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844585A - Optical plate and backlight module using the same - Google Patents

Optical plate and backlight module using the sam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844585A
TW200844585A TW96116817A TW96116817A TW200844585A TW 200844585 A TW200844585 A TW 200844585A TW 96116817 A TW96116817 A TW 96116817A TW 96116817 A TW96116817 A TW 96116817A TW 200844585 A TW200844585 A TW 20084458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plate
plate
optical
light
backlight modu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61168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360698B (en
Inventor
Shao-Han Chang
Original Assignee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Priority to TW961168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360698B/zh
Publication of TW2008445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445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606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60698B/zh

Lin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Description

200844585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背光模組及其光學板,尤其涉及一種用 •於液晶顯示之背光模組及其光學板。 β【先前技術】 由於液晶顯示器面板之液晶本身不具發光特性,因而爲 達到顯示效果需給液晶顯示器面板提供一面光源裝置,如背 光模組。背光模組之作用是向液晶顯示器面板供應亮度充分 且分佈均勻之面光源。 請參見圖1,所示爲一種習知之背光模組100,其包括 框架11、反射板12、擴散板13、稜鏡片14及至少一發光二 極體15。框架11包括一長方形底板111及四個從該底板111 邊緣向其同一侧垂直延伸之侧壁113。底板111與複數侧壁 113共同形成一腔體115。發光二極體15包括出光部151與 _基部153,基部153與電路板(圖未標)相連並固定於底板 111。擴散板13與稜鏡片14依次設置於複數側壁113頂部。 反射板12爲一小框體結構,其可配置於框架11内部。反射 板12之底部開設有與發光二極體15相對應之通孔(圖未 標),發光二極體15之出光部151穿過相應通孔。發光二極 體15之基部153頂持該反射板12。 工作時,發光二極體15産生之光線被反射板12反射進 入擴散板13,於擴散板13中被均勻擴散後光線繼續進入稜 鏡片14,於稜鏡片14之作用下,出射光線發生一定程度之 200844585 聚集,使得背光模組於特定視角範圍内之亮度提高v
然而,由於發光二極體15爲點光源,其到達擴散板13 上各處之距離大小不相等,位於發光二極體15正上方之擴 散板13單位區域所接受光較多,位於發光極管15四周之擴 散板13單位區域所接受光較少,故容易於發光二極體15正 上方之區域形成亮區,而於其上方之四周區域形成暗區,影 響背光模組100之出光均勻性。爲此,通常需於發光二極體 15之上方設置反射片17,以控制發光二極體15正上方之出 光量。發光二極體15與反射片17之搭配設計,可一定程度 上減弱發光二極體15正上方之亮區。惟,背光模組100仍 然存在出光不均之缺點。 【發明内容】 鑒於上述狀況,有必要提供一種出光均勻之背光模組及 其光學板。 一種光學板,其包括至少一光學板單元,該光學板單元 包括第一表面及與該第一表面相對之第二表面。該第一表面 形成有複數長條狀V型凸起。該第二表面形成複數球面凸 起,且該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其中至少一表面開設有光源容 納部。 一種背光模組,其包括框架、擴散板、至少一側光式點 光源及光學板;該框架包括底板及複數從該底板邊緣延伸之 相互連接之側壁,該複數側壁與該底板形成一腔體;該至少 一具有出光部之點光源設於該底板表面;該擴散板封蓋該腔 體;該光學板設置於該腔體内,該光學板包括至少一光學板 7 200844585 •單元’該光,板單it包括第-表面及與該第_表面_之第 .一表面,該第一表面形成有複數長條狀V型凸起;該第一 面形成複數球面凸起’且該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至:士 表面開設有光源容納部;該點切、之出光部設 = 源容納部内。 