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910992A - Changes of forward-link and reverse-link serving access points - Google Patents

Changes of forward-link and reverse-link serving access point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910992A
TW200910992A TW097115410A TW97115410A TW200910992A TW 200910992 A TW200910992 A TW 200910992A TW 097115410 A TW097115410 A TW 097115410A TW 97115410 A TW97115410 A TW 97115410A TW 200910992 A TW200910992 A TW 20091099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entity
entity
communication
route
ser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154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Peerapol Tinnakornsrisuphap
Fatih Ulupinar
Parag Arun Agashe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TW2009109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10992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 H04W72/563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of the wireless re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4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for recovering from a failure of a protocol instance or entity, e.g. service redundancy protocols, protocol state redundancy or protocol service redir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24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g. connectivity discovery or connectivity upd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2Buffering or recovering information during reselection ; Modification of the traffic flow during hand-of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20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Description

200910992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大體係關於通信,且更特定言之係關於在無線通 信系統中切換服務存取點。 本專利申請案主張分別在2007年4月25日及2〇〇7年6月12 曰申請的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G/913,9im及第6q/943,434號 之優先權,且該等案皆讓與給本案之受讓人且以引用的方 式明確地併入本文中。 【先前技術】 在電信(尤其是無線通信)中,通信環境並非靜態的而是 動態的。在一行動通信背景中’一些行動通信實體(通常 稱為行動台)可能在不同時間移動至於不同通信條件下的 不同位置。 在一無線網路中,行動台經由特定基礎架構通信實體 (通常稱為基地台)而存$主網路。資料藉以自基地台流動 至行動台之通信連接稱為前向鏈路(FL)。同樣,資料藉以 自订動台流動至基地台之通信連接稱為反向鏈路(RL)。通 #條件對於FL及RL兩者並非總是相同。舉例而言,行動 台可與具有極擁塞RL訊務但相對開放之FL流之服務基地 台通信。在可自其他基地台獲得更好111^的情況下使行動台 保持使用當前基地台以進行FL及RL可能並非對通信資源 之最佳使用。 另外’對於行動台自一基地台改變至另一基地台以存取 主網路(FL改變或rl改變)而言,在改變期間及之後所交換 131006.doc 200910992 的資料封包保持完整無缺係較佳的。此對於時間敏感性資 料封包(諸如在IP語音(VoIP)呼叫中交換之資料封包)而古 尤其正確。不同於彈性或最佳努力資料封包,在傳輪期間 錯誤或去失的時間敏感性封包並非總會被重發送。因此, .在基地台之改變期間對時間敏感性資料封包之中斷可影響 服務品質。 s 因此,需要行動台自由地選擇任何服務通信實體以用於 ^ FL及RL之指派,以便適應性地且有效地利用可用通信資 、 源,而仍在交遞過程期間維持資料完整性。 【發明内容】 在行動台經由複數個基地台存取主網路之通信系統中, 行動台可自由地選擇基地台中之任一者作為前向鏈路叫 服務台。另外,行動台亦可自由地選擇另一或同一基地台 作為反向鏈路(RL)服務台。行動台已在其記憶體中儲存對 應於該複數個基地台之複數個路由,每—路由被專門指派 ( 至特定基地台。在作為FL或RL服務台之—基地台至另— 基地台之交遞期間,在所涉及之基地台之各別路°由中處理 所交換之資料封包。此外,亦依賴該等路由來處理部分傳 . &之#料封包’藉此允許在交遞過程期間資料的透明及順 . 暢傳送。 熟習此項技術者自以下實施方式及附圖將易於瞭解此等 及其他特徵及優勢,在附圖中相似參考數字指代 分。 【實施方式】 131006.doc 200910992 ^見以下描述以便使任何熟習此項技術者 用本發明。為解釋之目的,在以下 *a A 义T闌述細節。應瞭 Γ:—:熟習此項技術者將認識到,可在不使用此等特定 況下實踐本發明。在其他例項中,未詳細闡述熟 知、構及過程以便不會以不必要之細節而混清本發明之描 违。因此,本發明並不意欲由所示之實施例限制,而與本 文揭不之原理及特徵最廣泛地一致。 \ 此外,在以下描述中,為了簡明及清楚之原因,使用了 與電信行㈣會(ΤΙΑ)在第三代合作夥伴計4彳2(3GPP2)下 所發布之超行動寬頻(UMB)技術相關聯的術語。庫強調, 本發明亦可應用於其他技術,諸如與分碼多重存取 (A)刀牯多重存取(TDMA)、分頻多重存取 (FDMA)、正交分頻多重存取(◦刪A)等有關之技術及相 關聯標準。與不同技術相關聯之術語可不同。舉例而言, 視所考慮之技術而定’行動台有時可稱為行動終端機、使 用者設備、用戶單元等(僅列舉幾個)。同樣,基地台有時 可稱為存取點、節點B等。此處應注意,當可應用時,不 同術語應用於不同技術。 現參看圖1,其不意性地展示根據本發明之一例示性實 施例配置的各種通信實體的關係。
