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426464A - Diffusion plate and direct backlight - Google Patents

Diffusion plate and direct backlight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426464A
TW200426464A TW093100017A TW93100017A TW200426464A TW 200426464 A TW200426464 A TW 200426464A TW 093100017 A TW093100017 A TW 093100017A TW 93100017 A TW93100017 A TW 93100017A TW 200426464 A TW200426464 A TW 20042646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iffusion
light
plate
layer
diffuser pl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31000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263093B (en
Inventor
Atsushi Hanyu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Rubber In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Rubber In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Rubber Ind
Publication of TW2004264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4264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630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6309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4Direct backlight with lamp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6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8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particular frames or supporting mea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1/00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 G02F2201/46Fixing el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Description

200426464 五、發明說明(1) 發明所屬之技術 本發明疋有關於一種擴散板以及直下型背光。 先前技術 依據光源的配置方法,液晶顯示裝置用的背光可分為 側邊型與直下型。側邊型係將光源配置在用來導光的導光 板側邊,而直下型係將光源配置在使光擴散之擴散板的背 面(直下,正下方)。參考日本專利公開之特開平 1 1 -29573 1 號公報(圖 1 )。 接著,利用圖面來說明傳統一般直下型背光。如圖j 3 所示,在液晶顯示裝置用背光丨〇〇包括殼體丨〇1、擴散板 1 0 2、殼體1 0 1内部的光源1 〇 3、連接到光源丨〇 3的換流器 (inverter) 104以及與擴散板102表面重疊之擴散片等的光 學片105等。 ' 為了減緩燈管影像(lamp image),擴散板採用將擴散 劑混合到丙烯酸酯(壓克力)或聚碳酸酯等的樹脂板中的乳 白色物品。燈管景〉像是會損及在發光面之光均勻性,會對 應光源103的形狀、配置之影像而呈現在發光面上。燈管 影像的發生使得在光源正上方位置會比較明亮,而在光源 間的位置會比較暗。,此種燈管影像可以藉由使光擴散板 1 0 2上擴散,而變得比較減緩。 為了得到尚焭度,一般使用多數個燈管做為上述的光 源103。此外,為了謀求液晶用背光之省電化與薄型化, 螢光k管不僅使用廣為照明所用的熱陰極管,也使用可以 縮小管徑且低耗電量之冷陰極管。冷陰極管因為管徑細,
12913pif.ptd 第6頁 200426464
五、發明說明(2) 故容易產生燈管影像 關於光學片1 0 5之一種的擴散板,有在薄片狀的透明 基材表面上形成光擴散層(參考曰本專利文獻之實開平 5-7360 1號公報)。在薄片狀的透明基材上塗抹擴散珠體 (b e a d s )的擴散板之其擴散作用小,消除燈管影像之功能 也小。擴散板主要是要來提升背光正面方向的亮度。〜 要將直下型背光薄型化的話,燈管影像的發生會成為 一個問題。也就是說,在背光厚度大的情形下,因為擴散 板102與光源1〇3之間的距離可以增加,燈管影像會很難產 生,但是背光做薄時,擴散板1 〇2與光源之間的距離變 小’會在擴散板1 〇 2上產生燈管影像。 若在擴散板102上產生燈管影像的話’在擴散作用 的的擴散片等之光源片1 〇 5上,會無法減緩燈管影像。 關於在擴散板1 〇2上產生的燈管影像, ㈣之光穿透率以及在出射面之亮度有緊密;; 體來說,穿料高以&亮度冑高會使燈管影冑被看、 見。:目,地’穿透率低以及亮度變低會減緩燈管影像。 峰的菸氺XΘ ^ 右要4除燈管影像所產 式來i理。!ί::要有以降低擴散板102之穿透率的方 式來處里、…果疋導致亮度降低的問題。 b有,於上述問題,本發明之目的係要提供 为光’其可以抑制燈管影像且可出=:士 度降低。 你尤出射面上之売 此外, 由於直下型背光光 源之螢光燈管從電能轉換成
