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901644A - Wireless receiver with notch filter to reduce effects of transmit signal leakage - Google Patents

Wireless receiver with notch filter to reduce effects of transmit signal leakag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901644A
TW200901644A TW097108927A TW97108927A TW200901644A TW 200901644 A TW200901644 A TW 200901644A TW 097108927 A TW097108927 A TW 097108927A TW 97108927 A TW97108927 A TW 97108927A TW 200901644 A TW200901644 A TW 20090164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negative
input
positive
outpu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089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Li-Chung Chang
Prasad S Gudem
Jose Cabanillas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TW2009016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01644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0Means associated with receiver for limi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or interfer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04B1/50Circuits using different frequencies for the two directions of communication
    • H04B1/52Hybrid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ransition from single-path two-direction transmission to single-direction transmission on each of two paths or vice versa
    • H04B1/525Hybrid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ransition from single-path two-direction transmission to single-direction transmission on each of two paths or vice versa with means for reducing leakage of transmitter signal in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04B1/50Circuits using different frequencies for the two directions of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0Means associated with receiver for limi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or interference
    • H04B1/1027Means associated with receiver for limi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or interference assessing signal quality or detecting noise/interference for the received signal
    • H04B1/1036Means associated with receiver for limi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or interference assessing signal quality or detecting noise/interference for the received signal with automatic suppression of narrow band noise or interference, e.g. by using tuneable notch fil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 Noise Elimination (AREA)

Description

200901644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揭不案大體上係關於無線通信裝置,且更特定而言, 係關於用於在無線全雙工通信系統中減少傳送信號泄漏之 不利效應的技術。 本申晴案主張2007年3月13曰所申請之名為,,使用TuRx 偏移頻率之陷波的高線性接收器(High_Uneadty以〜糟 Using Notch at Tx to RX 〇ffset Frequency)”之美國臨時申 D 冑案第6G/894,546號之權利,其全文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 文中。 【先前技術】 全雙工通信系、统中之&線裝置可同時傳送並接收信號以 支援雙向通信。在傳送路徑中,功率放大器放大射頻(rf) 信號以用於傳送。傳送(TX)信號經由雙工器被投送且經由 天線被傳送。在接收路徑中,所要接收(RX)信號經由天線 被接收且經由雙工器被耦合至低雜訊放大器(LNA)。在藉 由LNA放大之後,RX信號可經濾波且藉由混頻器向下轉 換為基頻。經向下轉換之RX信號藉由其他基頻組件(諸 如,數據機)來處理以恢復接收到的資料。 在全雙工系統中,TX路徑可干擾Rx路徑。丁乂信號之一 部分可自雙工麵合至RX路徑,從而導致TX信號泄漏。 TX信號泄漏可導致藉由RX路徑處理之所要RX信號中的干 擾。干擾可包括二階失真及/或交又調變失真。與經由越 過雙工器之泄漏接收到之TX信號相比’所要尺又信號為經 129764.doc 200901644 由天線接收到之信號。因為傳送器及接收器頻率為不同 的,所以τχ信號泄漏可藉由濾波而濾除。然而,即使使 用濾波,仍可保留殘餘量之τχ泄漏,從而導致所要RX信 號之降級。 【發明内容】 一般而言’本揭示案描述用於在全雙工無線通信裝置中 減小TX信號泄漏之不利效應的技術。該等技術使用陷波 濾波器來濾除在無線通信裝置之RX路徑中處理之信號中 的TX信號泄漏。陷波濾波器可被建構為使用被動型電阻 器及電容器組件以使所要信號中接近所選擇陷波頻率之 TX信號泄漏分量衰減的複合陷波濾波器。陷波濾波器可 應用至由被動型混頻器產生之經向下轉換的基頻信號。 本揭示案在某些態樣中提供一種方法,該方法包含:放 大一包含所要彳§號及傳送泄漏信號之接收到之RF輸入信 號;向下轉換經放大信號的頻率;及由陷波濾波器對經向 下轉換之彳s號進行濾波以大體上減少經向下轉換的傳送泄 漏信號。 在其他態樣中,本揭示案提供一種無線通信裝置,該無 線通信裝置包含一天線、一產生傳送(τχ)信號之射頻(rf) 傳送器、一將TX信號耦合至天線之雙工器、一經由雙工 器自天線接收RF輸入信號的RF接收器。RF接收器包含. 一放大器’其放大包含所要信號及由雙工器耦合之傳送池 漏信號之接收到的RF輸入信號;一混頻器,其向下轉換經 放大之信號;及一陷波濾波器,其對經向下轉換之信號進 129764.doc 200901644 行遽波以大體上減少經 在額外能“轉換之傳送泄漏信號。 在額外慼樣中,太搞-a, 夕H壸 不案提供一種用於射頻(RF)接收器 之陷波濾波器’該陷波滹 入. ’铁收益 輸入與正性I輸出之間&笙 ^ { } …… 間的第-電阻器’-耗接於負性m入 與負性I輸出之間的第二一 器 輕接於正性正交(Q)輪 入與正性Q輪出之間的第⑼輸 A ^ —電阻器,—耦接於負性Q輸入 與負性Q輸出之間的第四雷 ^ 盗,一耦接於正性I輸入與正 性Q輸出之間的第一電究哭 ± >