在圖1中,總體通信系統大體由參考數字3 〇表示。在通 4系統30中,存在一鏈接至複數個演進型基地台(eBs)之 存取閘道态(AGW)32,該等基地台中之三個經展示為eBS 34、eBS 36 及 eBS 38。eBSs 34、eBS 36 及 eBS 38 可安裝於 131006.doc 200910992 同一存取網路(AN)或不同AN*。在此實例中,eBs 3卜 36及38分別為AN 40、42及44之部分。AN 40、42及44中 之每一者可包括一或多個eBS及其他實體。為清楚及簡明 起見,每一 AN在圖!中被展示為僅具有—個eBs。因此, 在如圖1所示之實施例中,eBS 34對一覆蓋區域46内之使 用者提供無線存取同樣,eBS 36及38分別提供在覆蓋區 域48及5〇内之無線存取。 AGW 32具有至骨幹網路52之鏈接,其可為(例如)網際 網路。或者,作為另一實例,骨幹網路52可為封閉網路中 之企業内部網路。 假設存在一布署於系統30内之存取終端機(AT)54。由— 使用者(未圖示)所操作之AT 54能夠在各種無線電網路當中 移動’包括AN 40、AN 42及AN 44。AT 54可經由系統30 中之各種通信實體存取骨幹網路38。 假設AT 54最初與eBS 34通信。AT 54首先需要建立與 eBS 34之前向鏈路(FL),使得來自骨幹網路52之資料可經 由AGW 32及eBS 34流動至AT 54,如由在圖1中之參考數 子56所表示的邏輯資料路徑所展示。因為AT 54自eBS 34 直接接收FL資料封包,所以eBS 34亦被稱為AT 54之前向 鏈路服務eBS(FLSE)。 以稍微類似之方式,AT 54亦需要建立與eBS 34之反向 鏈路(RL),使得來自AT 54之資料可經由eBS 34及AGW 32 流動至骨幹網路52,如由在圖1中之邏輯資料路徑58所展 示。因為AT 54直接將rl資料封包發送至eBS 34,所以 131006.doc 200910992 eBS 34亦被稱為AT 54之反向鏈路服務eBS(RLSE)。 如圖1中所示,AT 54分別經由作為FL及RL之邏輯資料 路徑56及58而與eBS 34交換資料。在此實例中,eBS 34承 擔AT 5 4之FLSE及RLSE兩者的雙重角色。 另外,在此實例中,eBS 34亦用作AT 54之資料連接點 (DAP)。當eBS 34變為AT 54之FLSE時,其可起始DAP指派 過程。為實現此目的,eBS 34將註冊請求訊息發送至AGW 32。其後,AGW 32根據如在網際網路工程工作小組 (IETF)所公布之代理伺服器行動IP(PMIP)協定下所闡述之 程序而與eBS 34執行繫結更新。本質上,DAP 34進行用於 AT 54之資料錨定功能。因此,除了承擔AT 54之FLSE及 RLSE之角色外,在此情況下,eBS 34亦承擔AT 54之DAP 的任務。換言之,在此實例中,eBS 34承擔AT 54之 FLSE、RLSE及DAP的三重角色。 根據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例,系統30中之通信實體(諸 如eBS 54)無需同時承擔用於任何AT(諸如AT 54)且如先前 所描繪之所有三種角色。 現返回參看圖1。假設AT 54移動至eBS 36所提供之覆蓋 區域48。具有更靠近的接近性及來自eBS 36之較強信號, AT 54決定將FLSE及RLSE兩者自eBS 34交遞至eBS 36。稍 後將更詳細描述交遞過程。 假設交遞係成功的。在交遞之後,對於FL,來自骨幹網 路52之資料封包經由AGW 32、eBS 34及eBS 36(以所列舉 之次序)流動至AT 54,如藉由圖1中所示之邏輯資料路徑 131006.doc -10- 200910992 60指示。同樣,對於RL,來自AT 54之資料封包經由eBS 36、eBS 34及AGW 32(以所列舉之次序)流動至骨幹網路 52,如藉由圖1中所示之邏輯資料路徑62指示。在此情況 下,eBS 36承擔AT 54之FLSE及RLSE的雙重角色。然而, eBS 34仍充當 AT 54之DAP。
即使AT 34已漫遊遠離eBS 34所服務之覆蓋區域46,eBS 34仍為AT 54之DAP。原因係因為在無線背景中,視AT 54 之行動性而定,eBS 34可再次變為at 54之FLSE或RLSE為 可能的。舉例而言,AT 54可在分別由eBS 34及eBS 36所 提供之覆蓋區域46及48的邊界上。因此,AT 54可僅臨時 與eBS 36通信。然而,至少自回程利用之觀點來看,若Ατ 54與eBS 36之間的通信並非臨時的,則經由曲折的邏輯資 料路徑60及62來投送資料封包可能並非對通信資源之有效 使用。另外’亦影響了資料封包潛時。實情為,較佳將 DAP自eBS 34切換至eBS 36。用於DAP切換之準則可尤其 為AT 54已在eBS 36所提供之覆蓋區域48中停留足夠長時 間。可在電信行業協會(TIA)下所組織的第三代合作夥伴
計劃2(3GPP2)所發布之出版物3GpP2 A.S0020中找到DAP 切換的基本程序。假設在此情況下,未滿足用於DAp改變 之一或多個準則且eBS 34仍為AT 54之DAP。 現繼續參看圖1。假設AT 54繼續漫遊至其他覆蓋領域。 在某時間點,AT 54達到eBS 38所提供之覆蓋區域5〇。進 一步假設出於一些原因,AT 54感應到來自eBS 38之強的 FL但相對弱之rl。此情形(稱為”鏈路不平衡”)可由與尺1^相 131006.doc -11 · 200910992 關聯之頻帶的過度頻率干擾引起。舉例而言,該干擾可由 與基地台有效通信之過多Ατ(未圖示)引起。因為eBs使用 不同頻帶且在地理上進一步較遠隔開,所以可能並未大大 衫響FL訊務。作為另一實例,假設eBS 54以來自其他 AT(未圖示)之RL連接而超載,但FL訊務仍為相對稀少 的。在此情形下,AT 54可決定將FLSE自eBS 36切換至 eBS 38,但維持 eBS 36作為 AT 54之 RLSE。 對於RL,來自AT 54之資料封包經由如先前所述之邏輯 資料路徑62而流動至骨幹網路52。然而,對於fl,來自骨 幹網路52之資料封包經由AGW 32、eBS μ及eBS 38(以所 列舉之次序)且如藉由圖1中所示之資料路徑64指示而流動 至AT 54。在此情況下,三個不同通信實體承擔三種不同 角色。具體§之’關於AT 54,eB S34充當DAP ; eBS 3 6作 為RLSE執行任務;且eBS 38擔任FLSE之角色。 為了無線通信中之可靠性且進一步為了通信資源之有效 使用,AT 54可自由地選擇特定通信實體來執行一特定角 色係較佳的。下文進一步描述之例示性實施例解決了上文 提及之需要。 根據例示性實施例,AT 54在其記憶體中具有路由集 (RS)41 °RS 41包括具有與AT 54之空中介面路由的通信實 體集合(諸如eBS 36及eBS 38)之資訊,藉此rs 41中之每一 實體可與AT 54穿隧鏈路層封包及網際網路協定(ιρ)封包兩 者,且反之亦然。另外,無論何時eBS加入或離開RS時, AT 54 更新 RS 41。 131006.doc 12- 200910992 具體通信實體在AT 54之以41中具有具體路由。舉例而 言,如圖1中所示’ AT 54在RS 4!中具有經保留用於eBS 34之路由34R同樣,AT 5#RS 41中具有經保留用於⑽ 36之路由36R AT 54在RS 41中具有經保留用於eBS 38之 路由38R。
路由本質上為對AT及在一通信會話中與AT通信之通信 實體料之協定集合及參數。此等協定及參數包括(例如) 標頭壓縮協定及组態、無線電鏈路協定(RLp)組態及序 號、編密碼演算法及經協商安全密鍮等。 在AT 54之RS 41中,路由34R、刊尺及刊尺中之每一者無 需包括相同協定及組態。實情為’路由34R、36R及38R可 彼此邏輯分離。亦即,路由34Rm38R分別用於處理 穿隧至各別通信實體34、36及38及自各別通信實體34、36 及38穿隧的資料封包。借助於實例,在圖,當Ατ “依 賴於eBS 38作為1^犯時’路由38R尤其儲存協定及參數, 與邏輯貝料路徑64之無線電鏈路部分相關聯的資料封包序 號其為FL的無線電鏈路部分,eBS 38將資料發送至AT 54。 如較早所提及,路由(諸如路由34R、3611及3811)可儲存 於AT 54之s己憶體中。另外,與特定通信實體相關聯之每 —個別路由可儲存於該通信實體中。舉例而言,路由38R 儲存於eBS 38中,如圖i中所示。在此方面,對於AT 54及 對於其他通#實體之硬體實施(包括載運路由之記憶體電 路)稍後將進一步被描述。 131006,doc 200910992 對於存取點之改變,AT 54需要與相關實體交換不同訊 息。為說明之目的,圖2展示AT 54與其他通信實體在經由 如圖1中所示之邏輯資料路徑64建立eBS 38作為FLSE時的 呼叫流程。 現結合圖1參看圖2。為解釋之簡單性,eBS %被稱為目 標FLSE。同樣,eBS 36被稱為源FLSE。eBS 34在此情況 下充當DAP。