12913pif.ptd 第7頁 200426464 五、發明說明(3) --- 光的轉換效率低,在電極附近會消耗無用的能量而發熱, 故在電極附近會變熱。特別是在冷陰極管的情形,因為在 電極附近之光轉換效率低於熱陰極管,故發熱量變大,在 電極附近的溫度會有到達1 〇 0 c。左右。 接著’使用圖式來說明考慮熱方面之習知直下型背 光。 如圖14所示,直下型背光201包括具有底面部202與側 面部203之知殼體204、殼體204内部的光源205以及擴散板 206 〇 側面部2 0 3包括立設部2 0 7、台部2 0 8以及邊緣部2 0 9。 立設部2 0 7係直立設置於底面部2 〇 2之兩邊的周緣。台部 2 0 8係設置在立設部2 0 7之立設端上,並且相對於底面部 2 0 2平行且往外側延伸。邊緣部2 〇 9係垂直於底面部2 0 2之 上方而立設於台部208之延設端上。 此外,用來將擴散板20 6固定位置的固定部210係設置 在台部208之長邊方向。 另外,在擴散板206上,與固定部210接合之矩形缺口 部2 11,係配設在與光源2 0 5平行之邊的邊緣部中央。 殼體2 0 4是例如使用將高放熱性之鋁等的金屬等加以 板金加工而得者。此板金加工係將一片板彎曲加工成,如 圖1 5所示,固定部2 1 0也從台部2 0 8切割折起而形成。因 此,在從台部切割折起的固定部處,台部2 0 8與邊緣部2 0 9 變成不連續,而產生空隙2 1 2。 空隙212因為連通殼體204之内部與外部,故變成空氣
12913pif.ptd 第8頁
中如ft;等之異物侵入的路徑。 熱而膨Ϊ:ΪΙ型背光内部的空氣會因為光源點亮所提供 一定容積的吉為關掉光源,熱源消除而收縮。此時,在 直下型背来肉I型者光内部中,體積膨脹的空氣部分會從 因關燈而體籍ΐ經過前述空隙而流出到外部;之後’空氣 流到内部。、縮的部份會從直下型背光的外部經由空隙 itb ^ ^ 異物。流入沾:氧中會含有像塵埃等在一般空氣中懸浮的 害光的擴散:穿Ϊ等之異物會附著在擴散板的入射面,妨 主因。再,造成使擴散板之出射面上亮度降低的 面,附著的部人ί等異物容易部分地附著於擴散板之入射 發光不均勺^ : h在擴散板的出射面上變成暗部,而成為 J -J的主因。 發明内1 有 μ、_μ、 背光,J:可以=問題,本發明之目的係要提供一種直下型 ΐΐ低:了M抑制燈管影像且可以防止在光出射面上4 所照:的光,::本發明提出-種擴散板,利用光源 散珠體層,擴散性成3板包括擴散性基材層與擴 擴散珠體層則形成在擴散性基材層, 側面中的至少任^ 一 光入射側面與光出射 基材層與擴散珠俨 ^射到擴散板的光會在擴散性 双珠體層兩處產生擴散。 利用本發明之擴散板的話,因Α Α Μ 5丨植A 4 口马入射到擴散板的光合 ^ 曰
200426464 五、發明說明(5) 在擴散性基材層與擴散珠體層兩處產生擴散,故 身的擴散作用會比習知的擴散杯: 、放板本 的穿透率不會降低並且可以右< ^ ^ ^ ^ U此擴政板 止亮度降低。 了以有》丈地減緩燈管影像’也可防 此外擴政板之牙透率的下限較佳係在4 〇 %,更佳則 在5 0%。在匕外’ f透率的上限較佳係在7〇%,更佳則在、 二Λ透Λ小至1J某個程度,用τ以有效地減緩燈管影 庚县可以福古古由a v致冗度降低。其次,大到某個程 又 间儿又,但是太大的話則無法有效地減緩燈管 影像:穿透率從上面的觀點來做適當的決定是較二燈吕 產味:Ϊ:Ϊ性基材層會因為内部所含的擴散劑或氣泡 κ ,並且較佳是厚度0· 5mm至3mm的板狀合成樹脂 =二;散性基材層具有某程度的厚度,以獲得做為』 散板所需的剛性,同時藉由光在擴散性基材層上被吸收, 可以抑制穿透率低到某程度。 上述擴散珠體層的厚度較佳係在5〇_左右以下。 珠體層的厚度變厚大的話,容易在層的厚度產生偏差,、容 易使擴政珠體層的擴散效果產生不均勻。但是,藉由將厚 度設定在50_左右队下,可以防止擴散效果的偏差。 、上述擴散珠體層形成在上述光入射侧面與光出射側面 中的$何一面,而另一面較佳則是形成縐折(微小凹凸)。 在此h I ’因為縐折造成之凹凸會有助於擴散效果,故可 以更進一步地減緩燈管影像。 在上述擴散性基材板或擴散珠體層上,較好是塗抹或 第10頁 12913pif.ptd 200426464 疋要防止 内部。 本發明更 源入射的 光學片。 基材層為 在擴散性 一面上。 層兩處產 型背光的 擴散珠體 習知的擴 並且可以 隙,使異 為達 配置在擴 從擴散板 與擴散珠 物,擴散 出射側面 散性基材 根據 光會在擴 板本身的 散板的穿 可防止亮 此外 部以及從 部’前述 前述側面 的被接合 的位置固 到殼體内 在此 因為耐光劑吸收紫外線,故可以 提出一種直 光藉由上述 擴散板包括 本身具有光 基材層之光 入射到擴散 生擴散。 活’因為入 層兩處產生 散板更加提 有效地減緩 更具有殼體,而殼體 底面的周緣直立設置 成使擴散板面對前述 ,其接合於在擴散板 於側面部之固定部, 佳是在前述側面部處 從該側面部突出。 殼體之側面部不會產生連通到殼體 五、發明說明(6) 混入耐光劑。在此情形 防止擴散板的劣化。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 物侵入到殼體 成上述目的, 散板背後的光 射出的光通過 體層,擴散性 珠體層則形成 中的至少任何 層與擴散珠體 本發明之直下 散性基材層與 擴散作用會比 透率不會降低 度降低。 ’直下型背光 該殼體底面部 擴散板係配置 部具有固定部 部,並且突出 定。固定部較 外的空隙,而 情形,因為在 因為設置固定部產生的空 下型背光,從 擴散板擴散, 擴散性基材層 擴散性之板狀 入射側面與光 板的光會在擴 射至擴散板的 擴散,故擴散 南。因此,擴 燈管影像,也 具備殼體底面 的设體側面 设體側面部。 之侧面所形成 來將該擴散板 不會產生連通
12913pif.ptd 第11頁 200426464
