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805174A - Data reader and positioning system - Google Patents

Data reader and positioning system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805174A
TW200805174A TW095136780A TW95136780A TW200805174A TW 200805174 A TW200805174 A TW 200805174A TW 095136780 A TW095136780 A TW 095136780A TW 95136780 A TW95136780 A TW 95136780A TW 200805174 A TW200805174 A TW 20080517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radio
data
reader
un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51367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oshimi Koyama
Nobuyuki Nonaka
Norio Kotera
Original Assignee
Aruze Corp
Se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37667159&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TW200805174(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603952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7129680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613280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7303972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613281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7304874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620992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7129688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Aruze Corp, Seta Corp filed Critical Aruze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8051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05174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00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 G06K7/10316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using at least one antenna particularly designed for interrogating the wireless record carri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1/00Systems for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not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 G01S11/02Systems for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not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using radio waves
    • G01S11/06Systems for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not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using radio waves using intensity measurem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74Systems using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secondary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 G01S13/82Systems using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secondary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wherein continuous-type signals are transmitted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5/00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 G01S5/02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using radio waves
    • G01S5/14Determining absolute distances from a plurality of spaced points of known lo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00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 G06K7/1001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resolving collision on the communication channels between simultaneously or concurrently interrogated record carriers.
    • G06K7/1007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resolving collision on the communication channels between simultaneously or concurrently interrogated record carriers. the collision being resolved in the spatial domain, e.g. temporary shields for blindfolding the interrogator in specific direc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00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 G06K7/10316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using at least one antenna particularly designed for interrogating the wireless record carriers
    • G06K7/10326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using at least one antenna particularly designed for interrogating the wireless record carriers the antenna being of the very-near field type, e.g. capacitive

Description

200805174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一資料讀取器及一定位系統,且更明確地 說,係關於一用於自諸如RFID標籤、無線電Ic標鐵等儲存 媒體(可耩由無線電波自該儲存媒體讀取資料)讀取資料之 資料讀取器,及使用該資料讀取器之定位系統。 【先前技術】
隨著最近無線電通信技術及資訊處理技術的發展,已發 展藉由將各種資訊儲存於一稱為無線電Ic標籤之儲存媒體 中且用無線電波讀取該資訊來管理物品。作為該技術之一 實例,在(例如)曰本專利特許公開申請案第1〇_334198號中 揭示了-種資料讀取系、统,其用於藉由為圖書館中之圖書 指派一儲存圖書之名稱或編碼之1(:標籤且用一靠近書架安 裝之s貝取器項取該標籤來管理圖書。 在以上提及之資料讀取系統中,可能存在以下狀況··視 品或或位置而疋,即使在—讀取器所輻射的用於讀取之無 線電波之範圍内,亦難以或不可能在其環境中讀取資料, 因為在某'點處,被牆壁、物品等反射的用於讀取之無線 電皮之反射波及用於取之無線電波之直接波指示相反相 "干擾在存在干擾之點處,無線電”標籤不能接 收來自讀取之爾% a &
^ °用於碩取之無線電波。因此,自無線電1C 標籤讀取資料失敗。 當^c供複數個讀取 I 取斋及用於讀取器之複數個天線時,每 天綠輕射出的用热 ;靖取之無線電波彼此干擾,且在以上 114763.doc 200805174 提及之干擾存在之點處,自無線電ic標籤讀取資料失敗。 本發明之優點為··提供一種資料讀取器,其能夠改變死 點(零點’其為歸因於資料讀取器輻射出的用於讀取之無 線電波之干擾而難以或不可能讀取資料之點/區域)之出現 位置’且不管無線電1C標籤之位置如何而讀取資料。 【發明内容】 作為用於解決以上提及之問題的方法,本發明具有以下 特徵。
提議一根據本發明之資料讀取器,其為一用於自一儲存 媒體(例如,一無線電IC標籤)讀取一單獨位置處的資料之 資料凟取器,該儲存媒體具備一用於儲存資料之儲存單元 及一用於傳輸儲存於該儲存單元中之資料的通信天線。 該貧料讀取器包括:複數個天線單元,其用於與一儲存 媒體傳輸及接收資料;及—連接至每—天線單元的控制單 元(例如,一讀取器/寫入器或一讀取器/寫入器控制裝 置),其中每一天線單元可根據該控制單it改變輻射特性 (例如,電場圖案、射束方向、射束寬度等)。 根據該資料讀取器,不管儲存媒體之位置如何,可藉由 改變天線構件之輻射特性來避免歸因於直接波、反射^等 的賴之出現,或可藉由改變出現位置來避免歸因於死點 的讀取禁止狀態(read disaMed status),藉此執行資料讀取 而不發生讀取資料失敗^ 、 以上提及之資料讀取器可進一步具有以下特徵,亦即, 該控制單核詩天線單元之方向性及其他天線單元之 114763.doc 200805174 方向性。 利用該資料讀取器,另一天線構件輻射出的 干擾自-儲存《傳輸之弱無線電波 波不 之位置如何:可執r資料讀取並且不發生 (不出現無線電1C標籤之讀取錯誤)。 該資料讀取器可進一步具有以下特徵。亦即,在1次、, 讀取器中,該㈣單元藉由順序驅動該複數個天線單貝料 改變該等天線單元輻射出的無線電波之方向。 -來
利用該資料讀取器,在輻射來自複數個 _ tl ^ 八綠早π的用於 貧料言買取之無線電波之狀況了,另—纟線單元輻射出的無 線電波不干擾自一儲存媒體傳輸之弱無線電波,藉此不: 儲存媒體之位置如何〜,可執行一資料讀取並且不發生接& 資料失敗。 天唄取 以上提及之資料讀取器可進一步具有以下特徵。亦即, 當該複數個天線單元中之兩個或兩個以上單元被 』驅動 時,該控制單元控制該等天線單元以使得該等同時驅動之 天線單元之每一者的射束方向不同於其他天線單元 向。