D ,一耦接於負性I輸入與負性Q 剧之間的第二電容器,—耗接於正性Q輸入與負性工輸出 之間的第三電容器及-耦接於負性Q輸入與正性m出之間 、、 、τ^ 4電阻器及電容器值經選擇以大體 上減/在輸入處施加入# ρ^. | t 之輸入仏號中的經向下轉換之傳送泄 漏信號3 在/、他態樣中,本揭不案提供一種射頻(RF)接收器,該 射頻_收器包含:一放大器,其放大包含所要信號及 傳送泄漏信號之接收到的RF輸入信 — 轉換經放大之信號的頻率;及一陷波遽波器頻其對經:; 轉換之信號進行濾波以大體上減少經向下轉換之傳送泄漏 信號。 在隨附圖式及以下描述中闡述一或多個實例的細節。其 他特徵、目標及優點將自描述及圖式以及申請專利範圍而 顯而易見。 【實施方式】 本揭示案描述用於在全雙工無線通信裝置中減少τχ信 129764.doc 200901644 號泄漏之不利效應的技術。該等技術使用陷波滤波器來滤 除在無線通信裝置之RX路徑中處理之信號中Mx信號泄 漏。陷波據波器可被建構為包含電阻器及電容器組件之複 合陷波滤波器,該等電阻器及電容器組件經配置以使所要 信號中接近所選擇陷波頻率iTX信號泄漏分量衰減。 陷波遽波器可應用至藉由被動型混頻器產生之向下轉換 的基頻信號。接收到之信號在藉由混頻器向下轉換之前可 藉由低雜訊放大器放大。陷波遽波器可經組態以提供近似 於τχ泄漏信號分量相對於處於基頻(例如,如)之所要μ 信號之偏移頻率的陷波頻率。使用具有處於大約τχ對RX 之偏移頻率之陷波的陷波較器可支援高線性接收号。 混頻器可向下轉換對應於所要信號之經放大信號之分量 為大約0 Hz(亦即,dc),且向下轉換對應於傳送泄漏信號 之經放大信號之分量為偏移頻率。陷波據波器在進一步基 頻處理之前可大體上減少接收丨 伐收幻之k號的接近偏移頻率之 TX泄漏信號分量。以此方式,
^ 波濾波器可減少藉由TX 泄漏信號導致之失真,該奕吉, 、 失真可另外破壞可靠接收。藉由 tx信號泄漏導致之失真之會彳丨— 具之實例包括二階失真及交又調變 失真(XMD)°如本揭示案中所描述之陷波渡波器之併入在 濾除TX信號泄漏之至少—邱八+ τ 邛分方面可為有效的,藉此減 少此失真。 在本揭示案之某些態樣中, 中低雜訊放大器可具有差動放 大器輸出。混頻器可具有耦拢$冰丄 令耦接至放大器之差動輸出之差動 混頻器輸入及麵接至陷波據波器之差動輸入的差動混頻器 129764.doc 200901644 ’ 詳之,/tCi頻器可產生可藉由陷波濾波器之各別輪 收之正性及負性同相⑴分量以及正性 分量。Q分量與各別紛量異相9〇度。 (Q) ^本揭示案之某些實例態樣中,陷波滤波器可包括為接 二陷波濾波斋之各種輸入與輸出之間的電阻器。舉例而 ㈡波;慮波ϋ可包括一麵接於正性ζ輸入與正性】輸出之 ‘的第電阻器、—輕接於負性I輸入與負性I輸出之間的 第—電阻器、-耦接於正性Q輪入與正性Q輸出之間的第 電阻器及耦接於負性Q輸入與負性Q輸出之間的第 阻器。 此外’陷波m可包括輕接於陷波濾波器之各種輸入 與輸出之間的電容器。舉例而言,陷波滤波器可包括一輕 接於正性1輸入與正性Q輸出之間的第-電容器、-搞接於 負性I輸入與負性Q輸出之間的第二電容器、一耗接於正性 Q輸入與負性I輸出之間的第三電容器及一輛接於負性q輸 入與正性I輪出之間的第四電容器。 陷波澹波器中之電阻器及電容器可具有值,該等值經選 擇使得複合濾波器大體上使接近近似於經向下轉換之傳送 泄漏信號之偏移頻率的陷波頻率的經向下轉換之信號衰 減。電容器可具有彼此相同之電容值,且電阻器可具有彼 此相同的電阻值。另外,在所要陷波頻率處,電容器及電 阻器之阻抗值可為大體上相同的。 陷波濾波器可自混頻器之差動輸出接收四個信號,亦 即,正性I信號、正性Q信號、負性!信號及負性Q信號。正 129764.doc 200901644 性Q信號與正性I信號異相90度。負性Q信號與負性i信號異 相90度。陷波濾波器可經組態’使得τχ泄漏信號大體上 被衰減,同時大體上保護所要信號。舉例而言,陷波遽波 器中之電阻器及電容器可經配置以藉由相移TX泄漏信號 之I分量而使TX泄漏信號衰減,使得其與τχ泄漏信號之Q 分量異相大約180度。在此相移之後,可將兩個信號加在 一起。除180度相位差外’ TX泄漏信號之I分量及q分量可 為大體上等同的。因此,當加在一起時,I分量及Q分量可 大體上消去彼此’藉此自接收到之輸入信號減少或消除在 陷波頻率之附近的TX泄漏信號。 在某些狀況下’如本揭示案中所述之陷波濾波器可准許 消除通常提供於RF接收器中之低雜訊放大器(LNA)與混頻 器之間的表面聲波(SAW)濾波器。詳言之,在陷波濾波器 情況下,SAW濾波器可能為不必要的。SAW濾波器在濾除 傳运泄漏信號方面為有效的。然而,藉由消除Saw濾波 器,完全在晶片上建構RF接收器藉此減少封裝、大小、成 本及插腳互連要求可能為可能的。 如本揭示案中所述之陷波濾波器可經組態以用於各種無 線全雙工通信系統中及各種頻帶上。實例包括824至894 MHz之蜂巢式頻帶、1850至1990 MHz之個人通信系統 (PCS)頻帶、1710至1880 MHz之數位蜂巢式系統(DCS)頻 咿1920至2170 MHz之國際行動電信_2〇〇〇 (IMT-2000)頻 帶及類似頻帶。併有此陷波濾波器之接收器可用於語音、 負料、視訊、音訊或其他資訊之無線通信中。 129764.doc 200901644 圖1為說明包括-陷波遽波器24之無線通信裝置1〇之例 示性卿段的方塊圖。無線通信裝㈣可為具有無線能力 之各種行動或固定裝置甲的任一者,諸如,蜂巢式無線電 電話、衛星電話、智慧型電話、個人數位助理(pda)、行 動或桌上型電腦、數位視訊或音訊裝置、遊戲控制台、電 視控制台、視訊轉接n或經備以用於無線通信的任何其 他裝置。 μ 如圖1中所示,裝置10包括一傳送並接收無線尺?信號之 天線12。雙工器14將由天線12接收到之尺乂輸入信號(Rx SIGNAL)麵合至接收器16,且將由傳送器丨8產生之輪出 佗號(TX SIGNAL)耦合至天線12。在圖】之實例中,接收 器16包括低雜訊放大器(LNA)2〇、混頻器22、陷波濾波器 24、區域振盪器(LO)26及基頻(BB)濾波器3〇。傳送器η包 括一功率放大器28,該功率放大器28放大RF輸出信號以產 生TX RF信號’從而用於經由雙工器丨4及天線〗2之傳送。 傳送器〗8亦可包括一數據機、數位類比轉換器、混頻器及 濾波器電路(未圖示)以調變並濾波輸出信號且將信號自基 頻向上轉換為傳送頻帶。 在接收器16中,LNA 20放大RX信號。LNA 20可為產生 差動輸出信號之差動放大器。混頻器22可為寬頻帶混頻 器’其將來自LNA 20之經放大之差動信號與rx LO頻率相 乘以將所要RX信號向下轉換為基頻,藉此產生RX基頻信 號。陷波濾波器24對RX基頻信號進行濾波以減少τχ泄漏 信號且藉此減少非所要失真。詳言之,陷波濾波器24提供 129764.doc 12 200901644 一陷波頻率,在該陷波頻率下尺又信號經強烈衰減。陷波 濾波器24經組態,使得陷波頻率通常對應於經向下轉換之 τχ泄漏信號相對於基頻之中心頻率(例如,〇 Hz)的偏移頻 率。基頻濾波器30(TIA)30大體上濾除所要基頻外之頻率 且可包括轉換阻抗式放大器以將陷波濾波器24之電流輸出 轉換為電壓信號。接收器16可進一步包括一類比數位轉換 器及數據機(未圖示)以解調變並解碼所要Rx信號。 如圖1中所不,天線12可接收所要信號及干擾器信號兩 (1 者。因此,LNA 20可接收一包括所要信號及可能之干擾器 信號之RX信號以及經由雙工器14自傳送路徑耦合的τχ泄 漏信號。LNA 20放大此組合之Rx信號以產生放大之 號。τχ泄漏信號可產生二階失真及交又調變失真(xmd)。 干擾器信號為可對應於由諸如無線基地台之附近源產生之 信號的非所要信號。在某些狀況下,干擾器信號可具有遠 高於所要信號之振幅的振幅且可在頻率上定位於所要信號 附近。TX泄漏信號相對於所要信號亦可具有大的振幅, J &係因為藉由功率放大器Μ產生之傳送信號振幅通常遠大 於所要信號之振幅。 ΤΧ泄漏k號在Rx頻帶外。然而,τχ泄漏信號仍可導致 非所要失真。舉例而言,LNA 20中之非線性可導致丁乂泄 漏信號之調變被轉移至窄頻帶干擾器,從而導致圍繞干擾 器之拓寬的頻譜。此頻譜拓寬被稱為交叉調變失真 (XMD)。此XMD充當使無線通信|置之效倉&降級的額外雜 訊。此雜訊使敏感度降級,使得藉由接收器16可可靠地偵 129764.doc -13- 200901644 、、J到之最小所要仏號需要具有較大振幅。亦可產生於 混頻器22中。 ' 此外❿頻器22中之非線性可產生丁又信號液漏的二階 失真詳口之w組合所要信號及τχ泄漏信號之信號藉 由混頻器22被向下轉換為基頻時,混頻器可歸因於其固有 ,線|·生而產生一階失真。二階失真可落於與由所要rx信 號佔用之頻帶相同的頻帶中,且因此降低接收器敏感度。 砰言之’ TX泄漏信號之二階失真可屏蔽在基頻中向下轉 換之所要RX信號。如另一事項,TX泄漏信號電流至與TIA 相關聯之基頻濾波器30中的傳播可產生額外失真。 在許多接收器中,為了緩和二階失真及XMD,SAW濾波 器提供於LNA 20之輸出處。SAW濾波器藉由rx頻帶外之 接收到之分量的急劇過渡頻帶邊緣及大的衰減而特徵化。 為此,SAW濾波器通常用以在混頻器22之輸入處濾除τχ 泄漏信號,其接著減少藉由混頻器產生之失真量。不幸 地,將RF SAW濾波器用於ΤΧ泄漏信號濾波具有若干缺 點。舉例而言,SAW濾波器相對於Lna 20及混頻器u通常 必須至少部分實施於晶片外,從而需要匹配電路、額外封 裝插腳及成本。此外’ SAW濾波器及相關聯離散組件通常 需要額外板空間及成本。SAW濾波器亦可導致使接收器工6 之增益及雜訊指數(noise figure)降級的插入損耗。根據本 揭示案之各種態樣’陷波濾波器24可被用作對SAW渡波器 之替代以濾除TX泄漏信號。 僅移除SAW渡波器可准許二階失真及交又調變,且產生 129764.doc •14· 200901644 其他實質缺點。為了達成高線性,混頻器22在其輸入及輸 出處可能需要低電壓擺動。基頻濾波器30之轉換阻抗式放 大器(TIA)可經提供以將混頻器22之電流輸出轉換為電壓 信號。理想地,TIA在所有頻率處將提供虛擬接地(零阻 抗),因此可達成被動型混頻器22之輸出處的低電壓擺 動。然而,歸因於有限之功率及裝置頻寬限制,TIA將具 有有限的閉環頻寬。 