H), 2.50 -2.66 (m, 2H>, 5,60*5,90 (m, a5H>, 6.15*6.22 (m, 0.5H), 6.97-7,03 {m, 1H), 7.08^ 7,21 im, 2H), 7.35*7.46 {ra, 2ΗΪ, T14 奴, δ 1.02-1.10 (mt 2H), 1.11-128 (m, 5H). 1,31-1.37 (m, 2H), 1.84-1&9 (mt 2H), 2.23-2.49 (m, 2H), 2,51-2.70 (m, 2H)t 5.40-5,77 (m, 1H), 7,00-7.23 (m, 3H), 7.28-7.48 (m.2Hi T15 一 OH Ct 6ςΛ5ζ 81.06*110^ 3H),t16(s,2H}F 124 (s, 2H), 1,33-1,40 (m. 2H), 1,87-2,02 {mF 2H), 2.36-2.54 (m, 2H)* 2.55-2,75 (mr 2H), 5.60 (s, 0.3H)S BM? {sr 0.7H}, 7JJ5-7-1S (mt 2H>,7.28»7T48 (mt 3H>. 82 55201000009
T16 5 1.07-1.14 (m, 3H), 1.15-1,21 {m, 4H), 1.32-1,37 {m, 2H), 1.8^1,99 {in, 2H), 2.34-2.48 (m( 2H), 2.49-2^7 (m, 2H), 5,79 (br. s, 0 JH), 6.33 (br. s, OJH), 7,08-7,21 (m. 3H), 7.33-7,50 (m, 2H). T17 f 、e丨 S 1.07-114 (m, 3H), 116 (s, 2H)( 1.20 (s, 2K), 1,32*1.37 (m, 2H), 1.84-1.99 (m. 2H), 2,33-2.49 (Π1,2H)t 2.50-2.68 (m, 2H), 579 (br, s, 0.3H), 6.28 (br. % QJHl 7.12-7.16 (mt 1HK?.22»7.30 (mf 2H), 7,33-7.47 fm, 2H). T18 —- χχχ/. A0 ^Ac, & 1.10-1.19 (m, AH), 1.21-1.29 {m, 3H), 1,33-137 (mf 2H), 189-ZOO (mT 2H)t 2,36-2.54 (m, 2H)t 2,56-2.74 (m, 2H),5.62 (sf 1H),7a〇9<s,1H), 7,28 (s, 2H)t 7.35-7,42 (m, 2H), 7A7 (sf 1H). τΐ9 ^^、ct 8 1.06-1.14 {m, 3H)f 114-1.27 (mr 4H), 1,32-1.37 (m, 2H>, 134^1.99 (m. 2H), 2.34*2.47 (m, 2H), 2.49-2.67 (m, 2H), S.74 (br. s, 0.3H), 6,1S {0,7H)( 7,11*7.18 (m( 3H), 7,31-7.41 (m, 2H), 7.42-7,49 Τ20 flY\ f if Ί ^-〇 Y^ci a S 1.11-118 (m, 3H), 1.18-1.29 (m, 4H), 1.33-1.38 (m, 2H), 1.88-2.01 (m, 2H), 2.34-2.54 <m, 2H), 2.54-2.76 <m, 2H), 5,58 (s, 0.3H), 5.63 (OJH), 7.08 (β, 1H), 7.32-7.43 (m, 2H), 7.46 (s. 1H), 7,56(8,1H). Τ21 教 δ 1.13-1.18 (m, 6H), 1.20 (s, 3H), 2.26 (s, 3H), 2.39 (s, 2H), 2.41-2.55 (m, 4H), 5.73 {s, 1H), &.96 (s, 1H), 7,14 (d, 1H), 7.18 «1,1H), 7.23-7,28 <m, 2H), 7J7W, IHi 83 56201000009 T22 lHSr\ Cl Cl 5 1.13 (t, 3H), 1,19 (S, 6H), 2.39 (s, 2H>, 2,42-2.56 {m, 4H), 6,03 (s, 1H), 7.19 (s, 1H), 7.35-7.41 (m( 2H), 7,44-7,51 (m, 2H), ?,62 (s, 1H), T23 δ 1.14 (t, 3H), 1,20 (s, 6H), 2,41 (s, 2H), 2.42-2.57 (m, 4H), 3.94 (S, 3H), 5.93 1H), 7.04-T.09 (m, 2H), 7.20 <s, 1H), 7.36-7.41 (m, 2H)S 7.S1 (d, tH), T24 CI S 1J2 (t, 3H), 1,15-1.21 _,SH>· 2.33-2.54 (m, 6H), 6.24 (S, 1H), 6.88 ($, 1H)t 7.16 (s, 1H>, 7.37 (df 1H), 7,48 (d, 1H). T25 5 1.12 1,18-121 (m, 6H)t 2.40-2,54 (m. 6H), 4,88 (br, St 1H}, 7.19 (s, 1H), 7,36 (d, 1H), 7.49 (dd, 1N), 7,60 (dt 1H), 7.78 (d, 1H), 7.91 (s. m T26 a δ 1.12 (t, 3H), 1,21 (s, 6H), 2.39-2.60 (m, 6H), 5,55 (s, 1H), 6.86 <d, 1H), 7.01 (d, 1H), 7.16 (S, 1H), 7,35 (d, 1H), 7.47 (d, 1K). 丁27 S 1.14 (t, 3H), 1.21 (S, 6H>( 2.41 (S, 2H), 2.51-2.58 (m, 4HX 7.18-7.24 (m, 2H), 7.24-7,2» (m, 1H)f 7.73-7.80 (m, 2H), 8.15 (d, 1H). T28 δ 1.13-1.24 (m, 9H)S 2,37-2.42 (m, 2H), 2.42-2.58 (rr% 4H>* 5,52 (se 0 15H)( 5.65 (s, 0.85H), 6.98-7Ό5 (m, 2H)t 7.12 (s, 1H)r 7.40-7,46 (m, 2H). 84 57201000009
T29 ! γί δ 1.13^1.18 (m, 6HX 1.19 (s, 3H}, 2.38 (br. s, 2H), 2,44-2.55 {m, 4H), 6,08 (s, 1H), 7,08-7.11 (m, 2H), 7.32 (t, 1H), 7,35-7.42 (m, 2H). T30 61,15{t, 3H),1.19(s, 3H), 1.20 is, 3H), 2,40 (St 2H), 2.44-2.58 (m, 4H), 5.93 (s, 1H), 7.1 i-7J6 (mt 1 H)t 7,16-7.22 (m, 2H), 7,43 (d, tH)t 7.49 (if, j tH), T31 ixiXc. S 1.15 (t, 3H), 1,19 (S, 3H)S 1,20 (s, 3H), 2.40 (s, 2H), 2.44-2.57 {m, 4H), 5,86 (s, 1H), 7.17 (s, 1H), 7,24-7.30 (m, 2H), 7.43 (ds 1H)t 7.48 (ϋ, 1H), J32 S 1,15 (t 3H), 1.19 (s, 3H}, 1,20 {S, 3H), 2,40 (s, 2H), 2.44-2.5Θ (m, 4H), 5 J9 (s, 1H), 7.13-7.20 (m, 3H), 7.36 (t, 1H), 7.42 (d41H), 7.49 (d, 1H>. T33 δ 1.12 (t, 3H), 1,17 (s, 6H), 2,34-2.55 (m, 6H), 6,33 (br. s, 1H), 7,18 (s, 1H), 7 26 (d, 1H), 7,31 {d, 1H). 7.35 -7,40 (m, 2H), 7,47 <d, 1H), T34 δ 1.07 (t, 0.5H), 113 it, 2.5H), 1,15-1.22 (m. 6H), 2.36-2,53 (m, 6H), 4.88 (s, 1H), 7.24 (s, 1Ή}, 7.36 (dt 1H), 7.54 {dd, 1H), 7M {d, 2H)f 7J6 (d, 2H). T35 -Vi δ 1,16 (t, 3H), t.19(s,3H), 121 (s, 3H), 2.41 (s, 2H), 2,44-2.58 (m, 4H), 5,73 {br, s, 1H)( 7.10 (st 1H), 7,37-7,44 (m, 2H>, 7.45 (s, 1H), 7.57 (s, 1H). 85 58201000009 T36
81.14 (t, 3H), 1.20 (S, 6H), 2.40-2.56 (m. 8H), 5,72 {bf. s, 1H), 7,09 (t, 2H), 7.20 (s, 1H), 7.40 (d, 1H), 7.48-7,53 (m, 3H), T37
δ 1.14-1.20 (m, 6H), 1.21 (s, 3H), 2.38^2.57 (m, 6H), 5.77 (br. s, 1H), 7.11 (s, 1H), 7.29 (S, 2H), 7,37-7.44 {m, 2H), 7.47 (S, 1H). T38
δ 1.15-1.19 (m, 6H), 1.20 (st 3H), 2,40 (s, 2H), 2.42-2.59 (m, 4H>t 5J5 (br. s, 1H), 7.03 (s, 1H), 7,11 (d, 1H). T.30-7.35 7 44 (d, fH).
