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87104191A - 录音和放音设备 - Google Patents

录音和放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87104191A
CN87104191A CN87104191.XA CN87104191A CN87104191A CN 87104191 A CN87104191 A CN 87104191A CN 87104191 A CN87104191 A CN 87104191A CN 87104191 A CN87104191 A CN 871041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pe transport
tape
state
key
norm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8710419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925B (zh
Inventor
约翰·法伊格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nklijke Philips NV
Original Assignee
Philips Gloeilampenfabrieken N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hilips Gloeilampenfabrieken NV filed Critical Philips Gloeilampenfabrieken NV
Publication of CN871041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87104191A/zh
Publication of CN10119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925B/zh
Expir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5/00Driving, starting or stopping record carriers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Driving both such record carriers and heads; Guiding such record carriers or containers therefor; Control thereof; 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 G11B15/02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e.g. switching from recording to reproduc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5/00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record carrier employed but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e.g. dictating apparatus; Combinations of such apparatus
    • G11B25/06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record carrier employed but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e.g. dictating apparatus; Combinations of such apparatus using web-form record carriers, e.g. tape
    • G11B25/063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record carrier employed but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e.g. dictating apparatus; Combinations of such apparatus using web-form record carriers, e.g. tape using tape inside container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5/00Driving, starting or stopping record carriers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Driving both such record carriers and heads; Guiding such record carriers or containers therefor; Control thereof; 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 G11B15/02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e.g. switching from recording to reproducing
    • G11B15/10Manually-operated control; Solenoid-operated control
    • G11B15/106Manually-operated control; Solenoid-operated control mechanically operated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31/00Arrangements for the associated working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with related apparatus