在混頻器22向下轉換所要RX信號及TX泄漏信號之後, RX信號可接近基頻,且TX泄漏信號可處於某偏移頻率。 歸因於閉環頻寬,與基頻濾波器30相關聯之TIA在虛擬接 地處將不提供輸入阻抗,且實情為在偏移頻率處可呈現大 的輸入阻抗。輸入阻抗可隨著頻率偏移而增大。在強TX 泄漏信號、無SAW濾波器情況下,此阻抗可產生致使混頻 器22不能工作且產生非所要失真的極大電壓擺動。 作為實例’對於CELL或PCS頻帶之狀況,TX泄漏信號 相對於dc處之所要RX頻率可在45 mHz (CELL)或80 MHz (PCS)處被偏移。在零中間頻率(ZIF)向下轉換之後,τχ泄 漏信號將分別定位於45 MHz(對於CELL頻帶)或80 MHz(對 於PCS頻帶)處,同時Rx信號被向下轉換為接近1)(:。45 MHz或80 MHz處之典型TIA歸因於有限閉環頻寬而可呈現 大的阻抗。如上所提及’在強Τχ電流情況下且無級間 SAW濾波器情況下’此阻抗可產生極大電壓擺動,從而破 壞混頻器之操作。 如圖1中所示,根據揭示案之各種態樣,陷波濾波器24 129764.doc 15- 200901644 可經提供以避免SAW濾波器之缺陷且對τχ泄漏信號進行 濾波,使得ΤΙΑ呈現低阻抗。如本揭示案中所述之陷波濾 波器24可確保大體上較低之電壓擺動,該電壓擺動係在混 頻器22之輸出處由強傳送器泄漏而導致的。以此方式陷 波濾波器24可減少歸因於強傳送泄漏由混頻器22產生之二 階失真,歸因於附近干擾器與強傳送泄漏之混合由混頻器 22產生之父又調變失真,且減少至在向下轉換器之後的基 頻濾波器(例如,在基頻濾波器3〇之ΤΙΑ情況下)中的傳送 泄漏電流。因此,陷波濾波器24可支援基頻濾波器中之減 V之失真及較低之雜訊指數降級。此外,在某些實例實施 中,Ρα波濾波盗24可准許rf接收器1 6完全建構於晶片上, 從而減少封裝、大小、成本及插腳互連要求。舉例而言, 接收器16可以較小形狀因數及較高整合位準而建構於單一 晶片上從而用於無線電。在此狀況下,不需要級間SAw、 外部匹配組件及外部插腳。 圖2為進一步說明圖丨之無線通信裝置1〇之例示性接收器 16的方塊圖。在圖2之實例中,接收器16具有差動架構。 舉例而言,LNA 20可具有耦接至混頻器22之相應正性及負 性差動輸入之正性及負性差動輸出。混頻器22將來自[ΝΑ 20之不同輸出信號與由尺又L〇 %產生iL〇頻率相乘以將 RX#號向下轉換為基頻,藉此產生差動尺又基頻信號。差 動RX基頻信號包括I分量及q分量。 陷波濾波器24接收由混頻器22產生之差動基頻信號且對 佗號進灯濾波以產生施加至基頻濾波器3〇之差動輸入的差 129764.doc -16- 200901644 動輸出信號。陷波渡波器24對差動基頻信號進行渡波以在 基頻遽波mo巾進行基_波之前使處於接近向下轉換之 泄漏信號之偏移頻率的頻率的基頻信號衰減。偏移頻率為 TX泄漏k號相對於所要RX信號之頻率(例如,〇 Hz)被向下 轉換至之頻率(例如,對於CELL為45 MHz,或對於pCS為 80 MHz)。陷波濾波器可處置經向下轉換之信號之〗分量及 Q刀量兩者,且因此為複合陷波濾波器。 圖3為說明接收lna 20之差動輸出之例示性混頻器22的 方塊圖。在圖1之實例中,混頻器為被動型混頻器,該混 頻器具有包含一同相⑴分量混頻器22A及一正交(Q)分量混 頻器22B之差動架構。I分量混頻器22A及Q分量混頻器22B b白自RX L0 26接收LO信號。LNA 20之輸出可被提供至I分 量混頻器22A及Q分量混頻器22B兩者(亦即)作為正性及負 性差動輸出. 舉例而言,I分量混頻器22A及Q分量混頻器22b各自接 收LNA 20之正性輸出LNA—pIus及負性輸出LNA—minus。 在某些狀况下’ ac耦合電容器(未圖示)可提供於Lna 20與 被動型混頻器22之差動輸入之間。 I分量混頻器22A混合來自LNA 20之正性及負性I分量與 L0頻率且產生用於陷波濾波器24的正性j輸入Iin_plus及負 性I輸入Iin—minus。類似地,Q分量混頻器22B混合正性及 負性Q分量與LO頻率且產生用於陷波濾波器24的正性Q輸 入Qin_plus及負性Q輸入Qin_minus。在混頻器22之向下轉 換之後’所要RX信號可處於基頻’且TX泄漏信號可處於 129764.doc -17- 200901644 某偏移頻率。舉例而言,在CELL頻帶狀況下,τχ泄漏信 號可定位於45 MHz處,且所要RX信號可係接近〇 Ηζ(亦 即 ’ DC)。 混頻器22B之輸出可與混頻器22A之輸出異相卯度。詳 言之’信號Iin一plus可與Qin_pius異相9〇度,且信號 Iin_minUS可與Qin—minus異相9〇度。陷波濾波器24接收混 頻器22的輸出。陷波濾波器24可具有差動架構以對差動工 分量Iin—plus及Iin minus以及差動q分量Qin—pius及 Qin_minus進行濾波從而減少τχ泄漏信號。 圖4為說明卩曰波遽波器2 4之實例實施的電路圖。如圖4中 所示,fo波遽波器2 4可被建構為包含電阻器及電容器之組 合的複合陷波濾波器。在圖4之實例中,陷波濾波器24包 含四個電阻器Rl、R2 ' R3及R4及四個電容器ci、¢2、C3 及C4。電阻器及電容器可由電阻器及金屬_絕緣體-金屬 (MIM)或多晶-多晶電容器形成於晶片上。所有電阻器之值 可為相同的’且所有電容器之值可為相同的。另外,每一 電容器之值可使得:在向下轉換之後在傳送泄漏信號之偏 移頻率處,每一電容器之阻抗大體上與每—電阻器之阻抗 相同。 如圖4中所示,複合陷波濾波器藉由使用與由被動型混 頻器22輸出之來自I (Iin—plusA Iin_minus)及q⑴plus及
Qin—minus)通道的差動輸出互連之被動型電阻器(R)組件 R1至R4及電容器(C)組件(:丨至以來實現。每一 〇通道與各 別I通道異相90度。更特定而言,Q通道相對於〗通道被延 129764.doc -18- 200901644 遲90度,且因此相對於丨通道正交。電阻器尺丨至以及電容 器C1至C4亦與提供至基頻濾波器3〇之差動輸入之不同輸 出 I〇Ut_plUS、Iout_minus、Q〇ut』lus及 Q〇ut—…画互連。 在陷波滤波器24中’信號Iin_plus為同相正性輸入信 號,電流Iin一minus為同相負性輸入信號,Qin—plus為正交 相位正性輸入信號,且Qin—〇11111^為正交負性輸入信號。 I〇Ut_plUS為同相正性輸出信號,I〇ut—minus為同相負性輸 出信號,Q_—P1US為正交相位正性輸出信號,且 Qout_minus為正交相位負性輸出信號。 一般而δ,陷波濾波器24之電路拓撲可經實施,使得r 及C值根據以下公式經適當選擇以產生處於或接近經向下 轉換之ΤΧ信號泄漏之偏移頻率的陷波頻率加 /notch = —ί—
2kRC 其中絲示每—電阻龍卜^仏以之值^❻示每 -電容器。、C2、C3、C4的值。電阻器及電容器值可經 選擇,使得陷波頻率近似於經向下轉換之以泄漏信號相 對於處於基頻(例如,dc)之所要信號的偏移頻率。 作為實例,陷㈣,波器可經設計以具有1波頻率 7祕Λ,該陷波頻率細〜經選擇以相對於處於大約Dc之 經向下轉換之RX信號頻率遽除大約45 MHz(對於蜂巢式頻 帶(CELL))或大約8〇 MHz(對於pcs頻帶)的經向下轉換的 TX泄漏信號。換言之,陷波頻率可經選擇以在混頻器^ 之向下轉換之後即近似於τχ泄漏信號的㈣頻率,且可 129764.doc 19 200901644 根據無線通信系統之類型(例如,蜂巢式、PCS、DCS或類 似物)而改變。 作為實例,對於CELL頻帶而言,在向下轉換之後傳 送泄漏k諕之偏移頻率可為大約45 MHz。在此實例中,若 電阻器Rl、R2、R3或R4之電阻值尺為10歐姆,則電容器 Cl、C2、C3、(:4之電容值c可經選擇以係大約353 7皮法 (pF),使得電容器在45 MHz之偏移頻率處產生等於丨〇歐姆 的阻抗。因此,在此實例中,為了達成陷波頻率价况以户衫 MHz ’ R及C可經選擇以分別係1〇卩與353 7 pF。結果,在 45 MHz處’電谷c將表示具有相對於相應電阻器之_9〇度相 移之等於10歐姆的阻抗。然而’可使用r及C值之其他組 合以達成所要45 MHz陷波頻率或其他所要陷波頻率。 在圖4之實例中,陷波濾波器24自混頻器22接收輸入信 號Iin_plus、Iin_minus、Qin—plus及 Qin_minus。輸入信號 Iin_plus、lin一minus、Qin—plus及Qin_minus包含來自處於 基頻(例如’ DC)之所要信號之電流及來自處於偏移頻率 (例如’對於CELL頻帶為45 MHz或對於PCS頻帶為80 MHz)之TX泄漏k就的電流。Qin_plus處之電流與Iin_plus 處之電流異相90度,且Qin_minus處之電流與Iin_ minus處 之電流異相90度。在Iin_plus處來自TX泄漏信號之電流可 被稱為Itx。Qin_plus處之傳送泄漏信號電流可被稱為 jltx,其中j表示正交信號Qin_plus相對於同相信號Iin_plus 的+90度相移。類似地,Iin_minus處之傳送泄漏信號電流 之量值可被稱為1tx ’且Qin_minus處之傳送泄漏電流可被 129764.doc -20- 200901644 稱為jltx以表示自Iin_minus之90度的相移,儘管電流相對 於通過Iin_plus及Qin—plus之電流可為負。 在圖4中之複合陷波滤波器24中,第一電阻器R1、第二 電阻器R2、第三電阻器R3及第四電阻器r4分別串聯耦接 於 Iin—plus 與 Iout plus、Qin_plus 與 Q0ut_plus、Hn minus 與 Ioutminus 及 Qin_minus與 Qoutminus之間。第一電容器 Cl、苐一電容器C2、第三電容器C3及第四電容器C4分別 耦接於 Iin_plus 與 Qout_plus、Qin_plus 與 i〇ut_minus、
