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810411A -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Google Patents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810411A
TW200810411A TW96121825A TW96121825A TW200810411A TW 200810411 A TW200810411 A TW 200810411A TW 96121825 A TW96121825 A TW 96121825A TW 96121825 A TW96121825 A TW 96121825A TW 200810411 A TW200810411 A TW 20081041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ells
frequency band
cell
reference signal
mobile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61218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oshiaki Ofuji
Kenichi Higuchi
Mamoru Sawahashi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TW2008104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10411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00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02Resource partitioning among network components, e.g. reuse partitio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1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dedicated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a single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3/00Cod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3/0007Code type
    • H04J13/0055ZCZ [zero correlation zone]
    • H04J13/0059CAZAC [constant-amplitude and zero auto-corre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7Inter-user or inter-terminal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200810411 九、發明說明: C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1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實現迴避參考信號RS(Reference signal)衝突之行動通訊系統。 5 【先前技術】 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第三代)中持 續進行標準化之E-UTRA(Evolved 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例如 參考非專利文獻1)之上行鏈路無線存取方式,由使用者終 10 端機之發送功率之限制的觀點,乃有一 SC-FDMA(Single 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方式之提案,以 使PAPR(Peak to Average Power Ratio)愈小,發送放大器之 效率愈能提高者。第1圖係SC —FDMA無線存取方式之上行 鏈路之頻率配置例之示意圖,顯示在頻軸(Frequency ••頻率) 15 上配置有使用者終端機UE1-UE4之訊號之狀態。又,每個 使用者終端機UE1-UE4所使用之頻帶係因應通道狀態等情 況而可適當變更者。 又,對於上述SC-FDMA無線存取方式之上行鏈路之子 框,乃有一提案,揭示一種使RS多工化之SC-FDMA符號 20 (symbol)及使資料訊號多工化之SC-FDMA符號(symbol)以 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多工化之無線子框結構。第2 圖係SC- FDMA無線存取方式之上行鍵路之子框格式例之 示意圖,隔著間隙(gap)CP(Cydic prefix)而設有14個3(:_ FDMA符號(symbol)(Symbol #0 〜Symbol#13)。Symbol#0、 5 200810411
Symbol#3及Symbol#10之時序上,由各使用者終端機發送有 RS。 又,對於同步測波之通道推定或接收品質測定時所使 用之RS序列,因可藉其優異之自動相關性而期待通道推定 5 精度的提昇’乃有使用 CAZAC(Constant Amplitude Zero Auto Correlation ;等幅零自相關)序列之提案。在此,在細 胞之間使用相異之CAZAC序列,可獲得抑制另一細胞干擾 之抑制效果,在使用同一細胞内之同一頻帶之使用者之 間,使用將同一CAZAC序列循環移位(CyCHc shift)之序列, 10 即可將使用者之間的訊號正交化。 此外,在上述SC-FDMA無線存取方式中,將發送頻寬 窄化,提高每頻帶之訊號功率密度,即可擴大涵蓋範圍 (coverage)。即,可將發送訊號傳遞得更遠。
[非專利文獻 1] n3GPP TR 25.813,,V1.0.1 (2006-06),3GPP 15 Organizational Partners (ARIB,ATIS,CCSA,ETSI,TTA,TTC) 惟,CAZAC碼之序列數係具有一對序列長度n只有n 一 1之序列數存在之特徵,在SC-FDMA方式中諸如以 E-UTRA之上行鏈路提案般之使RS多工化之sc_FDMA符號 (symbol)及使資料訊號多工化之SC-FDMA符號(Symb〇l)是 20以TDM進行多工化之無線子框結構(第2圖)時,不能增加rS 之序列長度,因此有不能擷取很多序列數之問題存在。 進而,為擴大涵蓋範圍而將發送頻寬縮小時,使符號 率降低,因此RS之序列長度、即CAZAC碼之序列數更小。 此時,CAZAC序列對各細胞之重複分配周期變小,因 6 200810411 此在細胞之間使用同一CAZAC序列之訊號序列造成衝突 之機率增加,成為通訊品質變差之主要因素。第3圖係 CAZAc序列之細胞重複分配例之示意圖(3細胞重複分配之 型態),顯示#1〜#3顯示CAZAC序列。又,CAZAC序列事 先準備有對應頻帶之序列長度者,其因應頻帶而做適當分 配。 第3圖中,有著雖相鄰接之細胞之CAZAC序列相異但 在不遠的範圍内分配有相同CAZAC序列之細胞存在,衍生 因RS衝突所造成之干擾。例如,位於以基地台裝置BSl為 10 中心之細胞C1中之使用者終端機UE1之發送訊號便成為街 位於以基地台裝置BS2為中心之細胞C2中之使用者終端機 UE2發送到基地台裝置BS2之發送訊號之干擾。
又,舉出SC — FDMA無線存取方式、使RS多工化之 SC-FDMA符號(symbol)及使資料訊號多工化之SC-FDMA 15 符號(symbol)是以TDM多工化般之無線子框結構、及使用 有CAZAC序列之RS序列為例子進行說明,但在其他環境下 亦可能發生同樣問題。
