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417701A - Bi-directional belt tensioner - Google Patents

Bi-directional belt tensioner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417701A
TW200417701A TW092127037A TW92127037A TW200417701A TW 200417701 A TW200417701 A TW 200417701A TW 092127037 A TW092127037 A TW 092127037A TW 92127037 A TW92127037 A TW 92127037A TW 200417701 A TW200417701 A TW 20041770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tensioner
base
arm
indicato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21270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Gary Smith
Thomas Hughes
William Mccotter
Carl Anthony Cura
Original Assignee
Fenn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0/354,397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6855079B2/en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0/632,703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7837582B2/en
Application filed by Fenner Inc filed Critical Fenner Inc
Publication of TW2004177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417701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7/00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 F16H7/08Means for varying tension of belts, ropes, or chains
    • F16H7/10Means for varying tension of belts, ropes, or chains by adjusting the axis of a pulley
    • F16H7/12Means for varying tension of belts, ropes, or chains by adjusting the axis of a pulley of an idle pulley
    • F16H7/1254Means for varying tension of belts, ropes, or chains by adjusting the axis of a pulley of an idle pulley without vibration damping means
    • F16H7/1281Means for varying tension of belts, ropes, or chains by adjusting the axis of a pulley of an idle pulley without vibration damping means where the axis of the pulley moves along a substantially circular path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7/00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 F16H7/08Means for varying tension of belts, ropes, or chains
    • F16H2007/0802Actuators for final output members
    • F16H2007/081Torsion spr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vi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By Means Of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Description

