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935713A - Current balancing power supply circuit for multiple groups of DC loads - Google Patents

Current balancing power supply circuit for multiple groups of DC loads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935713A
TW200935713A TW097123381A TW97123381A TW200935713A TW 200935713 A TW200935713 A TW 200935713A TW 097123381 A TW097123381 A TW 097123381A TW 97123381 A TW97123381 A TW 97123381A TW 200935713 A TW200935713 A TW 20093571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urrent
inductors
group
supply circuit
circu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233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hing-Chi Cheng
Shang-Jin Yan
Chung-Tsai Huang
Po Yi Lee
Original Assignee
Delta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lta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Delta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to TW0971233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0935713A/zh
Priority to US12/236,262 priority patent/US20090195169A1/en
Priority to KR1020090035798A priority patent/KR101032558B1/ko
Priority to EP09006351A priority patent/EP2139298A3/en
Priority to JP2009115335A priority patent/JP2010004734A/ja
Publication of TW2009357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35713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30Driver circuits
    • H05B45/35Balancing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4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4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4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7/4803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with means for reducing DC component from AC output voltag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30Driver circuits
    • H05B45/37Converter circuits
    • H05B45/3725Switched mode power supply [SMPS]
    • H05B45/382Switched mode power supply [SMPS] with galvanic isolation between input and outpu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40Details of LED load circuits
    • H05B45/44Details of LED load circuits with an active control inside an LED matrix
    • H05B45/46Details of LED load circuits with an active control inside an LED matrix having LEDs disposed in parallel lin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30Semiconductor lamps, e.g. solid state lamps [SSL] light emitting diodes [LED] or organic LED [OL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Description

200935713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案係關於一種供電電路’尤指一種多組直流負載之 電流平衡供電電路。 * 【先前技術】 • 近年來由於發光二極體(Light Emitting Diode,LED)製 造技術的突破,使得發光二極體的發光亮度及發光效率大 φ 幅提升,因而使得發光二極體逐漸取代傳統的燈管而成為 新的照明元件,廣泛地應用於例如家用照明裝置、汽車照 明裝置、手持照明裝置、液晶面板背光源、交通號誌指示 燈、指示看板等照明應用。 發光二極體係為直流負載,目前在多發光二極體的應 用中’由於每個發光二極體的特性彼此不同,使得流經每 侗發光二極體的電流大小都不盡相同,如此不僅導致使用 發光二極體的電子裝置,例如液晶顯示器面板,發光亮度 Φ 不均勻’也會使得個別發光二極體的使用壽命大幅減少, 進而使得整個電子裝置受到損害。 為了要改善發光二極體電流不均勻的問題,已經有許 多的發光二極體電流平衡技術被採用以改善這項缺失。美 國專利証號US6, 621,235揭露一種多組發光二極體之電流 半衡供電電路,如第一圖所示,該傳統的電流平衡供電電 路包3線性電壓調整器1U1 inear regulator)、低通濾、波 器12以及多個電流鏡Μι〜Mn。其中,線性電壓調整器11的 200935713 第一輸入端連接的參考電流irei為定電流,用以控制線性 電壓調整器11產生相對應的輸出電壓到低通濾波器12, 經由低通濾波器12濾波後再輸出到電流鏡Ml~Mn的閘極 端’使得每個電流鏡Μι〜Μη輸出相同的電流,因此’每組連 接於電流鏡Μ!〜Μη的發光二極體具有相同電流及發光亮度。 然而,傳統多組發光二極體之電流平衡供電電路使用 線性電壓調整器以及電流鏡,使得電路功率損耗大且電路 運作效率低,相對使用較多的元件且線路較複雜。因此, ❿如何發展一種可改善上述習知技術缺失之多組直流負载之 電流平衡供電電路,實為相關技術領域者目前所迫切需要 解決之問題。 【發明内容】