隙,&就算具有將擴散板定位之固定部,也可以 防止壓埃等之異物侵入。 此外,前 立設部係從底 設端往外延伸 從台部之延設 在台部或邊緣 述側面部包括 面部的周緣站 設置而使前述 端直立設置。 部上。 立設部’台部 立設置,台部 擴散板配至於 此外,前述固 與邊緣部,其中 係從立設部之立 其上,邊緣部係 定部較佳是設置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 ,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 如下: 、 實施方式 接著,一邊參考圖式一邊來說明本發明之直下型背光 的較佳實施例。 圖1繪示使用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直下型背光2的液晶 顯不裝置1。液晶顯示裝置除了直下型背光2外,還包括用 來顯示文字或影像的液晶面板3以及用來調整發光品質之 光學片4,且被使用做為液晶電視或電腦用液晶顯=器 等0 液晶面板3係配置成使直下型背光2位於其背後,直下 型背光2之面光源被約略均勻地照射在面板3上。因此,直 下型背光2係被形成大於液晶顯示裝置!的晝面尺寸。 此外’光學片4為用來調整發光品質之擴散片 (diffusion sheet)、透鏡片(iens sheet)、偏光片 (polarization sheet)等,並且依據所需,配置在液晶顯
12913pif.ptd 第12頁 200426464 五、發明說明(8) 示裝置1與直下型背光2之間。此外,光學片4也可以設置 成直下型背光2的一部分。 直下型背光2包括在一面上具有開口的殼體6,安裝於 前述開口之擴散板,以及配置在殼體6内部之多數個光源 Ί 〇 考慮到放熱問題,殼體6以例如鋁製品為佳。殼體6包 括矩形的底面部6 1以及直立設置於底面部6 1之周緣的側面 部6 2,並且被形成一面有開口的薄箱狀。
底面部61之内面側係做為反射面,其將光源7之光反 射至擴散板5。反射面係例如將合成樹脂膜或銘等之金屬 薄膜所構成的反射片6 1 a,配置在底部6 1之内面。 反射片6 1 a之光源7側表面係例如塗裝成白色,將上述 光有效地反射(擴散反射)到擴散板5側,以提高該光之利 用效率以及在擴散板5之亮度。 此外,擴散板5與光源7之間的距離係設定在5mm〜10mm 左右;本實施例之背光為薄型之架構,為容易產生燈管影 像之結構。
^ 配置在擴散板5背後的光源7為細長狀線光源,具體來 說為冷陰極管型的螢光燈管。此螢光燈管7由多數個以約 略相等間隔來平行設置。此外,燈管7間的間隔(燈管間 距 ’ lamp pitch)設定在 i2mm 〜3〇mm。 冷陰極管型的螢光燈管7為細管徑(例如3mm左右或以 下)胃適a於直下型背光2的薄型化,但是從電極部分產生 大熱里。右设置多數個螢光燈管7,因為發熱殼體6内部的
200426464
溫度會變得非常高 此外’螢光燈管7中 水銀等會放射紫外^71,,從電極飛出的電子所激發的 α, «Λ - ^ a ' 、 此紫外線71會碰觸登館内側之螢 九體而產生可男氺,胼丨ν々Λ狄, 71山仏…丛光所以攸螢光燈管71產生些許紫外線 71。由於攸螢光燈管7所照射 部的構成部材會容易劣化。$卜深Π直下型方先2内 •if曰:Ϊ Ϊ5為藉由從光源7所照射的光以形成發光面者, U:散性基材層51 中擴散劑被混入而具有光擴 卜’擴散板5之螢光燈管7侧的面52稱為入射面 52 ’入射面52之反對側的面則稱為出射面53。 如圖2所示,擴散珠體層54形成於擴散性基材層“那 一面的擴散板5上。擴散珠體層54僅設置於擴散性基材層 51的出射面側,擴散性基材層51之入射面侧具有鏡面反射 作用’被做成平坦面5 6。 擴散性基材層51相當於習知的擴散片本身,在丙烯酸 酯或聚碳酸酯等的合成樹脂中混入擴散劑而形成。入射到 具有擴散劑的擴散性基材層5 1,會被基材層内部的擴散劑 所擴散。此外,擴散性基材層51可以射出成形或壓出稱形 專適當的合成樹脂成形法來形成板狀。 從不會過低使之部產生亮度降低以及不會過高而可以 減緩燈管影像之觀點來看,擴散板5之穿透率設定在 4 0 %〜7 0 %。在將擴散率抑制低到某程度上,需要能夠對應 到將擴散板增厚而在擴散板内部被吸收的光變多,且増力口 在入射面之反射率等。
200426464
較佳是在〇· 5〜3mm,若在此厚 ’而會有因此重量而發生彎曲 地’如果厚度太薄的話,降低 之減緩也會變困難。此外,擴 限為1 m m。 擴散性基材層5 1的厚& 度以上’本身的重量會增加 偏向等的弊端。其次,相反 光穿透率會變難,燈管影像 散基材層5 1之厚度的較佳下 前述擴散珠體層54為利用將擴散珠體54a塗布在基材 層51表面上而形成的擴散珠體鍍膜層。擴散珠體5乜由透 明的各種大小直徑的顆粒或玻璃等所構成。擴散珠體層^ 的擴散珠體54a以接合劑(binder)固定在基材層51上。
依據本實施例之擴散板5的話,來自光源7的光在入射 面52(平坦面56)上會有一部分反射到反射面61a側,其他 部分入射到擴散板5内部。此外,載入射面52反射的光會 被反射面61a等反Μ ’而再次人射。此再人射光與從光源7 的直接入射光不同,會使產生燈管影像變得困難,因為反 射光的比例變多,減緩燈管影像會變得容易。
入射到擴散板5内部的光首先會在基材層5丨内部被擴 更在射出時’在擴散板表面之擴散珠體層54會被再 次擴散。而且,因為基材層51與擴散珠體層54為一體,被 擴散珠體層54擴散的一部份光容易再回到基材層51,故基 材層51與擴散珠體層54的擴散相乘效果是可以期待的。 因此’相較於僅由基材層51所構成的擴散板,擴散板 5本身的擴散作用被提高了,燈管影像也可以有效地擴 ,。而且’並不是藉由將基材層51設成低穿透率來減緩燈 官影像’而是利用基材層51與擴散珠體層54之高擴散作
200426464 五、發明說明(li) ---- 用,來減緩燈管影像,故而亮度可以保持較高。 特別是’在本實施例之薄型背光中,利用將光源7與 擴散板5間的距離拉近而變成高亮度,結果是背光2獲得 常南的亮度。 燈官影像的減緩也可以利用增加燈管數目,縮短燈管 間距來達成,但是燈管數目的增加會導致成本高與耗電量 的增加。另一方面,在本實施例的背光中,就算燈管間距 比較廣,也可以減緩燈管影像,故不需要增加燈管的數 目° 此外’在基材層51製作時(射出成形時)等產生的基材 層51厚度誤差會發生光吸收度的誤差,而變發光不均勻的 原因。但是’因為利用擴散珠體層54來擴散,某程度上的 發光不均勻得以減緩。因此,即使基材層51之精密度低, 發光品質也可以提高,製造成本也可以降低。 再者’因為具有擴散珠體54a造成的凹凸結構,故擴 散珠體層54表面可以防止與配置在液晶面板3與擴” 間的光學層4緊密貼合。 、政扳5之 擴散珠體層54的厚度最佳是在5〇mm左右,更佳則在 10〜30mra。藉此,因塗膜變厚產生的層厚度偏差可被抑 制,也可防止擴散效果的不均勻。 其次,擴散珠體5 4a使用方向性高的材質,光向垂直 於擴散板5之方向,相較於未設置擴散珠體鍍膜層54之習 知擴散板,擴散板5的亮度可以提升30%左右。在此情形, 因為光學片4可以省略,故對直下型背光2之成本降低^貢
