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808647A - Carbon nanotube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 Google Patents

Carbon nanotube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808647A
TW200808647A TW95129575A TW95129575A TW200808647A TW 200808647 A TW200808647 A TW 200808647A TW 95129575 A TW95129575 A TW 95129575A TW 95129575 A TW95129575 A TW 95129575A TW 200808647 A TW200808647 A TW 20080864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nanotube
carbon
carbon nanotubes
composite material
nanotube composi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51295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340729B (en
Inventor
Qing-Wei Li
Chang-Hong Liu
Shou-Shan Fan
Original Assignee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Priority to TW0951295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340729B/zh
Publication of TW2008086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086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407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40729B/zh

Links

Landscapes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Description

200808647 九、發明說明: ΐ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奈米碳管複合材料及其製造方法,尤 其涉及一種具有定向導電導熱性的奈米碳管複合材料及其 製造方法。 ^ t先前技術] 自1991年曰本NEC公司的發明奈米碳管 (CarbonNanoTube,CNT)以來⑴]]黯 s.,,醜, 354^ 56-58) ’奈米碳管引起科學界及産業界的極大重視, 成爲近年來國際科學研究的熱點。奈米碳管具有許多優異 的特性,奈米碳管與聚合物複合可實現材料的優勢互補或 加強。故,利用奈米碳管作爲填充材料與工程材料複合成 爲奈米碳管重要研究方向之—。_地,絲碳管具有優 異的導熱錄,將奈米碳管_聚合物基體材料中结成一 體,然後騎模式謂成―種複合㈣。該方法製成 ^合材料主要細於發熱元件與散熱器之間,利用奈米 碳管的導難缺織合騎具有㈣ 碳管除具有優異的祕性能外,也具妓好的導電性= 碳管絲合_複合神也具有導電性,有著廣 _的景。例如,使用生長於襯底上的奈米碳管陣列 于二成晶片上的金屬管腳引線,將晶片直接扣合 管陣列圖形上,可實現導電的目的。先前的導電、 :、的不未碳管複合材料係將定向生長的奈米碳管陣列直 接,、基體材料複合,使得奈㈣請触奈米碳管生長方 200808647 向的縱向定向排列被固定。奈米碳管複合物膜具有垂直于 、複合物絲面,且沿奈米碳管生長方向向的導電、導 .熱性。惟’該奈米碳管複合材料越來越不能滿足多樣性的 應用要求。首先,要使奈米碳管複合物膜具有良好的導電、 導熱性’就要求複合誠的厚度小於或料於奈米碳管的 錢’所以複合_只能做到幾百微米的厚度;再者,先 前的奈米碳管複合_只能沿奈米碳管生長方向縱向導 電、導熱,不射㈣直于奈米碳管生長方向的橫向導電、 V熱性,傳導長度受奈米碳管長度限制。 有鑒於此,提供-種具有沿垂直于奈米破管生長方向 且平行于奈米碳管複合物表面方向的獅導電、導熱特 陡傳導長度任思可控的奈米碳管複合材料實為必要。 【發明内容】 以下通過具體實_棚—種具錢直于奈米碳管生 長方向且平行於奈米碳管複合物表面的橫向導電、導熱特 • 性,傳導長度任意可控的奈米碳管複合材料,以及其製造 方法。 一種奈米碳管複合材料,其包括基體以及分佈於該基 體中的多個奈米碳管,其中奈米碳管於基體中沿平行於基 體表面的同一方向排列。基體中的奈米碳管分佈于互相平 行的複數行/複數列上。每行/列的奈米碳管沿同一方向朝 向相鄰行/列的奈米碳管延伸。每行/列的奈米碳管與其相 鄰行/列的奈米碳管相接近但不接觸。可選擇地,每行/列 的奈米碳管與其相鄰行/列的奈米碳管相接觸。