S 1.14-1.20 (m, 6H), 1.21 (s, 3H), 2.41 |st 2H), 2,45-2,58 {m, 4H), 6J5 φτ, s, 1H), 7.13 (s, 1H), ?,33 <d, 1H), 7,39-7.47 im, 2H), 7.66 {d, 1H). T40
Cl δ 1.15 (t, 3H), 2.08-2J8 (ma 2H), 2,40-2.56 (m, 4H)t 2.61-2.67 (m. 2H), 5,76 (br. S, 1H), 6.89 (s, 1H), 7.21 (s, 1H,?,40(d,1H), 7.51(4 1H). T41
δ 1,i0 (t, 0.4 H), 116 (t, 2,6H)r 2.08-2.20 (m, 2H), 2.43-2.58 (m, 4H), 2.60-2,70 {m, 2H), 5.60 (s, 1H), 7,24-7,27 (m, 1H)t 7,45 (d, 1H), 7.52-7,57 (m, 2H), 7,65{d, 1H)tT.85(s, 1H). 86 201000009 m
T42 τΥχ (ίχ^Χΐ 0 Cl 61.16(t,3H), 2.11-2.19 (m,2H), 2.46-2,59 (m( 4H), 2,61-2,71 (m, 2H), 6.51 {br. s, 1H), 722-728 (m, 1H), 7,33 (d, 1H), 7.36-7.42 (m, 2H), 7,78 idd, W), 8.39 (s. Wi. T43 祕: δ 1.15 (t. 3H), 2.08-2.15 (m, 2H), 2.42-2.56 (m, 4H), 2.60-2.6T (m. 2H), S.87 (br. s, 1H), 7^0 (s, 1H), 7.24-7‘32 (iu 2H>t 7.43 (<f, 1H>, 7,4« (d, 1H). T44 !HXji x artia S 109 (t, 0JH)t 117 (t, a.5H), 2.07-2.16 Cm, 2H), 2.42-2,56 (m, 4H>, 2.58-zes (m, 2H>r 5.84 (t>r, S, 1H>f 7.13 (民 1H), 7,25-7.30 (m, 2H)f 7.37-7,43 (m, 2H), 7,47 (S, 1H). 丁45 0H Τ^Ίι άοχχχα § t.16 (m, 3H), 2,10-2.18 (m, 2H), 2,41-2.56 (m, 4H), 2,63-2.6θ (m, 2H), 5.69 (s, 1H), 7.15-7.22 (m, 3H), 7.37 (ϊ, 1H), 7,43 {dr 1H)r 7.51 (d, 1H). Cl S 1.17 (t, 3H), 2,09-2,17 (m, 2H), 2.42-2.57 (m, 4H), 2,62-2.68 (m, 2H), 5.73 (s, 1H), 7.12 (s, 1H), 7.38-7.44 (m, 2H), 7.4« {sr 1H), 7,57 (s, 1H). T47 L\ UF 5 1.09 (t, 0.3H), 1.15 (t, 2,7H), 2,06-2.17 {m, 2H), 2.40-2.58 (m, 4H), 2.58-2.67 (m, 5.74 (br. s, 1H). 7.09 (t, 2H), 7.18.7 23 (m, 1H), 7.40 (d, 1H), 7.46-7,53 (m, 3H), T48 Oh\^|i I icV δ 114-1.24 (m, 3H), 2.09-2,19 (m, 2H), 2,31 (sr 3H}( 2.43-2,60 (m, 4H)( 2,61-2,72 (m, 2H), 5.68 (br, s, 1H), 6.98-7.04 (ftl, 1H), 7,12*7.24 (m, 2H), 7,24-7.33 (m, 2H), 7.36-7.45 im. 1Hi 87 60201000009 T49 δ 1.16 (1, 3H), 2.10-2.18 (m, 2H), 2,40-2.51 (m, 2H), 2.52*2.57 (m, 2H), 2 63-2.68 (m, 2H), 5,61 (hr. s, 1H)S 7.24 <s, 1 H)( 7.39 (dd* 1H), 7.43 (d. 1H), 7.47 (d, 1H)( 7.52 (d, 1H), 7,64 (s, 1H). T50 ίΗ j 1 CC0 \1α 5 1.15 (t% 3H), 2,0θ-2.17 {m, 2H), 2.40-2,68 (m, 6H)( 3,95 {SF 3H)( 7.06-7-09 伸· 2H), 723 (M H》,7,36-7,42 (m. 2H)P 7,53(ά^1Ηί, TS1 § 1,17 (t, 3H), 2.08-2.16 (m, 2H), 2.42-2.5S (m, 4H), 2.59*2.69 (m, 2H), 5,83 {br. s, 1H), 7.08-7.13 {m, 2H), 7.33 (i tH), 7.37-7.44 |m( 2H). T52 人 α 5 1.15(1. 3H), 2,08-2.17 (m, 2H), 2.42-2.5« (m, 4H), 2,59-2.69 (m, 2H), 5.91 <br, s, 1H), 7.11-7.17 (m, 1H), 7,17-7.23 (m, 2H), 7.43 (d, 1H), 7.50 id. 1H). TS3 ?hVi f άτύ:: δ 1.16 (t, 3H), 2J8-2.17 (m, 2H), 2,43-2.56 (m, 4H), 2.63-2.68 (m, 2H), 5J6 <br. s, 1H), 7.19 (s, 1H), L34 <d, 1H), 7.42*7.49 (m, 2H)t 7.51 (t, 1H). T54 〇η\^^·|| CJ ic^x: δ 1,17 ft 3H), 2.08-2,16 (m, 2H), 2,43-2,58 {m, 4H), 2.59-2.68 (m^ 2H); 7,10 (d, 1H)( 7,20 (d, tH), 7,37 (dd, 1H), 7.39-7.44 (m, 2H). T55 5¾ Cl δ 1.12 (t, 3H), 2.0&-2J7 {m, 2H), 2.37-2.4S (m, 2H), 2.50-2.56 (m, 2H), 2.62-2,67 (m, 2H), 591 <br. s, 1H), 6.86 «ί, 1H), 7.02 <d, 1H), ?J8 <s, tH), 7.34 (d,1H)t 7.46 (dd, 1H), 88 61201000009
ise l上 a δ 1.15 (t, 3H), 2.11-2.18 (in. 2H), 2 41-2,52 (m, 2H>, 2,52*2.57 (m, 2H)t 2.64-2.68 (m, 2H), 5.62 (br. s, 1H), 7.24 (d, 1H), 7,29 <dd, 1H), 7.34 (ddt 1H), 7.39-7,45 imf 2H5, 7.53 W4 1H). Τδ? ohU ''•^O cr 'N人Cl δ 1.17 (t, 3H>, 2.09-2.1Θ (m. 2H), 2,42-2.57 (m, 4H), 2,63-2.68 (itl, 2H), 6.05 (br s, 1H), 7.16 (s, 1H)t 7,33 (d, 1H), 7.39-7.4¾ (m, 2H), 7.66 (d, 1H}, T58 51,16 (t, 3H)t 2.08-2,15 (m, 2H)t 2M-2M (m, 6H), 6.99-7.03 (m, 2H), 7.14 (s, tH), 7.42-7,44 (m, 2H). T59 0H ι^Ίι C^Cl 、〆 0 ^ €F3 δ 1.16 (t, 3H)a 2.10-2.17 (m, 2H), 2.42-2.51 (m, 2H), 2.51-2.57 (m, 2H)t 2.63-2,68 (m, 2H), 6,04 (br. s, 1H), 7,29 (d, 1H), 7,44 (ά, 1H), 7.57 (dd, 1H)(7.66{S,4H). T60 教 S 1.13 (t. 3H), 1.26 (dt 6H), t,4〇 (d, 6H), 1,90 (d, 2H)S 2,38-2,51 (m, 2H), 5.49 (br. s, 1Ή), 7,12-7,21 (m, 3H), 7.33-7 42 (m. 2H)r 7.46-7.52 (m, 1H). T61 OH 丫1 Cl ^cVxcl δ 1.14 (t, 3H}f 1.25 (d, 6H), 1,39 <dB 6H), 1.89 (d, 2H), 2.39-2.53 {mt 2H), 5,54 % 1H), 7.07 {st 1H), 7.27-7J3 (m, 2H), 7,39 (s, 2H), 7,47 (d, 1H). T62 ΟΗ^Ύί^Ιι F 51,13 (t, 3H}, 1.27 (dt 6H), 1.40 {d, 6H), 1.80 ¢(1, 2H), 2.38-2.52 (m, 2H), 5.51 (bf. s, 1H), 7.12^7.24 (m, 3H), 7.42 (d, 1H}S 7.47-7,52 (m, 1H). 89 201000009
Tea
82 _ δ 1.15 (t, 3H), 1.26 (d, 6H), 139 (d, 6H), 1.89 (d, 2H)( 2.40-2,53 {m, 2H), 5.50 (s, 1H), 7,08 (d, 1H)f 7,13 (ddf tH), 7,30-7.36 (m, 1H), 7.36-7.43 |m,
T65 2H). _ δ 1.12 (t 3H), 1.27 (d, 6H)( 1.41(d, 6H), 1.91 (rf, 2H), 2,35-2.51 <m, 2H), 5,40 (s, 1H), 7.19 1H), 7.27-7A5 {m, 4H), 7.51 (dd, 1H).