200426464 五、發明說明(12) 獻0 此外,擴散性基材層5 1的材料也可以具有氣泡之發泡 體來形成。若在基材層5 1内形成氣泡以取代對基材層5 1混 入擴散劑,利用該氣泡可得到光擴散作用。如此,具有氣 泡之基材層5 1也可獲得光擴散性,可以獲得與混入擴散劑 之擴散板5相同的效果。 此外’在上述擴散性基材層51與擴散珠體層54上,以 塗抹或混入吸收子外線7 1的耐光劑,可以防止因從螢光燈 管7所照射之紫外線造成的擴散板5劣化。但是,關於擴散 珠體層54,因為在其表面塗抹的話,容易損及效果,最好 是將耐光擴散劑混入擴散珠體5 4 a的内部。此外,在混入 有困難時,以塗布前之擴散珠體54a狀態,將耐光劑均勻 塗抹,之後再將擴散珠體54a塗布在擴散板5上也可以。 圖3繪示第二實施例之擴散板5的部分剖面圖。此擴散 板5係將基材層5 1之入射面5 2側的面形成具有凹凸結構之 縐折5 5,以取代第一實施例之平坦面5 6。其他結構則與第 一實施例相同。 使用此情形的擴散板5的話,因為縐折5 5造成的細微 凹凸會比鏡面狀平填面56的情形,更有助於光擴散效果, 故有效地減緩燈管影像。 圖4繪示第三實施例之擴散板5的部分剖面圖。此擴散 板5係將第一實施例之擴散板5的表面與背面反過來,將擴 散珠體層54設置在基材層51之入射面52側,而出射面53側 則形成平坦面5 6。
12913pif.ptd 第17頁 200426464
54,Ϊ =情形的擴散板5的話,由於擴散珠體鑛膜層 一杏:去d待光朝向擴散板垂直方向的效果。但是,與 之Ϊ 之擴散板5相同,與沒有設置擴散珠體鑛膜層54 之白知擴散板5相比,可以期待燈管影像之改善。 W ^ $會示第四實施例之擴散板5的部分剖面圖。此擴散 Ϊ 基材層51之入射面52側的面形成具有凹凸結構之 一—,以取代第三實施例之平坦面5 6。其他結構則與第 二貫施例相同。 吏用此丨月形的擴散板5的話,續折$ 5的凹凸會促進燈 里 減緩,而且可以防止液晶面板3與擴散板5之間所 配置的光學片4的密著。 圖6繪示第五實施例之擴散板5的部分剖面圖。 盘如圖6所示,擴散板5在擴散性基材層5 1的入射面52側 ”出射面5 3側兩面上均具備擴散珠體層5 4。 膜芦使用此情形的擴散板5的話’可獲得相互擴散珠體鍍 ::54之相乘效果,以有效地進行亮度提升與燈管影像之 接著說明可以防止異物侵入殼體6内部的直下型背光2 的實施例。 圖7 %示擴散板5定位在殼體6的直下型背光2的立體 圖〇 3直下型背光2包括具有底面部6 1與側面部6 2之殼體 3 撑於殼體6之側面部62的擴散板5以及收容於殼體6内 部之螢光燈管7。
12913pif.ptd ' ---------- 第18頁 200426464 五、發明說明(14) 殼體6之側面部62包括立設部62a、台部62b與邊緣部 62c。立設部62a從與螢光燈管7平行之矩形底面部的周 緣,往末端變寬地站立設置。台部62b係平行於底面部 6 1,平行且往外延伸設置於前述立設部6 2a之立設端上。 邊緣部6 2 c係垂直於底面部6 1往上方直立設置於前述立設 部62a之立設端上。 台部62b支撐擴散板5之周緣,並將與底面部61之距離 保持在一預定尺寸。在擴散板5被支撐於台部6 2 b之狀態 下,擴散板5之側面與邊緣部62c相對。此外,邊緣部62c 防止擴散板5之水平方向的位置偏差。 在台部62b的長邊方向上,用以將擴散板5之位置固定 的位置固定部8係例如從台部6 2 b往與邊緣部之立設方向平 行的方向突出設置。 另一方面,在擴散板5上,與邊緣部6 2c相對之側面中 央處設置往内側凹入的缺口部57。缺口部57也是與固定部 8接合而將擴散板5固定之被接合部。 如圖8所示,位置固定部8為在殼體6之台部62b的長邊 方向中央處,被一體成形之圓柱狀卡勾(pin,stud
Pin)81a。嵌合孔形成於台部62b上,且藉由從台部621)内 側使卡勾81a貫穿嵌合孔,使得卡勾81a從台部62b突出之 方式,以使在台部62b不會產生空隙,並且可以將成為固 定部之卡勾81a直立設置。 此外,固定部8也可以使用螺絲來取代卡勾81a。在此 情形,在台部62b中形成螺絲孔,螺絲81a可以從台部62b
12913pif.ptd
200426464
:背面穿過’使螺絲81a與螺絲孔螺合,以從台部_突 ^广ί螺絲)81a相對於台部62b之突出量較佳是比擴 ί ί旦/ 在擴散板5上栽置光學片4的情形下,該、 犬出罝杈佳是大於擴散板5之厚度與光學片4之片厚。 狀 此外,形成於擴散板5之側面中央處的缺口部57a為弧 此外,卡勾(或螺絲)81a較佳是從邊緣部62c突出。 如以上所述,即使設置固定部8,因為殼體6之台部 62b與邊緣部62c也不會產生與殼體6内外連通之空隙,可 以防止塵埃等異物之侵入。 圖9繪示固定8之其他例的部分立體圖。 如圖9所示,固定部8係架構成在金屬製殼體6之台部 62b的長邊方向中央處,以深的沖壓成形來形成凸出狀的 凸部8 1 b。利用沖壓加工來形成固定部8,即使設置固定部 8也不會產生與殼體6内外連通之空隙。沖壓加工之凸部 81b也可以形成在台部62b,或在邊緣部62c或者是形成在 台部62b與邊緣部62c兩者。 擴散板5之缺口部5 7b係以對應凸部8 1 b之形狀而形 成,以凸部8 1 b與缺口部5 7b之接合,可以將擴散板5定位 在殼體6上。 圖1 〇繪示固定部8其他例子的部分立體圖。 固定部8係架構成將黏貼片8 3安裝於形成在殼體6之邊 緣部6 2 c上的開口狀插入部6 3中。 黏貼片83係與殼體6為另外的部材’為合成樹脂。黏
12913pif.ptd