【發明内容I 本發明係有鑑於上述習知問題點而所構建者,其目的 20 係於提供一種行動通訊系統,其係將用於推定上行鏈路之 通道等具有限數之RS序列重複分配於多數細胞者,藉此在 RS之序列數即使小,亦可迴避RS之衝突,防止通訊品質降 低者。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係以具有下列結構之行動通 7 200810411 訊系統為要旨,該行動通訊系統係用以將推定上行鏈路之 通道等之有限數之RS序列重複分配於多數細胞者,其中具 有下列機構,即:在干擾範圍内之各細胞下分配具有預定 序列長度之參考訊號序列之使用者終端機所使用之頻帶設 5 定成與其他細胞所使用之頻帶相異者。 又,可構造成:在前述行動通訊系統中,針對干擾範 圍内所有的細胞,將所使用之頻帶設定成與干擾範圍内其 他所有細胞所使用之頻帶相異者。 又,可構造成:在前述行動通訊系統中,針對干擾範 10 圍内分配有同一參考訊號序列之細胞,所使用之頻帶設定 成與干擾範圍内分配有同一參考訊號序列之其他細胞所使 用之頻帶相異者。 又,可構造成:在前述行動通訊系統中,各細胞所使 用之頻帶設定係以時間緩慢的半靜態方式進行者。 15 又,可構造成··在前述行動通訊系統中,各細胞所使 用之頻帶設定係按每一無線子框以動態方式進行者。 又,可構造成:在前述行動通訊系統中,各細胞所使 用之頻帶設定係以根據與其他細胞間之資訊發信而進行 者。 20 又,可構造成:在前述行動通訊系統中,各細胞所使 用之頻帶設定係於各細胞中自發性地進行而不根據與其他 細胞間之資訊發信之方式進行者。 又,可構造成:在前述行動通訊系統中,各細胞所使 用之頻帶設定係以時間緩慢的半靜態方式進行,且各細胞 8 200810411 所使用之頻帶設定是根據與其他細胞間之資訊發信之方式 進行,經由上述發信共有各細胞使用或不使用之頻帶,以 選擇所使用之頻帶者。 又,可構造成:在前述行動通訊系統中,將各細胞使 5用之頻帶設定係以時間緩慢之半靜態方式進行,且對各細 胞使用之頻帶設定係根據與其他細胞間之資訊發信進行, 、、二由上述發“共有各細胞中使用頻帶之優先順位,以選擇 所使用之頻帶者。 又,可構造成:本發明之行動通訊系統係將用於推定 10上行鏈路之通道等具有限數之參考訊號序列重複分配於多 數細胞者,其具有下列機構,即:用以於檢測有來自在分 配有同-參考訊號序列之其他細胞之干擾時,自發性地切 換至不產生干擾之其他參考訊號序列者。 又’可構造成:本發明之行動通訊系統係將用於推定 15上饤鏈路之通道等具有限數之參考訊號序列重複分配於多 數細胞者,其具有下列機構,即··用以隨機設定干擾範園 内之各細胞中分配有預定序列長度之參考訊號序列之使用 者終端機所使用之頻帶或參考訊號序列者。 又,可構造成:本發明之行動通訊系統係將用於推定 2〇上仃鏈路之通道等具有限數之參考訊號序列重複分配於多 數、、、田胞者,其具有下列機構,即:用以將干擾範圍内之各 細胞中的無線子框之發送時序移位者。 又可構k成·月述行動通訊系統中,具有下列機構, 即:用以檢測自細胞内之參考訊號之接收時序及來自其他 9 200810411 細胞之參考訊號之接收時序間 衝突者,及,用以於檢測 到參考訊紅衝突時,將發料序移位者。 又,可構造成:在前述行動通訊系統中,具有下列機 構,即·用以將可使發送時序移位之資訊通知其他細胞者。 又,可構造成:在檢測到參考訊號衝突時,考慮控制 延遲,以將發送時序移位者。 又,在前述行動通訊系統中,可構造成:前述將發送 時序移位之資訊係包含於控制位元,該控制位元係用以於 上行鏈路之細胞内使用者之間使接收時序同步時所使用之 ίο 控制位元。 [發明之效果] 本發明之行動通訊系統係構造成將用於推定上行鏈路 之通道等具有限數之參考訊號序列重複分配於多數細胞 者,按情況分別使用下列手法,即:將分配有干擾範圍内 15之各細胞中具預定序列長度之參考訊號序列之使用者終端 機的使用頻帶,設定成與其他細胞之使用頻帶相異者;在 檢測到來自分配有同一參考訊號序列之其他細胞之干擾 時,自發性地切換成不產生干擾之其他參考訊號序列者, 隨機設定干擾範圍内之各細胞中分配有預定序列長度之參 2〇考訊號序列之使用者終端機之使用頻帶或參考訊號序列 者;或者是,將干擾範圍内之各細胞中之無線子框的發送 時序移位者,藉上述手法,參考訊號之序列數即使小,亦 可迴避參考訊號之衝突,防止通訊品質的低落。 [圖式簡單說明] 10 200810411 第1圖係SC-FDMA無線存取方式之上行鏈路之頻率配 置例之示意圖。 第2圖係SC-FDMA無線存取方式之上行鏈路之子框格 式例之示意圖。 5 第3圖係CAZAC序列之細胞重複分配例之示意圖(3細 胞重複分配之型態)。 第4圖係一示意圖,顯示針對干擾範圍内所有細胞,以 半靜態方式經由發信共有使用/未使用之頻帶而選擇所使 用之頻帶之型態例。 10 第5圖係一示意圖,顯示針對干擾範圍内所有細胞,以 半靜態方式經由發信共有使用頻帶之優先順位而選擇所使 用之頻帶之型態例。 第6圖係一示意圖,顯示針對干擾範圍内所有細胞,以 半靜態或動態方式不經發信而根據其他細胞干擾之測定而 15 選擇所使用之頻帶之型態例。 第7圖係一示意圖,顯示針對干擾範圍内所有細胞,藉 動態方式經由發信進行單一性頻帶之分配型態例。 第8圖係一示意圖,顯示針對干擾範圍内之同一 CAZAC序列之細胞,以半靜態方式經由發信共有使用/不使 20 用之頻帶而選擇所使用之頻帶之型態例。 第9圖係一示意圖,顯示針對干擾範圍内之同一 CAZAC序列之細胞,以半靜態方式經由發信共有使用頻帶 之優先順位而選擇所使用之頻帶之型態例。 第10圖係一示意圖,顯示針對干擾範圍内之同一 11 200810411 ΠΓΓΓ之序列,以半靜態或動態方式不經發信而根據 ”二擾的測定而選擇所使用之頻帶之型態例。 弟11圖係一示意圖,顯示針對干擾範圍内之同一 序歹丨之細胞,以動態方式經由發信進行單一式頻帶 之分配之型態例。 ★第12圖係控制台裝置之構成示意圖該控制台裝置係 第4圖或第8圖型態時管理各細胞中使用/不使用之頻帶者。 第13圖係控制台裝置之構成示意圖,該控制台裝置係 第5圖或第9圖型態時管理各細胞中使用頻帶之優先順位 10 者。 第14圖係顯示第4圖、第5圖、第8圖或第9圖型態時之 基地台裝置之構成例。 第15圖係顯示第6圖或第1〇圖型態時之基地台裝置之 構成例。 第16圖係顯示第7圖或第11圖型態中進行單一式頻帶 之分配的控制台裝置之構成例。 第17圖係顯示第7圖或第11圖型態時之基地台裝置之 構成例。 第18圖顯示依有沒有同一 CAZAC序列之干擾所造成 20 之探空(Sounding) RS及通道推定用RS所得到之通道響應的 不同之型態例。 第19圖係顯示藉將使用之頻帶跳頻以期實現衝突隨機 化時之型樣例。 第2 0圖係顯示藉將按每一無線子框使用之C A Z A C序 12 200810411 列切換以期實現衝突隨機化時之型樣例。 第21圖係顯示藉將所使用之頻帶的跳頻及按每一無線 子框之CAZAC序列的切換以期實現衝突隨機化時之型樣 例。 5 第22圖係顯示第19圖至第21圖型態時之控制台裝置之 構成例。 第23圖係顯示第19圖至第21圖型態時之基地台裝置之 構成例。 第24圖係顯示第19圖至第21圖型態時之基地台裝置之 10 另一構成例。 第25圖係顯示藉將無線子框之發送時序移位而迴避rS 之衝突之型態例。 第26圖係顯示第25圖型態中之控制台裝置及基地台裝 置之構成例。 15 第27圖係顯示各基地台裝置中檢測來自其他基地台裝 置之RS接收時序之檢測結果。 第28圖係顯示第27圖中使用者終端機所發生之干擾。 第29圖係顯示第28圖中自發性地控制發送時序之基地 台裝置之構成例。 2〇 第30圖係顯不第28圖中在基地台裝置間進行資訊交換 而控制發送時序之基地台裝置之構成示意圖。 I:實施方式3 如下說明本發明之較佳實施型態。又,該型態是以上 述行動通訊系統為前提進行說明,即透過第⑴圖說明, 13 200810411 SC-FDMA無線存取方式及使rs多工化之sc_FDMA符號及 使資料訊號多工化之SC-FDMA符號以TDM多工化之無線 子框構成,且RS序列是使用CAZAC碼者。 <將干擾範圍内之各細胞中分配有預定序列長度之 5 CAZAC序列之使用者終端機所使用之頻帶與其他細胞相 異之方法> 改變在各細胞分配有預定序列長度之CAZAc序列之 使用者終端機之頻帶(部分(practi〇nal)細胞之間的頻率重 複),以迴避與其他細胞之干擾者。 10 該方法包括:針對干擾範圍内全部細胞,將所使用之 頻帶設定成與干擾範圍内其他全部細胞所使用之頻帶相異 之型態、及,針對在干擾範圍内分配有同一CAZAC序列之 、、、田胞’將所使用之頻帶設定成與干擾範圍内分配有同一 CAZAC序列之其他細胞所使用之頻帶相異之型態。 15 又,針對上述各種型態,各細胞所使用之頻帶之設定 包括:以時間緩慢之半靜態(Semi_Static)方式進行;及,對 母一無線子框以動態(Dynamic)方式進行。 又’針對上述各種型態,令各細胞所使用之頻帶之設 定包括:根據與其他細胞間之資訊發信進行之態樣;及, 20不經由與其他細胞間之資訊發信而是各細胞中自發性地進 行之型態。 進而’針對各細胞所使用之頻帶之設定是以時間緩慢 之半靜態方式進行,且將各細胞所使用之頻帶之設定是根 據透過控制台裝置而與其他細胞間之資訊之發信進行之型 14 200810411 態 ’包括有:經由發信共有各細胞中使用絲使用