AT 54最初依賴於eBS 36作為Flse。因此,AT 54經由源 FLSE(在此情況下為eBS 36)自DAP(其在此情況下為eBS 34)接收網際網路協定(IP)資料封包,如分別由在圖2中之 邏輯資料路徑66及68所示。 如較早所提及,假設A 丁 54移動更靠近覆蓋區域5〇附近 且偵測到來自eBS 38之強FL信號。AT 54決定選擇6批列 作為目標FLSE。亦即,AT 54確定將FLSE| eBS 36交遞至 eBS 38。詩此交遞之準則可基於通信條件集合,諸如與 eBS ;38之較好鏈路條件、eBS 36與eBS %之負載的比較、 關於eBS 3 6及eBS 3 8之使用持續時間等。 AT 54藉由冑一訊息或一實體層信號(諸如通道品質指示 符(CQI))發送至eBS 38而選擇eBS 38作為目標flse,如藉 由圖2中所示之訊息路徑7〇所指示。 在接收到該訊息後,目標FLSE 38即通知AT 54之RS中的 所有其他eBS eBS 38接替AT 542FLSE的角色。藉由目標 FLSE 38之通知可同時或順序地發出至其他實體。舉例而 。至源FLSE 36之通知呈經由如圖2所示之訊息路徑72之 131006.doc -14- 200910992 ipt(ip穿隧)-通知訊息的形式。源FLSE 36藉由經由如圖2 中所示之訊息路徑74將IPT-通知Ack訊息發送至目標几犯 3 8而確認ΐρτ-通知訊息的接收。 作為另一實例,目標FLSE 38亦經由如圖2中所示之訊息 路徑76將IPT-通知訊息發送至!^ 34。同樣,DAp 34藉由 經由如圖2 _所示之訊息路徑78將ιρτ_通知Ack訊息發送至 源FLSE 3 8而確認ιρτ-通知訊息的接收。 對於源FLSE 36,在接收到IP丁-通知訊息(亦即,經由訊 息路徑72發送之訊息)後,源FLSE %即需要將所接收之ιρ 封包自0八1>34傳送或穿隧至目標1?1^38,而非至八丁54。 根據此實施例,源FLSE 36無需將Ip封包訊框所界定之 離散Π>封包穿随至目標凡把38。實情為,源flse36可將 部分IP封包穿隧至目標FLSE 38。更具體言之,現參看圖 3,其示意性展示IP資料封包隨著時間進展流動至源几沾 36的圖式。在圖3中展示5個11>封包,即ιρ封包“至#,如 5個IP封包訊框所描_。假設在時間、,源flse %接收如 經由訊息路徑72(圖2)之啊.通知訊息。對於在時間^之前 所接收之整體ip封包#1及#2,源FLSE 36以鏈路層標頭囊 封去往AT 54之此等IP封包且將該等IP封包發送至AT 54。 換言之’源FLSE 36透過邏輯資料路徑6〇(圖^之無線電鏈 路部分經由鏈路層隧道將Ιρ封包#1至#2發送至ατ Μ。 對於AT 54,如較早所提及,其具有一路由,具體言之 為路由36R(S11),其經保留用於處理自eBS 36所接收之鏈 路層随道封包。 131006.doc •15- 200910992 至於Π>封包#3之由圖3中之參考數字51所識別的部分部 分(partial portion),其係藉由源几^ %在時間、之前接 收,源FLSE 36以用於整體Ip封包#1及#2之類似方式將部 分IP封包#3 51發送至AT 54。亦即,源FLSE 36劃分部分⑺ 封包# 3 5 1且將經劃分之部分配合至鏈路層訊框中以用於 經由如圖1中所示之邏輯資料路徑6〇的無線電鏈路部分(在 圖2中,其由邏輯資料路徑68表示)而傳輸至AT 54。又, AT 54以與用於整體ip封包#1及#2之型式類似的型式接收 且處理部分IP封包#3 51。 至於IP封包#3之由參考數字55所識別的部分部分,其係 藉由源FLSE 36在時間ta之後接收,源FLSE 36使用源flse 36中之路由36R處理部分封包55(例如,加密及/或添加RLp 標頭)’且接著經由圖1中之邏輯資料路徑8〇之回程部分(在 圖2中,其由邏輯資料路徑82表示)將此部分斤封包#3 ”發 送至目標FLSE 38。 在接收到部分IP封包#3 55後,目標FLSE 38即使用目標 FLSE 38中之路由38R進一步處理部分封包55(例如,包括 由路由36R所添加之RLP標頭),且接著經由圖1 +之邏輯 資料路徑80之無線電鏈路部分(在圖2中,其由邏輯資料路 徑84表示)將部分IP封包#3 55發送至AT 54。 對於部分IP封包#3 55,AT 54首先使用AT 54中之路由 38R來處理部分封包55。其後,AT 54使用AT 54中之路由 36R來處理部分封包M。換言之,ΑΤ Μ經由目標flse 自源FLSE 36接收經穿隧之部分IP封包#3 55,如同AT 54自 131006.doc -16· 200910992 源FLSE 36邏輯地接收部分封包55。因此,在於^之前及之 後所接收的部分IP封包#3 51及55經處理於路由36R中的情 況下,對整個IP封包#3之重建係可行的。允許部分資料封 包如上所述而組合,隨之產生之益處為:由於每一資料封 包區段僅傳輸一次,所以可更有效地使用空中資源。此 外’可達成具有依次資料封包遞送之順暢交遞。 應注意,儘管在此實施例中如上所述而組合且處理了部
分資料封包,但在需要時可類似地組合且處理完整資料封 包0 作為替代,為了額外可靠性之目的,源FLSE 36可經由 邏輯路控60及80(圖1)兩者而傳輸Ip封包。AT 54中之路 由36R可接收ip封包#3之特定部分的複本。然而,Ατ “可 經由RLP中之複製偵測機制(如此項技術中已知)而丟棄複 製部分。 ~ 若在源FLSE 36中存在任何剩餘巧資料封包,則源扎卯 36將該等剩餘封包發送至目標FLSE 38,目標flse 38又使 用目標FLSE 38中之路由38R而處理該等封包且接著經由圖 1中所不之邏輯資料路徑80(在圖2中,如上所描繪之邏輯 資料路徑分別由參考數字86及88識別)將該等經處理之封 包發送至AT 54。在接收到資料封包後,AT 54即使用 54中所儲存之路由38R來處理封包。 至於DAP 34 ’假設在時間tb(圖3),dAP μ經由訊息路 徑76(圖2)來接收IPT.通知訊息。對於在時間、之前所接收 之整體ip封包#1至#3 ’ DAP 3^Ip封包#1至#3穿隧至源 131006.doc -17- 200910992 FLSE 36,源FLSE 36又以類似於如上所述之方式而處置所 接收之ip封包H對於IP封包#4, DAp 34將整個封包 穿隧至源職36,因為DAp 34知曉源職%將適當地 處置任何部分接收之IP封包。亦即,對於ιρ封包❹料, 34透過如圖”所示之邏輯資料路徑60(在圖2中,以 上所描繪之邏輯資㈣徑分別由參考數字68及66識別)經 由源FLSE 36將資料封包發送至八丁 M。 對於在時間tb之後所接收之任何Ip封包(諸如圖3中所示 之IP封包#5),DAP 34將封包穿隧至目標凡沾38,目標 8又、座由如先如所提及之在圖丨中所示之邏輯資料路 徑64(在圖2中,邏輯資料路徑分別由參考數字幫%識別) 处置封包。在接收到封包後,ΑΤ Μ即在路由3狀(圖^ 中處理封包,亦如先前所述。 現結合圖3返回參看圖2。更簡要地陳述,對於#FLSE 在時間ta之月自DAP 34接收之全部或部分1?封包經穿 隨至AT 54 ’如由圖i中所示之邏輯資料路徑⑼指示。然 而’對於源FLSE 36’在時間ta之後自DAp 34接收之全部 或=分IP封包經穿隧至目標FLSE 38,如由^中所示之邏 輯資料路;^8G之回程部分指示。目標flse π此後將所接 收之部分及全部1?封_纽54,如分別由如圖i中所 不之邏輯資料路徑80及64的無線電鏈路部分指示。 冋樣,對於DAP 34,在時間tb之前或期間接收之全部卩 封包經發送至源FLSE 36’如由圖所示之邏輯資料路徑 60的回程部分指示 '然% ’在時間认後接收之完整㈣ 131006.doc •18· 200910992 包經穿隧至目標FLSE 38,如由圖1中所示之邏輯資料路徑 64的回程部分指示。然後,目標FLSE 3 8將所接收之完整 IP封包穿隧至AT 54,如由圖1中所示之邏輯資料路徑64的 無線電鏈路部分指示。 接下來是至源FLSE 36之其不再為服務FLSE的通知。為 實現此目的,DAP 34經由如圖2中所示之訊息路徑94將一 IPT-通知訊息發送至源FLSE 36,告知FLSE 3 6放棄作為AT 54之月艮務FLSE的職責。 源FLSE 3 6經由圖2中所示之訊息路徑96以IPT-通知Ack 訊息來回應。 藉由經由路徑94及96交換訊息而進行的以上所提及之通 知在下文中被稱為’'否定通知”。否定通知用作FLSE或 RLSE經正確指派的額外保護。在存在不一致的情況下, 可安裝一校正機制以用於糾正且稍後將進一步解釋其。 以上所述的是AT 54選擇eBS 3 8作為服務FLSE。假設AT 54確定111^條件對當前服務10^£(在此情況下為6:6 8 3 6)更有 利,且將服務FLSE自eBS 36切換至eBS 38似乎並無優勢。 在此情形下,AT 54可起始RLSE自eBS 36至eBS 38的交 遞。 存在RLSE之交遞不同於FLSE之相應交遞的特定態樣。 在FLSE交遞期間或大體對於FL資料流,因為AT可隨意與 任何通信實體通信,所以需要DAP作為資料錨定實體以便 將適當FL資料流指引至AT 54最終決定與之通信之通信實 體。然而,在相應RLSE交遞期間或大體對於RL資料流, 131006.doc •19- 200910992 可能不存在對於DAP作為資料錨定實體的任何需要。原因 為自AT接收RL資料流之任何通信實體可直接將所接收之 資料發送至AGW。實際上,此方法為較佳的,因為其進一 步提高回程利用之效率。 借助於實例,現返回參看圖丨。如較早所述,在自源eBs 36至目標eBS 38的分別自邏輯資料路徑嫩^的凡犯交遞 期間,需要充當錨定實體之DAP(在此情況下為eBs 34)。 