利用該資料讀取器,在輻射來自複數個天線構件的用於 資料讀取之無線電波的狀況下,另一天線構件轄射 I ^ 71\\ 線電波不干擾自一儲存媒體傳輸之弱無線電波,藉此不管 儲存媒體之位置如何,可執行一資料讀取且不發生讀取資 料失敗。 本發明之第二態樣提議一資料讀取器,其用於自儲存媒 114763.doc 200805174 體(例如,-無線電IC標籤)讀取一單獨位置處的資料,該 等儲存媒體各自具有—用於健存資料之儲存單元及一用^ 傳輸儲存於該儲存單元中之資料的通信天線。 該育料讀取器提議包括:控制構件(例如,一讀取器/寫 入盗)’其用於藉由調變一载波而產生一調變信號且將該 產生之調變《提供給天線構件;及複㈣天線構件(例 如’一天線單元),其用於藉由將該調變信號輻射至空中 來傳輸用於讀取之無線電波以與一儲存媒體傳輸/接收資 料,其中該控制構件包括一用於改變載波之相位的相位調 整構件(例如,相位調整電路)。 利用該資料讀取器,可藉由改變—載波之相位來改變死 點之出現位置。因此’雖然存在—暫時位於―死點中之無 線電ic標籤,但該死點可在相位^變後移除,藉此避免一 讀取禁止狀態,且執行一資料讀取且不發生讀取資料失 敗。 該資料讀取器可具有以下特徵。亦即,相位調整單元可 ,步改變(例#,改變π/2)一載波之相位。利用該資料讀取 為,可藉由逐步改變一載波之相位來改變死點之出現位 置。因此’雖然存在—暫時位於__死點中之無線電即票 籤二但該死點可在相位改變後移除,藉此避免一讀取禁止 狀態’且執行-資料讀取且不發生讀取資料失敗。該相位 可改變一預定量(例如,改變π/2)。 利用該資料靖取器,雖然當前存在一位於一死點中之無 線電1C標籤,但該死點可藉由改變相位來移除,藉此不管 114763.doc 200805174 儲存媒體之位置如何,可讀取資料且不發生讀取資料失敗 (不出現無線電1C標籤之讀取錯誤)。 本發明之第三態樣提議一定位系統,其為一用於藉由讀 取儲存媒體(諸如一無線電IC標籤尊)來指定一儲存媒體之 位置之系統。 該定位系統包括:複數個天線單元,其用於藉由使用具 有不同極化方向(例如,垂直極化、水平極化、順時針圓 極化、逆時針圓極化等)的無線電波自儲存媒體(例如,一 無線電1C標籤)讀取資料,該等儲存媒體各自具有一用於 儲存資料(例如,一特定ID)之儲存單元及一用於傳輸儲存 於該儲存單元中之資料的通信夭線; 連接至該4天線單元的控制單元(例如,一讀取器/寫 器或5賣取器/寫入器控制裝置),其用於控制該等天線 單元以使得該等天線單元之輻射特性(例如,電場圖案、 射束方向、射束寬度等)改變;及 一疋位單(例如,一定位裝置),其用於基於信號之強 度计异每一儲存媒體之位置,該等信號之強度係作為藉由 使用具有不同極化方向的無線電波,同時使該等天線單元 改變其輻射特性而進行的對儲存於儲存媒體中之資料之讀 取操作之結果而獲得的。 利用該定位系統,一儲存媒體(諸如一無線電IC標籤等) 係藉由具有不同極化方向的無線電波,同時改變該等天線 構件之輻射特性來讀取,藉此雖然該無線電IC標籤位於一 所明的死點中,或不管該無線電IC標籤(或更明確地說, 114763.doc 200805174 其天線)之方向如何,亦可為無線電1c標籤接收具有足夠 無線電波強度的用於讀取之無線電波,穩定 電1C標籤且指定該位置。 ”、、琛 本發明之第四離揭描4¾ ^ /J. 怎樣k4一定位系統,其用於藉由 儲存媒體(諸如一 a後雷ΙΓ庐您、水4t — …、琛電ic軚戴)來指定一儲存媒體之位 置。 該疋位系統包括··複數個天線單元,其用於藉由使用且 有不同中心頻率(例如,—指派頻帶被分成複數個部分時 的頻道)的無線電波自儲存媒體讀取資料,該等儲存媒體 各自具有-料儲存資料之料單元及—用於傳輸儲存於 該儲存單元中之資料的通信天線;—連接至該等天線單元 的控制單元(例如,-讀取器/寫入器或一讀取器/寫入器控 制裝置)’其用於控㈣等天線單元以使得該等天線單元 之輻射特性(例如,電場圖案、射束方向、射束寬度等)可 改變;及-定位單元(例如,—定位裝置),其用於基於信 號之強度計算每-儲存媒體之位置,該等信號之強度係作 為藉由使用具有不同中心頻率的無線電波,同時使該等天 線單元改變其輻射特性而進行的對該等儲存媒體之資料之 讀取操作的結果而獲得的。 利用該定位系統,藉由使用具有不同中心頻率的無線電 波,同時改變該等天線構件之輻射特性,雖然一無線電ic 標籤位於一使用一中心頻率之無線電波的死點中,但當使 用具有另一中心頻率之無線電波時,該標籤因波長有差別 而不位於該死點中。因此,可為無線電1(:標籤接收具有足 114763.doc -11- 200805174 藉此穩定地讀取 夠無線電波強度的用於讀取之無線電波 一無線電1C標鐵且指定該位置。 本發明之第五態樣為第三態樣與第四態樣之組合且提議 -定位系、统,其用於藉由讀取—儲存媒體(諸如無線㈣ 標籤等)來指定一儲存媒體之位置。 '
該定位系統包括··複數個天線單元,其用於藉由使用且 有不同極化方向(例如,垂直極化、水平極化、順時針圓 極化、逆時針圓極化等)及中心頻率⑽如,H頻帶被 分成複數個部分時的頻道)的無線電波而自儲存媒體(例 如無線電1¾籤)讀取資料(例如,一特定ID),該等儲存 媒體各自具有—用於儲存資料之儲存單元及-用於傳輸儲 存於該儲存單元十之資料的通信天線;-連接至該等天線 =元的控制單元(例如,—讀取器/寫人器或—讀取器/寫入 时控制裝置)’其用於控制該等天線單元以使得該等天線 皁π之輻射特性(例如,電場圖案、射束方向、射束寬度 等)可改變,及一定位單元(例如,一定位裝置),其用於基 於4號之強度計算每一儲存媒體之位置,該等信號之強度 系作為藉由使用具有不同極化方向及不同中心頻率的無線 電波,同時使該等天線單元改變其輻射特性而進行的對儲 存於儲存媒體中之資料之讀取操作的結果而獲得的。 利用該定位系統,藉由具有不同極化方向及中心頻率的 -、線電波,同時改變該等天線構件之輻射特性來讀取一儲 存媒體(諸如一無線電IC標籤等),藉此雖然該無線電IC標 鐵位於一所謂的死點中,或不管無線電1C標籤(更明確地 114763.doc -12- 200805174 說,其天線)之方向如何,亦可為無線㈣標鐵接收且有 足夠無線電波強度的用於讀取之無線電波,穩定地讀取一 無線電IC且指定該位置。 、 本發明之第六態樣提議一定位系統,其用於藉由讀取— 儲存媒體(諸如一無線電IC標籤等)來指定該儲存媒體之位 置。
該定位系統包括:複數個天绩I 天線早70,其用於自儲存媒體 (例如,一無線電IC標籤)讀取資料(例如,一特定⑴),該 等儲存媒體各自具有一用於儲存資料之儲存單元及一用^ 傳輸儲存於該儲存單元中之資料的通信天線’· :連接至該等天線單元的控制單元(例如,—讀取器/寫 时^或咳取器/寫入盗控制裝置),其用於控制該等天線 早π以使得該等天線單元之轄射特性(例如,電場圖案、 射束方向、射束寬度等)可改變,·及 疋位早元(例如,一定你駐番、甘to (位裝置),其用於藉由使用成功 二Γ作之數ί來計算每一儲存媒體之位置,該成功讀取 使該4天線早疋讀取該等儲存媒體複數 同時使該等天線單元改變其輕射性而獲得。 儲;^該疋位系統’一儲存媒體之位置可藉由移除死點之 體之讀取錯誤來指定,而不影響來自一儲存媒體之 “、、'、、電波之強度因通過障礙物的波動。 =上提及之定位系統中,該定位構件可進一步記錄當 信儲存媒體成功執行一讀取時自每一儲存媒體接收之 β ^之強度’且使用該信號之強度及成功讀取之數目計算 114763.doc -13- 200805174 一儲存媒體之位置。 【實施方式】 以下藉由參看附圖詳細描述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 [A·第一實施例] [Α·1·基本組態] 以下藉由參看附圖描述根據第一實施例之資料讀取器。 首先’在下文中闡釋根據一實施例之資料讀取器之基本組 恶之一實例。
圖1為展示資料讀取器之基本組態之一實例之功能的方 塊圖。 一資料讀取器1係由一讀取器/寫入器控制裝置10、一連 接至讀取器/寫入器控制裝置10之讀取器/寫入器20及一連 接至頊取器/寫入器20之天線單元30組成。 磺取器/寫入器控制裝置1〇命令讀取器/寫入器2〇執行一 讀取操作且將自—無線電IC標籤爾取之資料傳輸至讀取 器/寫入器20,儲存自讀取器/寫入器2〇接收之資料,且執 行預定的資訊處理(例如,顯示一庫存清單等)。讀取器/寫 入器控制裝置1G可為(例如)電腦、各種控制器等。 讀取器/寫入器20包括-控制單元21及一連接至 Γ入?=/接收單元22。控制單元21接收-來自讀取器/ ”制裝置1〇之指令’根據該指令驅動傳輪/接收單 ,且將自傳輸/接收單元22輸出之資料(讀 : IC標藏4〇)傳輸至讀取器/寫入器控制裝置1Ge 線電 傳輸/接枚單元22具有經由天線單元3g與無線㈣標鐵 114763.doc -14- 200805174 40進订育料通信的功能。傳輸/接收單元22具有一調變單 凡23及一解調變單元24。調變單元23根據自控制單元幻接 收之資訊(諸如預定之命令、請求、指令等)在一預定調變 糸^中調變-载波,產生一經調變載波(調變信號),且將 其提供給天線單元3〇。解調變單元%根據視儲存於無線電 1C標籤4G中之資料而定之信號解調變在—預定調變系統中 …周變之5周變信號,榻取—視該資料而定之信號,且將其 傳輸至控制單元21。 a 。。天線單元30將-自讀取器/寫入器2〇(更明確地說,調變 早兀23)接收之經調變载波輻射至空中,將無線電波輻射 至無線電1C標籤40’接收該無線電IC標籤輻射出的調變信 號’且將該調變信號提供給讀取器/寫入器2〇(更明確地 說,解調變單元24)。天線單元3〇係由一發射天線及一接 收天線(附圖中未展示)及一保護該等天線之盒子⑽圖中未 展不)組成。天線單元3〇與讀取器/寫入器2〇分開且經由一 電纔等連接至讀取器/寫人㈣。因此,天線單元30可安 :在、-遠離讀取器/寫入器2〇的地方。在另一組態實例 ,連接至讀取器7寫人器2G的複數個天線單元30中的- 者可倂入至讀取器/寫入器2〇中。 無二電:。包括記憶體41、一控制單元I 一傳輸 早^ 天線Μ。記憶體41為一儲存待讀取之資 訊(諸如關於貨物資訊、發送 、 要^ 貝訊專的識別碼)之儲存裝 m早讀解譯來自讀取器/寫…之命令、請 求、#曰令#,且執行一對靡择。 w /、乍。如同讀取器/寫入器2〇 114763.doc -15- 200805174 -樣,傳輸/接收單元43包括一調變單元及一解調變單元 (附圖中未展示),且調變/解調變―信❹與讀取器 器2〇進行資料通信。天線44接收—來自讀取器/寫入器 之調變信號,將該信號供應給傳輸/接收單元“,接收一 來自傳輸/接收單元43之調變波’且將該調變波輻射至空 中以允許讀取器/寫入器20接收該波。 資料讀取器1可由複數個天線單元3G組成,且開關並使 用複數個天線單元3 0。 圖2為展示具有複數個天線單元3〇之資料讀取器i之組態 之一實例之功㈣方塊料讀取^巾,天線單 :3〇1、3〇2、…….、3〇ίΛ連接至讀取器/寫入器20。讀取 器/寫入1120進-步包括—天線開關單元25,天線開關單 兀25在&制單疋21之控制下將ν個天線單元%、 2 ...... 3〇ν選擇性地連接至傳輸/接收單元22,且使用 所要天線單與無線電1C標籤4〇進行資料通信。在圖2 中,與圖1所示之裝置及組件相同的袋置及組件被指派與 圖1所示之參考數字相同的參考數字,且此處省略其闊 釋。 _圖3為展^具有複數㈣取ϋ/寫人H20及複數個天線單 元30之貝料β貝取器!之組悲、之—實例之功能的方塊圖。在 資料讀取器1中’N個讀取器/寫人器%、......、2Gn係連接 至讀取器/寫入器控制裝置1〇,且n個天線單元3〇1、.... 3〇N係連接至對應讀取器/寫入器2〇1、……、2〇〆讀取器 寫入器控制裝置10可控制讀取器/寫入器%、......、%, 114763.doc -16 - 200805174 以使得讀取器/寫入器20!、......、20>^可猸*上丄Λ N J獨立地操作。因 此,資料讀取器1將一指令選擇性地傳輸至讀取器/寫入器 2〇1、……、20n,藉此自該等N個天線單元‘3〇1 : ]〇2 ' ......3~巾選擇所要的天線單元3G ’且與無線電職 籤40進行資料通信。在圖3中,與圖!所示之裝置及組件相 同的裝置及組件被指派與圖丨所示之參考數字相同的參考 數字,且此處省略其闡釋。 [Α·2·死點之出現及移除]
