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844198A - Adhesive composition, adhesive film, and removal method - Google Patents

Adhesive composition, adhesive film, and removal method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844198A
TW200844198A TW96143055A TW96143055A TW200844198A TW 200844198 A TW200844198 A TW 200844198A TW 96143055 A TW96143055 A TW 96143055A TW 96143055 A TW96143055 A TW 96143055A TW 200844198 A TW200844198 A TW 20084419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dhesive
film
adhesive composition
adhesive layer
composi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61430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akahiro Asai
Koichi Misumi
Atsushi Miyanari
Yoshihiro Inao
Akihiko Nakamura
Original Assignee
Tokyo Ohka Kogy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kyo Ohka Kogyo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kyo Ohka Kogyo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8441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44198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9/00Adhesiv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nature or the effects produced, e.g. glue sticks
    • C09J9/02Electrically-conducting adhes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203/00Applications of adhesives in processes or use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203/326Applications of adhesives in processes or use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for bonding electronic components such as wafers, chips or semiconducto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Container, Conveyance, Adherence, Positioning, Of Wafer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Description

200844198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可藉由加熱減低黏著力之黏著劑組成物 、黏著薄膜及其等之剝離方法。 【先前技術】 伴隨著行動電話、數位AV機器及1C卡等之高機能 $ 化’對所搭載之半導體矽晶片(以下稱爲晶片)的小型化、 薄型化及局積體化的要求亦提高。再者,CSP(chip size package;晶片尺寸封裝)及 MCP(multi-chip package ;多 晶片封裝)所代表之單封裝化複數的晶片之積體電路中, 亦要求其薄型化。其中,於一個半導體封裝中搭載複數的 半導體晶片之系統級封裝(system-in-package;SiP),所搭 載晶片之小型化、薄型化極高積體化,於實現電子機器的 高性能化、小型化及輕量化方面成爲非常重要的技術。 0 爲了實現電子機器的高性能化、小型化及輕量化,晶 片的厚度必須薄至1 50μιη以下。進一步地,CSP及MCP 中爲ΙΟΟμιη以下,1C卡片中硏削晶片爲50μιη以下,必須 進行薄板化用之硏削步驟。然而,由晶片與基板所成之半 導體晶圓,由於硏削而變薄,其強度變弱,半導體晶圓容 易產生破裂及翹曲。再者,經薄型化之半導體晶圓,由於 無法自動化搬送,不得不藉由人工進行搬送,其操作繁雜 〇 因此,已開發藉由於欲硏削之晶圓貼合稱爲支撐板 -5- 200844198 (support plate)之玻璃或硬質塑膠等,保持半導體晶圓的 強度,防止破裂的產生及於半導體晶圓的翹曲之晶圓支撐 系統。再者,由於藉由晶圓支撐系統,可維持半導體晶圓 的強度,可自動化晶薄板化之半導體晶圓的搬送(例如, 參照日本專利公開公報:特開2005-191550號公報(公開日 :2005 年 7 月 14 日))。 晶圓支撐系統中,最終地,支撐板係由半導體晶圓取 下。因此,半導體晶圓與支撐板的暫時性貼合用之黏著物 質,其黏著強度不僅爲不強,且不得不爲由薄的半導體晶 圓可容易地且不殘存於半導體晶圓之剝離者。 剝離用之黏著物質,由於位於支撐板與半導體晶圓間 的黏著物質之層(黏著劑層)不得不浸透於剝離液,因此由 半導體晶圓剝離支撐板需要長時間。因此,爲了以短時間 由半導體晶圓剝離支撐板,必須使減低某種程度之剝離時 黏著物質的黏著力。 例如,日本專利公開公報:特開2004-43732號公報( 公開日:2004年2月12日),以及日本專利公開公報:特開 2004-2547號公報(公開日:2004年1月8日)中,已揭示預 先藉由使作爲黏著物質之構成成分含有藉由光及/或熱而 發泡之成分,於剝離時使黏著物質發泡’減低該黏著物質 之黏著力。 再者,日本專利公開公報:特開2005-290 1 46號公報( 公開日:2005年10月20日)中,已揭示進一步含有藉由照 射光而產生酸之成分,不僅經發泡作用亦藉由酸的作用而 -6 - 200844198 減低黏著物質之黏著力’使剝離容易。 玻璃轉移點(Tg)爲i〇〇°C以下的黏著物質,由於藉由 加熱至1 〇 〇至2 0 0 °c,經硬化之黏著物質膠化使黏著力降低 ,可容易地剝離。然而’玻璃轉移點(Tg)變高時伴隨著黏 著物質越難膠化,於1 0 0至2 0 0 °c左右的加熱不降低黏著力 ,使剝離變困難。再者,玻璃轉移點(Tg)爲100°c以上的 黏著物質,經加熱至2 0 0 °c以上而於剝離液形成不溶物質 ,有剝離變困難的問題。 再者,例如,黏著物質使用於半導體晶圓與支撐板的 黏著之情況中,於上述之硏削步驟中,由於於螢光燈等的 光照射下進行作業,必須適用藉由光而黏著力不減低的黏 著物質。 【發明內容】 本發明,有鑒於上述問題點,其主要目的係提供藉由 加熱使黏著力降低,使黏著劑組成物可容易地由被黏著物 剝離之黏著劑組成物、黏著薄膜及其等之剝離方法。 爲了達成上述目地之第1態樣爲一種黏著劑組成物, 其係以單體組成物聚合所成之聚合物作爲主成分者,且含 有微膠囊’該微膠囊係由自被黏著物剝離黏著劑組成物時 藉由加入熱而氣化之芯物質,以及內包芯物質且對於上述 黏著劑組成物爲不溶,藉由加入刺激受到破壞之皮膜所成 者。 爲了達成上述目地之第2態樣爲一種黏著薄膜,係於 200844198 薄膜上具備含有第1態樣之黏著劑組成物之黏著劑層者。 爲了達成上述目地之第3態樣爲一種剝離方法,係藉 由於基板塗佈第1態樣之黏著劑組成物,爲使上述黏著劑 組成物乾燥而施行預烤,或藉由於基板貼著第2項態樣之 黏著薄膜,於基板上形成黏著劑層後,自上述基板剝離上 述黏著劑層的方法,其中,上述基板及上述黏著劑層係於 1 5 0至2 0 0 °C的範圍加熱之加熱步驟後,進行使用剝離液剝 離上述基板與上述黏著劑層之剝離步驟。 本發明之其他目的、特徵及優點,可由以下揭示的記 載充分瞭解。再者,本發明之有優點,參照所附圖式以下 文的說明而明白。 【實施方式】 [實施形態1] 以下說明關於本發明之黏著劑組成物之一實施形態。 黏著劑組成物係只要使用於作爲黏著劑的用途即可,其具 體的用途並無特別限定。本實施形態,係於晶圓支撐系統 中’列舉用於支撐板暫時性地黏著於半導體晶圓之用途的 情況爲例加以說明。 又,本說明書等,「支撐板」係藉由貼合於薄板化之 半導體晶圓,用於保護經薄板化之半導體晶圓不產生破裂 及翹曲之基板。 (黏著劑組成物之構成) -8 - 200844198 本發明之黏著劑組成物,係於以單體組成物聚合所成 之聚合物作爲主成分之黏著劑組成物內含有微膠囊之構成 。