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300852A - Optical parts for two-way optical communications - Google Patents

Optical parts for two-way optical communication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300852A
TW200300852A TW091133546A TW91133546A TW200300852A TW 200300852 A TW200300852 A TW 200300852A TW 091133546 A TW091133546 A TW 091133546A TW 91133546 A TW91133546 A TW 91133546A TW 200300852 A TW200300852 A TW 20030085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ace
light
optical
optical component
receiv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11335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Keiji Mine
Hiroshi Nakagawa
Takeshi Isoda
Original Assignee
Hoside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siden Corp filed Critical Hosiden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3008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300852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42Coupling light guides with opto-electronic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42Coupling light guides with opto-electronic elements
    • G02B6/4201Packages, e.g. shape, construction, internal or external details
    • G02B6/4246Bidirectionally operating package structur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42Coupling light guides with opto-electronic elements
    • G02B6/4201Packages, e.g. shape, construction, internal or external details
    • G02B6/4204Packages, e.g. shape, construction, internal or external details the coupling comprising intermediate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holograms
    • G02B6/4206Optical featur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42Coupling light guides with opto-electronic elements
    • G02B6/4201Packages, e.g. shape, construction, internal or external details
    • G02B6/4204Packages, e.g. shape, construction, internal or external details the coupling comprising intermediate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holograms
    • G02B6/4214Packages, e.g. shape, construction, internal or external details the coupling comprising intermediate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holograms the intermediate optical element having redirecting reflective means, e.g. mirrors, prisms for deflecting the radiation from horizontal to down- or upward direction toward a device

Description