Abstract

在用于装在盒(4,5)内带状记录媒体(6,7)的录音和放音设备(1)中,包括放音走带机构(8)和录音/放音走带机构(9),在走带机构(8)和(9)中的每个走带机构都包括一个驱动装置(27)、一个扫描装置(74)、一个用来对扫描装置(74)进行定位的定位装置(36)、驱动装置(27)的至少一个驱动部件(38,42)和用来选择两个走带机构(8,9)工作状态的一个按键组(10,11)。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用于装在盒内的带状记录媒体的录音和放音设备,该设备包括用来驱动和扫描第一记录媒体的第一走带机构,构成第一走带机构仅用于放音并至少可置于“停止”、“准备”和“正常放音”状态,该设备还包括用来驱动和扫描第二记录媒体的第二走带机构,构成第二走带机构用于录音和放音并至少可置于“停止”、“准备”、“正常放音”和“正常录音”状态,这两个走带机构中的每个走带机构包括用来驱动相关记录媒体的一个驱动装置(每个驱动装置包括多个驱动部件)、用来扫描相关记录媒体的一个扫描装置和一个定位装置(该定位装置可置于停止位置、准备位置和正常传送位置,以便依照上述走带机构所置的状态对于相关走带机构的扫描装置和驱动装置的至少一个驱动部件进行定位),这两个走带机构中的每个走带机构还包括一个按键组,该按键组包括多个键,用来选择相关走带机构的工作状态,通过按动每个走带机构按键组中的至少一个键可使每个走带机构的定位装置移动、通过按动第一走带机构中按键组的一个键和按动第二走带机构中按键组的至少“正常放音”状态的键可把这两个走带机构转换到“连续正常放音”状态。在“连续正常放音”状态下,首先,第一走带机构中的定位装置置于其正常-传送位置以达到“正常放音”状态、并且第二走带机构中的定位装置置于其准备位置以达到“准备”状态,接着,第一走带机构中的定位装置置于其停止位置以达到“停止”状态、并且第二走带机构中的定位装置置于其正常-传送位置以达到“正常放音”状态,此后,第二走带机构中的定位装置也置于其停止位置以达到“停止”状态、该按键组还包括一个从第一走带机构延伸到第二走带机构的控制杆,在“连续正常放音”状态下,当第一走带机构处于“停止”状态时,该控制杆控制第二走带机构中“正常放音”状态的起动。
在第一节所规定的那种设备处于“连续正常放音”状态下,当第一走带机构处于放音状态时,则第二走带机构置于“准备”状态,推动装置在其准备位置下,而且该推动装置保证:绕带轴用的驱动轮与第二走带机构中驱动装置的压带轮保持不啮合,所以,第二记录媒体不被驱动。因为压带轮与绕带轴用的驱动轮不啮合而且压带轮离开了主动轮,所以,甚至当接通用来驱动驱动装置的电机电源时第二记录媒体也不被驱动,如果设备只包括为两个走带机构的驱动装置所共用的一个电机,当接通电源后该电机同时驱动两个走带机构的驱动装置时,就是这种情况。而且,在第一节所规定的那种设备处于“连续正常放音”状态下,在两个走带机构中为了执行“正常放音”状态所需的定时,在机械上仅仅由控制杆来实现。
在第一节所规定的那种周知的设备中,两个走带机构的按键组具有不同数目的键,仅为放音而构成的第一走带机构的按键组,与为了录音和放音而构成的第二走带机构的按键组相比,前者不包括用来起动“正常录音”状态的键。因此,这两个走带机构就其按键组来说,是不同的。从两个走带机构的构成一致性(这是为经济地生产走带机构所要求的)来看,这是不合适的。在这种周知的设备中,为了起动“连续正常放音”状态,必须接连按动:第一走带机构按键组中“正常放音”状态的键、第二走带机构按键组中“准备”状态的键、第二走带机构按键组中“正常放音”状态的键,因此必须以正确的顺序总共按动这三个键,为了简化操作,这是不合适的。在克服回动弹簧的弹力实现按动这些键以后,这些键就被锁定于其接通位置上了。而且在这种周知的设备中,当按动第一走带机构按键组中“正常放音”状态的键时,利用这个键可使控制杆从搁置位置移动到工作位置;当第一走带机构置于“停止”状态,第一走带机构按键组中“正常放音”状态的键从其接通位置转换到其切断位置时,该控制杆从上述工作位置回到其搁置位置。通过按动第一走带机构按键组中“停止”状态的键、或者通过第一走带机构的自停装置(当到达第一走带机构中第一记录媒体的末端时,该装置使设备置于“停止”状态),第一走带机构可以转换到“停止”状态。如上所述,当控制杆回到其搁置状态时,第二走带机构按键组中“准备”状态的键通过一个附加的中间杆而释放,因此,这个键从其接通位置回到其切断位置,接着,使第二走带机构的驱动装置置于其正常传动位置并且起到了“正常放音”状态。在这种构成中,控制杆通过中间杆并通过第二走带机构按键组中“准备”状态的键,来控制第二走带机构中“正常放音”状态的起动,对于高可靠性来说,这是复杂和不合适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减轻上述问题并以这样的方式来构成第一节所规定的设备,即能够经济地生产出两个走带机构和整个设备,通过按动两个走带机构按键组中少于三个的键就能选择“连续正常放音”状态,以及获得控制杆简单的和可靠的控制功能。为此,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两个走带机构的按键组包括相同个数的键;通过按动第一走带机构按键组中相应于第二走带机构按键组中“正常录音”状态键的那个键和第二走带机构按键组中“正常放音”状态的键即可起动“连续正常放音”状态;以及,通过按动第一走带机构按键组中相应于第二走带机构按键组中“正常录音”状态键的那个键,把第一走带机构中的定位装置置于正常传送位置以达到“正常放音”状态,并且通过按动第二走带机构中的所述键可移动的控制杆,使第二走带机构的定位装置置于其准备位置以达到“准备”状态。这样,实现了设备中两个走带机构具有相同的按键组,从两个走带机构最大限度地统一构成来看,这是合适的,因此,能够经济地生产走带机构乃至整个设备;还实现了仅需按动两个键(即两个走带机构中每个按键组的一个键)就能选择“连续正常放音”状态,这简化了操作,这是因为第一走带机构按键组中相应于第二走带机构按键组中“正常录音”状态键的那个键可执行双重功能:这个键允许第一走带机构置于“正常放音”状态,并且通过控制杆允许第二走带机构置于“准备”状态。因为控制杆与第二走带机构的推动装置直接配合,所以获得了非常简单并且控制功能很可靠的控制杆。