本案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種纽直流貞載之電流平 衡供電電路,顧不同於傳統多組直流負載供電電路的線 路架構,使每—組直流負_ 平衡且競亮度相同, 更使電路功率損耗小且電路運作效率高,相對使用較少的 7L件且電路複雜度低,並可節省大幅的成本。 為達上述目的’本案之—㈣義纽祕為提供一種 =直流負載之電流平衡供電電路,用以驅動複數組直流 負載’俾使每—組直流負載的發光亮度實質上相同。該多 組直流負載之電流平衡供電電路至少包含:—電流供電電 路’用以接收—t源並轉換為—特定電流大小之電流,以 提供給該複數組纽負載,·-均流電路,與該電流供電電 200935713 路的輸出端及該複數組直流負載串接,且該均流電路包含 至少一個耦合電感,用以平衡該複數組直流負載的電流大 小;以及一電流控制單元,連接於該電流供電電路與該複 數組直流負載之至少一組,用以檢測該複數組直流負載的 電流大小並控制該電流供電電路的輸出電流。 為達上述目的,本案之另一較廣義實施態樣為提供一 種均流電路,用於電流平衡供電電路,其中電流平衡供電 電路且有電流供電電路,用於提供特定電流大小之電流予 G 複數組直流負載。本案之均流電路係與電流供電電路的輸 出端及複數組直流負載串接,且本案之均流電路至少包 含:至少一組電感組,每一組電感組具有至少一個耦合電 感,每一個耦合電感具有複數個電感,用以平衡提供予複 數組直流負載的電流大小。 【實施方式】 體現本案特徵與優點的一些典型實施例將在後段的說 Ο 明中詳細敘述。應理解的是本案能夠在不同的態樣上具有 各種的變化,其皆不脫離本案的範圍,且其中的說明及圖 示在本質上係當作說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案。 本案之多組直流負載之電流平衡供電電路可用以驅動 多組直流負載且可以使多組直流負載的電流平衡,俾使每 一組直流負載的發光亮度實質上相同,其中多組直流負載 可為例如多組發光二極體,但不以此為限,且每一組發光 二極體可以具有多個發光二極體,例如每一組發光二極體 200935713 可具兩個發光二極體β ^ ^ ^下將以多組發光二極體之電流平 丄也 且々,L負載之電流平衡供電電路之示範 例來說明本案技術。請來貼铱m ^ '參閱第二圖A,其係為本案較佳實 施例之多組發光二極體> 带士 立m ^ ^ A 之電〜平衡供電電路之電路方塊示 思圖。如第一圖A所示,之知找, ^ _ ^ 0 s ^ 夕組發光二極體之電流平衡供電 電路2至>、匕3電流供電雷政 ,Λ ^ -p, 电冤路21、均流電路22以及電流 控制單元23 ’其中電流佴 供電電路21甩以接收電源Vl,例 如直流電源’並轉換為特定雷、、A 士 ❿
κ亏疋電极大小之電流以提供給複數 組發光二極體Gla~ Gnb電| b电篁,其中η代表組數,a,b分別代 表該組内的第一個發先-榀栌丨、,B够—如〜 一極體以及第一個發光二極體。均 流電路22包含至少-個輕合電感,其係與電流供電電路 21的輸出端及複數組發光二極體Gia~Gnb串接,用以平衡 複數組發光〆極體Gia Gnb的電流大小。電流控制單元23 連接於電流供電電路21與複數組發光二極體Gia~Gnb之至 少一組,用以檢測複數組發光二極體GirGnb的電流大小 並控制電流供電電路21的輪出電流,於本實施例中,電流 控制單元23係串接於例如複數組發光二極體Gia~ Gnb的第 一組發光二極體GlsTGlb’以檢測其中一組發光二極體的電 流大小,進而控制流經複數組發光二極體Gla~Gnb的電流 大小。於一些實施例中’電流供電電路21可為例如隔離式 或非隔離式之電流供電電路,但不以此為限。 於一些實施例中’本案多組發光二極體之電流平衡供 電電路2更包含複數個整流器Di~Dn、電源整流電路24、滤 波電路25以及複數個電容Ci〜Cn,其中複數個整流器Di〜Dn 200935713 可為例如二極體,其分別與電流供電電路21的輸出端、均 流電路22以及複數組發光二極體Gla~Gnb串接,使得電流 供電電路21的輸出電流方向為單一方向,例如由電流供電 電路21流向複數組發光二極體Gla~Gnb,此外,於一些變 化例中,可以改變複數個整流器Di〜Dn的單一個或複數個之 連接極性,且相對應的該單組或複數組發光二極體Gla~Gnb 也同時改變其連接極性,以分別或同時調整每一組發光二 極體的電流方向。 ❹ 電源整流電路24係連接於電流供電電路21的輸入 端,用以接收父流電源V i η並轉換為電流供電電路2 1可以 接受的電源Vi,例如直流電壓,到電流供電電路21,於一 些實施例中,該電源整流電路24更具有功率因數校正功 能。濾波電路25係連接於電源整流電路24的輸出端,用 以濾除不必要的高頻雜訊。複數個電容分別連接於對 應的每一組發光二極體Gla~Gnb。於此實施例中,如第二圖 A所示,複數個整流器D!~Dn係分別串接於電流供電電路21 Ο 之輸出端與均流電路22之間,當然,於其他實施例中,如 第二圖B所示,複數個整流器D!〜Dn亦可分別串接於均流電 路22與對應的複數組發光二極體Gla~Gnb之間。 請參閱第三圖,其係為第二圖A所示之多組發光二極 體之電流平衡供電電路之細部電路架構示意圖。如第三圖 所示,電流供電電路21可為例如隔離式電流供電電路且至 少包含輸入電容Cin、開關電路211以及第一變壓器,其 中輸入電容Cin連接於電流供電電路21的輸入端。開關電 200935713 路211連接於輸入電容Cin、電流控制單元23、電流供電電 路21的輸入端以及第一變壓器A的初級繞線Nu,其中開 關電路211係由至少一個開關元件組成,且籍由電流控制 單元23控制其運作。於本實施例中,開關電路211係由第 一開關元件Qi組成,而電流控制單元23會控制第一開關 兀件Q1導通或截止,俾將電源v 1的電能以例如脈衝型式 傳送至第一變壓器T!的第一次級繞線N12以及第二次級繞 線N13,因此,第一變壓器T!的第一次級繞線N12以及第 Φ 二次級繞線n13會感應且輸出例如脈衝型式電流,由於第 一次級繞線N12與初級繞線Nu的匝數比(turn ratio)相同於 第二次級繞線N13與初級繞線Nn的匝數比,所以,電流供 電電路21的第一輸出端及第二輸出端,也就是第一次級繞 線N12以及第二次級繞線N13會感應且輸出相近大小值的 脈衝型式電流。 於本實施例中,均流電路22由至少一個第一耦合電感 Lcl構成,此第一耦合電感1^具有複數個電感,例如第一電 G 感Lcn及第二電感Lcl2,其中第一電感Lcll串接於電流供電 電路21的複數個輸出端中的第一輸出端、第一整流器Di 以及第一組發光二極體Gla~Glb並構成第一電流迴路。