200300852 A7 ________B7 五、發明説明(1) 【發明所屬的技術領域】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發明是關於經由一條光纖而使用於用來進行光的發 訊收訊的雙向光通訊的光學零件,特別是關於相對向配置 於光纖端面,用來將從光纖射出的收訊光導向受光手段, 使從發光手段射出的發訊光入射到光纖端面的光學零件。 【習知技術】 第8圖是與光纖、發光元件、受光元件一起顯示該光 學零件的習知例,在該例中光學零件是稜鏡1 1,是通過 該稜鏡1 1來進行光的發訊收訊。 稜鏡1 1在該例中其剖面形狀是作成直角等腰三角 形,光纖1 2的端面是接近相對向配置於夾著該直角的第 一面部1 1 a,受光元件1 3是相對向配置於夾著直角的 第二面部1 1 b。另外,在構成斜邊的第三面部1 1 c的 外側配置了發光元件1 4。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受光元件13及發光元件14在該例中是一起被搭載 於導線框上且藉由透明樹脂作成以樹脂封固的構造’圖中 1 5、1 6是顯示導線框,1 7、1 8是顯不封固樹脂。 在封固樹脂1 7、1 8是分別突出形成有透鏡部1 7 a、 1 8 a,且形成有圍繞著透鏡部1 7 a、1 8 a來保護透 鏡部的凸部1 7 b、1 8 b。 發光元件1 4是例如激光二極體(L D )或發光二極體 (L E D),受光元件1 3是例如光二極體(P D)° 藉由如上述的配置構造,從光纖1 2的端面射出的收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1 ~ 200300852 A7 B7 五、發明説明(4 曰开光2 1是彳At面部1 1 a入射到稜鏡1 1內,會在面部 1 1 c被反射而達到面部1 1匕,然後入射到受光元件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 3。另一方面,從發光元件1 4射出的發訊光2 2會從 面部1 1 c入射到稜鏡1 1內,最後穿透面部1 1 ^到達 面部1 1 a,然後被入射到光纖1 2的端面。 藉由使用這種稜鏡1 1,可以良好地配置:使發訊光 2 2入射於一條光纖1 2的發光手段(發光元件1 4 )、與用 來接受從光纖1 2所射出的收訊光2 1的受光手段(受光元 件 1 3 )。 【發明欲解決的課題】 在第8圖所示的構造中,而當將圖中所示的光纖1 2 的直徑當作A Q,將光纖1 2的端面位置的發訊光2 2的擴 散大小當作A 1時,相對於從稜鏡1 1的面部1 1 c入射且 可以穿透棱鏡1 1的發訊光2 2的光量,入射到光纖1 2 的發訊光2 2的光量爲A。2 / A I2,效率會非常低。 另一方面,當將位於受光元件1 3的前面部的透鏡部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 7 a的直徑當作B 〇,將該透鏡部1 7 a的位置的收訊光 2 1的擴散大小當作B i時,相對於可以藉由稜鏡1 1的面 部1 1 c所反射的收訊光2 1的光量,入射到透鏡部 1 7 a的收訊光2 1的光量爲B ◦ 2 / B i 2,與發訊側同樣 地,在收訊側效率也很差。 爲了提昇效率,雖然考慮要用例如透鏡或反射鏡等的 光學系統,而如果配置與稜鏡1 1不同的光學系統的話,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 X297公釐) -6 - 200300852 A7 _B7_ 五、發明説明(含 全體的形狀會變大,且該部分的價格會很高,會有這樣的 問題。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鑒於以上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能夠以 高效率且小型化、廉價化的方式製作的雙向光通訊用光學 零件。 【用以解決課題的手段】 藉由第一發明,是使用在經由一條光纖來進行收發訊 號的雙向光通訊的光學零件,是作成由:與光纖的端面相 對向的第一面部、與受光手段相對向的第二面部、以及將 從上述端面射出然後從第一面部入射的收訊光反射向第二 面部,且讓從發光手段射出的發訊光穿透使其朝向與第一 面部的上述端面相對向的區域的第三面部構成剖面爲三角 形的三角形的稜鏡,在上述區域是埋設有折射率大於稜鏡 的圓柱體。 在第二發明,是在第一發明中,上述三角形爲直角等 腰三角形,第三面部是位在其斜邊。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藉由第三發明,是使用在經由一條光纖來進行收發訊 號的雙向光通訊的光學零件,是作成由:與光纖的端面相 對向的第一面部、與受光手段相對向的第二面部、將從上 述端面射出然後從第一面部入射的收訊光反射,且讓從發 光手段射出的發訊光穿透使其朝向與第一面部的上述端面 相對向的區域的第三面部、以及與該第三面部相對向,將 被該第三面部所反射過來的收訊光反射向第二面部的第四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7 - 200300852 A7 __ B7 五、發明説明($ 面部構成剖面爲四角形的四角形的稜鏡,在上述區域是埋 設有折射率大於稜鏡的圓柱體。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在第四發明,是在第三發明中,上述四角形是銳角爲 4 5 °的平行四邊形,第一面部與第三面部是位在夾著該 銳角處。 在第五發明,是在第三發明中,其中第四面部是作成 球面形狀或非球面形狀,其表面是實施有全反射鏡面加 工。 在第六發明,是在第一〜五的其中一發明中,在第二 面部是一體形成有聚光用透鏡。 【發明實施型態】 參照圖面且藉由實施例來說明該發明的實施型態。 第1圖A是顯示該發明的光學零件的一種實施例,第 1圖B是顯示光學零件、光纖、及發光元件和受光元件。 在與第8圖對應的部分是附上相同的圖號,而省略其詳細 說明。