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923938A - Optical disc - Google Patents

Optical disc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923938A
TW200923938A TW097125549A TW97125549A TW200923938A TW 200923938 A TW200923938 A TW 200923938A TW 097125549 A TW097125549 A TW 097125549A TW 97125549 A TW97125549 A TW 97125549A TW 200923938 A TW200923938 A TW 20092393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recording
thickness
layers
lay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255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utaka Yamanaka
Original Assignee
N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9239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23938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403Layers;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thereof
    • G11B7/24067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layers with specific interrelat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403Layers;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thereof
    • G11B7/24035Recording layers
    • G11B7/24038Multiple laminated recording layers

Landscapes

  • Optical Record Carriers And Manufacture Thereof (AREA)
  • Optical Head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Description

200923938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於光碟片,更詳細而言,其係有關於具有多 名=層之光碟片,其藉由將一微光束點照射於記錄層上而使資料 【交又參考之相關申請案】 本申凊案係基於下列案件並主張其優先權·· 2007年7月24 ^ 2007·191618 【先前技術】 絲/^^碟片^已廣被使用,藉由對其照射一微光點,在光碟片上記 商讀。辆# _括RQM (唯讀記隨)雜,製造 資:、,浮雕之資料坑列(dataPittrain),且專門用以從其讀取 樣及歸-R(可記錄多 ROM^V 包括—在光碟基板上形成之記錄軌道。在 C; 而在CD Η’/己錄軌道包括一與記錄軌道一同設置之資料坑列; 展ί溝样/iiD:Rw碟片中,記錄軌道包括一與記錄執道一同延 致上姆/。=由喊記缝道之她,光㈣之儲存容量能狗大 此儲;G曰'Γ:,過小之^^造成鄰接之執道之間的光干涉,藉 限於取決於再產生光碟光束之光點半徑值。 增加儲及二:片tut個在厚度方向相互堆疊之記錄層,用以 碟片中,亦即三ΐί更多層-包括多重記錄層之多層光 4 ^ ^ 、曰不-光碟片包括-多層結構。此光碟片包括第一、第 5 200923938 G 15第層1Γ1、13—2、13'3,連續設置於靠近一光入射声 錄/再產生資訊時,藉由使用-聚光束,間。在記 在此情況下,若㈣。 :==%介於第-記錄層 的光通路18-1及用以了&己錄層13一3上之微光點 光通路18 2呈古錄 錄層3-3背表面上之微光點的 第三記錄層15=上相等之距離。因此,從 ί曰」U 射光與反射自第三記錄層㈣之光產生干 涉,如此惡化再產生特徵的品質。 