第 二電感Lci2串接於電流供電電路21的第二輸出端、第二整 流器D2以及第二組發光二極體G2a~G2b並構成第二電流迴 路。利用此均流電路22使流過第一組發光二極體Gla~Glb 與第二組發光二極體G2a~G2b的電流可達到實質上相同, 如此可使第一組發光二極體Gla~Glb與第二組發光二極體 11 200935713 G2a~G2b的發光亮度實質上相同。於一些實施例中,本案多 組發光二極體之電流平衡供電電路2更包含複數個電容, 例如第一電容C!及第二電容G分別連接於第一組發光二極 體Gla~Glb與第二組發光二極體G2a~G2b。 請參閱第四圖,其係為本案另一較佳實施例之多組直 流負載之電流平衡供電電路之電路示意圖。如第四圖所 示,於此實施例中,多組發光二極體之電流平衡供電電路 2之均流電路22、電流控制單元23、複數個整流器D「D4 ❿ 以及複數個電容crc2之架構、功能與原理相似於第三圖 所示實施例,因此不再贅述。惟電流供電電路21採不同的 電路架構且包括開關電路211,該開關電路211係由第二開 關元件Q2、第三開關元件Q3、諧振電感Lr以及諧振電容 Cr組成,其中,第二開關元件Q2及第三開關元件Q3藉由 串接點k串接後再與電流供電電路21的輸入端及輸入電容 Cin連接,而串接點k與第二變壓器T2的初級繞線N21之間 則串接諧振電感Lr以及諧振電容Cr,以重置第二開關元件 〇 Q2及第三開關元件Q3於導通及截止時所產生的不平衡能 量。本實施例之開關電路211相似地藉由電流控制單元23 控制電流供電電路21運作,於本實施例中,電流控制單元 23會控制第二開關元件Q2及第三開關元件Q3交互導通或 截止,以將電源Vi的電能以例如脈衝型式傳送至第二變壓 器T2的第一次級繞線N22以及第二次級繞線N23。雖然, 第二變壓器T2的第一次級繞線N22與初級繞線N21的匝數 比相同於第二次級繞線N23與初級繞線N21的匝數比,且第 12 200935713 ❹ Ο 二變壓器A的第一次級繞線Μη以及第二次級繞線Μ】]同 樣會感應且輸出相近大小值的脈衝型式電流,但是,第二 變壓器I的第一次級繞線Hu以及第二次級繞線具有 中心抽頭(center tap)且連接於共接點,因此,第二變壓器 T2的第-次級繞線N22以及第二次級繞線&於不同時間 會感應且輸出不同極性的輸出電流。於本實施例中第二 變壓器了2的第-次級繞線&的兩端分別串接第一整流器 以及第二整流器132,且第二次級繞線N23的兩端分別串 接於第二整流器D3以及第四整流器%,以使電流供電電 ^ 21輸出到第-組發光二極體^〜與第二組發光二極 體〇心的電流方向固定,即對 級繞線N22以及第二次級飨 芰 2的第一人 流電路W電感L1=23=流整流。其中,均 成第-電流迴路,而第、:且發光二極體〇心構 構成第二電流。電二L:2f第二組發光二極體 第-電流迴路的第一組發光二二m R樣分別連接於 路的第二組發光二極體GGla Gib及第二電流迴 容。同樣分別連接於第 帛“。及第二電 發光二極體G2a~G2b。、 一極體Gla~Gib與第二組 請參閱第五圏,其係 極體之電流平衡供電電路實施例之多組發光二 圖。以本案之多組發光 _性均流電路之電路示意 於驅動例如四組發光:之】流二衡供電電路2應用 均流電路22*別連接體、G4b為例’如第五圖所示, 、四組發光二極體Gla~G4b,此均流 13 200935713 ❹
第 組 電路22由第、及電感組221及第二組電感組奶構成,龙 中第-組電感組221由具有四個電感的第一輕合電感、 組成(該第-耦合電感Lcl的電感數目與多組發光二極體^ 總組數相同),而第二組電感組222之電感數目為兩 較地少於第-組電感組221㈣感數目(該第二 222之電感數目=第—組電感組221的電感數目_2)。= 實施例中,第=組電感組222由具有兩個電感的第二輕人 電感Lc2組成。第-組電感組221的每―個電感會分別與ς -組發光二極體對應地構成—個電流迴路,此電流迴路 數目與複數組發光二極體的組數相同,而每一個電流 上分別串接對應的每—組發光二極體及每—個整流器。於 本實施例中一’第-組電感組221中的第—電感U、第二電 感Lci2、第三電感Lel3以及第四電感Lei4*別構成第一 迴路、第一電抓迴路、第三電流迴路以及第四電流迴路: 而每-個電流迴路上分別串接對應的第—組發光二極體 Gla~Glb、第二組發光二極體、第三組發光二極體 G3a~G3b、第四組發光二極體G4a~G4b、第一整流器Di 一整流器D2、第三整流器a以及第四整流器D#。第 電感組222中的母一個電感則分別與第一組電感組221的 部分電感相對地串接’於本實施例中,第二組電感組2以 中的第一電感與第二電流迴路上的第一組電感組22ι 中的第二電感Lw串接,第二組電感組中222的第二電残 Leu與第三電流迴路上的第一組電感組221中的第三電感 LcU串接。於一些實施例中,本案多組發光二極體之電流^ 200935713 衡供電電路2更包含複數個 組發光二極體cvGib_ ^^,/別連接於第- 請參閱第六圖,^先一極體〜~〜。 路之電路示意圖。如第六圖、' 案另一較佳實施例之均流電 n組發光二極體G〜Γ 所示,均流電路22分別連接於 ❺
構成,例如X組電二Λ均流電路22由複數組電感組 之正敕盤、甘士感、、且221、222 22χ構成(其中X為大於2 的第^气if—組電感組221包含—個具有η個電感 。電感LC1(該第一耦合電感Lcl的電感數目與多組 =二極體之總組數相同),而第二組電感組2 2 2的電感數 、丨第組電感組221的電感數目(該第二組電感組222 之電感數目=第—組電感組221的電感數目-2),且可由-個耦合電感(如第六圖所示)或複數個耦合電感(如第七圖 所示)組成。以此類推,第X組電感組22χ的電感數目少於 上一組(χ-1)電感組的電感數目,相似地亦可由一個耦合電 感或複數個耦合電感組成。於第六圖所示實施例中,每一 組電感組221、222〜22x係由一個耦合電感組成。其中,第 一組電感組221的每一個電感會分別與對應的每一組發光 二極體構成一個電流迴路,其電流迴路數目為n與複數組 發光二極體的總組數相同,而每一個電流迴路上分別串連 對應的每一組發光二極體及每一個整流器,除了第一組電 感組221外,其餘每一魬電感組222~22x的每一電感分別 會與相對應的上一組電感組中的部分電感串接,其串接方 式相似於第五圖所示之實施例,於此不再贅述。此外,於 一些實施例中’本案多級發光二極體之電流平衡供電電路 15 200935713 2更包含複數個電容r .vc, . 至Cn,分別連接於第一組發光二搞 體la lb至第η組發光二極體Gna~Gnb。 月參閲第八圖’其係為本案又一較佳 光二極體之電湳孚衡视+ ; A 一 •多組發 电,丨《•十衡供電電路之一示範性均流電 不意^。如第八圖所示,均流電路22分 發 二極體Gla~Gnb,其中n為大於等於4之正偶整數 電路^由兩組電感組2 21、2 2 2構成,其中第一組電= 221 〇 (n/2)個輕合電感’該(n/2)個輕合電感^之電感 數目總和為n個(第一組電感組221的總電感數目與多組發 光二極體之總組數相同)’而第二組電感組222的電感數目 少於第一組電感組221的電感數目(該第二組電感組之 電感數目=第一組電感組221的電感數目-2),且可由 [(n 2V2]個_合電感組成。