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在該例中,光學零件3 1是作成剖面爲直角等腰三角 形,在稜鏡1 1的第一面部1 1 a的與光纖1 2的端面相 對向的區域,是埋設有折射率稍微高於(大於)稜鏡1 1的折 射率的圓柱體3 2。 第2圖A是顯示從發光元件1 4所射出的發訊光2 2 通過該光學零件3 1而入射到光纖1 2的端面的情況’進 入到圓柱體3 2內的發訊光2 2會以與光纖相同的原理不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8 - 200300852 A7 B7 五、發明説明($ 容易洩漏到外側,也就是發訊光2 2不容易從折射率高的 圓柱體3 2內拽漏到折射率較低的外側的稜鏡1 1。 將光纖1 2的直徑(与圓柱體3 2的直徑)當作A。,將 圓柱體3 2的內端面位置的發訊光2 2的擴散量當作A 2的 話,相對於從棱鏡1 1的第三面部1 1 c入射的發訊光2 2的光量,入射到光纖1 2的發訊光2 2的光量,爲A〇2 /A 2 2,A 2相對於第8圖所示的習知例的A i,其關係爲 A 2 < A 1,所以可以把較以往更強的發訊光2 2入射到光 纖1 2。 另一方面,第2圖B是顯示從光纖1 2的端面射出的 收訊光2 1通過光學零件3 1入射到受光元件1 3的情 況,進入到圓柱體3 2內的收訊光2 1與上述情形同樣地 洩漏情形很少,也就是說圓柱體3 2的功能就像是讓光纖 1 2本身接近受光元件1 3 —樣。 將透鏡部1 7 a的直徑當作B Q,將透鏡部1 7 a的位 置的收訊光2 1的擴散量當作B 2的話,相對於被稜鏡1 1 的面部1 1 c所反射的收訊光2 1的光量,入射到透鏡部 1 7 a的收訊光2 1的光量,爲B Q 2 / B 2 2,B 2相對於 第8圖的B i,其關係爲B 2 < B i,所以可以把較以往更 強的收訊光2 1入射到受光元件1 3。 藉由使用這種光學零件3 1,與傳統方式相比,可以 提昇收訊側、發訊側的光的結合效率。 具有上述這種構造的光學零件3 1是例如在稜鏡開設 孔部,藉由將圓柱體3 2埋入該孔部而製作出來的。而棱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9- 200300852 A7 B7 五、發明説明(弓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鏡1 1及圓柱體3 2的構成材料不限於玻璃’也可以使用 透明度高的樹脂,在這種情況’也可以藉由雙色成形來製 作光學零件3 1。 也可代替製作改變折射率的圓柱體3 2來將其埋入’ 例如使用市面販賣的塑膠光纖’將其切斷成預定的尺寸來 將其埋入,也可採用這樣的構造。 第3圖是顯示相對於上述的光學零件3 1 ’使收訊側 的效率更提昇的構造’在第3圖所示的光學零件3 3中’ 聚光用透鏡3 4是一體形成在光學零件3 1的稜鏡1 1的 與受光元件1 3相對向的第二面部1 1 b。 藉由設置這種聚光用透鏡3 4,則可將較光學零件 3 1更強的收訊光2 1入射到受光元件1 3。 第4圖與上述例子不相同,是顯示對應於受光元件 1 3與發光元件1 4並排配置時的光學零件的構造’在該 例中,光學零件3 5,是在銳角爲4 5 °的平行四邊形剖 面的稜鏡3 6,與第1圖所示的光學零件3 1同樣地,埋 設有折射率稍微高於稜鏡3 6的圓柱體3 2。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圓柱體3 2是被埋設在夾著稜鏡3 6的銳角的第一面 部3 6 a的與光纖1 2的端面相對向的區域,是在與該第 一面部3 6 a平行的第二面部3 6 b相對向配置有受光元 件1 3。另一方面,與受光元件1 3並排的發光元件1 4 是位在與第一面部3 6 a夾著銳角的第三面部3 6 c的外 從光纖1 2的端面射出的收訊光2 1會入射到光學零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10- 200300852 A7 __ B7 五、發明説明(力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件3 5內而在面部3 6 c被反射,所反射的收訊光2 1會 藉由與面部3 6 c相對向的稜鏡3 6的第四面部3 6 d而 再被反射到達面部3 6 b,會被入射到受光元件1 3。另 一方面,從發光元件1 4射出的收訊光2 2會從面部 3 6 c入射到光學零件3 5內而到達面部3 6 a,然後被 入射到光纖1 2的端面。 在這種構造中,藉由把折射率稍微高於棱鏡3 6的圓 柱體3 2埋設在與光纖1 2的端面相對向的區域,則與沒 有圓柱體3 2的只有稜鏡的構造相比,其收訊側、發訊側 的光結合效率提昇了。 在該例中,發訊側是與第1圖所示的光學零件3 1同 樣地提昇了效率,而收訊側,從圓柱體3 2的內端面位置 到受光元件1 3的光路變長,所以該部分收訊光2 1會擴 散而光量有減少的趨勢,爲了改善該缺點而可以採用如第 5圖所示的構造。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第5圖所示的光學零件3 7是將第4圖所示的光學零 件3 5的稜鏡3 6的第四面部3 6 d作成球面形狀’在其 表面實施全反射鏡面加工,藉由將面部3 6 d作成這種構 造,則會使第5圖所示的收訊光2 1聚光,可以大幅地改 善光的結合效率。圖中,兩點虛線3 8是顯示全反射鏡面 加工的區域。 這種全反射鏡面加工是例如藉由將鋁蒸鍍到面部 3 6 d來形成,也可以形成爲電介質鏡面構造° 面部3 6 d不限於球面形狀,也可以作成非球面形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11 - 200300852 A7 B7 五、發明説明(冷 狀,也可以作成不是全反射加工的構造。