Iin_minus與 Qout—minus及 Qin—minus與 lout—plus之間。 更特定而言,如圖4中所示,陷波濾波器24形成一複合 波;慮波器’該複合陷波遽波器包含:—搞接於正性同相 ⑴輸入(Iin_plus)與正性I輸出(i〇ut—plus)之間的第一電阻 器R1、一搞接於正性正交(Q)輸入(Qin—plus)與正性q輸出 (Qout—plus)之間的第二電阻器R2、一耦接於負性I輸入 (Iin—minus)與負性I輸出(i〇ut_minus)之間的第三電阻器尺3 及一搞接於負性Q輸入(Qin_minus)與負性q輸出 (Qout一minus)之間的第四電阻器R4。 此外’陷波渡波器24包括:一搞接於正性I輸入 (Iin_plus)與正性Q輸出(Qout_pius)之間的第一電容器〇、 一耦接於正性Q輸入(Qin_plus)與負性j輸出(I〇ut—minus)之 間的第二電容器C2、一耦接於負性j輸入⑴n—minus)與負 性Q輸出(Qout_minus)之間的第三電容器C3及一耦接於負 性Q輸入(Qin—minus)與正性j輸出(Qout-plus)之間的第四電 容器C4。如上所提及,電阻器及電容器值經選擇以產生一 129764.doc -21 · 200901644 陷波頻率’陷波濾波器24大體上減少在施加於至陷 波滤、波器24之輸入處之輸入信號中處於該陷波頻率介〇化办 的經向下轉換之傳送泄漏信號。 現將描述陷波濾波器24在減少傳送泄漏信號分量中的效 應°首先將分析Q〇ut_plus處之電流,接著分析l〇ut_ .minus '
Qout_minus處之電流,且接著最後分析i〇ut-pius處的電 流。Qout_plus處之電流包含來自Qin_pius之流經電阻器R2 之電流及來自Iin_plus之流經C1的電流。對於Iin—plus* 言’耦接於Iin_plus與Q〇ut_plus之間的電容器Cl經選擇以 在偏移頻率處呈現與搞接於Iin_plus與I〇ut—pius之間的電 阻器R1大體上相同的阻抗。因此,自lin—plus流入之電流 在越過電阻器R1自Iin_plus流至I〇ut_plus之Itx與越過電容 器C1自Iin_plus流至Q0ut—plus的_jitx之間可被相等地分 開。-j表示電流Itx在通過電容器C1之後自Iin—plus -9〇的相 移。對於Qin一plus而言,因為q通道自Iin處之I通道被相移 90度’所以流經電阻器R2之電流為jitx。此處,j表示q通 道相對於相應I通道之+90度的相移。 處於基頻(dc)之所要信號因為電容性耦合而並不流經電 容器C1。然而’傳送泄漏電流Itx流經電容器匚1。又,電 容器C1使流經電容器C1之電流Itx相移_90度,從而產生電 流-jltx。Qin一plus處之電流jitx早於^^…邮處之電流+9〇 度。電容器C1使Iin_plus處之電流相移,使得額外落後於 Qin_plus#號之90度’從而產生_jitx信號。因為Qin_plus 處之電流Itx提前90度’且通過電容器C1之電流_jItx落後9〇 129764.doc -22- 200901644 度’所以兩個電流之間的相位差為1 8 〇度。兩個電流具有 相等里值Itx。180度相位差引起j itx與-j itx之間的消去,藉 此消去在陷波頻率/π!1(:之附近的自Qin—piuw^ 至Qout—plus的TX泄漏電流。結果,Qout_pius輸出產生大 體上減少或消除TX泄漏信號的電流。 與其他輸出 lout一plus、I〇ut_minus及 Qout_minus相關聯 之電阻器及電容器可以類似方式經選擇並配置從而在自彼 4輸出流動之信號中減少或消除接近陷波頻率之τχ泄漏 信號。舉例而言,I〇ut_minus處之電流為越過電阻器R3流 動之來自Iin_minus之電流加上來自電容器C2的電流。如 上所述’通過C2之電流將被相移_9〇度,從而產生流經電 阻器R3與電容器C2之相等Itx電流之間的180度之相位差。 因此’ TX泄漏電流被消去,且在輸出i〇ut一minus處僅保持 所要信號電流。 類似地’ Qout_minus處之電流為越過電阻器R4流動之來 自Qin—minus之電流加上越過C3流動的電流。在180度相位 差情況下,在Qout_minus處之電流中,TX泄漏電流被消去 且僅保持所要信號電流。I〇ut_ininus處之電流為越過電阻 器R1流動之來自Iin_plus之電流加上越過電容器C4流動的 電 '々il。在180度相位差情況下,流動至i〇ut-piUS2電流中 之TX泄漏電流被消去且僅保持所要信號電流。 圖5為說明用於圖1之接收器中之實例基頻濾波器3 〇的方 塊圖。在圖5之實例中,基頻濾波器自陷波濾波器24接收 Iout—plus、Iout_minus、Qout—plus及 Q〇ut_minus輸出,且 129764.doc -23- 200901644 應用基頻濾波以濾除所要基頻外的頻率。舉例而言,基頻 渡波器30可根據所要基頻内之保留頻率及所要基料之遽 除頻率而應用帶通濾波。此外,基頻濾波器3〇可包括轉換 阻抗式放大器(TIA)電路以將自陷波濾波器“獲得之電流 信號轉換為電壓信號’從而(例如)施加至類比數位轉換器 電路及解調變電路。
如圖5中所不,基頻渡波器3〇可包括一 !分量基頻慮波器 模組30A及-Q分量基頻攄波器模組細。i分量基頻滤波 器模組30A向差動1分量電流信號W_plus及Iout_m丨刪應 用基頻濾波以產生經濾波之Ϊ輸出。類似地,Q分量基頻濾 波器模組30B向差動q分量電流信號Q〇ut—pius及
Qout一minus應用基頻遽波以產生經遽波之q輸出。陷波遽 波器24在向基頻濾波器模組3〇八及3(^施加接收到之信號
之前消除或大體上減少接近陷波頻率之τχ泄漏信號。U 圖6為說明經耦接以#收陷波遽波器之輸出之實例基頻 滤波器30的方塊圖。詳言之,圖6更詳細展示基頻濾波器 模組撤γ該基«波器模組3GA包括—具有由電阻器Rtm 及電容H CTIA形成之反饋路徑的轉換阻抗式放大器 (TIA)32。為了易於說明,自圖6省略Q分量基頻滤波器模 組3〇B的額外細節。然而,對於實施而言,如圖6中所示, Q分量基頻遽波器模組細可平行於W量基㈣波器模組 30Α而提#,且可以類似於基頻滤波器模組鳩的方式而 建構。 每一基頻濾波器模組30Α、3〇Β可包括一具有自正性及 129764.doc -24- 200901644 負性差動輸出延伸至相應正性及負性差動輸入之反饋迴路 的差動TIA 32。每一反饋迴路可包括一與電容cTIA平行之 電阻RTIA以設定TIA及提供有TIA之基頻渡波器模組3〇A、 3 0B之增益及頻率回應,從而提供接收到之信號的額外濾 波。 基頻濾波器模組30A處置陷波濾波器24之I通道差動輸出 以產生Ϊ通道電壓輸出。在圖6之實例中,基頻濾波器模組 30A中之差動TIA 32具有一自陷波濾波器24接收I〇ut_plus 信號之第一差動輸入及一自陷波濾波器24接收l〇ut_minus k號之第二差動輸入。在TIA 32之第一輸入與TIA之第一 輸出之間的反饋路徑中平行耦接電阻器rtia及電容器
Ctia。在TIA 32之第二輸入與TIA之第二輸出之間的反饋 路徑中平行耦接電阻器另一 Rtia及電容器Ctia。基頻濾波 器模組30B可經類似地建構以向陷波濾波器24之q通道差 動輸出施加基頻濾波且產生Q通道電壓輸出。 圖7A及圖7B為說明在圖1之裝置10中併有陷波濾波器24 及不併有陷波濾波器24情況下TX信號泄漏及干擾器信號 振幅的圖。詳言之,圖7A及圖7B展示使用陷波濾波器24 及不使用陷波濾波器24之狀況之通過接收器16的信號路徑 位準。圖7A展示不使用陷波濾波器24之實例。圖7B展示 使用Po波滤波器24之實例。在圖7B之實例中,在混頻器22 與基頻濾波器30之間併有陷波濾波器24情況下,信號路經 自LNA 20流動至混頻器22且自混頻器22流動至基頻濾波器 30 〇 129764.doc •25· 200901644 如圖7A及圖7B中所示,與未使用陷波濾波器之接收器 相比較,陷波濾波器24顯著濾除(處於電流模式之)τχ泄漏 信號(至少20 dB)。詳言之,陷波頻率大約置於τχ對基頻 下之RX的偏移頻率,其可支援高線性接收器。τχ泄漏信 號之濾除產生大體上較低之電壓擺動,該電壓擺動係在混 頻器22之輸出處藉由強τχ泄漏而導致的。經由陷波濾波 器24抑制Τχ信號之此方法可具有若干優點。舉例而言,陷 波濾波器24可減少歸因於強τχ泄漏由向下轉換器混頻器 22產生的二階失真。此外,陷波濾波器以可減少歸因於混 合附近干擾器與強τχ泄漏由經向下轉換器混頻器22產生 的交又調變失真(XMD)。陷波濾波器24亦可減少至基頻濾 波器30且至ΤΙΑ 32之ΤΧ泄漏電流,該基頻濾波器3〇在向下 轉換器混頻器22之後。減少至ΤΙΑ 32之τχ泄漏電流可在基 頻濾波器3 0中產生低失真及較低雜訊指數之降級。 在圖7Α及圖7Β之實例中,[ΝΑ接收分別位於830 MHz頻 率與875 MHz頻率之TX信號及干擾器(jAM)信號。圖7B中 之信號位準指示在接收器丨6 _存在陷波濾波器24的信號位 準。圖7A中之信號位準指示在接收器16中不存在陷波濾波 器24的信號位準。在此實例中,在LNA 2〇之輸入處,τχ 泄漏及JAM電壓信號具有大約丨5 8毫伏(mVp)的峰值振 幅。在LNA 20之輸出處,丁又及JAM信號被轉換為具有大 約500微安(μΑρ)之峰值振幅的電流信號。在向下轉換器混 頻窃22之輸出處,在無陷波濾波器24情況下,τχ及jam信 號具有大約427 μΑρ之峰值電流振幅。然而’在陷波濾波 129764.doc * 26 - 200901644 器24情況下’ TX及JAM信號分別具有大約42.7 μΑρ及427 μΑρ之電流振幅。因此,在圖化之實例中,陷波濾波器24 可能夠大體上減少ΤΧ泄漏信號大約2〇 。 