200417701 玫、發明說明: 同在申請中之美國專 申請案。本申請案亦主 3 0日提出之美國臨時 本申請案係2003年1月30日所提出 利申請案第1 0/354,397號之部份接續 張在35 U.S.C.§119下發給2002年9月 申請案第60/414,861號之優先權。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且更特別有關機械式彈簧 方;動力傳輸驅動系統之循 本發明大致有關皮帶張緊器, 致動或偏向之皮帶張緊器,而用 環式驅動皮帶中持續地維持張力 【先前技術】 美知皮▼張斋主要有關用於維持汽車應用之迴旋皮帶 驅動器中之皮帶張力設計。雖然大多數習知之張緊器係有 關汽車應用之張緊器,在此可用於其他具有驅動系統之機 器之工業應用,該驅動系統具有需要張緊之循環式皮帶之 馬達驅動滑輪。該先前技藝之一範例係顯示在美國專利第 4,557,709號中。 【發明内容】 本發明係一種用於維持驅動皮帶中張力之組件。該組件 具有安裝在一固定式基座上之外殼之特色。該外殼包含一 偏向元件,此偏向元件具有嚙合該外殼之第—端點該及嚙 合該基座之第二端點。該偏向元件在該外殼上施加一力矩 ,以使該外殼於第一旋轉方向中相對該基座偏向。一槓桿 支臂係連接至該外殼及對該偏向元件之偏向作用作出回應 而與該外殼一起旋轉。一滑輪係連接至該槓桿支臂及對該 88353 200417701 才貝桿支臂之偏向作用作出回應而壓入與該驅動皮帶嘴合。 該滑輪使該皮帶之形狀彎曲以提供該皮帶中之張力。 於一具體貫施例中,該裝置具有一種對該使用者提供彈 ^生 < 模組結構’以藉著於順時針方向或逆時針方向中施加 扭矩之方式組裝該裝置。於另一具體實施例中,該裝置具 有一種多數零件模組之結構,其允許具有不同尺寸及形狀 之槓桿支臂及滑輪與相同之外殼及基座一起使用。該槓桿 支“、滑輪、或兩者可由該裝置移去及以一不同尺寸之横 桿支臂及/或滑輪替換,以容納不同皮帶驅動系統或不同之 張緊設置。具有很簡單架構之槓桿支臂及滑輪可與該外殼 及基座一起使用。如此,相較於先前技藝之張緊裝置,可 減少用於該槓桿支臂及滑輪之製造成本。該模組支臂之外 设4伤可製成具有一併入滾珠軸承之樞軸特色。當於該張 I、裝置中#疋供扭矩時,該滾珠軸承減少所產生之摩擦阻力 之效應。 【實施方式】 現在大致上參考各圖面,且特別參考圖1及2,一張緊器 裝置係大致標以10。該張緊器10使一息速滑輪70偏向進入 與一皮帶7嚙合。該張緊器1〇包含一可繞著樞軸旋轉之支臂 60,該支臂可移去地附著至一外殼4〇。該支臂6〇係由該外 欣4 0中之偏向元件3 5所偏向。該滑輪7 〇係連接至該支臂 60足端點及嚙合該皮帶7,以在來自該偏向元件35之偏向作 用下施加張力至該皮帶。 該張緊器1 0具有一允許該外殼4〇輕易地與具有各種尺寸 88353 200417701 之支臂60及滑輪組裝之模組結構。如此,該張緊器丨〇可 提供當作一組件或套件’而包含一偏向元件3 5、一外殼4 〇 、及具有不同尺寸之各種槓桿支臂60及滑輪70。依該應用 而定,可選擇具有適當尺寸之槓桿支臂60及滑輪70及將其 連接至該外殼4 0。 該張緊器1 0之模組結構允許輕易拆解及接近至該偏向元 件35。參考圖2,該張緊器1〇包含一扭轉彈簧35。該彈簧35 係可由該外殼40輕易地移去及可再次插入一相向或相反架 構中,以改變施加在該槓桿支臂60上之偏向方向。 現在參考圖2,將更詳細地敘述該張緊器之細節。該外殼 40係安裝在一基座20上方。該基座包含一向上突出之中心 軸凸或軸柱22。該軸柱22大致呈圓柱形,並具有一中心孔 及一沿著該轴柱之高度延伸之垂直凹槽24。該基座2〇之中 心孔尺寸係設計成可承接一圓柱形軸桿3〇。該基座2〇最好 係在一纖維強化尼龍材料中射出成型。另一選擇是,該基 座可使用其他模子型式或製程製成。 泫軸桿30係圓柱形,並具有一延伸穿過該軸桿之中心孔 。該軸桿可由鋼管材、或由諸如鋼合金之一實心金屬件所 機器加工之材料製成。穿過該軸桿30之鑽孔與該軸柱22中 之鐵孔對齊,以允許一安裝螺絲65之插入。 該彈簧35係由一長矩形鋼件之螺旋彈簧所形成,其以於 螺旋方式形成,以建立複數重疊之迴圈。該彈簧3 5之内 部端點37形成一插入該基座20軸柱22中之凹槽24之舌部。 該彈簧35之外部端點38亦形成一嚙合該外殼4〇之舌部,如 88353 200417701 在下面進一步敘述者。該彈簧35之内部迴圈之直徑大於該 軸柱22之外徑,以致該彈簧係設置環繞著該軸柱22,如圖6 所示。 該外殼40亦最好係在一纖維強化尼龍材料中射出成型, 然而該基座亦能使用其他製程製成。該外殼4 0大致係圓柱 形,最好具有一小於其直徑之高度。一垂直之開口或凹槽 46係形成在該外殼40之侧面及係架構成可承接該彈簧35之 外部端點3 8。#亥外殼4 0之頂邵包含'一鎖扣凸緣4 2及一間隙 44,設計其架構以與該支臂60配合,以致可鬆開地將該支 臂附著至該外殼,如在下面進一步討論者。 該外殼40包含一具有開口之中心軸柱4 1,一或多個軸承 組件50係設置在該開口中。該軸承50係徑向之滾珠軸承, 其可壓入該外殼之中心孔以形成一干涉配合,或另一選擇 是可於該模鑄製程期間插入模鑄進入該中心孔。雖然該裝 置係顯示以滾珠軸承,能使用其他軸承型式。比方,能使 用一沒有滾珠軸承之滑動軸承、軸瓦或襯裡。