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805220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Google Patents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805220A
TW200805220A TW095124379A TW95124379A TW200805220A TW 200805220 A TW200805220 A TW 200805220A TW 095124379 A TW095124379 A TW 095124379A TW 95124379 A TW95124379 A TW 95124379A TW 200805220 A TW200805220 A TW 20080522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tential
liquid crystal
scan line
line
haloge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51243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328211B (en
Inventor
Po-Yang Chen
Po-Sheng Shih
Original Assignee
Hannstar Displa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nstar Display Corp filed Critical Hannstar Display Corp
Priority to TW0951243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328211B/zh
Priority to US11/527,463 priority patent/US7903068B2/en
Publication of TW2008052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052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282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2821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48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using an active matrix
    • G09G3/3659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using an active matrix the addressing of the pixel involving the control of two or more scan electrodes or two or more data electrodes, e.g. pixel voltage dependant on signal of two data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Structural and physical details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39Pixel structures
    • G09G2300/0443Pixel structures with several sub-pixels for the same colour in a pixel, not specifically used to display grad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Structural and physical details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39Pixel structures
    • G09G2300/0443Pixel structures with several sub-pixels for the same colour in a pixel, not specifically used to display gradations
    • G09G2300/0447Pixel structures with several sub-pixels for the same colour in a pixel, not specifically used to display gradations for multi-domain technique to improve the viewing angle in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such as multi-vertical alignment [MVA]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8Active matrix structure, i.e. with use of active elements, inclusive of non-linear two terminal elements, in the pixels together with light emitting or modulating elements
    • G09G2300/0876Supplementary capacities in pixels having special driving circuits and electrodes instead of being connected to common electrode or ground; Use of additional capacitively coupled compensatio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09Crosstalk reduction, i.e. to reduce direct or indirect influences of signals directed to a certain pixel of the displayed image on other pixels of said image, inclusive of influences affecting pixels in different frames or fields or sub-images which constitute a same image, e.g. left and right images of a stereoscopic display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8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by changing the viewing angle properties, e.g. widening the viewing angle, adapting the viewing angle to the view direction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30/00Aspects of power supply; Aspects of display protection and defect management
    • G09G2330/02Details of power systems and of start or stop of display operation
    • G09G2330/021Power management, e.g. power sav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Description

200805220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液晶顯示器,且特別是有關於 種能夠增進液晶顯示器廣視角品質的晝素單元結構。、 ^ 【先前技術】 對於液曰曰顯示器廣視角技術’目前最普及的是垂直排 列向列型彩色液晶顯示器(Vertically Aligne(i Mode, φ m〇de)。但是當垂直排列向列型彩色液晶顯示器由傾斜角度 觀看時,會看到亞洲人的皮膚有偏藍或發白的現象。這二 現象就稱為色偏(Color Wash-Out)。參閱第ία、1B圖其係 繪示垂直排列向列型彩色液晶顯示器穿透率-電壓曲線圖 (Transnuttance-Voltage),其中縱軸為穿透率、橫軸為施加 電壓。當電壓增加時,正視角曲線1〇2穿透率亦增加,呈 一單調函數,偏視角曲線104穿透率有則有彎曲現象,使 知不同的灰階電位其穿透率卻相同。這是垂直排列向列型 φ 彩色液晶顯示器所特有現像,亦是造成色偏之原因。為了 解決這一問題,富 士通(Fujitsu Display Techn〇1〇gies