在这方面应该指出,包括两个走带机构(一个用于放音、另一个用于录音和放音)的设备是周知的,但不是第一节所规定的那种设备。当这种周知的设备处于“连续正常放音”状态时,第一走带机构置于放音,第二走带机构(与第一节所规定的那种设备截然不同)并未置于“准备”状态,而是利用电气开关切断了第二走带机构中驱动装置电机的电源,因而第二记录媒体不被驱动。因为在第一走带机构置于放音的整个时间,切断了第二走带机构中驱动装置所用电机的电源,因而这个电机不转动,所以这个电机只能用来驱动第二走带机构中的驱动装置,并且不同时驱动第一走带机构中的驱动装置。因此,为了驱动每个走带机构的相关驱动装置,这种周知的设备需要一个独立的电机,而在第一节所规定的那种设备中,这不是必须的,因为在后一种设备中可以简单地利用一个电机得到所需的结果,如上所述,这个电机共用于两个走带机构。而且,在周知设备的“连续正常放音”状态下,为了在两个走带机构中连续执行“正常放音”状态所需的定时控制,不能象在第一节所规定的那种设备中简单地利用机械装置来实现,而是电气地利用上述电气开关来实现,在利用第一走带机构进行放音期间,该电气开关把第一走带机构的驱动装置所用电机的电源接通,并把第二走带机构的驱动装置所用电机的电源切断;当通过按动第一走带机构按键组中适当的键或者通过第一走带机构中自停装置的推动,实现第一走带机构置于“停止”时,电气开关把第一走带机构的驱动装置所用电机的电源切断,并把第二走带机构的驱动装置所用电机的电源接通。这种电气控制比利用控制杆的那种机械控制要昂贵。
但是,实质上大家都知道在周知的设备(如上所述,它是另一种设备,而不是第一节所规定的那种设备)中,“连续正常放音”状态是通过按动两个键(即两个走带机构中按键组的“正常放音”键)来起动的。但是,在这种周知的设备中,两个走带机构包括具有不同个数键的按键组,如上所述,从最大限度地统一两个走带机构的构成来看,这是一种缺点。但是,在根据本发明的设备中,两个走带机构的按键组具有相同数目的键,根据本发明,这一点提供了上述优点。
下面通过举例并参考附图,较为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图1是用于装在盒内的带状磁性记录媒体的录音和放音设备缩小了尺寸的概略透视图,该设备包括两个走带机构,一个走带机构仅用于放音,另一个走带机构用于录音和放音,每个走带机构各有一组用来选择这两个走带机构工作状态的键。图2粗略地并以大于图1的尺寸示出与本发明有关的图1设备中两个走带机构的那些部件,图2表明在这种情况下的“连续正常放音”状态,在该情况下把为放音而构成的第一走带机构置于“正常放音”,并把为录音和放音而构成的第二走带机构置于“准备”状态。
图1示出与收音机组合的一个便携式录音和放音设备1。设备1包括两个带盒室,每个带盒室可分别用部分透明的盖2和3封闭起来,盖2和3利用枢轴安装于该设备上。每个带盒室分别用来接受一个一般称为小型带盒(Compact    Cassette)的带盒4和5,每个带盒分别装有带状的能磁化的记录媒体6和7,下文简称为磁带,磁带缠绕在可转动的第一和第二磁带盘毂上。为使图面清晰,图2中用点划线粗略示出带盒4和5,及其所装的磁带6和7。为了驱动和扫描带盒4内的第一磁带6,设备1包括第一走带机构8,该第一走带机构8仅用于重放存储于第一磁带6上的信号,第一走带机构8至少可置于“停止”、“准备”和“正常放音”状态。为了驱动和扫描带盒5内的第二磁带7,设备1包括用来在第二磁带7上记录信号和从第二磁带7上重放信号的第二走带机构9,第二走带机构至少可置于“停止”、“准备”、“正常录音”和“正常放音”状态。至此,为了正确地了解本发明,图2中较详细地示出这两个走带机构8和9并在下文中参考图2对于走带机构8和9作较详细的说明,这是必要的。为了选择这两个走带机构8和9的工作状态,每个走带机构分别备有包括多个键的按键组10和11。这两个按键组10和11的构成也参考图2加以描述。
由图1可见,设备1还包括用来在无线电接收和盒式录音/放音之间进行转换的拨动开关12、分别用于音量控制和音调控制的两个滑动调整器13和14、用来在不同波段之间进行转换的拨动开关15和在无线电接收期间用于选择电台的旋钮16。选定的电台可从电台度盘17上读出。另外,设备1包括两个微音器18和19、两个扬声器20和21、两个录音电平指示器22和23。设备1备有提手24,容许方便地携带该设备。
现在参考图2,将较详细地描述设备1的两个走带机构8和9。图2中,除只具有一个部件的情况外,两个走带机构中全部类似的部件以同一标号标出。两个走带机构8和9中的每个走带机构包括基本上是平板形的底盘25。把两个相同的底盘25利用燕尾结合26简单地互连起来。
两个走带机构8和9中的每个走带机构包括一个驱动装置27,驱动装置27包括分别用来驱动相关磁带6和7的多个驱动部件。每个驱动装置27包括一个图2所示正常传送驱动机构,这个驱动机构用于以正常速度驱动磁带6或7用来录音或放音;每个驱动装置27还包括一个绕带机构(为了清晰起见,图2中未示出),这个绕带机构用于快速传送磁带6或7,以便以高于正常传送期间的传送速度在带盒4或5内的两个带盘毂之间来缠绕磁带。在本设备中,两个走带机构8和9的驱动装置27可利用单个电机28来驱动,28共用于两个走带机构并且安装于第一走带机构8的底盘上(即安装于图2所示底盘下侧)。电机28驱动两个轴向相面对的皮带轮29,皮带轮29转动时驱动两个传动带30和31。两个走带机构8和9的驱动装置27可利用这两个传动带30和31来驱动。因为只提供了一个电机28,所以两个走带机构8和9的驱动装置27总是同时被驱动。显然,也能对于每个走带机构提供一个单独的电机,但是,这使设备更昂贵。
如上所述,两个走带机构8和9的驱动装置27可利用那两个传动带30和31同时驱动。为此,两个传动带30和31中的每个传动带都通过设置于底盘25下方的飞轮32。每个飞轮32同轴地连接到主导轴33上,主导轴33穿过并且可转动地支承在底板25上。从底板25上方伸出来并且用于与磁带6或7啮合的每个主导轴33,其自由端穿过支持板36上的缝隙34,36沿双箭头35所示的方向、在底盘25上可移动地被导向。压带轮杆37利用枢轴安装于每个支持板36上,压带轮38可转动地安装在这个杆37上。为了与主导轴33啮合构成了压带轮38,压带轮38构成了驱动装置27的一个驱动部件。当压带轮38离开主导轴33时,压带轮杆37的自由端靠在挡块40上,挡块40是在作用于压带轮杆上拉力弹簧39的影响下,从支持板36伸出来的。