8 t.13 (t, 3H). 1,27 (ΰ, βΗ), 1.41 (d, 6H). 1.92 {d, 2H), 2.38-2,54 (m, 2H), 5.41 (br 8.1H), 7.20 (dt 1H), 7.43 (d, 1H), 7.51-7.56 (m, 2H), 7.67 (dd, 1H). T66 T67 T68
以下表T1 原料加以製備 表1涵蓋 7,87 (d, 1H>. _ δ 1.12 (t, 3H), 1.28 (d, 6H), 1.40 (d, 6H>. 1.91 (d, 2H)t 2.37-2.52 (m, 2H), 3.9β (S. 3H), 542 (s, 1崎· 7Λ7-7.11 (m, 2H)t 7.19 (d, 1H), 7,36-7,42 (m, 2H), 7.53 fdd, tH>._ δ 1.12 ft 3H), 1.27 (d, 6H), 1-41 (d, 6H), 1.91 (d, 2H), 2.37-2.51 (m, 2H), 5.42 (br, St 1H), 7.19 (d, 1H), 7.37- 7.42 {m, 2H), 7A? (d, 1H). 7.50 (dd, 1H>.7.65M. mY__ δ 1,14 (t, 3H), 1.25 (d, 6H)t 1.39 (d, 6H), 1.88 (d, 2H), 2.26 (¾ 3N), 2.40-2.50 (m, 2H), 5,41 (s, 1H), 6.95 (d, 1H), 7,14-7.21 (m, 2H), 7.23-7.28 (m, 2H), 7.37 id, 1H). δ 1.12 (t, 3H), 1.27 (d, 6H), 1.40 (d, 6H), 1.90 (d, 2H). 2.37^.50 (m, 2H), 5.46 (br, s, 1H), 7.20 (d, 1 H)f 7.35-7,41 (m, 3H), 7.47-7.54 (m, 3H).
t H外的化合物係藉由類似方法使用合適的 〇 504個T-1型態的化合物 90 201000009
其中G為氫,X為CH2,R3、R4、R5及R6為氫,且R】 Ο 及R2如表1所定義。 化合物 編號 R1 R2 1.001 乙基 苯基 1.002 乙基 2-氟苯基 1.003 乙基 3 -氟苯基 1.004 乙基 4-1苯基 1.005 乙基 2 -鼠苯基 1.006 乙基 3 -氣本基 1.007 乙基 4-氣苯基 1.008 乙基 2-溴苯基 1.009 乙基 3-溴苯基 1.010 乙基 4-溴苯基 1.011 乙基 2 -甲基苯基 1.012 乙基 3-甲基苯基 1.013 乙基 4-甲基苯基 1.014 乙基 4-乙基苯基 1.015 乙基 4-異丙基苯基 1.016 乙基 4-異丁基苯基 1.017 乙基 4-三級丁基苯基 91 201000009 1.018 乙基 2-氰基苯基 1.019 乙基 3-氰基苯基 1.020 乙基 4-氰基苯基 1.021 乙基 2-曱氧基苯基 1.022 乙基 3-甲氧基苯基 1.023 乙基 4-曱氧基苯基 1.024 乙基 2-二氟曱基苯基 1.025 乙基 3-三氟曱基苯基 1.026 乙基 4 -二氣曱基苯基 1.027 乙基 4-三氟甲氧基苯基 1.028 乙基 4-二氟曱氧基苯基 1.029 乙基 4-曱基苯硫基 1.030 乙基 4-曱基亞磺醯基苯基 1.031 乙基 4-曱基磺醯基苯基 1.032 乙基 4-三氟曱基苯硫基 1.033 乙基 4-二氣曱基亞績酿基苯硫基 1.034 乙基 4-三氟曱基磺醯基苯硫基 1.035 乙基 2,3-二氟苯基 1.036 乙基 2,4-二氟苯基 1.037 乙基 2,5-二氟苯基 1.038 乙基 2,6-二氟苯基 1.039 乙基 3,4-二氟苯基 1.040 乙基 3,5-二氟苯基 1.041 乙基 2,3-二氯苯基 92 201000009 1.042 乙基 2,4 -二氣苯基 1.043 乙基 2,5 -二亂苯基 1.044 乙基 2,6-二氯苯基 1.045 乙基 3,4 -二鼠苯基 1.046 乙基 3,5-二氯苯基 1.047 乙基 2,3,5-三氯苯基 1.048 乙基 2,3,5-三氣苯基 1.049 乙基 2,3,6-三氣苯基 1.050 乙基 2,4,5-三氣苯基 1.051 乙基 2,4,6-三氯苯基 1.052 乙基 3,4,5-三氣苯基 1.053 乙基 2-鼠-3 -鼠苯基 1.054 乙基 2-氣-4-氟苯基 1.055 乙基 2-氣-4-氟苯基 1.056 乙基 2-氯-4-氟苯基 1.057 乙基 3 -氣-2-氣苯基 1.058 乙基 3 -氣-4-氟苯基 1.059 乙基 3 -氣-5-鼠苯基 1.060 乙基 4-氯-2-說苯基 1.061 乙基 4 -氣-3-氣笨基 1.062 乙基 5 -鼠-2-氣苯基 1.063 乙基 4-氣-2-乱苯基 1.064 乙基 4-氣-3-氟苯基 1.065 乙基 4-氯-2-三氟甲基苯基 93 201000009 1.066 乙基 4-氯-3-三氟甲基苯基 1.067 乙基 4 -鼠-2-亂基苯基 1.068 乙基 4 -鼠-3-亂基苯基 1.069 乙基 4-氯-2-甲氧基苯基 1.070 乙基 4-氯-3-曱氧基苯基 1.071 乙基 4 -氟-2-甲基苯基 1.072 乙基 4 -氟-3-甲基苯基 1.073 乙基 4 -氟-2-二氣甲基苯基 1.074 乙基 4-氟-3-三氟甲基苯基 1.075 乙基 2 -氟-4-三氟甲基苯基 1.076 乙基 3 -氟-4-三氟曱基苯基 1.077 乙基 2,3,4-三氟苯基 1.078 乙基 2,3,4-三氟苯基 1.079 乙基 2,3,5-三氟苯基 1.080 乙基 2,3,6-三氟苯基 1.081 乙基 2,4,5-三氟苯基 1.082 乙基 2,4,5-三氟苯基 1.083 乙基 3,4 -二氣-2·氣苯基 1.084 乙基 3,4-二氯-5-氟苯基 1.085 乙基 4,5-二氯-2-氟苯基 1.086 乙基 2 -氯-3,4·二氣苯基 1.087 乙基 2 -乳-4,5-二敗苯基 1.088 乙基 2 -氯-4,6 -二鼠苯基 1.089 乙基 3 -氣-4,5 -二氣苯基 94 201000009 1.090 乙基 3,4-亞甲基二氧基苯基 1.091 乙基 苯並[1,3]二氧-5-基 1.092 乙基 2,3-二氫苯並[1,4]戴奥辛-6-基 1.093 乙基 2 -蔡基 1.094 乙基 2 - σ比σ定基 1.095 乙基 3 -吡啶基 1.096 乙基 4-吡啶基 1.097 乙基 3 -亂°比°定-2 -基 1.098 乙基 4 -鼠°比°定-2 -基 1.099 乙基 5-氯吡啶-2-基 1.100 乙基 6 -氯η比咬-2 -基 1.101 乙基 2 -氣°比°定-3 -基 1.102 乙基 4-氣吡啶-3-基 1.103 乙基 2 -氣°比13定-4 -基 1.104 乙基 3-氯吡啶-4-基 1.105 乙基 2 -氣°比°定-5 -基 1.106 乙基 3 -氣utb。定-5 -基 1.107 乙基 3 -甲基吼。定-2 -基 1.108 乙基 4 -曱基°比ϋ定-2 ·基 1.109 乙基 5-甲基吡啶-2-基 1.110 乙基 6 -曱基吼°定-2 -基 1.111 乙基 2-甲基吡啶-3-基 1.112 乙基 4-曱基吡啶-3-基 1.113 乙基 2-甲基吡啶-4-基 95 201000009 1.114 乙基 3 -曱基吡啶-4-基 1.115 乙基 2-甲基吡啶-5-基 1.116 乙基 3-甲基吡啶-5-基 1.117 乙基 2-三氟甲基吼啶-5-基 1.118 乙基 3 -二氣甲基0比11定-5 ·基 1.119 乙基 2,6 -二亂σ比淀-3 -基 1.120 乙基 2 -氯-4 -曱基0比咬-5 -基 1.121 乙基 6 -氣-2 -甲基°比°定-3 -基 1.122 乙基 5 -氣苯硫-2 _基 1.123 乙基 2 _氣苯硫· 3 -基 1.124 乙基 2,5-二氣苯硫-3-基 1.125 乙基 1 -曱基D比0坐-4 -基 1.126 乙基 4 -氯°比。