生干 圖61避問題之技術,非專利公開文件1具有—如此方法。 文件1所描述之光碟片,其中光碟片具有一 3、; 光碟片,圖5之光碟片的差別為,圖6中介設 有屮入<乂彔θ 3-1與第一§己錄層13—2之間之第一中間層16具 ί1·!Γ;ι於第二記錄層13-2與第三記錄層13—3之間之第二中 &更大的厚度。此二中間層16之間之厚度差將反射表面位 人光入射表面15不同距離之位置,如圖中右侧以虛線所示 =通路18-3。假設該二中間層16之厚度差為Ad,多重反射光 1通路18-2對應具有-虛擬聚光點且以虛線所示之光通路 該虛擬聚光點之位置位於比從第三記錄層13_3之反射光光 通路18-1之聚光點遠2Δ(1之處。 圖7概略表示從圖6中光碟片到一光偵測器之光學系統的光 =路。源自光碟片10之反射光穿越過一物鏡21,以聚焦於光偵測 =22_上。雖然實際光學系統設置有複數個透鏡、分束器等,圖7 表不除去該等光學元件之光學系統。源自光碟片丨〇之一信號光 200923938 ttt,並受到設置在影像聚焦位置附近之 巧心22制。另-方面’因干涉光係由與信號光之反射位置 有△(!之偏差之位置反射,干涉光成為光束不聚焦在光偵測器& 上的-光t因此’,較於信號光之所接收強度,採用相^較大 之Ad值容許光偵測器接收支干涉光具有較低之強度。 等隹中^丨之^度差異,之值相較於在光碟片一側之物 、兄1的…距為小。因此,不淪虛擬聚焦光點距離物鏡21 干涉光在光_器22上失焦的程度實質上為恆定。據此,即使介 3第-記錄層與第二記錄層m間層的厚度小於介設 ίϋ麟層與第三記錄層之間之第二中間層的厚度,仍可獲得 。在非專利公開文件丨巾,藉由將為_ 間層的厚度設定為…m、17_及如m,吾人能 -具有較少干涉之信號光。 上述非專利公開文件1如下: 光聚合物板應祕藍光碟#鮮之具㈣_記錄容量 ^檟記憶體多層光碟片」(Muuilayer 0ptical
Read-Only-Memory Disk Applicable to Blu-ray Disc Standard Using a Photopolymer Sheet with a Recording Capacity of 100 ’日本應用物理期刊(japanese Jc)unial Qf Applied
Physics),43 卷 7B 期,4983 頁,2004 年。 ,而’在個人使用之具有12 cm直徑的光碟片巾,吾人很難 達碟片整個面積上之中間層的均勻厚度,其中形成有一有效 =道。圖8舉例光碟片中間層厚度與徑向位置的關係。圖8 戸圖表由在每個徑向位置上測量中間層的厚度而獲得’該中 二曰,由方疋轉塗佈-通常用於12 cm直徑之碟片之uv樹脂而形 、照圖8,吾人可暸解到,若中間層的目標厚度設定為15微 Hi則魏的範圍為±2微米。更明確而言,若目標厚度設定為15 二f、則中間層的厚度會有丨3微米到I7微米的變化。此膜厚之 曰〇或減彡可能會使期望厚度差μ無法依據位置而保證。 200923938 黏著藉如非專利公開文件1所述之包括板材料 邱八g。 t私,或精由在檢驗過程中排除厚度變動範圍較大之 二ΐ二’ ΐ形成f有較小厚度變動範圍之中間層的光碟片。然 範圍之:二成本。從真實的量測發現,中間層厚度變動 ί ί減少至職左右。在此情況下,在厚度為微 異聽顧仍舊是U微米,且不能提供中間層之間足 的厚ίίΐΐϊΐ差包括了因上述面内之不確定厚度變動 43==,?於具有較厚中間層之厚度,舉例而言,應 _厚度為1奶 微乎。met 0厚度在考I交動乾圍的情況下應為2〇±1.5 產2光之,pU提供記ΐ層之間較大的平均距離,因而導致再 相關記錚板’或需要處置導因於從光人射表面到 另-個^板厚度差異而可能發生之波行像差,藉此又產生 【發明内容】 ^發明之目的為提供一具有三 中在多層記錄層中由所產層巧碟片,其 制中間層的厚度增加 自該光 位置μ上财-最大雜 200923938 關係成立: d(r,0, m)-d(r,0, m-1) | > 7 x p 其中P疋5玄記錄執道的一間距。 個記錄層中,、-光碟片包括:第-至第η 光入射表面連續地設置,該等方向從一 ίΓίΐ表面之—人射光照射來由首源 該等中間層之各者介設於該等員,從该先入射表面連續地設置, 第一至篦rul如丄 於系寺5己錄層之鄰接兩者之間,1中蚌辇 「θ)上具有分別由^片之-記錄軌道區之-面内位置(:·, 位置〇·,θ)上具有—芒 1/、係°亥荨中間層之一者,在該面内 '關係成立: 大厚度d(m)max及—最小厚度d(m)min;及下述 d(r,m-lU7xp ^ t p aXVL· ~~d(r, m)max ~7 x p 疋5亥圮錄執道的一間距。 根據本發明之Φ 射光之干涉能被減少:、二°,多層記錄層中由所產生多重反 ; 上述本發明之細同時抑制中間層的厚度增加。 