於此實施例中,總輕合電 感數目為(η/2)+ [(η-2)/2]=η-1個,換言之,均流電路22 可使用n-Ι顆輕合電感。相似地,第一組電感組221的每 一個電感會分別與對應的每一組發光二極體構成一個電流 迴路,其電流迴路數目為η與複數組發光二極體的總組數 相同,而每一個電流迴路上分別串連對應的每一組發光二 極體及每一個整流器。第二組電感組222的每一電感分別 會與相對應的第一組電感組221中的部分電感串接,其串 接方式相似於第五圖所示之實施例,於此不再贅述。此外, 於一些實施例中’本案多組發光二極體之電流平衡供電電 路2更包含複數個電容(^至Cn,分別連接於第一組發光二 極體Gla~Glb至第n組發光二極體Gna~Gnb。 16 200935713 請參閱第九圖,其係為第八圖所示實施例之另一變化 例之電路示意圖。如第九圖所示,均流電路22分別連接於 η組發光二極體Gla~Gnb,此均流電路22由三組電感組 221、222、223構成,其中第一組電感組221包含(n/2)個 耦合電感Lei,該(n/2)個耦合電感Lei之電感數目總和為η 個(第一組電感組221的總電感數目與多組發光二極體之總 組數相同),而第二組電感組222的電感數目少於第一組電 感組221的電感數目(該第二組電感組222之電感數目=第 ❹一組電感組221的電感數目-2),且可由[(η-2)/2]個耦合 電感LC2組成。第三組電感組223的電感數目少於第二組電 感組222的電感數目,且可由單一個耦合電感Le3組成。於 此實施例中,總耦合電感數目為(n/2)+ [(n-2)/2] + l=n個, 換言之,均流電路22可使用η顆耦合電感。相似地,第一 組電感組221的每一個電感會分別與對應的每一組發光二 極體構成一個電流迴路,其電流迴路數目為η與複數組發 光二極體的總組數相同,而每一個電流迴路上分別串連對 ❹ 應的每一組發光二極體及每一個整流器。第二組電感組222 的每一電感分別會與相對應的第一組電感組221中的部分 電感串接,其串接方式相似於第八圖所示之實施例,於此 不再贅述。第三組電感組223具有兩個電感,且分別與第 一組電感組221之第一個電感以及最後一個電感串接。此 外,於一些實施例中,本案多組發光二極體之電流平衡供 電電路2更包含複數個電容0至Cn,分別連接於第一組發 光二極體Gla~Glb至第η組發光二極體Gna~Gnb。利用此均 17 200935713 流電=22可使流^組發光二極體電流不 達到質上相同m避免短路時所造成的安全性顏 以及增加保護的功能。 3題 請參閱第十圖,其係為本案再一較佳實施例 光二極體之電流平衡供電電路之—示範性均流電路=2 :意圖。以本案之多組發光二極體之電流平衡供電=路 應用於驅動例如四組發光二極體Gu~G4b為例 2 所示,均流電路22分別連接於四組發光二極體&第〇十圖 此均流電路22由第-組電感組221、第二組電感組^以 及第三組電感組223構成’其中第一組電感組22 兩個電感Lc"K第-麵合電感Lci組成,而第二缸= 級222之電感數目為兩個,相較地等於第一組電感組= % =電感數目。此外,第三組電感組223之電感數目亦為兩 ’相較地等於第-組電感組22卜第二組電感組您 電感數目。於本實施例中,第二組電餘奶由具有兩個 電感Lc21、1^之第二轉合電感U組成,第三組電感組如 由具有兩個電感Lw、U2之第三耗合電感l組成。 於此實施例中’第-組電感組221中的第一電感Li、 第二電感Ld分別與第一組發光二極體GirGib以及第二組 發光二極體構成第一電流迴路以及第二電流迴 路’其中第-電流迴路上串接第-組發光二極體、 第一電谷q及第一整流器’而第二電流迴路上串接第 二魬發光二極體、第二電容A及第二整流器D2。 第二組電感組222中的第一電感Lc21則與第一组電感組22i 18 200935713 的第一電感Leu相對地串接,而第二組電感組222中的第 二電感Lc22則與第三組發光二極體〇33~〇31?對應地構成一第 三電流迴路,而第三電流迴路上串接第三組發光二極體 G3a~G3b、第三電容C3及第三整流器D3。此外,第三組電 感組223中的第一電感Ldi則同樣地與第一組電感組221 的第一電感Lc"以及第二組電感組222的第一電感Lw相對 地串接,而第三組電感組223中的第二電感LC32則與第四 組發光二極體G4a~G4b構成一第四電流迴路,而第四電流 ❿ 迴路上串接第四組發光二極體G4a~G4b、第四電容C4及第 四整流器D4。換言之,於此實施例中,第一電流迴路上可 串接第一組發光二極體Gla~Glb、第一組電感組221中的第 一電感Lcii、第二組電感組222中的第一電感LC2i、第三組 電感組223中的第一電感Lw、第一電容G及第一整流器
Di。 請參閱第十一圖,其係為第十圖所示均流電路架構之 另一實施態樣之電路示意圖。本案之多組發光二極體之電 〇 流平衡供電電路2可應用於驅動複數組發光二極體,如第 十一圖所示,均流電路22連接於η組發光二極體Gla~Gnb, 此均流電路22係由第一組電感組221、第二組電感組222、 第三組電感組223〜第(n-1)組電感組22(n-l)構成,其中第 一組電感組221由具有兩個電感Leu、Lw之第一耦合電感 Lcl組成,而第二組電感組222之電感數目為兩個,相較地 等於第一組電感組221的電感數目。此外,第三組電感組 223之電感數目亦為兩個,相較地等於第一組電感組221、 19 200935713 第一組電感組222的電感數目。相似地,第(n l)組電感組 22(n-l)之電感數目亦為兩個,相較地等其 各別電感數目。於本實施例中,第二組電感=== 兩個電感七2之第二耦合電感L。2組成,第三組電感組 223由具有兩個電感Lw、Lc32之第三耦合電感l組成。相 似地,第(n-1)組電感組“(ηΜ)由具有兩個電感匕㈤”、 Lc(n-i)2之第(n-1)耦合電感ι^(η-υ組成。由於可知,均流電路 22共具有(n-1)顆耦合電感。 ❿ 於此實施例中,第一組電感組221中的第一電感Lcll、 第二電感Leu分別與第一組發光二極體Gia~Gib以及第二組 發光二極體G2厂構成第一電流迴路以及第二電流迴 路,其中第一電流迴路上串接第一組發光二極體Gia~Gib、 第一電容心及第一整流器Di,而第二電流迴路上串接第 二組發光二極體、第二電容c2及第二整流器D2。 第二組電感組222中的第一電感Ul則與第一組電感組221 的第一電感Lcn相對地串接,而第二組電感組222中的第 _ ^電感“則與第三組發光二極體G3a~G4應地構成一第 三電流迴路,而第三電流迴路上串接第三組發光二極體 〇3a G%、第二電容C:3及第三整流器Ds。此外,第三組電 感組223中的第一電感Lui則同樣地與第一組電感組221 的第一電感Lcn以及第二組電感組222的第一電感相對 地串接,而第三組電感組223中的第二電感“則與第四 組發光二極體構成一第四電流迴路,而第四電流 迴路上串接第四組發光二極體〇‘0仆、第四電容C4及第 20 200935713 四整流器〇4。相似地,第(η_ι)組電感組22(卜1)中的第一 電感Ι^(η-υ丨則與第一組電感組221的第一 ^ 电鐵Lcll、第二組 電感組222的第一電感LcZ1、第三組電感級223的第一電感 Lw〜第U-2)組電感組之第-電感L應地串接·;而第 (η-υ組電感組)中的第二電感Le(n,則與第n組發光 二極體Gna~Gnb對應地構成一第n電流迴跃 〜’而第Π電流 ❹ ❹ 迴路上串接第η組發光二極體Gna~Gnb、第η電容q及^ η整流器Dn。換言之,於此實施例中,第一電流迴^上可 串接第一組發光二極體Gla~Glb、第一組電感組221的第一 電感Len、第二組電感組222的第一電感L⑵、組 組223的第一電感〜第(η_υ組電感組的第一電感