本實施形態中,首先說明關於本發明特徵點之微膠嚢, 其次說明單體組成物。 又,本說明書中之「主成分」,意指於組成物所含有 之全成分中,超過50質量%之成分,較佳爲70質量%以上 ,再較佳爲8 0質量%。 (微膠囊之構成及粒徑) 本發明中之「微膠囊」,係以微米(micron)單位的小 粒子之芯物質,各以薄的皮膜包覆各個粒子之複合體。關 於芯物質及皮膜,於後文詳述。 微膠囊的粒徑較佳爲1至3 μηι的範圍,再較佳爲1至 2.5 μιη的範圍。藉由微膠囊的粒徑於上述範圍內,黏著劑 組成物塗佈於半導體晶圓或支撐板時,可抑制塗佈膜的膜 φ 厚不均等。再者,只要於上述範圍內,即可容易地製造微 膠囊。 (芯物質的性質及種類) 本實施形態之微膠囊的芯物質,爲由被黏著物剝離黏 著劑組成物時藉由加入熱而氣化之物質,較佳爲於100至 200°C範圍的溫度而氣化之物質,再較佳爲於120至200°C 範圍的溫度而氣化之物質。此可換而言之,芯物質的沸點 較佳爲1〇〇至200°C的範圍,再較佳爲120至200°C的範圍。 200844198 作爲上述芯物質,可列舉疏水性的有機溶劑。具體而言, 較佳爲二甲苯、乙基苯、甲苯。 耢此’以往加熱至超過2 〇 〇 °c的溫度爲止爲必要之黏 著劑組成物,藉由100至200。(:左右的加熱亦降低黏著力, 可容易地剝離。再者,藉由源自晶圓支撐系統之晶片製作 步驟中之1 00 °C左右的加熱,可防止黏著劑組成物的黏著 力降低。 (皮膜的性質及種類) 本實施形態之微膠囊皮膜,只要對於黏著劑組成物爲 不溶者’藉由加入任何的刺激而受到破壞者即可,並無特 別限定。作爲破壞皮膜的刺激,例如,可列舉熱、光或物 理性衝擊等。 藉由熱之皮膜的破壞,係藉由熱而膨脹之芯物質提高 微膠囊的內壓,藉由皮膜無法耐受此內壓所引起。因此, % 皮膜較佳以芯物質的沸點附近的溫度受到破壞。具體而言 ’皮膜受到破壞的溫度較佳爲10CTC以上,再較佳爲100至 2 0 0 °c的範圍。 作爲該方式之皮膜,例如,可列舉蜜胺樹脂、明膠、 脲樹脂、甲基胺酯樹脂及聚甲基胺酯樹脂等。其等之中, 較佳爲蜜胺樹脂。 再者,藉由光之皮膜的破壞,係使由正型感光性樹脂 所成之皮膜藉由光的照射分解,藉由黏著劑組成物之溶解 於溶劑而引起。 -10- 200844198 再者,用於皮膜的破壞之光的波長’雖無特別限定, 較佳爲紫外線,再較佳爲g線、h線及i線。 再者,藉由物理性衝擊之皮膜的破壌,係藉由自外部 之衝撃使皮膜受到物理性的破壞而引起。作爲物理性衝擊 ,例如,可列舉半導體晶圓與支撐板貼合時的衝撃等。 又,皮膜的厚度可根據構成皮膜的樹脂種類,或對應 破壞皮膜的上述刺激之適合厚度,而適宜設定。 (微膠囊的添加量) 微膠囊的添加量,相對於單體組成物聚合所成之聚合 物較佳爲1至30質量%的範圍,再較佳爲10至2 5質量%。 藉由微膠囊的添加量爲30質量%以下,可防止黏著劑 組成物的透明性降低。由此,於半導體晶圚與支撐板貼合 中,藉由雷射進行支撐板的位置之接合時,可防止無法檢 出支撐板。再者,藉由微膠囊的添加量爲1質量%以上, 可充分獲得本發明之效果。 (微膠囊的製造方法) 微膠囊的製造方法,可使用以往習知的方法。作爲微 膠囊之製造方法,具體而言,可以曰本專利特開平5 -2 1 226 8號公開公報所揭示之方法製造。 (單體組成物的種類) 單體組成物的種類,雖無特別限定,較佳爲含有苯乙 -11 - 200844198 烯、具有環式構造之(甲基)丙烯酸酯、由鏈式構造所成之 (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以下,本說明書中將有環式構造之 (甲基)丙烯酸酯稱爲(甲基)丙烯酸酯,將由鏈式構造所成 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稱爲(甲基)丙烯酸烷基酯。 (甲基)丙烯酸酯較佳爲(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乙酯、(甲 基)丙烯酸苯氧基甲酯、(甲基)丙烯酸環己酯、(甲基)丙烯 酸環戊酯、(甲基)丙烯酸1-金剛烷酯、(甲基)丙烯酸降冰 片酯、(甲基)丙烯酸異冰片酯、(甲基)丙烯酸三環癸酯、( 甲基)丙烯酸四環十二烷酯等,再較佳爲(甲基)丙烯酸苯 氧基乙酯。 再者,(甲基)丙烯酸烷基酯較佳爲烷基的碳數爲1至 20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 具體而言,烷基可列舉甲基、乙基、丙基、丁基、2-乙基己基、異辛基、異壬基、異癸基、十二烷基、十三烷 基、正十五烷基、正十六烷基、正十七烷基、正十八烷基 、正十九烷基以及正二十二烷基等所成之丙烯酸乃至甲基 丙烯酸之烷基酯。 