基體材料為 200808647 树月曰材料、導熱膠或其混合物。樹脂材料為環氧樹脂、丙 烯酸樹脂、矽樹脂。 一種奈米碳管複合材料的製造方法,其中,包括以下 步驟:提供-襯底,在襯底表面製造平行排列且相互間隔 -定距離的條帶狀催化劑層;在催化劑層上生長定向排列 的奈米奴官陣列,將奈米碳管陣舰同襯底浸人液態基體 材料中,使基體材料與奈米碳管複合;在基體材料尚未完 全固化時,驗理加卫方法壓倒奈米碳管,使得奈米碳管 於基體材料巾沿平行於紐獅表面__方向排列;固 化基體材料⑽成奈米碳管複合機。該物理加工方法包 括用柱狀卫具健,妓職光平面的平板壓倒奈米碳 官。條帶狀催賴的寬度範目爲10微米至幾十微米。條帶 狀催化劑_距大於奈米碳f長度。可選擇地,條帶狀催 化劑的_小於鱗於奈米碳錄度。奈米碳管的長度爲 loo’。辦。it步驟可進一步包括通過切割法或磨ς法 去除奈米礙管複合材料表面的雜綱。基體材料的固化 時間應控制在15分鐘内。 與先前技術相比較,所述的奈米碳管複合材料具有以 :優點:其―,利用奈米碳管制得的複合材料,因奈米石炭 以垂直于奈米碳管生長方向關—方向橫向排列且夺米 碳管具有均勻、超順的優點,該複合材料具有橫向的導電 導熱效率高轉電導熱均㈣雛;其二,糊本方法 得=複合材料,不受奈米碳管的生長長度限制,可以得到 任意傳導長度合娜:料,_本方法,通過控制 200808647 碳納米陣列的生長長度或者通過控制催化劑的間距,可以 -製成通過電壓控制導通狀態的智慧開關,因而擴大奈米碳 管複合材料的應用範圍。 m 【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詳細說明奈米碳管複合材料的結構及 其製造方法。 請參閱圖1及圖2,本發明的第-實施例提供一種奈 米奴官複合材料10,其包括基體材料14和分散在基體材 馨料14⑽複數個奈米碳管12。該基體材料14為一薄膜。 複數奈米石反官12彼此基本相互平行分佈於基體材料 中’且石平行於基體材料14表面排列。進一步地,複數奈 米碳管12於基體材料14中分佈於相互平行的複數行/列 上,相鄰行/列的複數奈米碳管12首尾相接近但不接觸。 本實施例中,基體材料14可爲聚合物材料,包括預先爲液 態而固化或凝固後成固體的有機材料,如環氧樹脂、丙烯 _ 酸樹脂、砍樹脂等樹脂材料或導熱膠材料及其混合物。奈 米石厌官12的長度大致相同,平均長度爲1〇〇_2〇〇微米。 請參_ 3及圖4 ’本發_第二實施例提供一種奈 米碳管複合材料20,其包括基體材料24和分散在 料24内的複數個奈米碳管22。該基體材料24為一薄膜, 複數奈絲管22於基體㈣24巾沿平行於基體材料24 表面的同一方向排列。該奈米碳管複合材料2〇與第一實施 例的奈米碳管複合材料1〇結構大致相同,其區別在於第二 實施例的奈米碳管複合材料20中相鄰行/列的複數奈米碳 200808647 S 22百尾相接觸,形成複數沿平行於基體材料24表面同 _方向排觸導電導熱通道,彻奈米碳管22本身極佳的 ,導熱導電性能,奈米碳管複合材料2〇具有橫向的導電導熱 性能。 «月參閱圖5至圖9 ’以第一實施例為例,說明製造上 述奈米碳管複合材料1G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驟一’參閱圖5,提供一襯底36,在襯底36表面製 2^平行的,具有—定間距和寬度的複歸帶雜化劑薄膜 ^ 38 ;其中,所述襯底36可選擇爲玻璃、石英、矽或氧化鋁 等。所述催化劑薄膜38的材料爲鐵、鈷、鎳、鈀等過渡金 屬及其任意組合的合金。本實施例中優選為以石夕做爲概底 36 ’在独底上用熱沈積法、電子束沈積法_射法製造 一層厚度約5奈米的鐵膜。鐵膜的圖形化則可通過光刻法 或掩模法來實現。 步驟一’參閱圖6,在催化劑38上生長定向排列的奈 米碳管12 ;奈米碳管12可通過化學氣相沈積法製造。步 驟一具體包括以下步驟:將預先成形有條帶狀催化劑薄膜 38的襯底36置入化學氣相沈積腔體中,然後在高溫下通 入碳源氣體用以製造相互平行的複數行/複數列排布的奈 米碳管12。所述炭源氣可選擇為甲烧、乙浠、丙烯、乙炔、 甲醇或乙醇等。本實施例優選為將帶有催化劑薄膜38的襯 底36在空氣中300°C條件下退火,然後在化學氣相沈積腔 體中,700°C條件下以乙烯爲碳源氣體生長奈米碳管12。 催化劑薄膜38的寬度和間距的選擇與奈米;6炭管12的生長 11 200808647 高度和生長密度相關,即奈米碳管12生長高度越高,催化 ‘劑薄膜38之間的間距可以選擇越寬,·奈米碳管12生長密 .度越大,則催化劑薄膜38本身的寬度就可以選擇越窄。反 之’奈米碳官12生長高度越低,催化劑薄膜38之間的間 距可以選擇越窄;奈米碳管12生長密度越小,則催化劑薄 膜38本身的覓度就可以選擇越寬。這樣控制係爲了保證催 ^匕劑薄膜38上錢生長岐_钱者足触度的奈米 石反吕12 ’而且使得奈米碳管12的長度與催化劑薄膜38的 目距大致相當。根據一般奈求碳管12生長長度的範圍,所 述催化劑薄膜38的優選寬度範圍爲1〇微米至幾十微米, 間距優廷為1〇〇一2〇〇微米,本實施例中催化劑薄膜的間 距略小於奈米碳管12的長度。 步驟二’參閱圖7,將奈米碳管12與基體材料14複一 合;將所述奈米碳管12連同襯底36浸入基體材料14的溶 液或溶融液中,使奈米碳管12與基體材料14複合。