在底盘25下方的每个主导轴33带有小齿轮41,41恒定地与利用枢轴安装的中间齿轮42相啮合,而与42的枢轴位置无关。中间齿轮42可转动地安装在三角形杆43上,43围绕在底盘25上的枢轴44、可以在两个工作位置之间转动。在杆43的这两个工作位置中的一个工作位置上,中间齿轮42与驱动齿轮46(46与绕带转轴45是同轴的)相啮合,正如对第一走带机构8所示;但在杆43的另一个工作位置上,中间齿轮42与驱动齿轮46不啮合,正如对第二走带机构9所示。支持板36通过缝隙47使杆43在其两个工作位置之间运动,该缝隙47作为凸轮面并与销49啮合,销49作为凸轮随动件并从杆43穿过底盘25上的矩形开口48向上伸出来。应该指出,驱动齿轮46可以通过盘形摩擦联轴节(未示出)来驱动驱动轮50,驱动轮50刚性地连接到绕带轴45上。退绕轴51可由与51同轴并且刚性地连接到51上的齿轮52来驱动。从上述显然可知,两个走带机构8和9的驱动装置27完全相同。
两个走带机构8和9中的每个走带机构包括一个自停装置53,当相关磁带6或7到达末端时自停装置53把相关走带机构8或9置于“停止”状态。每个自停装置53包括一个凸轮轴齿轮54,凸轮轴齿轮54可围绕转轴44转动,并且54可由与中间齿轮42同轴的中间小齿轮55来驱动。在远离底盘25下侧的径向表面上,凸轮轴齿轮54有一个基本上为环形的控制凸轮56和一个新月形推动凸轮57。而且,每个自停装置53包括一个三臂自停杆59,59可围绕在底盘25上的枢轴58而转动。把自停杆59的第一个杆臂60通过摩擦联轴节(未示出)连接到驱动轮50,驱动轮50刚性地连接到绕带转轴45上,所以在绕带转轴45的转动期间内,一个推动力通过驱动轮50和第一个杆臂60加到自停杆59上,这个作用力的趋势是使自停杆59沿图2所示的反时钟方向绕枢轴而转动。在59的自由端,自停杆59的第二个杆臂61带有一个凸台63,63通过底盘上的矩形开口62向上伸出并构成了与支持板36的配合。当支持板36在其正常传送位置时(图2中的第一走带机构8的支持板36通常就是这样),在通过第一个杆臂60加到自停杆59上推动力的影响下,凸台63可与支持板36的一个开口64相配合。当第二走带机构9的支持板36如图2所示在其准备位置上,或者当支持板36在其停止位置上,使自停装置53变得不工作是不可能的。自停杆59的第三个杆臂65带有一个销66,66构成了与闩锁部件68的结合,该部件68被粗略示出并由拉力弹簧67对其加载。通过整体铰链69把一个臂70铰接到自停杆59上,并由压缩弹簧71沿拉力方向、相对于自停杆59对于臂70加载,在正常工作期间臂70的自由端靠在自停杆59的钩形凸台72上。凸轮随动件销73从杆臂70向上伸出来,73的自由端构成了与控制凸轮56和凸轮轴齿轮54的推动凸轮57的啮合。从上述显然可知,两个走带机构8和9的自停装置53完全相同。
只要磁带6或7开始传送、并且接着绕带轴45转动,则在自停装置53中就执行后面的运动周期了。飞轮42通过主导轴33、小齿轮41、中间齿轮42和中间小齿轮55,使凸轮轴齿轮54沿反时钟方向转动。而且,中间齿轮42驱动驱动齿轮46,46通过摩擦联轴节(未示出)来驱动刚性地连接到绕带转轴45上的驱动轮50,驱动轮50通过摩擦联轴节(未示出)和第一个杆臂60向自停杆59传递推动力,这个力的趋势是使自停杆59沿反时钟方向围绕枢轴而转动。只要该推动力加到自停杆59上,从自停杆59的臂70伸出来的销73就保持与控制凸轮56相接触,控制凸轮56通过销73、臂70(由压缩弹簧71沿拉力方向、相对于自停杆59对于臂70加载)向自停杆59传递摆动运动,而在自停杆59的第三个杆臂65上的销66与闩锁部件68不接触。当到达磁带6或7的末端时,绕带转轴45自动停车,所以,使绕带转轴45和刚性地连接到绕带转轴45上的驱动轮50停下来,其结果是摩擦联轴节在驱动轮50与驱动齿轮46之间空转,从而使自停杆59的第一个杆臂60不再被驱动。于是,中断了加于自停杆59上反时钟方向的推动力。如果继而在凸轮轴齿轮54上的控制凸轮56已使自停杆59沿反时钟方向围绕枢轴转动了,刚因推动力已中断,而使自停杆59保持在由驱动轮50沿反时钟方向使59围绕枢轴转动后的位置上,
在此位置时臂70上的销73与推动凸轮57相啮合。因为臂70已由压缩弹簧71沿拉力方向、相对于自停杆59加载,所以,推动凸轮57使自停杆59进一步围绕枢轴而转动,在自停杆59的第三个杆臂65上的销66靠在闩锁部件68上,因而,至此克服作用于68上的拉力弹簧67的弹力使这个闩锁部件68运动,则被闩锁部件68锁住的那些键就释放了并回到其切断位置,这意味着:把相关走带机构置于“停止”。
仅当支持板36在其正常传送位置(正如对于第一走带机构8所示)时,才能实现上文所描述的运动周期。当支持板36在其准备位置(正如对于第二走带机构9所示)、或者在其停止位置时,整个自停杆59不能通过在自停杆59的控制杆臂61上的凸台63来实现摆动运动,而是凸台63靠在支持板36上,因此自停装置53不能工作。于是,利用其控制凸轮56已被驱动的凸轮轴齿轮54,仅向臂70传送一个围绕整体铰链69相对于自停杆59的枢轴运动,结果是使压缩弹簧71受到周期性的压缩。
为了扫描两个磁带6和7,每个磁带走带机构8和9包括一个扫描装置74。构成第二走带机构可用来在第二磁带7上记录信号以及从第二磁带7上重放信号,第二走带机构9的扫描装置74包括记录/重放磁头75和消音磁头76,这两个磁头都安装在第二走带机构9的支持板36上。磁头75和76备有设置于其磁头面附近的一个带高导杆。构成第一走带机构8仅用来从第一磁带6上重放信号,第一走带机构8的扫描装置74包括安装在第一走带机构8中支持板36上的重放磁头77。磁头77也备有设置于其磁头面附近的一个带高导杆。在第一走带机构8的支持板36上,仅带有一个带高导杆78来代替消音磁头。
磁带走带机构8和9中的每个走带机构包括一个定位装置,用来对每个走带机构8和9的扫描装置74进行定位;还包括每个走带机构8和9中驱动装置27的至少一个驱动部件,在本案中是两个驱动部件,即压带轮38和中间齿轮42。在本设备中,这个定位装置由支持板36构成。利用支持板36,把扫描装置74和压带轮38定位于这两个部件在支持板36上的安装位置上。中间齿轮42由支持板36通过在支持板36上的缝隙47和销49来定位,49安装于杆43上并带有中间齿轮42。支持板36可在停止位置、准备位置和正常传送位置之间移动:停止位置图2中未示出,在此位置下,带盒4或5使扫描装置74和压带轮38不工作,并使中间齿轮42与驱动齿轮46不啮合;准备位置正如对于第二走带机构9所示,在此位置下,扫描装置74渐渐与磁带接触但是压带轮38相对于主导轴33仍有一个小间隙,在此位置下,中间齿轮42与驱动齿轮46不啮合;正常传送位置正如对于第一走带机构8所示,在此位置下,扫描装置74与磁带完全接触,压带轮38压在主导轴33上,中间齿轮42与齿轮46啮合起来。根据对于相关磁带走带机构所选定的工作状态,每个走带机构8或9的支持板36在上述三个位置间移动。作为两个走带机构8和9定位装置的两个支持板36也完全相同。