Corporation)的H.Yoshidaet等人發表了改善的方法,方法 是將一個晝素單元,分成兩種不同的伽瑪特性曲線來形成兩 種包含不同穿透率·《電壓特性區域,來做混色而改善,參閱 -第1B圖,其所繪示係為稱為半色調(Half_T〇ne)技術。其中 -曲線106為具低臨界電壓之穿透率_電壓曲線,曲線j⑽為 具咼臨界電壓之穿透率-電壓曲線,兩者混合形成一單調穿 透率-電壓曲線110,消除了色偏現象。 5 200805220 參閱第2A及2B圖。半色調技術目前有兩種,cc型 及TT型。第2A圖係繪示cc型,第2B圖係繪示ττ型。
基本的原理就是將原本的畫素單元分為兩個區域,分別為 第一與第二次晝素,使它們包含不同的伽瑪特性曲線,來 逹到上述所提到的半色調技術,消除色偏的現象。第2C圖 所π為CC ϋ之伽瑪特性曲、線,而帛2D冑所示為ττ型之 伽瑪特性曲線。以第2C圖為例,在一灰階電壓下,一畫素 単讀呈現之混合伽瑪特性曲線,為第—次晝素伽瑪特性 曲線與第二次畫素伽瑪特性曲線之加總。 胃第2 Α圖所示,一晝素單元分為兩個區域,利用電容 刀£的方式產生次畫素電極2G6和次畫素電極兩個不 同的伽碼特性曲線。其中次晝素電極裏的電位是由資料 二(ta Line )經由薄膜電晶體202直接寫入的。次畫素 電極212電位是資料線經由—個串聯儲存電容训分壓之 後所決定的,換言之就是次畫素電極'212是-個浮接的狀 態而電位是經由耦合的方式來決定的,它會因為面板的操 作中=補捉電4導致次畫素電極212電位的徧移,這會造 成可罪度及畫面不均勻以及影像殘留等問題。 參閱第2B圖,_晝素單元分為兩個區域,利用二顆薄 2曰一日體218及220,二條掃描線或二條資料線直接由系統 疋一個不同的伽瑪特性曲、線至晝素電才虽如肖畫素電極 224。這是最直接的方法,但如此會使開口率減少及系統電 路複雜(需要增力H組伽瑪特㈣線),增加—倍的邏輯 閘驅動或資料線驅動以及電源消耗增加等種種缺點。 本發明就是提出新的晝素結構設計搭配薄膜電晶體 200805220 閘極的驅動波形來解決上述的問題。 【發明内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種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 廣視角的技術,擁有兩種穿透率_電位曲線,用以改善色偏 現象。 本發明的另-目的是在提供一畫素單元,擁有兩種穿 透率-電位曲線而沒有電荷累積,電位偏移的現象。 本發明的又一目的是在提供一晝素單元,用以減少電 路複雜度及功率消耗。 根據本發明之上述目的,提出一種一種液晶顯示器, 至少包含複數條掃瞄線以互相平行方式排列在第一方向上 以及複數條資料線,以互相平行方式排列於第二方向,並 與該些條掃瞄線互相交叉,其中兩相鄰之第一掃描線以及 一資料線定義出一包括一第一次晝素與一第二次晝素之畫 素單元。每一次晝素包含一儲存電容,分別耦接於不同之 電壓源來調變晝素電極電壓,形成不同的晝素電極電位, 不同的牙透率-電位曲線。藉著混合這兩種不同的穿透率- 電位曲線可以形成包含優良廣視角特性的穿透率-電位曲 線。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晝素單元至少包括··第一 電晶體位於該第一次畫素,該第一薄膜電晶體包含第一閘 極端、第一源極端以及第一汲極端;以及一第二薄膜電晶 體位於該第二次晝素,該第二薄膜電晶體包含第二閘極 端、第二源極端以及第二汲極端,其中該第一源極端輕接 200805220 — 1源’該第二源極端麵接於—第 弟一汲極端耦接於該資 —電以、,该 線所傳送之一電虔。 X苐-及極端可接收該資料 其較佳者,本發明所提供之液晶顯示器 輕接於資料線。 其較佳者,本發明所提供之液晶顯示器 源為第二掃描線所提供。 、,ί較佳者’本發明所提供之液晶顯示器 源為第二掃描線所提供。 其較佳者,本發明所提供之液晶顯示哭 耦接於第一源極。 ™ =較佳者,本發明所提供之液晶顯示器 源為第二掃描線所提供。 其較佳者,本發明所提供之液晶顯示器 源為共同電極線所提供。 其較佳者,本發明所提供之液晶顯示器,其第 源為第二掃描線所提供。 、 其較佳者,本發明所提供之液晶顯示器 二電壓源為同一電壓源。 根據本發明之另-實施例,本發明更提供一種驅動 ^ ’係用以驅動上述之液晶顯示器,該方法包含:提供 兩電位給該第—掃描線,藉以使得該資料線透過該第一 膜電曰曰體對該第一次晝素之畫素電極,以及透過該第二 膜電t體對該第二次晝素之畫素電極,寫人-資料訊號 乂及提供—低電位至該第__掃描線,使該第—薄膜電晶彳 其第二汲極 其第二電壓 其第一電壓 其第二汲極 其第 其第一電歷
其第一與I 200805220 和該第二薄膜電晶體絕緣於該資料線,其中,該第一掃扩 線於該高電位與低電位轉換之後,該第二掃描線對該第: 次畫素之晝素電極與該第二次晝素之晝素電極產生一耦合 電位。 其較佳者,本發明所提供
動方=,並由一第一電位、一第二電位與一第三電位所控 制,第一電位大於第二電位,且第二電位大於第三電位二 其較佳者,本發明所提供之驅動方法,其高電位為第 -電位’低電位為第二電位,且耦合電位係由第二掃描線 自第二電位轉換至第二電位時所造成。 —其較佳者,本發明所提供之驅動方法,其高電位為第 ::位*低電位為第三電位,且耦合電位係由第二掃描線 第一電位轉換至第三電位時所造成。 其為一四階驅 第三電位與一 第二電位大於 其高電位為第 其較佳者’本發明所提供之驅動方法 =方法,並由一第一電位、一第二電位、 2四電位所控制,第一電位大於第二電位 第三電位,第三電位大於第四電位。 其較佳者,本發明所提供之驅動方法^ 電位’低電位為第二電位,且耦合電 = 自第四電位轉換至第三電位時所造成。田線 其較佳者,本發明岐供之驅動方法,其 ^位,低電位為第四電位,且柄合電位係由第-掃= 自第二電位轉換至第三電位時所造成。線 ^較佳者,本發明所提供之驅動方法, -電位為弟二電位,絲合電位係由第二掃描線 9 200805220 自弟四電位轉拖5楚— W谀至弟二電位時所造成。 ’、車乂佺者,本發明所提供之驅動方法,其高電位為第 電位’低電位為第三電位’且耦合電位係由第二掃描線 自第二電位轉換至第三電位時所造成。 、、,—所述本發明藉由將一晝素單元區隔成兩次晝 素而每-人晝素中包含獨立之薄膜電晶體、液晶電容與 儲存電容,藉此兩次晝素所形成之不同種晝素電壓互相補 <貝與平均,可和緩_晝素單元内之色偏現像。
【實施方式】
π參閱帛3目’其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一晝 素單元概略圖示。晝素單元3〇〇,包含兩次晝素3〇2和3〇4。 次晝素=02包含一薄膜電晶體3〇1〇,其閘極連接於掃描線 3006、第一源/汲極耦接於對應之資料線,而第二源/ 沒極則耦接於晝素電極3022,其中晝素電 極3022和掃描線 3〇〇2結構而成儲存電容3〇14,晝素電極3〇22和上基板導 電電極(未顯示於圖中)結構而成液晶電容3〇18。薄膜電晶 體3010之第二源/汲極和閘極間則包含一寄生電容川%。 次畫素304包含一薄膜電晶體3〇12,其閘極連接於掃 描線3006、第一源/汲極耦接於對應之資料線3〇〇8,而第 二源/汲極則耦接於晝素電極3024,其中晝素電極3〇24和 共同電極線3004結構而成儲存電容3〇16,晝素電極3〇24 和上基板導電電極(未顯示於圖中)結構而成液晶電容 3020。薄膜電晶體3012之第二源/汲極和閘極間則包含一 寄生電容3028。薄膜電晶體3010及3012閘極均接至掃描 200805220 線3006,第一源/汲極均接至對應資料線3〇〇8,故為一薄 膜電晶體並聯結構。換言之畫素電極3〇22、3〇24沒有浮接, 不έ k成電荷累積,電位偏移的現象,而且僅需掃描線 及掃描線3GG6、資料線3_以及共同電極線,不需要增加 額外的電位來源或掃描線。 請參照第4圖,其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晝素 單元概略圖示。晝素單元_包含兩個次畫素4⑽和的*。 其中次畫素402包含一薄膜電晶體4〇1〇,其閘極連接於掃 描線4006、第一源/汲極耦接於對應之資料線,而第 二源/汲極則麵接於晝素電極侧,其中晝素電極侧和 共同電極線4_結構而成儲存電容4()14,晝素電極他6 和上基板導電電極(未顯示於圖中)結構而成液晶電容 们〇薄膜電B曰體401 〇之第二源/汲極和薄膜電晶體術2 之第-源/汲極_,其純處和薄膜電晶體侧之間極 間則包含一寄生電容4〇 18。 次畫素404包含一薄膜電晶體·,其閉極連接於择 描線4_、第一源/汲極耦接於薄膜電晶體侧之第二源/ 汲極,而第二源/汲極則耦接於畫素電極其中畫素電 極4〇28和掃描線4002結構而成儲存電容4026,畫;電極 侧和上基板導電電極(未顯示於圖中)結構而成液晶電容 觀。薄膜電晶體㈣之第二源/汲極和閘極間則包含一 寄生電容侧。因為薄膜電晶體侧的第二源/沒極端連 接至薄膜電晶體4022第—源/没極,故為兩薄膜電晶體 4010 4022串聯電路。換言之畫素電極4〇16、術8沒有浮 接’不會造成電荷累積’電位偏移的現象,而且僅需掃描 200805220 線4002、4006、資料線4008以及共同電極線4004作連接, 不需要增加額外的資料線或掃描線。 請參閱第5圖,其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晝素 單元概略圖示。其中晝素單元500,包含兩俩次晝素502 和504。次晝素502包含一薄膜電晶體5010,其閘極連接 • 於掃描線5006、第一源/汲極耦接於對應之資料線5008, 而第二源/汲極則耦接於晝素電極5022,其中晝素電極5022 和掃描線5002構成儲存電容5014,晝素電極5022和上基 板導電電極(未顯不於圖中)構成液晶電容5018。薄膜電晶 體5010之第二源/汲極和閘極間則包含一寄生電容5026。 次晝素504包含一薄膜電晶體5012,其閘極連接於掃 描線5006、第一源/汲極耦接於對應之資料線5008,而第 二源/汲極則耦接於晝素電極5024,其中晝素電極5024和 掃描線5002結構而成儲存電容5016,晝素電極5024和上 基板導電電極(未顯示於圖中)結構而成液晶電容5020。