坐-1 -基 1.127 環丙基 苯基 1.128 環丙基 2-氟苯基 1.129 環丙基 3-氟苯基 1.130 環丙基 4-說苯基 1.131 環丙基 2-氯苯基 1.132 環丙基 3 -氣苯基 1.133 環丙基 4-氣苯基 1.134 環丙基 2 - >臭苯基 1.135 環丙基 3 - >臭苯基 1.136 環丙基 4-溴苯基 1.137 環丙基 2-曱基苯基 96 201000009 1.138 環丙基 3-甲基苯基 1.139 環丙基 4-曱基苯基 1.140 環丙基 4-乙基苯基 1.141 環丙基 4-異丙基苯基 1.142 環丙基 4-異丁基苯基 1.143 環丙基 4-三級丁基苯基 1.144 環丙基 2-氰基苯基 1.145 環丙基 3-氰基苯基 1.146 環丙基 4-氣基苯基 1.147 環丙基 2-甲氧基苯基 1.148 環丙基 3-曱氧基苯基 1.149 環丙基 4-甲氧基苯基 1.150 環丙基 2-三氟甲基苯基 1.151 環丙基 3-三氟甲基苯基 1.152 環丙基 4-三氟曱基苯基 1.153 環丙基 4-三氟曱氧基苯基 1.154 環丙基 4-二氟曱氧基苯基 1.155 環丙基 4-曱基苯硫基 1.156 環丙基 4-甲基亞磺醯基苯基 1.157 環丙基 4 -甲基石黃酿基苯基 1.158 環丙基 4-三氟甲基苯硫基 1.159 環丙基 4-三氟曱基亞磺醯基苯硫基 1.160 環丙基 4-三氟曱基磺醯基苯硫基 1.161 環丙基 2,3-二氟苯基 97 201000009 1.162 環丙基 2,4-二氟苯基 1.163 環丙基 2,5-二氟苯基 1.164 環丙基 2,6-二氟苯基 1.165 環丙基 3,4-二氟苯基 1.166 環丙基 3,5-二氟苯基 1.167 環丙基 2,3-二氣苯基 1.168 環丙基 2,4-二氯苯基 1.169 環丙基 2,5-二氯苯基 1.170 環丙基 2,6-二氯苯基 1.170 環丙基 3,4-二氯苯基 1.172 環丙基 3,5-二氣苯基 1.173 環丙基 2,3,5-三氯苯基 1.174 環丙基 2,3,5-三氯苯基 1.175 環丙基 2,3,6-三氯苯基 1.176 環丙基 2,4,5-三氯苯基 1.177 環丙基 2,4,6-三氣苯基 1.178 環丙基 3,4,5-三氣苯基 1.179 環丙基 2 -氯-3-氟苯基 1.180 環丙基 2 -氣-4·亂苯基 1.181 環丙基 2 -氣-4-氣苯基 1.182 環丙基 2 -氣-4-氣苯基 1.183 環丙基 3 -氣-2-氣苯基 1.184 環丙基 3 -氣-4-鼠苯基 1.185 環丙基 3_氣-5-鼠苯基 98 201000009 1.186 環丙基 4-氣-2-氣苯基 1.187 環丙基 4-氯-3 -氣苯基 1.188 環丙基 5 -亂-2-氣苯基 1.189 環丙基 4-氣-2 -鼠苯基 1.190 環丙基 4 -氣-3-氣笨基 1.191 環丙基 4 -氣-2-二氣曱基苯基 1.192 環丙基 4 -鼠-3_二氣甲基苯基 1.193 環丙基 4 -氣-2-亂基苯基 1.194 環丙基 4 -氣-3-氧基苯基 1.195 環丙基 4 -氯-2-甲氧基苯基 1.196 環丙基 4-氯-3-甲氧基苯基 1.197 環丙基 4-氟_2 -曱基苯基 1.198 環丙基 4 -氟-3-甲基苯基 1.199 環丙基 4 -氣-2-二氟曱基苯基 1.200 環丙基 4 -氟-3-三氟曱基苯基 1.201 環丙基 2 -氣-4-二氟曱基苯基 1.202 環丙基 3-氟-4-三氟甲基苯基 1.203 環丙基 2,3,4-三氟苯基 1.204 環丙基 2,3,4-三氟苯基 1.205 環丙基 2,3,5-三氟苯基 1.206 環丙基 2,3,6-三氟苯基 1.207 環丙基 2,4,5-三氟苯基 1.208 環丙基 2,4,5-三氟苯基 1.209 環丙基 3,4 -二氣-2-鼠苯基 99 201000009 1.210 環丙基 3,4 -二亂-5-氣苯基 1.211 環丙基 4,5 -二氣-2-敦苯基 1.212 環丙基 2 -氯-3,4-二敗苯基 1.213 環丙基 2-氯-4,5-二氟苯基 1.214 環丙基 2 -氣-4,6-二氟苯基 1.215 環丙基 3 -氯-4,5 -二氟苯基 1.216 環丙基 3,4-亞曱基二氧基苯基 1.217 環丙基 苯並[1,3]二氧-5-基 1.218 環丙基 2,3-二氫苯並[1,4]戴奥辛-6-基 1.219 環丙基 2 -奈基 1.220 環丙基 2 -0比咬基 1.221 環丙基 3 -0比。定基 1.222 環丙基 4 - σ比σ定基 1.223 環丙基 3 -氣°比°定-2 -基 1.224 環丙基 4 -氯°比。定-2 -基 1.225 環丙基 5-氣吡啶-2-基 1.226 環丙基 6 -鼠°比。定-2 -基 1.227 環丙基 2"氣°比嗓-3 -基 1.228 環丙基 4 -氯°比咬-3 -基 1.229 環丙基 2 -氣°比σ定-4 -基 1.230 環丙基 3 -氯°比σ定-4 -基 1.231 環丙基 2-氯吡啶-5-基 1.232 環丙基 3 -氣吼。定-5 -基 1.233 環丙基 3 -曱基°比°定-2 -基 100 201000009 1.234 環丙基 4-甲基吡啶-2-基 1.235 環丙基 5-甲基吡啶-2-基 1.236 環丙基 6 -甲基。比σ定-2 -基 1.237 環丙基 2-甲基吡啶-3-基 1.238 環丙基 4-甲基吡啶-3_基 1.239 環丙基 2-甲基吡啶-4-基 1.240 環丙基 3 -甲基°比°定-4 -基 1.241 環丙基 2-曱基吡啶-5-基 1.242 環丙基 3-甲基吡啶-5-基 1.243 環丙基 2-三氟甲基吡啶-5-基 1.244 環丙基 3-三氟甲基吡啶-5-基 1.245 環丙基 2,6 -二氣。比。定_ 3 -基 1.246 環丙基 2 -氣-4 _甲基°比。定-5 -基 1.247 環丙基 6 -氮_ 2 -甲基°比。定-3 -基 1.248 環丙基 5 -氯苯硫-2-基 1.249 環丙基 2 -亂苯硫-3-基 1.250 環丙基 2,5 -二亂苯硫-3 ·基 1.251 環丙基 1 -曱基°比唾-4 -基 1.252 環丙基 4 -氯σ比嗤-1 -基 1.253 二氟曱氧基 苯基 1.254 二氟甲氧基 2 -氟苯基 1.255 二氟甲氧基 3 -篆苯基 1.256 二氟甲氧基 4-氣苯基 1.257 二氟曱氧基 2-氯苯基 101 201000009 1.258 二氟甲氧基 3 -氯苯基 1.259 二氟曱氧基 4-氯苯基 1.260 二氟甲氧基 2 - >臭苯基 1.261 二氟曱氧基 3 -漠苯基 1.262 二氟曱氧基 4 -臭苯基 1.263 二氟曱氧基 2-曱基苯基 1.264 二氟甲氧基 3-甲基苯基 1.265 二氟曱氧基 4-曱基苯基 1.266 二氟曱氧基 4-乙基苯基 1.267 二氟甲氧基 4-異丙基苯基 1.268 二氟甲氧基 4-異丁基苯基 1.269 二氟甲氧基 4-三級丁基苯基 1.270 二氟曱氧基 2-氰基苯基 1.271 二氟曱氧基 3-氰基苯基 1.272 二氟曱氧基 4-氰基苯基 1.273 二氟曱氧基 2-曱氧基苯基 1.274 二氟曱氧基 3-曱氧基苯基 1.275 二氟甲氧基 4-甲氧基苯基 1.276 二氟曱氧基 2-三氟甲基苯基 1.277 二氟曱氧基 3-三氟甲基苯基 1.278 二氟甲氧基 4-三氟甲基苯基 1.279 二氟曱氧基 4-三氟甲氧基苯基 1.280 二氟曱氧基 4-二氟甲氧基苯基 1.281 二氟曱氧基 4-曱基苯硫基 102 201000009 1.282 二氟甲氧基 4-甲基亞磺醯基苯基 1.283 二氟曱氧基 4-甲基磺醯基苯基 1.284 二氟甲氧基 4-三氟曱基苯硫基 1.285 二氟甲氧基 4-三氟曱基亞磺醯基苯硫基 1.286 二氟甲氧基 4-三氣曱基續酿基苯硫基 1.287 二氟甲氧基 2,3-二氟苯基 1.288 二氟甲氧基 2,4-二氟苯基 1.289 二氟曱氧基 2,5-二氟苯基 1.290 二氟甲氧基 2,6-二氟苯基 1.291 二氟甲氧基 3,4-二氟苯基 1.292 二氟甲氧基 3,5-二氟苯基 1.293 二氟甲氧基 2,3-二氯苯基 1.294 二氟甲氧基 2,4 -二氣苯基 1.295 二氟甲氧基 2,5-二氯苯基 1.296 二氟甲氧基 2,6-二氯苯基 1.297 二氟甲氧基 3,4 -二氣苯基 1.298 二氟甲氧基 3,5-二氣苯基 1.299 二氟甲氧基 2,3,5-三氣苯基 1.300 二氟甲氧基 2,3,5-三氣苯基 1.301 二氟甲氧基 2,3,6-三氣苯基 1.302 二氟甲氧基 2,4,5-三氯苯基 1.303 二氟甲氧基 2,4,6-三氯苯基 1.304 二氟甲氧基 3,4,5-三氯苯基 1.305 二氟甲氧基 2-鼠-3-氣苯基 103 201000009 1.306 二氟甲氧基 2-氣-4-氣苯基 1.307 二氟甲氧基 2-氣-4-氟苯基 1.308 二氟曱氧基 2 -氯-4-氣苯基 1.309 二氟甲氧基 3 -氯-2·氣苯基 1.310 二氟曱氧基 3 -氣-4-氣苯基 1.311 二氟甲氧基 3 -氯-5-氟苯基 1.312 二氟甲氧基 4 -氯-2-氣苯基 1.313 二氟曱氧基 4 -氣-3-氣苯基 1.314 二氟曱氧基 