如上所述,为了选择工作状态两个走带机构8和9中的每个走带机构分别备有包括多个键的按键组10和11。从图2可见,两个走带机构8和9的按键组10和11具有相同个数的键,即每个按键组为6个键。对于最大限度地统一两个走带机构8和9的构成来说,这是方便的。两个按键组10和11中所有的键每个键都能沿箭头P所示的方向,克服回动弹簧(未示出)作用于按键滑板上的弹力,从其切断位置移动到其接通位置。
两个按键组10和11中的每个按键组包括一个用来选择“准备”状态的准备键79,准备键79的滑板80与一个单独的闩锁装置〔未示出,例如可将其构成为沙多(Schadow)型闩锁〕相配合。在按动准备键79以后,闩锁装置通过79的滑板80把79顶在其接通位置上。当再次按动准备键79时,闩锁装置则释放滑板80,于是,作用在滑板80上的回动弹簧使准备键79回到其切断位置。利用准备键79及其滑板80(只部分示出),可以把相关走带机构8或9的支持板36置于准备位置。如何实现这一点是周知的,并且与本发明无关,为此,图2中未示出这一构成。
而且,两个按键组10和11中的每个按键组包括一个用来起动“正常放音”状态的放音键81、一个用来选择“快速进带”状态的快速进带键82、一个用来选择“快速倒带”状态的快速倒带键83和一个用来选择“停止”状态的停止键84。上述键81、82、83和84的滑板85、86、87和88(其中滑板86、87和88仅部分示出)与闩锁部件68相配合,图2中只粗略示出闩锁部件68,因其构成和工作是周知的,例如,在AT-PS    314219中示出和说明了这种闩锁部件的构成。闩锁部件68能够把滑板85、86和87顶住。但是,闩锁部件68不能把停止键84的滑板88锁住,滑板88用来推动闩锁部件68使68克服拉力弹簧67加于其上的弹力以释放通过闩锁部件68锁住的那些键,从而把设备置于“停止”状态。利用滑板86和87,可以把驱动装置27的绕带机构置于所需工作状态。因为这与本发明不相关,为了清晰起见,图2中对此未加说明。
相关走带机构8和9的支持板36可以利用每个按键组10或11中放音键81的滑板85来定位。为此,把一个拉力弹簧92张紧在滑板85的横向凸台89与在支持板36上向下的凸台91(91从底盘25的开口90中伸出来)之间。当放音键81在其切断位置(在此位置下,81被作用在其滑板85上的回动弹簧顶住)时,在拉力弹簧92的影响下,从支持板向下伸出并从底盘25的开口93伸出来的销94靠在滑板85的横向延伸定位凸台95上。用这种方法来规定支持板36的停止位置(图2中,未示出)。当通过闩锁部件68克服回动弹簧的弹力把放音键81闩锁于其接通位置时,滑板85通过拉力弹簧92和凸台91把支持板36拉到85的正常传送位置上,在此位置下,远离按键组10或11的支持板36的一端靠在定位销96上,该定位销96从底盘25向上伸出来,正如图2中对于第一走带机构8所说明的那样。通过按动准备键79,克服由拉力弹簧92所加的弹力,可使支持板36从正常传送位置置于其准备位置,正如图2中对于第二走带机构9所说明的那样。
按键组10和11、两个走带机构8和9中的每一个按键组和每个走带机构还包括一个用来选择两个走带机构中不同工作状态的键,对于这个键下文将加以描述。虽然这两个键具有相同的构成,但是为了说明其差别,这两个键以不同的标号标出,即97A和97B。把两个键97A和97B中的每个键,连接到回动弹簧(未示出)作用在其上的滑板98上。每个滑板98也与闩锁部件68相配合,即配合的方法是按动一个键以后,克服回动弹簧的弹力的闩锁部件68把滑板98顶住。
第二走带机构9中按键组的键97B用于选择第二走带机构9的“正常录音”状态。为了选择第二走带机构中的“正常录音”状态,按动录音键97B。通过97B的滑板98把与第二走带机构9有关并且位于设备1之内的录音/放音开关置于其录音位置,另外,可围绕在底盘25上的枢轴99而转动的第一中间杆100、可围绕在底盘25上的枢轴101而转动的第二中间杆102、通过上述第一中间杆100而转动。在第二中间杆102绕枢轴转动期间,102靠在放音键81中滑板85的推动凸台103上并使滑板86运动,至此不用按动放音键81就把81引入到其接通位置了。于是,通过滑板85和拉力弹簧92把支持板36引入到其正常传送位置。因为与走带机构9有关的录音/放音开关在其录音位置,第二走带机构9的支持板36在其正常传送位置,所以,第二走带机构现在处于“正常录音”状态。
除了上述状态外,设备1及其两个走带机构8和9还可置于“连续正常放音”状态,按动第一走带机构8中按键组10的一个键和用来选择第二走带机构9中按键组11的“正常放音”状态的放音键81即可实现。在“连续正常放音”状态下,为了转换到“正常放音”状态第一走带机构8的支持板36首先置于其正常传送位置,为了转换到“准备”状态在第二走带机构9中支持板36置于其准备位置,此后,为了转换到“停止”状态在第一走带机构8中支持板36置于其停止位置,为了转换到“正常放音”状态在第二走带机构9中支持板36置于其正常传送位置,此后,为了转换到“停止”状态第二走带机构9的支持板36也置于其停止位置。
为了起动“连续正常放音”状态,本设备中采用第一走带机构中按键组10的键97A,97A相应于第二走带机构9中按键组11内“正常录音”状态用的录音键97B,97A的出现是基于两个按键组10和11具有相同的构成,但是,在仅设计用来放音的第一走带机构8中并不需要用97A来起动“正常录音”状态。
当按动第一走带机构8中按键组10的连续放音键97A时,类似于按动第二走带机构9中按键组11的录音按钮97B,通过滑板98、第一中间杆100、第二中间杆102、滑板85的推动凸台103把滑板85置于其正常传送位置,而第一走带机构的支持板36,通过拉力弹簧92也置于其正常传送位置,因此,使一个走带机构8置于“正常放音”状态。作为滑板85运动的结果,放音键81不需按动就动作了。应该指出,与第二走带机构9不同,第一走带机构8与在设备内、可由滑板98推动的录音/放音开关无关。
当按动第一走带机构8中按键组10的连续放音键97A时,通过上述滑板98来推动控制杆106,106可围绕走带机构9中底盘25上的枢轴105而转动,106从第一走带机构8延伸到第二走带机构9且106通过销和缝隙联接器104连接到滑板98;当第一走带机构8置于“停止”时,在第二走带机构9中的杆106处于“连续正常放音”状态。在向第二走带机构中支持板36延伸的106杆臂一端上,控制杆106带有一个定位销107,107用来与支持板36上的向上凸条108相配合。当按动第一走带机构8中按键组10的连续放音键97A时,在第二走带机构9中按键组11内放音键81的推动下,把支持板36从其停止位置移动到正常传送位置,切换到“准备”状态,通过利用枢轴转动的控制杆106、106的定位销107、凸条108,把第二走带机构9的支持板36置于其准备位置上,正如图2中对于第二走带机构所说明的那样。