而選擇所使用之頻帶之態樣;及 V 使用镅帶夕m 、、二由^#共有各細胞中 使用頻V之k先順位而選擇所使用之頻帶之態樣。 將上述態樣條列如下。 5⑴全部細胞對象/半靜態/有發信/共有使用(未使用)之頻帶 ⑺全部細胞縣/半靜態/袖糾有使㈣帶之優先順位 (3) 全部細胞對象/半靜態/無發信 (4) 全部細胞對象/動態/有發信 (5) 全部細胞對象/動態/無發信 1〇⑹同-序列細胞對象/半靜態/有發信/共有使用(未使用)之 頻帶 ⑺同-序列細胞對象/半靜態/有發信/共有使用頻帶之優先 順位 (8)同一序列細胞對象/半靜態/無發信 15 (9)同一序列細胞對象/動態/有發信 (10)同一序列細胞對象/動態/無發信 以下針對各個手法,透過附圖加以說明。 第4圖係一示意圖,顯示針對上述(丨)態樣之干擾範圍内 全部細胞,以半靜態方式經由發信共有使用/未使用之頻帶 20而選擇所使用之頻帶之型態,即,該型態為:在以基地台 裝置BS1為中心之細胞C卜以基地台裝置BS2為中心之細胞 C2及以基地台裝置BS3為中心之細胞C3中,將各細胞中使 用(未使用)之頻帶於細胞之間透過發信而被共有,於所使用 之頻帶不相重疊之狀態下設定所使用之頻帶。 15 200810411 第5圖係717思圖’顯示針對上述(2)態樣之干擾範圍内 之全部細胞,以半靜態方式經由發信而共有使用頻帶之優 先順位而選擇所使用之頻帶,即,該型態為:以基地台裝 置BS1為中。之細胞(^、以基地台装置膽為中心之細胞。 5及以基地台裝置BS3為中心之細胞〇中,將各細胞中使用 各頻V之k先順位之貧訊在細胞之間透過發信而被共有, 盡可能地使所使用之頻帶不相重疊之狀態下設定所使用之 頻帶者。在頻帶上所附加之數字代表優先順位,「工」是指 優先順位最高者。 10 第6圖係一示意圖,顯示上述(3)及(5)態樣之干擾範圍 内全部細胞,不以半靜態方式或動態方式進行發信而是根 據其他細胞干擾之測定,選擇所使用之頻帶之型態例,即, 該型態為.以基地台裝置BS1為中心之匸丨、以基地台裝置 BS2為中心之細胞C2及以基地台裝置BS3為中心之細胞c3 15等各個細胞中,按每一頻帶測定其他細胞干擾(干擾功率), 自發性地避開所被認為之在其他細胞使用之頻帶,選擇所 使用之頻帶者。在上述(3)及(5)態樣中,其他細胞干擾之螂 定及根據該測定之控制的速度相異,在(3)態樣中是根據予貝 定期間内平均測定值進行控制,在(5)態樣中是根據瞬間挪 2〇 定值而對每一無線子框進行控制。 第7圖係一示意圖,顯示針對上述(4)之干擾範圍内之八 部細胞,以動態方式經由發信進行單一式頻帶之分配之、 態例,顯示以基地台裝置BS1為中心之細胞ci、以基地A 裝置BS2為中心之細胞C2及以基地台裝置BS3為中心之細 16 200810411 胞C3中於細胞之間以單一方式進行頻帶的分配(排程), 使所使用之頻帶不相重疊之狀態下設定所使用之頻帶者。 第8圖係-示意圖’顯示針對上述⑹之干 一CAZAC序列之細胞,以半靜態方式經由發信二使用 10 之頻帶的設定。 有同一CAZAC序列之基地台裝侧為k之細胞C1、以 基地台裝置BS2為k之細胞C2及以基地台m幻為中 心之細胞C3中’在細朗經由發信而共有各細胞中使用(不 使用)之頻帶,使得所使用之頻帶不相重疊之狀態下設定所 使用之頻帶者。針對其他CAZAC序列,亦同樣進行所使用 第9圖係π思圖’顯示針對上述⑺之干擾範圍内之同 CAZAC序狀細胞,以半靜態方^㈣發信而共有使用 頻帶之優先順位而選擇所使用之頻帶之型態例,顯示分配 15有同-CAZAC序列之基地台裳置bsi為中心之細⑽、以 基地台裝置BS2為中心之細胞以以基地台褒置脱為中 心之細脚中,在細胞間經由發信而共有各細胞中使用各 頻帶之優先順位之資訊,盡可能地使所使用之頻帶不相重 疊之狀態下設定所使用之頻帶者。附加在頻帶之上的數字 2〇表示優先順位,Π」為優先順位最高者。針對其他cazac 序列’亦同樣進行所使用之頻帶的設定。 第1〇圖係一示意圖,針對上述⑻及⑽之干擾範圍内 之同-CAZAC序列之細胞,不以半靜態或動態方式之發信 而是根據其他細胞干擾之剩定,選擇所使用之頻帶之型態 17 200810411 例,顯示分配有同一CAZAC序列之以基地台裝置BS1為中 心之細胞C1、以基地台裝置BS2為中心之細胞C2及以基地 台裝置BS3為中心之細胞C3之各細胞中,按各頻帶測定同 一CAZAC序列之其他細胞干擾(干擾功率),自發性地避開 5 被認為分配有同一 CAZAC序列之其他細胞所使用之頻 帶,而選擇所使用之頻帶之狀態。在上述(8)及(10)中,根 據另一細胞的干擾測定及據此之控制的速度相異,在(8) 中,根據一定期間内之平均測定值進行控制,但(10)中則是 根據瞬間測定值針對各無線子框進行控制。針對其他 10 CAZAC序列,同樣亦進行所使用之頻帶的設定。 第11圖係一示意圖,顯示針對干擾範圍内之同一 CAZAC序列之細胞,以動態方式透過發信進行單一式頻帶 之分配之型態例,該型態為:於分配有同一CAZAC序列之 以基地台裝置BS1為中心之細胞Cn、以基地台裝置BS2為中 15 心之細胞C2及以基地台裝置BS3為中心之細胞C3中,藉於 細胞之間以單一式進行頻帶的劃分(排程),使所使用之頻帶 不相重疊之狀態下設定(選擇)所使用之頻帶者。針對其他 CAZAC序列,同樣亦進行所使用之頻帶之設定。 以下,説明用以實現上述各手法之裝置結構。 20 第12圖係控制台裝置之構成示意圖,該控制台裝置係 第4圖或第8圖型態時管理各細胞中使用/不使用之頻帶 者。在第12圖中,控制台裝置CS包含有:使用頻帶決定部 101,係用以經由傳遞路徑而由各細胞之基地台裝置取得流 量等各細胞的資訊,決定所使用之頻帶者;使用頻帶資訊 18 200810411 固持部102,係用以固持使用頻帶決定部101所決定之頻帶 者;及,控制訊號產生部103,係用以根據使用頻帶資訊固 持部102所固持之頻帶而產生控制訊號,且經由傳輸線 (transmission line),將控制訊號送往各細胞之基地台裝置 5 者。 第13圖係控制台裝置之構成示意圖,該控制台裝置係 第5圖或第9圖型態時管理各細胞中使用頻帶之優先順位 者。第13圖中,控制台裝置CS包含有:頻帶使用優先順位 決定部111,係用以經由傳輸線,由各細胞之基地台裝置取 10 得流量等各細胞之資訊,決定使用頻帶之優先順位者;頻 帶使用優先順位資訊固持部112,係用以固持頻帶使用優先 順位決定部111所決定之優先順位者;及,控制訊號產生部 113,係用以根據頻帶使用優先順位資訊固持部112所固持 之優先順位,產生控制訊號,且經由傳輸線,將控制訊號 15 送往各細胞之基地台裝置者。 第14圖係顯示第4圖、第5圖、第8圖或第9圖型態時之 基地台裝置之構成例。第14圖中,基地台裝置BS包含有: 無線資源分配部201,係用以經由傳輸線而由控制台裝置接 收控制訊號,進行無線資源的分配者;接收部202,係用以 20 由使用者終端機UE接收訊號者;及,發送部203,係用以 將訊號發送至使用者終端機UE者。無線資源分配部201設 有:控制資訊接收部204,係用以經由傳輸線而由控制台裝 置接收控制訊號(所使用之頻帶的資訊或者是所使用之優 先順位的資訊)者;傳遞路徑狀態測定部205,係用以由接 19 200810411 收部202之接收訊號測定使用者終端機UE與基地台裳置BS 之間的傳遞路徑狀態者;排程器206,係用以根據控制資訊 接收部204所接收之控制資訊、由接收部202所取得之資訊 (流量種類、資料量等之流量資訊)及傳遞路徑狀態測定部 5 205所測定之傳遞路徑狀態,進行無線資源之排程者;及, 控制訊號產生部207,係用以根據排程器206之排程結果, 產生與上行鏈路之無線資源分配有關之控制訊號,將其送 往發送部203者。 第15圖係顯示第6圖或第1〇圖型態時之基地台裳置之 10構成例。在第15圖中,基地台裝置BS包含有··無線資源分 配部211 ’係用以進行無線資源之分配者;接收部212,係 用以由使用者終端機UE接收訊號者;及,發送部213,係 用以將訊號發送至使用者終端機UE者。無線資源分配部 211設有:傳遞路徑狀態測定部214,係用以由接收部212之 15接收訊號,測定使用者終端機UE與基地台裝置BS之間的傳 遞路徑狀態者;干擾功率測定部215,係用以由接收部212 之接收訊號’測定各頻帶之干擾功率者;排程器216,係用 以根據由接收部212所取得之資訊(流量種類、資料量等之 流量貢訊)、以傳遞路徑狀態測定部214測定之傳遞路徑狀 2〇態及干擾功率測定部2丨5測定之干擾功率,進行無線資源之 排程者;及,控制訊號產生部217,係用以根據排程器216 之排程結果,產生與上行鏈路之無線資源分配有關之控制 訊號’將其送往發送部213者。 第16圖係顯示第7圖或第11圖型態中進行單一式頻帶 20 200810411 分配之控制台裳置之構成例。在第關中,控制台褒置cs =二有.排程器12卜係用以經由傳輸線’由各細胞之基地 :衣置取仔各細胞之流量等之各細胞的資訊及傳遞路徑狀 態之資訊、流量種類、資料量等各使用者終端機之資訊, 5進行無線資源的排程者;及,控制訊號產生部122,係用以 根據排程器m之排程結果,產生控制訊號,且經由傳輪線 將其送往各細胞之基地台裝置者。 第π圖係顯示第7圖或第u圖型態時之基地台装置之 構成例。第17圖巾,基地台裝置BS包含有:無線資源分配 1〇部22卜係用以進行無線資源之分配者;接收部222,係用 以由使用者終端機UE接收訊號者;及,發送部223,係用 以將訊號發送至使用者終端機1^者。