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第6圖是顯示一種光學零件3 9,在第5圖所示的光 學零件3 7中,如果使受光元件1 3位於收訊光2 1的面 部3 6 d的聚光點上時,相對於光學零件3 7,受光元件 1 3會有距離較遠的傾向,而光學零件3 9可以改善該 點,在該光學零件3 9,在光學零件3 7的稜鏡3 6的與 受光元件1 3相對向的面部3 6 b是一體形成有聚光用的 透鏡4 0。 藉由設置這種聚光用透鏡4 0,則如第6圖所示就可 以使受光元件1 3接近光學零件3 9。 第7圖是本發明的雙向光通訊用光學零件的使用例, 是顯示搭載於光電變換用的一芯的光纖連接器4 1的狀 態,在該例中,第1圖所示的光學零件3 1是組裝於連接 器。圖中,4 2是用來插入光纖插頭的套筒。 如第7圖所示,光學構件3 1是高效率且小型的構 件,所以適合組裝到這種光纖連接器4 1。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在上述實施例中,是將如第1圖所示的埋設著光學零 件3 1的圓柱體3 2的稜鏡1 1的剖面形狀作成直角等腰 三角形,是將如第4圖所示的埋設著光學零件3 5的圓柱 體3 2的稜鏡3 6的剖面形狀作成銳角爲4 5 °的平行四 邊形,可是並不限於三角形或四角形,可以因應使用狀態 來做適當的選擇。 【發明效果】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12- 200300852 A7 B7 五、發明説明(会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如以上的說明,藉由本發明,是在將從光纖射出的收 訊光導引向受光手段,且使從發光手段射出的發訊光入射 到光纖端面的稜鏡的與光纖端面相對向的區域,埋設折射 率大於稜鏡的圓柱體,利用折射率的差則可抑制進入到該 圓柱體內的光洩漏到外側,也就是抑制光的擴散來提昇發 訊光、送訊光方面的光的結合效率,與以往的只有棱鏡的 構造相比,形狀不會變大,而可以讓效率提昇,而不用除 了稜鏡之外再配置用來提昇效率的光學系統,則可以得到 高效率且小型化且廉價化的雙向光通訊用光學零件。 【圖面說明】 第1圖A是顯不第一發明的光學零件的一種實施例的 立體圖,B是通過其光學零件來進行光的收發訊號的情形 的顯示圖。 第2圖A是第1圖B的發訊光的光路的詳細情形的說 明圖,B是第1圖B的收訊光的光路的詳細情形的說明 圖。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第3圖A是顯示第六發明的光學零件的一種實施例的 立體圖,B是通過其光學零件來進行光的收發訊號的情形 的顯示圖。 第4圖A是顯示第三發明的光學零件的一種實施例的 立體圖,B是通過其光學零件來進行光的收發訊號的情形 的顯示圖。 第5圖是通過第五發明的光學零件的一種實施例來進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13- 200300852 A7 ____B7 ____ 五、發明説明(奶 行光的收發訊號的情形的顯示圖。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第6圖是通過一體成形有聚光用透鏡的第五發明的光 學零件來進行光的收發訊號的情形的顯示圖。 第7圖是顯示把第1圖所示的光學零件組裝在光纖連 接器的狀態的底面圖。 第8圖是通過以往的光學零件(棱鏡)來進行光的收發訊 號的情況的顯示圖。 【圖號說明】 1 1 :稜鏡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 1 a :第一面部 1 1 b :第二面部 1 1 c :第三面部 1 2 :光纖 1 3 :受光元件 1 4 :發光元件 1 5 :導線框 1 6 :導線框 1 7 :封固樹脂 1 8 :封固樹脂 2 1 :收訊光 2 2 :發訊光 3 1 :光學零件 3 2 :圓柱體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〇Χ29<7公釐) -14-

Claims (1)

  1. 200300852 A8 B8 C8 D8 7、申請專利乾圍 1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 .一種雙向光通訊用光學零件,是使用在經由一條光 纖來進行收發訊號的雙向光通訊的光學零件,其特徵爲: 是作成由: 與上述光纖的端面相對向的第一面部、 與受光手段相對向的第二面部、 以及將從上述端面射出然後從上述第一面部入射的收 訊光反射向上述第二面部,且讓從發光手段射出的發訊光 穿透使其朝向與上述第一面部的上述端面相對向的區域的 第三面部構成剖面爲三角形的三角形稜鏡, 在上述區域是埋設有折射率大於上述棱鏡的圓柱體。 2 .如申請專利範菌第1項的雙向光通訊用光學零件, 其中上述三角形爲直角等腰三角形,上述第三面部是位在 其斜邊。 3 .—種雙向光通訊用光學零件,是使用在經由一條光 纖來進行收發訊號的雙向光通訊的光學零件, 是作成由: 與上述光纖的端面相對向的第一面部、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與受光手段相對向的第二面部、 將從上述端面射出然後從上述第一面部入射的收訊光 反射,且讓從發光手段射出的發訊光穿透使其朝向與上述 第一面部的上述端面相對向的區域的第三面部、 以及與該第三面部相對向,將被該第三面部所反射過 來的收訊光反射向上述第二面部的第四面部構成剖面爲四 角形的四角形的棱鏡,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 -15- 200300852 A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2 在上述區域是埋設有折射率大於稜鏡的圓柱體。