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948835A - β-pipene based copolymer and producing method thereof - Google Patents

β-pipene based copolymer and producing method thereof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948835A
TW200948835A TW098111762A TW98111762A TW200948835A TW 200948835 A TW200948835 A TW 200948835A TW 098111762 A TW098111762 A TW 098111762A TW 98111762 A TW98111762 A TW 98111762A TW 200948835 A TW200948835 A TW 20094883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inene
copolymer
mass
parts
reac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81117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Atsuhiro Nakahara
Jin Tokuyasu
Takeshi Hori
Hiroyuki Ohgi
Original Assignee
Kuraray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raray Co filed Critical Kuraray Co
Publication of TW2009488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48835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8/00Chemical modification by after-treatment
    • C08F8/04Reduction, e.g. hydrogen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25/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n aromatic carbocyclic ring;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25/02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hydrocarbons
    • C09D125/16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alkyl-substituted styren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Description

.200948835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較先前更高耐熱性,且更高耐光性之新穎 β-薇烯系共聚物及由其而成之成形體及其製造法。 【先前技術】 近年來,對光學用樹脂之要求曰益變高,正冀求具有優 異耐熱性及耐光性、低吸水性、且高透明性的樹脂。然而, 於向來之光學用樹脂,不具備此等之要求性能高的次元的良 ® 好平衡,而作爲光學用樹脂具有各種缺點。 例如,作爲透明性高的光學用樹脂,可使用向來使用之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透明性 高、複折射率小等之光學性質優異,但因吸水性大故大小容 易變化,又亦有所謂耐熱性低的缺點。另一方面,聚碳酸酯 之玻璃轉移溫度(Tg)高且耐熱性優異,但吸水性稍大,具 有所謂容易由鹼造成水解的缺點。 作爲耐熱性高、吸水性小、且透明性優異的光學用樹脂 ’已揭示降冰片烷系單體之開環聚合物加氫物或降冰片烷系 單體與乙烯之加成型共聚物(專利文獻1〜4)。然而,作爲 降冰片烷系單體使用的四環十二烯類之多環單體,其製造未 必容易,於聚合觸媒必須使用鉬、鎢之氯化物等之稀有金屬 已提案P-蒎烯系聚合物作爲改善上述課題之光學用樹 脂(專利文獻5、非專利文獻1〜2 )。β-蒎烯系聚合物爲耐 熱性高、吸水性低的材料。又,抑制近年成爲問題的二氧化 200948835 碳之排出’作爲碳中性材料亦被注目。然而,並無兼具更高 耐熱性與耐光性的P-蒎烯系聚合物。即,專利文獻5中記載 之β-璇烯與茚之共聚物(實施例7〜12),雖耐熱性高但因 殘留來自β-蒎烯之烯烴性雙鍵或來自茚之芳香族環,氧化劣 化容易,具有所謂光或熱下容易著色的問題點。又非專利文 獻1中記載之β-蒎烯系聚合物亦有耐光性高的例子,但此場 合耐熱性則不充分。 先行技術文獻 〇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特開昭64-24826號公報 專利文獻2特開昭60- 1 68 7 08號公報 專利文獻3特開昭61-1 15912號公報 專利文獻4特開昭6 1 - 1 208 1 6號公報 專利文獻5特開2002- 1 2 1 23 1號公報 非專利文獻 ^ 非專利文獻 1 Satoh等人,「Biomass-derived ❹ heat-resistant alicyclic hydrocarbon polymers : poly(terpenes) and their hydrogenated derivatives」、Green Chemistry,2006年,第 8卷,878 〜882頁 非專利文獻 2 Keszler等人,「Synthesis of High Moleculer Weight Poly(p-Pinene)」,Advances in Polymer Science,1 992年,第 100卷,1〜9頁 【發明內容】 發明摘述 200948835 發明欲解決之課題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係提供具有耐熱性及耐光性優、吸水 性低、高透明性的β-蒎烯系共聚物及其成形體。 解決課題之手段 即’本發明爲一種成形體,其: 由β-蒎烯單位30〜8 0質量%及芳香族系單體單位70〜 2 0質量%所構成’且烯烴性雙鍵之80莫耳%以上經加氫而成 的β·璇烯系共聚物,以及由該β_璇烯系共聚物而成。 〇 又本發明爲上述之β-蒎烯系共聚物之製造方法,其特徵 在於: 將β-薇烯及芳香族系單體共聚合而成的共聚物,於固定 在碳上的鈀觸媒之存在下,將烯烴性雙鍵及芳香族環氫化。 發明之效果 本發明之β-蒎烯系共聚物因具有優異耐熱性及耐光性 、低吸水性、高透明性,特別適用於光學用途。 【實施方式】 © 實施發明用之形態 〔I〕Ρ-蒎烯及芳香族系單體而成之共聚物 本發明之β-蒎烯系共聚物係將含有以β-薇烯單位及芳 香族系單體單位作爲構造單位的共聚物,經氫化而成的聚合 物。提供於氫化之共聚物係將含β-蒎烯及芳香族系單體的單 體共聚合而得。 • β-薇烯 作爲本發明所用之β -蒎烯可利用公知者。即,採自松等 之植物者,或亦可利用由α-璇烯等、其他原料合成的β-蒎烯 200948835 等。 .芳香族系單體 作爲本發明所用之芳香族系單體’只要爲具有芳香族基 的聚合性單體即可未特別限制,例如’可列舉苯乙烯、α-甲 基苯乙烯、3-甲基苯乙烯、4-甲基苯乙烯、4-乙基苯乙烯、 4-t-丁基苯乙烯、1-乙烯基萘、茚等。由入手性及與β-蒎烯 共聚合容易性之點,以苯乙烯、α_甲基苯乙烯、茚爲較佳。 此等之芳香族系單體可單獨使用’亦可組合2種以上使用。 ❹ 本發明所用之共聚物,爲上述之β-薇烯及芳香族系單體 以規定之共聚合比組合而聚合的共聚物。