將會更容易明白。、特被、優點透過以下之參考附圖之描述 【實施方式】 4參照隨附圖 構成元件有其圖明本,明之例示性實施例,其中各 解。圖1A及1B分:二=之兀件符號’以增加對本發明之了 圖及剖面圖。如圖^本例示性實施例中-光碟片之平面 或同心圓記錄執道12。斤;=片10設有一螺旋狀記錄執道12 錄執道區U内執行。夕10上的資料記錄或再產生係在一記 …、、而,§己錄區並不侷限於圖lA中之記錄執 200923938 m —記錄軌道可被設置於記錄執道區i4 個記錄層13 ’如圖1b所示。複數個記錄層卜13tu §异度之透明基板上相互堆叠。㈢在,、有適 入射光進行記^在=錄:二由 雕之唯頃資料坑列,或一溝槽軌道。 〃、有浮 光碟==二此圖中所示之 1 -記錄層最接近光入射表面i 5。每二個相==== 一中間層16將兩者分開。在本例示性實施例中,^J 3 = 度由光則面雜耻θ)之函數攸義。更詳的厚 錄層之間之中間層的厚度由d(r,θ,1},d(r, θ ”设於記 -=,從最接近光入射表面15之第-中間層連續下 由光碟片内位置的函數所表示之中間層厚度俾 式猎 16,理中的厚度面内變化。在 到第一中間層13-1之有效基板厚度是d(r,θ, 〇)。 、、 5 1 圖2中一併繪示以下兩者:一聚光束A(1 13-n上形成一聚光點;及一聚光束b(叫 圮錄層13-(n-l)所反射之聚光點,且入射第n_2個記 之後表面。入射到第η·1個記錄層13H)上之聚光H :) 射在第η個記錄層13-η上之聚光束Α,構成—多曹 若該處設有四或更多個記錄層,在光入射表面15附^、有 射之另一干涉光的光通路。然而,若針對從光入射3 再產生光,在-般會採用之情況下,該處採用之設定使從記 層反射出來之光強度皆為惶定,該另-光通路的 ^ =此因該等記錄層的反射率為,較靠近光人射表面15 具有較低之反射率,而據此因源自較靠近光入射表面is ^ 射光之較低光強度之故,該另一光通路的影響會&低。之夕反 以下考量-情況’其巾,具有-四層結構之^碟片用於各記 200923938 錄層之再產生’舉例而言,以得具 光強度的反射光,同時假設,己纟午厗 '、 又 各記錄層所設計之反射^錢層趋吸㈣失。在此情況下, 第一記錄層為14% ; 第二記錄層為19% ; 第三記錄層為30% ; 及第四記錄層為60%。 損失,第—記錄層的透射率為齡以從第 四5己錄層再產生抓況而言,作為 光強度的比例由下列所得到錄層上之聚先束(相當於聚光束A)的 (R3 X R2 X R3) / (R3 X R4 X R3) = 5 80/〇 其中另f方第二、第三、第四記錄層之反射率。 • v五l收心’,、勺夕重反射光最高具有不到1〇/〇之光強度。因 m個記錄層與第_個記錄層之多重反射光。因此,牛' = 產ί之影響的抑制狀況為確保介設於第m+1個記錄層盘第m個^ ,之巧第m個中間層的厚度d(r,θ, m)與介設於第^ =己= 二:定::己錄層之間之第❿1個中間層的厚*d(r, θ’ m-1)之間 在jt匕假设’圖7所示之光學系統為接收源自本實 10之反,光的光學系統。源自光碟片1〇之信號光經由 = Ϊ而Ϊ =並由設置於聚焦位置附近之光伽彳器22所Ϊ r介設於第m個記錄層與第個記錄居: 之中間層16的厚度d(r, θ, m)與介設於第m 二 記^層之間之中間層16的厚度第㈡= 之光通路可被推定為源自等於位移到2 干^ =路,之,干涉光之光束在光娜以二= ,、、、之光束在此光制的光衫財,光侧^ Μ的接收表面通 200923938 常會设汁得較欲在其上聚焦之信號光的光束直徑大。此因一且有 複數個接㈣段之分光型光_ ϋ制來制如聚焦誤差朽虎或 追蹤誤差健之辅職號,翁必要在不聚綠態下彳貞測信號。 、圖3綠示厚度差異與由光偵測II所接收干涉光的光強度與總 =·涉光的光強度之比例的關係。假設光偵測器的接收表面尺寸以 光碟片之λκ:!、部份❿έ是6微# φ,物鏡的數值孔徑ΝΑ為〇 :間,斤射率為L5,所接收之干涉光之光強度的俾利:間 曰之間的厚度差異在圖3之圖表中變化。「 率。圖3是—般光學系統中使用的情況, 是G.4微米,光接收表面的尺寸是信號光 f照圖3,若介於中間層之間之厚度差異^是〕 的比例維持在「L,意味著干涉光形成的光點尺^
ffi 3段的尺寸相同。若Μ超過3微米,由ί涉光Si光 ”、,尺寸&超過光接收區段之尺寸,藉此 L 米)約為nZ与0.7的四倍,nZ*物鏡隹 (3裰 換而來〜卿A〗)。亦即中間層的折射率所轉