又,該等烷基可爲直鏈狀,或亦可具有分支鏈。再者 ,該等由鏈式構造所成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可單獨使用 ,亦可2種類以上混合使用。 (單體組成物的調配量) 黏著劑組成物主成分之構成聚合物之單體組成物,其 調配量並無特別限定。本實施形態中,苯乙烯、(甲基)丙 -12- 200844198 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總量爲100質量%時,以苯 乙烯爲10至70質量%、(甲基)丙烯酸酯爲20至50質量%、( 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爲10至50質量%的範圍調配爲較佳。藉 由各單體組成物以上述範圍調配,可作爲對於晶圓支撐系 統中半導體晶圓與支撐板的黏著,可合適使用之黏著劑組 成物。 (附註事項) 再者,黏著劑組成物中,只要於不損及本發明之本質 的特性的範圍,進一步可添加含有根據期望之混合性添加 劑,例如用於改良黏著劑性能之附加的樹脂、可塑劑、黏 著塑劑、安定劑、著色劑、界面活性劑等常用之添加劑。 進一步地,黏著劑組成物,只要於不損及本發明之本 質的特性的範圍,亦可使用黏度調整用之有機溶劑稀釋。 作爲上述有機溶劑,具體而言,可列舉丙酮、甲基乙 基酮、環己酮、甲基異戊基酮、2 -庚酮等酮類;乙二醇、 乙二醇單乙酸酯、二乙二醇、二乙二醇單乙酸酯、丙二醇 、丙二醇單乙酸酯、二丙二醇或二丙二醇單乙酸酯之單甲 基醚、單乙基醚、單丙基醚、單丁基醚或單苯基醚等多元 醇類及其衍生物;以及乳酸甲酯、乳酸乙酯、醋酸甲酯、 醋酸乙酯、丙酮酸甲酯、丙酮酸乙酯、甲氧基丙酸甲酯、 乙氧基丙酸乙酯等酯類。該等可單獨使用,亦可2種類以 上混合使用。特別地較佳爲乙二醇、丙二醇、二乙二醇單 乙酸酯、丙二醇單乙酸酯、二乙二醇單乙酸酯或其等之單 -13- 200844198 甲基醚、單乙基醚、單丙基醚、單丁基醚或單苯基醚等多 元醇類及其衍生物。再者,爲了提升黏著劑層之膜厚的均 一性,亦可於其中添加活性劑。有機溶劑的使用量,係可 根據塗佈黏著劑組成物的膜厚而適宜設定者,只要黏著劑 組成物爲於半導體晶圓等可塗佈之濃度即可,並無特別限 定。一般而言,使黏著劑組成物的固形分濃度成爲20至70 質量%,較佳爲25至60質量%的範圍內之方式使用。 (黏著劑組成物的用途) 本發明之黏著劑組成物,特別是作爲爲了半導體黏著 於支撐板之黏著劑組成物使用,發揮優異的效果。然而, 於另一方面,亦可能作爲保護帶等黏著薄膜的黏著劑層使 用,於此情況中亦可發揮優異特性。 再者,上述黏著劑組成物,根據用途,例如亦可使用 直接液狀塗佈於支撐板或半導體上而形成黏著劑層的方法 ,於具有可對應素材的彎曲或變形之可撓性之薄膜上預先 形成黏著劑層、乾燥後使用該薄膜(乾薄膜)貼著於支撐板 的方法(黏著薄膜法)之任一方法。 [實施形態2] 關於使用實施形態1之黏著劑組成物之黏著薄片,作 爲實施形態2說明於下文。黏著薄膜係於薄膜上(支持薄膜 )具備至少由黏著劑組成物所成之黏著劑層者。 本實施形態之黏著薄膜,只要用於作爲黏著薄膜的黏 -14- 200844198 者用途即可’並無特別限定。本實施形態係於晶圓支撐系 統中,列舉用於支撐板暫時性地黏著於半導體晶圓之用途 的情況爲例加以說明。 藉由使用黏著薄膜,可於支撐板或半導體晶圓上容易 地設置黏著劑層。具體而言,露出之黏著劑層重疊於支撐 板或半導體晶圓後’錯由自黏著劑層剝離支持薄膜,可設 置黏著劑層。再者,於黏著劑層上進一步地經薄膜(保護 薄膜)被膜的情況中,於重疊前,藉由自黏著劑層剝離保 護薄膜,只要露出黏著劑層即可。 藉由使用黏著薄膜,與於支撐板或半導體晶圓上直接 塗佈黏著劑組成物而形成黏著劑層的情況相比較,可形成 膜厚均一性及表面平滑性良好之黏著劑層。 作爲使用於黏著薄膜的製造之支持薄膜,只要自支持 薄膜可容易地剝離於支持薄膜上所形成之黏著劑層,可於 支撐板或半導體等被處理面上轉寫上述黏著劑層即可,並 無特別限定。 作爲該方式之支持薄膜,可列舉具有可對應素材的彎 曲或變形之可撓性的薄膜。具體而言,較佳爲由膜厚15至 1 25 μιη之聚對酞酸乙二酯、聚乙烯、聚丙烯、聚碳酸酯、 聚氯乙烯等合成樹脂薄膜所成薄膜。 在者,上述支持薄膜,必要時以於支撐板或半導體晶 圓等被處理面上轉寫黏著劑層爲容易的方式經脫模處理爲 較佳。 於支持薄膜上形成黏著劑層時,調製黏著劑組成物, -15- 200844198 使用塗敷器、棒塗佈器、線棒塗佈器、輥塗器、淋幕式塗 佈器等,以於支持薄膜上乾燥後的膜厚成爲5至100 μπι的 方式塗佈本發明之黏著劑組成物。