5 -氯-2-氣苯基 1.315 二氟曱氧基 4-氣-2-氟苯基 1.316 二氟曱氧基 4-氣-3-亂苯基 1.317 二氟曱氧基 4-氣-2-三氟甲基苯基 1.318 二氟甲氧基 4 -氣-3-三氟曱基苯基 1.319 二氟曱氧基 4-氯-2-氰基苯基 1.320 二氟曱氧基 4 -氯·3·亂基苯基 1.321 二氟甲氧基 4 -氯-2-曱氧基苯基 1.322 二氟曱氧基 4-氯-3-曱氧基苯基 1.323 二氟甲氧基 4-敗-2 -甲基苯基 1.324 二氟甲氧基 4 -氣-3-曱基苯基 1.325 二氟曱氧基 4 -氟-2-三敗曱基苯基 1.326 二氟甲氧基 4 -氟-3-二氟甲基苯基 1.327 二氟甲氧基 2 -氟-4-二1曱基苯基 1.328 二氟甲氧基 3 -氟-4-二氟曱基苯基 1.329 二氟曱氧基 2,3,4-三氟苯基 104 201000009 1.330 二氟甲氧基 2,3,4-三氟苯基 1.331 二氟甲氧基 2,3,5-三氟苯基 1.332 二氟曱氧基 2,3,6-三氟苯基 1.333 二氟甲氧基 2,4,5-三氟苯基 1.334 二氟曱氧基 2,4,5-三氟苯基 1.335 二氟曱氧基 3,4-二氣-2-乳苯基 1.336 二氟曱氧基 3,4-二氯-5-氟苯基 1.337 二氟曱氧基 4,5 -二氣-2-鼠苯基 1.338 二氟曱氧基 2 -氣-3,4 -二氣苯基 1.339 二氟甲氧基 2-氣-4,5-二氟苯基 1.340 二氟甲氧基 2 -氣-4,6-二氣苯基 1.341 二氟曱氧基 3-氣-4,5-二氟苯基 1.342 二氟曱氧基 3,4-亞曱基二氧基苯基 1.343 二氟甲氧基 苯並[1,3]二氧-5-基 1.344 二氟甲氧基 2,3-二氫苯並[1,4]戴奥辛-6-基 1.345 二氟甲氧基 2-萘基 1.346 二氟曱氧基 2-吡啶基 1.347 二氟曱氧基 3 - °比。定基 1.348 二氟曱氧基 4-°比咬基 1.349 二氟曱氧基 3 -氣ϋ定-2 -基 1.350 二氟曱氧基 4 -鼠。比。定 2 -基 1.351 二氟曱氧基 5 -氣吼°定-2 -基 1.352 二氟曱氧基 6 -氣0比σ定-2 -基 1.353 二氟甲氧基 2 -氣°比°定-3 -基 105 201000009 1.354 二氟甲氧基 4 -氣吼σ定-3 -基 1.355 二氟甲氧基 2 -氣°比淀 4 -基 1.356 二氟甲氧基 3 -氣吼唆-4 ·基 1.357 二氟甲氧基 2 -氣。比。定_ 5 -基 1.358 二氟曱氧基 3 -氣°比°定-5 -基 1.359 二氟甲氧基 3 -曱基0比咬-2 -基 1.360 二氟曱氧基 4-曱基吡啶-2-基 1.361 二氟甲氧基 5 -曱基σ比淀-2 -基 1.362 二氟甲氧基 6 -曱基°比0定-2 -基 1.363 二氟甲氧基 2 -曱基。比σ定-3 -基 1.364 二氟甲氧基 4-甲基吡啶-3-基 1.365 二氟甲氧基 2-曱基吡啶-4-基 1.366 二氟甲氧基 3-曱基吡啶-4-基 1.367 二氟曱氧基 2 -甲基°比。定-5 -基 1.368 二氟曱氧基 3-曱基吡啶-5-基 1.369 二氟甲氧基 2 -二氣曱基ntt。定-5 -基 1.370 二氟甲氧基 3-三氟曱基吡啶-5-基 1.371 二氟曱氧基 2,6 -二氣°比咬-3 -基 1.372 二氟甲氧基 2 -氣-4 -甲基°比。定-5 -基 1.373 二氟甲氧基 6 -氣-2 -甲基吼σ定-3 -基 1.374 二氟甲氧基 5 -氣苯硫-2 -基 1.375 二氟曱氧基 2_氯苯硫-3-基 1.376 二氟甲氧基 2,5- 一鼠苯硫-3 -基 1.377 二氟甲氧基 1-曱基吡唑-4-基 106 201000009 1.378 二氟曱氧基 4 -氯D比。坐-1 -基 1.379 三氟曱氧基 苯基 1.380 三氟曱氧基 2-氣苯基 1.381 三氟曱氧基 3 -氟苯基 1.382 三氟曱氧基 4-氟苯基 1.383 三氟曱氧基 2 -鼠苯基 1.384 三氟甲氧基 3 -亂苯基 1.385 三氟甲氧基 4-氯苯基 1.386 三氟曱氧基 2-溴苯基 1.387 三氟甲氧基 3-溴苯基 1.388 三氟曱氧基 4-溴苯基 1.389 三氟曱氧基 2-曱基苯基 1.390 三氟曱氧基 3-曱基苯基 1.391 三氟甲氧基 4-甲基苯基 1.392 三氟曱氧基 4-乙基苯基 1.393 三氟曱氧基 4-異丙基苯基 1.394 三氟曱氧基 4-異丁基苯基 1.395 三氟曱氧基 4-三級丁基苯基 1.396 三氟曱氧基 2-氰基苯基 1.397 三氟曱氧基 3 -氣基苯基 1.398 三氟曱氧基 4-氰基苯基 1.399 三氟曱氧基 2-曱氧基苯基 1.400 三氟曱氧基 3-曱氧基苯基 1.401 三氟曱氧基 4-曱氧基苯基 107 201000009 1.402 三氟曱氧基 2-三氟曱基苯基 1.403 三氟甲氧基 3-三氟曱基苯基 1.404 三氟甲氧基 4-三氟曱基苯基 1.405 三氟甲氧基 4-三氟曱氧基苯基 1.406 三氟甲氧基 4-二氟曱氧基苯基 1.407 三氟曱氧基 4-曱基苯硫基 1.408 三氟曱氧基 4-甲基亞磺醯基苯基 1.409 三氟甲氧基 4-曱基磺醯基苯基 1.410 三氟甲氧基 4-三氟曱基苯硫基 1.41 1 三氟甲氧基 4-三氟甲基亞磺醯基苯硫基 1.412 三氟甲氧基 4-三氟曱基磺醯基苯硫基 1.413 三氟曱氧基 2,3-二氟苯基 1.414 三氟曱氧基 2,4-二氟苯基 1.415 三氟曱氧基 2,5-二氟苯基 1.416 三氟曱氧基 2,6-二氟苯基 1.417 三氟曱氧基 3,4-二氟苯基 1.418 三氟甲氧基 3,5-二氟苯基 1.419 三氟甲氧基 2,3-二氯苯基 1.420 三氟甲氧基 2,4-二氯苯基 1.421 三氟甲氧基 2,5-二氯苯基 1.422 三氟曱氧基 2,6-二氯苯基 1.423 三氟甲氧基 3,4-二氯苯基 1.424 三氟甲氧基 3,5-二氯苯基 1.425 三氟甲氧基 2,3,5-三氯苯基 108 201000009 1.426 三氟甲氧基 2,3,5-三氯苯基 1.427 三氟曱氧基 2,3,6-三氯苯基 1.428 三氟甲氧基 2,4,5-三氯苯基 1.429 三氟曱氧基 2,4,6-三氯苯基 1.430 三氟曱氧基 3,4,5-三氣苯基 1.431 三氟曱氧基 2 -亂-3·氣苯基 1.432 三氟曱氧基 2-氣-4-氣苯基 1.433 三氟甲氧基 2 -亂-4-鼠苯基 1.434 三氟曱氧基 2 -氯-4-氟苯基 1.435 三氟曱氧基 3 -氣-2胃氣苯基 1.436 三氣甲氧基 3 -氯-4-1苯基 1.437 三氟曱氧基 3-氣_5-氣苯基 1.438 三氟曱氧基 4-氯-2-氟苯基 1.439 三氟甲氧基 4-氯-3-氟苯基 1.440 三氟曱氧基 5 -氣-2-氣苯基 1.441 三氟曱氧基 4-氯-2-氟苯基 1.442 三氟曱氧基 4 -氯-3-氟苯基 1.443 三氟甲氧基 4 -氯-2-二氣甲基苯基 1.444 三氟甲氧基 4 -氯-3-二氟1甲基苯基 1.445 三氟甲氧基 4 -氯-2-亂基苯基 1.446 三氟曱氧基 4-氯-3-氰基苯基 1.447 三氟甲氧基 4-氯-2-甲氧基苯基 1.448 三氟甲氧基 4 -氯-3-甲氧基苯基 1.449 三氟甲氧基 4 -氟-2-甲基苯基 109 201000009 1.450 三氟曱氧基 4 -氟-3-甲基苯基 1.451 三氟曱氧基 4 -氟-2-二氟曱基苯基 1.452 三氟曱氧基 4-^-3-三氟曱基苯基 1.453 三氟曱氧基 2-默-4-二氟*曱基苯基 1.454 三氟甲氧基 3-氟-4-三氟甲基苯基 1.455 三氟曱氧基 2,3,4-三氟苯基 1.456 三氟曱氧基 2,3,4-三氟苯基 1.457 三氟甲氧基 2,3,5-三氟苯基 1.458 三氟曱氧基 2,3,6-三氟苯基 1.459 三氟曱氧基 2,4,5-三氟苯基 1.460 三氟甲氧基 2,4,5-三氟苯基 1.461 三氟曱氧基 3,4-二氯-2-氟苯基 1.462 三氟曱氧基 3,4-二氯-5-氟苯基 1.463 三氟曱氧基 4,5 -二氯-2-說苯基 1.464 三氟曱氧基 2-氯-3,4-二氟苯基 1.465 三氟曱氧基 2-氯-4,5-二氟苯基 1.466 三氟曱氧基 2-氯-4,6-二氟苯基 1.467 三氟曱氧基 3-氯-4,5-二氟苯基 1.468 三氟甲氧基 3,4-亞甲基二氧基苯基 1.469 三氟曱氧基 苯並[1,3]二氧-5-基 1.470 三氟甲氧基 2,3-二氫苯並[1,4]戴奥辛-6-基 1.471 三氟甲氧基 2 -秦基 1.472 三氟甲氧基 2 - °比咬基 1.473 三氟甲氧基 3 - °比咬基 110 201000009 1.474 三氟甲氧基 4 -吡啶基 1.475 三氟甲氧基 3 -氣。