Adi = 4 X ηλ/(2ΝΑ2) ⑴ 從實段進行變動’光強度的比例會改變。狹而, 的尺寸的情i下,亦即質上等於光接收區段 尺寸約為信號光與光!ff段的聚光點 而言,不論光接收區段尺寸的大,』、的办響會被抑制。更詳細 干涉光的影響便能受到相當程度的=。’只要能確保大於滤, ㈣/_)設定在-4寺^=軌係依聚光點直徑 罝緊鄰執道之干涉的影響。舉 200923938 例而言’若設定與上述範例類似,波長λ為〇 4 ΝΑ為.065,則實際上會使用。_4微米的間距 距經 直徑的1.倍。亦即,下述關係成立: 巨、力為來光點 P =? 1·3 χλ/(2ΝΑ) (2) 根據方程式(1)、(2)得到方程式(3): △dl s 3 χ(η/ΝΑ) X Ρ (3) 將典nn=u ana=g.65代人方程式(3),可得下述值: Δαί — 7 X Ρ (4) 際ί密度光碟片中,ΝΑ的值係—般約在他至心 的粑圍。因較大的ΝΑ將Δ(1變成較小數 (4)係抑制干涉光影塑的读?α 口八」嗯解到方程式 塑* &的滿足條件。據此,針對用來抑制干涉光$ 曰之中間層的厚度狀態,可得下述關係(5): 如 - I d(r, Θ, m) - φ d(r, Θ, m-1) | ^ 7 χ p . m= 1,2,...,n-1 ⑺ 門右間距為Q.4微米,滿足本情況為,介於中間層之
大於或等於〇_3微米。若記錄執道區中有不同間 距之”,其中之最小間距已足H 所、十,需i意的是’因d(r,θ,m)是光碟片中面内位置的函數,如前 出二如據面内位置而接受一範圍的變化。實際量測揭露 ;^丨::的1&圍變化之實際限制為中間層厚度的10%,並由此 传到下列方程式(6): td(m)max - d(m)min] / [d(m)max + d(m)min] ^ 〇.〇5 ⑹ 2 l^)r^d(m)min分別代表記錄軌道區中最大及最小之他θ, M程式(6)中,中間層厚度變化的範圍可為4微米,使變化 的,2介於中間層之間之厚度差異是可接受的。 函數,中中r層的厚|d是^碟片面内位置^ θ)的 在敕二!間的厚度差異設定為一特定值之上。在麟定中’ -個光碟區域巾不使再產生效果惡化發生之下,—目標中間層 13 200923938 並不需要具有一特定厚度’如15或17微米的特定厚度。此 鄰中間層之厚度變化的範_似地變化,提供光碟錄大之生產 邊舉例而言’若在各位置之所需厚度差異Ad $ 5微米,且一 特定中間層具有15至22微米之厚度範圍,緊鄰之中間層可且有 20,至30微米之厚度,藉此該二中間層可具有彼此間相互涵蓋的厚 度犯圍。因此在本實施例中,多個記錄層中之多重反射光的 能減少’不過度增加中間層的厚度,藉此一呈古二 二 層並能以適當成本製造之多層光碟片能夠獲得、。S夕D…
在此,考量一情況’其中中間層利用旋轉塗佈法而形成。如 ,8所不’在此情況下,中間層的厚度因徑相位置而劇烈變化。 ,、、'、而i在周緣方向的厚度變倾小·向的厚度變化。此因光 片具有軸向對稱之碟狀結構。因此之故,中間層厚度d亦 為徑向位置r的函數,而非位置(r, θ)的函數。在此情況下,假設 (r’ m/max及d(r,m)min分別為在第m個中間層之徑向位置r上之最 大及最小厚度,方程式(5)可被替換成下列方程式(7)或(8): d(r,m)min-d(r,m-l)maxg 7xP ⑺或 1, 2,...,n_l d(r, m-l)min - d(r, m)max ^ 7 x p 1,2, ,n_l (8) 本性實施例中,在—特定徑向位置之中間層厚度變化 J柄雄5 mU d(r,m)min之差異所表示,能夠相當地小 =個碟片區域内之變化範圍。據此,相較於使用方程式(5),使 私式⑺及⑻亦使光碟片在不顯著減少製造邊限的情況下势造 各徑向位置使用最大值與最小值優點為,^位 j準相對4,亦即’在製造财i化之檢查程序的優點。 罢面’若不同中間層的厚度分開來測量’包括周緣位置的位 置(r,e)將很難指定,因為中間層具有軸向對稱。
Am方程式⑺或(8)t杨,巾闕具有依據周雜置較小的變化 耗圍’且不受中間層是否在徑向位置具有很大變化範圍的影響。 14 200923938 ㈣的舰謂於使_式(7)或⑻之 圖4緣示二三層光碟片之最關邊緣到最外側邊緣的區段。 ’設有三個記錄層,包括第—到第三記錄犀 13=3-3 ’其中’三個記錄層藉由二個中層叫皮此隔開。各中曰 層精由如旋轉塗佈技術之製造方法形成,此方法達到 曰 上之較小變化範圍。參照圖4,雖然各中間層在其徑向上的 化相當大,二個中間層的厚度具有相似的徑向依賴性。 錄層之間的厚度差異“ c: 通常情況下,衫層光碟 >;安置在光碟機時,便 點在厚度方向掃描並_到記錄層之數量或位置之操i 入射表面反射出的光強度係由“ =很接近,則彼此間很難區分。特別是,如===及 ==有=二光;=;估_的, 向足夠地遠離設置記錄層之區位範圍。在= ί:倍? 