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的雙向光通訊用光學零件, 其中上述四角形是銳角爲4 5。的平行四邊形,第一面部與 第三面部是位在夾著該銳角處°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的雙向光通訊用光學零件, 其中上述第四面部是作成球面形狀或非球面形狀,其表面 是實施有全反射鏡面加工。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3、4或5項的雙向光 通訊用光學零件,其中在上述第二面部是一體形成有聚光 用透鏡。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16-
TW091133546A 2001-12-11 2002-11-15 Optical parts for two-way optical communications TW200300852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1377063A JP2003177286A (ja) 2001-12-11 2001-12-11 双方向光通信用光学部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300852A true TW200300852A (en) 2003-06-16

Family

ID=191851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1133546A TW200300852A (en) 2001-12-11 2002-11-15 Optical parts for two-way optical communications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6760517B2 (zh)
JP (1) JP2003177286A (zh)
KR (1) KR20030047739A (zh)
CN (1) CN1221093C (zh)
TW (1) TW20030085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90576B (zh) * 2010-11-29 2015-07-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光通訊系統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13600B2 (ja) * 2002-04-17 2007-05-09 ホシデン株式会社 双方向光通信用光学部品
US6963683B2 (en) * 2002-09-30 2005-11-08 Intel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packaging a monitor photodiode with a laser in an optical subassembly
JP2005352256A (ja) * 2004-06-11 2005-12-22 Fujikura Ltd 一心双方向光送受信モジュール用光部品及び一心双方向光送受信モジュール
JP4903112B2 (ja) * 2007-11-02 2012-03-28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光路変換部材およびその組立方法
JP5130978B2 (ja) * 2008-03-20 2013-01-30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光モジュール
WO2009154160A1 (ja) * 2008-06-20 2009-12-23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光コネクタ
TWI459061B (zh) * 2010-06-14 2014-11-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光電傳輸系統
CN102298181A (zh) * 2010-06-22 2011-12-2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光电传输系统
TWI493896B (zh) * 2010-12-30 2015-07-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光纖通訊裝置
CN102621641A (zh) * 2011-01-27 2012-08-01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光纤连接器
TWI491942B (zh) 2011-06-28 2015-07-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光纖耦合連接器組件及光纖耦合連接器
CN102854567B (zh) * 2011-07-01 2016-08-31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光纤耦合连接器组件及光纤耦合连接器
TWI544244B (zh) * 2012-06-29 2016-08-01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耦合透鏡以及光學通訊模組