據此,該軸 承一詞係意欲指具有滾珠軸承之軸承元件,及未包含滚珠 轴承之軸承元件兩者。 母軸承之外邵座圈52係固定至該外殼40之中心孔。該 車由桿3 0延伸經過該軸承5 0,以致每一抽承之内部座圈5 1嚙 石4軸桿3 〇之外邯表面。以此方式,該軸承允許該外殼4 〇 相對孩軸桿30旋轉,以致該軸桿3〇形成一旋轉軸,而該外 殼即旋轉環繞此旋轉軸。 藉著游该軸桿3〇插入經過每一軸承5〇之内部座圈5丨,同 狀353 200417701 時亦對齊該外殼中之凹槽46與該彈簧3 5之外部端點3 8,該 外殼4 0與該軸承5 0 —起組裝至該基座2 0上。使用該安裝螺 絲65及墊圈66以將該外殼40附著至該基座。該螺絲65延伸 經過該軸承50、該套筒30及該基座20且進入該裝置之機架7 ,該張緊器係安裝至該機架。該螺絲6 5之頭部將該塾圈6 6 壓抵住該軸桿30之端點。以此方式,該外殼40係安裝在該 基座20及該彈簧35上方,以致該外殼係可相對該基座旋轉 。參考圖4 ’讀外殼4 0之下緣最好係由該基座2 0之頂部表面 隔開’以致一間隙係形成在該外殼及該基座之間。該間隙 允許該外殼相對該基座輕易地旋轉,而沒有摩擦阻抗及由 此所致之磨損。於第一方向中轉動該外殼將增加該彈簧中 之偏向作用,而使該外殼於與該第一方向相反之第二方向 中偏向。藉著翻轉該外殼中之彈簧即可逆轉該彈簧之偏向 作用。 該支臂60係可鬆開地連接至該外殼4〇。以此方式,不同 長度及架構之不同支臂能附著至該外殼。該支臂60係藉著 一插栓式連接裝置附著至該外殼40。特別地是,該支臂6〇 包括一鎖扣軸環62,該軸環包含一與該外殼上之鎖扣凸緣 42配合之鎖扣垂片63。該支臂上之鎖扣垂片〇係與該外殼 上鎖扣凸緣42中之一開口或間隙44對齊,且係下移經過該 間隙及順時針方向或逆時針方向旋轉,依由該張緊器1〇所 >加偏向力之方式而定。當該支臂旋轉時,其在該凸緣下 方 < 一架子下滑動,而使該鎖扣軸環之鎖扣垂片63扣留在 Θ支臂上。以此方式,該鎖扣軸環62及該鎖扣凸緣42配合 88353 200417701 以扣留該支臂,而阻礙該支臂相對該外殼之軸向位移。最 好,該支臂及外殼上之安裝架構係呈鏡像。這對連接該支 臂及基座增加彈性,而使該間隙44係如何相對該支臂6〇之 想要位置定位變得較不重要。 遠支臂6 0之一修長部份延伸遠離該鎖扣轴環,及包含用 於安裝一怠速滑輪70至該支臂之複數孔洞。特別地是,該 張緊器支臂6 0包含一或多個孔洞,以致一螺絲7 2能通過該 怠速滑輪70及該支臂以用一螺帽73附著該息速滑輪至該支·V 臂。 該張緊器組件10可附著至一裝置之機架或附著至一裝置 之安裝組件上。參考圖1,組裝該張緊器組件丨〇,以便把該 皮帶嚙合於所示位置(”嚙合位置”)中。在組裝該皮帶7之前 ,該張緊器組件10典型將與樞軸旋轉進入一位置之支臂60 組裝在一起,該位置係由該嚙合位置旋轉大約9〇度(諸如虛 線所示位置)。該位置(”縮開位置”)將不會具有由該彈簧35 所產生之任何偏向負載,因為在此該彈簧將沒有任何偏轉。<1 當組裝該皮帶時,該張緊器支臂60係旋轉至該嘴合位置 。於該支臂60之旋轉期間,該外殼4〇在一環繞該樞轴之徑 向方向中旋轉。藉著轉動該外殼40,該彈簧35之外部端點 38在一#向方向中移動,因為其與該外殼4〇中之凹槽μ連 接。該彈簧之内部端點37保持與該基座20中之凹槽24固定 式接觸,同時徑向地移動該外部端點38。其結果是,該彈 簧35之外部端點38相對該内部端點37之移動造成該彈箬中 之偏轉。該彈簧35中之偏轉產生一負載,而藉著該彈簧所 -10 - 88353 200417701 施加之一偏向力抵住該負載。大致上,該彈簧中之偏向力 係興由旋轉所造成之偏轉量成比例。該偏向力係傳送經過 該横桿支臂60至在該支臂端點之怠速滑輪7〇。該怠速滑輪 70依序推在該皮帶7上及使該皮帶之形狀彎曲。該皮帶之彎 曲形成張力及移去該皮帶中之弛度。該支臂60上之偏向力 亦造成該支臂之插栓式附著至該外殼4〇,以保留於嚙合狀 態中。 現在參考圖13-15,該張緊器之另一選擇具體實施例大致 標以11 〇。該張緊器u 〇係類似於上面所討論之具體實施例 ’且說明另一種在該支臂及該張緊器外殼間之連接裝置。 特別地是,該張緊器110包含複數緊固零件,諸如將該支臂 16〇附著至該外殼140之螺帽182及螺絲180。 孩張緊器11 0包含一基座120,該基座類似於先前所述第 具體貫施例中之基座2 0。然而,該基座1 1 〇最好包含一延 伸環繞著該基座頂邵表面之外圍之圓形溝槽丨2 6,如在圖j 5 中所π。該溝槽126之架構係設計成可承接該外殼14〇之下 、’彖。最好,該溝槽126係比該外殼之厚度更寬,以致當該外 殼係相對該基座轉動時,該外殼可在該溝槽中旋轉。以此 方式,在該外殼之下緣及該溝槽之底部之間有一間隙,以 致該外殼能夠相對該基座輕易地繞著樞軸旋轉,但未有一 將允許污垢、灰塵及其他汗染物輕易地進入該外殼之暴露 式間隙。 +該外殼Η0係類似於該第一具體實施例之外殼,除了該外 殼包含用於對齊及附著該外殼與該支臂16〇之複數栓銷丨42 11 桃353 200417701 及孔洞1 4 3,而非該第一具體實施例中所使用之鎖扣凸緣4 2 。特別地是,該外殼1 40之上表面包含向上地突出、圓周地 隔開環繞著一中心軸柱1 4 1之複數栓銷142。此外,該外殼 之上表面包含圓周地隔開環繞著該中心軸柱之複數孔洞 143。 