無線資源分配部221 設有:傳遞路徑狀態測定部224,係用以由接收部222之接 收訊號,測定使用者終端機UE與基地台裝置Bs之間的傳遞 15路從狀悲者,控制訊號產生部225,係用以根據由接收部222 取得之流量種類、資料量等流量資訊及傳遞路徑狀態測定 部224之測定結果,產生控制訊號,經由傳輸線,將其送往 控制台裝置者;控制訊號接收部226,係用以經由傳輸線, 由控制台裝置接收含有上行鏈路之無線資源的分配資訊之 20 控制訊號者;及,控制訊號產生部227,係用以根據控制訊 號接收部226所接收之控制訊號,產生與上行鏈路之無線資 源分配有關之控制訊號,且將其送往發送部223者。 其次,針對第10圖所示之干擾範圍内之同一CAZAC序 列之細胞,不以半靜態或動態方式之發信而是根據其他細 21 200810411 胞干擾之測定選擇所使用之頻帶之型態中的其他細胞干擾 測定方法進行說明。 第18圖顯示依有沒有同一 CAZAC序列之干擾所造成 之探空(Sounding) RS及通道推定用RS所得到之通道響應的 5不同之型態例。在第Μ圖中,相對於頻軸,使用探空 (Sounding) RS而得到之通道響應成為曲線a之型態,使用通 道推疋用RS而付到之通道響應係與沒有同一 cazaC序列 干擾時像曲線b般沿著曲線&描繪似的形狀一致,有同一 CAZAC序列干擾時則像曲線c般產生位移。因此在各細胞 10中,測定使用廣域之探空RS的通道推定值及使用通道推定 用RS之通道推定值間之位移,即可測定(推定)被認為是分 配有同一 CAZAC序列之其他細胞中正在使用之頻帶。 <在檢測到有來自同一 CAZAC序列之其他細胞的干擾 時,即自發性地切換到不產生干擾之其他CAZAC序列之手 15 法> 該手法係於前述第10圖中,對各頻帶測定同一CAZAC 序列之其他細胞干擾(干擾功率),判知其為分配有同一 CAZAC序列之其他細胞正在使用之頻帶時,針對其頻帶切 換至業已儲存之其他CAZAC序列者。對於干擾之測定手 2〇 法,可利用第18圖說明之型態。 對於裝置結構,其與第15圖同樣,排程器216根據由接 收部212取得之資訊(流量種類、資料量等之流量資訊)、傳 遞路徑狀態測定部214所測定之傳遞路徑狀態及干擾功率 測定部215所測定之干擾功率,進行包括CAZAC序列的切 22 200810411 換在内之無線資源的排程處理。 <隨機設定處於干擾範圍内各細胞中分配有預定序列長度 之CAZAC序列之使用者終端機所使用之頻帶等> 該手法係一種一邊允許某程度的BS衝突,一邊又藉隨 5 機化而盡可能地將衝突機率降低之手法。 第19圖係顯示藉將使用之頻帶跳頻以期實現衝突隨機 化時之型樣例。針對使用有同一CAZAC序列之X、γ、Z, 將各細胞中分配有預定序列長度之CAZAC序列之使用者 終端機所使用之頻帶跳頻,以將與使用有同一CAZAC序列 10 之訊號之間的衝突隨機化。此外,跳頻的型樣可為隨機, 亦可為已事前訂定成在細胞之間正交之型樣。 第20圖係顯示按每一無線子框切換所使用之CAZAC 序列切換以期實現衝突隨機化時之型樣例。在各細胞X、 Y、Z中,已切換各無線子框分配有預定序列長度之CAZac 15 序列之使用者終端機所使用之CAZAC序列,將使用有同一 CAZAC序列之訊號間之衝突隨機化。此外,CAZAC序列的 切換型樣可為隨機,亦可為事前訂定成在細胞之間正交之 型樣。 第21圖係顯示藉將所使用之頻帶的跳頻及按每一無線 20 子框之CAZAC序列的切換以期實現衝突隨機化時之型樣 例。藉將各細胞中分配有預定序列長度之CAZAC序列之使 用者終端機所使用之頻帶隨機跳頻,並切換各無線子框所 使用之CAZAC序列,將使用有同一 CAZAC序列之訊號間之 衝突隨機化。又,跳頻的型樣及CAZAC序列之切換圖樣可 23 200810411 為隨機,亦可為事前訂定成在細胞之間正交之型樣。 以下針對用以實現上述各手法之裝置結果進行說明。 第22圖係顯示第19圖至第21圖型態時之控制台裝置之 構成例。在第22圖+,控制台裝置CS包含有:跳頻型樣決 5定部131,係用以決定頻帶之跳頻型樣者;跳頻固持部132, 係用以固持跳頻決定部131所決定之跳頻型樣者丨編碼切換 型樣決定部133,係用以決定CAZAC之切換型樣者;編碼 切換型樣固持部134,係用以固持編碼切換型樣決定部133 所決定之切換型樣者;及,控制訊號產生部135,係用以按 1 〇 3兆頻固持部13 2及編碼切換型樣固持部i 3 4所固持之型樣產 生控制訊號,經由傳輸線而送往各細胞之基地台裝置者。 第23圖係顯示第19圖至第21圖型態時之基地台裝置之 構成例。在第23圖中,基地台裝置Bs包含有:無線資源分 配部23卜係用以透過傳輸線而由控制台裝置接收控制訊 號,進行無線資源之分配者;接收部232,係用以由使用者 終端機UE接收訊號者;及,發送部233,係用以將訊號發 送至使用者終端機UE者。無線資源分配部231設有··控制 貝汛接收部234’係用以透過傳輸線而由控制台裝置接收控 制訊號(跳頻型樣、編碼切換型樣之資訊);傳遞路徑狀態測 20定部235 ’係用以由接收部232之接收訊號而測定使用者終 端機UE與基地台裝置38間之傳遞路徑狀態者;排程器 236,係用以根據控制資訊接收部234所接收之控制資訊、 由接收部232取得之資訊(流量種類、資訊量等之流量資訊) 及傳遞路徑狀態測定部235所測定之傳遞路徑狀態,進行無 24 200810411 線Μ之排程者;及,控制訊號產生部攻,係用以根據排 私為236之排程結果,產生與上行鏈路之無線資源分配有關 之控制汛號,將其送往發送部233者。 第24圖係顯示第19圖至第21圖型態時之基地台裝置之 5另構成例,其構造成不透過控制台裳置而自發性地進行 控制者。在第24圖中,基地台裝置BS包含有:無線資源分 配αΡ 241 ’係用以進行無線資源的分配者;接收部搬,係 用以由使用者終端機UE接收訊號者;及 ,發送部243,係 用以將訊號發送至㈣者終端機UE者。無線資源分配部 1〇 24Ux有·使用頻率決定部244,係用以決定欲使用之頻帶 者;編碼決定部245,係用以蚊欲使用之CAZAC序列者; 傳遞路1狀%測定部246,係用以由接收部旭之接收訊 唬,測定使用者終端機UE與基地台裝置BS之間的傳遞路徑 狀態者;排程器247,係用以根據使用頻率決定部244所決 15疋之頻帶 '編碼決定部245所決定之CAZAC序列、由接收 4242取知之貧訊(流量種類、資料量等之流量資訊)及傳遞 路徑狀態測定部246所測定之傳遞路徑狀態,進行無線資源 之排私者,及,控制訊號產生部248,係用以根據排程器247 之排私、纟°果,產生與上行鏈路之無線資源分配有關之控制 2〇矾號’且將其送往發送部243者。 <將處於干擾範圍内各細胞中之無線子框的發送時序移位 之手法> 第25圖係顯示藉將無線子框之發送時序移位而迴避rs 之衝突之型態例。藉於分配有同一CAZAC序列之細胞C1、 25 200810411 ···間使發达時序(無、線子框時序购立,即可避免脱皮 此門的衝犬。基本上在該手法中,在各基地台裝置之動作 開始時必須進行設定,因此不進行動作途中之設定變更。 第26圖係顯示第25圖型態中控制台裝置及基地台裝置 5之構成例。控制台裝置cs中設有用以將各基地台裝置 BS1 BS2、···之發送時序移位之時序設定部⑷。 …另彳面,參考第27圖及第28圖說明在動作途中將發 ^寺序移位之型悲。第27圖係顯示各基地台裝置中檢測來 自了他基地台|置之Rs接收時序之檢測結果。各基地台裝 1〇置係相對於自細胞内之使用者終端機,使RS之基地台中之 接收1 寺序形成同一,而對於各使用者終端機,控制發送時 貫見自細胞内之使用者終端機之使用有同一序 ^間的正父者。在第27圖中,在全部的基地台裝置中, 來自自細胞内之使用者終端機之批接收時序與來自其他細 使用者終端機接收時序相異,因此在之間不 產生干擾(衝突)。 惟’事切發送時序移㈣避免RS彼關之衝突時, 亦有可能因使用者終端機的移動而發生以之衝突。如第a 圖所示,使用者終端_ 一移動,位於細胞c3之基地台裝置 2〇即控制發送時序,以將使用者終端機_使用者終端機f之 RS接收時序同—者。又,位^細胞。卜之基地台裝置係 對於使用者終職E科行發送時序之㈣,因此可能與來 自使用者終端機E之RS發生干擾。在第27圖中,在細船 產生干擾。 26 200810411 在如此里&中’各基地台褒置指示自細胞内之使用者 終端機,以將發送時序移位者。發送時序係設定於發送rs 之¥序與其他細胞接收時序不相重疊之時間或衝突變 少之時間。如此,在各基地台袋置自發性地控制發送時序, 5即可在動作途中將發送時序移位,減少干擾。 惟,在各基地台裝置自發性地控制時,當細胞C1之基 地台裝置將發送時序移位之結果,對另一細胞€2有可能造 成干擾。在另-細胞C2將發送時序移位時,結果有可能在 細胞Ci再度造成干擾。為減少如此狀態,在使用同一 H) CAZAC序列之基地台裝置之間進行f訊交換,控制發送時 序,以使發送RS之時序成為不與另一細胞之以接收時序相 重疊之時間或者是減少衝突之時間。 此外,將發送時序移位時,發送時序是宜控制在不產 生併合 ARQ(Automatic Repeat 或錢⑽咖e 15 Modulatl〇n and Coding)等之控制延遲之範圍内。又,用以 避開來自其他細胞之干擾之發送時序的控制資訊亦可再利 用上行鏈路之細胞内使用者之間使接收時序同步時所使用 之控制位元而實現者。 