圖8含有說明包括一陷波濾波器之接收器之電流及電壓 輸出頻率回應之實例的曲線圖4〇、42、44、46。每一曲線 圖40、42、44、46之X軸展示接收到之信號的基頻頻率。y 軸展示以dB為單位之信號振幅位準。詳言之,左側之曲線 圖40、44展示在應用陷波濾波器24之後且在基頻濾波器3〇 之ΤΙ A 3 2之前接收到之電流信號的頻率回應。右側之曲線 圖42、46展示在應用陷波濾波器24之後且在應用基頻濾波 器30之TIA 32之後接收到之電壓信號的頻率回應。 陷波據波器24之輸出為電流信號。τΐΑ 32在TIA反饋電 阻器之後的TIA輸出處將來自陷波濾波器24之電流轉換為 電壓信號。因此,右側之曲線圖42、46表示陷波濾波器24 之輸出電流,而左側之曲線圖40、44表示由基頻濾波器30 之ΤΙ A 3 2產生的輸出電壓。特別地,在每一狀況下,陷波 渡波器24在TX-RX偏移頻率(亦即,τχ泄漏信號相對於被 向下轉換為大約DC之RX信號被向下轉換至之頻率)之區域 中提供信號的顯著衰減。舉例而言,對於pcs通信,陷波 濾波器可經建構以在大約80 MHz之區中使信號衰減。曲線 圖40及42展示PCS實例之處於大約_80 mHz的陷波回應。 曲線圖44及46展示處於大約+80 MHz之陷波回應。在每一 狀況下,陷波經選擇以大約對應於經向下轉換之Τχ泄漏 信號分量相對於0 Hz (dc)基頻中心頻率的偏移頻率。 129764.doc -27- 200901644 因為陷波濾波器為複合陷波濾波器(亦即,處置丨分量及 Q分量兩者),所以將濾除τχ頻帶之僅一側。詳言之,與 實際濾波器形成對比’複合遽波器之頻率回應為不對稱 的因此,陷波濾波器24產生展示於左上曲線圖4〇及右上 曲線圖42中之下側頻率回應(亦即,處於-8〇 ΜΗζ之陷波) 或展示於左下曲線圖及右下曲線圖中之上側頻率回應(亦 即,處於+80 MHz的陷波)’但並非產生兩者。如圖8中所 不,施加至被動型混頻器22之區域振盪器(L⑺之極性可經 改變以實現TX泄漏信號之上側濾除或下側濾除。換言 之,上側或下側TX泄漏信號濾除可藉由改變L〇極性而進 行選擇。詳言之,LO極性可經改變以產生類似於展示於 左上曲線圖40及右上曲線圖42或左下曲線圖44及右下曲線 圖46中之頻率回應的頻率回應。 本揭示案中描述之技術可用於各種全雙工無線通信系統 之任一者中。全雙工無線通信系統之某些實例為蜂巢式 (CELL)系統、個人通信系統(pcs)、數位蜂巢式系統(dcs) 及國際線行動電信-2000 (IMT-2000)系統。作為一特定實 例,技術可應用於經配備以用於劃碼多重存取(CDMA)通 信的無線通信裝置中。 本揭示案中描述之接收器組件可被併入於無線通信裝置 内’該無線通信裝置可進一步包括類比數位轉換器電路、 一數位信號處理器(DSP) ' 一數據機及可用於傳送、接 收、編碼及解碼資料、語音或其他信號的其他合適組件。 數據機可至少部分藉由DSP來形成。無線通信裝置可為行 129764.doc -28- 200901644 動無線電電話、衛星電話、行動 _β.ΡΓ.Α.. 遊戲控制台、個人數位助 番“,電話電視控制台、數位視訊或音訊裝 置、膝上型或桌上型電腦、視訊轉
An 评钱器或經配備以用於無 線通jg的任何其他震置。 ㈣之各㈣樣。此等及其他態樣在以下申 凊專利之範嘴内。 【圖式簡單說明】
為說月包括一陷波濾波器之無線通信裝置(wcd)之 RF區段的方塊圖。 圖2為說明形成圖rRF區段之部分之實例接收器的方塊 圖。 圖3為說明在圖丨之接收器中向下轉換傳入信號之實例混 頻器的方塊圖。 圖4為說明用於圖丨之接收器中之實例陷波濾波器的電路 圖。 圖5為說明用於圖丨之接收器中之實例基頻濾波器的方塊 圖。 圖6為更詳細說明實例基頻濾波器的方塊圖。 圖7A及圖7B為說明在圖}之裝置中併有陷波濾波器及不 併有陷波濾波器情況下TX信號泄漏及干擾器信號振幅的 圖。 圖8含有說明包括陷波濾波器之接收器之電流及電壓輸 出頻率回應的曲線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29764.doc -29- 200901644 10 無線通信裝置 12 天線 14 雙工器 16 接收器 18 傳送器 20 低雜訊放大器(LNA) 22 混頻裔 22A I分量混頻器 22B Q分量混頻器 24 陷波渡波器 24A I分量混頻器 24B Q分量混頻器 26 區域振盪器(LO) 28 功率放大器 30 基頻(BB)濾波器 30A I分量基頻濾波器模組 30B Q分量基頻滤波模組 32 轉換阻抗式放大器(TIA) Cl 電容器/第一電容器 C2 電容器/第二電容器 C3 電容器/第三電容器 C4 電容器/第四電容器 Cti a 電容器 R1 電阻器/第一電阻器 129764.doc -30- 200901644 R2 電阻器/第二電阻器 R3 電阻器/第三電阻器 R4 電阻器/第四電阻器
Rtia 電阻器 129764.doc -31 -

Claims (1)

  1. 200901644 十、申請專利範圍: 1_ 一種射頻(RF)接收器,其包含: 一放大器,其放大一包含一所要信號及一傳送泄漏信 號之接收到的RF輸入信號; 一混頻器’其向下轉換該經放大之信號的一頻率;及 一陷波濾波器’其對該經向下轉換之信號進行濾波以 大體上減少該經向下轉換之傳送泄漏信號。 2.如請求項丨之接收器,其_該混頻器包含一被動型混頻
    器,且該陷波濾波器包含—複合陷波濾波器,該複合陷 波濾波器包含電阻器及電容器的—配置。 3 ·如吻求項2之接收器,其中該放大器及該混頻器包含差 動輸出’該混頻器產生正,(生同相⑴分量及負性@相⑴分 里以及正性正交⑴)分量及負性正交(Q)分量。 4.如„月求項3之接收器,其中該複合陷波滤波器包括正性工 輸入及負性I輸入、正性ί輸出及負性j輸出、正性Q輸入 及負性Q輸入以及正性Q輸出及負性Q輸出。 5_如明求項4之接收器,其中該等電阻器中之一第一者耦 接j該正I·生I輸入與该正性j輪出之間該等電阻器中之 γ第二者麵接於該負性!輪入與該負性消出之間,該等 電阻益中之一第三者搞接於該正性q輸入與該正性〇輸出 之間’且該等電阻器中之1四者輕接於該負性Q輸入 與該負性Q輸出之間。 6.:請f項5之接收器,其中該等電容器中之一第一者耦 於4正性!輸入與該正性谈出之間,該等電容器中之 129764.doc 200901644 接於該負性1輪人與該負性_出之間,該等 二:,一第二者耦接於該正性Q輸入與該負性I輸出 曰,且S玄等電容器中之一第> 第四者耦接於該負性Q輸入 與該正性I輸出之間。 7·如請求項6之接收器,苴中哕辇 、甲这4電阻器及該等電容器具 有值,該等值經選擇使楫 八 ^ 便侍該複合濾波器大體上使處於大 約该經向下轉換之傳送泄 枝 雨疏之一頻率下之該經向下 轉換的信號衰減。 ( 8. 如睛求項7之接收器,其中該混頻器將該經放大信號之 一對應於該所要信號之分量向下轉換為大約^ Hz,且將 該經放大信號之-對應於該傳送泄漏信號之分量向下轉 換為一偏移頻率。 9. 如請求項8之接收器,其中該偏移頻率為大約8〇账或 大約45 MHz中之一者。 10. 如請求们之接收器,其進—步包含:_接收該所要信 D天線 將3亥放大器麵接至該天線的雙工器、—對 該陷波遽波器之-輸出進行濾波之基頻m及一解調 變該基頻濾波器之一輸出的數據機。 11. 如請求項1之接收器,其中該陷波濾波器包含一包含電 阻器及電容器之複合陷波濾波器,該等電阻器及該等電 容器經配置,使得該複合濾波器大體上使處於大約該傳 送泄漏信號之一頻率下之該經向下轉換的信號衰減。 12. —種用於一射頻(RF)接收器之陷波濾波器,該陷波濾波 器包含: 129764.doc 200901644 輛接於一正性 一電阻器; 一耦接於一負性1輸入 同相⑴輸入與一正性j輸出 之間的第 器; 與一負性I輸出之間的第二電 阻 執接於一正性正 三電阻器; 一耦接於 器; 交(Q)輸入與一正性Q輪出之間的第 性Q輸入與一負性Q輸出之間的第四電阻 器; 耦接於該正性I輸入與該正性Q輸 出之間的第—電容 。了輕接於該負性Ϊ輸入與該負性Q輸出之間的第二電容 器; 一輕接於該正性Q輸入與該負性】輸出之間的第三電容 器;及 一耦接於該負性(^輸入與該正性1輸出之間的第四 器, 其中該等電阻器及電容器值經選擇以大體上減少該等 輸入處施加之一輸入信號中之一經向下轉換之傳送泄漏 信號。 13. 如請求項12之陷波濾波器,其中該陷波濾波器經耦接以 自一被動型混頻器接收該經向下轉換的信號。 14. 如請求項12之陷波濾波器,其中該混頻器將經放大信號 之一對應於一所要信號之分量向下轉換為大約〇 Hz,且 將該經放大信號之一對應於該傳送泄漏信號之分量向下 129764.doc 200901644 轉換為一偏移頻率,該等電阻器及電容器值經選擇以大 體上使處於大約該偏移頻率下之該經向下轉換的信號衰 減。 15.如請求項14之陷波濾波器,其中該偏移頻率為大約8〇 MHz或大約45 MHz中之一者。 16_ —種無線通信裝置,其包含: 一天線; 一射頻(RF)傳送器,其產生一傳送(τχ)信號; 一雙工器’其將該τχ信號耦合至該天線; 一 RF接收器’其經由該雙工器自該天線接收一 rF輸入 信號,其中該RF接收器包含: 一放大器,其放大包含一所要信號及一由該雙工器 搞合之傳送泄漏信號的該接收到之RF輸入信號; 一混頻器’其向下轉換該經放大之信號;及 陷波濾波器’其對該經向下轉換之信號進行濾波 以大體上減少該經向下轉換之傳送泄漏信號。 17. 如請求項16之裝置,其中該混頻器包含一被動型混頻 器,且s亥陷波濾波器包含一複合陷波濾波器,該複合陷 波濾波器包含電阻器及電容器的一配置。 18. 如咐求項17之裝置,其中該放大器及該混頻器包含差動 輸出,該混頻器產生正性同相⑴分量及負性同相⑴分量 以及正性正交(Q)分量及負性正交(Q)分量。 