Lcu-m、第一電容G及第一整流器Di。利用此均流電路22 可使流過η組發光二極體Gla~Gnb的電流達到實質上相 同,俾使η組發光二極體GirGnb之發光亮度實質上相同。 綜上所述,本案多組直流負載之電流平衡供電電路利 用不同於傳統多組直流負載供電電路,使每-纟且直流負載 的電流平衡且發光亮度相同,更使電路功率損耗小且電路 運作效率高,㈣使驗少的元件且電路複雜度低,且可 以大幅地降低成本。 本案得由熟習此技術之人士任施匠思而為諸般修飾, 然皆不脫如附申請專利範圍所欲保護者。 21 200935713 【圖式簡單說明】 第一圖:係為傳統發光二極體電流平衡供電電路。 第二圖A :係為本案較佳實施例之多組發光二極體之電流 平衡供電電路之電路方塊示意圖。 第二圖B:係為本案另一較佳實施例之多組發光二極體之 電流平衡供電電路之電路方塊示意圖。 第三圖:係為第二圖A所示之多組發光二極體之電流平衡 供電電路之細部電路架構示意圖。 ❹ 第四圖:係為本案另一較佳實施例之多組發光二極體之電 流平衡供電電路之電路示意圖。 第五圖:係為本案較佳實施例之多組發光二極體之電流平 衡供電電路之一示範性均流電路之電路示意圖。 第六圖:係為本案另一較佳實施例之多組發光二極體之電 流平衡供電電路之一示範性均流電路之電路示意圖。 第七圖:係為第六圖所示實施例之另一示範性均流電路之 電路示意圖。 ❿ 第八圖:係為本案又一較佳實施例之多組發光二極體之電 流平衡供電電路之一示範性均流電路之電路示意圖。 第九圖:係為第八圖所示實施例之另一變化例之電路示意 圖。 第十圖:其係為本案再一較佳實施例之多組發光二極體之 電流平衡供電電路之一示範性均流電路之電路示意圖。 第十一圖:其係為第十圖所示均流電路架構之另一實施態 樣之電路不意圖。 22 200935713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1:線性電壓調整器 12:低通濾波器 2:多組發光二極體之電流平衡供電電路
21:電流供電電路 22:均流電路 24:電源整流電路 221:第一組電感組 223:第三組電感組 22(n-2):第(n-2)組電感組 V1 :電源
DrDn:整流器
Cl〜Cn:電容 T1:第一變壓器
Nil、Ν21 :初級繞線
Nl3、N23 :第二次級繞線 Q!:第一開關元件 Q3:第三開關元件 211:開關電路 23:電流控制單元 25:濾波電路 222:第二組電感組 22x:第X組電感組 22(n-l):第(n-1)組電感組
Vin:交流電源
Gla〜Gnb:發光二極體
Cin:輸入電容 τ2:第二變壓器
Nl2、Ν22 :第一次級繞線
Ml〜Μη:電流鏡 q2:第二開關元件
Lr:諧振電感
Cr :譜振電容 k :串接點
Lcl、Lc2、Lc3、Lex〜Lc(n-2)、Lc(n-l): 耦合電感 Lcll、Lc21、Lc31 〜Lc(n-2)1、Lc(n-l)l :第一電感
Lcl2、Lc22、Lc32 〜Lc(n-1)2 :第二電感
Lcl3 :第三電感 LcH :第四電感 23

Claims (1)

  1. 200935713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多組直流負載之電流平衡供電電路,用以驅動複數 組直流負載,該多組直流負載之電流平衡供電電路至少 包含: 一電流供電電路,用以接收一電源並轉換為一特定電 流大小之電流,以提供給該複數組直流負載; 一均流電路,與該電流供電電路的輸出端及該複數組 直流負載串接,且該均流電路包含至少一個耦合電感, ® 用以平衡該複數組直流負載的電流大小;以及 一電流控制單元,連接於該電流供電電路與該複數組 直流負載之至少一組,用以檢測該複數組直流負載的電 流大小並控制該電流供電電路的輸出電流。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多組直流負載之電流平衡 供電電路,更包含複數個整流器,分別與該電流供電電 路的輸出端、該均流電路以及該複數組直流負載串接。 φ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多組直流負載之電流平衡 供電電路,其中該複數個整流器分別串接於該電流供電 電路的輸出端以及該均流電路之間。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多組直流負載之電流平衡 供電電路,其中該複數個整流器分別串接於該均流電路 以及該複數組直流負載之間。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多組直流負載之電流平衡 供電電路,更包含一電源整流電路,連接於該電流供電 24 200935713 電路的輸入端,用以接收一交流電源並轉換為該電源至 該電流供電電路。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多組直流負載之電流平衡 供電電路,更包含一濾波電路,連接於該電流供電電路 的輸入端。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多組直流負載之電流平衡 供電電路,更包括複數個電容,分別連接於該複數組直 流負載。 ❹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多組直流負載之電流平衡 供電電路,其中該電流供電電路至少包含: 一開關電路,包含至少一開關元件,連接於該電流控 制單元以及該電流供電電路之輸入端;以及 一變壓器,包含一初級繞線以及複數組次級繞線,該 初級繞線連接於該開關電路以及該電流供電電路之輸入 端。 _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多組直流負載之電流平衡 ❿ 供電電路,其中該開關電路係由一第一開關元件組成, 該電流控制單元控制該第一開關元件導通或截止,俾將 該電源傳送至該變壓器的該複數組次級繞線。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多組直流負載之電流平 衡供電電路,其中該變壓器之該複數組次級繞線之每一 組次級繞線與該初級繞線之阻數比相同。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多組直流負載之電流平 衡供電電路,其中該開關電路包括一第二開關元件、一 25 200935713 第三開關元件、一諳振電感以及一諧振電容,其中該第 二開關元件及該第三開關元件分別與該電流控制單元、 該電流供電電路的該輸入端連接且於一串接點串接,以 及該串接點與該變壓器的該初級繞線之間串接該諧振電 感與該諸振電容。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多組直流負載之電流平 衡供電電路,其中該電流控制單元控制該第二開關元件 及該第三開關元件交互導通或截止,以將該電源傳送至 G 該變壓器的該複數組次級繞線。