士以下將w釋視使用資料讀取m時的環境條件而受用於 讀取之無線電波干擾出現的禁止或難以讀取之點/區域(在 下文中被稱為死點)。 圖4A展示當一讀取器/寫入器2〇及一天線單元3〇排列在 -封閉空間(例如’倉庫、大樓中之房間)彻中時的電場圖 案及死點。接收一來自讀取器/寫入器2〇之經調變載波的 天線單元將無線電波輻射至空中。容納在天線單元3〇中之 天線(圖4A中未展示)具有具備方向特性之特定輻射,且水 平方白上的方向特性展示為電場圖案。天線單元之 射束方向由箭頭標記406指示。 天線單元30輻射出的無線電波朝各種方向輻射。在空間 4〇〇中之點P處,接收直接波4〇2A(其作為直接自天線單元 30接收之無線電波),且亦接收一反射波404A(其由來自天 線單70 30的另一直接波403A傳輸至空間400中之壁而產 生)。此時,反射波4〇4A在具有足夠電場強度之狀態下到 達位置P °因此,視無線電波之波長與直接波4〇2a及反射 114763.doc •17- 200805174 波404A之行進距離之間的關係而定,直接波402A與反射 波404 A在极位上係相反的,藉此彼此消除且在位置p周圍 產生一死點405A。 另一方面,在作為空間400中之另一點的位置Q中,在位 置Q處接收直接波402B(其作為直接自天線單元30接收之無 線電波)’且在位置Q處接收一反射波404B(其由來自天線 單元30之另一直接波403B傳輸至空間400中之壁而產生)。 然而,另一直接波403B之電場強度較弱,且因,此反射波 404B之電場強度亦較弱。因此,雖然在位置q中,直接波 402B與反射波404B在相位上係相反的,但直接波402B未 被移除,且位置Q周圍不存在死點。 在圖4A中,僅展示了一個死點405A,但死點可在複數 個點處出現。當無線電1C標籤40位於死點405A中時,無線 電1C標籤40不能與讀取器/寫入器20通信。因此,讀取器/ 寫入器20不能讀取位於死點405處之無線電1C標籤40中的 資料。 圖5為展示在一條件下的距天線單元30之距離與該天線 單元所輻射的無線電波之電場強度之間的關係的圖。在圖 5中,曲線501指示假設不出現死點時的電場強度。曲線 502指示假設死點出現時的電場強度。直線5〇3指示無線電 1C標籤40可接收之無線電波的最小電場強度。 在假設不出現死點時,電場強度隨著與天線單元3〇之距 離的增加而適度下降。另一方面,由於實際上出現一死 點’所以出現諸如曲線5〇2之電場強度的變化。在此狀況 114763.doc -18- 200805174 下,由於區域504係超出直線5〇3所指示的最小電場強度的 無線電波之區域,所以讀取器/寫入器2〇必須自無線電W •標籤40讀取資料。然而,實際上,如曲線5〇2所示,無線 電1C標籤40所接收之無線電波的電場強度降至直線5〇3所 指示的最小電場強度之下。因此,該區域為不能自無線電 1C標籤40讀取資料之區域。亦即,區域5〇4為死點。 圖4Β展不天線單元30之輻射特性經改變以移除在圖4α 所示之狀態中產生之死點405Α的狀態。載入天線單元3〇中 之天線為能夠藉由控制讀取器/寫入器控制裝置1〇而改變 幸S射特性的天線,例如,相位陣列天線。 在圖4Β所示之實例中,已藉由改變天線之輻射特性改變 了射束方向406及電場圖案401。由於電場圖案4〇1改變 了,所以在位置Ρ及位置Q處接收之反射波的電場強度亦改 l。亦即,在位置Ρ處接收之反射波4〇4Α的電場強度變 弱,且在位置Q處接收之反射波4〇4B的電場強度變強。因 此,在此實例中,位置P周圍的死點4〇5A消失,但在位置 Q周圍產生一新的死點405B。 雖然在圖4A所示之狀態下不能讀取位於位置p處的無線 電1C標籤40,但在改變天線單元之輻射特性後,可在圖仙 所示之狀態下讀取該標籤。 9藉由對無線電1C標籤40執行讀取過程,同時改變天線之 輻射特性(例如,如圖4A及圖4B中所示),根據該實施例之 資料讀取器1可對無線電IC標籤40執行讀取過程,同時避 免死點4 0 5處的讀取禁止狀態。 II4763.doc -19· 200805174 作為一 i:型,可組成資料讀取器丨以使得可順序或同時 驅動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天線單元3〇。由於此時的條件,讀 取态/寫入器控制裝置10可經設計以驅動且控制天線單元 3〇,以使得每一天線之輻射特性(射束方向、射束寬度等) 可改變以避免天線單元30之重疊電場圖案或最小化重疊區 域。 ^ [Α·3·防止直接波之干擾出現] 複數個天線可用於讀取無線電IC標籤4〇中。在讀取一較 _ λ區域(諸如倉庫等)中之無線電1C標籤40時,歸因於有效 通信距離,該較大區域可分成較小區段(segment),為該等 較小區段之每一者提供複數個天線,且接著可讀取無線電 IC標麵40 °同樣’當—具備無線電1C標籤4G之物品被容納 在複數個房間中時,為每一房間提供複數個天線且讀取無 線電1C標籤40。 ..... 囷6展示四個天線單元3〇Ai〜3〇A4、3犯1〜mb#提供於兩 個相鄰空間400八及40叩(對應於較小區段及房間)中的資料 讀取器1之一實例。天線單元3〇Αι〜3〇Α^、3〇Bi〜3〇l被連 接至讀取器/寫入器2〇A及20B,且讀取器/寫入器2〇A及 20B受讀取器/寫入器控制裝置1〇控制。讀取器/寫入器控 制裝置10可經由讀取器/寫入器20A及20B獨立地驅動(輻射 及接收無線電波)天線單元3〇Al〜3〇a4、308^3034。 在圖6中,天線單元3〇Ai〜3〇A4、3〇Bi〜3〇B4具有朝空間 400A及400B之中心輻射無線電波的輻射特性,且射束方 向由前頭標記406AC406A4、4068^40^4指示。 114763.doc -20 - 200805174 圖7展示由圖6所示之天線單元30Ai〜30A4、3〇Bi〜3〇B4之 排列中之直接波導致的一死點之出現之一實例。假設同時 驅動具有相同射束方向的天線單元3〇Ai〜3〇A4、 3 OB! 3 OB4。此時,視一天線單元之無線電波的輻射強度 而疋,存在不能讀取無線電1(:標籤4〇的可能性,因為天線 單元3〇Al、30AS、3〇Bl、3OB3所輻射的無線電波比無線電 ICh籤40傳回的弱無線電波強,其干擾無線電〗。標籤傳 回的弱無線電波。區域700指示天線單元3〇Αι所輻射的無 線電波干擾無線電1C標籤40傳回的弱無線電波且不能讀取 無線電1C標籤40的區域。亦即,在此區域中,歸因於對來 自無線電1C標籤40之無線電波的干擾,存在不能讀取資料 的可能性。 根據該實施例之資料讀取器!之特徵在於:可驅動及控 制天線單元SOArSOA4、3(^^3034,以使得具有相同射束 方向的天線單元不被同時驅動,從而避免以上提及的無線 電1C標籤40之不能讀取狀態或讀取禁止狀態(亦稱為讀取 錯誤)。亦即,驅動且控制天線單元3〇,以使得到達一另 一天線單元30執行一讀取之區域中的天線單元3〇所輻射的 強無線電波可不干擾該區域中之無線電1C標籤40所輻射的 弱無線電波。 圖8A、圖8B、圖9A及圖9B展示資料讀取器1之一操作之 實例,資料讀取器1讀取一無線電Ic標籤,同時避免空間 400A及400B中之無線電IC標籤4〇的不能讀取狀態或讀取 禁止狀態。 .114763.doc -21- 200805174 如圖8A所示,資料讀取器1僅驅動空間400A中之天線單 元30A!,且同時僅驅動空間400B中之天線單元30B2。此 時,由於天線單元SOAii射束方向與天線單元30B2之射束 方向不同,所以空間400A或400B中的一個天線單元30所 輻射的無線電波不以強電場強度到達一另一天線單元30執 行讀取之區域。因此,可避免干擾該區域中之無線電1C標 籤40所輕射的弱無線電波。 接下來,如圖8B所示,資料讀取器1僅驅動空間400A中 之天線單元30A2,且同時僅驅動空間400B中之天線單元 30B3。此時,由於天線單元30A2之射束方向406A2與天線 單元30B3之射束方向406B3不同,所以一個天線單元30所 輻射的無線電波不以強電場強度到達空間400A或400B中 的另一天線單元30執行讀取之該區域。因此,可避免干擾 該區域中之無線電1C標籤40所輻射的弱無線電波。 接下來,資料讀取器1如圖9A所示僅驅動空間400A中之 天線單元30A3,且同時如圖9A所示僅驅動空間400B中之 天線單元30B4。此時,由於天線單元30A3之射束方向 406A3與天線單元30B4之射束方向406B4不同,所以一個天 線單元30所輻射的無線電波不以強電場強度到達空間400A 或400B中之另一天線單元30執行讀取之該區域。因此,可 避免干擾該區域中之無線電1C標籤40所輻射的弱無線電 波。 最後,資料讀取器1如圖9B所示僅驅動空間400A中之天 線單元3〇A4,且同時如圖9B所示僅驅動空間400B中之天 114763.doc -22- 200805174 線單元SOBi。此時,由於天線單元30A4之射束方向406A4 與天線單元SOBi之射束方向406B!不同,所以一個天線單 元30所輻射的無線電波不以強電場強度到達空間400A或 400B中之一另一天線單元30執行讀取之區域。因此,可避 免干擾該區域中之無線電1C標籤40所輻射的弱無線電波。 藉由如上所述驅動及控制天線單元30,驅動提供給空間 400A及400B的所有天線單元30,一個天線單元30所輻射 的無線電波不以強電場強度到達另一天線單元30執行讀取 之該區域,藉此避免該區域中之無線電1C標籤40所輻射的 弱無線電波。 天線單元30可經設計以將射束方向設定為矩形空間中之 對角方向。在此狀況下可驅動且控制天線單元30,以使得 不同時驅動在對角方向上相鄰的空間中之具有相同射束方 向的天線單元。 當存在三個或三個以上的相鄰空間時,可驅動且控制以 上提及之天線單元。圖10展示用於讀取三個連續空間 400A、400B及400C(對應於較小區、房間等)中之無線電1C 標籤40之資料讀取器1之一實例。資料讀取器1具有用於三 個空間400A、400B及400C中之每一者的四個天線單元 SOAfSOA* 、 30BC30B4 、 30(^/-30(:4 。天線單元 3 0八1〜30八4、3 081〜3064、3 0€:1〜3 00:4被連接至讀取器/寫入 器20A、20B及20C,且讀取器/寫入器20A、20B及20C受讀 取器/寫入器控制裝置10控制。讀取器/寫入器控制裝置10 可經由讀取器/寫入器20A、20B及20C獨立地驅動(輻射及 114763.doc -23- 200805174 接收無線電波)天線單元30Ai〜30A4、SOBiJOB4、 30C1〜30C4。 在圖10中,天線單元ΒΟΑγθΟΑι、ΒΟΒπΙΟΒβ、 30(^/-30(34具有朝空間400Α、400Β及400C之中心輻射無線 電波的輻射特性,且射束方向由箭頭標記、 ΒΗΟόΒι、406(^406(:4指示。 圖11為展示圖10所示之資料讀取器1之操作的時序圖, 且展示受讀取器/寫入器控制裝置10控制的天線單元 、306^30B4、30(:^30(^4的驅動時序。 如圖11所示,在週期T1中,四單元組之天線單元 30Αι〜3OA4、SOBiJOB*、30Ci〜30C4驅動同—組中之任何 天線單元,且驅動時間為Τ2(Τ2^Τ1/Ν,N指示天線單元組 之數目)。在圖11所示之實例中,讀取器/寫入器控制裝置 10或讀取器/寫入器20Α首先驅動空間400Α中之天線單元 30Α!達時間Τ2 ’且同時驅動空間400C中之天線單元30(^ 達時間T2(時刻t!)。此時,在存在天線單元3〇八1及30(:1所 輻射的強無線電波干擾無線電1C標籤40所輻射的弱無線電 波之可能性的空間400B中,不驅動任何天線單元3〇。因 此,在空間400A、400B及400C之任一者中,不存在由天 線單元30所韓射的無線電波干擾無線電1C標籤40所韓射的 弱無線電波而導致的無線電1C標籤40之不能讀取狀態或讀 取禁止狀態。 接下來,在天線單元30八1及3001之驅動時間T2之後(在 時刻h),讀取器/寫入器控制裝置10驅動空間400B中之天 114763.doc -24- 200805174 線單元30Bi達時間T2。此時,在預期存在天線單元30B1輻 射出的無線電波之干擾的空間400Α及400C中,不驅動任 何天線單元30。因此,在空間400Α、400Β及400C之任一 者中,不出現由天線單元30所輻射的無線電波干擾無線電 1C標籤40所輻射的弱無線電波導致的無線電1C標籤40之讀 取錯誤。 接下來,在自先前時刻“開始經過時間Τ1後的時刻t3(在 天線單元30B〗之驅動時間T2結束之後),讀取器/寫入器控 制裝置10同時驅動空間400A中之天線單元30八2及空間 400C中之天線單元30C2達時間T2。此時,在存在天線單元 30A2及30C2輻射出的無線電波之干擾之可能性的空間400B 中,不驅動任何天線單元。因此,在空間400A、400B及 400C之任一者中,不存在由天線單元30所輻射的無線電波 干擾無線電1C標籤40所輻射的弱無線電波導致的無線電1C 標籤40之讀取錯誤。由於視天線單元3〇A2及30C2之輻射特 性(例如,不同於空間400B的射束方向)而定,來自天線單 元30A2及30C2之直接波不到達空間400B,所以可驅動空間 400B中之任何天線單元。 接下來,在自先前時刻t2開始經過時間T1後的時刻t4(在 天線單元30A2及30C2之驅動時間T2結束之後),讀取器/寫 入器控制裝置10驅動空間400B中之天線單元30B2達時間 T2。此時,在存在天線單元30B2輻射出的無線電波之干擾 之可能性的空間400A及400C中,不驅動任何天線單元。 因此,在空間400A、400B及400C之任一者中,不存在由 114763.doc -25- 200805174 天線單元30所輻射的無線電波干擾無線電IC標籤4〇所輻射 的弱無線電波導致的無線電1C標籤40之讀取錯誤。由於視 天線單元30B2之輻射特性(例如,不同於空間4〇〇a及400C 的射束方向)而定,來自天線單元30B2之直接波不到達空 間400八及400(:,所以可驅動空間400八及400(:中之任何天 線單元。 在類似方法中,藉由順序驅動並控制天線單元3〇,可避 免由天線單元30所輻射的無線電波干擾無線電Ic標籤4〇所