19. 如吻求項〗8之裝置,其中該複合陷波濾波器包括正性^輸 入及負性1輸入、正性I輸出及負性I輸出、正性Q輸入及 129764.doc 200901644 負性Q輪人以及正性Q輸出及負性q輸出。 如請求項19之裝置,其中該等 於該正性I耠入& β 器中之一第—者耦接 性I輸入與该正性J輸出 第二者耦拉於忒等電阻器中之— 阻器中輸入與該負性1輸出之間,該等電 之第二者耦接於該正性Q輪入盥兮τ ω 間,且兮望· ^輸入與该正性Q輪出之 該負器中之一第四者搞接於該負性Q輸入與 於其*該等電容器中之-第,接 箱!)入與邊正性〇輪屮 ^ . Α 1 出之間,該等電容器中之— 接於該負性1輸入與該負性q輸出之間,該等電 ^中^第三者_於該正性Q輸入與該負性τ輸出之 :正^14電容器中之1四者搞接於該負性q輸入與 該正性I輸出之間。 22.如請求項21之裝置,其中該等電阻器及該等電容器且有 值,該等值經選擇使得該複合錢器大體上使處於大約 Y傳送泄漏L號之—頻率τ之該經向下轉換的信號衰 減。 23.如請求項22之裝置,其中該混頻器將該經放大信號之一 對應於該所要信號之分量向下轉換為大約0 Ηζ,且將該 經放大信號之一對應於該傳送泄漏信號之分量向下轉換 為一偏移頻率。 如D月求項23之裝置’其中該偏移頻率為大約⑼腿ζ或大 約45 MHz中之一者。 25.如請求項16之裝置,其中該陷波濾波器包含-包含電阻 129764.doc 200901644 器及電谷器之複合陷波慮波器,該等電阻器及電容器經 配置,使得該複合濾波器大體上使處於大約該傳送泄漏 信號之一頻率下之該經向下轉換的信號衰減。 26. —種方法,其包含: 放大一包含一所要信號及一傳送泄漏信號之接收到的 RF輸入信號; 向下轉換該經放大信號的一頻率;及 藉由一陷波濾波器對該經向下轉換之信號進行據波以 大體上減少該經向下轉換之傳送泄漏信號。 27.如請求項26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藉由一被動型混頻器 向下轉換該經放大信號之該頻率,其中該陷波據波器包 含一複合陷波滤波器,該複合陷^I波H包含電阻器及 電容器的一配置。 28. 如請求項27之方法,其中該被動型混頻器產生正性同相 ⑴分量及負性同相⑴分量以及正性正交⑼分量及負性 正交(Q)分量。 、 U 29. 如明长項28之方法’其中該複合陷波滤波器包括正性I輸 入及負性1輸入、正性1輸出及負性I輸出、正性Q輸入及 負性Q輸入以及正性Q輸出及負性Q輸出。 30. 如請求項29之方法,其中該等電阻器中之 於該正性I輸入與該正性丨輸 徇出之間,該等電阻器中之一 第二者耦接於該負性j銓 淑 貝r i輸入與該負性I輸出之間,該等雷 阻器甲之一第二去毺技 寻電 帛—者輕接於該正性Q輸入與該正性Q輸出之 間’且該等電阻器中之— 第四者耦接於該負性Q輸入與 129764.doc 200901644 該負性Q輸出之間。 儿如請求項30之方法,其中該等電容器中之一第一者 於該正性1輸入與該正性Q輸出之間,該等電容器中之— 第二者耦接於該負性1輸入與該 性9輸出之間,該等電 谷裔中之一第二者耦接於該 輸入與該負性I輸出之 間’且該等電容器中之一第 去 乐四者耦接於該負性Q輸入與 該正性I輸出之間。 、
    32.如請求項31之方法,其中該等電阻器及該等電容器具有 值’該等值經選擇使得該複合濾波器大體上使處於大約 該傳送泄漏信號之一頻率下之1 、、、' 夕只千忑經向下轉換的信號衰 減0 33. 如請求項32之方法’其中向下轉換包含將該經放大信號 之一對應於該所要信號之分量向下轉換為大約〇 Hz,及 將該經放大信號之一對應於該傳送泄漏信號之分量向下 轉換為一偏移頻率。 34. 如請求項33之方法,其中該偏移頻率為大約8〇 MHz或大 約45 MHz中之一者。 35. 如請求項26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經由一天線接收該 所要信號’及經由一耦接至該天線且耦接至一傳送器之 雙工器接收該傳送泄漏信號。 3 6.如請求項26之方法,其中該陷波濾波器包含一包含電阻 器及電谷器之複合陷波滤波器,該等電阻器及電容器經 配置,使得該複合濾波器大體上使處於大約由該傳送泄漏 信號導致之失真之一頻率下之該經向下轉換的信號衰減。 129764.doc
TW097108927A 2007-03-13 2008-03-13 Wireless receiver with notch filter to reduce effects of transmit signal leakage TW200901644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89454607P 2007-03-13 2007-03-13
US11/777,249 US8036623B2 (en) 2007-03-13 2007-07-12 Wireless receiver with notch filter to reduce effects of transmit signal leakag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01644A true TW200901644A (en) 2009-01-01

Family

ID=396204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08927A TW200901644A (en) 2007-03-13 2008-03-13 Wireless receiver with notch filter to reduce effects of transmit signal leakage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036623B2 (zh)
EP (1) EP2145398B1 (zh)
JP (2) JP2010521889A (zh)
KR (1) KR101115270B1 (zh)
CN (1) CN101636923B (zh)
TW (1) TW200901644A (zh)
WO (1) WO2008112800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37979B2 (en) 2006-05-19 2012-12-25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nostructure-reinforced composite articles and methods
KR101439371B1 (ko) * 2007-12-03 2014-09-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송신신호 추적 및 제거 수신기 장치및 방법
US7916672B2 (en) * 2008-01-22 2011-03-29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RF processor having internal calibration mode
US8855580B2 (en) * 2008-06-27 2014-10-0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own-transmitter interference in low-IF and zero-IF receivers
KR101067494B1 (ko) 2008-12-31 2011-09-27 삼성정밀화학 주식회사 디클로로프로판올의 선택도가 향상된, 글리세롤을 사용하는디클로로프로판올의 제조방법
US8907842B1 (en) * 2009-03-25 2014-12-09 Raytheon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ttenuating a transmitted feedthrough signal
US8259830B1 (en) * 2009-10-14 2012-09-04 Google Inc. Simultaneous use of multiple radio frequency channels
CN101834625B (zh) * 2010-04-23 2012-03-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射频信号环回方法及室外单元
CN101873128A (zh) * 2010-05-31 2010-10-27 广州市广晟微电子有限公司 无源混频器与有源滤波器的耦合结构以及接收机
JP5865914B2 (ja) 2010-11-16 2016-02-17 クアルコム,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超音波反射信号に基づく物体位置推定の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8494473B2 (en) * 2011-04-19 2013-07-23 Icera Inc. Processing a radio frequency signal
JP5838768B2 (ja) 2011-11-30 2016-01-06 ソニー株式会社 検知装置、受電装置、非接触電力伝送システム及び検知方法