200426464 五、發明說明(16) 貼片83包括用來封住插入部63的矩形板狀蓋部83a以及從 蓋部83a中央部突出的直立方體突起部831)。 插入部63係在邊緣部62c的長邊方向中央處,形成預 疋I度的缺口’其寬度小於蓋部83a,且大於突起部Mb。 黏貼片8 3中’蓋部8 3 a位於邊緣部6 2 c之外側,將插入部封 住,突起部83b貫通插入部63,且突出部83b往殼體6内突 出。 蓋部83a|t由黏著劑或雙面膝帶等連接到殼體6上,與 设體6内外連通的插入部6 3便被封住,故沒有與殼體内外 連通的空隙。此外,為了確實固定黏貼片83,蓋部83a不 僅在邊緣部62c的外側面,也可以形成剖面[字形來盥A 6 2 b之外側面接觸。 擴散板5之缺口部5 7係形成對應於突起部8 3之形狀, 此缺口部57與突起部83b接合,將擴散板5的位置固^住\ 圖11繪示固定部8其他例子的部分立體圖。 固定部8係架構成將嵌合片84安裝於在殼體6之邊緣部 6 2 c上所形成的開口狀插入部6 4的結構。 嵌合片84係與殼體6為另外的部材,為合成樹脂。爭 合片84包括封住插入部64的基部(蓋部)84b以及從該基^ 84b犬出形成之接合部(突起部)84a。基部84b在長邊方白 兩端處,具有從内外將殼體邊緣部62c挾持住的溝狀挾持 部8 4 c 。 守 插入部64係在殼體6的邊緣部6 2c的長邊方向中央妒 具預定寬度的缺口。藉由利用挾持部84c來挾持住邊緣部
200426464 五、發明說明(17) 6 2 c,嵌合部8 4被安裝於邊緣部6 2 c上,將插入部6 4密封成 沒有空隙。 在基部84b安裝於邊緣部62c之狀態下,接合部84a向 殼體6内突出。接合部84a與擴散板上形成的缺口部5了接° 合,擴散板5位置便被固定。 接著說明有關於從上述螢光燈管7所照射之紫外、線7 i 的性質。從螢光燈管7所照射的紫外線71會有比白光更a 易吸引昆蟲的性質。因此,以具有直下型背光2為例 谷 圖1 2所示之看片機(f i vi ewer)9的情形,從殼體6上如 形成之放熱用空氣孔9 1所漏出的紫外線7丨會引誘所 有使昆蟲侵入看片機9内部。侵入到看片機9内部^ _, 其内部徘徊的樣子,會被螢光燈管7投影,的晃蟲在 上的閃光(flicker)此外,由於曰虫沾民诚冷為觀察面 内部,盆屍體d:蟲的屍體殘留在製品的 /、屁體㈢成為影子而呈現在觀察面上。 面上所? ί見的&3π 禋在觀察 h Γ 或影子’會對觀察觀察面的人或病串造 成不舒服的感覺。 J八次/丙思xe 因此’在殼體上且備將答 & μ t I 1爾时爱光燈官7所產生之埶從殼體6 ;7Λ Λ散的空氣孔9之直下型背光ϊ i:榮光ί ;管車;,疋采構成將弓丨誘昆蟲的紫外㈣加以阻隔的螢光 做為阻隔紫外線之榮光燈管7,較佳是ΐ榮光燈管7之 程度,故。改:誘,可以被改善到白刪 可以對設置直下型背光2的周圍環境保持之門
200426464 五、發明說明(18) 玻璃面的内面或外面上設置阻隔紫外線之膜層,例如由氧 化鈦所構成的膜層。在此情形,利用以紫外線7 1不會從螢 光燈官7的玻璃面射出的膜層來吸收紫外線,以反射回螢 光燈管7之内部。此外,做為紫外線71被阻隔之螢光燈管 7上,也可以將阻隔紫外線71之膜片(fi lm)捲在螢光燈管7 Γ: I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之實施例。 層,便= 在擴散基材層上設置擴散珠體 低。 j燈s衫像並且防止在光出射面上的亮度降 1並非^所述,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β 其並非用以限定 貝知例揭露如上,铁 發明之精神和*本么月,任何熟習此技藝者, …、 發明之保護範内,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不脫離本 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固飾,因此本 界定者^ 12913pif.ptd 第23頁 200426464 圖式簡單說明 ---^ 圖1繪示使用第一實施例之直下型背光的液曰 置的剖面圖。 日日顯示裝 面圖 面
面圖 面圖
意圖 圖2繪示第一實施例之直下型背光的擴散板 〇 圖3繪示第二實施例之直下型背光的擴散板 〇 圖4繪示第三實施例之直下型背光的擴散板 的部分剖 的部分剖 的部分剖 圖5繪示第四實施例之直下型背光的擴散板的部分立 ο β σ·】 圖6繪示第五實施例之直下型背光的擴散板的部分為 〇 ^ 圖7繪示擴散板定位在殼體上之直下型背光的 ^體示 圖8繪不擴散板定位在设體上之直下型背光的 體示意圖。 圖9繪示固定部之其他例子的部分立體圖。 部分立 圖1 0繪示固定部之其他例子的部分立體圖。 圖11繪示固定部之其他例子的部分立體^。 圖1 2繪示看片機的側面圖。 圖14纟會示擴散板定位在殼體上之習知直下型f 體示意圖。 的立 圖15繪示擴散板定位在殼體上< 分立體示意圖。 習知直下型背光的
12913pif.ptd 第24頁 200426464 圖式簡單說明 圖式標號說明 1液晶顯示裝置 3液晶面板 5擴散板 51擴散性基材層 5 3出射面 54a擴散珠體 5 6平坦面 6殼體 6 1底面部 6 2側面部 6 2 a立設部 6 2 c邊緣部 6 3、6 4插入部 7光源 7 1紫外線 8位置固定部 8 1 a卡勾 8 3黏貼片 8 3 a蓋部 84嵌合片 84a接合部(突起部) 8 4 c挾持部 2直下型背光 4光學片 5 2入射面 54擴散珠體層 55縐折 57a、57b 缺口部 6 1 a反射片 6 2b台部 8 1 b凸部 8 3b突起部 8 4b基部
12913pif.ptd 第25頁 200426464 圖式簡單說明 9看片機 1 0 0背光 1 0 2擴散板 1 0 4換流器 2 0 1直下型背光 2 0 3側面部 2 0 5光源 2 0 7立設部 2 0 9邊緣部 2 1 1缺口部 101殼體 1 0 3光源 105光學片 2 0 2底面部 2 04殼體 2 0 6擴散板 2 0 8台部 2 1 0固定部 2 1 2空隙
12913pi f.ptd 第26頁

Claims (1)