二記錄層之區位範圍之長度之光碟機掃描:足:能^ 二射表面之位置設計成使基板厚度:: ,Θ 〇) - 2 X [dfc θ,1) + d(r, Θ,2) +,...,+ d(r, θ 叫 透過例示性實施例及其修改特 ^ ί可將知悉,本發明之各種形式或細節上3 圍的離本發明之精神與㈣ 【圖式簡單說明】 圖1Α及1Β分別是本發明之一例示性實施例之光碟片的俯視 15 200923938 圖及頗面圖。 器所接收之干涉光對總干涉光之關厚度差異與由光偵測 =4係-頗面圖’綠示+間層徑向位置之依賴特性。 圖5係一頗面圖,繪示相關技術之光碟片。 圖6係一非專利公開文件1之光碟片的頗面圖。 圖7係一從光碟片到光偵測器之光學系統的光成的概略圖。 圖8係一圖表,繪示中間層之徑向位置與厚度的關係。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川光碟片 12記錄軌道 13記錄層 13-1 記錄層 13~2 記錄層 13~3 記錄層 13~n 記錄層 13~(n-l)記錄層 13-(η-2) 記錄層 Μ記錄執道區 15 光入射表面 16中間層 ^-1 光通路 18-2 光通路 18-3 光通路 21物鏡 22光偵測器 f i. 16

Claims (1)

  1. 200923938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光碟片’包含: 第一至第η個記錄層(11為大於或等於3 -厚度方向從-光人射表面連續地設置 ’ 2 ==入射表面入射之一入射光照射以 置,該等中間層入射表面連續地設 其中 °又於射搞層巾之鄰接兩層之間; 面内:固中間層在該光碟片之-記錄軌道區之-f =具有分別由蝴,心2),...*,權 _ —第m個中間如—如),其係該等中間尽之 -面内有—最大厚度d(m)_及—最小i度咖^ [()臟 d(m)min] / [d㈣max + d(m)min] — 〇.〇5 ;且 | d(r, Θ, m) - d(r, Θ, m-1) | ^ 7 χ P 其中,P是該記錄轨道的一間距。 2. 圍第1項之光碟片,其中,介於該光入射表面與 Ϊ 之間之一距離你,θ,〇)滿足下列關係: d(r,Θ,0) = 2 X [d(r,θ,υ + d(r, θ,2) +,,+ 你,0,η· 3. —種光碟片,包含: -;η ,記錄層(η是大於或等於3之整數),以此順序在 夠入射表面連續地設置’該等記錄層各包括-能 射之一入射光照射以記錄/再產生資訊之記 第-至第η]個中間層,以此順序從該光人射表面連續地設 17 200923938 置,該等中間層之各者介設於該等記錄層之鄰接兩者之間,其中: 該等第一至第n-l個中間層在該光碟片之一記錄軌道區之一 面内位置(r, Θ)上具有分別由d(r, θ, 1),d(r,Θ, 2),…,d(r, θ, n-1)代 表之厚度; 一第m個中間層(ISmSn-l),其係該等中間層之一者,在該 面内位置(r,Θ)上具有一最大厚度d(m)max及一最小厚度d(m)min ;及 下述關係成立: d(r, m)mjri — d(r, m-1 )max = V χ P ,或 d(r, m-l)min - d(r, m)max ^ 7 χ P 其中P是該記錄軌道的一間距。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光碟片,其中,介於該光入射表面與 該第一記錄層之間之一距離d(r,Θ,0)滿足下列關係: d(r, Θ, 0) ^ 2 X [d(r, θ, 1) + d(r, θ, 2) + , ..., + d(r, θ, n-l)] 十一、圖式Z 18
TW097125549A 2007-07-24 2008-07-07 Optical disc TW200923938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91618 2007-07-2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23938A true TW200923938A (en) 2009-06-01

Family

ID=402813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25549A TW200923938A (en) 2007-07-24 2008-07-07 Optical disc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413193B2 (zh)
TW (1) TW200923938A (zh)
WO (1) WO2009014056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50014B2 (ja) * 2002-06-04 2007-07-25 ソニー株式会社 相変化型記録媒体の初期化装置及び初期化方法