US9112476B2 (en) 2012-02-27 2015-08-18 Intel Deutschland Gmbh Second-order filter with notch for use in receivers to effectively suppress the transmitter blockers
US8855593B2 (en) * 2012-04-17 2014-10-07 Broadcom Corporation Saw-less receiver with notch at transmitter frequency
US20140011461A1 (en) * 2012-07-03 2014-01-09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System and Method for Attenuating a Signal in a Radio Frequency System
GB2504945B (en) 2012-08-13 2015-04-29 Nvidia Corp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US9203455B2 (en) 2012-08-14 2015-12-01 Broadcom Corporation Full duplex system with self-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JP6214673B2 (ja) 2012-12-11 2017-10-18 ユニバーシティ オブ サザン カリフォルニア 送受切換え器および共存している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のための受動リーク消去回路網
US8682269B1 (en) * 2012-12-21 2014-03-25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coupling multiple radio receivers to a receiving antenna
US8923364B1 (en) 2013-03-13 2014-12-30 Google Inc. Transmitting data over discontiguous portions of radio frequency spectrum
US9344124B2 (en) 2013-05-01 2016-05-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Jammer resistant noise cancelling receiver front end
CN104348483B (zh) * 2013-08-06 2017-07-21 博通集成电路(上海)有限公司 校准电路及其方法
US9209910B2 (en) 2013-08-30 2015-12-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Blocker filtering for noise-cancelling receiver
KR102100465B1 (ko) * 2013-11-14 2020-04-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장치 및 그것의 동작 방법
CA2834725A1 (en) * 2013-11-26 2015-05-26 Abdul-Karim Lakhani Duplexer with signal cancellation
CN105814737B (zh) 2013-12-10 2019-06-04 南加利福尼亚大学 增强混合式抵消网络和双工器中的隔离和阻抗匹配
WO2015123668A1 (en) 2014-02-14 2015-08-20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Hybrid-based cancellation in presence of antenna mismatch
WO2015123586A1 (en) 2014-02-14 2015-08-20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Reflection and hybrid reflection filters
CN106031076B (zh) 2014-02-19 2020-03-06 南加利福尼亚大学 基于微型声谐振器的滤波器和双工器
US9374114B2 (en) * 2014-04-15 2016-06-21 Mediatek Inc. Receiver apparatus with blocker detection path parallel with receiver path and associated blocker detection method
KR20150121946A (ko) * 2014-04-22 2015-10-30 주식회사 파이칩스 벡터 변조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송수신기
US9531337B2 (en) * 2014-05-29 2016-12-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tter digital-to-analog converter (DAC)-baseband filter (BBF) common mode interface
US9445160B2 (en) * 2014-06-12 2016-09-13 Eagle Comtronics, Inc. Legacy converter filter with extended frequency range
US20150381112A1 (en) * 2014-06-27 2015-12-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Filter with an auxiliary mixing path
US9647638B2 (en) * 2014-07-15 2017-05-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Architecture to reject near end blockers and transmit leakage
US9800287B2 (en) * 2015-05-22 2017-10-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Pilot-based analog active interference canceller
US10495705B2 (en) * 2015-07-15 2019-12-03 Koninklijke Philips N.V. RF transmit module with a local field monitoring unit for a magnetic resonance examination system
US9692470B2 (en) * 2015-08-25 2017-06-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Low noise amplifier and notch filter
US9912326B2 (en) 2015-09-08 2018-03-06 Abtum Inc. Method for tuning feed-forward canceller
US9762416B2 (en) 2015-09-08 2017-09-12 Abtum Inc. Reflection coefficient reader
US10581650B2 (en) 2015-09-08 2020-03-03 Qorvo Us, Inc. Enhancing isolation in radio frequency multiplexers
US9866201B2 (en) 2015-09-08 2018-01-09 Abtum Inc. All-acoustic duplexers using directional couplers
US9755668B2 (en) 2015-09-30 2017-09-05 Abtum Inc. Radio frequency complex reflection coefficient reader
US10038458B2 (en) 2015-10-06 2018-07-31 Abtum Inc. Reflection-based radio-frequency multiplexers
KR102527018B1 (ko) 2015-10-12 2023-04-27 압툼 인크. 하이브리드 커플러 기반 무선 주파수 멀티플렉서
KR102419926B1 (ko) 2016-09-21 2022-07-11 코르보 유에스, 인크. 하이브리드 기반 무선 주파수 듀플렉서 및 멀티플렉서의 향상된 아이솔레이션
US10187122B2 (en) 2017-02-22 2019-01-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s device