  1. 200426464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 1 · 種擴散板,利用一光源所照射的光,形成一發光 面’該擴散板包括: 一擴散性基材層,具有光擴散性之板狀物; 一擴散珠體層,形成在該擴散性基材層之一光入射側 P與一光出射側面中的至少任何一面上,其中入射到該擴 散板的光會在該擴散性基材層與該擴散珠體層兩處產生擴 散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所述之擴散板,其中該擴散 基材層會之内部含有擴散劑或氣泡,藉以產生光擴散, 並且厚度為〇· 5mm至3mm的板狀合成樹脂成形品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所述之擴散板,其中該擴散 珠體層的厚度係在50_左右以下。 5. 性基材 6. 射的光 學片, 擴散性 成在該 至少任 層與該 如申請 板或該 一種直 藉由該 該擴散 基材層 擴散性 何一面 擴散珠 200426464 六、申請專利範圍 一 ' 7 ·如申清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直下型背光,更包括 一殼體,該殼體包括一殼體底面部以及從該殻體底面部底 面的周緣直立設置的一殼體側面部,該側面部包括一固定 部,與在該擴散板之側面所形成的一被接合部接合,並且 將該擴散板的位置固定,該固定部係在該側面部處不會產 生連通到殼體内外的空隙,而從該側面部突出。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直下型背光,其中該 側面部包括一立設部,一台部與 邊緣部’該立设部係從 該底面部的周緣站立設置,該台部係從該立設部之立設端 往外延伸設置而使該擴散板配矣於其上,該邊緣部係從該 台部之延設端直立設置’其中该固定部係設置在該台部或 該邊緣部上。
    12913pif.ptd
TW093100017A 2003-01-31 2004-01-02 Diffusion plate and direct backlight TWI263093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024738A JP2004235103A (ja) 2003-01-31 2003-01-31 直下型バックライ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426464A true TW200426464A (en) 2004-12-01
TWI263093B TWI263093B (en) 2006-10-01

Family

ID=329531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3100017A TWI263093B (en) 2003-01-31 2004-01-02 Diffusion plate and direct backlight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04235103A (zh)
KR (2) KR20040070016A (zh)
TW (1) TWI263093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76101A (zh) * 2009-10-24 2012-07-11 3M创新有限公司 空隙化扩散体
CN102628564A (zh) * 2011-12-30 2012-08-08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直下式背光模块及使用其的显示装置
TWI406042B (zh) * 2004-12-27 2013-08-21 Samsung Display Co Ltd 容接器,具容接器之背光組件,及具背光組件之顯示裝置
CN103984150A (zh) * 2013-02-08 2014-08-1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散射板的固定装置和具有该固定装置的显示设备
TWI484225B (zh) * 2010-04-19 2015-05-11 Sumitomo Chemical Co Resin shee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9407396A (zh) * 2018-10-23 2019-03-01 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095631B1 (ko) * 2004-11-06 2011-12-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 확산부재, 이를 갖는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갖는표시장치
TWI396013B (zh) * 2004-12-21 2013-05-11 Samsung Display Co Ltd 背光組件及具有背光組件之顯示裝置
US7927004B2 (en) 2004-12-28 2011-04-1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Backlight unit, and a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WO2006095552A1 (ja) * 2005-03-10 2006-09-14 Sharp Kabushiki Kaisha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これを備えた表示装置
KR101252272B1 (ko) * 2005-06-30 2013-04-05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확산판과 이를 이용한 백라이트 유닛
JP2007042462A (ja) * 2005-08-03 2007-02-15 Citizen Electronics Co Ltd 両面発光照明ユニット