从以上对于走带机构8和9中按键组10和11的描述显然可知两个走带机构的按键组和与此相配合的闩锁部件分别完全相同。
下文将描述在“连续正常放音”状态下该设备的工作。为了选择“连续正常放音”状态,按动第一走带机构8中按键组10的连续放音键97A,和第二走带机构9的按键组11的放音键81。可以先按动键97A,接着,再按动按键组11的键81。但是,同时按动这两个键也可以。只需按动两个键就能选择“连续正常放音”状态,这是一个优点。为了通过第一中间杆100、第二中间杆102和第一走带机构8中按键组10内放音键81的滑板85来起动“正常放音”状态,按动连续放音键97A,使第一走带机构的支持板36置于其正常传送位置;并且为了通过第二走带机构9的控制杆106来起动“准备”状态,使第二走带机构9的支持板36(通过按动第二走带机构9中按键组11内放音键81,利用滑板85和拉力弹簧92,使支持板36从其停止位置向其正常传送位置移动)置于其准备位置,因为定位销107位于凸条108的运动路径上,这个凸条108在第二走带机构9的支持板36上。这样,在按动上述两个键97A和81以后,第一走带机构8置于“正常放音”状态,第二走带机构9置于“准备”状态。因为走带机构9处于“准备”状态,如上文所述这使得9的自停装置53不工作,因此,不能推动闩锁部件,从而使第二走带机构9中按键组11的放音键82保持锁住。现在,通过第一走带机构8的驱动装置27来驱动第一磁带6,利用第一走带机构8的扫描装置74的磁头77把记录在磁带上的信号重放出来。当设备的用户按动第一磁带走带机构8中按键组10的停止键84时,能够停止第一走带机构8的放音状态。如果用户不按停止键,则放音继续直到到达第一磁带6的末端时为止。于是,推动了第一走带机构8的自停装置53。通过按动停止键84(84用来推动自停装置53),第一走带机构8的闩锁部件68克服了作用于其上的拉力弹簧67的弹力向释放状态运动,所以,连续放音键97A和同时被按动的按键组10中放音键81回到其切断位置,从而使第一走带机构8置于“停止”。当连续放音键97A置于其切断位置时,通过97A的滑板98推动控制杆106,因而使定位销107运动到凸条108的运动路径之外,所以,通过拉力弹簧92把第二走带机构9的支持板36引入其正常传送位置,从而把第二走带机构9置于“正常放音”状态。接着,为了正常工作,把第二走带机构9的自停装置53也释放了。现在,通过第二走带机构9的驱动装置27来驱动第二磁带7,利用第二走带机构9中扫描装置74的磁头75把记录的信号重放出来。利用与对于第一走带机构8所用相同的方法,可以结束第二走带机构9的放音,即按动第二走带机构9中按键组11的停止键84或推动第二走带机构9的自停装置53。在这两种情况下,第二走带机构9的闩锁部件68克服了作用于其上的拉力弹簧67的弹力向释放状态运动,所以,第二走带机构9中按键组11的放音键81回到其切断位置,从而使第二走带机构9也置于“停止”。
从上文显然可知,在根据本发明的设备中,两个走带机构包括具有相同个数键的完全相同的按键组。对于最大限度地统一两个走带机构的构成,以使走带机构乃至整个设备尽可能便宜地生产出来而言,这是方便的。而且,两个走带机构还包括相同的底盘、驱动装置、自停装置和支持板。这两个走带机构的不同仅在于其扫描装置,一个扫描装置仅包括一个磁头和一个带高导杆,另一个扫描装置包括两个磁头。这样就实现了用单一的生产方法可以把两个走带机构的大部分生产出来,这是很经济的,尤其是在机械化生产的情况下。在结束这两个走带机构共同的生产阶段以后,在根据本发明设备中的双走带机构可以这样简单地组成:利用燕尾结合把两个单独的走带机构连接起来、接着,把不同的扫描装置安装在相关走带机构的支持板上、把控制杆安装在第二走带机构中底盘上的支轴上,因此,总起来看大大简化了双走带机构的制造。第一走带机构中按键组的连续放音键适当地执行了双重功能,因为利用这个键可以把第一走带机构置于“正常放音”状态,并且把第二走带机构置于“准备”状态。因为连续放音键执行双重功能,所以,为了选择“连续正常放音”状态只需按动两个键,即第一走带机构中按键组的连续放音键和第二走带机构中按键组的放音键,所以选择这个状态是很简单的。为了消除不正确的操作,这两个键可以接连按动或同时按动,这是方便的。因为控制杆与第二走带机构的支持板直接配合来控制该走带机构,所以,实现了简单和可靠的构成。
显然,在本发明范围内可进行一系列修改。例如,第一走带机构中按键组的连续放音键和第二走带机构中按键组的放音键不需要通过两个中间杆和放音键的滑板作用到支持板上,而是也可以利用与放音键所用相同的方法把上述两个键与支持板直接结合起来。在上述设备的实施例中,键直接作用于要推动的设备部件上。但是,每个走带机构也可以包括一个所谓的伺服机构,通过按动一些键来推动这个伺服机构,这个伺服机构又去推动相关的设备部件。也可以采用非闩锁键,但是这种键必须一直按着,直到相关的键伺服机构已经响应了为止。根据地据本发明的设备也可以包括两个构成自动反向走带机构的走带机构,这种走带机构先以磁带传送的正常方向进行放音,在完成放音以后立刻以磁带传送的相反方向放音。根据本发明的包括两个自动反向走带机构的设备是这样工作的:在“连续正常放音”状态下,直到第一走带机构以正常放音的两个相对方向完成放音,才利用第一走带机构的自停装置来执行从利用第一走带机构放音转换到利用第二走带机构放音。

Claims (1)

  1. 用于装在盒(4,5)内带状记录媒体(6,7)的一种录音和放音设备(1),这种设备包括用来驱动和扫描第一记录媒体(6)的第一走带机构(8),该第一走带机构仅构成来用于放音并至少可置于“停止”、“准备”和“正常放音”状态,这种设备还包括用来驱动和扫描第二记录媒体(7)的第二走带机构(9),该第二走带机构构成来用于录音和放音并至少可置于“停止”、“准备”、“正常放音”和“正常录音”状态,这两个走带机构中的每个走带机构包括用来驱动相关记录媒体(6,7)的一个驱动装置(27)[每个驱动装置包括多个驱动部件(32,33,38,42,45,46,50,51,52)]、用来扫描相关记录媒体(6,7)的一个扫描装置(74)和一个定位装置(36)[该定位装置可置于停止位置、准备位置和正常传送位置,以便依照上述走带机构所置的状态对于相关走带机构(8,9)的扫描装置(74)和驱动装置(27)的至少一个驱动部件(38,42)进行定位],这两个走带机构中的每个走带机构还包括一个按键组(10,11),该按键组包括多个键(79,81,82,83,84)、(97A,97B),用来选择相关走带机构(8,9)的工作状态,通过按动每个走带机构按键组中的至少一个键(79,81,97A,97B)可使每个走带机构(8,9)的定位装置(36)移动、通过按动第一走带机构(8)中按键组(10)的一个键(97A)和按动第二走带机构(9)中按键组(11)的至少用于“正常放音”状态的键(81)可把这两个走带机构(8,9)转换到“连续正常放音”状态[在“连续正常放音”状态下,首先,第一走带机构(8)中的定位装置