比°定-2 -基 1.476 三氟甲氧基 4-氯吡啶-2-基 1.477 三氟甲氧基 5 -氯°比σ定-2 -基 1.478 三氟曱氧基 6 -氣吼咬-2 -基 1.479 三氟甲氧基 2 -氯°比咬-3 -基 1.480 三氟甲氧基 4 -氯°比。定-3 -基 1.481 三氟曱氧基 2 -氯D比咬-4 -基 1.482 三氟甲氧基 3-氯吡啶-4-基 1.483 三氟甲氧基 2 -氣°比°定-5 -基 1.484 三氟曱氧基 3 -氣吼°定-5 -基 1.485 三氟甲氧基 3 -曱基°比π定-2 -基 1.486 三氟曱氧基 4 -曱基°比。定-2 -基 1.487 三氟曱氧基 5 -曱基°比。定-2 ·基 1.488 三氟曱氧基 6 -曱基吼°定-2 -基 1.489 三氟曱氧基 2-曱基吡啶-3-基 1.490 三氟曱氧基 4-曱基吡啶-3-基 1.491 三氟甲氧基 2-曱基吡啶-4-基 1.492 三氟甲氧基 3-曱基吡啶-4-基 1.493 三氟曱氧基 2-曱基吡啶-5-基 1.494 三氟甲氧基 3-曱基吡啶-5-基 1.495 三氟曱氧基 2-三氟甲基吡啶-5-基 1.496 三氟曱氧基 3-三氟甲基吡啶-5-基 1.497 三氟曱氧基 2,6 -二氣°比°定-3 -基 111 201000009 1.498 三氟曱氧基 2 -氣-4 -甲基°比。定-5 -基 1.499 三氟曱氧基 6 -氣-2 -甲基σ比咬-3 -基 1.500 三氟曱氧基 5 -氣苯硫-2 ·基 1.501 三氟曱氧基 2 -氣苯硫-3 -基 1.502 三氟曱氧基 2,5 -二氣苯硫-3 -基 1.503 三氟甲氧基 1-甲基吡唑-4-基 1.504 三氟曱氧基 4 -氯11比°坐-1 -基 表2涵蓋504個Τ-l型態化合物,其中G為氫,X為 CH2,R3、R4及R5為氫,R6為曱基,且R1及R2如表i所 定義。 表3涵蓋504個Τ-l型態化合物,其中G為氫,X為 CH2,R3及R4為氮,R5及R6為甲基,且R1及R2如表i所 定義。 表4涵蓋504個Τ-l型態化合物,其中G為氫,X為 CH2,R3、R5及R6為氳,R4為曱基,且R1及R2如表1所 定義。 表5涵蓋504個Τ-l型態化合物,其中G為氫,X為 CH2,R3及R4為甲基,R5及R6為氫,且R1及R2如表1所 定義。 表6涵蓋504個Τ-l型態化合物,其中G為氫,X為 C(CH3)2,R3及R4為氫,R5及R6為甲基,且R1及R2如表 1所定義。 表7涵蓋504個T-2型態化合物 112 201000009
其中G為氫,X為CH2,R3及R4為氫,且R1及R2如 表1所定義。 表8涵蓋504個T-3型態化合物
其中G為氳,X為CH2,R3及R4為氫,且R1及R2如 表1所定義。 表9涵蓋504個T-4型態化合物
T-4 其中G為氫,X為CH2,R3及R4為氫,且R1及R2如 表1所定義。 表10涵蓋504個T-5型態化合物
其中G為氫,X為CH2,R5及R6為氫,且R1及R2如 113 201000009 表1所定義。 表11涵蓋504個T-6型態化合物
其中G為氫,X為CH2,R5及R6為氫,且R1及R2如 表1所定義。 表12涵蓋504個T-1型態化合物,其中G為氫,X為 Ο,R3、R4 、R5及R6為氫,且R1及R2如表1所定義。 表13涵蓋504個T-1型態化合物,其中G為氫,X為 Ο,R3、R4及R5為氫,R6為曱基且R1及R2如表1所定義。 表14涵蓋504個T-1型態化合物,其中G為氳,X為 Ο,R3、R4為氫,及R5及R6為曱基且R1及R2如表1所定 義。 表15涵蓋504個T-1型態化合物,其中G為氫,X為 Ο,R3、R5及R6為氫,R4為曱基且R1及R2如表1所定義。 表16涵蓋504個T-1型態化合物,其中G為氫,X為 Ο,R3及R4為甲基、R5及R6為氫,且R1及R2如表1所定 義。 表17涵蓋504個T-1型態化合物,其中G為氫,X為 Ο,R3及R4以及R5為甲基、R6為氫,且R1及R2如表1所 定義。 表18涵蓋504個T-1型態化合物,其中G為氫,X為 Ο,R3及R4、R5及R6為甲基,且R1及R2如表1所定義。 114 201000009 ο ο ο ο 〇 ο ο ο ο 表19涵蓋504個Τ-2型態化合物, ,113及114為氫、且1^及112如 其中(}為氫,父為 表1所定義。 表20涵蓋504個Τ-3型態化合物, ,R3及R4為氫、且R1及y如矣〗’其中G為氫 ± ^ 双1所定義。 表21涵蓋504個T-4型態化合 ,R3及R4為氫,且R]及r2如,其中G為氫衣1所定羞。 表22涵蓋504個T-5型態化合物, R5及R6為氫,且RU R2如表丨所^中〇為氫 表23涵蓋504個T-6型態化a 疋義。 為氣,且RUR2如0表4 ,其中G為氣 表24涵蓋5〇4個T-7型態化合物,^義。 R3為甲基,R6為氫,且Rl及°汉2如其中G為氫 表25涵蓋504個T-7型態化合物★,表1所定義c R3為氫,R6為甲基,且Rl及\2 ’其中G為氫 表26涵蓋504個T-7型態化入女表1所定義。 R3及氫R6為甲基,且汉丨及 ’其中G為氫’如表1所定義。
生物實施例 實施例A 將各種試驗物種的種子播種在在溫室内受控制的條件下…天之:内的標二壤中。 便C a月牙刖)或在栽 種10天之後(萌芽後),將植物 救 丁伹似Λ在〇 · 6毫升丙酮及含有 10.6%EmUlSOgen EL (註冊號碼 61791_12_6)、42 2%Ν_ 甲 基0比洛"定酮、42.2%二丙二醇單甲醚(註冊號碼34590-94-8) 115 201000009 及0.2%X-77 (註冊號碼ΐι〇97_66_8)之45毫升調配溶液 中的技術級活性成分之調配物所衍生之水性喷霧溶液喷 霧。接著使試驗植物在適宜的條件下在溫室中生長,直到 經萌芽後之後15天及經萌芽前之後2〇天為止,評估試驗 (100=對植物完全損害;〇 =對植物沒有任何損害)。 來自W099/48869的實施例i-g-ad化合物亦被喷霧作 為對照用。 試驗植物: 大穗看麥娘(Alopecurusmyosuroides) (ALOMY)、 〇 燕麥草(Avena fatua ) ( A VEF A )、黑麥草(Lolium perenne ) (LOLPE )、大狗尾草(Setariafaberi) ( SETFA )、雞窩 草(Digitaria sanguinalis ) ( DIGS A )、轉草(Echinochloa crus-galli) ( ECHCG)以及高粱(Sorghum bicolor)(SORVU) 萌芽前活性 116 201000009 <化合物 Rate s/ha ALOMY AVEFA t〇Lpe SETFA OIGSA ECHOS 來自 W099/48869 的實施例 l-8-a-l 250 20 0 30 m 90 & 化合物τι 2S0 m 70 100 90 δ^χχ 化合物Τ2 250 €0 70 TO 60 m 100 化合物Τ3 250 30 50 led 80 100 100
萌芽後活性
117 201000009 化合物 Raite AUOMY A卿A SETFA mmA ECHCO 來自W099/48869的實施例l-8-a-l ts 0 0 0 2Q 20 70 化合物T1 U 0 10 so 90 m 70 化合物T2 15 0 6 70 eo •0 do 化合物T3 15 50 20 TO 70 70 n
實施例B
將各種試驗物種的種子播種在罐子内的標準土壤中。 在溫室内受控制的條件下(在白天/夜晚的24。〇 / 16<t 下;14小時曰照;65%濕度)栽種丄天之後(萌芽前)或 ❹ 在栽種8天之後(萌芽後),將植物以在含有〇.5%TWeen 2〇 (聚氧乙稀山梨醇酐單月桂酸酯,CAS RN 9005-64-5 )的 丙酮/水(50 : 50 )溶液中的技術級活性成分之調配物所 何生之水性喷霧溶液喷霧。接著使試驗植物在溫室内受控 制的條件不(在白天/夜晚的24°C / 16°C下;14小時曰照; 65%濕度)在溫室中生長及每天澆水兩次。在經萌芽前及 後13天之後’評估試驗(100=對植物完全損害;0=對植物 沒有任何損害)。 118 201000009 試驗植物: 大狗尾草(Setaria faberi ) (SETFA)、黑麥草(Lolium perenne ) ( LOLPE)' Alopecurus myosuroides ) (ALOMY )、裨草(Echinochloa crus-galli ) ( ECHCG ) 以及燕麥草(Avena fatua ) ( AVEFA )。