作爲共聚物之具體 例,可列舉β·蒎烯/苯乙烯共聚物、β-蕕烯/α-甲基苯乙烯共 聚物、β-蒎烯/3-甲基苯乙烯共聚物、β_蒎烯/4-甲基苯乙烯共 聚物、β-蒎烯/4-乙基苯乙烯共聚物、Ρ-蒎烯/4-t·丁基苯乙烯 共聚物、β-蒎烯/1-乙烯基萘共聚物、P-薇烯/茚共聚物等。 共聚物之構造未特別限制,例如可爲無規、嵌段及遞減 (tapered)之任一共聚物。共聚物由耐熱性之觀點以無規共聚 〇 物爲特佳。 本發明所使用之共聚物中之卜蒎烯單位與芳香族系單 體單位之質量比(β-蒎烯/芳香族系單體)’由氫化反應後所 得共聚物之耐熱性及機械性強度之觀點,以30/7〇〜80/20之 範圍爲較佳,40/60〜80/20之範圍爲更佳。β-蒎烯過少時氫 化後所得的共聚物之耐熱性會變低’ Ρ-蒎烯過多時氫化後所 得的共聚物會變脆。 •其他之共聚合單體 本發明之共聚物可含有β-蒎烯及芳香族系單體與可共 200948835 聚合之其他單體單位作爲構成單位。可共聚合的單體只要爲 乙烯基單體即可並未特別限制,作爲具體例,可列舉(甲基 )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 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乙酯、(甲基)丙烯 酸縮水甘油酯等之(甲基)丙烯酸系單體·,無水順丁烯二酸 、順丁烯二酸、反丁烯二酸、順丁烯二醯亞胺;丙烯酸腈、 甲基丙烯酸腈等之含有腈基之乙烯基單體;丙烯醯胺、甲基 丙烯醯胺等之含有酿胺基之乙烯基單體;乙烯、丙烯、異丁 Q 烯、丁二烯、異戊烯、降冰片烷等之烯烴類;檸檬烯、α-旅嫌、月桂嫌(myrcene )、茨嫌(camphene )、蒈嫌(carene )等之;S-蒎烯以外之來自松節油的含有雙鍵之化合物;乙 酸乙烯酯、三甲基乙酸乙烯酯、氯乙烯、偏氯乙烯、烯丙基 氯化物、烯丙基醇等。又,2官能性之單體,例如亦可含有 P-二乙烯基苯、p-二異丙烯基苯、乙二醇二乙烯基醚等。此 等可單獨使用,亦可組合2種類以上使用。 將上述可共聚合的單體與P-蒎烯及芳香族系單體共聚 Ο 合的場合,其共聚合量係每聚合物中之全單體單位o.ool〜 2 0莫耳%爲較佳,0.01〜10莫耳%爲更佳。共琴合量過多時 ’有聚合變困難的可能性,又耐熱性亦降低的情形多。 •數量平均分子量 含有本發明所使用的β-蒎烯及芳香族系單體的共聚物 之數量平均分子量並未特別限定,由氫化後所得共聚物之力 學物性或加工性之觀點,約1萬〜100萬g/莫耳爲較佳。數量 平均分子量過小時機械強度不足,過大則成形變困難。此處 ’數量平均分子量係指經由凝膠滲透層析法之聚苯乙烯換算 200948835 之分子量。 •氫化物 供於氫化的共聚物爲具有來自β_蒎烯單位的環己烯環 之烯烴性雙鍵與來自芳香族系單體之芳香族環。 本發明之經氫化的共聚物,爲防止經空氣中氧氣的劣化 ’較佳爲來自β-蒎烯之烯烴性雙鍵係相對於共聚物中之^薇 烯單位爲20莫耳%以下,更佳爲1〇莫耳%以下,再更佳爲i 莫耳%以下,最佳爲0.5莫耳%以下。本發明之β_薇烯系共聚 〇 物’依共聚合比不能一槪而定,其1H-NMR光譜〔四甲基砂 院(TMS)之質子成爲〇ppm〕之4.5〜6ppm之質子之積分値 對全質子之積分値的比率(4_5〜6p pm之質子之積分値/全質 子之積分値)較佳爲l.lxlO·2以下,更佳爲5·6χ1〇-3以下。上 述比率大時,烯烴性雙鍵之量變多而有容易劣化的可能性。 本發明之經氫化共聚物,爲了耐熱性提升、透過率提升 ’較佳爲來自芳香族系單體之芳香族環係相對於共聚物中之 芳香族系單體單位爲50莫耳%以下,更佳爲2〇莫耳%以下, ® 再較佳爲10莫耳%以下,最佳爲1莫耳%以下。本發明之β-蒎烯系共聚物依共聚合比不能一槪而定,其1h-nmr光譜〔 四甲基砂院(TMS)之質子成爲〇ppm〕之6〜8ppm之質子之 積分値對全質子之積分値的比率(6〜8ppm之質子之積分値/ 全質子之積分値)較佳爲4.3 χΙΟ·2以下,更佳爲2·2χ10·2以下 〇 •玻璃轉移溫度(Tg) 本發明之β-蒎烯系共聚物,與β-蒎烯單獨聚合物之氫化 物相比,又與氫化前之共聚物相比,有Tg顯著上昇的特徴。 200948835
Tg可由示差掃描熱量測定法(DSC )測定。
Tg依使用的芳香族系單體之種類及含有量、烯烴性雙鍵 之加氫率、芳香族環之加氫率不可一槪而定,以135。(:〜 250°C爲較佳,140°C〜240°C爲更佳。Tg低時耐熱性不足, 過高則β-璇烯系共聚物會變脆。 •全光線透過率 本發明之β-蒎烯系共聚物,尤其使用於光學材料的場合 ,全光線透過率高者爲較佳。Ρ-蒎烯系共聚物之全光線透過 Φ 率爲80%以上較佳,85%以上爲更佳。全光線透過率係依據 JIS-K-7361-1-19 97「塑膠-透明材料之全光線透過率之試驗 方法-第1部:單束(Single beam)法」而測定。 •耐光性 本發明之P-蒎烯系共聚物以耐光性及耐候性高者爲較 佳。例如,依據ASTM-G53,進行UVB光100小時之促進暴露 試驗’依據JIS-K-7373所測定的YI (黃色指數)之試驗前與 試驗後之黄變度(ΔΥΙ)爲10以下者較佳,5以下更佳,2以 〇 下最佳。 •耐熱性 依據本發明,可獲得5%質量減少溫度爲高的共聚物。 本發明之β-蒎烯系共聚物之5%質量減少溫度爲300 °C以上 者較佳,320°C以上爲更佳。5%質量減少溫度依據 JIS-K-7120-1987「塑膠之熱質量測定法」,以熱天秤(TG A )測定’意指質量減少5%的溫度。 〔Π〕β-薇烯系共聚物之製造方法 •聚合反應 -10- .200948835 含有以β-蒎烯及芳香族系單體作爲構造單位的共聚物, 可經由陽離子聚合、自由基聚合法、配位聚合法等之公知方 法獲得。由所謂工業上可容易地實施,可獲得高分子量體的 觀點,尤以陽離子聚合法爲較佳。 •陽離子聚合 陽離子聚合可依溶劑、聚合觸媒之種類.量、聚合開始 劑、電子供與性化合物 '反應溫度、反應壓力、反應時間等 而控制。 Q •陽離子聚合溶劑 陽離子聚合可依非專利文獻1、非專利文獻2等記載之公 知方法進行。具體而言,例如於不活性有機溶劑中,經由添 加聚合觸媒或使接觸而進行。不活性有機溶劑只要爲溶解β-蒎烯及芳香族系單體,且對聚合觸媒爲不活性的有機溶劑即 可無特別限制皆可使用。具體而言,可使用苯、甲苯、二甲 苯等之芳香族烴系溶劑;戊烷、己烷、庚烷、辛烷、環戊烷 、環己烷、甲基環己烷、十氫萘等之脂肪族烴系溶劑;氯甲 Ο 烷、二氯甲烷、氯化丙烷、氯化丁烷、1,2-二氯乙烷、1,1,2-三氯乙烷等之鹵化烴系溶劑;酯、醚等之含氧系溶劑等。考 慮反應性時,以芳香族烴系溶劑、脂肪族烴系溶劑、鹵化烴 系溶劑等較佳。此等之溶劑可單獨使用,亦可組合2種類以 上使用。 於陽離子聚合使用不活性有機溶劑的場合,不活性有機 溶劑之使用量未特別限定,相對於Ρ-蒎烯及芳香族系單體 100質量份,通常爲100〜10000質量份,較佳爲150〜5000質 量份,更佳爲200〜3 000質量份。不活性溶劑量少時,因共 -11- .200948835 聚物生成的場合之黏度變高而攪拌變困難’故反應變的不均 一,無法獲得均一共聚物、反應之控制變困難。不活性溶劑 量多時,則生産性會降低。 •聚合觸媒 可使用酸性化合物作爲陽離子聚合之聚合觸媒。酸性化 合物未特別限定,例如路易士酸或布忍斯特酸。具體而言’ 可列舉 BF3、BF3OEt2、BBr3、BBr3OEt2、A1C13、Α1Βγ3、A1I3 、TiCl4、TiBr4、Til4、FeCl3、FeCl2、SnCl2、SnCl4、WC16 ❹ 、MoC15、SbCl5、TeCl2、EtMgBr、Et3Al、Et2A1C1、EtAlCl2 、Et3Al2Cl3、Bu3SnCl等之周期表ΠΙΑ族至VIII族之金屬鹵化 合物:HF、HC1、HBr等之氫酸;H2S04、Η3Β〇3、HC104、 CH3COOH' CH2CICOOH' CHChCOOH' CCI3COOH' CF3COOH 、對甲苯磺酸、CF3S03H、H3P〇4、P205等之羥酸,及具有 此等基之離子交換樹脂等之高分子化合物;磷鉬酸、磷鎢酸 等之雜多酸(heteropoly-acid); Si〇2、AI2O3、Si〇2-Al2〇3 、MgO-Si〇2、B2〇3_Al2〇3、W〇3_Al2〇3、Zr2〇3_Si〇2、硫酸 O 化氧化锆、鎢酸氧化锆、H+或與稀土類元素交換的沸石、 活性白土、酸性白土、γ-Α1203、將P205以矽酸鈉土担持的固 體磷酸等之固體酸等。