此等之中,特別以輥塗 佈器,由於膜厚的均一性優異,且可效率良好地形成厚度 厚的膜而較佳。 作爲保護薄膜,經被覆或燒結氟樹脂之厚度1 5至 1 25 μιη左右的聚對酞酸乙二酯薄膜、聚丙烯薄膜及聚乙烯 | 薄膜爲較佳。 (黏著薄膜的使用方法) 自黏著薄膜剝離保護薄膜,將露出之黏著劑層重疊於 支撐板或半導體晶圓,由支持薄膜上藉由例如移動加熱輥 ,使黏著劑層熱壓合於支撐板或半導體晶圓的表面。 又,自黏著薄膜剝離之保護薄膜,例如藉由經依序捲 取輥捲取爲輥狀加以保存而可再利用。 [實施形態3] 關於剝離由實施形態1之黏著劑組成物所成黏著劑層 的方法,作爲實施形態3說明於下文。 上述黏著劑組成物只要用於作爲黏著劑的用途即可, 其具體用途並無特別限定。本實施形態係於晶圓支撐系統 中,列舉用於支撐板暫時性地黏著於半導體晶圓之用途的 情況爲例加以說明。再者,本實施形態係列舉使用藉由熱 可破壞皮膜之微膠囊爲例的情況加以說明。 -16- 200844198 本實施形態中,首先,說明於半導體晶圓上形成之後 剝離之黏著劑層的方法,之後,說明由該半導體晶圓剝離 該黏著劑層的方法。 於半導體晶圓上形成黏著劑層的方法,包含以下2個 步驟;(1)塗佈黏著劑組成物的步驟;(2)用於乾燥所塗佈 之黏著劑組成物的預烤步驟。 又,於半導體上形成黏著劑層的步驟,亦可爲於半導 體晶圓貼著實施形態2揭示之黏著薄膜的步驟。 再者,由半導體晶圓剝離黏著層的方法,包含以下2 個步驟;(a)將半導體晶圓即黏著劑層加熱至150至20CTC以 上的步驟;(b)於半導體晶圓與黏著劑層之間浸透剝離液 的步驟。 (塗佈黏著劑組成物之步驟) 於半導體晶圓之被處理面塗佈黏著劑組成物的方法, 可使用噴塗法、狹縫塗法、輥塗法、網版印刷法及塗敷法 等方法。塗佈黏著劑組成物時,使用上述方法於半導體晶 圓的周緣部有形成一段變高之波紋部的情況。形成有波紋 部的情況,於乾燥黏著劑組成物的步驟中,較佳先藉由溶 劑去除先前之波紋部。 (於半導體晶圓上形成黏著劑層之步驟) 其次,用於乾燥黏著劑組成物之預烤,降低所塗佈之 黏著劑組成物的流動性,形成黏著劑層。預烤的溫度雖根 -17- 200844198 據黏著劑組成物中各成分的種類、調配比例及黏著劑層的 膜厚而有所差異,但通常較佳爲70至200 °C的範圍,再較 佳爲90至200 °C的範圍。再者,預烤的時間較佳爲3至30分 鐘左右。 黏著劑層的厚度係根據半導體晶圓的表面所形成之迴 路的凹凸而決定。又,由於黏著劑層厚,亦可重複複數次 的黏著劑組成物的塗佈與乾燥。再者,藉由預烤可容易地 調控黏著劑層的膜厚。 又,關於黏著薄膜的貼著方法,由於已詳述於實施形 態2,故於此省略。 於所形成之黏著劑層壓附支撐板,可使半導體晶圓黏 著於支撐板。 (半導體晶圓及黏著劑層加熱至15〇至200 °C的步驟) 進行半導體晶圓薄板化之硏削步驟後,爲了由支撐板 剝離半導體晶圓,將半導體晶圓及黏著劑層加熱至1 50至 2 0 0 °C。作爲加熱用之方法,較佳使用熱板。 藉由加熱至150至200 °C,皮膜受到破壞之同時,黏著 劑層內由微膠囊所釋放之芯物質經氣化。藉此,黏著劑層 的黏著力降低之同時,可於半導體晶圓與支撐板之間產生 間隙。 (浸透剝離液之步驟) 藉由於黏著劑層內之芯物質經氣化所產生之半導體晶 -18- 200844198 圓與支撐板之間隙浸透剝離液,可容易地且短時間地由半 導體晶圓剝離支撐板。 作爲用於由半導體晶圓剝離支撐板之剝離液,可使用 稀釋上述黏著劑組成物時所使用之有機溶劑,或甲醇、乙 醇、丙醇、異丙醇及丁醇等一價醇類,γ-丁內酯等環狀內 酯,二乙基醚及苯甲醚等醚類,以及二甲基甲醛、二甲基 乙醛等醛類。由環境負荷及剝離性的觀點,特佳爲以丙二 醇單甲基醚乙酸酯及乳酸乙酯爲主成分之剝離液。 本發明並不限定爲上述各實施形態者,於申請專利範 圍所顯示之範圍可有各種變化,適宜組合於不同的實施形 態所各別揭示的技術手段所獲得之實施形態,亦包含於本 發明之技術範圍。 以下,揭示本發明之黏著劑組成物的實施例。又,以 下所顯示的實施例,僅用於更適宜地說明本發明之例示, 本發明不爲該等有所限定。 [實施例] (實施例1至3)