JPWO2007037250A1 (ja) * 2005-09-28 2009-04-09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光拡散板および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JP2007271883A (ja) * 2006-03-31 2007-10-18 Harison Toshiba Lighting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KR100811531B1 (ko) * 2006-05-09 2008-03-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확산판을 구비한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액정표시장치
KR101323548B1 (ko) * 2006-06-30 2013-10-2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US7905650B2 (en) * 2006-08-25 2011-03-15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Backlight suitable for display devices
US8228458B2 (en) 2007-01-19 2012-07-24 Sharp Kabushiki Kaisha Back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JP4549358B2 (ja) * 2007-02-20 2010-09-2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EP2153432B1 (fr) 2007-06-13 2012-09-12 Thomson Licensing Procede et dispositif d'affichage d'images comprenant deux étages de modulation
JP4985154B2 (ja) * 2007-07-03 2012-07-25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光学部材
DE102007036468A1 (de) 2007-07-23 2009-01-29 Evonik Röhm Gmbh Heckelement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mfassend eine Beleuchtungseinheit
KR100786118B1 (ko) * 2007-08-08 2007-12-18 주식회사 엘지에스 발포수지 확산층을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
CN102265086A (zh) 2008-12-25 2011-11-30 夏普株式会社 框架、光源装置、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机
KR101769171B1 (ko) 2009-10-24 2017-08-17 쓰리엠 이노베이티브 프로퍼티즈 컴파니 광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시스템
US8950924B2 (en) 2009-12-08 2015-02-10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Optical constructions incorporating a light guide and low refractive index films
CN102661548A (zh) * 2012-05-02 2012-09-12 浙江全加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设有金属散热装置的大功率led景观灯具
CN102661546A (zh) * 2012-05-02 2012-09-12 浙江全加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设有金属散热装置的大功率led草坪灯具
JP6177330B2 (ja) * 2013-07-30 2017-08-09 堺ディスプレイプロダクト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JP6300147B2 (ja) * 2014-02-05 2018-03-2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
KR20160095396A (ko) * 2015-02-03 2016-08-11 타이코에이엠피 주식회사 Usb 커넥터
KR102395088B1 (ko) * 2015-11-26 2022-05-0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KR200484680Y1 (ko) 2017-07-19 2017-10-17 한은희 반자동 회전식 밀대걸레
CN112128721A (zh) * 2020-09-17 2020-12-25 上海边光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发光砖
CN115128864A (zh) * 2021-03-24 2022-09-30 瑞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背光模块以及背光模块的组装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73602A (ja) * 1991-09-17 1993-03-26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自動取引装置
KR20000003630A (ko) * 1998-06-29 2000-01-15 김영환 반도체소자의 저항