薄 膜電晶體5012之第二源/汲極和閘極間則包含一寄生電容 5028。薄膜電晶體5010及5012閘極均接至掃描線5006, 第一源/汲極均接至對應資料線5008,故為一薄膜電晶體並 聯結構。換言之晝素電極5022及5024沒有浮接,不會造 成電荷累積,電位偏移的現象,而且僅需掃描線5002及掃 描線5006、資料線5008,不需要增加額外的資料線或掃描 線。 由於第三實施例的晝素電極5022及5024與掃描線 5002共同構成儲存電容5014及5016,故可藉由調整儲存 電容5014及5016電容值以將晝素電極5022及5024電位 12 200805220 分開。且藉由閘極驅動波形並透過儲存電容5014及5016 之輕合效應’可降低資料線之電位輸出範圍,而達到降低 功率之效果。 請參照第6圖,其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晝素 單元概略圖示。其中晝素單元600,包含兩個次晝素602 和604。次晝素602包含一薄膜電晶體6〇1〇,其閘極連接 於掃描線6006、第一源/汲極耦接於對應之資料線6008, 而第二源/汲極則耦接於畫素電極6016,其中晝素電極6016 和掃描線6002結構而成儲存電容6〇14,畫素電極6〇16和 上基板導電電極(未顯示於圖中)構成液晶電容6〇2〇。薄膜 電晶體6010之第二源/汲極與薄膜電晶體6022之第一源/ 汲極耦接,其耦接處和薄膜電晶體6010之閘極間包含一寄 生電容6018。
二人旦素604包含一薄膜電晶體6〇22,其閘極連接於掃 描線6006,第一源/汲極耦接於薄膜電晶體6010之第二源/ 汲極’而薄膜電晶豸6〇22第二源/没極關接於晝素電極 6028 ’其中晝素電極6〇28和掃描線_2構成儲存電容 繼6 ’晝素電極6028和上基板導電電極(未顯示於圖中鳩 成液晶電容6032。薄膜電晶體6〇22之第二源,汲極和閘極 間則包含-寄生電容_。因為薄膜電晶體嶋的第二源 /沒極端連接至薄膜電晶體6G22第—源/没極,故為兩薄膜 電晶體6_、6G22串聯電路。換言之畫素電極6㈣與咖 沒^浮接,不會造成電荷累積,電位偏移的現象,而且僅 需掃描線6002、6006以及資料線_8,不需要增加額外的 13 200805220 資料線或掃描線。 由於第四實施例的晝素電極6016及6028與掃描線 6002共同構成儲存電容6014及6026均結構於掃描線6002 而成儲存電容6014及6016,故可藉由調整儲存電容6014 及6026電容值以將晝素電極6016及6028電位分開。且藉 由閘極驅動波形並透過儲存電容6014及6026之耦合效 應,可降低資料線之電位輸出範圍,而達到降低功率之效 果。 請參照第7圖,其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種晝 素單元概略圖示。其中晝素單元700,包含兩次晝素702 和704。次晝素702包含一薄膜電晶體7010,其閘極連接 於掃描線7006、第一源/汲極耦接於對應之資料線7008, 而第二源/汲極則耦接於畫素電極7016,其中晝素電極7016 和偏壓線7002構成儲存電容7014,晝素電極7016和上基 板導電電極(未顯示於圖中)構成液晶電容7020。薄膜電晶 體7010之第二源/汲極和薄膜電晶體7022之第一源/汲極耦 接,其耦接處和薄膜電晶體7010之閘極間則包含一寄生電 容 7018 。 次晝素704包含一薄膜電晶體7022,其閘極連接於掃 描線7006、第一源/汲極耦接於薄膜電晶體7010之第二源/ 汲極,而第二源/汲極則耦接於晝素電極7028,其中晝素電 極7028和偏壓線7002構成儲存電容7026,晝素電極7028 和上基板導電電極(未顯示於圖中)構成液晶電容7032。薄 膜電晶體7022之第二源/汲極和閘極間則包含一寄生電容 7030。因為薄膜電晶體7010的第二源/汲極端連接至薄膜 14 200805220 電晶體7022第一源/汲極,故為兩薄膜電晶體7010、7022 串聯電路。換言之晝素電極7016、7028沒有浮接,不會造 成電荷累積,電位偏移的現象,而且僅需偏壓線7002、掃 描線7006、資料線7008以及共同電極線7004作為電源, 不需要增加額外的電源或掃描線。 參閱第8圖,其係繪示閘極驅動波形及次晝素之對應 電位,請同時參閱第3圖所示之第一實施例畫素單元300。 其中三階波形包含三個電位,其中V1>V2〉V3。第8A圖左 半部為偶數圖框(Even Frame),右半部為奇數圖框(Odd Frame)。首先看到偶數圖框部份,進入時段T1時掃描線 3006被選擇,此時資料線3008寫入負極性資料,薄膜電晶 體3010及3012閘極電位上升至VI,薄膜電晶體3010及 3012被打開,資料線電位經由薄膜電晶體3010及3012寫 入晝素電極3022及3024。在T1時間快結束時,晝素電極 3022及3024電位約略相等。當進入時段T2時,掃描線3006 電位下降至電位V2,薄膜電晶體3010及3012關閉,則畫 素電極3022及3024絕緣。 由於掃描線3006分別藉由寄生電容3026及3028耦合 至畫素電極3022及3024,故時段T2時晝素電極3022及 3024電位均會受到掃描線3006的電位變化(V1-V2)之影 響。 除此之外,由於掃描線3002藉由儲存電容3014耦合 至晝素電極3022,故畫素電極3022的電位亦會受到掃描線 3002電位變化的影響,由於在時段T2中掃描線3002的電 位由V3拉回至V2,此減少的電位變化(V2-V3)耦合至晝素 15 200805220 電極3022,造成晝素電極3022電位變化絕對值減少,使得 晝素電極3022及3024電位分開,所以造成不同的伽瑪曲 線,而達到半色調的效果。故可藉由適當的選擇儲存電容 3014及3016來調整畫素電極3022及3024之電位差。晝素 電極3024在時段T2的電位變化△ V(3024)如下: △ v(3〇24)=WS(vi-v2) 而 Cr(3024)二C,/3020)+(^(3016)+(^(3028),Cr(3024)為 畫素電極3024所見總電容值,Cfc(3020)為液晶電容3020 電容值,(^(3016)為儲存電容3016電容值,Cg5(3028)為寄 生電容3028電容值。 畫素電極3022在時段T2的電位變化△ V(3022)如下:
△ V(3022)H 4(3026) Cr(3022) (V1-V2)- CJ3014) Cr(3022) (V2-V3)| 其中 Cr(3022)=C/c(3018)+Csi(3014)+CJ3026),Cr(3022) 為畫素電極3022所見總電容值,Cfc (3018)為液晶電容3018 電容值,Cs,(3014)為儲存電容3014電容值,Cgs(3026)為寄 生電容3026電容值。 而#^=(V2-V3)為掃描線3002電位變化耦合至畫素電極 3022所產生。 16 200805220 參閱第8圖右半部奇數圖框部份,此時資料線3008寫 入正極性資料,請同時參閱第3圖。原理與偶數圖框大致 相同,其不同之處在於偶數圖框時段T1時,掃描線3002 的三階驅動波形會先拉至一個最低電位V3,當進入時段T2 時,掃描線3002才將電位拉回至V2。這會使畫素電極3022 的電位變化絕對值減少。而於奇數圖框時掃描線3002的三 階驅動波形則不同,進入時段T3時,掃描線3002的電位 會先拉低至V2,待進入時段T4時掃描線3006的電位拉低 至V3將薄膜電晶體3010及3012關閉時,掃描線300 2電 位才會再繼續拉至V3,這會造成畫素電極3022的電位變 化絕對值增加。畫素電極3024在時段T4的電位變化△ V(3024)如下: △ V(3024)= C„(3〇28) Cr(3024) (V1-V3) 其中 C r (3024)=C /c (3020HC u (3016HC p (3028), Cr(3024)為晝素電極3024所見總電容,Cfc(3020)為液晶電 容3020電容值,C,(3016)為儲存電容3016電容值,(^(3028) 為寄生電容3028電容值。 晝素電極3022在時段T4的電位變化△ V(3022)如下: 4(3026) Cr(3022)
Δ V(3022)= 其中 C r (3022)=C ,c (3018)+C (3014HC 识(3026), 17 200805220 C/3022)為畫素電極3022所見總電容,Cfc(3018)為液晶電 容3018電容值,(^(3014)為儲存電容3014電容值,(^(3026) 為寄生電容3026電容值。 上述是以第3圖所示第一實施例之畫素單元300為 例,來說明第8圖所繪示驅動波形之實施,然值得注意的 是,此驅動波形亦可應用於第4圖所示之第二實施例晝素 單元400中、第5圖所示之第三實施例晝素單元500中以 及第6圖所示之第四實施例晝素單元600中。 參閱第9圖,其係繪示閘極驅動波形及次晝素之對應 電位,請同時參閱第3圖。四階波形包含四個電位,即V1 及V2及V3及V4,較三階驅動波形多了一個電位V4,其 中V1〉V2〉V3〉V4,其基本動作原理與三階驅動波形相同。 於第9圖偶數圖框部份,此時資料線3008寫入負極性 資料。於時段T1中,掃描線3006被選擇,時段因此掃描 線3006電位被上拉至VI,薄膜電晶體3010、3012打開。 在時段T1快結束時,晝素電極3022及3024電位大致相 等,此時掃描線3002則會先下拉至電位V4。待進入時段 T2,掃描線3006電位拉至V2將薄膜電晶體3010、3012 關閉,與此同時掃描線3002電位由V4向上拉回至V3。 由於掃描線3006分別藉寄生電容3026及3028耦合於 晝素電極3022及3024,故時段T2時晝素電極3022及3024 電位均會受到掃描線3006的電位變化(V1-V2)之影響。除 此之外,掃描線3002藉由儲存電容3014耦合至晝素電極 3022,故畫素電極3022的電位會受到掃描線3002的影響, 18 200805220 由於在偶數圖框時段T2中掃描線3002的電位由V4拉回至 V3,此減少的電位變化(V3-V4)耦合至晝素電極3022,造 成晝素電極3022的電位變化絕對值減少,電位與畫素電極 3024分開,所以造成不同的伽瑪曲線,而達到半色調的效 果。晝素電極3024在時段T2的電位變化△ V(3024)如下: △ V(3024)=Cffl(3〇28)(Vl - V2) 其中 C r (3024)=C/c (3020HC (3016HC (3028),