於備有回流冷凝器、攪拌機、溫度計、氮導入管之溶 量3 00ml的4 口燒瓶中,置入作爲溶劑之PGMEA 90g,以 及如下述表1所示之作爲單體之丙烯酸苯氧基乙酯 20g、 甲基丙烯酸甲酯 15g、丙烯酸正丁酯 13g、苯乙烯 12g ’開始吹入N2。一邊攪拌一邊開始聚合,於攪拌下升溫 至90 °C止,由滴下口歷經2小時連續地滴下由 PGME A -19- .200844198 13.33g及苯乙烯40g所成之混合液,與PGMEA 13.33g及 作爲聚合起使劑之2-乙基己酸第三丁基酯過氧化物〇.6g所 成之混合液。於滴下期間的滴下速度爲一定。 滴下結束後所得之聚合反應液,直接經1小時、於 9〇°C熟成後,歷經1小時滴下由PGMEA 8 3.3 4g及2-乙基己 酸第三丁基酯過氧化物0.3 g所成之混合液。之後,將聚合 反應液,再直接經1小時、於9 0 °C熟成後,一次投入2 -乙 g 基己酸酯1,1,3,3 -四甲基丁基酯過氧化物l.Og。 其次,將聚合反應液,直接經3小時、於90 °C熟成後 ,將聚合反應液升溫直至確認溶劑的回流爲止後,熟成1 小時,結束聚合。 其次,如表2所示,對於各別所得之丙烯酸系聚合物 添加20重量%的微膠囊(股份有限公司日本 CapSule Products公司製)。之後,溶解於丙二醇單甲基醚乙酸酯 ,調整黏著劑組成物的固形分濃度爲4 0質量%。 (比較例1) 比較例1之黏著劑組成物,除了不添加微膠囊以外’ 以與實施例1同樣的方法獲得。 20- 200844198 (表1) 組成(質量份) 實施例1至3,比較例1 甲基丙烯酸甲酯 15 丙烯酸正丁酯 13 苯乙燦 12 丙烯酸苯氧基乙酯 20 苯乙烯(後添加) 40 質量平均分子量 86000 〔表2) 實施例1 實施例2 實施例3 皮膜(Tg) 蜜胺樹脂(2〇(TC) 蜜胺樹脂(200°C) 蜜胺樹脂(200°C) 芯物質(沸點) 二甲苯(138°C) 乙基苯(136°C) 甲苯(110°C) (質量平均分子量的測定) 各黏著劑組成物的質量平均分子量,藉由凝膠滲透層 析法(GPC)乙聚苯乙烯換算基準求出。 (黏著強度的測定方法) 使用實施例1至3及比較例1之各黏著劑組成物,評估 各黏著劑組成物的剝離性。剝離評估係藉由測定黏著強度 進行。關於黏著強度的測定方法說明於以下。 於矽晶圓上,塗佈實施例1至3及比較例1之黏著劑組 成物後,於1 5 0 °C乾燥3分鐘。其次,將支撐板於1 5 (TC, 以1 kg的加重2分鐘黏著後,於各溫度環境下拉伸該支撐 板,使用縱型電動計測台「MN-5 0 0N」(股份有限公司
Imada公司製)算出由矽晶圓剝離時的黏著強度(單位「 21 - 200844198 kg/cm 」)。 (黏著強度的測定及剝離性評估結果) 實施例1至3及比較例1之黏著劑組成物於2 3 °c及1 4 0 °c 中的黏著強度,以及於1 4 0 °C中的剝離性評估的結果示於 表3。再者,本實施例之剝離性評估,使用上述方法算出 的黏著強度爲lkg/cm2以下時爲「〇」,比lkg/cm2更大時 爲「X」。 (表3)
實施例1 實施例2 實施例3 比較例1 於23°C的黏著強度(kg/cm2) 3.45 3.55 3.44 3.43 於140°C的黏著強度(kg/cm2) 0.50 0.50 0.60 3.28 剝離性評估 〇 〇 〇 X 如表3所示,藉由氣化微膠囊內的芯物質’顯示於高 溫時可充分降低黏著計組成物的黏著強度。 本發明之黏著劑組成物,如以上的方式,於黏著劑組 成物內含有微膠囊,該微膠囊係由自被黏著物剝離黏著劑 組成物時藉由加入熱而氣化之芯物質,以及內包芯物質且 對於上述黏著劑組成物爲不溶,藉由加入刺激受到破壞之 皮膜所成者。 只要爲上述構成,藉由刺激破壞之皮膜,由微膠囊放 出芯物質。所放出之芯物質,藉由加熱黏著劑組成物而氣 化,增加其體積。亦即,芯物質係藉由於黏著劑組成物內 -22- 200844198 受到加熱而成爲氣泡,降低黏著劑組成物的黏著力。藉此 ,顯使可容易地由被黏著物剝離黏著劑組成物的效果。 再者’例如’本發明之黏著劑組成物使用於半導體晶 圓與支撐板的貼合時,降低黏著力之同時,可於半導體晶 圓與支撐板之間產生間隙。藉此,可於半導體晶圓與支撐 板之間容易地浸透剝離液,可顯示容易地由支撐板剝離半 導體晶圓的效果。 藉由使用本發明之黏著劑組成物、黏著薄膜及剝離方 法’例如,可容易地製作使用晶圓支撐系統之矽貫通電極 晶片,可實現高性能SiP。再者今後,於MEMS(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晶片等寬廣領域中應用晶圓支撐系統的 情況,亦可期待合倂本發明的應用。 發明的詳細說明項目中所構成之具體的實施形態或實 施例,爲徹底的瞭解本發明之技術內容者,不應無僅限定 於該等具體例的狹義解釋,只要於本發明之精神與後文所 揭示之申請專利範圍的範疇內,可有各種變化而實施者。 -23-

Claims (1)