    (36)置于其正常传送位置以达到“正常放音”状态并且第二走带机构(9)中的定位装置(36)置于其准备位置以达到“准备”状态,接着,第一走带机构(8)中的定位装置(36)置于其停止位置以达到“停止”状态并且第二走带机构(9)中的定位装置(36)置于其正常传送位置以达到“正常放音”状态,此后,第二走带机构(9)中的定位装置(36)也置于其停止位置以达到“停止”状态]两个走带机构还包括一个从第一走带机构(8)延伸到第二走带机构(9)的控制杆(106),在“连续正常放音”状态下,当第一走带机构(8)处于“停止”状态时,该控制杆控制第二走带机构(9)中“正常放音”状态的起动;这种设备的特征在于,两个走带机构(8,9)的按键组(10,11)包括相同个数的键(79,81,82,83,84,97A,97B);通过按动第一走带机构(8)的按键组(10)中相应于第二走带机构按键组(11)中“正常录音”状态键(97B)的那个键(97A)、第二走带机构(9)的按键组(11)中“正常放音”状态的键(81)即可起动“连续正常放音”状态;以及通过按动第一走带机构(8)的按键组(10)中相应于第二走带机构(9)的按键组(11)中“正常录音”状态键(97B)的那个键(97A),把第一走带机构(8)中的定位装置(36)置于正常传送位置以达到“正常放音”状态,并且通过按动第二走带机构(9)中的所述键(97A)使控制杆(106)移动,使第二走带机构的定位装置(36)置于其准备位置以达到“准备”状态。
CN87104191A 1986-06-17 1987-06-13 录音和放音设备 Expired CN101192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ATA1649/86 1986-06-17
AT0164986A AT386089B (de) 1986-06-17 1986-06-17 Aufzeichnungs- und wiedergabegeraet fuer in kassetten untergebrachte bandfoermige aufzeichnungstraege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87104191A true CN87104191A (zh) 1988-02-17
CN1011925B CN1011925B (zh) 1991-03-06

Family

ID=35179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87104191A Expired CN1011925B (zh) 1986-06-17 1987-06-13 录音和放音设备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4757413A (zh)
EP (1) EP0250032B1 (zh)
JP (1) JPS634447A (zh)
KR (1) KR950003983B1 (zh)
CN (1) CN1011925B (zh)
AT (1) AT386089B (zh)
CA (1) CA1285066C (zh)
DE (1) DE3784970D1 (zh)
ES (1) ES2039426T3 (zh)
HK (1) HK8789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206162A1 (en) * 2013-06-28 2014-12-3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Tape drive with overlapped operation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388824B (de) * 1987-10-19 1989-09-11 Philips Nv Laufwerk fuer ein aufzeichnungs- und/oder wiedergabegeraet
US5001592A (en) * 1988-10-05 1991-03-19 Canon Denshi Kabushiki Kaisha Disc driver
US5426534A (en) * 1991-10-31 1995-06-20 Sony Corporation Multiple-deck magnetic information recording reproducer
JP3056660B2 (ja) * 1994-12-27 2000-06-2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ダブルカセット型磁気記録再生装置
KR20030069767A (ko) * 2002-09-04 2003-08-27 (주)에너렉스 세퍼레이터 일체형 리튬 티오닐 크로라이드전지 제조방법
TWI400739B (zh) 2008-11-19 2013-07-01 Ind Tech Res Inst 陰極放電裝置
CN103701477A (zh) * 2013-12-27 2014-04-02 苏州市海神达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多功能收音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9483B2 (ja) * 1976-04-30 1983-02-21 クラリオン株式会社 磁気記録/再生装置
AU522157B2 (en) * 1977-07-31 1982-05-20 Clarion Co. Ltd. Two-way-dubbing tape deck
US4309729A (en) * 1980-06-16 1982-01-05 Kice Warren B Magnetic tape cassette reproducing and/or recording system
GB2144259B (en) * 1980-12-24 1985-10-16 Sharp Kk Tape recorder with two recording/playing mechanisms