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多組直流負載之電流平 衡供電電路,其中該變壓器之該複數組次級繞線之每一 組分別具有中心抽頭且連接於一共接點。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多組直流負載之電流平 衡供電電路,其中該均流電路具有一個耦合電感,該耦 合電感具有複數個電感,該耦合電感之複數個電感分別 與該複數組直流負載對應地串接。 ® 1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多組直流負載之電流平 衡供電電路,其中該均流電路包括複數組電感組,每一 組電感組包含至少一個耦合電感,每一耦合電感包含複 數個電感。 1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多組直流負載之電流平 衡供電電路,其中該複數組電感組至少包括一第一組電 感組以及一第二組電感組,其中該第一組電感組之複數 個電感之數目與該複數組直流負載之組數相同,且該第 26 200935713 督 一組電感組之複數個電感分別與該複數組直流負載對應 地串接。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多組直流負載之電流平 衡供電電路,其中該第一組電感組包括一個或複數個耦 合電感。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多組直流負載之電流平 衡供電電路,其中該第二組電感組之複數個電感之數目 小於該第一組電感組之複數個電感之數目。 ⑩ 1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多組直流負載之電流平 衡供電電路,其中該第二組電感組係包含一個或複數個 輛合電感。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多組直流負載之電流平 衡供電電路,其中該第一組電感組之複數個電感之每一 個電感分別與該複數組直流負載之每一組直流負载對應 地構成一個各別的電流迴路。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多組直流負載之電流平 衡供電電路,其中該第二組電感組之每一個電感與該第 一組電感組之部分電感串接。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多組直流負載之電流平 衡供電電路,其中該複數組電感組更包括一第三組電感 組,該第三組電感組包含一個耦合電感,且該耦合電感 具有兩個電感。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之多組直流負載之電流平 衡供電電路,其中該第三組電感組之兩個電感分別與第 27 200935713 r 一組電感組之第一個電感以及第一組電感組之最後一個 電感串接。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多組直流負載之電流平 衡供電電路,其中該均流電路包括複數組電感組,每一 組電感組包含一個耦合電感,每一個耦合電感包含兩個 電感。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所述之多組直流負載之電流平 衡供電電路,其中該複數組電感組之每一組電感組之該 © 耦合電感之至少一電感係彼此相串接,且與該複數組直 流負載之其中一組對應地串接。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所述之多組直流負載之電流平 衡供電電路,其中該複數組電感組之每一組電感組之該 耦合電感之其餘電感係分別與該複數組直流負載之其餘 組直流負載分別對應地串接。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多組直流負載之電流平 衡供電電路,其中該多組直流負載係為多組發光二極 ® 體,且該多組直流負載之電流平衡供電電路為多組發光 二極體之電流平衡供電電路。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所述之多組直流負載之電流平 衡供電電路,其中該複數組直流負載之每一組直流負載 分別具有複數個直流負載。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多組直流負載之電流平 衡供電電路,其中該電流供電電路之該輸出電流為脈衝 式電流。 28 200935713 * 30. —種均流電路,用於一電流平衡供電電路,其中該電流 平衡供電電路且有一電流供電電路,用於提供特定電流 大小之電流予複數組直流負載,該均流電路係與該電流 供電電路的輸出端及該複數組直流負載串接且該均流電 路至少包含: 至少一組電感組,每一組電感組具有至少一個耦合 電感,每一個耦合電感具有複數個電感,用以平衡提供 予該複數組直流負載的電流大小。 ❹ 3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0項所述之均流電路,其中該均流 電路具有一組電感組,該電感組具有一個耦合電感,該 耦合電感具有複數個電感,該耦合電感之複數個電感分 別與該複數組直流負載對應地串接。 3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0項所述之均流電路,其中該均流 電路包括複數組電感組。 3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所述之均流電路,其中該複數 組電感組至少包括一第一組電感組以及一第二組電感 暴 組,其中該第一組電感組之複數個電感之數目與該複數 組直流負載之組數相同,且該第一組電感組之複數個電 感分別與該複數組直流負載對應地串接。 3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3項所述之均流電路,其中該第一 組電感組包括一個或複數個耦合電感。 3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4項所述之均流電路,其中該第二 組電感組之複數個電感之數目小於該第一組電感組之複 數個電感之數目。 29 200935713 3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5項所述之均流電路,其中該第二 組電感組係包含一個或複數個耦合電感。 3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6項所述之均流電路,其中該第一 組電感組之複數個電感之每一個電感分別與該複數組直 流負載之每一組直流負載對應地構成一個各別的電流迴 路。 3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6項所述之均流電路,其中該第二 組電感組之每一個電感與該第一組電感組之部分電感串 〇 接。 