輻射的弱無線電波導致的無線電1C標籤40之讀取錯誤。 在以上提及之資料讀取器1中,可藉由天線單元3〇之驅 動時序來避免讀取器/寫入器20與無線電ic標籤4〇之間的 無線電波之干擾的出現。然而,當複數個頻率或頻道可用 於讀取器/寫入器20與無線電1C標籤40之間的通信時,本 發明可藉由組合驅動時序及頻率之選擇或改變而建立為避 免#因於無線電1C標籤40所輻射的弱無線電波受另一天線 單元30所輻射的無線電波干擾的無線電IC標籤切之讀取錯 誤之組態。 [B·第二實施例] 以下闡釋第二實施例。 第二實施例藉由由讀取器/寫入器2〇改變干擾波之組八 所產生之死點(零點)之位置(改變天線單元3〇輻射出的用於 項取之無線電波之相位),來防止讀取存在於讀取目標範 圍中之無線電1C標籤40失敗。 根據第二實施例之資料讀取器之組態基本上與根據第一 114763.doc -26 - 200805174 f施例之資料讀取器之組態相同,但不同之處在於:讀取 為/寫入益20之調變單元23具有藉由使一載波產生相移來 调整相位的功能。 圖12為展示根據第二實施例的讀取器/寫入器2〇之組態 之一實例之功能的方塊圖。 凋變單元23包括:一振盪電路1201,其用於產生一載波 信號;一相位調整電路12〇2,其能夠改變振盪電路12〇1所 產生之載波信號之相位;一調變電路丨2〇3,其用於根據控 _ 制單元21所供給之一資訊信號及一自一相位調整電路1202 輸出之載波信號產生一調變信號;及一放大電路12〇4,其 用於放大自調變電路1203輸出之調變信號。 解調變單元24包括:一放大電路1205,其用於將經由天 線3 0自無線電1C標臧4 0接收之一信號放大至可解調變該信 號的位準,及一解調變電路1206,其用於在一預定解調變 系統中解調變由放大電路1205放大的信號及擷取資訊或資 料。 馨 包括在調變皁元23中之振靈電路1201產生具有視資料讀 取器1用於讀取之射頻頻帶而定之頻率之載波。相位調整 電路1202係一用於視來自控制單元21之控制信號改變一載 波之相位並輸出結果的電路’且其可為(例如)-^具有可程 式化相移功能的PLL(鎖相迴路)電路、一移相器等。相位 調整電路1202基於複數個不同的相位變化量調整一載波之 相位。舉例而言,相位調整電路1202藉由視來自控制單元 21之控制信號而在一預定週期中輸出提前π/2相位的載 114763.doc -27- 200805174 波,接著在一預定週期中輸出提前π相位的載波,且進一 步在-預定週期中輸出提前3π/2相位的載波來調整相位。 在此實例中’相位變化係以π/2為單位執行的,但相位調 整可以任何單位(諸如π/4、π/8等)進行。 " 圖13Α至13D為展示根據該實施例之資料讀取器i輻射用 於項取之無線電波同時改變相位時出現的死點(零點)的說 明圖。在圖13A至13D中,實線指示用於讀取之無線電波 1301,虛線指示干擾波13〇2,且點狀線指示用於讀取之無 _ 線電波1301與干擾波1302之複合波13〇3。垂直軸指示強度 (振幅),水平軸指示與參考點〇的距離(例如,天線單元之 位置)。 圖13 A展示輻射用於讀取之無線電波i 3 〇 J但相位調整電 路1202不調整振盪電路1201所產生之載波之相位的狀態。 在此狀態中,用於讀取之無線電波13〇1與干擾波13〇2之複 合波1303之振幅變為〇的點為死點。在圖13A所示之實例 中,死點出現在位置P11至P17。 • 圖13B展示在相位調整電路1202使振盪電路1201所產生 之載波提前π/2之相位調整後輻射的用於讀取之無線電波 1301的狀態。在圖13Β中,與圖13Α所示之該等波相比, 提前該等波π/2輻射用於讀取之無線電波1301。同圖13Α所 示之狀況一樣,干擾波13 02不改變。在此狀態下,用於讀 取之無線電波13 01與干擾波13 02之複合波13 03之振幅變為 0的點為死點。在圖13Β所示之實例中,死點出現在位置 Ρ21至Ρ26。 114763.doc -28 * 200805174 圖13C展示在相位調整電路12〇2使振盪電路l2〇i所產生 之載波的相位進一步提前π/2後輻射的用於讀取之無線電 波1301。在圖13C中,與圖13Β所示之該等波相比,進一 步提前π/2輻射用於讀取之無線電波13〇1,且與圖ηΑ所示 之該4波相比,進一步提前了兀。同圖丨3 Α及圖13β所示之 狀況一樣,干擾波1302不改變。在此狀態中,用於讀取之 無線電波1301與干擾波1302之複合波1303之振幅變為〇的 點為死點。在圖13C所示之實例中,死點出現在位置ρ3 j至 Ρ37 〇 圖13D展示在相位調整電路12〇2使振盪電路12〇1所產生 之載波的相位進一步提前π/2後輻射的用於讀取之無線電 波1301。在圖13D中,與圖13C所示之該等波相比,進一 步提前π/2輻射用於讀取之無線電波uoi,且與圖13a所示 之该等波相比,進一步提前了 3π/2。同圖13A、圖13B及圖 13C所示之狀況一樣,干擾波13〇2不改變。在此狀態中, 用於讀取之無線電波1301與干擾波13 02之複合波13 03之振 中田變為0的點為死點。在圖13D所示之實例中,死點出現在 位置Ρ41至Ρ46。 圖14Α至14D展示在圖13 Α至13D所示之各別狀況下出現 的死點之位置的比較。圖14Α展示在圖13Α所示之實例中 出現的死點之位置?11至?17。圖14Β展示在圖13β所示之 實例中出現的死點之位置P21至Ρ26。圖14C展示在圖13C 所不之實例中出現的死點之位置1>31至1>37。圖14D展示在 圖13D所示之實例中出現的死點之位置P41至P46。 114763.doc -29- 200805174 如圖14A至14D所示,在許多狀況下,藉由改變用於讀 取之無線電波13 01之相位來改變死點之位置。舉例而言, 在圖14A所示之位置P11中出現的死點可在圖14B所示之狀 況(當相位提前π/2時)下移除。當位置]?11處存在一無線電 1C標籤時,當輻射一處於圖13 a所示之相位的用於讀取之 無線電波時,不可能讀取位置pil處的無線電IC標籤,但 當輻射處於圖13B所示之相位(載波之相位提前了 π/2,參 看圖14Β)的用於讀取之無線電波時,位置pu不為死點, 且可讀取位置Pll處的無線電IC標籤。此對其他位置pi2至 P17、P21至P26、P31至P37及P41至P46恆為真。亦即,藉 由輻射載波相位改變的用於讀取之無線電波,資料讀取器 改變死點出現的位置,藉此成功地讀取在讀取範圍内之所 有位置處的無線電1C標籤。 [C·第三實施例] 第一實施例及第二實施例可應用於一用於指定無線電IC 標籤40之位置的定位系統。本發明之第三態樣提議一系 統,其經實現以用於藉由視用於指定無線電IC標籤4〇之位 置的定位系、统中之死點來讀取無線fIC標籤4〇, *以較高 精確度指定一位置。 圖15展示為本發明之第三態樣的定㈣統之組態之一實 例。 定位系統1500包括:天線單元3〇 ; 一讀取器/寫入器 2〇X,其用於讀取無線電IC標籤4〇 ;讀取器/寫人器控制装 置1〇 ’其用於控制讀取器/寫入器2〇χ之讀取操作;及一定 114763.doc -30- 200805174 位裝置50’其用於基於由讀取器/寫入器2〇χ讀取的來自無 線電1C標籤40之一無線電信號之強度指定無線電IC標籤4〇 之位置。與第一實施例及第二實施例中之裝置及組件相同 的裝置及組件被指派與第一實施例及第二實施例中之參考 數字相同的參考數字,且此處省略詳細闡釋。 [C.1·讀取器/寫入器] 圖16為展示讀取器/寫入器20X之組態之一實例之功能的 方塊圖。 _ 讀取器/寫入器20X包括:控制單元21,其具有CPU等; 一傳輸/接收單元22,其連接至控制單元21以作為一用於 調ft:、解調變、放大等之無線傳輸及接收電路;及天線開 關單元25,其用於向由傳輸/接收單元22供給之經調變載 波選擇性地提供天線單元3〇1、3〇2、3〇3及3〇4。天線開關 單7〇25係連接至天線單元301、302、303及304。 控制單元21接收來自讀取器/寫入器控制裝置1〇之一指 _ 1,根據該指令驅動傳輸/接收單元22,且將自傳輸/接收 單元22輸出之資料(自無線電IC標籤4〇讀取之特定1〇等)傳 輸至讀取器/寫入器控制裝置10。控制單元21將一開關指 令傳輸至天線開關單元25以選擇性地驅動天線單元3〇ι、 扣2、3〇3及3〇4。控制單元21改變天線單元3〇1、3〇2、3〇3及 3〇4之每一者的輻射特性(例如,電場圖案、射束方向、射 束見度、極化方向(垂直極化、水平極化、逆時針圓極化 及項時針圓極化)等)。提供給天線單元3〇之天線(附圖中未 展示)可為能夠在關於第一實施例描述之控制下改變輻射 114763.doc -31- 200805174 特性之天線,例如,相位陣列天線等。 傳輸/接收單元22經由天線單元3(^、3〇2、303及304與無 線電1C標籤40無線地通信。傳輸/接收單元22具有調變單 元23及解調變單元24。調變單元23根據自控制單元以接收 之資訊(諸如預定命令、請求、指令等)在一預定調變系統 中調變信號,且產生一傳輸信號(經調變載波)。解調變單 元24根據視儲存於無線電ic標籤40中之資料而定之信號解 調變在該預定調變系統中經調變之載波,擷取一視儲存於 馨 無線電1C標籤40中之資料而定之信號,且將該信號傳輸至 控制單元21。 作為天線單元3(h、3〇2、3〇3及3〇4之每一者(當未規定每 單元日守,簡單地稱其為”天線單元3〇")之組態之一變型, 每一天線單70 30包括用於輻射具有不同極化方向的無線電 波的複數個天線。可基於來自讀取器/寫入器2〇χ或讀取器 /寫入器控制裝置10之控制指令選擇性地驅動該等天線。 舉例而言,每一天線單元30具有四個天線,包括一用於輻 射垂直方向上之極化(p〇larizati〇n)的雙極天線,一用於輻 射水平方向上之極化的雙極天線,一用於輻射順時針圓極 化的圓極化塊狀天線,及一用於輻射逆時針圓極化的圓極 化塊狀天線。可選擇性地驅動該等天線以傳輸具有所要極 化方向的無線電波。 此等四個天線具備由天線開關單元25選擇之經調變载 波。選定的天線將自傳輸/接收單元22(更明確地說,調變 單元23)接收之經調變載波輻射至空中,朝無線電ic標籤 114763.doc •32· 200805174 40輻射具有選定極化方向的益綾
…、線電波,接收來自無線電1C 標藏40之一傳輸信號(例如,-取決於負载調變所產生之 電場之變化的信號),且將該信號提供給傳輸/接收單元 22(更明確地說,解調變單以4)。解調變單元24具有量測 自無線電IC標籤辦輸之信號及由負載調變改變的電磁場 等之接收強度的功能,且將該接收強度連同作為解調變之 結果獲得的信號一起傳輸至控制單元21。 不必要將天線單元30與讀取器/寫人器肅分開,而天線 單元30可容納在讀取器/寫人㈣χ之外殼卜天線單元% 係由-發射天線/接收天線及—用於保護發射天線/接收天 線之盒子形成。天線單元3〇為—與容_制單元21及傳輸 /接收單元22的讀取器/寫入器之主體(附圖中未展示)分開 的裝置或單S,且係經由—電纜等連接至讀取器/寫人器 之主體。因A ’天線單元30經設計以安裝在一與讀取器/ 寫入器之主體分開的地方。,亦彳能將安裝在不同地方的複 數値天線單元30連接至讀取器/寫入器之一主體,且讀取 器/寫入器之該主體開關且使用複數個天線單元3〇。 作為組態之另一實例,該實施例可藉由將連接至讀取器 /寫入器2GX的複數個天線單元3〇之—者倂人至讀取器/寫 入器20X中來實現。 碩取器/寫入器20X(更明確地說,控制單元21)藉由開關 天線單元30〗、3〇2、3〇3及3〇4來讀取無線電IC標籤4〇。當 天線單元3(h、3〇2、3〇3及3〇4之每一者執行讀取時,讀取 器/寫入器20X(更明確地說,控制單元21)記錄作為來自無 114763.doc -33- 200805174 線電1C標籤40之回答而傳輸之無線電波之接收強度。 [C.2.無線電ic標籤] 由於無線電1C標籤40之組態與第一實施例及第二實施例 之組態相同,所以此處省略闡釋。 [C_3·讀取器/寫入器控制裝置] 由於讀取器/寫入器控制裝置10之組態與第一實施例及 第二實施例之組態相同,所以此處省略闡釋。 [C.4·定位裝置]
定位裝置50具有基於在該等天線單元3〇之每一者中自無 線電1C標籤40接收之無線f波之接收強度指定無線 電1C標 籤40之位置的功能。 定位裝置50具備-算術運算單元(CPU)、一主要記憶體 (RAM)唯5賣s己憶體(ROM)、一輸入/輸出裝置(j/o)及一 諸如硬碟貞等外部儲存裝置(必要時),且其可為(例如)-資訊處理裝置(諸如電腦、工作站等)。職、硬碟機等儲 存一允許該資訊處理裝置充當定位裝置5〇的程式,或一用 以指引電腦使用定位方法的程式。藉由將料程式載入至 RAM中且允許CPU執行其,實現定位裝置5G或執行該定位 方法。在圖15所示之組態之實例中,讀取器/寫入器控制 裝置1〇與定位裝置5〇分開。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應用, 而相同的資訊處理裝置(個人雷聰、丁 I d μ 衣直UU人電細、工作站等)可充當讀取 器/寫入器控制裝置10及定位裝置5〇。 圖17為展示定位裝置50之-實例的功能方塊圖。 定位裝置50包括一讀取指令單 一碩取結果儲存 114763.doc -34 - 200805174 單元5。2及—位置計算單元503。 〇貝取才日7早疋5〇1具有當指定一位置時經由讀取器/寫入 讀制裝㈣向讀取器/寫人㈣X發出—執行—讀取過程 之指令的功能。一接收丨 ^ 變每-天讀取^寫人器獅即改 射L;r 線的輻射特性(例如,電場圖案、 血後㈣u見度等)’且在切換具有不同極化方向的 …線電波之同時執行讀取過程。舉例而言,讀取入