、方人k 盘第^^\光模組之光學板之光學板單4括光源容納部 數長條狀V型凸起以及第二表面形成複 數球面凸起’點光源之出光部容納於光源容納部。當第 面面向擴散板時,從點光源發出之光線藉由光源容二部之内又 ㈣^接進人光學板内部。由於第二表面之球面凸起具 化之表面結構,使得光線於光學板内傳輸至球面凸起時 =來於未設有球面凸起之光學板内全反射傳播之光 =面凸起調節後朝向擴散板方向折射出射,從而增加出射 進—步地’由於光學板之第—表面設置有長條狀V型 部分原來於未設有長條狀V型凸起之光學板内全反射 =播=㈣被其調節後從第—表面出射,㈣此部分光線 :猎^-人折射後朝向擴散板出射。故背光模組之光學利用 步提高。同理,當第—表面面向擴散板時,藉由 、木、1型凸起與球面凸起之作用’背光模組之光學利用率 j進-步提高。更進—步地,由於採用側光式點光源,於 :之作用下’點光源被轉變成面光源。採用該光學板之 月光模組具有厚度小之優點。 【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之背光模組及其光 8 200844585 β學板作進一步之詳細說明。 / 請一併參見圖2與圖3,所示爲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一之 背光模組200,其包括一框架21、一反射板22、一擴散板 23、複數侧光式點光源25、及一塊光學板20。框架21包括 一長方形底板211及四個從底板211邊緣向其同一侧垂直延 伸並相互連接之侧壁213。四侧壁213與底板211共同形成 一腔體215。擴散板23設置於複數侧壁213頂部,用於封蓋
腔體215。腔體215可收容點光源25、反射板22及光學板 W 20等元件。從點光源25發出之光線於腔内215充分混合後 可經過擴散板23出射。 請同時參見圖4至圖6,光學板20爲矩形透明板,其 包括複數緊密排佈之光學板單元201,每一光學板單元201 包括一出光面2012、一與該出光面2012相對之底面2013。 底面2013中央開設有光源容納部2014。光源容納部2014 爲從底面2013貫穿至出光面2012之通孔。出光面2012形 ⑩成有位於光源容納部2014四周之複數球面凸起2015。底面 2013形成複數長條狀V型凸起2016。 本實施例中,每一光學板單元201之複數球面凸起2015 以光源容納部2014爲中心矩形排佈,且每個球面凸起2015 爲半球形,其中球面半徑優選0.01毫米至2毫米,每一球面 凸起2015之高度優選0.01毫米至2毫米。複數長條狀V型 凸起2016平行排佈,且相鄰長條狀V型凸起2016緊密連 接。每個長條狀V型凸起2016之頂角0之較佳取值範圍爲 60至120度。可以理解,複數長條狀V型凸起2016也可間 9 200844585 β隔排佈。故,相鄰長條狀V型凸起2016之間距可優選0.025 毫米至2毫米。光學板20之厚度優選0.5毫米至5毫米,相 * 較於現技術之導光板,具有重量較輕之優點。 請再參閱圖2及圖3,側光式點光源25優選爲侧光式 發光二極體,其包括一基部253與一固定於基部253上方之 出光部251。點光源25藉由電路板(未標示)固定於底板 211。光學板20設置於腔體215内,其光學板單元201之出 光面2012面向擴散板23。點光源25之出光部251容納於光 學板20之光源容納部2014内。反射板22開設有與點光源 25對應之通孔221。該反射板22設置於光學板20之底面 2013之下方,點光源25之出光部251穿過該通孔221。 點光源25從出光部251發出之光線藉由光源容納部 2014之内侧壁直接進入光學板20内部。由於球面凸起2015 具有變化之表面結構,使得光線於光學板20内傳輸至球面 凸起2015時,部分原來於未設有球面凸起2015之光學板20 ⑩内全反射傳播之光線可被球面凸起2015調節後沿特定之方 向折射出射,例如將部分光線調節至靠近垂直擴散板23方 向之正面方向出射,從而增加正面出射之光線,避免於相鄰 之點光源25之間之上方産生暗區,提高背光模組200之出 光均勻性。進一步地,由於光學板20之光學板單元201之 底面2013設置有長條狀V型凸起2016,部分原來於未設有 長條狀V型凸起2016之光學板20内全反射傳播之光線可被 其調節後從底面2013出射,於反射板22之輔助作用下,此 部分光線多次折射後朝向擴散板23出射。故背光模組200 200844585 之光學利用率也將進一步提高。更進一步地,由於採用侧光 式點光源25,點光源25所發射之光線大部分於光學板20 内向四周傳播,故點光源被轉變成面光源。點光源25正上 方之區域將避免出現亮點,此設計爲縮小擴散板23與光學 板20之間之距離成爲可能,從而,減小背光模組200之厚 度。
可以理解,點光源25之發光部251上方還可設置反射 片27。該反射片27可使得點光源25直接正面出射至擴散板 23之光線被反射片27減弱,故可避免於點光源25之正上方 之出現亮點,進一步提高背光模組200之出光均勻性。可以 理解,還可於點光源25之發光部251上直接設置反射片或 反射層以替代反射片27,同樣可達到較佳之光學效果。 可以理解,爲使得該背光模組200於特定之視角範圍内 具有較高之亮度,於擴散板23之上方還可設置一棱鏡片 24;爲使光束於腔體内均勻混光和提高光線利用率,該反射 板22可進一步包括複數反射侧壁223。另,本實施例中,設 置於底面2013之長條狀V型凸起2016陣列之延伸方向可與 光學板20之側邊相平行或垂直。該延伸方向也可與光學板 20侧邊形成一銳角夾角,此設計可進一步控制出射光之出射 角度。同樣之考慮,設置於底面2013之長條狀V型凸起2016 之延伸方向也可與光學板20側邊形成一銳角夾角。 另,本實施例之反射板22可省略,尤其當框架21爲高 反射材料製成或底板211塗覆高反射塗層時。 請一併參閱圖7、圖8與圖9,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二提 π 200844585 供一種光學板30。該光學板30與較佳實施例一之光/學板20