該支臂1 60包含一鎖扣托架1 62,該托架包含複數圓周地 隔開之徑向凹槽1 63。該凹槽之尺寸及架構係設計成可與該 外殼頂邵上之栓銷14 2配合,以對齊該外殼上之支臂16 0。 此外’該鎖扣托架包含複數圓周地隔開之孔洞1 64。該鎖扣 托架亦包含一中心孔隙,該孔隙之架構係設計成可裝至該 外殼之中心軸柱141上方。 為附著該支臂160至該外殼140,該支臂之安裝托架162 係放置於該外殼上,以致該外殼上之栓銷丨42突出進入該支 臂中之徑向凹槽163,且該支臂中之孔洞164係與該外殼頂 部上足孔洞143對齊。然後該螺絲180係插入經過該對齊孔 洞及螺旋鎖入該螺帽1 82,以將該支臂} 6〇附著至該外殼1 4〇 。▲螺帽1 82可插入該外殼内侧所形成之壁凹,以致該螺帽 係附著至該外殼。另一選擇是,非使用分開之螺帽,該外 殼中之孔洞143能設有螺紋,以致該螺絲可直接螺旋鎖入該 外殼,以將該支臂附著至該外殼。以此方式,不同長度及 #構之各種支臂16 〇能與相同之外殼及基座一起使用,以致 該張緊器能用於各種應用中。 現在參考圖16-21,一張緊器之第三具體實施例係大致標 以210,其為該較佳具體實施例。該張緊器21〇係類似於上 88353 -12 - 200417701 面所討論之具體實施例11 〇,且說明另一種具有張緊指示為 2 8 0之外殼,以指示用於轉動該裝置之方向,以張緊一皮 帶。 該張緊器2 1 0包含一基座220,該基座類似於先前所述第 二具體實施例中之基座1 20。特別地是,該基座2 1 0最好包 含一延伸環繞著該基座頂部表面之外圍之圓形溝槽。該溝 槽之架構係設計成可承接該外殼240之下緣。最好,該溝槽 係比該外殼之厚度更寬,以致當該外殼係相對該基座轉動 時,該外殼可在該溝槽中旋轉。以此方式,在該外殼之下 緣及該溝槽之底部之間有一間隙,以致該外殼能夠相對該 基座輕易地繞著樞軸旋轉,但未有一將允許污垢、灰塵及 其他汙染物輕易地進入該外殼之暴露式間隙。 邊外殼2 4 0係亦類似於該第一具體實施例之外殼14 〇,其 中該外殼包含用於對齊及附著該外殼與該支臂26〇之複數 栓銷及孔洞。特別地是,該外殼140之上表面包含向上突出 、圓周地隔開環繞著一中心軸柱之複數栓銷。此外,該外 设之上表面包含圓周地隔開環繞著該中心軸柱之複數孔洞 雖然該外殼及基座可由一如先前所述之模鑄塑膠所形成 該外殼24〇及基座22〇最好係由諸如鑄鋁之金屬所形成。 μ文θ 已口一先、农祀木,孩托架包含複數圓周地丨 之徑向凹槽。該凹槽之尺寸及架構係設計成可與該外, 部上之栓銷配合,以對齊該外殼上之支臂260。此外_ 扣托架包含複數圓周地隔開之孔洞。該鎖扣托架亦包 中心孔隙,該孔隙之架構係設計成可裝至該外殼之中, L3 ^353 200417701 柱上方。 為附著該支臂260至該外殼240,該支臂之安裝托架係放 置於該外殼上,以致該外殼上之栓銷突出進入該支臂中之 徑向凹槽,且該支臂中之孔洞係與該外殼頂部上之孔洞對 齊。然後該螺絲係插入經過該對齊孔洞及螺旋鎖入該螺帽 ,以將該支臂260附著至該外殼240。以此方式,不同長度 及架構之各種支臂260能與相同之外殼及基座一起使用,以 致該張緊!§·能用於各種應用中。 如於該先前之具體實施例中,該支臂之相向兩端最好包 含一用於附著滑輪或其他元件至該支臂端點之元件。特別 地是’該支臂包含一對於該相向兩端之孔洞’用於藉著螺 絲將一滑輪鎖至該支臂。最好附著該滑輪,以致該滑輪係 可相對該支臂旋轉,及其架構係設計成可與欲張緊之皮帶 配合。以此方式,當其張緊該皮帶時,該滑輪對該皮帶提 供一轉動介面。 如同該第一及第二具體實施例,該第三具體實施例2 1 0 包括一偏向元件235,諸如一扭轉彈簧。最好,該偏向元件 235具有附著至一軸桿之一端點及附著至該外殼240之第二 端點,如上面有關該第一具體實施例所述。再者,如於該 第一具體實施例中,該第三具體實施例最好包含一設置於 該軸桿及該外殼間之軸承,以致該外殼係可相對該軸桿輕 易地旋轉。 該偏向元件最妤係可逆的,以致其能當其附著於一方位 時於第一方向中、及當其附著在第二方位時於第二方向中 14 88353 200417701 分別提供一偏向作用。特別地是,當該彈簧23 5附著至該外 殼及該軸桿,以致該迴圈於圖1 7所示方向中運轉時,當該 外设係於—順時針方向中轉動時,可操作該裝置以提供一 逆時針方向之扭轉偏向(相對圖丨7之透視圖)。藉著翻轉該扭 轉彈簧,以致該迴圈在該相反方向中運轉,當該外殼係於 一逆時針方向中轉動時,可操作該裝置以提供一順時針方 向扭轉偏向。 既然該偏向元件235係可逆的,該裝置最好包含一指示器 2 8 0 ’用於指示在哪一方向轉動該外殼以提供一偏向作用。 各種元件能用作一指示器。該指示器最好包含一設有圖解 兀件之元件,諸如一箭頭,或其他指示用於轉動該外殼以 提供一偏向作用之適當方向,如圖丨6所示。 參考圖16-19,該指示器280最好包含一插鍵或擋塊285, 孩插鍵係與該外殼上之一凹口 29〇配合。該插鍵285包含一 頂部表面,一圖解指示器係鑄造或印刷於該頂部表面上。 最好’該插键之架構係設計成可蓋住該凹口 290,以致該凹 口係在附著該插鍵之後封住。 該插鍵285包含一壁凹286,形成該壁凹以與該彈簧外部 點2 3 5上之舌部2 3 8配合,如在下面進一步討論者。該壁 凹之一端點係藉著一腿部287所形成,該腿部突出遠離該插 鍵2 85之頂部表面。