原因為,在交遞完成之前,並未確定AT 54最終選擇哪一 eBS作為目標FLSE。DAP 34之功能為在交遞期間及之後藉 由AT 54將FL資料訊務適當地指引至所選之目標几把。亦 需要提及,為促進FLSE交遞,所有通信實體(包括at 54, AGW 32,eBS 34、36及38)需要追蹤其當中的哪一實體為 AT 54之當前FLSE。 至於RLSE交遞,假設AT 54決定將RL資料流自源% 交遞至目標eBS 38。AT 54可已選擇將RL自邏輯資料路徑 62切換至邏輯資料路徑83,如圖i中所示。具體言之經 由邏輯資料路徑8 3發送R L資料流依賴於e b S 3 4作為D a p。 然而,在此實例中,為了更有效地利用通信資源,Ατ 54 經由邏輯資料路徑85(作為一替代且如圖丨中所示)透過目標 eBS 3 8將RL資料封包直接發送至AGW 32。在此情況下, 一些通信實體(諸如eBSs 34、36及38)無需追蹤哪一實體為 AT 54之當前RLSE。原因為,在通信系統30内,rl資料封 包之目的地為所確定之AGW 32。亦即,rl資料封包之目 的地並非一不確定目標。 131006.doc • 20- 200910992 源RLSE 36交遞至目標RLSE 38之過程實質上類似於如 所描述之用於FLSE對應物的過程,如先前所解釋但具有 如上所強調之差異。此外,AT 54藉由將一訊息或一實體 層信號(諸如導頻品質指示符(PQI))發送至目標rlse 38而 請求RLSE改變,如藉由圖4中所示之訊息路徑97所指示。 為了簡要及清楚起見,不進一步詳細闡述RLSE交遞過 程。實情為,在圖4中說明自源RLSE 36至目標rlse 38的 自邏輯資料路徑62至85(圖1)的RLSE交遞。 在以上所述之FLSE及RLSE交遞過程中,由於不斷改變 之通信條件,訊息傳遞信號不會總是準時到達。因此,預 期之FLSE或RLSE可經錯誤地指派係可能的。圖5說明一錯 誤FLSE指派之一實例。在此實施例中,補救程序經創立 以糾正錯誤指派。
現參看圖5。假設AT 54最初將eBS 34指派為DAP且將 eBS 36才曰派為FLSE。因而,DAP 34將IP封包轉發至eBS 36 ’ eBS 36又分別經由如圖5中所示之資料路徑1 〇〇及1 〇2 而將IP封包穿隧至AT 54。 假設AT 54確定存在一與eBS 38之較好FL。權衡各種預 定義通信條件,AT 54決定將FLSE自eBS 36改變至eBS 38。AT 54經由如圖5中所示之訊息路徑1〇4將一請求訊息 發送至eBS 38。 在經由訊息路徑104接收到訊息後,eBS 38即通知AT 54 之RS中的所有eBS eBS 3 8接替AT 54之FLSE的角色,如藉 由經由圖5中所示之訊息路徑1〇6而發送至eBS 36的IPT-通 131006.doc -21 - 200910992 知訊息所代表。eBS 36經由訊息路徑l〇8而以IPT-通知Ack 訊息回應。 理想地,eBS 38應在無延遲類似通知訊息(亦即,經由 圖5中所示之訊息路徑120所發送的訊息)之情況下發送DAP 3 4。然而,在此實例中,假設此訊息之可用性經延遲,即 由eBS 38不適時地發送或是由DAP 34過遲地接收。該延遲 之原因可由eBS 3 8或DAP 34之電路引起。該延遲亦可由在 eBS 38與DAP 34之間的不利通信條件引起。 在任何情況下,在發送應及時經由訊息路徑12〇發送之 IPT-通知訊息之前,eBS 38在此實例中藉由經由如圖5中所 示之訊息路徑110發送一請求訊息而重新選擇eBS 36作為 FLSE °
又,eBS 36通知AT 54之RS中的所有eBS eBS 36接替AT 54之FLSE的角色,如藉由經由圖5中所示之訊息路徑112而 發送至eBS 38的IPT-通知訊息所代表。eBS 38經由訊息路 徑114而以IPT-通知Ack訊息回應。 假設在該實例中,eBS 36分別經由如圖5中所示之訊息 路徑116及118將IPT_通知訊息及IPT_通知⑽訊息及時發送 至DAP 34及自DAP 34接收該等訊息。如較早所提及,根 據例示性實施例,DAP 3 4亦以不中I/主 处以否疋通知繼續以作為對其他 eBS的額外保護(其並非fLSE)。 然而’假設在此時間點,雍雜w β 了门點應稍被較早到達之經由訊息路
徑120的ΙΡΤ-通知訊息到達且由D J逆且田DAP 34接收。DAP 34如藉 由圖5中所示之訊息路涧]? ?_二 峪杬122私不而以IPT-通知Ack訊息來 131006.doc -22- 200910992 回應。然而,因藉由預期FLSE 36經由訊息路徑ιι6較早發 送的IPT-通知訊息之接收而產生的否定通知亦藉由DAp ^ 發出至其他eBS。舉例而言,如在圖5中所示,此否定通知 係經由訊息路徑124發送至eBS 38。此處,eBs 38應價測 不一致性,因為較早時候’其將通知訊息發出至AT 54之 RS中的其他實體:eBS 38接替FLSE之肖色。然而,經由 訊息路徑124所接收之訊息告知eBS 38該6;88 38並非Ατ 54 之FLSE的不一致位置。該事件可觸發進一步查詢及最終 'Η正冬動作。在此實施例中,補救動作由⑼呂36(原先之 所預期FLSE)進行,如下文所述。 現繼續參看圖5。作為經由訊息路徑12〇接收ιρτ_通知訊 息的結果,DAP 34亦將否定通知訊息發出至除eBS 38之外 的在AT 54之RS中的其他eBS :其並非AT 54之FLSE。此等 汛息中之一者為經由圖6中所示之訊息路徑128發送至化呂 36的讯息。eBs 36經由圖5中所示之訊息路徑13〇以Ιρτ通 知Ack訊息來回應。 此處,eBS 36亦應偵測不一致性,因為較早時候,其將 通知訊息發出至AT 54之RS中的其他實體:eBS 36接替 FLSE之角色。然而,經由訊息路徑128所接收之訊息告知 eBS 36該eBS 36並非AT 54之FLSE的不一致位置。該事件 使eB S 3 6開始進行校正措施。舉例而言,在此實施例中, eBS 36可自己主動重新起始几犯切換過程132(如較早在圖 2中展示且描述)。 圖6展示用於執行如上所述之交遞過程的裝置之硬體實 131006.doc -23- 200910992 施的部分。電路裝置由參考數字29〇表示且可實施於AT或 任何通信實體(諸如eBS或AGW)中。 裝置290包含將若干電路鏈接在一起之中央資料匯流排 292。電路包括CPU(中央處理單元)或控制器294、接收電 路296、傳輸電路298及記憶體單元3〇〇。 若裝置290係無線器件之部分,則接收電路296及傳輸電 路298可連接至RF(射頻)電路但在圖式中未圖示。接收電 路296在所接收之信號發出至資料匯流排292之前處理且缓 衝該等㈣。另-方面,傳輸電路298在來自資料匯流排 292之資料發出於裝置谓之前處理且緩衝該資料。cp爾 制器294執行資料匯流排292之資料管理的功能且進一步執 行一般資料處理之功能,包括執行記憶體單元则之指令 内容。 替代如圖6中所示而分別安置,作為替代,傳輸電路观 及接收電路296可為CPU/控制器294之部分。 ==30。包括由參考數字3。2大體表示的模組及/ 聽乂 4功能3G8及職交遞功能3ig。交遞功能地及 310包括用於執行如圖1至圖5中所展示且描述之過程牛驟 令或程式碼。對於-實體特定之具體指 性地貝施於交遞功能扇及31时。舉例 謂 ……則尤其,用於進行如…至圖右裝= 述之過程步驟連同如圖2、圖4及圖5 = Μ有關之訊息之準備及處理的指令可 且描述的與 又遞功能308 131006.doc •24- 200910992 及31〇中。類似地,若裝置290係通信實體之部分(例如, eBS)’貝情於該通信實體特定之過程步驟及訊息準備可編 碼於交遞功能308及3 10中。 、 另外,複數個路由(諸如圖丨_所展示且描述之路由 34R、36R及38R)亦可包括於記憶體單元3〇〇中。該等路由 共同由圖6中之參考數字398表示。作為替代路由〕%可 儲存於除單元300之外的一或多個其他記憶體單元中。以 類似於如上所配置之方式,選擇性路由可經安裝用於—在 實施中之特定實體。舉例而言,儘管ATf要包括在其Μ 中之所有路由(諸如對於AT 54在圖丨中所展示且描述之 34R、36R及38R),但至於(例如 %,僅路由3訊需要 被安裝於記憶體單元3〇〇中。 在此實施例t,記憶體單元300為RAM(隨機存取記憶 體)電路。例示性功能(諸如交遞功能3〇8及31〇)為軟體常 式、模組及/或資料集合。記憶體單元3〇〇可連接至可為揮 發性或非揮發性之另一記憶體電路(未圖示)。作為替代, 記憶體單元300可由其他電路類型製成,諸如eepr〇m(電 可扒可耘式化唯讀記憶體)、EPR〇M(電可程式化唯讀記憶 體)、ROM(唯讀記憶體)、ASIC(特殊應用積體電路)、磁 碟、光碟,及此項技術中熟知之其他類型。 