JPS57111847A (en) * 1981-03-17 1982-07-12 Tanashin Denki Co Mode switching device of tape recorder
US4543618A (en) * 1981-09-24 1985-09-24 Olympus Optical Company Limited Tape recorder
JPS5823652B2 (ja) * 1981-11-30 1983-05-17 ソニー株式会社 記録再生装置
JPS60145552A (ja) * 1984-01-09 1985-08-01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カセツトテ−プデツキの操作機構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206162A1 (en) * 2013-06-28 2014-12-3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Tape drive with overlapped operations
US9117462B2 (en) 2013-06-28 2015-08-2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Tape drive with overlapped operations
GB2530464A (en) * 2013-06-28 2016-03-23 Ibm Tape drive with overlapped operations
GB2530464B (en) * 2013-06-28 2019-12-04 Ibm Tape drive with overlapped operation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1285066C (en) 1991-06-18
HK87894A (en) 1994-09-02
ATA164986A (de) 1987-11-15
DE3784970D1 (de) 1993-04-29
EP0250032A2 (de) 1987-12-23
EP0250032A3 (en) 1990-05-30
JPS634447A (ja) 1988-01-09
CN1011925B (zh) 1991-03-06
KR950003983B1 (ko) 1995-04-21
KR880000936A (ko) 1988-03-30
US4757413A (en) 1988-07-12
ES2039426T3 (es) 1993-10-01
EP0250032B1 (de) 1993-03-24
AT386089B (de) 1988-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723236A (en) Mechanism for controlling movements of cassette, cassette holder and head plate in tape cassette player
CN87104191A (zh) 录音和放音设备
US4896234A (en) Mode-change mechanism for tape recording and/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US3861620A (en) One step rewinding system for magnetic tape recorders and reproducers
US4757405A (en) Magnetic-tape apparatus with full and partial head plate advance
US4351498A (en) Cassette tape device
EP0145099B1 (en) Switching device for actuating the recording switch of a magnetic-tape apparatus
KR0183710B1 (ko) 자기 기록/재생장치의 데크 메카니즘
KR940006382B1 (ko) 자기기록 및/또는 재생장치
US4564874A (en) Cassette recorder with freely pivoting ejection lever
US4748523A (en) Magnetic-tape apparatus with combined tape and servo wheel drive
US4611258A (en) Cassette recorder with low-energy pause control
US5668681A (en) Automatic-reverse tape player with a switchable rotational gear assembly
US3472465A (en) Tape player reversing mechanism
EP0376287A2 (en) Cassette loading apparatus with single switch control
KR100195427B1 (ko) 테이프 레코더
JPS6142761A (ja) 記録媒体駆動装置
JPH05973Y2 (zh)
JP2679087B2 (ja) テープレコーダ
US5973877A (en) Portable audio logic deck mechanism and pinch roller driving apparatus and ejecting apparatus adopted in the same
JPS60242545A (ja) 磁気テープ装置
JPH09161352A (ja) テープレコーダの動作切換装置
JPS5930261A (ja) 磁気記録再生装置
JPS63298852A (ja) 磁気テ−プ装置
JP2001184757A (ja) テープレコー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3 Decis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