Cr(3024)為畫素電極3024所見總電容值,C/fi(3020)為液晶 電容3020電容值,C,,(3016)為儲存電容3016電容值, C#(3028)為寄生電容3028電容值。 晝素電極3022在時段T2的電位變化△ V(3022)如下: Δ V(3022)-| ^(3026) Cr(3022) (VI-V2)- C.(3Q14) Cr(3022) (V3-V4)| • 其中 C Γ (3022)二C /c (3018HC (3014)+C (3026),
Cr(3022)為晝素電極3022所見總電容值,Cfc(3018)為液晶 電容3018電容值,C〃(3014)為儲存電容3014電容值, C@(3026)為寄生電容3026電容值。 而H^3(V3-V4)為掃描線3002電位變化耦合至晝素 電極3022所產生。 參閱第9圖右半部奇數圖框部份,此時資料線3008寫 19 200805220 入正極性資科’請同時參閱第3圖。。於時段T3時,掃描 線3006電位上拉至電位VI將薄膜電晶體3010、3012打 開。在時段丁3快結束時,晝素電極3022與晝素電極3024 電位約略相等’此時掃描線3002只下拉至電位V2。待進 入時段時段τ4掃描線30〇6下拉至電位V4將薄膜電晶體 3010、3012關閉’此時掃描線3002繼續下拉至電位V3, 此下拉的電位變化(V2_V3)透過儲存電容3014耦合至晝素 電極3022,造成晝素電極3022的電位變化絕對值增加,晝 素電極3022電位與晝素電極3024分開,所以造成不同的 伽瑪曲線,而達到半色調的效果。使用四階波形的好處在 於能夠用來調變的參數更多,使晝素電極3022與3024間 的電位差有更多不同的變化,液晶顯示器色彩表現更為均 勻。晝素電極3024在時段T4電位變化△ V(3024)如下: △ V(腦)-^S(V1-V4) 其中 Cr(3024)=C/c(3020)+C,(3016)+Cg5(3028),Cr(3024) 為畫素電極3024所見總電容,C/e(3020)為液晶電容3020 電容值,(^(3016)為儲存電容3016電容值,(^(3028)為寄 生電容3028電容值。晝素電極3022在時段時段T4的電位 變化△ V(3022)如下: △ V(3022)= 4(3026) Cr(3022) (Vl-V4)+ C.(3〇14) Cr(3022) (V2-V3) 其中 C r (3022)=C (3018)+C m (3014)+C p (3026), 20 200805220 C/3022)為晝素電極3022所見總電容,Cfc (3018)為液晶電 容3018電容值,(^(3014)為儲存電容3014電容值,Cg5(3026) 為寄生電容3026電容值。 上述是以第3圖所示第一實施例之晝素單元300為 例,來說明第9圖所繪示驅動波形之實施,然值得注意的 是,此驅動波形亦可應用於第4圖所示之第二實施例晝素 單元400中、第5圖所示之第三實施例晝素單元500中以 ^ 及第6圖所示之第四實施例晝素單元600中。 參閱第10圖,其係繪示閘極驅動波形以及次晝素的對 應電位,請同時參閱第三圖。其中二步四階驅動波形有四 個電位VI及V2及V3及V4,其中V1>V2〉V3>V4,與第 8B圖不同之處在於第8C圖的二步四階驅動波形,電位變 化時均會先拉至電位V3,再到目的電位。如此可避免因時 間延遲造成資料寫入錯誤之問題,以及驅動波形不均勻的 問題。至於晝素電極3022、3024電位變化則與一步四階驅 動波形一樣。 ® 在第10圖偶數圖框時,此時資料線3008寫入負極性 資料。於時段T1中,掃描線3006電位上拉至VI,薄膜電 晶體3010、3012打開。在時段T1快結束時,晝素電極3022 及3024電位大致相等,此時掃描線3002則會先下拉至電 位V3再至電位V4。待進入時段時段T2,掃描線3006電 位拉至V3再拉至V2將薄膜電晶體3010、3012關閉。 由於掃描線3006分別藉寄生電容3026及3028耦合於 畫素電極3022及3024,故時段T2時晝素電極3022及3024 21 200805220 電位均會受到掃描線3006的電位變化(V1-V2)之影響,此 時畫素電極3022及3024電位仍然大致相等。待進入時段 T3,掃描線3002電位由V4向上拉回至V3。 由於掃描線3002藉由儲存電容3014耦合至晝素電極 3022,故晝素電極3022的電位會受到掃描線3002的影響, 此減少的電位變化(V3-V4)耦合至晝素電極3022,造成晝素 電極3022的電位變化絕對值減少,電位與晝素電極3024 分開,所以造成不同的伽瑪曲線,而達到半色調的效果。 晝素電極3024在時段T3的電位變化△ V(3024)如下: △ VC3024)二^^(Vl-V2)
Cr(3024) 其中 C r (3024)=C /c (3020)+C m (3016HC g,(3028), Cr(3024)為晝素電極3024所見總電容值,(^(3016)為儲存 電容3016電容值,Cfc(3020)為液晶電容3020電容值, Cg,(3028)為寄生電容3028電容值。 晝素電極3022在時段T3的電位變化△ V(3022)如下:
△ V(3022)H
Cffl(3026) Cr(3022) (V1-V2)- C.(3014) Cr(3022) (V3-V4)丨 其中 C r(3022)=C /c (3018)+C (3014HC p (3026), Cr(3022)為晝素電極3022所見總電容值,Cfc(3018)為液晶 電容3018電容值,(^(3014)為儲存電容3014電容值, Cgs(3026)為寄生電容3026電容值。 22 200805220 而^^(V3-V4)為掃描線3002電位變化耦合至晝素 電極3022所產生。 參閱第10圖奇數圖框,電位變化順序與第10圖偶數 圖框有所不同。此時資料線3008寫入正極性資料,請同時 參閱第3圖。於時段T4時,掃描線3006電位上拉至電位 VI將薄膜電晶體3010、3012打開,畫素電極3022與晝素 電極3024電位約略相等,此時掃描線3002先下拉至電位 V3再停留於電位V2。進入時段T5時掃描線3006下拉至 電位V4將薄膜電晶體3010、3012關閉,晝素電極3022 與晝素電極3024絕緣但電位依然約略相等。待進入時段 T6,此時掃描線3002繼續下拉至電位V3,造成晝素電極 3022的電位變化絕對值增加,晝素電極3022電位與晝素電 極3024分開,所以造成不同的伽瑪曲線,而達到半色調的 效果。使用四階波形的好處在於能夠用來調變的參數更 多,使晝素電極3022與3024間的電位差有更多不同的變 化,液晶顯示器色彩表現更為均勻。晝素電極3024在時段 T6的電位變化△ V(3024)如下: △ V(3024)=Cg“3〇28)(Vl-V4)
Cr(3024) 其中 C r (3024)二C /c (3020)+C (3016)+C & (3028),
Cr(3024)為晝素電極3024所見總電容,C/t(3020)為液晶電 容3020電容值,Cs/(3016)為儲存電容3016電容值,Cgs(3028) 為寄生電容3028電容值。晝素電極3022在時段T6的電位 23 200805220 變化△ V(3022)如下: △ v(3〇22)=^S(n-v4)+ CJ3014) Cr(3022) (V2-V3) 其中 C r (3022>C /c (3018)+Cj (3014)+C (3026), C/3022)為畫素電極3022所見總電容,C/e(3018)為液晶電 容3018電容值,CJ3014)為儲存電容3014電容值,Cp(3026) 為寄生電容3026電容值。 上述是以第3圖所示第一實施例之晝素單元300為 例,來說明第10圖所繪示驅動波形之實施,然值得注意的 是,此驅動波形亦可應用於第4圖所示之第二實施例晝素 單元400中、第5圖所示之第三實施例畫素單元500中以 及第6圖所示之第四實施例晝素單元600中。 參閱第11圖,其係繪示閘極驅動波形及次晝素之對應 電位,請同時參閱第5圖。其中三階波形包含三個電位, 其中V1>V2>V3。第10A圖左半部為偶數圖框,右半部為 奇數圖框。首先看到偶數圖框部份,此時資料線5008寫入 負極性資料。進入時段T1時掃描線5006被選擇,薄膜電 晶體5010及5012閘極電位上升至VI,薄膜電晶體5010 及5012被打開,資料線電位經由薄膜電晶體5010及5012 寫入畫素電極5022及5024。在時段T1快結束時,此時畫 素電極5022及5024電位約略相等。當進入時段T2時,掃 描線5006電位下降至電位V3,薄膜電晶體5010及5012 24 200805220 關閉,晝素電極5022及5024絕緣。 由於掃描線5006分別藉寄生電容5026及5028耦合於 晝素電極5022及5024,故時段T2時畫素電極5022及5024 電位均會受到掃描線5006的電位變化(VI-V3)之影響。 除此之外,由於掃描線5002分別藉由儲存電容5014 及5016及耦合至晝素電極5022及5024,故晝素電極5022 及5024的電位亦受到掃描線5002的電位變化V2-V3的影 響,僅藉由調整儲存電容5014及5016不同的電容值將晝 素電極5022及5024電位分開,包含不同的伽瑪曲線,而 達到半色調的效果,且可利用掃描線之耦合來降低資料線 的電位輸出範圍,達到低功率效果。晝素電極5024在時段 T2的電位變化△ V(5024)如下: △ K5024)二 4(5028) 0(5024) (V1-V3)- C,(5〇16) Cr(5024) (V2-V3)丨 其中 C r (5024)=C /c (5020HC „ (5016)+C p (5028), C/5024)為晝素電極5024所見總電容值,Cfc(5020)為液晶 電容5020電容值,(^(5016)為儲存電容5016電容值,