US10541651B2 (en) * 2017-07-11 2020-01-21 Analog Devices, Inc. Mixers with improved linearity
CN109257065B (zh) * 2018-08-17 2020-11-03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消除共存干扰的方法及电路、终端
US10735035B1 (en) * 2019-03-11 2020-08-04 Apple Inc. Sensor circuit with tracking filter and leakage rejection
JP2021044654A (ja) * 2019-09-10 2021-03-18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高周波回路および通信装置
US11387857B2 (en) * 2019-12-06 2022-07-12 Silicon Laboratories Inc. Dynamically reconfigurable frequency selective attenuator for radio frequency receiver front end
US11463064B2 (en) 2019-12-06 2022-10-04 Silicon Laboratories Inc. Frequency selective attenuator for optimized radio frequency coexistence
CN111030625B (zh) * 2019-12-30 2023-08-01 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多元正交陷波器及其陷波方法
US11791973B2 (en) 2020-09-24 2023-10-17 Apple Inc. Full-duplex electrical balanced duplex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240906B (en) * 1990-02-08 1994-04-13 Technophone Ltd Radio transceiver
JPH09326713A (ja) * 1996-06-05 1997-12-16 Sharp Corp デュアルモードセルラー電話システム
JP2002335182A (ja) * 2001-05-09 2002-11-22 Hitachi Ltd デジタル信号受信装置
US7155179B1 (en) 2001-07-16 2006-12-26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Full duplex transceiver having a method for immunizing itself against self-jamming
US7127226B2 (en) * 2001-12-28 2006-10-2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Twin-T dual notch filter
US7711329B2 (en) 2003-11-12 2010-05-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aptive filter for transmit leakage signal rejection
US8270927B2 (en) * 2004-03-29 2012-09-18 Qualcom, Incorporated Adaptive interference filtering
JP4352985B2 (ja) * 2004-05-11 2009-10-28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
JP2006128757A (ja) * 2004-10-26 2006-05-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テレビ用電子チューナとこれを用いた高周波装置
KR100703366B1 (ko) 2004-12-21 2007-04-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송수신기의 노이즈 제거 장치
JP4604822B2 (ja) * 2005-05-10 2011-01-0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受信機および受信方法
JP2006324795A (ja) * 2005-05-17 2006-11-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イメ−ジリジェクションミキサと帯域フィルタを有する受信ifシステム
US7471204B2 (en) * 2006-07-07 2008-12-30 Broadcom Corporation Receiver architecture for canceling blocking signal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666534B2 (ja) 2015-02-12
JP2013066189A (ja) 2013-04-11
WO2008112800A3 (en) 2008-12-18
US8036623B2 (en) 2011-10-11
EP2145398A2 (en) 2010-01-20
WO2008112800A2 (en) 2008-09-18
CN101636923B (zh) 2013-03-27
KR20090119996A (ko) 2009-11-23
KR101115270B1 (ko) 2012-03-05
US20080227409A1 (en) 2008-09-18
EP2145398B1 (en) 2017-06-21
JP2010521889A (ja) 2010-06-24
CN101636923A (zh) 2010-0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901644A (en) Wireless receiver with notch filter to reduce effects of transmit signal leakage
JP5823590B2 (ja) 無線通信装置における送信信号漏出の排除
Zhou et al. Integrated wideband self-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in the RF domain for FDD and full-duplex wireless
US5507036A (en) Apparatus with distortion cancelling feed forward signal
US8755758B2 (en) Technique for suppressing noise in a transmitter device
US8644786B2 (en) Receiver apparatus having filters implemented using frequency translation techniques
US7003263B2 (en) Telecommunications receiver and a transmitter
CN103036827A (zh) 全分双工系统及泄露消除方法
Montanari et al. An FDD wireless diversity receiver with transmitter leakage cancellation in transmit and receive bands
Kim et al. A CMOS transmitter leakage canceller for WCDMA applications
US20090017770A1 (en) Noise cancellation system for transceivers
US8150356B2 (en) Split analog/digital polynomial nonlinear term generator with reduced number of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s
WO201314758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fm audio artifacts in a receiver
Faulkner IM2 removal in direct conversion receivers
Kim et al. A Frequency Selective Feedback Receiver for Multi‐Bands Operation
Ayati Full Duplex CMOS Transceiver with On-Chip Self-Interference Cancelation
Debaillie et al. DUPLO Deliverable D2.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