該壁凹之另一邊係由一具有複數肋條之 壁面289所形成,如在圖17_丨8所示。 遠凹口 2 9 0之架構係設計成可與該插鍵2 8 5配合。$隹然該 凹口係分開地形成及附著至該外殼,該凹口最好係與該外 H8353 -15 - 200417701 殼/體成形,如圖16-17所示 該彈黃2 3 5突出經過該凹槽, 凹口(看圖1 9)。 。該凹口係形成毗連該凹槽, 以致該彈簧之舌部2 3 8突入該 該插鍵285係插入哕 、 " 29〇,以致該插鍵指示該外殼需 要I力4万心張緊該裝置。能形成該插鍵,以致該插鍵 能插…口,而不管該彈簧之方位。特別地是,能形成 該壁=6’以致該彈簧之舌部238不會阻礙該插键,而不 以?平只〈万位。另一選擇是,該凹口能夠定位在一位置 中,其中該彈簧不突入該凹口。 假如該插鍵能於任一方位中插入該凹口,而不管 S彈戸、之方& ’則其可能於不對之方位中錯誤地插入該插 键,以致忒扣TF器指示用於轉動該外殼之錯誤方向。因此 ,其想要的是使該插键與一彈簧部份配合,以致該彈簧之 方位指示該插键之方位。特別地是,最好形成該插键及凹 口,以致當該插键係插入錯誤方位時該彈簧之舌部23 8阻礙 VT亥插鍵’使仔该插键不能不正確地插入該凹口。 以此方式,當定位該彈簧以致該外殼應逆時針轉動以提 供扭力時,該插键係插入該凹口以顯示該外殼應以逆時針 方式旋轉,如圖1 6所示。於該方位中,該插键2 8 5中之壁凹 2 86係與該彈簧端點上之舌部23 8對齊。假如吾人意圖於該 相反方位中插入該插键,該壁凹286不會與該插鍵對齊。反 之,該插键之壁面289嚙合該彈簧之舌部,以致該舌部阻礙 該插鍵插入該凹口,如於圖2 0 · 2 1所示。同理,假如反轉該 彈簧,該舌部將突出進入該凹口,以致該插键將需要反轉 -16- 8S353 200417701 (由圖16之透視圖看出)。 另外,其可能想要的是將該插鍵鎖入適當位置,以致其 不能掉出或意外地移去。據此,該凹口最好包含一肩部, $亥肩部與該插键2 8 5腿邵2 8 7上之一核1十a 1 鎖鈞或鎖銷288配合。當 該插鍵插入該凹口時,該鎖齒288嚙合 田 口口唸眉部292,以防止 該插鍵由該凹口移去。 已使用之名詞及詞句係用作敘述之術語及不欲限制之。 所使用之名詞及詞句不欲排除所示及所述特色或其各部份 之任何同等意義。因此,其已認知各種修正係可能在本發 明之範圍及精神内。比方,該指示器已在上文敘述當作一 插鍵285,並具有一印刷或模製於其上面之方向指示器。另 一選擇是,該方向指示器可印刷或模製於該外殼上,且該 插鍵能依該插键之方位而定蓋住該方向指示器之一部份。 比方,二箭頭可印刷在該外殼上,一箭頭指向順時針方向 則頭指向逆時針方向。該插鍵之架構係設計成可於一 方位中蓋住該順時針方向箭頭,且於第二方位中蓋住該逆 時針方位。於又另一選擇中,該插鍵可免除且該指示器可 直接加土該彈黃上,以致在該舌部之一側面上,一指向第 方向之箭頭係直接加至該彈簧,及在該彈簧之另一侧面 上’一指向相反方向之箭頭係加至該彈簧上。又另一選擇 才曰7F备包含一種在該舌部突出區域下方模製或印刷至該外 设上 < 方向性指示器。於此另一選擇中,該舌部依該彈簧 心万位而定掩蓋該方向性指示器之一部份。比方,二相向 <前頭係印刷或模製成該凹口 290。當該彈簧係於第一方位 88353 -17- 200417701 時’該舌邵蓋住該第二箭頭, 致該使用者看得見該第一箭頭 之適當方向,以提供張力。同 時,該舌部蓋住該第一箭頭, 致該使用者看得見該第二箭頭 在以下申請專利範圍内之變化 但保持該第一箭頭暴露,以 ’而將藉此指示轉動該外殼 理’當該彈簧係於第二方位 但保持該第二箭頭暴露,以 。據此,本發明併入各種落 【圖式簡單說明】 當會同所附圖式閱讀時,將最佳了解本發明之較佳具體 實施例之先前摘要及以下之詳細敘述,其中: 圖1係一種典型應用之圖解,其包含一皮帶、張緊器組件 及怠速滑輪。 圖2係本架構之皮帶張緊器組件之一分解透視圖,其顯示 具有一平皮帶息速滑輪及安裝機件。 圖3係沒有該怠速滑輪之張緊器之一前面正視圖。 圖4係圖3所示張緊器裝置之一侧面正視圖。 圖5係圖3所示張緊器裝置之一底部正視圖。 圖6係圖5中取自沿著該剖線6-6之裝置之一剖視圖。 圖7係圖3中取自沿著該剖線7-7之裝置之一剖視圖。 圖8係圖2中所說明皮帶張緊器組件之一正視圖。 圖9係圖8所示張緊器組件之一側面正視圖。 圖1 0係一細部圖式,其顯示該設計沿著該支臂之外殼部 份。其為一連串圖式中之第一圖式,而顯示連接該支臂至 該外殼之"插栓(Bayonet)"型方法。該特定之細部圖式以一 分解視圖顯示該支臂及該外殼,並使該支臂上之垂片部份 -18 - ^U4i770l 與垓外殼上之刻槽邵份對齊。該箭頭顯示一旦該告片與S 凹槽對齊,則該支臂能下移,而與該外殼齊平。 圖11係於炫支臂/外殼組裝順序中之下一圖式,而顯系s 支臂之垂片已與該外殼中之凹槽對齊,且使該支臂之底部 表面與該外殼之頂部表面接觸。 圖12係該支臂/外殼組裝順序之一連串圖式中之最後圖 式’其顯示該支臂相對該外殼在一順時針方向中旋轉’ I 該支臂上之垂片嚙合進入該外殼中之凹槽。此順序亦能以 一逆時針方向之方式達成,因為各部件係在該零件之雨側 呈鏡像。 圖1 3係一張緊器之另一選擇具體實施例之透視圖。 圖14係圖13所說明張緊器之一平面圖。 圖1 5係圖1 3所說明張緊器之一剖視圖。 