Cgi(5028)為寄生電容5028電容值。 而C“(501拉(V2-V3)為掃描線5002電位變化耦合至晝 (5024) 素電極5024所產生。 畫素電極5022在時段T2的電位變化△ V(5022)如下: Δ VC5022)-
25 200805220 其中 C r (5022)=C /c (5018)+C „ (5014HC 识(5026), (5022)為晝素電極5022所見總電容值,Cfc(5018)為液晶 電容5018電容值,CJ5014)為儲存電容5014電容值, CJ5026)為寄生電容5026電容值。 而心(501兮(V2-V3)為掃描線5002電位變化耦合至畫素 (5022) 電極5022所產生。 參閱第11圖右半部奇數圖框部份,此時資料線5008 寫入正極性資料,共同參閱第5圖,原理與偶數圖框大致 相同,其不同之處在於在偶數圖框時段T2時,掃描線5002 電位由V2拉低至V3。這會使由掃描線5006電位變化 VI-V3所造成的晝素電極5022及5024電位變化絕對值增 加。奇數圖框時掃描5002的三階驅動波形則不同,時段 T4掃描線5006電位由VI下拉至V2將薄膜電晶體5010 及5012關閉,掃描線5002的電位則由V3拉回至V2,這 會造成由掃描線5006電位變化V1-V2所造成的晝素電極 5022及5024的電位變化絕對值增加。晝素電極5024在時 段T4的電位變化△ V(5024)如下: △ V(5024)=丨 4(5028) (^(5024) (V1-V2) + C“5〇16) Cr(5024) (V2-V3) 其中 C r (5024)=C/c (5020)+C S,(5016)+C p (5028), Cr(5024)為畫素電極5024所見總電容,Cfc(5020)為液晶電 容5020電容值,Csi(5016)為儲存電容5016電容值,(^(5028) 26 200805220 為寄生電容5028電容值。 畫素電極5022在時段T4的電位變化△ V(5022)如下: △ K5022): 心(5026) Cr(5022) (VI-V2)+ CJ5014) Cr(5022) (V2-V3) 其中 C r (5022)=C /c (5018HC (5014HC #(5026), C/5022)為畫素電極5022所見總電容,U5018)為液晶電 容5018電容值,(^(5014)為儲存電容5014電容值,0(5026) 為寄生電容5026電容值。 上述是以第5圖所示第三實施例之晝素單元500為 例,來說明第11圖所繪示驅動波形之實施,然值得注意的 是,此驅動波形亦可應用於第6圖所示之第四實施例畫素 單元600中。 參閱第12圖,其係繪示閘極驅動波形以及次晝素對應 電位,請同時參閱第5圖。其中閘極驅動波形為四階波形, 四階波形包含四個電位,即VI及V2及V3及V4,其中 V1>V2>V3〉V4。當第12圖的四階波形應用於第5圖所示 第三實施例之晝素單元時,利用掃描線5002之耦合可以抬 生或降低畫素電位,如此就可以減少資料線之電位輸出範 圍,達到低功率效果。 如第12圖偶數圖框所示。此時資料線5008寫入負極 性資料。在時段T1中,掃描線5006電位上拉至VI,薄膜 電晶體5010、5012打開。在時段T1快結束時,晝素電極 27 200805220 5022及5024電位大致相等,此時掃描線5002則會先下拉 至電位V2。待進入時段T2,掃描線5006電位拉至V4將 薄膜電晶體5010、5012關閉,與此同時掃描線5002電位 由V2繼續向下拉回至V3。 由於掃描線5006分別藉寄生電容5026及5028耦合於 畫素電極5022及5024,故時段T2時畫素電極5022及5024 電位均會受到掃描線5006的電位變化(V1-V4)之影響。除 此之外,掃描線5002藉由儲存電容5014及5016耦合至晝 素電極5022及5024,故晝素電極5022及5024的電位尚且 受到掃描線5002的影響,藉著調整不同的儲存電容5014 及5016電容值可使晝素電極5022與畫素電極5024電位分 開。晝素電極5024在時段T2的電位變化△ V(5024)如下: Δ v(5〇24)=HS(vl-V4)+ 仏(5016) Cr(5024) (V2-V3) 其中(:“5024)=(^(5020)+(^(5016)+(^(5028),Cr(5024) 為晝素電極5024所見總電容值,CJ5020)為液晶電容5020 電容值,Csi(5016)為儲存電容5016電容值,Cg,(5028)為寄 生電容5028電容值。 畫素電極5022在時段T2的電位變化△ V(5022)如下: (5022) = « 其中 C r (5022)=C /c (5018HC „ (5014HC #(5026), 28 200805220
Cr(5022)為晝素電極5022所見總電容值,Cfc(5018)為液晶 電容5018電容值,Csi(5014)為儲存電容5014電容值, Cg,(5026)為寄生電容5026電容值。 參閱第12圖奇數圖框,電位變化順序則有所不同,且 此時資料線5008寫入正極性資料。在時段T3中,掃描線 5006電位上拉至電位VI將薄膜電晶體5010、5012打開。 在時段T3快結束時,晝素電極5022與晝素電極5024電位 約略相等,此時掃描線5002下拉至電位V4。時段T4掃描 線5006下拉至電位V2將薄膜電晶體5010、5012關閉,此 時掃描線5002上拉至電位V3,此減少的電位變化(V3-V4) 藉著儲存電容5014及5016耦合至畫素電極5022與5024 使畫素電極5022與5024電位變化。調整不同的儲存電容 5014及5016電容值可使晝素電極5022與晝素電極5024 電位分開。使用四階波形的好處在於降低資料線驅動的驅 動電位範圍,減少了功率消耗。晝素電極5024電位變化△ V(5024)如下:
Δ v(5_—IS(vi-v2)- 匕(5016) Cr(5024) (V3-V4)| 其中 C r (5024>C (5020HC „(5016)+C p (5028),
Cr(5024)為晝素電極5024所見總電容,C/t(5020)為液晶電 容5020電容值,Csi(5016)為儲存電容5016電容值,C“5028) 為寄生電容5028電容值。晝素電極5022的電位變化△ V(5022)如下·· 29 200805220 △ V(5022)二丨 4(5026) Cr(5022) (V1-V2)- ^(5014) Cr(5022)
(V3-Y4) I 其中 C r (5022)=C (5018)+C si (5014)+C (5026), C/5022)為晝素電極5022所見總電容,Cfc(5018)為液晶電 容5018電容值,(^(5014)為儲存電容5014電容值,(^(5026) 為寄生電容5026電容值。 上述是以第5圖所示第三實施例之晝素單元500為 例,來說明第12圖所繪示驅動波形之實施,然值得注意的 是,此驅動波形亦可應用於第6圖所示之第四實施例畫素 單元600中β。 參閱第13圖,其係繪示閘極驅動電位與次晝素對應電 位。其中閘極驅動電位為二步四階波形,原理與第12圖的 一步四階驅動波形大致相同,均是利用掃描線之耦合來抬 生或降低晝素電位,以減少資料線之電位輸出範圍,達到 低功率效果。此波形也有四個電位VI及V2及V3及V4, 其中V1〉V2〉V3〉V4,不同之處在於第13的二步四階驅動 波形,電位變化時均會先拉至電位V3,再到目的電位。如 此可解決時間延遲,避免資料寫入錯誤,以及波形不均勻 的問題。至於晝素電極5022、5024電位變化則與使用一步 四階驅動波形所產生的晝素電極電位變化一樣。 當第13圖所示之驅動波形應用於第5圖所示第三實施 例之畫素單元、,於偶數圖框時,資料線5008寫入負極性資 30 200805220 料。在時段τι時,掃描線5〇〇6電位上拉至V1,薄膜電晶 體5010、5012打開’此時掃描線5〇〇2則會先下拉至電位 V3再上拉至V2。待進入時段T2,掃描線5〇〇6電位先拉至 V3再拉至V4,將薄膜電晶體5〇1〇、5〇12關閉。 由於掃描線5006分別藉寄生電容5〇26及5〇28耦合於 晝素電極5022及5024,故時段Τ2時晝素電極5022及5024 電位均會受到掃描線5006的電位變化(V1_V4)之影響。待 進入時段T3,掃描線5002電位由V2向下拉至V3。 由於掃描線5002分別藉由儲存電容5〇14及5016耦合 至畫素電極5022及5024,故晝素電極5022與5024的電位 尚且文到掃描線5002電位變化V2-V3的影響,使得晝素電 極5022與5〇24的電位變化絕對值增加。藉著調整儲存電 合5014及5016可將晝素電極5022及5024電位分開。晝 素電極5024在時段T3的電位變化△ v(5024)如下: Λ Κ5〇24)=纖(謂+ 纖(V2_V3) 其中 c r (5024)二C /c (5020)+C , (5016)+C p (5028),
Cr(5024)為畫素電極5〇24所見總電容值,Cfc(5〇2〇)為液晶 電容5020電容值,C/5〇16)為儲存電容5〇16電容值, 5〇28)為寄生電容5〇28電容值。 晝素電極5022的電位變化△ V(5022)如下: Δ VC5022). »(Vl-V4) + |g|(V2-V3) 31 200805220 其中 C r (5022>C /c (5018)+C m (5014)+C & (5026), C/5022)為晝素電極5022所見總電容值,(^(5018)為液晶 電容5018電容值,(^(5014)為儲存電容5014電容值, C,s(5026)為寄生電容5026電容值。