  1. 200844198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黏著劑組成物,其係以單體組成物聚合所成之 聚合物作爲主成分者,且含有微膠囊,該微膠囊係由 自被黏著物剝離黏著劑組成物時藉由加入熱而氣化之 芯物質,以及 內包芯物質且對於上述黏著劑組成物爲不溶,藉由加 入刺激受到破壞之皮膜所成者。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黏著劑組成物,其中該芯 物質係於100至200 °C的範圍氣化之物質。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之黏著劑組成物,其 中該皮膜係藉由加熱至1 0 0 °C以上而受到破壞。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之黏著劑組成物,其 中該皮膜係由蜜胺樹脂所成者。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之黏著劑組成物,其 中該單體組成物係含有苯乙烯、具有環式構造之(甲基)丙 烯酸酯、以及由鏈式構造所成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之黏著劑組成物,其 中該微膠囊之粒徑爲1至3 μιη的範圍。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之黏著劑組成物,其 中相對於該聚合物,含有該微膠囊爲1至3 0質量%的範圍 〇 8. —種黏著薄膜,係於該薄膜上具備黏著劑層,該黏 著劑層含有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黏著劑組成物。 9. 一種剝離方法,係藉由於基板塗佈申請專利範圍第 -24- 200844198 1項之黏著劑組成物且爲使上述黏著劑組成物乾燥而施行 預烤’或藉由於基板貼著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黏著薄膜 ’於基板上形成黏著劑層後,自上述基板剝離上述黏著劑 層的方法, 其中,上述基板及上述黏著劑層係於1 5 0至2 0 0 °C的 範圍加熱之加熱步驟後,進行使用剝離液剝離上述基板與 上述黏著劑層之剝離步驟。
    -25- 200844198 明 說 單 無簡 igu :# 為符 圖件 表元 代之 定圖 :指表 圖案代 表本本 無 代 定一二 指 /IV 八、本案若有化學式時,請揭示最能顯示發明特徵的化學 式:無
TW96143055A 2006-12-12 2007-11-14 Adhesive composition, adhesive film, and removal method TW200844198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335081A JP2008144083A (ja) 2006-12-12 2006-12-12 接着剤組成物、接着フィルムおよび剥離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44198A true TW200844198A (en) 2008-11-16

Family

ID=395114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6143055A TW200844198A (en) 2006-12-12 2007-11-14 Adhesive composition, adhesive film, and removal method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08144083A (zh)
TW (1) TW200844198A (zh)
WO (1) WO200807243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06595A (ja) * 2009-06-26 2011-01-13 Tokyo Ohka Kogyo Co Ltd 接着剤組成物、および接着フィルム
JP2013131652A (ja) * 2011-12-21 2013-07-04 Fujitsu Semiconductor Ltd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半導体ウェハの加工方法、半導体ウェハ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53484B2 (ja) * 1991-12-17 2000-06-19 日本化薬株式会社 動物咬害防止用接着剤