㈣X改變天線單元3G之每—者之天線的輻射特性,錢 仔射束方向為第_方向;藉由切換及傳輸具有不同極化方 向的無線電波來執行讀取過程;接著改變料天線之輕射 特性yx使得對每—天線單元3㈣言,射束方向可為不同 於該第-方向的第二方向;且藉由切換及傳輸具有不同極 化方向的無線電波來執行讀取過程,,定位系統 1500(更明確地說,讀取器/寫人器爾)量測在讀取過程中 來自無線f:IC標籤4G之信號的接收強度且儲存其。 以下描述藉由切換及傳輸具有不同極化方向的無線電波 來執行讀取過程的過程。亦即,在以上提及之天線組態實 例中,使用垂直極化同時改變每—天線單元3()之輻射特性 讀取通信區域中之所有無線電1C標籤40。接著,使用水平 極化同時改變-天線之輻射特性讀取通信區域中之所有無 線電1C標籤4〇。接下來’在改變該天線之輻射特性的同' 時,使用順時針圓極化讀取通信區域中之所有無線電^匸標 籤40。最後,使用順時針圓極化同時改變該天線之輻射特 性讀取通信區域中之所有無線電IC標籤4〇。必要時,如上 114763.doc -35- 200805174 所述切換極化方向同時切換 頻率的頻道係有效的。 '寫入器20之讀取 在使用母一極化類型同時改變一 I天線之輻射特性的讀取 在一工^⑽ 對於天線之每一輻射特性與 母天線早元30之通信區域中之所古命括& ^ 之所有無線電1C標籤40通 ^’且經由讀取器/寫人器控制裝置_知定位裝置50(更 明確地說,讀取結果儲存單元502)可成功執行讀取過程的 所有特定ID以作為通信之結果。 讀取結果儲存單元502具有儲存自讀取器/寫入器篇接 收之-讀取結果的功能。圖18展示儲存於讀取結果儲存單 7L 502中之讀取結果資料之一實例。圖18所示之讀取結果 資料為將來自天線單元30之讀取結果儲存為表·之一實 例。對於每一天線單元3〇或提供給天線單元3〇之每一天 線,表1800係逐個儲存於讀取結果儲存單元5〇2中的。 表1800具有由讀取器/寫入器2〇χ讀取之每一特定①的記 錄1801。每一記錄1801具有:一特定m攔位18〇2,其儲存 一特定ID ; —垂直極化攔位1803,其儲存在使用垂直極化 之讀取過程中自具有一對應特定ID之無線電IC標籤4〇接收 之無線電波強度;一水平極化攔位18〇4,其儲存在使用水 平極化之讀取過程中自具有一對應特定ID之無線電1(:標籤 4〇接收之無線電波強度;一順時針圓極化攔位18〇5,其儲 存在使用順時針圓極化之讀取過程中自具有一對應特定m 之無線電1C標籤40接收之無線電波強度;一逆時針圓極化 欄位1806,其儲存在使用逆時針圓極化之讀取過程中自具 114763.doc -36- 200805174 有對應特定ID之無線電1C標籤40接收之無線電波強度; 一#估無線電波強度攔位1807,其儲存在完全判斷使用每 -極化類料的無線電波強度之後所確定的I線電波強 度;及一估計距離攔位1808,其儲存基於該評估無線電波 強度而確定之估計距離。雖然存在完全判斷使用每一極化 類型時的無線電波強度之各種方法,但在本實施例中,最 南無線電波強度被確定為評估無線電波強度。 特定ID攔位18〇2儲存一由讀取器/寫入器2〇χ給出的特定 ID。由於一個記錄儲存一個特定m,所以當在一個讀取操 作中讀取(例如)50個特定10時,在表18〇〇中產生5〇個記錄 18(H 〇 極化攔位18 0 3至18 0 6之每一者儲存對應於所接收之無線 電波之強度的資訊或資料。定位系統15〇〇改變一天線之輻 射特性,且量測當針對每一輻射特性傳輸每一極化類型時 自無線電1C標籤40接收之回應的無線電波強度。定位系統 1500(更明確地說,定位裝置5〇)使用在每一輻射特性中量 測之無線電波強度確定使用極化時的無線電波強度,且將 其儲存於對應攔位中。舉例而言,當定位系統15〇〇輻射垂 直極化同時控制天線之輻射特性以使得天線單元3 〇之射束 方向可為第一方向時,自無線電IC標籤4〇接收之無線電波 強度為XI,且當定位系統1500輻射垂直極化同時控制天線 之輻射特性以使得該射束方向可為第二方向時,自無線電 1C標籤40接收之回應的無線電波強度為χ2。接著,定位系 統1500(更明確地說,定位裝置5〇)將基於預定無線電波強 114763.doc -37- 200805174 度XI及X2確定的值儲存於對應於天線單元3〇的表i8〇〇之 記錄1801(亦即,對應於無線電1(:標籤4〇之記錄18〇1之垂 直極化攔位1803)中。確定一待儲存之值的方法係可選擇 的,但舉例而言,定位系統1500(更明確地說,定位裝置 50)將無線電波強度XI或X2中較大的一個儲存於垂直極化 攔位1803中。 估計距離攔位1808儲存基於儲存於評估無線電波強度欄 位1807中之評估無線電波強度而估計的距離,亦即,具有 對應於記錄之特定ID的無線電][c標籤與對應於表丨8 〇 〇之天 線單元30之間的估計距離。如稍後所述,該估計距離為由 位置計算單元503計算的資訊。在此實例中,該估計距離 為表1800之一部分,但該資訊為表18〇〇之一部分不是必要 的0 如上所述,為每一天線單元3〇或提供給天線單元30之每 一天線產生以上提及之表18〇〇。目此,一個無線電ic標籤 4〇與每一天線單元3〇或提供給天線單元3〇之每一天線之間 的估計距離最後係儲存於讀取結果儲存單元502中。 以下藉由參看圖17繼續定位裝置5〇之組態之一實例的 釋。 位置计^單元503基於儲存於評估無線電波強度攔位 =07中之㈣無線f波強度計算天線單錢或提供給天線 單το 30之每-天線與具有每_特定ι〇之無線電職鐵之 間的估相離,且基於每—估計距離計算具有每—特定出 之無線電1C標籤40。 114763.doc -38· 200805174 圖19展示位置計算單元503在自評估無線電波強度計算 估計距離時所使用的資料之—實例。圖19所示之資料表示 為視評估無線電波強度(垂直軸)的值唯—識別估計距離的 圖。舉例而言,估計距離〇可指派給評估無線電波強度 1〇〇(例如,以dB或^^等為單位),估計距離乙可指派給評估 無線電波強度50,且估計距離2L可指派給評估無線電波強 度25。該資料可藉由改變無線電IC標籤4〇與讀取器/寫入 器20之間的距離時獲得無線電波強度之統計而產生,但該 資料亦可以其他方法產生。 圖20展示儲存位置計算單元5〇3基於自評估無線電波強 度計算之估計距離而計算無線電IC標籤4〇之估計位置之結 果的一表之一實例。在此實例中,使用兩個不同的天線單 元30(在下文中確定為天線單元a及天線單元B)指定一位 置。表2000具有一用於每一特定m之記錄2〇〇ι。每一記錄 2001具有:一特定10攔位2〇〇2,其儲存一特定m ; 一第一 估計距離欄位2〇〇3,其儲存至天線單元A之估計距離,·一 第二估計距離攔位2004,其儲存至天線單元估計距 離;及一估計位置攔位2005,其儲存對應於特定m之無線 電1C標籤40之估計位置。 儲存於估計位置欄位2005中之估計位置係由位置計算單 疋503基於儲存.於第一估計距離攔位2〇〇3及第二估計距離 襴位2004中之估計距離計算的。圖21展示基於儲存於第一 估汁距離攔位2〇〇3及第二估計距離欄位2〇〇4中之估計距離 十估《十位置之方法的概念。在此實例中,在一空門 114763.doc •39- 200805174 如,一倉庫)中提供兩個天線單元A&B。天線單元A之位 置經確定為點P,且天線單元B之位置經確定為點Q。 、假設無線電IC標籤40與讀取器/寫入器a之間的估計距離 為1^1,且無線電1C標籤40與天線單元B之間的估計距離為 L2。於是,該無線電ic標籤位於一具有一半徑L1& 一中心 點P之圓周801上及一具有一半徑L2及一中心點Q之圓周 802上。亦即,藉由獲得圓周801與圓周802之交叉點,可 獲得無線電1C標籤40之估計位置。 估計位置不總是為座標資訊,而指定一具有一定範圍之 區域(例如,藉由將一空間分成16個區段所獲得的每一區) 之貝汛可為一估計位置。由於在圖21所示之實例中存在兩 個交叉點(點R及點S),所以座標不能唯一確定。在此狀況 下’包括此等兩個交又點尺及S的區域可為一估計位置。 藉由參看圖20繼續儲存計算估計位置之結果之表2〇〇〇之 實例的闡釋。 如上所述計算的估計位置係儲存於每一記錄2001之估計 位置攔位2005中。定位裝置5〇藉由參考表2〇〇〇輸出每一特 定ID之估計位置,且可將每一無線電IC標籤4〇之估計位置 提供給一使用者。此外,可以較高精確度獲取由定位系統 1500獲得的估計位置,且不發生因死點引起的讀取資料失 敗0 [D·第四實施例] 本發明之第四實施例提議一系統,其用於藉由讀取無線 電1C標籤40 ’同時處理該用於指定無線電IC標籤4〇之位置 114763.doc -40- 200805174 之定位系統中的一死點,而以較高精確度指定一位置。 該定位系統之特徵為:藉由切換一讀取器/寫入器所輕 射的用於讀取之無線電波的頻率(或週期、波長等)來讀取 通信區域中之無線電IC標籤40,量測在讀取資料時自:線 電1C標籤40接收之-信號的強度,及基於所量測信號之接 收強度指定無線電1C標籤4〇之位置。 ^於根據第四實施例之定位系、統之組態與第三實施例之 組恶相目,所以此處省略定位系統之組態的闡釋。 [D.l.讀取器/寫入器] 圖22為展不根據第四實施例的讀取器/寫入器之組態 之一實例之功能的方塊圖。根據第四實施例之與讀取器/ 寫入器20Χ相同的組件被指派相同參考數字。 讀取器/寫入器20Υ包括由CPU等組成的控制單元21,及 -連接至控制單元21以作為—用於調變、解調變、放大等 之無線傳輸及接收電路的傳輸/接收單元22γ。天線單元% 係連接至傳輸/接收單元22γ。控制單元21接收來自讀取器 /寫入器控制裝置10或定位裝置5G之—指令,根據該指令 驅動傳輸/接收單元22Y,且將自傳輸/接收單元22γ輸出之 貝料(自無線電1C標籤40讀取之特定1〇等)傳輸至定位裝置 5〇。控制單凡21改變天線單元3〇之輻射特性(例如,電場 圖案、射束方向、射束寬度、極化方向(垂直極化、水平 極化、逆時針圓極化及順時針圓極化)等)。提供給天線單 凡30之天線(附圖中未展示)可為能夠在關於第一實施例描 述之控制下改變輻射特性之天線,例如,相位陣列天線 114763.doc -41 - 200805174 等。 傳輸/接收單元22Y經由天線單元3〇與無線㈣標鐵⑽無 線通信。傳輸/接收單元22Y具有一調變單元23γ及解調變 單元24。調變單元23Υ根據一對應於自控制單元21接收之 資訊(諸如預定命令、請求、指令等)的信號在一預定調變 系統中調變-載波,且產生-傳輸信號(經調變載波)。調 變單元23Υ選擇性地切換且調變一載波之頻率。 圖23為展示調變單元23Υ之組態之一實例的方塊圖。在 圖=戶斤示之組態實例中,調變Μ23γ具有複數個載波產 生單元2^1^^019。在此實例中,其為υΗ]ρ頻帶(86〇 MHz〜960 MHz)之讀取器/寫入器2〇γ,且載波產生單元 23 01「230Ip之每一者分別對應於藉由將該頻帶以2〇〇 κΗζ 為一步幅分割所獲得的9個頻道。因此,載波產生單元 23 01 ^23019所產生之載波的波長係不同的,且估計當選擇 载波產生單元2301^23019之每一者時,通信區域中產生之 死點的位置將視波長而改變。 在以上提及之組態之實例中,為每一頻道提供一載波產 生單元,但一載波之頻率可由一頻率合成器電路切換。 開關單元2302選擇載波產生單元23〇1广23〇19之一者的 輸出作為一載波,且將其傳輸至調變電路23〇3。由來自控 制電路2305之一命令確定選擇載波產生單元23〇11〜23〇19中 的哪一個單元的輸出信號。 调變電路2303藉由預定調變系統調變一來自由開關單元 2302使用自控制電路2305接收之資訊信號(例如,表示訊 114763.doc -42- 200805174 心咋7等的位元串)選擇的載波產生單元2301之輸出作 號。 口 放大電路2304將一經調變電路2303調變之輸出信號(載 波)放大至天線可輻射該信號之輸出位準,且將其供應給 天線單元3 0。 亦即,具有以上提及之組態的調變單元23γ可藉由改變 頻率(亦即,波長)來輸出無線電IC標籤4〇之一讀取信號。 定位系統1500針對具有不同波長之每一载波來讀取無線電 1C標籤40。 以下藉由參看圖22繼續讀取器/寫入器2〇γ之闡釋。 解調變單元24基於視儲存於無線電IC標籤4〇中之資料而 定之信號解調變經一預定調變系統調變(例如,負載調變 等)之載波,擷取-視該資料而定之信號,且將該信號傳 輸至控㈣元21,變#元24具有量測一經負載調變等 之信號之接收強度的功能,且將藉由量測獲得之該接收強 度連同作為解.周變之一結果獲得之信號一起傳輸至控制單 元2卜 天線單70 30與根據第三實施例之天線單元相同。亦即, 天線單兀30將自傳輸/接收單元22γ(更明確地說,調變單 兀23 Υ)接收之改良载波輻射至空中,朝無線電…標藏扣韓 射無線電波’且同時接收自無線電IC標籤4()傳輸之(例如) 經負載調變等的載波,1將該載波提供給傳輸收單元 22Y(更明確地說,解調變單元24)。提供給天線單元此 天線(附圖中未展示)可為能夠藉由參考第—實施例如上所 114763.doc -43- 200805174 該天線可為(例如)相位陣 述控制來改變輻射特性的天線。 列天線等。 分開天線單元3 0與讀取51 /舍、 貝取為/寫入器20Y係不必要的,而天 線單元30可容納在讀取5| /耷 / 貝取15/罵入器20Y之外殼中。天線單元 3 0係由一發射天線/接收天 m ^ ^ 叹大綠及一用於保護發射天線/接收 天線之盒子組成。天缓輩开1Λ # 、炎早凡30係一與容納控制單元21及傳 輸/接收單元22Υ的讀取/宜λ抑 “貝取态/寫入器之主體分開,且經由一 電鏡等連接至讀取3| /¾ Λ哭、^ &
_ ^ 貝;态/冩入為的裝置或單元。因此,天線 單元3 0經設計以安裝在—與讀取器/寫人器之主體分開的 地方。亦可能將安裝在不同地方的複數個天線單元連接 至-個讀取器/寫入器’且該讀取器/寫入器之主體開關且 使用該等天線單元30。 作為組態之另一實例,該實施例可藉由將連接至讀取器 /寫入器20Υ的複數個天線單元3〇之一者倂入至讀取器/寫 入器20Υ中來實現。 控制單元21藉由允許開關單元23〇2切換載波產生單元 2301^23019來讀取無線電IC標籤4(^控制單元21記錄作為 在為每一載波(在此狀況下為頻道)執行讀取時來自無線電 1C標籤40之一回答傳回之無線電波之接收強度。該等無線 電波之已記錄接收強度係經由讀取器/寫入器控制裝置1〇 傳輸至定位裝置50。 Ρ·2·定位裝置] 根據第四實施例之定位裝置50具有與根據第三實施例之 定位裝置50相同的基本組態,且一不同點為儲存於讀取結 114763.doc -44- 200805174 果儲存單元5 02中之資料。 目24展示根據第四實施例的儲存於讀取結果儲存單元 5〇2(參看圖17)中之資料(讀取結果資料)之—實例。圖娜 示之讀取結果資料為將來自一讀取器/寫入器2〇γ之讀取結 果儲存為一表之一實例。表2400針對每-天線單元30或提 供給天線單元30之每一天線而儲存於.讀取結果儲存單元 502 中。 表2400具有一由讀取器/寫入器2〇γ讀取之每一特定①的 # 記錄。每一記錄繼具有:一特定⑴攔位2402,其儲 存一特定1D; 一頻道1攔位则,其儲存在讀取過程中使 用載波產生單元23G1,(用於產生具有對應於頻道以一頻率 之載波)自具有一對應特定ID之無線電IC標籤4〇接收之 無線電波強度;一頻道2攔位24〇4,其儲存在讀取過程中 使用載波產生單元23G12(用於產生具有對應於頻道2之一頻 率之一載波)自具有一對應特定ID之無線電IC標籤4〇接收 之無線電波強度;一頻道9攔位2405,其儲存在讀取過程 • 中使用載波產生單元23019(用於產生具有對應於頻道9之一 頻率之一載波)自具有一對應特定ID之無線電冗標籤4〇接 - 收之無線電波強度;一評估無線電波強度欄位2406,其係 _ ϋ由完全判斷在使用頻道之載波時的&線電波強度而 確定;及一估計距離攔位2407,其係基於評估無線電波強 度而確定。表2400包括對應於頻道3至頻道8的頻道攔位, 但在圖24中省略該等頻道攔位。 特定ID欄位2402儲存一自讀取器/寫入器2〇γ接收之特定 114763.doc -45- 200805174 ,所以當在一次讀取操 該表中產生50個記錄 ID。由於一個記錄儲存一個特定jo 作中讀取(例如)5〇個特定仍時,在 2401 〇 ,乂欄位2403至24G5之每-者儲存對應於在使用對應頻 道時接收的無線電波強度之資訊。