應進一步注意,如所述之發明性過程亦可經編碼為在此 項技術中已知的任何電腦可讀媒體上載運之電腦可讀指 令。在此說明書及所附申請專利範圍中,術語,,電腦可讀 媒體指代參與提供指令至任何處理器(諸如在圖6之圖式 131006.doc •25- 200910992 t展示且描述之CPU/控制器294)以用於執行的任何媒體。 此媒體可為儲存器類型且可呈先前亦在(例如)圖6中之記憶 體單元3GG之描述m的揮發性或非揮發性儲存媒體的 形式。此媒體亦可為傳輸類型,且可包括同軸電纜、銅 線、光纜,及載運能夠載運可由機器或電腦讀取之信號的 聲波、電磁波或光波的空中介面。電腦可讀媒體可為獨立 於裝置290之電腦產品的部分。 最終,在本發明之範疇内,其他改變系可能的。除了如 上所述者之外,結合實施例所述之任何其他邏輯區塊、電 路及演算法步驟可實施於硬體、軟體、韌體或其組合中。 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瞭解,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範疇及精神的 情況下,賴本發明進行形式及㈣上之此等及其他改 變。 【圖式簡單說明】 圖1為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例示性實施例配置的各種通 信實體之關係的簡化示意圖; 圖2為展示在根據該例示性實施例操作的前向鏈路服務 台父遞期間於不同通信實體之間之訊息及資料流的呼叫流 程圖; 圖3示意性地展示不同通信實體負責不同I p資料封包之 穿隧的Π>資料封包流之圖式; 圖4為展示在根據該例示性實施例操作的反向鏈路服務 台交遞期間於不同通信實體之間之訊息及資料流的呼叫流 程圖; 131006.doc -26- 200910992 圖5為展示在前向鏈路服務台經錯誤地指派但以糾正來 乂遞期間於不同通信實體之間之訊息及資料流的呼 叫流程圖;及 交遞過程之裝置 圖6為根據該例示性實施例的用於執行 的硬體實施之部分的示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30 通信系統 32 存取閘道器(AGW) 34 eBS/DAP 34R 路由 36 eBS/源 FLSE 36R 路由 38 eBS/ 目標 FLS 38R 路由 40 AN 41 路由集(RS) 42 AN 44 AN 46 覆蓋區域 48 覆蓋區域 50 覆蓋區域 51 部分IP封包#3 52 骨幹網路 54 存取終端機(AT) 131006.doc -27- IP封包#3 邏輯資料路徑 邏輯資料路徑 邏輯資料路徑 邏輯資料路徑 邏輯資料路徑 邏輯資料路徑 邏輯資料路徑 訊息路徑 訊息路徑 訊息路徑 訊息路徑 訊息路徑 邏輯資料路徑 邏輯資料路徑 邏輯資料路徑 邏輯資料路徑 邏輯資料路徑 邏輯資料路徑 邏輯資料路徑 邏輯資料路徑 邏輯資料路徑 訊息路徑 訊息路徑 -28- 200910992 97 訊息路徑 100 資料路徑 102 資料路徑 104 訊息路徑 106 訊息路徑 108 訊息路徑 110 訊息路徑 112 訊息路徑 114 訊息路徑 116 訊息路徑 118 訊息路徑 120 訊息路徑 122 訊息路徑 124 訊息路徑 128 訊息路徑 130 訊息路徑 132 FLSE切換過程 290 電路裝置 292 中央資料匯流排 294 CPU(中央處理單元)或控制器 296 接收電路 298 傳輸電路 300 記憶體單元 302 模組及/或指令之集合 131006.doc •29- 200910992 308 FLSE交遞功能 310 RLSE交遞功能 398 路由 ta 時間 tb 時間 #1 IP封包 #2 IP封包 #3 IP封包 ί ' x #4 IP封包 #5 IP封包 -30 131006.doc

Claims (1)

  1. 200910992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通信方法,其包含: 提供對一組通信條件之評估; 基於6亥sf·估將一前向通信鏈路分配至一第〆通彳§實 體;及 基於6亥评估將一反向通信鏈路分配至一第二通信實 體。 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 刀別知:供第一路由及第二路由以用於與該第〆通信實 體及該第二通信實體通信;及 分別維持該第一路由及該第二路由與該第一通信實體 及邊第二通信實體相關聯,而與該苐一通信實體及該第 通么K體中之哪一者經指派為一服務通信實體無關。 3. —種可由一存取終端機在一通信系統中操作之方法,其 包含: 任该存取終端機中提供複數個路由; 分配該等路由中之用於與—第—通信實體通信的一者 作為—第一路由; Ί亥等路由中之用於與二通信實體通信的另一 者作為一第二路由;及 分別維持該第-路由及該第二路由與該第一通信實體 及二通信實體相關聯,而與該第一通信實體及該第 實體中之那一者經指派為—服務通信實體無關。 4.如耗求項3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 131006.doc 200910992 選擇該第二通信實體作為該服務通信實體;及 在使用該第一路由處理部分Ip(網際網路協定)資料封 ^之則使用該第二路由處理該等資料封包。 5·如請求項3之方法’其進—步包含: 選擇该第一通信實體作為一前向鏈路服務通信實體;及 選擇該第二通信實體作為一反向鏈路服務通信實體。 6.如明求項3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分別維持該第—路由 =邊第二路由與該第一通信實體及該第二通信實體相關 如而與該服務通信實體係一前向鏈路服務通信實體還 是一反向鏈路服務通信實體無關。 、 7·如μ求項3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在該第一路由中包括 與在該存取終端機與該第一通信實體之間的一第一通作 會話相關聯之參數,及在該第二路由中包括與在該存^ 終端機與該第二通信實體之間的一第二通信會話相關 之參數。 8·如請求項3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 最初選擇該第一通信實體作為該服務通信實體; 接著選擇該第二通信實體作為該服務通信實體,其中 "玄第—通信實體經錯誤地指派為該服務通信實體;及 自最初由該第一通信實體及該第二通信實體中之一者 引起之補救動作而重新選擇該第二通信實體作為該服務 通信實體。 種可由一通k實體在一通彳§系統中操作之方法,其包 含: ’、 131006.doc 200910992 作為S亥通js系統中之—存取終端機的一前向鏈路服務 通么實體及一反向鏈路服務通信實體兩者進行服務; 自另一通k實體接收通知,以用於將該前向鏈路通信 實體及該反向鏈路通信實體中之一者交遞至該另一通信 實體;及 繼續作為該前向鏈路通信實體及該反向鏈路通信實體 中之另一者而服務於該存取終端機。 其中該通知為一用於將該前向鏈路 一通信實體之請求,該方法進一步 10.如請求項9之方法,其 通信實體交遞至該另一 包含: 資料封包之路由; 隹持與該存取終端機的用於處理IP(網際網路協定) I該另一通信實體;及 通#貫體將部分IP資料封包穿 將完全IP資料封包發送至該另 使用該路由經由該另一通信 隧至該存取終端機。 用於提供對一
    一種用於通信之-™ 用於基於該評估而將— 信實體的構件;及 用於基於該評估而將— 信實體的構件。 反向通尨鏈路分配至一第二 信實體及該第