可組合使用此等之酸性化合物,亦可 添佳其他化合物等。其他化合物等,例如爲經由添加此等而 可使酸性化合物之活性提升的化合物等。作爲金屬鹵化合物 之酸性化合物之使活性提升的化合物之例,可例示MeLi、 EtLi、BuLi、Et2Mg、( i-Bu) 3A1、Et2Al ( OET)、Me4Sn、 Et4Sn、Bu4Sn等之金屬烷基化合物。 於陽離子聚合所使用的聚合觸媒之使用量,由於依聚合 -12- 200948835 觸媒之種類而催化能不同,難以一槪而論地規定使用量,但 於均一系觸媒之場合,其使用量,相對於β-蒎烯及芳香族系 單體100質量份,以0.001〜10質量份爲較佳,0.01〜5質量份 爲更佳,0.01〜1質量份爲最佳。於聚合觸媒使用固體酸或 離子交換樹脂等之不均一觸媒的場合,其使用量相對於β-蒎 烯及芳香族系單體100質量份,以0.1〜1 0000質量份爲較佳 ,1 ~ 1 000質量份爲更佳。觸媒量少時,陽離子聚合之進行 慢,多時則不經濟。 〇 •開始劑 進行陽離子聚合的場合之聚合開始劑,只要爲聚合觸媒 而使陽離子發生的化合物即可未特別限定,至少具有1個〔 化1〕所示官能基的有機化合物爲適合使用者。例如,t-丁基 氯化物、t-丁基甲基醚、t-丁基甲基酯、t-丁醇、2,5-二氯-2,5-二甲基己烷、2,5-二甲氧基-2,5-二甲基己烷、2,5-二甲基-2,5-己二醇、2,5-二甲基-2,5-己二醇二乙酸酯、茴香基氯化物、 茴香基甲氧化物、茴香基醇乙酸酯、茴香基醇、P-二茴香基 ❹ 氯化物、m-二茴香基氯化物、p-二茴香基甲氧化物、p-二茴 香基醇二乙酸酯、P-二茴香基醇、1,3,5-三茴香基氯化物、 1,3,5-三茴香基甲氧化物等。
〔化 1〕 -C ( -R1) ( -R2) -X 〔化1〕中之R1表示氫、烷基、芳基,R2表示氫、烷基 、芳基’ X表不齒素、院氧基 '酿氧基、經基。 於陽離子聚合所使用的聚合開始劑之使用量,由於依目 的共聚物之分子量而異,難以一槪而論地規定使用量,相對 於β-蒎烯及芳香族系單體100質量份,以0.001〜10質量份爲 -13- 200948835 較佳,0.001〜5質量份爲更佳’ 0.01〜1質量份最佳。聚合開 始劑少時,聚合反應速度變慢、自不純物聚合開始並安定生 産變困難。聚合開始劑多時,所得共聚物之分子量變小,共 聚物會變脆。 •電子供與性化合物 於本發明,進行陽離子聚合的場合,經添加電子供與性 化合物可更控制聚合反應。作爲此等電子供與性化合物,例 如,可列舉二乙基醚、二異丙基醚、四氫呋喃、二噚烷、苯 U 甲醚等之醚化合物、碳數2〜10之環狀醚化合物、乙酸乙酯 、乙酸丁酯等之酯化合物、甲醇、乙醇、丁醇等之醇化合物 、三乙基胺、二乙基胺、吡啶、2-甲基吡啶、2,6-二-t-丁基 吡啶、2,6-二甲基吡啶、N,N-二甲基乙醯胺、乙腈等之含氮 化合物、氯化四丁基銨、溴化四丁基銨等之銨鹽等。 電子供與性化合物,於反應系中,相對於聚合觸媒100 質量份,以〇.〇1〜500質量份爲較佳,0.1〜200質量份爲更佳 。電子供與性化合物之量過少時副反應有變多的傾向,低分 〇 子量體多生成而所得共聚物之強度會降低。相反地,電子供 與劑過多時,聚合反應速度顯著被抑制,陽離子聚合反應變 得必須爲長時間,生産性會降低。因此,相對於聚合觸媒, 更佳之電子供與性化合物之量爲0.1〜100質量份。 於本發明,進行陽離子聚合的場合之反應溫度通常以 _120°c〜60°c爲較佳,-80°c〜0°C爲更佳,-40°c〜0°C爲最 佳。反應溫度過低時爲不經濟,過高則反應之控制爲困難。 於本發明,進行陽離子聚合用之反應壓力未特別限定, 以0.5〜50氣壓爲較佳’ 0.7〜10氣壓爲更佳。通常於1氣壓前 -14- 200948835 後進行陽離子聚合。 進行陽離子聚合之反應時間,未特別限定,視使用的芳 香族系單體之種類、其量、聚合觸媒之種類或量、反應溫度 、反應壓力等之條件,適宜決定反應時間爲宜。通常爲0.01 小時〜24小時,較佳爲0.1小時〜10小時。 例如,經由再沈澱、加熱下之溶劑除去、減壓下之溶劑 除去、經水蒸氣之溶劑除去(蒸氣氣提(steam stripping) )等,自溶液單離共聚物之際之通常的操作,可自反應混合 ❹ 物分離、取得陽離子聚合後之共聚物》 〔III〕氫化 依據本發明之經氫化的β-薇烯系共聚物,可由氫化反應 而獲得,但此氫化方法未特別限制,可以公知之任意方法進 行。 •氫化觸媒 於本發明,進行氫化反應的場合之觸媒,可使用可氫化 烯烴化合物或芳香族化合物者。通常,使用不均一系觸媒或 © 均一系觸媒。 •不均一系觸媒 於本發明之氫化反應,使用不均一系觸媒進行的場合之 觸媒,未特別限定,列舉具體例時,可列舉海綿鎳、海綿鈷 、海綿銅等之海綿金屬觸媒;鎳氧化矽、鎳氧化鋁、鎳沸石 、鎳矽藻土、鈀氧化矽、鈀氧化鋁、鈀沸石、鈀矽藻土、鈀 碳、鈀碳酸鈣、白金氧化矽、白金氧化鋁、白金沸石、白金 矽藻土、白金碳、白金碳酸鈣、釕氧化矽、釕氧化鋁、釕沸 石、釕矽藻土 '釕碳 '釕碳酸鈣、銥氧化矽、銥氧化鋁、銥 -15- 200948835 沸石、銥矽藻土、銥碳、銥碳酸鈣、鈷氧化矽、鈷氧化鋁、 鈷沸石、鈷矽藻土、鈷碳、鈷碳酸鈣等之担持金屬觸媒。 此等之觸媒,以活性提升、選擇性提升、安定性之目的 ,可爲以鐵、鉬、鎂等經變性者。又,此等之觸媒可單獨使 用,亦可混合複數種使用。 •均一系觸媒 於本發明之氫化反應,可使用均一系觸媒進行的場合之 觸媒,未特別限定,舉具體例時,可列舉過渡金屬化合物與 〇 由烷基鋁或烷基鋰構成之觸媒。舉過渡金屬化合物之具體例 時,可列舉乙酸鎳、辛酸鎳、鎳乙醯基乙酸鹽等之鎳鹽、乙 酸鈷、辛酸鈷、鈷乙醯基乙酸鹽等之鈷鹽、二茂鈦(titanocene )二氯化物、二茂銷(zirconocene)二氯化物等。舉院基銘 之具體例時,可列舉三甲基鋁、三乙基鋁、三異丁基鋁、三 辛基鋁等。舉烷基鋰之具體例時,甲基鋰、乙基鋰、η-丁基 鋰、sec-丁基鋰、t-丁基鋰等。 均一系觸媒可單獨使用,亦可混合複數種使用。又,亦 © 可與不均一系觸媒混合使用。 於本發明進行氫化反應的場合,爲了將共聚物作氫化反 應,相對於低分子化合物,反應活性一般會變低。因此,作 爲反應條件,比較的高溫、高壓條件爲較佳的場合多,以熱 安定性高之不均一觸媒進行者爲較佳》由氫化活性的面向, 作爲具氫化活性的金屬使用鎳或鈀爲較佳,使用鈀化合物者 爲更佳。又,爲了抑制氫化最盛時所進行之不欲副反應,使 用碳酸鈣、碳担體爲較佳,使用碳担體爲更佳。 •溶劑 • 16 - 200948835 於本發明進行氫化反應的場合,通常於有機溶劑中進行 。於本發明中可使用的溶劑未特別限定,但以容易溶解共聚 物者爲較佳。因依共聚合單體此溶劑不同,限定有困難,但 若舉具體例,可使用苯、甲苯、二甲苯等之芳香族烴系溶劑 :戊烷、己烷、庚烷、辛烷、環戊烷、環己烷、甲基環己烷 、十氫萘、三環癸烷等之脂肪族烴系溶劑;氯甲烷、二氯甲 烷、氯化丙烷、氯化丁烷、1,2-二氯乙烷、1,1,2-三氯乙烯 等之鹵素化烴系溶劑;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等之酯系溶劑; ❹ 二噚烷、四氫呋喃、二乙基醚、二異丙基醚、二丁基醚等之 醚系溶劑、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1-丁醇等之醇系 溶劑等。 於本發明進行氫化反應的場合,亦可以原樣使用於聚合 步驟使用的溶劑,亦可經由餾除一部份溶劑等之方法除去而 使用。又,聚合步驟終了後,一旦聚合物以前述之方法取出 後使用亦可。將未加氫聚合物以此等方法導入氫化步驟的場 合,聚合步驟之溶劑以原樣或經除去後,以其他溶劑稀釋使 © 用者亦可。 於本發明進行氫化反應的場合,有機溶劑之使用量爲共 聚物之濃度之1質量%以上、30質量%以下的量。若低於1質 量%,生産性會顯著降低,30質量%以上之場合,溶液黏度 顯著變高,混合效率會降低。 •反應壓力 於本發明進行氫化反應的場合,氫化反應之壓力依使用 的觸媒成爲適切的値,未必可規定,但通常,以0.1 MPa〜 30MPa爲氫化反應之全壓,較佳爲0.5MPa〜20MPa,更佳爲 -17- 200948835 IMPa〜15MPa。一般而言,氫氣分壓越高,越有利氫化,但 3 OMP a以上之場合,升壓用之設備、具有耐壓構造之設備之 成本變大而非所欲的。 氫化反應於氫氣存在的條件下實施,氫氣之外,若於氫 化反應爲不活性,與任意氣體混合而實施亦可。作爲不活性 氣體之具體例,可列舉氮氣、氦氣、氬氣、二氧化碳等。又 ,依據反應條件,反應使用的溶劑成爲具有有意義比率的分 壓之氣體成分,而無妨礙。 〇 •反應溫度、反應時間 於本發明進行氫化反應的場合,氫化反應之溫度依使用 的觸媒成爲適切的値,未必可規定,但通常爲1 〇°c〜3〇〇°c ,較佳爲60°c〜250°c,更佳爲70°c〜220°c。一般而言,不 均一系觸媒與均一系相比,有可以更高溫度使用的場合。氫 化反應時間因依使用的觸媒種類、觸媒量、反應溫度而不同 ,未必可限定,但通常爲5分鐘〜20小時,較佳爲10分鐘〜 1 5小時。反應時間過短的場合,無法獲得所欲氫化率。又, © 反應時間過長的場合,不欲的副反應之進行成爲顯著,有不 能獲得所欲物性之氫化聚合物的情形。 •實施形態 於本發明進行氫化反應的場合,氫化反應之實施形態可 爲公知之任意方法。依導入的觸媒之種類,而有適切的反應 形態的情形,例如,可爲批式反應、半連續反應、連續反應 方式。於連續反應形式,可取活塞流(plug flow)形式(PFR )、連續流通攪拌形式(CSTR)。又,使用不均一系觸媒的 場合,可使用固定床反應槽。積極地混合而進行反應的場合 -18- 200948835 ,可爲經由攪拌而混合的方法、環形式使氫化反應液循環的 混合方法等。此場合,使用不均一系觸媒的場合,成爲懸濁 床反應、氣-液-固之反應場。又,使用均一系觸媒的場合, 成爲氣-液2相系反應場。 進行氫化反應時之抽出液可一部分分割,再使用於氫化 反應。於再使用時,有伴隨氫化之發熱的局部化之回避、或 提升氫化反應率的情形。 於此等之任意反應形式,可進行連結相同、或相異之2 0 個以上之反應形式的氫化反應。以更高氫化反應率爲目標的 場合,有冀望包含使用固定床,以活塞流形式使反應的步驟 〇 由於依使用的氫化觸媒之種類、共聚物濃度、反應形式 等,觸媒之使用量不同,限定有困難,一般而言,於使用不 均一系觸媒的懸濁床實施的場合,氫化反應液每100質量份 之觸媒使用量,通常爲0.01〜20質量份,較佳爲0.05〜15質 量份,更佳爲〇·1〜10質量份。使用量少的場合,氫化反應 〇 變得需長時間,又,使用量多的場合,混合不均一觸媒的動 力必須變多。又,使用固定床的場合,規定每反應溶液之觸 媒使用量有困難,可使用任意量。又,使用均一系觸媒的場 合,過渡金屬化合物之氫化反應液中濃度爲0.001毫莫耳/升 〜100毫莫耳/升,更佳爲0.01毫莫耳/升〜10毫莫耳/升。 使用的氫化觸媒,於氫化反應終了後視必要可與共聚物 分離。分離可以公知之任意方法,使用不均一系觸媒的場合 ,可經由連續或批式濾過、遠心分離、經靜置之沈降.傾析 而分離。 -19- .200948835 使用均一系觸媒的場合,例如經由使用凝集沈澱法、吸 附法、洗淨法及水相抽出法等可分離觸媒。 使用此等之分離手法,有分離觸媒、微量之金屬成分殘 留於共聚物的情形。此場合亦因金屬成分成爲溶存,如前述 ,經由使用凝集沈澱法、吸附法、洗淨法及水相抽出法等可 分離殘留的金屬。 經分離而回收的觸媒經由除去一部份、追加一部份新的 觸媒等必要手段後,可再使用於氫化反應。 φ 氫化後之P-蒎烯系共聚物,例如,經由再沈澱、加熱下 之溶劑除去、減壓下之溶劑除去、經水蒸氣之溶劑除去(蒸 氣氣提)等之自溶液單離共聚物之際之通常操作,可自反應 混合物分離、取得。 本發明之β-蒎烯系共聚物可單獨使用,亦可與其他聚合 物配合成組成物使用,此聚合物爲聚醯胺、聚胺基甲酸酯、 聚酯、聚碳酸酯、聚環氧烷酯樹脂、丙烯酸樹脂、聚乙烯基 醇、乙烯-乙烯基醇共聚物、聚烯烴、聚苯乙烯、苯乙烯系 〇 嵌段共聚物等。作爲組成物使用的場合,可視必要配合安定 劑、滑劑、顔料、耐衝撃性改良劑、加工助劑、補強劑、著 色劑、難燃劑、耐候性改良劑、紫外線吸收劑、抗氧化劑、 防螨劑、抗菌劑、光安定劑、耐電防止劑、矽油、阻斷防止 劑、離型劑、發泡劑、香料等之各種添加劑;玻璃纖維、聚 酯纖維等之各種纖維;滑石、雲母、蒙脫石(montmorillonite )、蒙脫石(smectite)、氧化砂、木粉等之塡充劑;各種偶 合劑等之任意成分。 〔IV〕成形體 -20- .200948835 本發明之β-蒎烯系共聚物之成形體可依常法獲得。作爲 成形方法’可適宜地採用使用射出成形法、熱壓成形法、押 出成形法、切削加工法、活性能量線硬化型樹脂的方法等之 公知手法。其中,由生産性之觀點,較佳使用射出成形法、 熱壓成形法、押出成形法。 •光學材料 本發明之Ρ-蒎烯系共聚物可使用於各種光學材料,其範 圍未特別限定,適合於要求耐熱性優異、低吸水性及高透明 〇 性的光學材料。作爲光學材料,例如可列舉透鏡、非球面透 鏡、菲涅耳(Fresnel)透鏡、銀鹽相機用透鏡、數位電子相 機用透鏡、錄影相機用透鏡、投影機用透鏡、影印機用透鏡 、行動電話用相機透鏡、眼鏡用透鏡、使用藍色發光二極體 的數位光碟裝置用非球面pick-up透鏡、桿透鏡、桿透鏡列、 微透鏡、微透鏡列、各種透鏡列、階躍折,射率(step index) 型、漸變折射率(gradient-index)型、單模(single mode)型、 多核(multiple core)型、偏波面保存型、側面發光型等之 〇 光纖維、光纖維連接器、光纖維用接著劑、數位光碟(compact disc、光磁氣碟、數位碟、影像碟、電腦碟、導光體、光擴 散性成形體、液晶用玻璃基板代替薄膜、位相差薄膜、抗靜 電層、反射防止層、硬塗層,、透明導電層、抗眩層等之具有 機能性的機能性薄膜、平面顯示器用反射防止薄膜、觸控面 板用基板、透明導電性薄膜、反射防止薄膜、防眩薄膜、電 子紙用基板、有機電致發光用基板、電漿顯示器用前面保護 板、電漿顯示器用電磁波防止板、場發射顯示器(Field Emission Display)用前面保護板、使用壓電元件而使特定 -21- .200948835 部位之光前面擴散的導光板、構成偏光子、檢光子等的菱鏡 、回折格子、內視鏡、導波高能雷射的內視鏡、五菱鏡所代 表的相機用鏡或半反光鏡、(自動車用前燈透鏡、自動車用 前燈用反射器等)車輛用燈具所使用的透明材、太陽電池用 前面保護板、住宅用窗玻璃、移動體(自動車、電車、船舶 、航空機、宇宙船、宇宙基地、人工衛星等)用窗玻璃、窗 玻璃用反射防止薄膜、半導體露光時之防塵薄膜、電子寫真 感光材用保護薄膜、可經紫外光寫入或重寫的半導體( 0 EPROM等)封止材、發光二極體封止材、紫外光發光二極體 封止材、白色發光二極體封止材、SAW濾光片、光學的帶通 (Band-pass)濾光片、第二次高調波發生體、車效果發生 體、光轉換器、光交互連接器(interconnection)、光隔離器 (isolator)、光導波路、使用有機電致發光的面發光體部材 、分散半導體微粒子的面發光體部材、溶解或分散螢光物質 的螢光體等。 •導光體 〇 導光體爲可形成公知之各種形狀者,例如板狀、塊狀、 桿狀、屈曲形狀、彎曲形狀等之各種形態,或至少單面上附 有以屏幕印刷的點者,例如將V溝等線狀圖案、半球透鏡狀 之凹凸、皺圖案於導光體之表面賦型者,作爲其對象。 •光擴散性成形體 光擴散性成形體’相對於上述β-薇烯系共聚物,進一步 配合與向來同樣的光擴散劑而含有,因而使用此所得光擴散 性組成物’成爲成形爲板狀、團狀等規定形狀之成形體。 •機能性薄膜 -22- 200948835 使用β-薇烯系共聚物的基板之至少單面上,經由塗布所 形成的機能性薄膜未特別限定,較佳爲抗靜電層、反射防止 層、硬塗層、透明導電層、抗眩層等之具有機能性的薄膜。 •光學薄膜 使用β-蒎烯系共聚物的光學用薄膜,特別適用於偏光板 保護薄膜。成形此等光學用薄膜的方法並未特別限制,例如 ’可採用由溶液流延法或溶融押出法等之向來公知之各種方 法。