3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8項所述之均流電路,其中該複數 組電感組更包括一第三組電感組,該第三組電感組包含 一個柄合電感,且該搞合電感具有兩個電感。 4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9項所述之均流電路,其中該第三 組電感組之兩個電感分別與第一組電感組之第一個電感 以及第一組電感組之最後一個電感串接。 4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0項所述之均流電路,其中該均流 龜 電路包括複數組電感組,每一組電感組包含一個耦合電 感,每一個搞合電感包含兩個電感。 4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1項所述之均流電路,其中該複數 組電感組之每一組電感組之該耦合電感之至少一電感係 彼此相串接,且與該複數組直流負載之其中一組對應地 串接。 4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2項所述之均流電路,其中該複數 組電感組之每一組電感組之該耦合電感之其餘電感係分 30 200935713 別與該複數組直流負載之其餘組直流負載分別對應地串 接。 4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0項所述之均流電路,其中該多組 直流負載係為多組發光二極體,且該電流平衡供電電路 為多組發光二極體之電流平衡供電電路。
    31
TW097123381A 2008-02-01 2008-06-23 Current balancing power supply circuit for multiple groups of DC loads TW200935713A (en)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7123381A TW200935713A (en) 2008-02-01 2008-06-23 Current balancing power supply circuit for multiple groups of DC loads
US12/236,262 US20090195169A1 (en) 2008-02-01 2008-09-23 Power supply circuit with current sharing for driving multiple sets of dc loads
KR1020090035798A KR101032558B1 (ko) 2008-06-23 2009-04-24 Dc 부하의 복수 개의 세트를 구동하기 위해 전류 공유를 이용하는 전력 공급 회로
EP09006351A EP2139298A3 (en) 2008-06-23 2009-05-11 Power supply circuit with current sharing for driving multiple sets of dc loads
JP2009115335A JP2010004734A (ja) 2008-06-23 2009-05-12 複数の直流負荷に電流を均等配分して駆動する電源回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7104013 2008-02-01
TW97107900 2008-03-06
TW097123381A TW200935713A (en) 2008-02-01 2008-06-23 Current balancing power supply circuit for multiple groups of DC load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35713A true TW200935713A (en) 2009-08-16

Family

ID=411192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23381A TW200935713A (en) 2008-02-01 2008-06-23 Current balancing power supply circuit for multiple groups of DC loads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2139298A3 (zh)
JP (1) JP2010004734A (zh)
KR (1) KR101032558B1 (zh)
TW (1) TW20093571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95680A1 (en) * 2011-01-12 2012-07-19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urrent balancing circuit and method
TWI425861B (zh) * 2010-04-13 2014-02-01 Leadtrend Tech Corp 校準裝置、方法及其多通道驅動電路及電流平衡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534746A2 (en) * 2010-02-08 2012-12-19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Driver circuit for driving a load circuit
JP2011171336A (ja) * 2010-02-16 2011-09-01 Sanken Electric Co Ltd Led駆動回路
DE102010034079A1 (de) * 2010-08-12 2012-02-16 Seuffer Gmbh & Co.Kg Elektrische Steuerungsvorrichtung
JP2013544011A (ja) * 2010-10-24 2013-12-09 マイクロセミ コーポレィション Ledストリングドライバのための同期制御
CN103187753A (zh) * 2012-12-11 2013-07-03 江苏嘉钰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三路并联输出的充电电源模块均流控制系统及方法
KR101500458B1 (ko) * 2013-11-18 2015-03-10 주식회사 포스코 발광장치