參閱第13圖奇數圖框,電位變化順序則有所不同,且 資料線5008寫入正極性資料。時段T4掃描線5006電位上 拉至電位VI將薄膜電晶體5010、5012打開,此時掃描線 5002先下拉至電位V3再至電位V4。時段T5掃描線5006 先下拉至電位V3再上拉至電位V2將薄膜電晶體5010、 5012關閉,晝素電極5022與畫素電極5024絕緣,並產生 掃描線5006的電位變化(VI-V2)。待進入時段T6,此時 掃描線5002上拉至電位V3產生電位變化(V3-V4),造成晝 素電極5022及5024的電位變化絕對值減少,藉著調整儲 存電容5014與5016可使晝素電極5022與晝素電極5024 電位分開。使用四階波形的好處在於能夠用來調變的參數 更多,使晝素電極5022與5024間的電位差有更多不同的 變化,液晶顯示器色彩表現更為均勻。晝素電極5024電位 變化△ V(5024)如下: Δ v(5〇24)= >IS(V1-V2)- 其中 C Γ (5024M: /c (5020)+C (5016HC g,(5028), Cr(5024)為晝素電極5024所見總電容,Cfc(5020)為液晶電 容5020電容值,C5i(5016)為儲存電容5016電容值,(^(5028) 32 200805220 為寄生電容5028電容值。晝素電極5022的電位變化△ V(5022)如下: Δ V(5022)= 4(5026) Cr(5022) (V1-V2)- ^(5014) Cr(5022)
(V3-V4)I 其中 C r (5022)=C /c (5018HC „ (5014HC & (5026), CJ5022)為畫素電極5022所見總電容,C/t(5018)為液晶電 容5018電容值,C/5014)為儲存電容5014電容值,(^(5026) 為寄生電容5026電容值。 上述是以第5圖所示第三實施例之晝素單元500為 例,來說明第12圖所繪示驅動波形之實施,然值得注意的 是,此驅動波形亦可應用於第6圖所示之第四實施例晝素 單元600中。 參閱第14圖,其係繪示一步二階驅動波形。當第14 圖所示之驅動波形應用於第7圖所示第五實施例之晝素單 元時,於偶數圖框時,資料線7008寫入負極性資料。其中 第五實施例之晝素單元與第一實施例至第四實施例晝素單 元最大之不同處在於,第五實施例的兩薄膜電晶體7010與 7022的設計有些許差異,目的在讓此二薄膜電晶體7010 與7022的充電能力不同,藉以將晝素電極7016與7028的 電位分開。二階波形包含兩個電位,其中V1>V2。 第14圖左半部為偶數圖框,右半部為奇數圖框。在偶 數圖框部份,資料線7008寫入負極性資料。在時段T1時, 33 200805220 掃描線7006電位上升至VI,薄膜電晶體7010及7022被 打開,資料線電位由薄膜電晶體7010及7022被寫入至晝 素電極7016及7022,但因為薄膜電晶體7010及7022的充 電能力不一,造成晝素電極7016及7028的電位分開。當 進入時段T2時,掃描線7006電位下降至電位V2,薄膜電 晶體7010及7012關閉,晝素電極7016及7028絕緣。
由於掃描線7006分別籍寄生電容7018及7030耦合於 晝素電極7016及7028,故時段T2時晝素電極7016及7028 電位均會受到掃描線7006的電位變化(V1-V2)之影響。除 此之外,由於偏壓線7002分別藉由儲存電容7014及7026 耦合至晝素電極7016及7028偏壓線7002,故晝素電極7016 及7028的電位尚且受到偏壓線7002電位變化(VI-V2)的影 響,由於在時段T2中偏壓線7002的電位由V2拉至VI, 此電位變化(V1-V2)耦合至晝素電極7016與7028,造成晝 素電極7016與7028電位變化絕對值減少。藉著調整可變 儲存電容7014及7026可進一步分離晝素電極7016與7028 電位。晝素電極7016的電位變化△ V(7016)如下: △ V(7016)= | q(70l8) Cr(7016) (V1-V2)- C5/(7014) Cr(7016) (Vl-V2)| 其中 C r (7016)=C /c (7020)+C „ (7014)+C p (7018), C,(7016)為晝素電極7016所見總電容值,C/t(7020)為液晶 電容7020電容值,Cgs(7018)為寄生電容7018電容值。 而·$ (V1-V2)為偏壓線7002電位變化耦合至晝 Cr(7016) 34 200805220 素電極7016所產生。 晝素電極7028的電位變化△ V(7028)如下: Δ V(7028)=| -C^--〇)-(V1 -V2)- C^(7Q26) (V1 -V2)[ I Cr(7028) v 7 Cr(7028)v 71 其中 C r (7028)=C /c (7032)+C „ (7026)+C p (7030), Cr(7028)為晝素電極7028所見總電容值,C/e(7032)為液晶 電容7032電容值,Cgs(7030)為寄生電容7030電容值。 而^(V1_V2)為偏壓線7002電位變化耦合至晝素 (702〇) 電極7028所產生。 奇數圖框部份,資料線7008寫入正極性資料。在時段 T3時,掃描線7006電位上升至VI,薄膜電晶體7010及 7022被打開,資料線電位由薄膜電晶體7010及7022被寫 入至晝素電極7016及7028,但因為薄膜電晶體7010及7022 的充電能力不一,造成晝素電極7016及7028的電位分開。 當進入時段T4時,掃描線7006電位下降至電位V2,薄膜 電晶體7010及7012關閉,晝素電極7016及7028絕緣。 由於掃描線7006分別藉寄生電容7018及7030耦合於 晝素電極7016及7028,故時段T4時晝素電極7016及7028 電位均會受到掃描線7006的電位變化(V1-V2)之影響。除 此之外,由於偏壓線7002分別藉由儲存電容7014及7026 耦合至畫素電極7016及7028,故晝素電極7016及7028 的電位尚且受到偏壓線7002電位變化的影響,由於在時段 35 200805220 T4中偏壓線7002的電位由VI拉回至V2,此增加的電位 變化(VI-V2)耦合至晝素電極7016與7028,造成晝素電極 7016與7028電位變化絕對值增加。藉著調整儲存電容7014 及7026可進一步分離晝素電極7016與7028電位。晝素電 極7016的電位變化△ V(7016)如下;
△ V(7016)= 4(7018) Cr(7016) (Vl-V2)+ Q(7〇i4) Cr(7016) (Vl-V2)|
其中 C r (7016)=C /c (7020)+C w(7014)+C p (7018), K7016)為晝素電極7016所見總電容值,C/e(7020)為液晶 電容7020電容值,Csi(7014)為儲存電容7014電容值,
Cg5(7018)為寄生電容7018電容值。 而(V1-V2)為偏壓線7002電位變化耦合至晝 Cr(7016) 素電極7016所產生。 晝素電極7028的電位變化△ V(7028)如下··
△ V(7028)=| 4(7030) Cr(7028) (Vl-V2)+ C,(7〇26) Cr(7028) (Vl-V2)| 其中 C r (7028)=C /c (7032)+C (7026)+C p (7030),
Cr(7028)為晝素電極7028所見總電容值,(^(7032)為液晶 電容7032電容值,CJ7026)為儲存電容7026電容值, C,,(7030)為寄生電容7030電容值。 而^^|(V1-V2)為偏壓線7002電位變化耦合至晝素 36 200805220 電極7028所產生。 .·不口上述所本發明藉由將—畫素單元區隔成兩次 畫素’而每-次晝素中包含獨立之薄膜電晶體、液晶電容 與儲存電容’藉此兩次晝素所形成之不同種畫素電遷互相 補償與平均’可和緩一畫素單元内之色偏現像 雖然本發明已以數個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 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 ^範圍内’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 範圍^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37 200805220 【圖式簡單說明】 3本發明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優點與實施例 =更月,,、、員易懂,所附圖式之詳細說明如下·· L:A曲:為一垂直排列向列型彩色液晶顯示器,其穿透率- 電壓曲線圖。 弟1B圖為一垂直排列向列型彩色液晶顯示器 伽瑪曲線之穿透率·電壓曲線I 、、、 第2A圖為一傳統之Cc型晝素單元。