圖1 6係一皮帶張緊組件之第三具體實施例之肀面圖。 圖17係取自圖16裝置沿著該剖線17-17之一橫截面視圖。 圖1 8係圖1 7裝置之一局部分解橫截面視圖。 圖1 9係圖1 6裝置之一局部剖開底部視圖,其以沒有’張 緊器支臂作說明。 圖2 0係圖16裝置之一局部剖開底部視圖,其說明真有插 入該不正確位置之一指示键之裝置。 圖21係圖20裝置之一局部分解透視圖。 【圖式代表符號明】 7 皮帶 10, Π0, 2 10 張緊器 200417701 20, 120, 220 基座 22 軸柱 24 凹槽 30 軸桿 35, 235 偏向元件 37 内部端點 38 外部端點 40, 140, 240 外殼 41, 141 中心軸柱 42 凸緣 44 間隙 46 開口 50 轴承 51 内部座圈 52 外部座圈 60, 160, 260 支臂 62 鎖扣軸環 63 鎖扣垂片 65 安裝螺絲 66 墊圈 70 怠速滑輪 72, 180 螺絲 73, 182 螺帽 126 溝槽 88353 -20 - 200417701 142 栓銷 143, 164 孔洞 162 鎖扣托架 163 徑向凹槽 238 舌部 280 才旨示器 285 插鍵 286 壁凹 287 腿部 288 鎖齒 289 壁面 290 凹口 292 肩部 88353 -21 -

Claims (1)

  1. 200417701 拾、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用於張緊驅動皮帶之張緊器,其包含: 一外殼,其具有大致打開之下端; 第一連接器,其設在該外殼上; 一軸桿,其設置在該外殼内; 一支臂,其具有第一及第二端點及在該第一端點上之 第二連接器,該第二連接器可與該第一連接器配合,以 將該支臂附著至該外殼; 一軸承,其設置在該外殼内且與該軸桿及該外殼連接 ,以致該外殼係可相對該軸桿旋轉; 一可逆之偏向元件,其設置在該外殼内,而可於第一 及第二方位中操作,其中於該第一方位中,該偏向元件 使該支臂於一順時針方向中偏向,且於該第二方位中, 該偏向元件使該支臂於一逆時針方向中偏向;及 一指示器,其指示該偏向元件之偏向方向。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張緊器,其中該指示器係與該 偏向元件之一邵份配合。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張緊器,其中該指示器係可逆 白勺。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張緊器,其中該指示器包含一 具有特色之按紐’以指不該偏向元件之偏向方向。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張緊器,其中該指示器係可於 第一方位中連接至該外殼,以指示該偏向元件係可操作 而使該支臂於一順時針方向中偏向,及可於第二方位中 200417701 連接至該外殼,以指示該偏向元件係可操作而使該支臂 於一逆時針方向中偏向。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張緊器,其中該指示器係與該 偏向元件之一部份配合,使得當該偏向元件係於該第二 方位中時,該偏向元件阻礙該指示器於該第一方位中至 該外殼之連接。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張緊器,其中該指示器係與該 偏向元件之一部份配合,使得當該偏向元件係於該第一 方位中時,該偏向元件阻礙該指示器於該第二方位中至 該外殼之連接。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張緊器,其中該指示器包含一 連接器,用於連接該指示器至該外殼。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張緊器,其中該指示器包含一 鎖扣裝置,用於將該指示器鎖至該外殼。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張緊器,其中該偏向元件包含 一具有複數迴圈之捲繞扭轉彈簧。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張緊器,其中該偏向元件具有 可鬆開地連接至該外殼之第一端點及可鬆開地連接至 一基座之第二端點。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張緊器,其中該外殼具有一面 對該基座之下緣,且該外殼係由該基座隔開,以在該基 座及該外殼之間建立一間隙。 1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張緊器,其中該基座包含一形 成插座之軸柱,該軸柱之架構係設計成可承接該軸桿。 /in U’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張緊器,其中該軸承具有一固 疋式附著至該外殼之外部座圈及一固定式附著至該軸 桿之内部座圈。