其中,由地球環境上或作業環境上、或製造成本之觀點 〇 ,較佳採用未使用溶劑的溶融押出法之方法。又,尤其爲了 使位相差等之光學性能提升,使用溶液流延法亦爲有利》 •透鏡片 透鏡片係指由片主面之至少一面上形成的1個或複數之 透鏡形狀所構成的透鏡群所構成的透鏡部,使照射於片上的 光線方向變化,而具有集光、屈折、反射、分散等之機能。 因此,作爲此等透鏡片,一般而言,包含稱爲菱鏡片、菲涅 耳透鏡片、雙凸透鏡狀(lenticular)透鏡片、微透鏡列片等 ❹者。 •塑膠透鏡 塑膠透鏡係指具有透鏡機能的塑膠成形體,未特別限定 ,相等於眼鏡透鏡、相機透鏡、雙眼鏡透鏡、顯微鏡透鏡、 投影機透鏡、ίθ透鏡或pick-up透鏡等之各種透鏡。 •車輛用燈具 車輛用燈具之「燈具」係指被使用之至少具有光源與燈 罩者,又「車輛」係指被使用之二輪自動車、三輪自動車、 四輪自動車、其他自動車、鐵道車輛、推高機(forklift)之 -23- 200948835 其他産業用車輛等之廣義車輛。於是,「車輛燈具」係指此 種裝附於各種車輛的照明用或識別用、標識用之燈具,未特 別限定,相當於前照燈(head light)、尾燈(tail light)、停 止燈(stoplight)、方向指不燈(所謂閃光指示燈(winker ))、車寬燈、後退燈等。 •醫療機材 作爲醫療用器材,例如,可例示注射用之液體藥品容器 、安瓿、預塡充注射器、輸液用袋、固形藥品容器、點眼藥 0 容器、點滴藥容器等之液體或粉體、固體之藥品容器;血液 檢査用之抽樣用試驗管、採血管、檢體容器等樣品容器;手 術刀或止血箝(鉗子)、紗布、隱形眼鏡等之醫療材料等之 滅菌容器;注射器等之醫療器具;燒杯、玻璃器皿、燒瓶等 之醫療用實驗器具;醫療檢査用塑膠透鏡等之光學零件;醫 療用輸液管、配管、接口、真空管等之配管材料;義齒床、 人工心臓、人造齒根等之人工臓器或其零件等。 以上,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但本發明未限於上述之 〇 具體例。又’例示的材料,只要未特別説明,可單獨使用亦 可組合使用。 [實施例] 以下舉實施例進一步詳細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未受限 於此等實施例。 (參考例1) 使充分乾燥的玻璃製附栓燒瓶充分經氮氣置換後,於其 中加入經脫水的N-己烷1100質量份、經脫水的二氯甲烷n 00 質量份、經蒸餾純化的β·蒎烯23質量份、α-甲基苯乙烯20質 -24- 200948835 量份、與經脫水的三乙基胺4.5質量份,冷卻至-78 °C之溫度 。進一步於-78°C —邊攪拌一邊加入二氯乙烷鋁之l.〇m〇l/L 己烷溶液70質量份,開始聚合。10分鐘聚合後,添加10質量 份之甲醇,以終止聚合。之後,於室溫減壓去除二氯甲烷後 ’添加於蒸餾水800質量份中添加20質量份檸檬酸的水溶液 ’攪拌30分鐘。取出水層,加入蒸餾水至水層成爲中性而洗 淨,除去觸媒。如此所得的甲基環己烷層於甲醇/丙酮( 6 0/3 0 vol% )之混合溶劑1 0000質量份中再沈澱後,充分乾燥 〇 ’獲得β-薇烯/α-甲基苯乙烯共聚物(A1)之39質量份。此 所得β-蕕烯/α-甲基苯乙烯共聚物(Α1)之重量平均分子量 爲3 3,000,數量平均分子量爲20,000,由1H-NMR求得β-蒎烯 /α-甲基苯乙烯單元之質量比爲51/49。 (參考例2) 使充分乾燥的玻璃製附栓燒瓶充分經氮氣置換後,於其 中加入經脫水的Ν-己烷1100質量份、經脫水的二氯甲烷1100 質量份、經蒸餾純化的β-蒎烯3 7質量份、α-甲基苯乙烯8質 Ο 量份、與經脫水的三乙基胺4.5質量份,冷卻至-7 8 °c之溫度 。進一步於-7 8°C —邊攪拌一邊加入二氯乙烷鋁之l.〇mol/L 己烷溶液70質量份,開始聚合。10分鐘聚合後,添加10質量 份之甲醇,以終止聚合。之後,於室溫減壓去除二氯甲烷後 ,添加於蒸餾水800質量份中添加20質量份檸檬酸的水溶液 ,攪拌30分鐘。取出水層,加入蒸餾水至水層成爲中性而洗 淨,除去觸媒。如此所得的甲基環己烷層於甲醇/丙酮( 60/30vol% )之混合溶劑10000質量份中再沈澱後,充分乾燥 ,獲得P-蒎烯/α-甲基苯乙烯共聚物(A2) 39質量份。此所 -25- 200948835 得β-蒎烯/α-甲基苯乙烯共聚物(A2)之重量平均分子量爲 38,000,數量平均分子量爲22,000,由1H-NMR求得β-薇烯/α_ 甲基苯乙烯單元之質量比爲81/19。 (參考例3) 使充分乾燥的玻璃製附栓燒瓶充分經氮氣置換後,加入 經脫水的Ν-己烷208質量份、經脫水的二氯甲烷240質量 份、經脫水的二乙基醚0.58質量份,冷卻至-78 °C之溫度。 進一步於- 78°C —邊攪拌一邊加入二氯乙烷鋁之l_〇mol/L己 H 烷溶液8.2質量份。進一步保持於-78°c的狀態下加入P-二 茴香基氯化物之0.1 mol/L己烷溶液4.4質量份時變爲紅燈 色。立刻以1小時加入蒸餾純化的β -蕕嫌38質量份及α -甲 基苯乙烯8質量份及Ρ-二異丙烯基苯1.6質量份之混合單體 溶液時接著變成濃燈色’溶液之黏度會上昇。混合單體溶液 之添加終了後’添加甲醇6質量份’以終止反應。添加於蒸 館水100質量份中添加檸檬酸5質量份的水溶液,攪拌5分 鐘。取出水層,加入蒸餾水至水層成爲中性而洗淨’除去鋁 Q 化合物。所得有機層於甲醇/丙酮(60/40vol% )之混合溶劑 5000質量份中再沈澱後’充份乾燥而獲得Ρ·蒎烯/α_甲基苯 乙嫌共聚物(A3) 45質量份。所得β-蕕烯/α-甲基苯乙烯共 聚物(A3)之重量平均分子量爲150,000’數量平均分子量 爲39,000,自1H-NMR求得之β -薇嫌/ α-甲基苯乙儲單元之 質量比爲7以22 ’玻璃轉移溫度爲l〇3°C ° (參考例4) 除將混合單體溶液變更爲經蒸餾純化的P-蒎烯23質量 份及α_甲基苯乙嫌20質量份及ρ -二異丙稀基苯1.6質量份 -26- 200948835 的混合單體溶液之外,與參考例3同樣地進行而獲得β_薇稀 /α-甲基苯乙烯共聚物(Α4) 44質量份。所得β_蒎烯/α_甲基 苯乙烯共聚物(Α4)之重量平均分子量爲199,0〇〇,數量平 均分子量爲41,〇〇〇,由1H-NMR求得之β-璇烯/α_甲基苯乙 烯單元之質量比爲48/52,玻璃轉移溫度爲133 °C。 (參考例5) 除將混合單體溶液變更爲經蒸餾純化的β-璇烯23質量 份及茚20質量份的混合單體溶液之外,與參考例3同樣地 Q 進行而獲得β-璇烯/茚共聚物(Α5 ) 44質量份。所得β_蒎烯 /茚共聚物(Α5)之重量平均分子量爲59,400,數量平均分 子量爲25,900,自1H-NMR求得之β-薇烯/茚單元之質量比 爲52/48,玻璃轉移溫度爲140°C。 (實施例1) 其次,於經氮氣置換的附攪拌裝置的耐壓容器內,收容 環己烷123質量份與上述所得蒎烯/α-甲基苯乙烯共聚物( Α1) 30質量份,經由攪拌,完全溶解β·蒎烯/α-甲基苯乙烯 〇 共聚物(Α1)。之後,加入氫化觸媒,爲5%鈀担持碳(產品 編號:E1002NN/W Evonik.DegussaJapan股份有限公司製 )15質量份,攪拌,充分分散後,該耐壓容器內充分地以氫 置換,一邊攪拌一邊於130°C、氫壓力:20MPa下反應15小時 後,回到常壓。將反應後之溶液通過〇·5μιη之Teflon (註冊 商標)過濾器過濾,分離除去觸媒後’於甲醇/丙酮(60/4 0v〇1 % )之混合溶劑3 0 00質量份中再沈澱,之後,充分乾燥,獲 得β·蒎烯系共聚物(H1 ) 29質量份。測定如此所得β-蒎烯系 共聚物(Η1 )之1H-NMR的結果,殘存的烯烴性雙鍵爲0.4莫 -27- 200948835 耳%,殘存的芳香族環爲2.3莫耳%。玻璃轉移溫度爲156 °C 。又於W-NMR之6〜8PPm之質子之積分値相對於全質子之積 分値的比率爲5.2χ10·3,又4.5〜6ppm之質子之積分値相對於 全質子之積分値的比率爲2.1x10“。此所得β-蒎烯系共聚物 (Η1)之重量平均分子量爲31,000,數量平均分子量爲 1 8,400。