評估無線電波強度攔位鳩儲存藉由完全判斷當使用每 頻道之載波執行-讀取過程,同時改變每—天線單元3〇 之天線的輻射特性(例如,電場圖案、射束方向、射束寬 度)時的無線電波強度而獲得的一值。舉例而言,讀取器/ 寫入器游改變該等天線單元3〇之每一者之天線的輻射特 性以使得射束方向為第-方向,藉由切換及傳輸該等頻道 來執行該讀取㈣,接著改變該等天線的輻射特性以使得 射束方向可為不同於該第—方向的第二方向,且藉由切換 及傳輸該等頻道來執行該讀取過程。此時,定位系統 1500(更明確地說,讀取器/寫人㈣γ)量測在讀取過程中 來自無線電1C標籤40之信號的接收強度並儲存其。雖然存 在完全判斷在使用每—頻道之載波時自—無線電K標鐵接 收之無線電波強度的各種方法,但在本實施例中,最高無 線電波強度被確定為評估無線電波強度。 估計距離攔位2407儲存基於儲存於評估無線電波強产 位2406中之評估無線電波強度所估計的距離,亦即,^有 對應於記錄之特定ID的無線電IC標籤4〇與天線單元Μ之間 的估計距離。該估計距離為由位置計算單元5〇3計算的資 訊。在此實例中,該估計距離為表24〇〇之一部分,但該資 114763.doc -46 - 200805174 訊為表2400之一部分並非必要的。 如上所述,為每—天線單元3Q或提供給天線單元3〇之每 -天線產生以上提及之表雇。因此,一個無線電K標籤 40與每-天線單㈣或提供給天線單元此每—天線之間 的估計距離最後係儲存於讀取結果儲存單元5〇2中。
位置計算單元5 〇 3基於健存於評估無線電波強度棚位 ^中之㈣無線電波強度計算天線單元3()或提供給天線 單/030之每一天線與具有每一特定m之無線電…標籤之 間的估計距離’且基於每—估計距料算具有每—特定出 之無線電1C標鐵40。 由於計算估計位置之方法與第三實施例的相同,所以此 處省略詳細内容。 因此,由於根據本實施例之定位系統15〇〇及定位裝置Μ 藉由切換傳輸至無線電1(:標籤4〇之讀取無線電波之载波頻 率同時改、炎天線之輻射特性而執行一讀取操作,所以 可改變讀取無線電波之死點。因此,當使用一頻率之一載 波執行讀取時,因為無線電1(::標籤4〇位於一死點處而不將 回答傳回至讀取器/寫入器20Υ,所以當使用另一頻率之一 载波執行讀取時,無線電1(:標籤4〇可離開該死點。因此, 期望可以任何頻率正確地獲得來自無線電1(:標籤4〇之接收 強度。藉由完全判斷在使用每一載波時獲得的接收強度, 可自無線電1C標籤40獲得正確的接收強度,且可指定一更 加正確或適當的無線電1C標籤40之位置。 [Ε·第五實施例] 114763.doc -47- 200805174 以下闡释第五實施例 本發明之第五 統 定 實施例提議一系 ’其用於藉由讀取無線電1C標籤4〇 無線電1C標籤40之位置之定位系統中 精確度指定一位置。 同時處理該用於指 的一死點,而以較
根據第五實施例之定位系統包括:讀取器/寫入器2〇, 其用於讀取無線電IC標籤40;讀取器/寫入器控制裝置 10,其用於控制讀取器/寫入器20之讀取操作;及一定位 裝,50Z,其用於基於由讀取器/寫入器2〇讀取的無線電κ
標戴之特定ID之成功讀取之數目或成功率來指定無線電K 標籤之位置。 除本系、统具有替代定位裝置5〇(參看圖15)之定位裝置 皿之外,根據第五實施例之定㈣統具有與根據第三實 施例之定位系統15〇〇相同的組態。 [E·1·靖取器/寫入器及無線電1C標籤] 二根據第五實施例之定位系統的讀取器/寫入器控制 裝^、頃取器/寫入器2G及無線電1(:標籤4g之組態與根 據第三實施例之彼等組件之組態相同。因&,此處省略其 詳細闡釋。 、 [Ε·2·定位裝置] 疋位裝置50Ζ具有基於與由讀取器/寫入器2〇讀取的無線 電心籤40之特定叫目關之成功讀取之數目或成功率來指 定:線電1C標籤4〇之位置的功能。 疋位装置50z具備一算術運算單元(CPU)、一主要記憶體 (RAM)、一唯讀記憶體(R0M)、-輸入/輸出裝置(1/0)及— 114763.doc -48- 200805174 諸如硬碟機等外部儲存裝置(必要時),且其可為(例如)一 資訊處理裝置(諸如電腦、工作站等)。r〇m、硬碟機等儲 存-允許該資訊處理裝置充當定位裝置5〇z的程式,或一 用以指引電腦使用定位方法的程式。藉由將該等程式載入 至RAM中且允許CPU執行其,實現定位裝置观或執行該 定位方法。 功能方塊圖 圖25為展示定位裝置之一實 讀取結果儲 疋位裝置50Z包括一讀取指令單元5〇lz 存單元502Z及一位置計算單元5〇3z。 、讀取指令單元501Z具有向每一讀取器/寫入器2〇發出一 以-預定頻率執行一讀取過程之指令的功能。每一讀取器 /寫入H 20根據該指令以—預定頻率執行該讀取過程,同 時改變-天線之輻射特性。舉例而言,讀取器/寫入器2〇 執行-讀取,同時改變該天線之輻射特性以使得該天線之 射束方向可為第一方向,接著執行一讀取,同時改變該天 線之輻射特性以使得該天绫之于又复乂天 , ㈣天線之射束方向可為不同於該第- :的弟二方向’藉此完成一個讀取過程。若讀取在任何 射束方向上成功執行,驗設讀取過程已成功執行,且將 該成功過程之通知傳輸至定位裝置5〇z。 二=例中,假設預定頻率係指1〇〇次,但本發明不 人數。該預定頻率可為除該固定次數外的—值,且 視定位系統1500之環境中之通信環境而適當 亦可為每一讀取器/寫入器20或 不同的預定頻率。 H線早U0設定一 114763.doc -49- 200805174 每當執行一讀取過程時,每一讀取器/寫入器20與讀取 器/寫入器20之通信區域中之所有無線電1C標籤40通信, 且作為通信之結果,其通知定位裝置50Z(更明確地說,讀 取結果儲存單元502Z)已對所有特定ID成功地執行讀取。 讀取結果儲存單元502Z具有儲存自讀取器/寫入器20接 收之讀取結果的功能。圖26展示儲存於讀取結果儲存單元 502Z中之讀取結果資料之一實例。圖26所示之讀取結果資 料為將來自一讀取器/寫入器之一讀取結果儲存為一表之 一實例。表2600係針對每一天線單元30而儲存於讀取結果 儲存單元502Z中。 表2600包括一由讀取器/寫入器20讀取的每一特定ID的 記錄2601。每一記錄2601包括:一特定ID欄位2602,其儲 存一特定ID ; —第一攔位2603,其儲存關於一對應特定ID 是否已作為第一讀取過程之結果被成功讀取之資訊;一第 二欄位2604,其儲存關於一對應特定ID是否已作為第二讀 取過程之結果被成功讀取之資訊;一第三欄位2605,其儲 存關於一對應特定ID是否已作為第三讀取過程之結果被成 功讀取之資訊;……(省略第四攔位至第99攔位);一第100 攔位2606,其儲存關於一對應特定ID是否已作為一預定頻 率(亦即,第100個讀取過程)之結果被成功讀取之資訊;一 成功頻率欄位2607,其儲存第一至第100過程的讀取過程 之結果中成功讀取之數目;及一估計距離欄位2608,其係 基於成功讀取之數目而確定。 特定ID欄位2602儲存自讀取器/寫入器20接收之特定 114763.doc -50- 200805174 ID。由於一個記錄儲存一個特定ID,所以當在一個讀取操 作中讀取(例如)50個特定ID時,在表2600中產生50個記錄 2601 ° 在第一欄位2603至第100攔位2606之該等欄位中,資訊 係關於一對應特定ID是否已作為當前讀取過程之結果自讀 取器/寫入器20傳輸。在此實例中,”1”指示已自讀取器/寫 入器20接收對應特定ID作為當前讀取過程之結果,亦即, π〇"指示尚未自讀取器/寫入器20接收對應特定ID作為當前 讀取過程之結果(亦即,尚未成功讀取具有一特定ID之無 線電1C標籤40)。 成功頻率欄位2607儲存於第一攔位2603至第100欄位 2606之欄位中儲存已自讀取器/寫入器20給出對應特定ID 之資訊之欄位的數目,亦即,具有對應於記錄2601之特定 ID的無線電1C標籤的成功讀取之數目。 估計距離欄位2608儲存基於儲存於成功頻率攔位2607中 的成功讀取之數目所估計的距離,亦即,具有一對應於記 錄之特定ID的無線電1C標籤與天線單元30之間的估計距 離。該估計距離為稍後所述之位置計算單元503Z所計算的 資訊。在此實例中,該估計距離為表2600之一部分,但該 資訊為表2600之一部分並非總是必要的。 如上所述,為每一天線單元30產生表2600。 位置計算單元503Z基於儲存於成功頻率攔位2607中的成 功讀取之數目計算每一讀取器/寫入器2Ό與具有每一特定 ID之無線電1C標籤40之間的估計距離,且基於每一估計距 114763.doc -51- 200805174 離計算具有每一特定ID之無線電1C標籤40。 圖27展示位置計算單元503Z在自成功讀取之數目計算估 計距離時所使用的資料之一實例。圖27所示之資料表示為 視成功讀取之數目(垂直軸)的值唯一界定估計距離的圖。 舉例而言’估計距離0可指派給成功讀取之數目1〇〇,估計 距離L可指派給成功讀取之數目50,且估計距離2L可指派 給成功讀取之數目25。該資料可藉由獲得無線電IC標籤4〇 與讀取器/寫入器20之間的距離改變時的成功讀取之數目 之統計而產生,但該資料亦可以其他方法產生。 圖28展示儲存位置計算單元5032基於自成功讀取之數目 計算之估計距離計算無線電1C標籤40之估計位置之結果的 一表之一實例。在此實例中,使用兩個不同的天線單元 3〇(在下文中確定為天線單元a及天線單元B)指示一位置。 表2800具有一用於每一特定ID之記錄2801。每一記錄2801 具有· 一特定ID攔位2802,其儲存一特定id ; 一第一估計 距離欄位2803,其儲存至天線單元A之估計距離;一第二 估計距離攔位2804,其儲存至天線單元B之估計距離;及 一估計位置欄位28〇5,其儲存對應於特定1〇之無線電冗標 籤40之估計位置。 如上所述計算的估計位置係儲存於每一記錄28〇1之估計 位置,位2805中。定位裝置銳藉由參考表纖而輸出每 特疋ID之估計位置,且將每一無線電1(:標籤之估計位 置提供給一使用者。
根據本實施例,可以較高精確度執行藉由讀取無線電K 114763.doc -52- 200805174 標籤40的位置偵測, [F·變化實例、其他] ()將時間娀纪(時間資訊)添加至指示讀取器/
輸出每一 而不影響無線電波傳播狀態之波動。 及0Y輸出的接收強度之資料,且將$時間戮記傳輸 定,裝置50,且定位裝置5〇產生每一時間點之表24〇〇以 出每一時間點的無線電1C標籤40之估計位置。
用亦即,無線電IC標籤40可藉由切換每一頻率之每一載 • &的極化方向同時切換一天線之輕射特性來讀取,可量測 自無線電1C標籤40像回至讀取器/寫入器2〇χ(2〇γ)的一信 唬之強度(接收信號強度),且可基於該量測結果輸出無線 電1C標籤4〇之估計位置。 / (3) 在以上提及之第五實施例中,估計距離係基於成功 讀取之數目確定的,但估計距離可基於成功率(成功讀取 之數目/讀取過程之總數)確定。 (4) 除以上提及的成功讀取之數目外,可記錄來自每次 ® 項取成功時無線電1C標籤40之回應傳輸時間下的無線電波 強度,可基於成功讀取之數目及無線電波強度之每一者計 算估計距離,且可自兩個估計距離計算位置的估計距離。 [本發明之優點]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一不管一無線電1C標籤之位置如何 都能夠讀取資料之資料讀取器,並且不出現由該資料讀取 器輻射出的用於讀取之無線電波之干擾而導致的讀取禁止 或難以讀取位置/區域。 114763.doc -53· 200805174 根據本發明之另— ώ ^^〜、樣,可視一載波之相位變化而改變 由貝科項取器輻射出的 ^^ ^ ^ 叼用於續取之無線電波之干擾導致的 :取不止或難以讀取位置/區域的出現位置,藉此不管無 線電1C標籤之位置如 这次 ‘、、、 7都了項取貝料且不會發生讀取資料 失敗。 根據本發明之另 一態樣,可指定一 由一死點導致的讀取錯誤。 儲存媒體之位置而無 熟習此項技術者將容易想到額外優點及修改。因此,較 廣態樣之本發明不限於本文中展示及描述的特定細節或代 表性實施例。因此,在不脫離附加巾請專利範圍及其均等 物所疋義之明相尤念之精神或範嘴的情況了,可做出 各種修改。 【圖式簡單說明】 圖1為展示資料讀取器之基本組態之一實例之功能的方 塊圖;