所述 ⑩紐材料可制聚合物材料,包括預先爲祕關化或凝 固後成固體的有機材料,如環氧樹脂、丙烯酸樹脂、石夕樹 脂等樹脂材料或導熱膠材料及其混合物,本實施例以石夕橡 膠爲例。具體方法可包括:在雜料加人適量㈣稀釋, 並力:入夕里固化劑’控制石夕橡膠溶液的固化時間多於兩個 厂^ 口化劑包括環氧樹脂固化劑、驗性類固化劑及酸性 卖 =化劑’其中驗性類固化劑包括脂肪族二胺、芳香族多 胺/文性脂肪胺及其它含氮化合物,酸性類固化劑包括有 機^ |^酐、二氟化爛及其絡合物。將所述奈米碳管η 12 200808647 浸入基體材料14溶液(即石夕橡膠溶液),在真空的環境下使 ω奈米碳管12與砍橡膠複合。 -步驟四,參閱圖8及圖9,在基體材料14尚未完全固 化時’壓倒奈米碳管12 ;取出已複合基體材料14的奈米 碳管12,在基體材料14尚未完全固化時,用物理加工方 法將奈米礙管陣列12沿基本垂直於條帶狀催化劑薄膜犯 的方向壓倒。壓倒後的奈米碳管12於基體材料14中沿垂 直于奈米碳f 12生長方向且平行於基體材料14表面的同 I向排列。物理加工方法包括用柱狀工具礙壓,或是用 ,抛光平面的平板將奈米碳管12壓平。靜置一段時間, 等待基體材料14固化。根據基體材料14的固化快慢,步 驟三、四的總共操作時間應控制在-錄_,以避免奈 米碳管12無法在固化的基體材料14中被壓倒。在本實施 例中,上述步驟三、四的操作時間最好控制在15分鐘内。 步驟五’在基體材料14完全固化後,將形成的複合物 • 2襯底36剝離,以形成奈米碳管複合材料10。奈米碳管 複合材料10中,複數相互平行的奈米碳管12於基體材料 14中分佈於相互平行的複數行/列上,奈米碳管12沿平行 於基體材料14的表面排列,相鄰行/列的奈米碳管12的間 距略大於奈米碳管12的長度。 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應明白,本實施例奈米碳管複 合材料製造方法可進一步包括將剝離後的奈米碳管複合材 料用本技術領域人員所熟知的方法,如切割法、磨削法等, 進行加工處理,以除去奈米碳管複合物表面殘餘的催化劑。 13 200808647 另外,上述奈米碳管複合材料的製造方法還可通過控 .制相鄰行/列奈米碳管的間距小於或者等於奈米碳管的: 長長度’使相鄰行/刺奈米碳f相接觸,從而得到第二實 施例的奈米碳管複合材料2〇。 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應明白,用物理加工方法將奈 米碳管推倒時,沿與條帶狀催化劑不完全垂直,也不完2 平行,而是成一定角度推倒時,通過控制相鄰行7列奈米碳 官的間距和奈米碳管的生長長度,也可使相鄰行/列的奈米 碳管相接近或者相接觸。 本發明的奈祕管複合材料根據其巾奈#碳管的接觸 狀況可應胁乡觀域。例如,該奈米碳管複合材料可用 做導電導熱膜。請參閱圖3,奈米碳管22與基體材料24 形成奈米碳管複合㈣20。當奈米碳管22長度大於或等 於相鄰行/列奈米碳管的間距時,壓倒後的相鄰行/列奈米 碳管22有部分重叠或恰好相互接觸,使得相鄰行/列的奈 米石反官22形成較好的接觸。利用奈米碳管22本身縱向導 電、導熱性忐,上述產品可形成沿垂直于奈米碳管22生長 方向且平行於基體材料24表面的具有橫向導電、導熱性的 導電導熱膜。 又例如,該奈米碳管複合材料也可用做智慧開關。請 參閱圖10,奈米碳管42與基體材料44形成智慧開關40。 當奈米碳管42長度略小於相鄰行/列的奈米碳管42的間距 時,壓倒後的相鄰行/列的奈米碳管42之間存在一細小間 隙,該間隙被基體材料44填充,使得相鄰行/列的奈米碳 200808647 官42之間沒有形成直接接觸。在垂直奈米碳管处生長方 ‘向並平行於基體材料44財向上,也即沿被壓倒後的夺米 -碳管42的方向上施加電壓,若電壓較小,則由於基體^斗 44的存在而不導通;若電壓足夠大,奈米碳管乜之間的 基體材肖44被電子擊穿,從而使奈米碳管複合材料薄膜沿 平仃基體材料44的表面導通。因此形成—個由電壓控制其 導通狀態的智慧開關40。 "八 馨 綜上所述,本發明確已符合發明專利之要件,遂依法 提出專利申請。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 自不能以此關本案之暢專利細。舉凡熟悉本案技藝 之人士援依本發明之精神所作之等效修飾或變化,皆應涵 蓋於以下申請專利範圍内。 “ 【圖式簡單說明】 圖1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中奈米破管複合材料的剖面 示意圖。 • 圖2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中奈米碳管複合材料的俯視 示意圖。 圖3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中奈米碳管複合材料的剖面 示意圖。 圖4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中奈米碳管複合材料的俯視 示意圖。 圖5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中形成有條帶狀催化劑薄膜 的襯底的俯視圖。 圖6係圖5所示襯底上生長有圖形化定向排列的奈米 15 200808647 碳管的示意圖。 體溶液中浸 圖7係圖6所示的奈米碳管連同襯底在基 泡的示意圖。 圖 的示意圖 8係本發明第_實施射浸有基體材料的奈米碳管 圖9係圖8中的奈米碳管被壓倒的示意圖。 圖10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中將奈米碳管複合材料作 爲智慧開關的應用示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奈米碳管複合材料 10 >20 奈米碳管 12、22、42 基體材料 14、24、44 36 催化劑 38 智慧開關 肋 16