相似,其不同在於:光學板30爲一光學板單元。該光學板 單元包括一出光面3012及一與出光面3012相對之底面 3013。底面3013開設有光源容納部3014,該光源容納部3014 爲從底面3013貫穿至出光面3012之通孔,且該光源容納部 3014開設於底面3013之中心。底面3013形成有複數位於光 源容納部3014四周之長條狀V型凸起3016,該複數長條狀 V型凸起3016於底面3013平行排佈。出光面3012形成有 複數球面凸起3015,該複數球面凸起3015於出光面3012 呈陣列排佈。 請參閱圖10,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三提供一種光學板 40。該光學板40與較佳實施例二之光學板30相似,其不同 在於:開設於光學板40之底面4013之光源容納部4014爲 盲孔。並且,盲孔底部可直接塗覆高反射層,這樣,光學板 40應用於背光模組時,點光源之發光部可直接設置於光源容 納部4014,無需額外設置反射片即可達到較佳之光學效果。 請參見圖11,本發明較佳實施例四提供一種光學板 50。該光學板50與較佳實施例二之光學板30相似,其不同 在於:光學板50之長條狀V型凸起之頂角以及相鄰長條狀 V型凸起形成之底部夾角均被圓角化,分別形成圓角R1和 R2。該R1和R2之圓角之取值範圍優選爲大於0小於或等 於1.1毫米。被圓角化之長條狀V型凸起可使出射光束之出 射角度之變化趨於緩和,使採用光學板50之背光模組之出 光均勻性提高。可以理解,也可於長條狀V型凸起之頂角以 12 200844585 及相鄰長條狀v型凸起形成之底部夾角之其中之。單獨進 行上述圓角化設計。 請參閱圖12,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五提供一種光學板 60。該光學板60與較佳實施例二之光學板30相似,其不同 在於:光學板60之出光面6012上之複數球面凸起6015爲 隨機排佈,該隨機排佈便於球面凸起6015之製備。
請參閱圖13,本發明較佳實施例六提供一種光學板 70。該光學板70與較佳實施例二之光學板30相似,其不同 在於:光學板70爲一正八邊形。 請參閱圖14,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七提供一種光學板 80。該光學板80與較佳實施例二之光學板30相似,其不同 在於:光學板80爲圓形,光學板80之出光面8012上之複 數球面凸起8015大小不一,且球面凸起8015距離光源容納 部8014越遠,球面凸起8015之球面半徑越大。這樣,距離 光源容納部8014較遠部分區域之球面凸起8015可調節相對 較多之光線,進一步增加背光模組之均勻性。可以理解,於 複數球面凸起之球面半徑相同之情況下,藉由調整距離光源 容納部較遠部分區域之球面凸起與距離光源容納部較近部 分區域之球面凸起之相對密度,以使距離光源容納部較遠之 部分區域出射相對較多之光線,進一步增加背光模組之均勻 性。 可以理解,光學板單元上之球面凸起之排佈方式包括陣 列排佈、陣列間隔排佈、隨機排佈或相對於光學板單元之中 心對稱分佈等,其中中心對稱排佈有利於光線於各個方向上 13 200844585 m •均勻分散。 起可光學板之球面凸綱親V型凸 設置有光面和底面’也就是說,於背光模組中, :表面凸起之表面可面向擴散板設置,設置有長停狀V 起之表面也可面向擴散㈣置。綜上所述, 光學板之底面(或出光面)定義 °毛月 ψ 4, ^ w ^疋我馬弟一表面,與該底面(¾ 出先面)相對之出光面(或底面) I次 隹士 又我馬第一表面,那磨,
鲁弟一表面形成有複數長條狀V A 球面凸起。 i凸起《一表面形成有複數 爲提高上述背光模組之亮度哎 俨、、日+ A 儿又^用不同顏色之發光二極 體此絲成自光,上私學板或單個光學板單 部可爲複數,以使光學板岑弁與拓。„ _ 源。 尤予扳或7^學板早π可對應容納複數點光 綜上所述,本發明符合發明專财件,爰録提出專利 β It u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舉凡孰朵 •本案技藝之^士,在爰依本發明精神所作之等效修倚或、= 化,皆應涵蓋於以下之申請專利範圍内。 【圖式簡單說明】 圖1是一種習知之背光模組之剖面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一之背光模組之剖面示意圖。 圖3是圖2局部ΠΙ所示之放大圖。 圖4是圖2所示背光模組之光學板之立體圖。 圖5疋圖4所示光學板另一視角之立體圖。 圖6是圖4所示光學板沿VI_VI線之剖面示意圖。 14 200844585 圖7是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二之光學板之立體圖7 圖8是圖7所示光學板另一視角之立體圖。 圖9是圖7所示光學板沿IX-IX線之剖面示意圖。 圖10是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三之光學板之剖面示意圖。 圖11是本發明較佳實施例四之光學板之剖面示意圖。 