圖2為展示一具有複數個天線單元之資料讀取器1之組態 之一實例之功能的方塊圖; 圖3為展示一具有複數個讀取器/寫入器及複數個天線單 元之資料讀取器1之組態之一實例之功能的方塊圖; 圖4A展示當一讀取器/寫入器及一天線單元排列在一封 閉空間中時的電場圖案及死點; 圖4B展示一天線之輻射特性改變後的電場圖案及死點; 圖5為展示與一天線單元之距離與該天線單元所輻射之 無線電波之電場強度之間的關係的圖; 114763.doc -54- 200805174 圖6展示在兩個相鄰空間中提供四個天綠w 一 琛早兀的資料讀 取器1之一實例; 圖7展示在圖6所示之排列中由來自一相鄰讀取器/寫入 器之直接波導致的讀取干擾之出現之一實例; · 圖8A展示資料讀取器1之一操作之一實例; 圖8B展示在圖8A所示之操作之後的資料讀取琴1之 口 作之一實例; 圖9A展示在圖8B所示之操作之後的資料讀取之一 ^ 作之一實例; μ 圖9Β展示在圖9Α所示之操作之後的資料讀取器丨之一杈 作之一實例; 圖10展示排列在三個連續空間中之資料讀取器i之一每 例; Λ 圖11為展示圖10所示之資料讀取器之一操作的時序圖· 圖12為展示根據第二實施例的讀取器/寫入器之組態之 一實例之功能的方塊圖; 圖13Α展示一用於讀取之無線電波、一干擾波及一複合 波的波形; 圖13Β展不一用於讀取之無線電波、一干擾波及一複合 波的波形,並且比圖13Α所示之該等波提前π/2相位; 圖13C展不一用於讀取之無線電波、一干擾波及一複合 波的波形,並且比圖13Β所示之該等波提前π/2相位; 圖13D展不一用於讀取之無線電波、一干擾波及一複合 波的波形,並且比圖13C所示之該等波提前π/2相位; 114763.doc 55. 200805174 圖14 A展示圖13 A所示之實例中出現之死點的位置; 圖14B展示圖13B所示之實例中出現之死點的位置; 圖14C展示圖13C所示之實例中出現之死點的位置; 圖14D展示圖13D所示之實例中出現之死點的位置; 圖15為展示根據第三實施例的定位系統之組態之一實例 的方塊圖; 圖16為展示根據第三實施例的讀取器/寫入器之組態之 一實例之功能的方塊圖; 圖17為展示根據第三實施例的定位裝置之一實例之功能 的方塊圖; 圖18展示儲存於讀取結果儲存單元中之讀取結果資料之 一實例; 圖19展示位置計算單元自評估無線電波強度計算估計距 離時使用的資料之一實例; 圖20展不儲存位置計算單元基於自評估無線電波強度計 算的估計距離計算無線電1(:標籤之估計位置之結果的一表 之一實例; 圖21展示基於儲存於第一估計距離攔位及第二估計距離 欄位中之估計距離計算估計位置之方法的概念; 圖22為展示根據第四實施例的讀取器/寫入器之組態一 實例之功能的方塊圖; 圖23為展示調變單元之組態之一實例的方塊圖; 圖24展不根據第四實施例的儲存於讀取結果儲存單元中 之資料之一實例; 114763.doc -56- 200805174 圖25為展示根據第五實施例的定位裝置之一實例之功能 的方塊圖; 圖26展示儲存於讀取結果儲存單元中之讀取結果資料之 一實例; 圖27展示計算單元自成功讀取之數目計算估計距離之位 置時使用的資料之一實例;及 圖28展示儲存位置什异單元基於自成功讀取之數目計算
的估計距離計算無線電1C標籤40之估計位置之結果的一表 之一實例。 倂入本說明書中且組成本說明書之—部分的隨附圖式說 明本發明之實施例’且同以上給出的一般描述及以下給出 的詳細描述一起用來闡釋本發明之原理。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資料讀取器 10 讀取器/寫入器控制裝置 20、 2(h、20N、20X、20Y 讀取器 /寫入器 20A、20B、20C 讀取器/寫入器 21、 、21n 控制單元 22、 22!、22n 傳輸/接收單元 23、 23ι、23N、23Y 調變單元 24、 24ι、24n 解調變單元 25 天線開關單元 30、30〗、3〇2、3〇3、3〇4、3〇n 天線單元 SOAi、30A2、30A3、30A4 天線單元 114763.doc -57- 200805174 30Βι > 30B2 ' 30B3 ^ 30B4 天線單元 30Ci ^ 30C2 ^ 30CS ^ 30C4 天線單元 40 無線電1C標籤 41 記憶體 42 控制單元 * 43 傳輸/接收單元 - 44 天線 50 、 50Z 定位裝置 • 501 、 501Z 讀取指令單元 501 、 502 、 503 曲線 502 、 503Z 讀取結果儲存單元 503 、 503Z 位置計算單元 400 封閉空間 400A、400B 空間 401 電場圖案 402A、402B 直接波 403A、403B 另一直接波 4〇4A、404B 反射波 - 405A 死點 406 - 406A! - 4O6A2 ^ 箭頭標記 406A3、406A4、406B!、 406B2、406B3、406B4 80卜 802 圓周 1201 振盈電路 114763.doc -58 200805174 1202 相位調整電路 1203 調變電路 1204 放大電路 1205 放大電路 1206 解調變電路 1301 無線電波 1302 干擾波 1303 複合波 15 00 定位系統 1800 、 2000 ' 2400 、 2600 ' 2800 表 1801 、 2001 、 2401 、 2601 、 2801 記錄 1802-1808 、 2002-2005 、 2402-2407 、 2602-2608 、 2802-2805 榻位 2301! 、 23012 、 23019 載波產生器單 2302 開關單元 2304 放大電路 2303 調變電路 2305 控制電路 P11-P17 、 P21-P26 、 P31-P37 、 P41-P46 死點出現的位 P、Q、R、S 點 114763.doc -59-

Claims (1)

  1. 200805174 十、申請專利範圍: 1.種貝料讀取器,其用於自一儲存媒體讀取一單獨位置 處的貝料’該儲存媒體具傷ϋ儲存資料之儲存單元 及用於傳輸儲存於該儲存單元中之資料的通信天線, 該資料讀取器之特徵在於包含·· 複數個天線構件,其用於與該儲存媒體傳輸並接收 料;及 、 連接至母一天線構件之控制構件,其中·· 每-天線構件可根據一來自該等控制構件之指令改變 輻射特性。 2. 如請求項1之資料讀取器,其特徵在於: 該等控制構件改變-個天線構件之方向性關聯於另一 個天線構件之方向性。 3. 如請求項1之資料讀取器,其特徵在於·· 該等控制構件藉由順序驅動該複數個天線構件來改變 該等天線構件輻射出的無線電波之一方向。 4. 如請求項1之資料讀取器,其特徵在於·· 當同時驅動該複數個天線構件中之兩個或兩個以上天 線構件時,該等控制構件控制該等天線構件,以使得一 個經驅動天線構件之—射金古 ^_ 士 射束方向不同於與該·個天線構 件同時驅動的另一個天線構件之一方向。 5· —種資料讀取器,其用於自 廿姝體5貝取一單獨位置處 的貧料,該等儲存媒體各自具有一 抑一 m 句用於儲存資料之儲存 早疋及—詩傳輸儲存於該儲存單元中之資料的通信天 114763.doc 200805174 線,該資料讀取器之特徵在於包含: .工制構件’其用於藉由調變-載波而產生一調變信 號;及 複數個天線構件,其用於藉由將該調變信號輕射至空 中而傳輸用於讀取操作之無線電波以與該儲存媒體進行 資料通信,其中: 肖等控制構件包括用於改變該載波之相位的相位調整 構件。 _ 6.如請求項5之資料讀取器,其特徵在於: 該等相位調整構件逐步改變該載波之該相位。 7· —種定位系統,其特徵在於包含: 稷數個天線構件,其用於藉由使用具有不同極化方向 的無線電波自儲存媒體讀取資料,該等儲存媒體各自具 有用於儲存資料之儲存單元及一用於傳輸儲存於該儲 存單元中之該資料的通信天線; 連接至每一天線構件的控制構件,其用於控制每一天 _ 線構件以使得每-天線構件之輻射特性改變;及 疋位構件,其用於基於信號之強度計算每一儲存媒體 之位置,該等信號之該等強度係作為藉由使用具有不同 極化方向的無線電波,同時使每一天線構件改變其輻射 特性而進行的對儲存於該等儲存媒體中之該資料之讀取 操作之一結果而獲得的。 8 · —種定位系統,其特徵在於包含: 複數個天線構件,其用於藉由使用具有不同中心頻率 114763.doc 200805174 的無線電波自儲存媒體讀取資料,該等儲存媒體各自且 二:用於儲存資料之儲存單元及一用於傳輸儲存於該儲 存早疋中之該資料的通信天線; 連揍至每一天線構件的控制構件,其用於控制每一天 線構件以使得每一天線構件之輻射特性可改變;及 疋位構件’其用於基於信號之強度計算每—儲存媒體 之位置’該等信號之該等強度係作為藉由㈣具有不同 中心頻率的無線電波,同時使每—天線構件改變其輕射 特性而進行的對儲存於該等儲存媒體中之該資料之讀取 操作之一結果而獲得的。 9· 一種定位系統,其特徵在於包含: 複數個天線構件,其用於藉由使用具有不同極化方向 及中心頻率的無線電波自儲存媒體讀取資料,該等館存 媒體各自具有—用於儲存資料之儲存單元及-用於傳輸 儲存於該儲存單元中之該資料的通信天線; 連接至每-天線構件的控制構件,其用於控制每—天 線構件以使得每-天線構件之輻射特性可改變,·及 疋位構件’其用於基於信號之強度計算每一儲存媒體 之位置’該等信號之該等強度係作為藉由使用具有不同 極化方向及中心頻率的無線電波,同時使每一天線構件 改變其輻射特性而進行的讀取操作之—結果而獲得的。 10· —種定位系統,其特徵在於包含: 複數個天線構件,其用於自儲存媒體讀取資料,該等 館存媒體各自具有-用於儲存資料之館存單元及一用於 114763.doc 200805174 傳輸儲存於該儲存單元中之該資料的通信天線; 連接至每一天線構件的控制構件,其用於控制每一天 線構件以使得每一天線構件之輻射特性可改變;及 定位構件,其用於藉由使用成功讀取之次數計算每一 儲存媒體之位置,該成功讀取之次數係藉由使每一天線 構件讀取該等儲存媒體複數次,同時使每一天線構件改 變其輪射特性而獲得的。 11. 如請求項ίο之定位系統,其特徵在於: 該等定位構件記錄當對每一儲存媒體成功地執行一讀 取操作時自每一儲存媒體接收之信號之一強产, 又 且籍由 使用該信號之該強度以及成功讀取操作之該數目計瞀一 儲存媒體之位置。 114763.doc »_
TW095136780A 2005-10-06 2006-10-03 Data reader and positioning system TW200805174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293984 2005-10-06
JP2006039527A JP2007129680A (ja) 2005-10-06 2006-02-16 データ読取装置
JP2006132809A JP2007303972A (ja) 2006-05-11 2006-05-11 無線icタグの位置特定システム、並びに位置特定装置
JP2006132810A JP2007304874A (ja) 2006-05-11 2006-05-11 無線icタグの位置特定システム、並びに位置特定装置
JP2006209923A JP2007129688A (ja) 2005-10-06 2006-08-01 データ読取装置、並びに位置特定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05174A true TW200805174A (en) 2008-01-16

Family

ID=376671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5136780A TW200805174A (en) 2005-10-06 2006-10-03 Data reader and positioning system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133888B2 (zh)
EP (1) EP1772814A3 (zh)
KR (1) KR20070038901A (zh)
TW (1) TW200805174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17291A (ja) * 2007-07-05 2009-01-22 Toshiba Tec Corp 無線タグリーダライタ及び無線タグリーダライタの通信方法
CN101408947B (zh) * 2007-10-09 2011-09-21 西门子公司 一种无线射频识别读写器及天线切换实现方法
CN101494483B (zh) * 2008-01-24 2012-10-10 西门子公司 一种射频系统的通信方法以及实现该方法的装置和系统
JP2011511582A (ja) * 2008-01-30 2011-04-07 フランウェル.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Rfidリーダに適用可能なアレイアンテナシステムおよびアルゴリズム
US8217760B2 (en) * 2008-03-20 2012-07-10 Checkpoint Systems, Inc. Applique nodes for performance and functionality enhancement in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systems
US8907767B2 (en) * 2008-09-04 2014-12-09 Ncr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istance determination for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devices