評價結果示於表卜 (實施例2) 其次,除變更β-璇烯/α-甲基苯乙烯共聚物(Α1),而使 ❹ 用β-蒎烯/α·甲基苯乙烯共聚物(Α2)之外,與實施例1同樣 地進行,獲得Ρ-蒎烯系共聚物(Η2)。測定如此所得β-薇烯 系共聚物(Η2 )之1H-NMR的結果,殘存的烯烴性雙鍵爲1.6 莫耳%,殘存的芳香族環爲2.5莫耳%。玻璃轉移溫度爲 142°C。又於1H-NMR之6〜8ppm之質子之積分値相對於全質 子之積分値的比率爲5.5xl(T3,又4.5〜6ppm之質子之積分値 相對於全質子之積分値的比率爲9.0χ10_4。此所得β-蒎烯系 共聚物(Η2)之重量平均分子量爲36,000,數量平均分子量 Ο 爲20,100。評價結果示於表1。 (實施例3) 除變更β-薇烯/α-甲基苯乙烯共聚物(Α1),而使用β-蒎烯/α·甲基苯乙烯共聚物(A3)之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 進行,獲得β-蒎烯系共聚物(Η3 )。測定如此所得的β-蒎烯 系共聚物(Η3 )之1H-NMR的結果,殘存的烯烴性雙鍵爲 1.9莫耳% ’殘存的芳香族環爲8.1莫耳%。玻璃轉移溫度 爲144°C。又於1H-NMR之6〜8ppm之質子之積分値相對於 全質子之積分値的比率爲5.6χ10·3,又4.5〜6ppm之質子之 -28- 200948835 積分値相對於全質子之積分値的比率爲9·1x1 〇-4。此所得 璇烯系共聚物(H3)之重量平均分子量爲98,〇〇〇 ’數量平均 分子量爲29,300。評價結果示於表1° (實施例4) 除變更β-蒎烯/α-甲基苯乙烯共聚物(A1)’而使用β· 蒎烯/α-甲基苯乙烯共聚物(Α4)之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 進行,獲得β-蒎烯系共聚物(Η4) °測定如此所得之ρ-菠嫌 系共聚物(Η4)之1H-NMR的結果’殘存的稀烴性雙鍵爲 φ 0.6莫耳%,殘存的芳香族環爲2.8莫耳%。玻璃轉移溫度 爲16(TC。又於1H-NMR之6〜8ppm之質子之積分値相對於 全質子之積分値的比率爲5·2χ10·3’又4.5〜6ppm之質子之 積分値相對於全質子之積分値的比率爲2.1 x 1 。此所得之 β-蒎烯系共聚物(H4)之重量平均分子量爲79,200’數量平 均分子量爲24,300。評價結果示於表1° (實施例5) 除變更β-蒎烯/α-甲基苯乙烯共聚物(Α1),而使用β-Ο 蒎烯/茚共聚物(Α5 )之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獲得β-蒎烯系共聚物(Η5 )。測定如此所得之β-蒎烯系共聚物(Η5 ) 之1 H-NMR的結果,殘存的烯烴性雙鍵爲2.9莫耳%,殘存 的芳香族環爲9.8莫耳%。玻璃轉移溫度爲1881。又於 iH-NMR之6〜8PPm之質子之積分値相對於全質子之積分値 的比率爲1·3χ10·2,又4.5〜6ppm之質子之積分値相對於全 質子之積分値的比率爲9·2χ1〇-4。此所得之β-蒎烯系共聚物 (Η5)之重量平均分子量爲41,00 0,數量平均分子量爲 23,800。評價結果示於表1。 -29- 200948835 又,關於上述各步驟所得之材料以及下述步驟所製造之 材料之物性測定如以下方式進行。 〇成形 所得之β-蒎烯系共聚物以加壓成形或射出成形製作試 驗片。加壓成形於180°C獲得50mmx5 0mmx3mmt大小的成形 體。射出成形則於筒溫度240°C、溫度60°C、使用模具 50mmx50mm><3mmt 實施》 〇分子量 〇 數量平均分子量及重量平均分子量任一者皆基於凝膠 滲透層析法(GPC )測定,以聚苯乙烯換算値求得者。其中 ,作爲GPC裝置,使用TOSOH股份有限公司製之HLC-8020 (產品編號),作爲管柱,使用TOSOH股份有限公司製之 TSKgel· GMH-M之2管與G2000H之1管直列連繫者。 〇殘存雙鍵率 ' 使用JEOL製40 0MHz磁體之核磁氣共鳴裝置於室溫積算 1 000次測定。所得W-NMR光譜(四甲基矽烷(TMS )之質 G 子爲〇Ppm。4.5〜6ppm之積分値作爲來自β -薇烯之烯烴性雙 鍵,6〜8ppm之積分値爲芳香族環,算出殘存雙鍵率。 〇玻璃轉移溫度(Tg) 使用充分乾燥並除去溶劑之樣品,經示差掃描熱量測定 法(DSC )測定。此處,測定裝置爲美特勒一托利多股份有 限公司製之DSC30 (產品編號)。 〇全光線透過率 使用村上色彩硏究所股份有限公司製之HR-100(產品編 號),依據JIS-K-73 6 1 - 1測定 -30- 200948835 〇耐光性試驗 依據ASTM-G53,進行1〇〇小時之促進暴露試驗,測定YI (黃色指數)之試驗前與試驗後之黄變度(ΔΥΙ)°此處’使 用紫外線曝露試驗機(股份有限公司東洋精機製作所製 ATLAS-UVCON)。ΥΙ之測定依據JIS-K-7373進行。之後基於 以下之判定基準評價。 ΔΥΙ=(紫外線暴露1〇〇小時後之ΥΙ)-(紫外線暴露前 之ΥΙ) H 〇 : ΔΥΙ^ 10 長期之耐光性良好 X : 10 < ΔΥΙ 長期之耐光性不良 表1 實施例1 實施例2 實施例3 實施例4 實施例5 聚合物 H1 H2 Η3 Η4 Η5 β-蒎烯(質量%) 51 81 78 48 52 芳香族性單體(質量%) 49 19 22 52 48 烯烴性雙鍵之氫化率 (莫耳(%) 99.6 98.4 98.1 99.4 97.1 4.5〜6ppm之積分値/全 積分値 2.1X10·4 9.0X104 9.1Χ10·4 2.1Χ10'4 9.2Χ10'4 芳香族環之氫化率 (莫耳%) 97.7 97.5 91.9 97.2 90.2 6〜8ppm之積分値/全 積分値 5.2X10·3 5.5Χ10'3 5.6Χ10'3 5.2Χ10·3 1.3X10 2 Tg (°C ) 156 142 144 160 188 5%重量減少溫度(°C) 324 337 331 328 349 全光線透過率(%) 91 91 91 90 90 耐光性 〇 〇 〇 〇 〇 -31- 200948835 (比較例1) 使充分乾燥的玻璃製附栓燒瓶充分地氮氣置換後,於其 中加入經脫水的N-己烷1100質量份、經脫水的二氯甲烷1100 質量份、經蒸餾純化的β-薇烯40質量份、與經脫水的三乙基 胺4.5質量份,冷卻至-7 8 °C之溫度。進而,於-78 °C~邊攪拌 ,一邊加入二氯乙烷鋁之l.〇mol/L己烷溶液70質量份,開始 聚合。聚合10分鐘後,添加甲醇10質量份,使聚合終了。之 後,於室溫減壓去除二氯甲烷後,添加於蒸餾水800質量份 0 中添加檸檬酸20質量份之水溶液,攪拌30分鐘。抽出水層, 加入蒸餾水,將水層洗淨至成爲中性,去除觸媒。將如此所 得之甲基環己烷層再沈澱於甲醇/丙酮(60/3 Ovol% )之混合 溶劑10000質量份後,充分乾燥,獲得β-薇烯聚合物(B1) 3 9質量份。此所得之β-薇烯聚合物(B1)之重量平均分子量 爲5 3,000’數量平均分子量爲3 2,000。 經氮氣置換的附攪拌裝置之耐壓容器內,收容環己烷 127質量份、上述所得β-薇烯聚合物(Β1 ) 25質量份,經攪 Ο 拌將β-蒎烯聚合物(Α1)完全溶解。之後,添加7.5質量份 之5%鈀担持氧化鋁粉末(N. E. CHEMCAT股份有限公司製 )作爲氫化觸媒,攪拌使充分分散後,將該耐壓容器內充分 地以氫氣置換,一邊攪拌一邊於160 °C、氫壓力:5 MPa下使 反應25小時反應後,返回常壓。將反應後之溶液經 0.5pmTeflon (註冊商標)過濾器過濾,分離除去觸媒後, 使於3000質量份之甲醇/丙酮(60/4 Ovol% )之混合溶劑再沈 澱,之後,充分乾燥,獲得24質量份之β·蒎烯系聚合物(B2 )。測定如此所得之Ρ-璇烯系聚合物(Β2)之1 H-NMR的結果 -32- 200948835 ,殘存的烯烴性雙鍵爲1.7莫耳%。玻璃轉移溫度爲129 °C。 又1 H-NMR之6〜8ppm之質子之積分値相對於全質子之積分 値的比率爲9.1xl〇·4,又4.5〜6ppm之質子之積分値相對於全 質子之積分値的比率爲9.7 xl (Γ4。此所得β-璇烯系聚合物( Β2)之重量平均分子量爲51,900,數量平均分子量爲31,600 。