20 第29圖係顯示第μ圖中自發性地控制發送時序之基地 台裝置BS之構成例。基地台裝置則包含有衝突檢測部⑸ 及發送時序控制部252。衝突檢測部251係檢冑自細胞之“ 與來自另-細胞之使时終端機之咖之衝突。檢測到衝 突時,發送時序控制部252則設定在發送!^之時序不與另一 細胞之RS接收時序相重疊之時間或減少衝突之時門〃 27 200810411 第30圖係顯示基地台裳置之間進行資訊交換而控制發 送時序之基地台裝置BS之構成示意圖。基地台裳置bs包含 有:衝突檢測部261、發送時序控制部262及資訊交換= 263。衝突檢測部261係檢測自細胞之批與來自另一細胞之 5使用者終端機之1^間之衝突。檢測有衝突時,發送時序控 制部262則設定於發送RS之時序不與另一細胞<RS接收時 序重疊之時間或減少衝突之時間。所設定之資訊係由資訊 交換部263通知使用同一CAZAC序列之另一基地台裝置。 此外,在資訊交換部263接收到可於另一細胞將時序移位之 10資訊時,判定在自細胞是否發生衝突,發生衝突時,在發 送時序部262控制發送時序。為避免在各基地台裝置無限期 地持續發送時序的資訊交換,因此亦可在基地台裝置設定 優先度。即,亦可先從優先度較高之基地台裝置開始設定 發送時序,再將所設定之資訊通知優先度較低之基地台裝 15置。 又,上述實施型態可適當組合使用。組合使用實施蜇 態時,即可更加降低造成干擾之機率。 <總結> 如上,依本實施型態之行動通訊系統,於用以將用於 2〇推定上行鏈路之通道等具有限數之參考訊號序列重複分配 於多數細胞之行動通訊系統中,按情況分別使用:將干擾 範圍内之各細胞中分配有預定序列長度之參考訊號序列之 使用者終端機的使用頻帶設定成與其他細胞之使用頻帶相 異者;在檢測到來自分配有同一參考訊號序列之其他細胞 28 200810411 之干擾時,自發性地切換成不產生干擾之其他參考訊號序 列者’隨機設定分配有干擾範圍内之各細胞中之預定序列 長度之參考訊號序列之使用者終端機之使用頻帶或參考訊 號序列者;或者是,將干擾範圍内之各細胞中之無線子框 的么送時序移位者,等各種手法,即使參考訊號之序列數 再小’亦可迴避參考訊號之衝突,防止通訊品質的低落。 如上,透過本發明較佳實施型態說明本發明。在此, 顯不特定的具體態樣說明本發明,但只要不脫離申請專利 範圍所定義之本發明的廣義旨趣及範圍,即可在其等具體 10態樣中進行各種修正及變更。即,具體態樣的内容及附圖 不能解釋成限定本發明者。 本國際申請案係主張基於西元2006年6月19日申請之 曰本國發明專利申請案第2006-169459號及西元2006年10 月3日申請之日本國發明專利申請案第2〇〇6_272342號基礎 15案之優先權者,本國際申請案援用第2006-169459號及第 2006-272342號其全部内容。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係SC-FDMA無線存取方式之上行鏈路之頻率配 置例之示意圖。 20 第2圖係SC-FDMA無線存取方式之上行鏈路之子框格 式例之示意圖。 第3圖係CAZAC序列之細胞重複分配例之示意圖(3細 胞重複分配之型態)。 第4圖係一示意圖,顯示針對干擾範圍内所有細胞,以 29 z 喝 UJ411 丁哿您方式經由發俨 之頻帶之型態例/未使用之頻帶’選擇所使用 苐5圖係一示音 5 用 半靜態方式經由^針對干擾範圍内所有細胞,以 之頻帶之型態例。”、使用頻帶之優先順位,選擇所使 以 半靜態或動態顯不針對干擾範圍内所有細胞,不 定,選擇所使用之:帶之:^ 苐7圖係一示音 10 動態方式經由發信貝示針對干擾範圍内所有細胞,以 篦㈣A :订早一性頻帶之分配型態例。 CAZAC^列之么不意圖,顯示針對干擾範圍内之同一 不使用,以半靜態方式經由發信而共有使用/ ::,選擇所使用之頻帶之《例。 弟y圖係一示音 15 eAZA_^ t'心==對干擾範圍内之同一 帶之優先順位,選埋6 w、方式經由發信而共有使用頻 第1。圖係-示::用:頻帶之型態例。 CAZAC序列之細跑二圖’㉝示針對干擾範圍内之同一 據其他細胞干擾 以+靜態或動態方式之發信而是根 2〇第η圖係—示音又’選擇所使用之頻帶之型態例。 CAZAC序列之細跑忍圖’顯示針對干擾範圍内之同-之分配之型態例。u動態方式透過發信進行單一式頻帶 弟12圖係控制台 第4圖或第8圖型態日^之構成示意圖,該控制台裝置係 T S理各細胞中使用/不使用之頻帶者。 30 200810411 第13圖係控制台裝置之構成示意圖,該控制台裝置係 第5圖或第9圖型態時管理各細胞中使用頻帶之優先順位 者。 第14圖係顯示第4圖、第5圖、第8圖或第9圖型態時之 5 基地台裝置之構成例。 第15圖係顯示第6圖或第10圖型態時之基地台裝置之 構成例。 第16圖係顯示第7圖或第11圖型態中進行單一式頻帶 之分配的控制台裝置之構成例。 10 第17圖係顯示第7圖或第11圖型態時之基地台裝置之 構成例。 第18圖顯示依有沒有受到同一 CAZAC序列之干擾所 造成之探空(Sounding) RS及通道推定用RS所得到之通道響 應不同之型態例。 15 第19圖係顯示藉將所使用之頻帶跳頻以期實現衝突隨 機化時之型樣例。 第20圖係顯示藉將按各無線子框使用之CAZAC序列 切換以期實現衝突隨機化時之型樣例。 第21圖係顯示藉將所使用之頻帶的跳頻及按每一無線 20 子框之CAZAC序列的切換以期實現衝突隨機化時之型樣 例。 第2 2圖係顯示第19圖至第21圖型態時之控制台裝置之 構成例。 第2 3圖係顯示第19圖至第21圖型態時之基地台裝置之 31 200810411 構成例。 第24圖係顯示第19圖至第21圖型態時之基地台裝置之 另一構成例。 第25圖係顯示藉使無線子框之發送時序移位而迴避rs 5 之衝突之型態例。 第26圖係顯示第25圖型態中控制台裝置及基地台裝置 之構成例。 第2 7圖係顯示各基地台裝置中檢測來自其他基地台裝 置之RS接收時序之檢測結果。 0 第28圖係顯示第27圖型態中使用者終端機所發生之干 第29圖係顯示第28圖型態中自發性地控制發送時序之 基地台裝置之構成例。 第30圖係顯示第28圖型態中在基地台裝置間進行資訊 15交換而控制發送時序時之基地台裝置之構成示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1…使用頻帶決定部 102…使用頻帶資訊固持部 103···控制訊號產生部 Π1…頻帶使用優先順位決定部 112···頻帶使用優先順位資訊固 持部 113··.控制訊號產生部 121…排程器 122…控制訊號產生部 131,132…跳頻型樣決定部 133,134· · ·編碼切換型樣決定部 134· ·.編碼切換型樣固持部 135···控制訊號產生部 141···時序設定部 32 200810411 201 ···無線資源分配部 202. ·.接收部 203··.發送部 204. ··控制資訊接收部 205..·傳遞路徑狀態測定部 206···排程器 207· .·控制訊號產生部 211 ···無線資源分配部 212. ··接收部 213···發送部 214· ··傳遞路徑狀態測定部 215· ··干擾功率測定部 216··4非程器 217· ··控制訊號產生部 221···無線資源分配部 222".接收部 223···發送部 224· ··傳遞路徑狀態測定部 225…控制訊號產生部 226.··控制訊號接收部 227…控制訊號產生部 231···無線資源分配部 232. ··接收部 233…發送部 234. ··控制資訊接收部 235···傳遞路徑狀態測定部 236···排程器 237· ··控制訊號產生部 241···無線資源分配部 242…接收部 243…發送部 244. ··使用頻率決定部 245···編碼決定部 246…傳遞路徑狀態測定部 247···排程器 248· ··控制訊號產生部 251···衝突檢測部 252〜^^序控制部 261···衝突檢測部 262···發送時序控制部 263···資訊交換部 aM:· · ·曲線(通道響應) 33 200810411 BS、BS1〜BS3···基地台裝置 RS…參考訊號 C1-C4、X-Z. ··細胞 P1 …探空(Sounding) RS CP...間隙 P2…通道推定用RS cs...控制台裝置 Symbol#0〜Symbol#2…資料訊號 Symbol # 4-Symbol # 9 …資料訊號 UE、UE1〜UE4...使用者終端機
Symbol # 11〜Symbol # 13…資料訊號 Symbol#3 ^ Symbol# 10...RS 34

Claims (1)