Claims (1)

  1. 200808647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奈米妷官複合材料,其包括基體以及分佈於該基體 .中的複數奈米碳管,其改良在於:該奈米碳管於基體 中沿平行於基體表面的同一方向排列。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所述的奈純管複合材料,其 中,基體中的奈米碳管分佈于互相平行的複數行/複數 列上。 3·如申請專纖圍第2項所述的奈純管複合材料,其 中’每行/列的奈米碳管沿同一方向朝向相鄰行/列的 奈米碳管延伸。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的奈米碳管複合材料,其 中,母行/列的奈米碳管與其相鄰行/列的奈米碳管相 接近但不接觸。 5·如申4專利細第3項職的奈米碳管複合材料,其 中’每订/列的奈米碳管與其相鄰行/列的奈米碳管相 接觸。 6·如申請專利翻第1項所述的奈米碳管複合材料,其 中,該基體材料為翻旨材料、導娜或其混合物。 7. 如申請專魏6彻_奈米碳储合材料,其 中,該樹脂材料為環氧樹脂、丙烯酸樹脂、石夕樹脂。 8. -種奈米碳管複合簡賴造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m表Φ製造平行·且相互間隔-定距離的條帶狀催蝴層;在雜繼上生長定向排 列的奈求碳管陣列;將奈米碳管陣列浸入液態基體材 17 200808647 料中,使基體材料與奈米碳管複合,·在基體材料尚未 ‘完全固化時’用物理加卫方法_奈米碳管,使得齐 -米碳管於基體材料令沿平行於基體材料表面的同一^ 向排列;職基體材料以形成奈米碳管複合材料。 9.如申明專利祕第8項所述的的奈米碳管複合材料的 製造方,,其中,該物理加工方法包括用柱狀工具礙 壓,或是用抛光平面的平板壓倒奈米碳管。 R如㈣專彻爾8項所述的的奈米碳管複合材料的 製造方法,其中,條帶狀催化劑寬度範圍爲10微米至 幾十微米。 11·如申請翻刻第8撕述_奈米碳管複合材料的 製造方法,其中,條帶狀催化劑的間距大於奈米碳管 長度, 1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的奈米碳管複合材料的 製ie方法,其中,條帶狀催化劑的間距小於或等於奈 0 米碳管長度。 ' 13·如申請翻朗第8頓述關奈米碳管複合材料的 製造方法,其中,奈米碳管的長度爲100〜200微米。 1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的奈米碳管複合材料的 製造方法,其中,可進一步通過切割法或磨削法去除 奈米碳管複合材料表面的催化劑層。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的奈米碳管複合材料的 製造方法,其中,基體材料的固化時間應控制在15分 鐘内。 18
TW095129575A 2006-08-11 2006-08-11 Carbon nanotube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TWI340729B (en)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5129575A TWI340729B (en) 2006-08-11 2006-08-11 Carbon nanotube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5129575A TWI340729B (en) 2006-08-11 2006-08-11 Carbon nanotube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08647A true TW200808647A (en) 2008-02-16
TWI340729B TWI340729B (en) 2011-04-21

Family