第2B圖為一傳統之ττ型晝素單元。 第2C圖為一傳統之cc型晝素單元之伽瑪特性曲線圖。 第2D圖為一傳統之ττ型畫素單之伽瑪特性曲線圖。 第3圖係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畫素單元概略圖示。 第4圖係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晝素單元概略圖示。 第5圖係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畫素單元概略圖示。 第6圖係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晝素單元概略圖示。 弟7圖係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晝素單元概略圖示。 第8圖係為三階驅動波形圖。 第9圖係為四階驅動波形圖。 弟10圖係為二步四階驅動波形圖。 第11圖係為三階驅動波形圖。 第12圖係為四階驅動波形圖。 第13圖係為二步四階驅動波形圖 第14圖係為二階驅動波形圖。 38 200805220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2 : 正視角穿透率-電壓曲線 104 : 偏視角穿透率-電壓曲線 106 : 低臨界電壓穿透率-電壓曲線 108 : 高臨界電壓穿透率-電壓曲線 110 : 單調穿透率-電壓曲線 202 : 薄膜電晶體 214 : 液晶電容 204 : 儲存電容 218 : 薄膜電晶體 206 : 次晝素電極 220 : 薄膜電晶體 208 : 液晶電容 222 : 畫素電極 210 : 儲存電容 224 : 晝素電極 212 :次晝素電極 300, 400, 500, 600 和 700 :晝素單元 3002, 3006, 4002, 4006 ··掃描線 3004和4004 ··共同電極線 3008, 4008, 5008, 6008, 7008 ··資料線 3010, 3012, 4010, 4022:薄膜電晶體 3014, 3016, 4014, 4026 :儲存電容 3018, 3020, 4020, 4032 :液晶電容 302, 304, 402, 404 :次晝素 3022, 3024, 4016, 4028 :晝素電極 3026, 3028, 4018, 4030 ··寄生電容 5002, 5006, 6002, 6006, 7006 :掃描線 5010, 5012, 6010, 6022, 7010, 7012 :薄膜電晶體 5014, 5016, 6014, 6026, 7014, 7026 :儲存電容 39 200805220 5018, 5020, 6020, 6032, 7020, 7032 : 502, 504, 602, 604, 702, 704 :次晝素 5022, 5024, 6016, 6028, 7016, 7028 : 5026, 5028, 6018, 6030, 7016, 7028 : 液晶電容 晝素電極 寄生電容
40

Claims (1)

  1. 200805220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液晶顯示器,包含: 一基板; 一第一掃描線與一第二掃描線,排列於該基板上; 一貧料線與一晝素單元,亦排列於該基板上,且該畫素 '單元包含一第一次晝素與一第二次晝素; ♦第一溥膜電晶體,位於該第一次晝素中,包含一第一 閘極輕接於該第一掃描線、一第一源極以及一第一淡 _ 極;以及 一第二薄膜電晶體,位於該第二次晝素中,包含一第二 閑極耗接於該第一掃描線、一第二源極以及一第二汲 極; 其中’該第一源極經由一第一電容耦接於一第一電壓 源’该第二源極經由一第二電容耦接於一第二電壓源, 该第一汲極耦接於該資料線。 _ 2·如申睛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其中該第二 汲極耦接於該資料線。 3_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其中該第二 電壓源為該第二掃描線所提供。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其中該第一 電壓源為該共同電極線所提供。 200805220 申明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其中該第一 電壓源為該第二掃描線所提供。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其中該第二 汲極耦接於該第一源極。 —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其中該第二 電壓源為該第二掃描線所提供。 i 8·如申請專利範圍帛7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其中該第一 電壓源為該共同電極線所提供。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其中該第一 電壓源為該第二掃描線所提供。 1〇·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其中該第一 • 與第二電壓源為同一電壓源。 11 · 一種液晶顯示器之驅動方法,包含: 提供一高電位給一第一掃描線,藉以使得一資料線對— 第一次晝素之晝素電極與一第二次晝素之畫素電極,寫 入一資料訊號;以及 提供一低電位至一第一掃描線,使該第一薄膜電晶體和 該第二薄膜電晶體絕緣於該資料線; 其中’該第一掃描線於該高電位與低電位轉換之後,— 42 200805220 第二掃描線對該第一次晝素之晝素電極與該第二次佥 素之畫素電極產生一耦合電位。 &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驅動 成,其為一三階 驅動方法,並由一第一電位、一第二電位與一第三電位 所控制,該第一電位大於該第二電位, — 必弟一電位大 於該第三電位。 1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驅動方法,其中該高電 位為該第一電位,該低電位為,該第二電位,且該輕合電 位係由該第二掃描線自該第三電位轉換至該第二電°位 時所造成。 1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驅動方法,其中該高電 位為該第一電位,該低電位為該第三電位,且該耜合電 位係由該第二掃描線自該第二電位轉換至該第三電位 時所造成。 1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驅動方法,其為一四 驅動方法,並由一第一電位、一第二電位、一第三電 與一第四電位所控制,該第一電位大於該第二電位, 第一電位大於該第三電位,該第三電位大於該第四1 位0 申明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驅動方法,其中該高電 43 200805220 為°亥第電位,該低電位為該第二電位,且該敕合電 系由忒第一掃描線自該第四電位轉換至該第三電位 時所造成。 如中明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驅動方法,其中該高電 位為該第-電位,該低電㈣該第四電位,且該搞合電 系由4第_掃描線自該第二電位轉換至該第三電位 時所造成。
    ·=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驅動方法,其中該高電 為该第-電位,該低電位為該第三電位,且該柄合電 係由該第二掃描線自該第四電位轉換 時所造成。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驅動方法,其中該高電
    =為該第-電位,該低電位為該第三電位,且該柄合電 位係由該第二掃摇線自#I *㈣線自6亥弟二電位轉換至該第三電位 時所造成 44
TW095124379A 2006-07-04 2006-07-04 Liquid crystal display TWI328211B (en)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5124379A TWI328211B (en) 2006-07-04 2006-07-04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11/527,463 US7903068B2 (en) 2006-07-04 2006-09-27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5124379A TWI328211B (en) 2006-07-04 2006-07-04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05220A true TW200805220A (en) 2008-01-16
TWI328211B TWI328211B (en) 2010-08-01

Family

ID=389187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5124379A TWI328211B (en) 2006-07-04 2006-07-04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7903068B2 (zh)
TW (1) TWI328211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62282B2 (en) 2008-10-03 2013-06-11 Hannstar Display Corporatio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TWI402590B (zh) * 2008-12-26 2013-07-21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用來改善色偏現象之液晶顯示裝置
TWI408640B (zh) * 2008-02-22 2013-09-11 Wintek Corp 顯示器驅動方法
TWI416481B (zh) * 2009-01-22 2013-11-21 Innolux Corp 液晶顯示器與液晶顯示面板