  1. 200810411 十、申請專利範圍: 1.種行動通訊系統,係用以將用於推定上行鏈路之通道 等具有限數之參考訊號序列重複分配於多數細胞者,包 含有下列機構,即: ' 5 用以將處於干擾範圍内之各細胞中分配有預定序列 長度之參考訊號序列之使用者終端機所使用之頻帶,設 定成與其他細胞所使用之頻帶相異者。 2·如申凊專利範圍第1項之行動通訊系統,其係針對干擾範 圍内所有的細胞,將所使用之頻帶設定成與處於干擾範 10 圍内其他所有細胞所使用之頻帶相異者。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行動通訊系統,其係針對干擾範 圍内分配有同-參考訊號相之細胞,將所使用之頻帶 設定成與處於干擾範圍内分配有同一參考訊號序列之其 他細胞所使用之頻帶相異者。 15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行動通訊系統,其中前述各細胞 所使用之頻帶設定係以時間緩慢的半靜態方式進行者。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之行動通訊系統,其中前述各細胞 所使用之頻帶設定係以動態方式而對各無線子框進行 者。 _ 20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之行動通訊系統,其中前述各細胞 所使用之頻帶設定係根據與其他細胞之_資訊發信進 _ 行者。 ^ 7·如申請專利態第丨項之行動通訊祕,其中前述各細胞 所使用之解設定係於各細胞巾以自發方式進行而不根 35 200810411 據與其他細胞之間的資訊發信之方式進行者。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行動通訊线,其中前述各細胞 所使用之頻w设定係以時間緩慢的半靜態方式進行, 且各細胞所使用之頻帶設定是根據與其他細胞之間 5 的資訊發信進行, 藉上述發#共有各細胞中使用或不使用的頻帶,選擇 所使用之頻帶者。 9. 如申w專利範圍第丨項之行動通訊系統,其中前述各細胞 使用之頻心又疋“時間緩慢的半靜態方式進行, 1〇 肖各、、心使用 帶設定,根據與其他細胞之間的資 訊發信進行, ' 藉上述t送共有各細胞中使用頻帶之優先順位,選擇 所使用之頻帶。 10. 種行動通I系統,係用以將用於推定上行鍵路之通道 15 等具有限數之參考訊號序列重複分配於多數細胞者,包 含有下列機構,即: 用以於檢财來自在分配有同—參考減序列之其 他細胞之干擾時,自發性地切換至不產生干擾之其他參 考訊號序列者。 20 11· 一種行動通訊系統,係用以將用於推定上行鍵路之通道 等具有限數之參考訊號序列重複分配於多數細胞者,包 含有下列機構,即: 用以隨機設定處於干擾範圍内各細胞中分配有預定 序列長度的參考訊號序列之使用者終端機所使用之頻帶 36 200810411 或參考訊號序列者。 12· 一種行動通訊系統,係用以將用於推定上行鏈路之通道 等具有限數之參考訊號序列重複分配於多數細胞者,包 含有下列機構,即: 用以將處於干擾範圍内各細胞中的無線子框之發送 時序移位者。 & 1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行動通訊系統,其更具有下 機構,即: 用以檢測自細胞内的參考訊號之接收時序及來自其 他細胞的參考訊號之接收時序之間的衝突者;及 ” 用以於檢_參考訊號之衝突時,將發送時序移位 者。 1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b項之行動通訊系統,其更具有下列 機構,即: 用以將可使發送時序移位之資訊通知其他細胞者。 15.如申請專利第!3項之行動軌系統,其係於檢測到 參考訊號之衝突時,考慮控制延遲,以使發送時序移位 者。 1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行動通訊系統,其中該可使發 遊時序移位之資訊係包含於控制位元,該控制位元係用 以於上行鏈路之細胞中使用者之間將接收時序同步時所 使用之控制位元。 37
TW96121825A 2006-06-19 2007-06-15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TW200810411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169459 2006-06-19
JP2006272342A JP4932419B2 (ja) 2006-06-19 2006-10-03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10411A true TW200810411A (en) 2008-02-16

Family

ID=388333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6121825A TW200810411A (en) 2006-06-19 2007-06-15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8520608B2 (zh)
EP (1) EP2037601A4 (zh)
JP (1) JP4932419B2 (zh)
KR (1) KR20090033357A (zh)
CN (1) CN101507311B (zh)
BR (1) BRPI0713130A2 (zh)
MX (1) MX2008016057A (zh)
RU (1) RU2009101079A (zh)
TW (1) TW200810411A (zh)
WO (1) WO200714861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93569B2 (ja) * 2006-06-19 2011-10-1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帯域割当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8340154B2 (en) 2007-03-15 2012-12-25 Panasonic Corporation Radio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radio transmission method
CN101766008A (zh) * 2007-08-08 2010-06-3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无线发送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US8730933B2 (en) 2008-09-18 2014-05-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plexing data and reference signa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402278A1 (en) * 2009-02-02 2018-11-1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JP2010206547A (ja) * 2009-03-03 2010-09-16 Sharp Corp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受信装置、送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の通信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自律分散型ネットワーク
US9288026B2 (en) 2009-06-22 2016-03-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ssion of reference signal on non-contiguous clusters of resources
KR101642311B1 (ko) 2009-07-24 2016-07-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CoMP 참조신호 송수신 방법
KR101667428B1 (ko) * 2009-08-25 2016-10-18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스테이션의 프리앰블 생성 방법 및 장치, 데이터 프레임 생성 방법
US8619687B2 (en) * 2010-02-12 2013-12-31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Coordinating uplink resource allocation