US5919407A (en) * 1992-12-28 1999-07-06 Moore Business Forms, Inc. Method for producing microencapsulated adhesive
JPH0782535A (ja) * 1993-09-09 1995-03-28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薄板補強用接着シート
JP3838637B2 (ja) * 2002-06-10 2006-10-25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ガラス基板ダイシング用粘着シートおよびガラス基板ダイシング方法
JP2004115653A (ja) * 2002-09-26 2004-04-15 Toppan Forms Co Ltd 光重合開始剤マイクロカプセル含有紫外線硬化型接着剤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接着シート
JP2005320456A (ja) * 2004-05-10 2005-11-17 Daicel Chem Ind Ltd 転写シー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記録画像の形成方法
JP2005290146A (ja) * 2004-03-31 2005-10-20 Jsr Corp 被着体の剥離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8072437A1 (ja) 2008-06-19
JP2008144083A (ja) 2008-06-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580800B2 (ja) 積層体、およびその積層体の分離方法
TWI375707B (en) Adhesive composition, and adhesive film
TWI338030B (en) Die bonding adhesive tape
JP5020496B2 (ja) 接着剤組成物および接着フィルム
JP2010202833A (ja) 電子部品加工用粘着テープ
TWI465533B (zh) 黏著劑組成物及黏著薄膜
JP5525782B2 (ja) 接着剤組成物および接着フィルム
TWI354692B (en) Adhesive composition, and adhesive film
TW200844198A (en) Adhesive composition, adhesive film, and removal method
US7999052B2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an adhesive composition
TWI781730B (zh) 用於切割膜之黏著劑組成物、切割膜以及切割晶粒黏結膜
TW201245384A (en) Adhesive masking tape for molded underfill process for die-exposed flip chip package
JP2010163495A (ja) 接着剤組成物および接着フィルム
JP5048980B2 (ja) 接着剤組成物、接着フィルムおよび剥離方法
US20100178497A1 (en) Adhesive composition, film adhesive, and process for production of the composition
JP2008063463A (ja) 接着剤組成物、接着フィルム及び当該接着剤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JP5358319B2 (ja) 接着剤組成物および接着フィルム
JP2003133358A (ja) 導電性ボール配列基材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半導体装置
JP2009144077A (ja) 接着剤組成物
JP2008063461A (ja) 接着剤組成物、接着フィルム及び当該接着剤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TW200402455A (en) Heat-resistant temporary adhes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