    如請求項11之必- 用於分別提供第一路由 131006.doc 200910992 2於分別維持該第一路由及該第二路由與該第一通信 =及該第二㈣實體相關聯而與該第—通信實體及該 第一通L實體中之哪__去經扣β & 者左扎派為一服務通信實體無關 的構件。 13· 一種可在一通信系統中操作之存取終端機,其包含: 用於在該存取終端機中提供複數個路由的構件; 用於分配該等路由中之用 ^ 甲之用於與—弟一通信實體通信的 一者作為一第一路由的構件; 用於分配該等路由中之用於命 义用於與—第二通信實體通信的 另一者作為一第二路由的構件;及 用於分別維持該第一路由及該第二路由與該第一通信 :體及該第一通&實體相關聯而與該第一通信實體及該 第二通信實體中之哪一者缚沪、 有、.,生#日派為一服務通信實體無關 的構件。 14.如請求項13之存取終端機,其進一步包含: 用於選擇該第二通作音·牌I从 V 1α貫體作為該服務通信實體的構 件;及 用於在使用β亥第路由處理部分ιρ(網際網路協定)資 料封包之前使用該第二路由處理該等資料封包的構件。 15.如請求項13之存取終端機,其進—步包含: 用於選擇該第-通信實體作為一前向鍵路服務通信實 體的構件;及 用於選擇言亥第二通信f體作為一&向鍵路服務通信實 體的構件。 131006.doc -4- 200910992 16. 如請求項13之存取終端機,其進一步包含用於分別維持 該第-S由及#第二肖由與該第一通信實體及該第二通 信實體相關聯而與該服務通信實體係一前向鏈路服務通 k實體還疋一反向鏈路服務通信實體無關的構件。 17. 如請求項13之存取終端機,其進—步包含用於在該第一 路由中包括與在該存取終端機與該第一通信實體之間的 一第一通信會話相關聯之參數的構件,及用於在該第二 路由中包括與在該存取終端機與該第二通信f體之間的 一第二通信會話相關聯之參數的構件。 18. 如請求項13之存取終端機,其進一步包含: 用於最初選擇該第一通信實體作為該服務通信實體的 構件; 用於接著選擇該第二通信實體作為該服務通信實體的 構件中該第-通信實體經錯誤地指派為該服務通信 實體;及 用於重新選擇該第一通信實體作為該服務通信實體的 構件。 19. 一種可在一通信系統中操作之通信實體,其包含: 用於作為該通信系統中之一存取終端機的一前向鏈路 服務通彳„實體及一反向鏈路服務通信實體兩者進行服務 的構件; 用於自另一通信實體接收通知以用於將該前向鏈路通 信實體及該反向鏈路通信實體中之一者交遞至該另一通 信實體的構件; 131006.doc 200910992 用於作為該前向鏈路通幹 通彳5實體及該反向鏈路通信實體 中之另一者繼續服務於該存取終端機的構件。 2〇.=t項Γ通信實體’其中該通知為-用於將該前向 鏈路通信實體交遞至該另— 通k實體之請求,該通信實 體進一步包含: 用於維持一與該存取終端 ^ 機的用於處理ip(網際網路協 定)資料封包之路由的構件; f' 用於將完全IP資料封包發 赞送至該另—通信實體的構 件;及 用於使用該路由經由該另一福作鲁触时A \ ^ ^ 通k實體將部分IP資料封 包穿隧至該存取終端機的構件。 21. —種用於通信之裝置,其包含: 一處理器;及 /接至該處理ϋ之電路,其經,㈣以:提供對一組通 信條件之評估;基於該評估將一前向通信鏈路分配至一 第一通信實體;及基於該評估將一反向通信鏈路分配至 一第二通信實體。 22_如請求項21之裝置,其中該耦接至該處理器之電路進一 步經組態以:分別提供第一路由及第二路由以用於與該 第一通信實體及該第二通信實體通信;及分別維持該第 一路由及該第二路由與該第一通信實體及該第二通信實 體相關聯’而與該第一通信實體及該第二通信實體中之 哪一者經指派為一服務通信實體無關。 23. —種可在一通信系統中操作之存取終端機,其包含·· 131006.doc 200910992 一處理器;及 麵接至該處理器之電路’其經組態以:在該存取終端 機中提供複數個路由;分配該等路由中之用於與一第一 通k實體通信的一者作為—第一路由;分配該等路由中 之用於與一第二通信實體通信的另一者作為一第二路 由,及分別維持該第一路由及該第二路由與該第一通信 實體及§亥第二通信實體相關聯,而與該第一通信實體及 該第二通信實體中之哪一者經指派為一服務通信實體無 關。 24·如請求項23之存取終端機,其中該耦接至該處理器之電 路進一步經組態以:選擇該第二通信實體作為該服務通 信實體;及在使用該第一路由處理部分Ip(網際網路協 定)資料封包之前使用該第二路由處理該等資料封包。 25 ·如吻求項23之存取終端機,其中該耦接至該處理器之電 路進一步經組態以:選擇該第一通信實體作為一前向鏈 路服務通信實體;及選擇該第二通信實體作為一反向鏈 路服務通信實體。 26. 如請求項23之存取終端機,其中該耦接至該處理器之電 路進一步經組態以分別維持該第一路由及該第二路由與 s亥第一通信實體及該第二通信實體相關聯,而與該服務 通信實體係一前向鏈路服務通信實體還是一反向鏈路服 務通信實體無關。 27. 如請求項23之存取終端機,其中該耦接至該處理器之電 路進一步經組態以:在該第一路由中包括與在該存取終 131006.doc 200910992 端機與該第一通信實體之間的一第一通信會話相關聯之 參數’及在該第二路由中包括與在該存取終端機與該第 二通信實體之間的一第二通信會話相關聯之參數。 2心如請求項Μ之存取終端機,其中該耦接至該處理器之電 路進一步經組態以:最初選擇該第一通信實體作為該服 務通信實體;接著選擇該第二通信實體作為該服務通信 實體;及若該第—通信實體經錯誤地指派為該服務通信 實體,則重新選擇該第二通信實體作為該服務通信實 體。 29· —種可在一通信系統中操作之通信實體其包含·· 一處理器;及 耦接至該處理器之電路,其經組態以:作為該通信系 統中之一存取終端機的一前向鏈路服務通信實體及一反 向鏈路服務通信實體兩者進行服務;自另一通信實體接 收通知,以用於將該前向鏈路通信實體及該反向鏈路通 b貝體中之一者交遞至該另一通信實體;繼續作為該前 向鏈路通信實體及該反向鏈路通信實體中之另一者服務 於該存取終端機。 30.如請求項29之通信實體,其中該通知為一用於將該前向 鏈路通信實體交遞至該另一通信實體之請求,其中該耦 接至該處理器之電路進一步經組態以:維持一與該存取 終端機的用於處理IP(網際網路協定)資料封包之路由; 將70全IP資料封包發送至該另一通信實體;及使用該路 由經由該另一通信實體將部分IP資料封包穿隧至該存取 131006.doc 200910992 終端機。 3 1. —種包括一電腦可讀媒體之電腦產品,該電腦可讀媒體 包含用於進行以下操作之經實體實施的電腦可讀程式 碼: 提供對一組通信條件之評估; 基於該砰估將一前向通信鏈路分配至一第一通信實 體;及 基於該砰估將一反向通信鏈路分配至一第二通信實 體。 32. 如請求項31之電腦產品’其中該電腦可讀媒體進—步包 含用於以下操作之電腦可讀程式碼: 分別提供第一路由及第二路由以用於與該第一通信實 體及該第二通信實體通信;及 分別維持該第一路由及該第二路由與該第一通信實體 及該第二通信實體相關聯,而與該第一通信實體及該第 二通信實體中之哪_•者經指派為—服務通信實體無關。 33. -種包括一電腦可讀媒體之電腦產品,該電腦可讀媒體 包含用於進行以下操作之經實體實施的電腦可讀且 碼: 八 在該存取終端機中提供複數個路由; 分配該等路由中之用於與—第—通信實體通信的 作為一第一路由; 分配該等路由中之用於與—第二通信實體通信的另— 者作為一第二路由;及 131006.doc -9- 200910992 分別維持該第一路由及該第二路由與該第一通信實體 及°亥第一通信實體相關聯,而與該第一通信實體及該第 一通彳5實體中之哪一者經指派為一服務通信實體無關。 3 4.如叫求項33之電腦產品,其中該電腦可讀媒體進一步包 含用於以下操作之電腦可讀程式碼: 選擇該第二通信實體作為該服務通信實體;及 在使用該第一路由處理部分Ip(網際網路協定)資料封 包之前使用該第二路由處理該等資料封包。 3 5.如凊求項33之電腦產品,其中該電腦可讀媒體進一步包 含用於以下操作之電腦可讀程式碼: 選擇β亥第一通信實體作為一前向鏈路服務通信實體;及 選擇忒第二通信實體作為一反向鏈路服務通信實體。 36. 如請求項33之電腦產品,其中該電腦可讀媒體進一步包 含用於以下操作之電腦可讀程式碼:分別維持該第一路 由及該第二路由與該第一通信實體及該第二通信實體相 關聯,而與該服務通信實體係一前向鏈路服務通信實體 還是一反向鏈路服務通信實體無關。 37. 如請求項33之電腦產品,其中該電腦可讀媒體進一步包 含用於以下操作之電腦可讀程式碼:在該第一路由中包 括與在該存取終端機與該第一通信實體之間的一第一通 信會話相關聯之參數;及在該第二路由中包括與在該存 取終端機與該第二通信實體之間的一第二通信會話相關 聯之參數。 3 8·如請求項33之電腦產品,其中該電腦可讀媒體進一步包 131006.doc -10- 200910992 含用於以下操作之電腦可讀程式碼·· 最初選擇該第一通信實體作為該服務通信實體; 接著選擇該第二通信實體作為該服務通信實體,其中 該第一通信實體經錯誤地指派為該服務通信實體;及 自最初由該第一通信實體及該第二通信實體中之一者 引起之補救動作而重新選擇該第二通信實體作為該服務 通信實體。 39·—種包括一電腦可讀媒體之電腦產品,該電腦可讀媒體包 含用於進行以下操作之經實體實施的電腦可讀程式碼: 作為該通信系統中之一存取終端機的一前向鏈路服務 通信實體及一反向鏈路服務通信實體兩者進行服務; 自另通實體接收通知,以用於將該前向鏈路通信 實體及該反向鏈路通信實體中之一者交遞至該另一通信 實體;及 繼續作為該前向鏈路通信實體及該反向鏈路通信實體 中之另一者而服務於該存取終端機。 4〇·如睛求項39之電腦產品,其中該通知為一用於將該前向 鏈路通信實體交遞至該另—通信實體之請求,該電腦可 讀媒體進—步包含用於以下操作之電腦可讀程式碼:維 持一與該存取終端機的用於處理ιρ(網際網路協定)資料 封包之路由; ' 將元全IP資料封包發送至該另一通信實體;及 使用該路由經由該另—通信實體將部分ιρ資料封包穿 隱至該存取終端機。 131006.doc