CN105825827A (zh) * 2015-01-26 2016-08-03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21771B (en) * 2006-09-08 2010-03-11 Au Optronics Corp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KR101348755B1 (ko) 2007-04-04 2014-01-0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JP5116359B2 (ja) * 2007-05-17 2013-01-09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液晶表示装置
KR101394434B1 (ko) * 2007-06-29 2014-05-1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그의 구동 방법
CN101369075B (zh) * 2007-08-15 2010-05-26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1216645B (zh) * 2008-01-04 2010-11-10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低色偏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TW201013621A (en) * 2008-09-23 2010-04-01 Acer In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pixel driving device for th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JP4735998B2 (ja) * 2009-02-20 2011-07-27 奇美電子股▲ふん▼有限公司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ックス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CN102023443B (zh) * 2010-07-30 2014-01-22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
CN201867560U (zh) * 2010-11-08 2011-06-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和液晶显示器
TWI469126B (zh) * 2012-09-05 2015-01-11 Au Optronics Corp 顯示面板的像素驅動方法
CN103293809B (zh) * 2013-05-28 2015-09-30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抗色偏显示面板
KR102270258B1 (ko) * 2014-11-28 2021-06-2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439000B (en) * 1997-04-28 2001-06-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its driving method
US7109958B1 (en) * 2002-01-15 2006-09-19 Silicon Image Supporting circuitry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pixels
TW548615B (en) * 2002-03-29 2003-08-21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 Display panel having driver circuit with data line commonly used by three adjacent pixels
JP4342200B2 (ja) * 2002-06-06 2009-10-1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US7079100B2 (en) * 2002-12-20 2006-07-18 Sanyo Electric Co., Ltd. Active matrix type display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08640B (zh) * 2008-02-22 2013-09-11 Wintek Corp 顯示器驅動方法
US8462282B2 (en) 2008-10-03 2013-06-11 Hannstar Display Corporatio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TWI402590B (zh) * 2008-12-26 2013-07-21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用來改善色偏現象之液晶顯示裝置
TWI416481B (zh) * 2009-01-22 2013-11-21 Innolux Corp 液晶顯示器與液晶顯示面板
CN105825827A (zh) * 2015-01-26 2016-08-03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5825827B (zh) * 2015-01-26 2020-06-19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80007506A1 (en) 2008-01-10
TWI328211B (en) 2010-08-01
US7903068B2 (en) 2011-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805220A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JP4083258B2 (ja) ディスプレイ装置及びその行選択ラインスキャナ
US6590552B1 (en) Method of driv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5567118B2 (ja) ディスプレイ回路及びその動作方法
EP2495718B1 (en) Pixel circuit and display apparatus
TWI397734B (zh) 液晶顯示器及其驅動方法
TW200537417A (en) Display driv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comprises of the display driving device
JP2002268613A (ja)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CN102725788B (zh) 像素电路和显示装置
EP2511754A1 (en) Pixel circuit and display apparatus
JP5351973B2 (ja) 画素回路及び表示装置
KR20160088404A (ko) 어레이 기판, 액정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구동방법
CN102498509B (zh) 像素电路和显示装置
US20090085849A1 (en) Fast Overdriving Method of LCD Panel
US20210233448A1 (en) Pixel circuit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KR100350726B1 (ko) 액정표시장치의 게이트 구동방법
TW200811794A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apable of compensating feed-through voltag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115083335A (zh) 像素电路及显示面板
EP1416467A1 (en) Display drive method, display element, and display
TW201015519A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US20040263507A1 (en) Power-saving circuits and methods for driving active matrix display elements
US20130147783A1 (en) Pixel circuit and display device
WO2012056804A1 (ja) 表示装置
KR101232164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US20100020001A1 (en) Active matrix array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