評價結果示於表2。 (比較例2) 將參考例1所得之β-蒎烯/α-甲基苯乙烯共聚物(Α1 )作 0 爲本比較例。 (比較例3) 將參考例2所得之β-璇烯/α-甲基苯乙烯共聚物(Α2 )作 爲本比較例。評價結果示於表2。 (比較例4) 以與特開20 02- 1 2 1 23 1之實施例12同樣地進行獲得茚/Ρ-薇烯共聚物(Β3)。所得茚/β-蒎烯共聚物(Β3)之重量平均 分子量爲64,000,數量平均分子量爲24,3 00。茚/β-薇烯共聚 〇 物(Β3 )之評價結果示於表2。 (比較例5) 除將混合單體溶液變更爲經蒸餾純化的β-蒎烯42質量 份及α-甲基苯乙烯4質量份的混合單體溶液以外,與參考例 3同樣地進行而獲得β-蒎烯/α -甲基苯乙烯共聚物(Α6) 45 質量份。所得之β-蒎烯/α-甲基苯乙烯共聚物(Α6)之重量 平均分子量爲43,000’數量平均分子量爲23,700’由1H-NMR 求得的β-蕕烯/α-甲基苯乙烯單元之質量比爲90/10,玻璃轉 移溫度爲97°C。 -33- 200948835 (比較例6) 除變更β-蒎烯/a-甲基苯乙烯共聚物(A1),而使用β-蒎烯/α_甲基苯乙烯共聚物(Α6)之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 進行,獲得β-蒎烯系共聚物(Η6)。測定如此所得之p-蒎烯 系共聚物(Η6)之1H-NMR的結果,殘存的烯烴性雙鍵爲 0.5莫耳%,殘存的芳香族環爲3.7莫耳%。玻璃轉移溫度 爲134°C。又1H-NMR之6〜8ppm之質子之積分値相對於全 質子之積分値的比率爲5.2χ1(Γ3,又4,5〜6ppm之質子之積 © 分値相對於全質子之積分値的比率爲2.5xl0_4。此所得β-蒎烯系共聚物(Η6)之重量平均分子量爲39,000’數量平均 分子量爲23,500。評價結果示於表2。 (參考例6) 氫化觸媒之調製 預先將三異丁基鋁(TOSOH · FINECHEM股份有限公司 製)以20%之濃度溶解於環己烷的溶液,添加至經氮氣置換 的玻璃製加形燒瓶,於氮氣流下添加29·2ιη1,冷卻至〇°C。 © 於此,於氮氣流下添加2-乙基己烷酸鎳(Kishida化學股份 有限公司製)之甲苯溶液(鎳6%) 7.4ml ’調製均一系氫化 觸媒。 (比較例7) 於經氮氣置換的附攪拌裝置之耐壓容器內,收容環己烷 123質量份、上述所得之β-蒎烯/ex-甲基苯乙烯共聚物(A1 ) 質量份,經攪拌,將β·薇烯/α-甲基苯乙烯共聚物(Α1 ) 完全溶解。耐壓容器內充分經氫氣置換,室溫下’ 一邊於 lOOOrpm攪拌一邊添加7質量份於參考例6調製的氫化觸媒。 -34- 200948835 ^ 立刻地,以氫氣加壓至IMPa,昇溫至50°C。昇溫至5〇°C後, 再添加7質量份氫化觸媒,昇溫至120°C。於120°C使反應9小 時後,回到常壓•室溫。添加於蒸餾水1 〇〇質量份中加入檸 檬酸8.1質量份與30%過酸化氫水溶液4.8質量份之水溶液於 耐壓容器中,攪拌30分鐘。抽出水層,將蒸餾水洗淨至水層 成爲中性,除去觸媒。所得之環己烷層於30 00質量份之甲醇 /丙酮(6 0/4 0vol%)之混合溶劑中再沈澱,之後,充分乾燥 ,獲得29質量份之β-蕕烯系共聚物(H7 )。測定如此所得之β-❹ 蒎烯系共聚物(Η7 )之1H-NMR的結果,殘存的烯烴性雙鍵 爲5 0莫耳%,殘存的芳香族環爲9 4莫耳。玻璃轉移溫度爲 139°C。又於1H-NMR之6〜8ppm之質子之積分値相對於全質 子之積分値的比率爲0.17,又4.5〜6ppm之質子之積分値相 對於全質子之積分値的比率爲0.019。此所得之P-蒎烯系共聚 物(H7)之重量平均分子量爲29,600,數量平均分子量爲 17,100。評價結果視於表2。 ❹ -35- 200948835 表2
比較例1 比較例2 比較例3 比較例4 比較例5 比較例6 比較例7 聚合物 B2 A1 A2 B3 A6 H6 H7 β-薇烯(質量%) 100 51 81 40 90 90 51 芳麵性單體 (質量%) 0 49 19 60 10 10 49 烯烴性雙鍵之氫化率( 莫耳(%) 98.3 0 0 0 0 99.5 50 4.5〜6ppm之積分値/ 全積分値 9.7X10·4 0.037 0.052 0.033 0.058 2.5X10-4 0.019 芳香族環之氫化率 (莫耳%) - 0 0 0 0 963 6 ό〜8ppm之積分値/全 積分値 9.1ΧΗΓ4 0.2 0.07 0.23 0.032 5.2X10·3 0.17 Tg(°C) 129 121 99 151 97 134 139 5%韋晕減少溫度 CC) 360 297 305 335 310 341 313 全光麵過率(%) 92 89 89 89 89 91 89 耐光性 〇 X X X X 〇 X Ο 由實施例可知,β-蒎烯單位30〜80質量%及芳香族系 單體單位70〜20質量%而成之烯烴性雙鍵爲80莫耳%以上 氫化而成之β-蒎烯系共聚物係耐熱性高,且全光線透過率、 耐光性優異。 由實施例及比較例1、比較例5 '比較例6可知,未含 芳香族性單體或低於20質量%者耐熱性低。 由實施例及比較例2、比較例3、比較例4、比較例7 可知,將烯烴性雙鍵氫化80莫耳%以上者耐光性、耐熱性 會被改善。 -36- 200948835 由實施例1及比較例7可知,固定於碳之鈀觸媒之存在 下,氫化烯烴性雙鍵及芳香族環者,烯烴性雙鍵爲90莫耳 %以上且來自芳香族性單體之芳香族爲80%以上被氫化。 【圖式簡單說明】 無。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無。
-37-

Claims (1)

  1. 200948835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β·蒎烯系共聚物’其係由β -蒎烯單位30〜80質量%及 芳香族系單體單位7〇〜20質量%所構成,且烯烴性雙鍵的 80莫耳%以上經加氫而成之卩-蒎烯系共聚物。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Ρ-蒎烯系共聚物’其中來自芳香族 性單體之芳香族環係5〇莫耳%以上經氫化。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β·蒎烯系共聚物’其中芳香族系單 體爲選自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及茆之至少1種類。 〇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β_薇烯系共聚物’其中烯烴性雙鍵 爲90莫耳%以上且來自芳香族性單體之芳香族爲80 %以 上經氫化。 5. —種成形體,其係由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β·璇烯系共聚物 所形成。 6. —種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β-蒎烯系共聚物之製造方 法,其特徵爲將由β-蒎烯及芳香族系單體共聚合而成的共 聚物,於固定在碳上的鈀觸媒之存在下,將烯烴性雙鍵及 〇 芳香族環氫化。 200948835 四、指定代表圖: (一) 本案指定代表圖為:無。 (二) 本代表圖之元件符號簡單說明: Μ 〇 五、本案若有化學式時,請揭示最能顯示發明特徵的化學式:
TW098111762A 2008-04-10 2009-04-09 β-pipene based copolymer and producing method thereof TW200948835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02512 2008-04-1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48835A true TW200948835A (en) 2009-12-01

Family