圖12是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五之光學板之俯視圖。 圖13是本發明較佳實施例六之光學板之俯視圖。 圖14是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七之光學板之俯視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本發明) 光學板 光學板單元 出光面 底面 光源容納部 球面凸起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201 2012、3012、6012、8012 2013 、 3013 、 4013 2014 、 3014 、 4014 、 8014 2015 、 3015 、 6015 、 8015 長條狀V型凸起 2016 、 3016 背光模組 200 框架 21 底板 211 側壁 213 腔體 215 反射板 22 通孔 221 15 200844585 反射側壁 223 擴散板 23 棱鏡片 24 點光源 25 發光部 251 基部 253 反射片 27 16

Claims (1)

  1. 200844585 十、申請專利範圍 1·:種光學板,其包括至少一光學板單元,杈 括弟一表面及與該第一表面相對之 反早兀包 於:該第-表面形成有複數長條狀v;t:,,其二良在 面,複數球面凸起,且該 一表面開設有光源容納部。 、至V 其中該複數長條狀 其中每一長條狀V 其中相鄰長條狀v 其中該光學板之長 2·如申睛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光學板 V型凸起平行排佈。 3 ·如申凊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光學板 型凸起之頂角爲60至120度。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光學板 型凸起之間距爲〇·〇25毫米至2毫米 如中請專利範圍第i項所述之光學板,η 2 V型凸起之頂角與相鄰長條狀ν型凸起形成之底^ 爽角之至少其中之一被圓角化處理。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光學板,其中該圓角化角之 取值範圍優選爲大於〇且小於或等於U毫米。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所述之光學板,^該複數球面凸 起呈陣列排佈。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光學板,其中該複數球面凸 起大小不一,且球面凸起距離光源容納部越遠,球面凸起 之球面半徑越大。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W所述之光學板,其中該球面凸起之 球面半徑為0.01毫米至2毫米,每—球面凸起之高度為 17 200844585 0·01毫米至2毫米。 ι〇.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光學板,其中該光學板之厚 度為〇·5毫米至5毫米。 予 η•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光學板,其中該光源容納部 爲通孔與盲孔之一。 1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所述之光學板,其中該光學板包括 衩數光學板單元,該複數光學板單元緊密排佈。 13.—種背光模組,其包括框架、擴散板、至少一侧光式點光 源及光學板;該框架包括底板及複數從該底板邊緣延伸之 相互連接之側壁,該複數侧壁與該底板形成一腔體;該至 ' /、有出光°卩之點光源设於該底板表面;該擴散板封蓋 該腔體;該光學板設置於該腔體内,該光學板包括至少一 光學板單元,該光學板單元包括第一表面及與該第一表面 $對之第二表面,其改良在於:該第—表面形成有複數長 ir、狀V型凸起,該第二表面形成複數球面凸起,且該第 表面和第二表面其中至少一表面開設有光源容納部,該 點光源之出光部相應設置於該光源容納部内。 14·=、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背光模 、還匕括反射板’該反射板設有與光源對應之通孔,該 ”反設置於該光學板下方,該點光源穿過該反射板相 之通孔。 15t=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背光模 士遇匕括一反射片,該反射片設置於該點光源之發光部上 方0 18 200844585 \ 1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點光源 之發光部上設置有反射層。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擴散板 上設置有棱鏡片。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框架爲 高反射材料製成。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底板塗 _ 覆高反射塗層。 19