TW201508361A (zh) * 2013-08-27 2015-03-01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透鏡單元以及光通訊模組
JP6621241B2 (ja) * 2015-02-02 2019-12-18 株式会社エンプラス 光モジュール
CN104865653B (zh) * 2015-06-12 2016-06-08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与光电收发阵列垂直耦合的光学组件及制作方法
WO2019077643A1 (ja) 2017-10-16 2019-04-25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および内視鏡システム
CN113933944B (zh) * 2021-09-24 2023-04-14 昂纳科技(深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功率光纤耦合器及多通道光纤耦合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15489A (en) * 1988-08-01 1990-04-10 Robert Minko Prism with internal reflector
US5440655A (en) * 1993-12-29 1995-08-08 At&T Corp.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bypass device and method using sam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90576B (zh) * 2010-11-29 2015-07-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光通訊系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3177286A (ja) 2003-06-27
CN1221093C (zh) 2005-09-28
US20030108285A1 (en) 2003-06-12
KR20030047739A (ko) 2003-06-18
US6760517B2 (en) 2004-07-06
CN1426182A (zh) 2003-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300852A (en) Optical parts for two-way optical communications
US9169979B2 (en) Light projector and sensor
JP2001194558A (ja) 連結装置
TWI272783B (en) Optical part for two-way optical communication
US8979392B2 (en) Photoelectric converter
US5105239A (en) Reflective type optical sensor device
CN212808707U (zh) 光插座及光模块
KR100553877B1 (ko) 광소자모듈
TW201331657A (zh) 光學次組裝模組及中間光學機構
JP3821638B2 (ja) Pof通信用受光装置
CN112639563B (zh) 光模块
US8354632B2 (en) Optoelectronic transmission system with optical fiber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from two different directions
FR2569015A1 (fr) Duplexeur
JP2020160250A (ja) 光レセプタクル、光モジュールおよび光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JP3821639B2 (ja) Pof通信用2芯型受発光装置
JPH0729651Y2 (ja) 反射型光結合装置
US20120134626A1 (en) Optoelectronic module and light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module having same
CN211698281U (zh) 提高回波损耗的插拔式器件结构及准直器和光电探测器
JP2522607Y2 (ja) 光ファイバーを用いた光学装置
EP2096474B1 (en) Coupling lens for fiber optics
US20040252930A1 (en) Sensor or a microphone having such a sensor
CN111077613A (zh) 一种提高回波损耗的插拔式器件结构及其应用
JP2004280088A (ja) 発光素子用光ファイバアセンブリ部品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発光素子モジュール
FR2879307A1 (fr) Dispositif de couplage optique
JP2005215219A (ja) 双方向光モジュー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