KR101253197B1 (ko) 2010-03-26 2013-04-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참조신호 수신 방법 및 사용자기기, 참조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기지국
KR101699493B1 (ko) 2010-05-03 2017-01-26 주식회사 팬택 Mimo 환경에서 직교성을 제공하는 사이클릭 쉬프트 파라메터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KR20120080492A (ko) * 2011-01-07 2012-07-17 주식회사 팬택 다중 요소 반송파를 이용하는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비주기적 참조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KR20120082717A (ko) * 2011-01-14 2012-07-24 주식회사 팬택 이종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위치 참조 신호 뮤팅 방법과 장치, 및 그를 이용한 위치측정 장치와 방법
EP2487976A1 (en) * 2011-02-09 2012-08-15 Alcatel Lucent Apparatus,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assigning a radio resource
CN103733583A (zh) * 2011-08-05 2014-04-16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参考信号生成技术
KR101815946B1 (ko) * 2011-09-26 2018-01-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동작 주파수 대역과 다른 주파수 대역에서의 충돌을 검출하는 통신 장치 및 그 통신 방법
US9743343B2 (en) * 2011-12-12 2017-08-22 Intel Deutschland Gmbh Method for receiving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rminal
EP2627051B1 (en) 2012-02-08 2014-08-06 Vodafone IP Licensing Limited Avoidance of reference symbol collision in a cellular radio network
WO2014119246A1 (ja) 2013-01-29 2014-08-07 京セラ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及び通信装置
JP6091227B2 (ja) * 2013-01-29 2017-03-08 京セラ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及び通信装置
EP3542486B1 (en) * 2016-11-16 2021-03-2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Listen before talk for reference signals in mimo systems
WO2018125796A1 (en) * 2016-12-27 2018-07-05 Denso International Americ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icrolocation sensor communic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02917A (ja) 1991-10-04 1993-04-23 Nec Corp 無線チヤネル割り当て方式
US5511233A (en) * 1994-04-05 1996-04-23 Celsat Americ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in coexistence with established communications systems
US6038455A (en) * 1995-09-25 2000-03-14 Cirrus Logic, Inc. Reverse channel reuse scheme in a time shared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AU2108597A (en) * 1996-02-27 1997-09-1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Voice channel selection for reduced interference in a frequency reuse cellular system
SE518224C2 (sv) * 1997-06-24 2002-09-10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Sätt och system i ett cellbaserat nät
WO1999003289A1 (en) * 1997-07-07 1999-01-21 Nokia Networks Oy A method for flexible capacity dynamic frequency allocation in cellular radio networks
FI106181B (fi) * 1997-09-17 2000-11-30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Kanavien allokointi solukkoradiojärjestelmän tukiasemissa
US6522644B2 (en) * 1998-06-25 2003-02-1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for decorrelating background interference in a time-synchronized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6615047B1 (en) * 1999-04-08 2003-09-02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Radio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6452962B1 (en) * 1999-06-11 2002-09-17 Trw Inc. Mitigation of co-channel interference in synchronization bursts in a multi-beam communication system
EP1178641B1 (en) * 2000-08-01 2007-07-25 Sony Deutschland GmbH Frequency reuse scheme for OFDM systems
JP2005525725A (ja) * 2002-01-21 2005-08-25 シーメンス モービル コミュニケイションズ ソシエタ ペル アチオニ タイムスロットシステムにおいて初期セルサーチを行う方法及び移動局
US20030198281A1 (en) * 2002-04-17 2003-10-23 Ian Gr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JP4289855B2 (ja) 2002-09-20 2009-07-01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基地装置、参照信号割当方法および参照信号割当プログラム
EP1631109A1 (en) * 2003-06-05 2006-03-01 Keio University Radio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channel assigning method and assigning apparatus