TWI276861B (en) * 2001-03-07 2007-03-21 Nitto Denko Corp Liquid crystal cell substrate, the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and th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ing the same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06042B (zh) * 2004-12-27 2013-08-21 Samsung Display Co Ltd 容接器,具容接器之背光組件,及具背光組件之顯示裝置
CN102576101A (zh) * 2009-10-24 2012-07-11 3M创新有限公司 空隙化扩散体
US8982468B2 (en) 2009-10-24 2015-03-17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Voided diffuser
TWI484225B (zh) * 2010-04-19 2015-05-11 Sumitomo Chemical Co Resin shee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2628564A (zh) * 2011-12-30 2012-08-08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直下式背光模块及使用其的显示装置
US9093002B2 (en) 2011-12-30 2015-07-28 Au Optronics Corp. Direct type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same
CN103984150A (zh) * 2013-02-08 2014-08-1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散射板的固定装置和具有该固定装置的显示设备
CN103984150B (zh) * 2013-02-08 2019-10-1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散射板的固定装置和具有该固定装置的显示设备
CN109407396A (zh) * 2018-10-23 2019-03-01 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710242B1 (ko) 2007-04-20
JP2004235103A (ja) 2004-08-19
KR20040070016A (ko) 2004-08-06
TWI263093B (en) 2006-10-01
KR20060134883A (ko) 2006-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426464A (en) Diffusion plate and direct backlight
JP2538667B2 (ja) バックライト
JP4741913B2 (ja)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TW574552B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20040105044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2006267991A (ja) バックライトモジュール
US20050206805A1 (en) Back light assembly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102062972A (zh) 平面显示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WO2017163598A1 (ja) 発光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照明装置
JP2008052114A (ja) 表示装置
US7821593B2 (en) Bl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7490952B2 (en) Illumination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7868967B2 (en)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therewith
JP2007316421A (ja) 照明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表示装置
JP2005322524A (ja) 直下型用発光面部材及び直下型面発光装置
JPWO2005066704A1 (ja) 表示装置用照明装置、液晶表示装置及び光源ランプ
JP4371631B2 (ja) 液晶パネル用の直下型発光装置
JP2007294252A (ja) 発光パネル並びに照明器具及び電照パネル
TW201020454A (en) Lamp holder
JP2004235092A (ja) 直下型平面発光装置
JPWO2017104081A1 (ja) 表示装置
KR101411772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WO2020237843A1 (zh) 显示装置
US7372521B2 (en) Direct type backlight assembly
JP2019029201A (ja) 導光板及び面光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