JP4215497B2 (ja) * 2002-12-27 2009-01-28 Tdk株式会社 光記録媒体
JP2005285222A (ja) * 2004-03-30 2005-10-13 Tdk Corp 多層情報記録媒体製造方法および多層情報記録媒体製造装置
JP2006073053A (ja) * 2004-08-31 2006-03-16 Tdk Corp 光記録媒体
JP2007080303A (ja) * 2005-09-09 2007-03-29 Toshiba Corp 情報記録媒体およ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9014056A1 (ja) 2009-01-29
JPWO2009014056A1 (ja) 2010-09-30
JP5413193B2 (ja) 2014-0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89845B (en)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EP0520619A1 (en)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WO2010013321A1 (ja) 光記録媒体
JP2006344351A (ja) 光記録再生装置、光学ヘッド、光記録再生方法及びスキュー検出方法
KR101143028B1 (ko) 다층 광학 정보 기록 매체
KR101544238B1 (ko) 광 기록 매체 및 광 정보 장치
KR20080114584A (ko) 정보 기록 장치, 정보 재생 장치, 정보 기록 방법, 정보재생 방법, 및 광학 정보 기록 매체
KR101234928B1 (ko) 광기록 매체와 광기록 및 재생 방법
TWI329316B (en) Complex optical storage medium, optical pickup, and optical recording/reproducing device
CN102667933B (zh) 光记录介质
TWI323459B (zh)
TW200406748A (en) Dual stack optical data storage medium and use of such medium
TWI314319B (en) Optical pickup unit and inform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TW200923938A (en) Optical disc
TWI480868B (zh) An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an optical recording apparatus, an optical information apparatus, and an information reproducing method
JP3952056B2 (ja) 情報再生方法
JP2007305254A (ja) 光ピックアップ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US20070242596A1 (en) Optical disk, optical disk apparatus, and optical disk reproducing method
US8144561B2 (en) Multilayer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Ide et al. Interlayer crosstalk reduction of a multilayer Blu-ray Disc using a grating in a three beam optical system
WO2011114674A1 (ja) 多層光記録媒体
TW202129636A (zh) 光碟、其製造方法、光資訊裝置及資訊處理方法
JP2007157219A (ja) 多層光情報記録媒体
JP5484600B2 (ja) 光ディスク
JP5115541B2 (ja) 光記録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