ID=411619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8111762A TW200948835A (en) 2008-04-10 2009-04-09 β-pipene based copolymer and producing method thereof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461180B2 (zh)
TW (1) TW200948835A (zh)
WO (1) WO200912578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951151A (en) * 2008-04-10 2009-12-16 Kuraray Co β-pinene-based polymer and molded product made therefrom
KR20110008031A (ko) * 2008-04-10 2011-01-25 가부시키가이샤 구라레 수소화 β-피넨계 중합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성형체
CN112646099B (zh) * 2020-12-03 2022-08-19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β-蒎烯-异丁烯-茚共聚树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聚丙烯增韧改性中的应用
CN116162196A (zh) * 2022-12-26 2023-05-26 广西民族大学 浅色高稳定性氢化萜烯酚苯乙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61457A (en) * 1971-07-02 1973-09-25 Arizona Chem Process for beta pinene dipentene copolymers
GB8620395D0 (en) * 1986-08-21 1986-10-01 Exxon Research Patents Inc Hydrogenated petroleum resins
JP2002121231A (ja) * 2000-10-16 2002-04-23 Hitachi Chem Co Ltd インデン系重合体の製造法並びにこの重合体を用いた成形材、フィルム、添加剤及び光学用部品
EP2075265A4 (en) * 2006-10-11 2011-02-16 Yasuhara Chemical Co Ltd BETA-PINEN POLYM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REOF
JP5386093B2 (ja) * 2007-02-16 2014-01-15 株式会社クラレ 医療用器材
JP5149030B2 (ja) * 2007-02-16 2013-02-20 株式会社クラレ 車両灯具用透明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車両灯具
TW200951151A (en) * 2008-04-10 2009-12-16 Kuraray Co β-pinene-based polymer and molded product made therefrom
JP5356084B2 (ja) * 2008-04-11 2013-12-04 株式会社クラレ 重合体の連続水素化方法および水素化反応により得られる水素化重合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461180B2 (ja) 2014-04-02
WO2009125784A1 (ja) 2009-10-15
JPWO2009125784A1 (ja) 2011-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07431B (zh) A cyclic olefin ring-opening polymer, a hydride thereof and the hydride composition, and tricyclopentadiene
JP5478249B2 (ja) 水素化β−ピネン系重合体及びそれからなる成形体
TW200829617A (en) β-pinene polymer and process for production thereof
TW200948835A (en) β-pipene based copolymer and producing method thereof
JP5356084B2 (ja) 重合体の連続水素化方法および水素化反応により得られる水素化重合体
JP2002121231A (ja) インデン系重合体の製造法並びにこの重合体を用いた成形材、フィルム、添加剤及び光学用部品
JP4447224B2 (ja) 光学材料および光学製品
TW200808843A (en) Cyclic olefin addition copolymer,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retardation film obtained from the copolymer
JP5097541B2 (ja) 透明耐熱性樹脂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透明耐熱性樹脂を含有する光学材料
WO2009125828A1 (ja) β-ピネン系重合体及びそれからなる成形体
JP5307597B2 (ja) 重合体の水素化方法および水素化反応により得られる水素化重合体
JP4206899B2 (ja) 面実装型led素子
JPH11189614A (ja) 光透過用光学材料
JP5203305B2 (ja) β−ピネン系グラフト共重合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1213851A (ja) β−ピネン系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JP2002053631A (ja) 新規なブロック共重合体及び光学式情報記録媒体
JP4214686B2 (ja) 樹脂積層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4244594A (ja) 環状共役ジエン系共重合体
JP2009270096A (ja) 重合体の水素化方法および水素化反応により得られる水素化重合体
JP2007269961A (ja) 透明耐熱性樹脂、その水素添加物、およびそれら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透明耐熱性樹脂を含有する光学材料
JP5388044B2 (ja) 重合体および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JP2008127414A (ja) 脂環式ポリエーテル系重合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5255732A (ja) 環状共役ジエン系共重合体およびその水素化体の製造方法
JP2012036280A (ja) β−ピネン系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JP2005255731A (ja) 水素化環状共役ジエン系共重合体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光学用樹脂成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