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之張緊器,其中該外殼包含一附 著至該外殼之一下方部份之基座,且該第—連接器之架 ^係設計成可允許該支臂附著至該外殼或由該外殼分 離’而不須分離該外殼及該基座。 17 16. 2申請專利範圍第!項之張緊器,其包含—附著至該支 臂之滑輪,該滑輪之架構係設計成可與該皮帶配合。 一種用於張緊驅動皮帶之張緊器,其包含: 一外殼,其具有在該外殼上之第一連接器; 一-支臂’其具有第二連接器’該第二連接器可與該第 -連接器配合,以將該支臂附著至該外殼; I可逆之偏向元件,其設置在該外殼内,而可於第一 及第二方位中操作,其中於該第一方位中,該偏向元件 使孩支臂於一順時針方向中偏向,且於該第二方位中, 孩::元:牛使該支臂於一逆時針方向中偏向;及 才日不备’其指;示該偏向元件之偏向方向。 專利範圍第17項之張緊器,其包含-抽承,該轴 71。又JL在该外殼内,且盥該車 軸#及孩外殼連接,以致該 外成可相對該軸桿旋轉。 19.2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張緊器,其中該指示器係與該 偏向7L件之一部份配合。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張緊器,其中該指示器係可逆 88353 200417701 白勺。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張緊器,其中該指示器包含一 具有特色之按鈕,以指示該偏向元件之偏向方向。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張緊器,其中該指示器係可於 第一方位中連接至該外殼,以指示該偏向元件係可操作 而使該支臂於一順時針方向中偏向,及可於第二方位中 連接至該外殼,以指示該偏向元件係可操作而使該支臂 於一逆時針方向中偏向。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之張緊器,其中該指示器係與該 偏向元件之一部份配合,使得當該偏向元件係於該第二 方位中時,該偏向元件阻礙該指示器於該第一方位中之 連接至該外殼。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之張緊器,其中該指示器係與該 偏向元件之一部份配合,使得當該偏向元件係於該第一 方位中時,該偏向元件阻礙該指示器於該第二方位中之 連接至該外殼。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張緊器,其中該指示器包含一 連接器,用於連接該指示器至該外殼。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之張緊器,其中該指示器包含一 鎖扣裝置,用於將該指示器鎖至該外殼。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張緊器,其中該偏向元件包含 一具有複數迴圈之捲繞扭轉彈簧。 2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張緊器,其中該偏向元件具有 可鬆開地連接至該外殼之第一端點及可鬆開地連接至 88353 200417701 一基座之第二端點。 2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8項之張导1 ,, 5长糸态,其中孩外殼具有一面 對該基座之下緣,且該外殼係由該基座隔開,以在該基 座及該外殼之間建立一間隙。 3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張緊器,纟中該基座包含一形 成插座之軸柱,該軸柱之架構係設計成可承接一軸桿。 3 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G項之張緊器,其中該轴承具有一固 定式附著至該外殼之外部座圈及一固定式附著至該轴 桿之内部座圈。 32.=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張緊器,其中該外殼包含一附 耆至該外殼之-下方部份之基座,且該第-連接器之架 =係设叶成可允許該支臂附著至該外殼或由該外殼分 U離,而不須分離該外殼及該基座。 =專利範圍第I7項之張緊器,其包含一附著至該支 34 α輪’孩滑輪之架構係設計成可與該皮帶配合。 種用於張緊皮帶之方法,其包含下列步驟·· ^ i、具有軸桿之基座; 方今第 _ X 万位將一偏向元件附著至該基座,其中該扭韓 彈簧係 麵作以於第一方向中提供〆偏向力,或於第二 方杈將一# 一 、一 。 偏向元件附著至該基座,其中該扭轉彈簧係可 衣作以於第二方向中提供一偏向力; 提供—外毂; 字言女々[ν 士 Μ卜政附著至該基座及該彈簧,以致該外殼包圍該 π件’且該偏向元件係可操作,以提供一扭力,而 妨353 ZUU4I /701 使為外设相對該基座偏向· 可崧開地附著一支臂至該外殼或該基座,以致該支臂 能由該外殼或該基座分離,而不須由該基座分離該外 殼; 附著一滑輪至該支臂;及 才木作一指不益’以識別該偏向元件是否設置在該第一 方位或該第二方位中。 