TW097115410A 2007-04-25 2008-04-25 Changes of forward-link and reverse-link serving access points TW200910992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91391107P 2007-04-25 2007-04-25
US94343407P 2007-06-12 2007-06-12
US12/109,043 US8768357B2 (en) 2007-04-25 2008-04-24 Changes of forward-link and reverse-link serving access point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10992A true TW200910992A (en) 2009-03-01

Family

ID=398875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15410A TW200910992A (en) 2007-04-25 2008-04-25 Changes of forward-link and reverse-link serving access points

Country Status (14)

Country Link
US (2) US8768357B2 (zh)
EP (1) EP2149277A2 (zh)
JP (3) JP2010525762A (zh)
KR (1) KR101160653B1 (zh)
CN (2) CN101682928A (zh)
AU (1) AU2008245586B2 (zh)
BR (1) BRPI0810546A2 (zh)
CA (1) CA2683138A1 (zh)
IL (1) IL201412A0 (zh)
MX (1) MX2009011377A (zh)
MY (3) MY167343A (zh)
RU (1) RU2466513C2 (zh)
TW (1) TW200910992A (zh)
WO (1) WO2008134546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74159A1 (ja) * 2008-12-25 2010-07-01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端末、中継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9807620B2 (en) 2010-07-19 2017-10-31 Alcatel Luc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in heterogenous networks
WO2012149661A1 (en) * 2011-04-30 2012-11-08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2970289A (zh) * 2018-11-01 2021-06-15 苹果公司 沿已知路线的条件切换和小区重选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41260B2 (ja) 1987-12-29 1996-10-09 ソニー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の製法
FI101763B1 (fi) 1995-12-01 1998-08-14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Siirrettävän tiedon koostumuksen säilyttäminen tukiaseman vaihdon yhteydessä
US6055427A (en) 1996-07-18 2000-04-25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Hard handoff and a radio system
JP3019061B2 (ja) 1997-06-27 2000-03-13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その無線回線制御方法
US6353602B1 (en) * 1998-08-07 2002-03-05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CDMA base station assisted soft handoff
JP3046295B1 (ja) 1999-03-17 2000-05-29 株式会社ワイ・アール・ピー移動通信基盤技術研究所 Cdma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JP4231593B2 (ja) * 1999-07-21 2009-03-04 株式会社日立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テクノロジー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その通信方法
US20040125795A1 (en) * 2000-02-18 2004-07-01 Corson Mathew S Telecommunications routing
JP2001339752A (ja) 2000-05-30 2001-12-0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外部エージェントおよびスムーズハンドオフ方法
JP4053227B2 (ja) 2000-10-18 2008-02-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ハンドオフ方法およびエージェント装置
US7079511B2 (en) 2000-12-06 2006-07-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off of a wireless packet data services connection
SE0100475D0 (sv) 2001-02-09 2001-02-09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ethod and system of retransmission
FI113140B (fi) 2001-05-25 2004-02-27 Nokia Corp Kanavanvaihto solukkojärjestelmässä
US20030081582A1 (en) * 2001-10-25 2003-05-01 Nikhil Jain Aggregating multip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hannels for high data rate transfers
US7340253B2 (en) * 2002-06-10 2008-03-04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IP-based distributed wireless access network architecture for CDMA networks
CN100562189C (zh) 2002-09-24 2009-11-18 富士通株式会社 数据包传输/发送方法及移动通信系统
JP2005012718A (ja) 2003-06-23 2005-01-13 Hitachi Ltd 移動体ip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