CN113676054A (zh) * 2021-07-09 2021-11-1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并联均流的反激变换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783551T2 (de) * 1986-10-17 1993-07-15 Toshiba Kawasaki Kk Leistungsversorgungseinrichtung fuer entladungslast.
JP3569457B2 (ja) * 1998-12-18 2004-09-22 株式会社Pfu 液晶表示装置
US6621235B2 (en) 2001-08-03 2003-09-16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Integrated LED driving device with current sharing for multiple LED strings
US7196483B2 (en) * 2005-06-16 2007-03-27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Balanced circuit for multi-LED driver
EP1956288A4 (en) * 2005-11-30 2009-12-02 Sharp Kk BACKLIGHT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TW200723959A (en) * 2005-12-02 2007-06-16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Multi-lamp driving system
US7285921B2 (en) * 2006-01-04 2007-10-23 Taipei Multipower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ic current balancing device
KR101233819B1 (ko) * 2006-02-07 2013-02-1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램프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한 액정 표시 장치
KR101255268B1 (ko) * 2006-09-12 2013-04-1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 라이트 유닛과 이를 이용한 액정 표시장치
KR101255276B1 (ko) * 2006-09-12 2013-04-1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 라이트 유닛과 이를 이용한 액정 표시장치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25861B (zh) * 2010-04-13 2014-02-01 Leadtrend Tech Corp 校準裝置、方法及其多通道驅動電路及電流平衡方法
WO2012095680A1 (en) * 2011-01-12 2012-07-19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urrent balancing circuit and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90133070A (ko) 2009-12-31
EP2139298A2 (en) 2009-12-30
JP2010004734A (ja) 2010-01-07
EP2139298A3 (en) 2012-07-04
KR101032558B1 (ko) 2011-05-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935713A (en) Current balancing power supply circuit for multiple groups of DC loads
TWI379483B (en) Current balance power supplying circuit for plural sets of dc loads
US9030119B2 (en) LED string driver arrangement with non-dissipative current balancer
US8598807B2 (en) Multi-channel constant current source and illumination source
CN101511136B (zh) 多组发光二极管的电流平衡供电电路
TWI373779B (en) Current-balancing transformer and power supply circuit using the same
TWI404452B (zh) 發光二極體之電流供電電路以及電流控制電路
CN101652005B (zh) 发光二极管驱动设备
US9000673B2 (en) Multi-channel two-stage controllable constant current source and illumination source
TWI451807B (zh) 驅動電路架構
TWI411353B (zh) 多組直流負載之電流平衡供電電路
CN102791059B (zh) 电流平衡电路
CN102137524B (zh) 高效率led平衡驱动控制方法
US8847511B1 (en) Light emitting diode driving circuit
TWI397345B (zh) 發光二極體之供電電路
US20110216567A1 (en) Single switch inverter
TWI379482B (en) Current balance power supplying circuit for plural sets of dc loads
CN101959344B (zh) 多组直流负载的电流平衡供电电路
Barwar et al. Demystifying the devices behind the LED light: LED driver circuits
KR101092218B1 (ko) 간단한 구조의 전류원을 이용한 led 구동회로
CN104467424A (zh) 用于显示面板的开关电源
TWI432080B (zh) 發光二極體的電源轉換電路
US9743472B2 (en) Electrical load driving apparatus
CN202005012U (zh) 一种多路led电流平衡控制电路、led液晶屏及电视机
GB2570452A (en) Ripple-suppressing operating device for at least one 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