EP1762012B1 (en) * 2004-06-18 2008-11-1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sequence interference detection and treatment
US7643832B2 (en) * 2004-07-12 2010-01-05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ference signal selection in a cellular system
JP4619077B2 (ja) * 2004-09-22 2011-01-26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周波数帯割当装置
JP2006169459A (ja) 2004-12-20 2006-06-29 Toray Fine Chemicals Co Ltd 硬化型組成物
JP4626358B2 (ja) 2005-03-28 2011-02-09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ハット型鋼矢板の爪曲げ装置
US20070183386A1 (en) * 2005-08-03 2007-08-09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Reference Signal Sequences and Multi-User Reference Signal Sequence Allocation
JP4309878B2 (ja) * 2005-08-17 2009-08-05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端末
US8000305B2 (en) * 2006-01-17 2011-08-16 Motorola Mobility, Inc. Preamble sequencing for random access channel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0913089B1 (ko) * 2006-02-07 2009-08-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반송파 시스템에 적용되는 파일럿 신호 전송 방법
US7848438B2 (en) * 2006-02-14 2010-12-07 Motorola Mobilit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ilot signal transmission
US8098745B2 (en) * 2006-03-27 2012-01-17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Random access structure for wireless networks
CN101479951B (zh) * 2006-04-27 2013-10-30 德克萨斯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分配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JP4606494B2 (ja) * 2006-06-07 2011-01-05 富士通株式会社 基地局及びパイロット系列への周波数割り当て方法
JP4793569B2 (ja) * 2006-06-19 2011-10-1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帯域割当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WO2008031037A2 (en) * 2006-09-07 2008-03-13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Antenna grouping for mimo systems
US20090110114A1 (en) * 2007-10-26 2009-04-30 Eko Nugroho Onggosanusi Open-Loop MIMO Scheme and Signaling Support for Wireless Networks
JP5102917B2 (ja) * 2008-02-22 2012-12-1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ストレージ装置及びアクセス命令送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8028977A (ja) 2008-02-07
EP2037601A4 (en) 2014-02-26
RU2009101079A (ru) 2010-07-27
US8520608B2 (en) 2013-08-27
JP4932419B2 (ja) 2012-05-16
EP2037601A1 (en) 2009-03-18
MX2008016057A (es) 2009-03-25
CN101507311B (zh) 2013-04-24
US20100027483A1 (en) 2010-02-04
CN101507311A (zh) 2009-08-12
BRPI0713130A2 (pt) 2012-04-17
KR20090033357A (ko) 2009-04-02
WO2007148614A1 (ja) 2007-1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810411A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420471B2 (en) Base station, mobile statio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EP2034631B1 (en) Mobile station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uplink scheduling request transmission method
US9094169B2 (en) ACKNAK and CQI channel mapping schemes in wireless networks
TWI404351B (zh) 跳頻型樣及使用跳頻型樣傳輸上行鏈結信號之方法
RU2502220C1 (ru) Терминал пользователя, способ связи и система связи
AU2007342864B2 (en) User equipment,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US8059735B2 (en) Allocation of block spreading sequences
RU2425446C2 (ru)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запроса планирования в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истеме связи
CN104885379B (zh) 用于发送发现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TW200812268A (en) Transmitting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AU2008288439B2 (en) Scheduling request transmission supporting high doppler
JP4455541B2 (ja) 移動局装置および基地局装置並びに上りリンクのユーザ間同期方法
CN110168993B (zh) 一种发送上行信号的方法及终端
RU2426277C2 (ru) Мобильная станция, базовая станция и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запроса на планирование восходящей линии связи
JP5107317B2 (ja) 基地局装置及び受信方法
JP5066236B2 (ja) 基地局装置、及び受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