3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4項之方法,其包含下列步驟: 糸第方向中相對該基座轉動該外殼,以致該偏向元 件於一與該第一方向相反之方向中提供一扭力偏向 件;及 在相對該基座轉動該外殼之後,移動該滑輪至與〜皮 帶形成接觸,以致該扭力張緊該皮帶。 3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5項之方法,其中附著該外殼至讀基 座之步驟包含附著該外殼至該基座,以致一間隙係形成 於該基座及該外殼之間。 3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5項之方法,其中附著該外殼至請基 座之步驟亦包含附著該基座至一機器。 3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5項之方法,其包含由該外殼或謗基 座分離該支臂之步驟,而不須由該基座移去該外毅。 88353
TW092127037A 2002-09-30 2003-09-30 Bi-directional belt tensioner TW200417701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41486102P 2002-09-30 2002-09-30
US10/354,397 US6855079B2 (en) 2002-09-30 2003-01-30 Bi-directional belt tensioner
US10/632,703 US7837582B2 (en) 2002-09-30 2003-08-01 Bi-directional belt tensioner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417701A true TW200417701A (en) 2004-09-16

Family

ID=461235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2127037A TW200417701A (en) 2002-09-30 2003-09-30 Bi-directional belt tensioner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AT (1) ATE437320T1 (zh)
ES (1) ES2330214T3 (zh)
TW (1) TW200417701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S2330214T3 (es) 2009-12-07
ATE437320T1 (de) 2009-08-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70484B (en) Member tilting mechanism and mirror system
US6855079B2 (en) Bi-directional belt tensioner
US8000094B2 (en) Rotation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20010042421A1 (en) Bicycle speed control apparatus
TWI294766B (en) Fishing reel component
US7837582B2 (en) Bi-directional belt tensioner
TW200417701A (en) Bi-directional belt tensioner
JP3779892B2 (ja) 自在支持具
JP2003187548A (ja) 単リール型の磁気テープカートリッジ
US5630183A (en) Camera accessory mounting and fixing device
US6775096B2 (en) Chucking device for a magnetic disk
JPH0712013Y2 (ja) インクリボン送り装置
JP3584368B2 (ja) 磁気記録再生装置
JPH0647733Y2 (ja) ラインプリンタのトラクタ−の左右位置決め機構
JP2000322866A (ja) テープカートリッジ
JPS6120684Y2 (zh)
JP3819726B2 (ja) ツマミの取付構造
JP3644693B2 (ja) つまみの回り止め機構
JP2891445B2 (ja) 摩擦減衰装置
JPH082839Y2 (ja) ディスククランプ装置
JP3100282B2 (ja) 俯仰角調節装置
JP4276738B2 (ja) 駆動ユニットのギヤ抜け止め構造、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3698837B2 (ja) モータ
JPH0527981Y2 (zh)
JPH0450571Y2 (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