ID=447669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5129575A TWI340729B (en) 2006-08-11 2006-08-11 Carbon nanotube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34072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15790B (zh) * 2009-04-30 2013-11-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奈米碳管泊松比材料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15790B (zh) * 2009-04-30 2013-11-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奈米碳管泊松比材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340729B (en) 2011-04-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62467B2 (en) Carbon nanotube composit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TWI312165B (zh)
JP4915826B2 (ja) カーボンナノチューブの応用
US9833772B2 (en) Vertically aligned arrays of carbon nanotubes formed on multilayer substrates
CN101054467B (zh) 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5102328B2 (ja) 熱伝導部材の製造方法
WO2013046291A1 (ja) 放熱材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電子機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2802109A (zh) 热致发声元件的制备方法
TWI339465B (en)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layer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JP2004351602A (ja) カーボンナノチューブデバイス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カーボンナノチューブ転写体
JPWO2008133299A1 (ja) カーボンナノチューブ含有樹脂複合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1238892A (en) Graphene-carbon nanotube film structure
TW200900443A (en) Process for preparing conductive films and articles prepared using the process
CN101381071A (zh) 碳纳米管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JP2017517137A (ja) グラフェン系熱管理システム
TW201247520A (en) Methods for making a graphene-carbon nanotube film structure
US20090032806A1 (en) Polymer composite p-n junction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and polymer composite diode incorporating same
JP2013115094A (ja) 放熱材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Yun et al. High-performance field-emission properties of boron nitride nanotube field emitters
Ni et al. Topological design of graphene
JP2007099601A (ja) ナノカーボン材料の積層基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334851B (en) Method for making a carbon nanotube film
TW200808647A (en) Carbon nanotube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TWI331132B (en)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rmal interface material
KR101446906B1 (ko) 그래핀 기반의 배리어 필름 복합체 및 제조방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