KR101268574B1 (ko) * 2009-11-03 2013-05-28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태그 위치 추정 방법
GB201006907D0 (en) 2010-04-26 2010-06-09 Cambridge Entpr Ltd RFID TAG interrogation systems
JP5263263B2 (ja) * 2010-11-01 2013-08-14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Rfidシステム
KR101492481B1 (ko) * 2010-12-06 2015-02-11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안테나 포트 확장을 위한 하이브리드 스위치 및 그 제어방법과 이를 이용한 rfid 시스템
US20120223811A1 (en) * 2011-03-03 2012-09-06 Checkpoint Systems, Inc. Multiple Antenna Localizing
US20130229262A1 (en) 2012-03-05 2013-09-05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eader antenna arrangement with multiple linearly-polarized elements
JP5864722B2 (ja) * 2012-03-15 2016-02-17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端末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US8988195B2 (en) * 2012-03-21 2015-03-24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of locating users indoors
JP5992850B2 (ja) * 2013-03-18 2016-09-1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切換装置
CN104133169B (zh) * 2013-05-03 2017-02-22 无锡华润微电子有限公司 非接触芯片测试系统与方法
CN105530016B (zh) * 2014-09-30 2018-03-2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111735A (zh) * 2015-01-08 2017-08-29 Nec显示器解决方案株式会社 便携式终端、数据通信系统、数据通信方法和程序
US10591592B2 (en) 2015-06-15 2020-03-17 Humatics Corporation High-precision time of flight measurement systems
US10422870B2 (en) 2015-06-15 2019-09-24 Humatics Corporation High precision time of flight measurement system for industrial automation
CA3008650A1 (en) 2015-12-17 2017-06-22 Humatics Corporation Radio-frequency localization techniques and associated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DE102016213229A1 (de) * 2016-02-12 2017-08-17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Bestimmung einer Position eines Senders
US9905100B2 (en) * 2016-05-04 2018-02-27 United Parcel Service Of America, Inc. Remote initiation of interaction by a computing entity
US11829927B2 (en) 2016-05-04 2023-11-28 United Parcel Service Of America, Inc. Remote initiation of interaction by a computing entity
CN107153854B (zh) * 2017-04-24 2020-02-07 南京大学 一种基于超高频rfid技术的自动化图书盘点方法
US10872089B2 (en) 2017-10-24 2020-12-22 United Parcel Service Of America, Inc. Automated occupant tracking systems and methods
US11200388B2 (en) * 2019-07-12 2021-12-14 Zebra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ccurately reading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ags at a bioptic barcode reader
JP7413672B2 (ja) * 2019-07-25 2024-01-1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装置、無線送信機、無線受信機、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34198A (ja) 1997-05-30 1998-12-18 Toppan Printing Co Ltd 図書類の保管管理システム
WO2000002236A2 (en) * 1998-07-07 2000-01-13 Memc Electronic Materials, Inc.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cking silicon wafers
US7496329B2 (en) * 2002-03-18 2009-02-24 Paratek Microwave, Inc. RF ID tag reader utilizing a scanning antenna system and method
US8204438B2 (en) * 2003-03-14 2012-06-19 Paratek Microwave, Inc. RF ID tag reader utilizing a scanning antenna system and method
GB0325622D0 (en) * 2003-11-03 2003-12-10 Cambridge Consultants System for determining positional information
JP2005303402A (ja) 2004-04-07 2005-10-27 Casio Comput Co Ltd 情報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情報通信方法
JP4503342B2 (ja) 2004-04-16 2010-07-14 日本信号株式会社 物品管理システム
JP2005332026A (ja) 2004-05-18 2005-12-02 Ntt Comware Corp 履歴情報管理装置および履歴情報の分散管理方法
US7817014B2 (en) * 2004-07-30 2010-10-19 Reva Systems Corporation Scheduling in an RFID system having a coordinated RFID tag reader array
US7528721B2 (en) * 2006-08-14 2009-05-05 Eduard Levin Identification and location of RF tagged articles
CA3008650A1 (en) * 2015-12-17 2017-06-22 Humatics Corporation Radio-frequency localization techniques and associated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70038901A (ko) 2007-04-11
EP1772814A2 (en) 2007-04-11
US20080231420A1 (en) 2008-09-25
US10133888B2 (en) 2018-11-20
EP1772814A3 (en) 2010-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805174A (en) Data reader and positioning system
EP2180431B1 (en) Tag associating system, tag associating method and tag moving direction detection system
US8998088B2 (en) Token storage device
JP4458370B2 (ja) Rfidタグの読取りおよび多次元物体の定位を行う多次元アレーアンテナを使用したrfidシステム
US8115594B2 (en) Tag communication device, tag moving direction detecting system and tag moving direction detecting method
US8106834B2 (en) Switchable patch antenna for RFID shelf reader system
US20090027202A1 (en) Rfid system with integrated switched antenna array and multiplexer electronics
US944219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cation determination using reflected interferometry
US20140197991A1 (en) Spatial recognition of rfid tag placement using antenna multiplexing
JP2007303972A (ja) 無線icタグの位置特定システム、並びに位置特定装置
JPWO2019064989A1 (ja) タグリーダー、rfidシステム、及び識別情報読み取り方法
CN100476856C (zh) 数据读取器和定位系统
JP2007129688A (ja) データ読取装置、並びに位置特定システム
US20110063083A1 (en) Rf tag reader and writer
JP2007304874A (ja) 無線icタグの位置特定システム、並びに位置特定装置
JP2009098951A (ja) 質問器
CA274476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ple reading interface with a simple rfid antenna
US2014011131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erating an rfid reader
JP2021044618A (ja) アンテナ及びrfidタグ発行装置
JP2007129680A (ja) データ読取装置
US20220366162A1 (en)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Enabled Technology, Products and Methods for Use
WO2016049848A1 (en)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tag
CN109154999A (zh) 应答机、尤其rfid应答机、和运行应答机、尤其rfid应答机的方法
KR20200059162A (ko) 매트릭스 레이어를 이용하여 태그와 통신을 수행하는 통신 장치
JP2006085314A (ja) セキュリティシステ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