萌芽前活性 化合物編 號 施予率 公克/ 公頃 SETFA LOLPE ALOMY ECHCG AVEFA T1 250 100 一 50 100 0 T2 ___250 100 40 100 40 T3 250 100 60 100 20 T4 250 40 20 90 0 T5 250 0 0 0 0 T6 250 0 0 80 0 T8 250 90 0 100 20 T10 250 90 0 100 20 T1 1 _____250 0 0 20 0 T12 250 0 0 0 0 T13 250 50 0 40 0 T15 250 90 0 100 0 T16 250 80 30 90 20 T17 250 0 0 80 0 T18 250 一 80 30 90 20 119 201000009 T20 250 一 50 0 90 0 T21 250 一 50 0 40 30 T22 250 一 80 20 90 40 T23 250 _ 70 40 90 20 T25 250 _ 70 30 80 20 T26 250 — 100 20 100 0 T27 250 一 0 0 0 0 T28 250 一 90 20 100 40 T29 250 一 70 40 90 0 T30 250 一 70 0 70 20 T32 250 _ 80 0 80 30 T33 250 一 90 0 90 20 T34 250 _ 30 20 50 0 T41 250 _ 100 20 100 30 T42 250 一 0 0 20 0 T44 250 一 80 0 90 0 T45 250 _ 100 20 100 20 T46 250 _ 70 0 90 20 T48 250 _ 80 0 90 20 T49 250 _ 100 20 100 60 T50 250 _ 0 20 90 40 T51 250 _ 100 20 80 40 T52 250 90 40 100 30 T53 250 — 40 20 40 0
120 201000009
T54 250 _ 20 0 70 0 T55 250 — 20 20 40 0 T56 250 90 30 100 20 T57 250 _ 10 0 20 0 T58 250 一 70 20 90 0 T59 250 一 100 100 100 100 T60 250 _ 80 0 90 30 T61 250 一 70 20 90 50 T62 250 _ 90 60 90 50 T63 250 一 90 20 90 50 T64 250 一 60 30 70 10 T65 250 一 50 10 90 20 T66 250 一 30 10 90 0 T67 250 一 10 10 60 0 T69 250 _ 90 10 90 0 萌芽後活性 化合物編 號 施予率 公克/ 公頃 SETFA LOLPE ALOMY ECHCG AVEFA T1 250 100 _ 90 100 40 T2 250 100 一 90 100 80 T3 250 100 — 100 100 20 T4 250 一 50 0 100 0 T5 250 — 80 70 100 90 121 201000009 Τ6 250 一 60 0 100 40 Τ8 250 — 80 40 100 30 Τ10 250 — 90 70 100 90 ΤΙ 1 250 一 60 60 90 60 Τ12 250 一 0 0 90 0 Τ13 250 一 50 0 10 0 Τ15 250 _ 50 0 10 40 Τ16 250 _ 90 50 100 90 Τ17 250 一 40 0 90 0 Τ18 250 一 80 30 90 40 Τ20 250 — 70 0 80 40 Τ21 250 _ 70 0 80 0 Τ22 250 — 100 70 100 40 Τ23 250 一 100 90 100 60 Τ25 250 _ 10 80 100 80 Τ26 250 _ 70 30 80 0 Τ27 250 一 80 90 100 70 Τ28 250 一 10 30 100 50 Τ29 250 — 100 40 100 30 Τ30 250 _ 100 80 100 60 Τ32 250 _ 100 40 100 70 Τ33 250 一 100 100 100 80 Τ34 250 _ 100 100 100 100 Τ41 250 _ 100 60 90 50 Τ42 250 一 50 50 100 20 122 201000009
T44 250 一 80 30 100 0 T45 250 — 100 40 100 90 T46 250 _ 70 0 100 20 T48 250 一 50 20 100 10 T49 250 一 90 50 100 80 T50 250 一 80 70 100 80 T51 250 _ 90 40 90 50 T52 250 一 100 70 100 80 T53 250 — 100 40 100 80 T54 250 _ 60 20 80 0 T55 250 一 60 40 100 10 T56 250 — 100 60 100 100 T57 250 一 60 50 80 40 T58 250 — 90 60 100 90 T59 250 _ 100 100 100 100 T60 250 一 80 10 100 30 T61 250 一 40 10 90 30 T62 250 一 80 60 80 80 T63 250 一 80 20 80 40 T64 250 — 80 50 100 80 T65 250 _ 50 20 80 30 T66 250 _ 30 30 100 50 T67 250 — 40 20 80 20 T69 250 — 100 20 100 40 123 201000009 【圖式簡單說明】 無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無
124

Claims (1)

  1. 201000009 •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種I化合物,
    其中
    X 為 〇、s,cr7r8 或 NR9, R1為乙基,環丙基,二氟曱氧基或三氟甲氧基, R為視需要經取代之芳基或視需要經取代之雜芳基; R3以及R4彼此獨立地為氫、Ci_C3烷基或Ci-c3鹵烷 基,或 R以及R4 —起與其所連接的碳原子形成3至7員碳環 狀環’其視需要經Cl_C2烷基取代—次或二次, R、R6、R7以及R8彼此獨立為氫、CrC3烷基、c丨A 鹵烷基、c「C3烷氧基eve:3烷基、c〗_C3烷硫基Ci_C3烷基、 G-c:3烷基亞磺醯基(να烷基、Ci_C3烷基磺醯基Cl—。烷 基、C3-C6環烷基’ #中亞甲基視需要經氧原子或硫原子: 換且其中該環視需要經匕-。烷基或Ci_C2烷氧基取代一次 或二次,或 子,或R7與R8與其所 3至7員碳環狀環,其 置換且其中該環視需要 R5與R6 —起與其所連接的碳原 連接的碳原子形成視需要經取代的 中亞曱基視需要經氧原子或硫原子 125 201000009 經Cl?2烷f或ci_c2烷氧基取代-次或二次,或 R與R —起形成鍵,當X為〇或s時, R為氮,視需要經取代的Ci_C3烷基或視需要經取代的 C3_C6環烧基,以及 為氫或農業上可接受之金屬、銨、疏或潛伏化基團 (latentiating group)。 2. cr7r8 者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化合物,其中X為〇或 ’其中R7以及R8係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中所定義
    3_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的化合物,其中X為ch2。 4.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化合物,其中R1為乙基。 5·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化合物,其中R2為苯基, 萘基,5-或6-員雜芳基或二環8_至1〇_員雜芳基,在每一情 況下視需要經鹵素、曱基、乙基、三氟甲基、甲氧基、二 氟甲氧基、三氟甲氧基、硝基或氰基所取代。