US7542476B2 (en) * 2003-08-29 2009-06-02 Flash Networks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ipulating IP packets in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JP2005217626A (ja) 2004-01-28 2005-08-11 Kddi Corp 無線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を介するパケットデータ交換ノード、端末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JPWO2005081428A1 (ja) 2004-02-25 2008-02-2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移動通信方法
RU2337487C2 (ru) 2004-05-07 2008-10-27 Самсунг Электроникс Ко., Лтд.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быстрой эстафетной передачи в системе связи с широкополосным беспроводным доступом
US7369573B2 (en) 2004-05-13 2008-05-06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Independent mode selection for forward and reverse links
CN1947377A (zh) 2004-05-13 2007-04-11 美商内数位科技公司 前向及逆向链接的独立模式选择
US7643451B2 (en) * 2004-10-15 2010-01-05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xtending a mobile unit data path between access points
KR100582731B1 (ko) 2005-03-03 2006-05-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모바일 IPv6 망에서 이동 호스트를 이용한 트래픽 교환방법
US7983674B2 (en) 2005-06-16 2011-07-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rving base station selec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70110015A1 (en) * 2005-10-19 2007-05-1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elect diversity for radio communications
MX2008011392A (es) * 2006-03-09 2008-11-18 Interdigital Tech Corp Metodo y sistema de comunicacion inalambrica para realizar transferencia entre dos tecnologias de acceso de radio.
JP2007329606A (ja) * 2006-06-07 2007-12-20 Hitachi Ltd 中継装置
CN101697617B (zh) 2006-09-06 2014-11-05 夏普株式会社 通信系统、移动终端、通信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RU2009143538A (ru) 2011-05-27
KR101160653B1 (ko) 2012-06-28
MY167342A (en) 2018-08-16
MY167343A (en) 2018-08-16
EP2149277A2 (en) 2010-02-03
JP6092179B2 (ja) 2017-03-08
US20140307712A1 (en) 2014-10-16
IL201412A0 (en) 2010-05-31
BRPI0810546A2 (pt) 2014-10-21
JP2012199958A (ja) 2012-10-18
AU2008245586A1 (en) 2008-11-06
CA2683138A1 (en) 2008-11-06
JP2015092678A (ja) 2015-05-14
RU2466513C2 (ru) 2012-11-10
MY151886A (en) 2014-07-14
JP5710549B2 (ja) 2015-04-30
MX2009011377A (es) 2009-11-09
US20080268851A1 (en) 2008-10-30
AU2008245586B2 (en) 2011-11-17
CN101682928A (zh) 2010-03-24
WO2008134546A3 (en) 2009-02-19
KR20100003362A (ko) 2010-01-08
US8768357B2 (en) 2014-07-01
CN101951647B (zh) 2016-03-23
JP2010525762A (ja) 2010-07-22
WO2008134546A2 (en) 2008-11-06
CN101951647A (zh) 2011-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54167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パケットベースのハンドオフの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EP3136801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obility management of mptcp connection
EP2932675B1 (en) Handling multipath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signalling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JP5096490B2 (ja) 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用い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JP2011061803A (ja) ネットワーク内の移動性を提供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FI108491B (fi) Palvelevan verkkoelementin uudelleen sijoitus
EP3229552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disconnected tcp connection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09533985A (ja) 移動性管理のための擬似配線
JP6092179B2 (ja) 順方向リンク及び逆方向リンクのサービングアクセスポイントの変更
US8027305B1 (en)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method employing state information in providing communication services to a mobile device
WO2010072135A1 (zh)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EP1912403B1 (en) A method of providing data integrity for data traffic for a mobile terminal during handover
RU2446628C2 (ru) Передача обслуживания точки присоединения данных
CN117280850A (zh) 无线通信中的流量传输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