TW96116817A 2007-05-11 2007-05-11 Optical plate and backlight module using the same TWI360698B (en)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6116817A TWI360698B (en) 2007-05-11 2007-05-11 Optical plate and backlight module using the sam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6116817A TWI360698B (en) 2007-05-11 2007-05-11 Optical plate and backlight module using the sam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44585A true TW200844585A (en) 2008-11-16
TWI360698B TWI360698B (en) 2012-03-21

Family

ID=448226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6116817A TWI360698B (en) 2007-05-11 2007-05-11 Optical plate and backlight module using the same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360698B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360698B (en) 2012-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644684B1 (ko) 직선형 측 발광기 및 이를 채용한 백라이트 시스템 및 액정표시장치
US7527411B2 (en) Lightguide plate of a double-sided illumination backlight and a double-side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nit using the backlight
US20060092663A1 (en) Side light-emitting device, backlight unit having the side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employing the backlight unit
JP2002196151A (ja) 導光板
JP2002122743A (ja) 導光板、面光源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JP2006269364A (ja) Led面光源装置
US20070217226A1 (en) Light guide plate with light diffusing cutout and backlight module using the same
JP2005085671A (ja) 導光板及び面光源装置
JP2008053009A (ja) 導光板及び面発光装置
TW200907438A (en) Optical plate and backlight module using the same
WO2013175888A1 (ja) 導光板
JP2005317474A (ja)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US20040114069A1 (en) Backlight system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ing the same
TWI407162B (zh) 導光板及背光模組
JP2005135815A (ja) 面状光源装置およびその面状光源装置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JP2006294560A (ja) バックライト
TWI344022B (en) Optical plate and backlight module using the same
TWI360696B (en) Optical plate and backlight module using the same
JPH09147615A (ja) 面発光器
TW200844585A (en) Optical plate and backlight module using the same
JP4052593B2 (ja) サイドライト型面光源装置
JP2002055235A (ja) 導光板、面光源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JP4165193B2 (ja)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TWI355519B (en) Optical plate and backlight module using the same
TWI401508B (zh) 背光模組及使用其之顯示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