    6·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的化合物,其中R2為苯基 萘基、呋喃基、噻吩基、吡咯基、吡唑基、咪唑基、1 2 3 _ 二唑基、1,2,4-三唑基 '噁唑基、異噁唑基、噻唑基、異噻 坐基、1,2,4-°惡二。坐基、ι,3,4->»惡二唾基、i,2,5-°惡二。坐基、 1’2,3-n塞 一 °坐基、1,2,4-嘆二。坐基、1,3,4-嗔二 °坐基、1 2 5·* 噻二唑基、吡啶基、嘧啶基、嗒畊基、吡畊基、丨,2,3-三畊 基、1,2,4-三啡基、1,3,5-三啡基、苯幷呋喃基、苯幷異呋喃 基、苯幷噻吩基、笨幷異噻吩基、吲哚基、異吲哚基、巧丨 °坐基、笨幷噻唑基、笨幷異噻唑基、苯幷噁唑基、苯幷異 126 201000009 °惡嗤基、苯并咪唑基、2,1,3 -苯幷噁二唑、喹琳基、異喹琳 基、晬啉基(cinnolinyl)、呔啡基、喹唑啉基、喹喔啉基、 萘啶基、苯幷三啡基、嘌呤基、喋啶基以及吲哚哄基,在 每一種情況下,其視需要經鹵素、甲基、乙基、三氟甲基、 曱氧基、二氟甲氧基、三氟曱氧基、硝基或氰基所取代。 7.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化合物,其中R2為視需 要經取代的苯基或視需要經取代的0比啶基。 8·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的化合物,其中R2為經氟、 t溴、甲氧基、曱基、氰基或三氟曱基取代一至三次的 苯基。 9.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的化合物,其中…及R4獨 立地為氫或院基。 7 1〇·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化合物,其中R5,R6, R7 ’ R8彼此獨立地為氫、C,_C3貌基、C!_C3燒氧基Ci_c 烷基,視需要經取代的C3_C6環貌基,其中環碳原子視需要 經氧或硫原子置換且盆φ兮班 Ο烷氧… w要經Cl_C2烧基或 二:=二:,或〜6—起與其所連接的碳原子 3至7員〇^、其料㈣碳料形成視需要經取代的 置換且其中該環視需要二炭原子視需要經氧原子或硫原子 或二次。 視需要經kca基或燒氧基取代— =根據t請專利範圍第9項的化合物 R,R彼此獨立地為氯、c,-c3貌基、Cl_c :乂 R, 燒基,或R5與r6 一起盥並 3、元乳基q -C3 起與其所連接的碳原子或r、rS 一起 127 201000009 與其所連接的碳原子形成視需要經取代的5或6員碳環狀 環,其中環碳原子視需要經氧原子置換,且其中該環視需 要經CrC1 2 3 4 5烷基或Cl_C2烷氧基取代一或二次。 1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的化合物,其中G為氫。 13. —種製備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的式!化合物的 方法,其中G為氫且乂為CR7R8,其包含使式(p)化合物
    〇 式(P), 其中R,R,R,r6,R7&r8具有申請專利範圍第1 項賦予其之意義,與式(Q)的芳基三乙酸鉛反應
    式(Q!) t ❹ 其中Rl及R2具有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賦予其之意義, 反應係在含氮配位基及溶劑存在下進行。 14.-種除草組合物,其除了包含調配佐劑之外,還包 含除草有效量之式I化合物。 15_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組合物,其除了包含式 128 1 化合物之外’還包含另外的除草劑作為混合伙伴,以及視 2 需要的安全劑。 3 16.—種控制在有用植物之作物中的禾草及雜 4 法,其包含將除草有效量之式u , 5 、1化。物,或含有該化合物之 201000009 ψ 組合物施予植物或其所在地。 八、圖式: 無
    129
TW98119009A 2008-06-10 2009-06-08 Novel herbicides TW201000009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GB0810616A GB0810616D0 (en) 2008-06-10 2008-06-10 Novel herbicide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00009A true TW201000009A (en) 2010-01-01

Family

ID=396507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8119009A TW201000009A (en) 2008-06-10 2009-06-08 Novel herbicides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AR (1) AR073175A1 (zh)
CL (1) CL2009001386A1 (zh)
GB (1) GB0810616D0 (zh)
TW (1) TW201000009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L2009001386A1 (es) 2009-10-23
GB0810616D0 (en) 2008-07-16
AR073175A1 (es) 2010-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17048B (zh) 新穎的除草劑
JP5373775B2 (ja) 除草活性のある二環1,3−ジオン化合物
JP5457200B2 (ja) 2−アリール−ヘテロシクリル−シクロヘキサン−1,3−ジオン化合物及び除草剤としてのこれらの使用
TW200942173A (en) Novel herbicides
JP5462163B2 (ja) 新規除草剤
TW201036981A (en) Novel herbicides
TW200918539A (en) Novel herbicides
TW200922473A (en) Novel herbicides
EA028826B1 (ru) Гербицидно активные циклические дионовые соединения или их производные, замещенные фенилом с содержащим алкинил заместителем
TW201036545A (en) Novel herbicides
EA029935B1 (ru) Гербицидно активные (алкинил-фенил)замещенные циклические дионовые соединения и их производные
BRPI1008879B1 (pt) Composto, processo para a preparação do referido composto, composição herbicida e método para controlar gramíneas e ervas daninhas em culturas de plantas úteis
BRPI0923058B1 (pt) composto, composição herbicida, método para controlar gramas e ervas daninhas em culturas de plantas úteis
JP7317034B2 (ja) 除草性化合物
JP2012516836A (ja) 新規除草剤
TW201114768A (en) Herbicidal compounds
JP2022540908A (ja) 除草剤としての置換ピリダジノン
TW200918540A (en) Novel herbicides
TW201000009A (en) Novel herbicides
JP6934817B2 (ja) 除草化合物
EA023210B1 (ru) Гетероарилзамещенные циклические дионы или их производные, обладающие гербицидной активностью
US8741806B2 (en) Herbicides
AU2019278527C1 (en) Pyrazole derivative and harmful organism-controlling agent
JP2011522853A (ja) 新規な除草剤
CA3046306A1 (en) Herbicidal compou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