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86101885A - 具有低增益状态的对讲装置控制电路及控制对讲装置增益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具有低增益状态的对讲装置控制电路及控制对讲装置增益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86101885A
CN86101885A CN86101885.0A CN86101885A CN86101885A CN 86101885 A CN86101885 A CN 86101885A CN 86101885 A CN86101885 A CN 86101885A CN 86101885 A CN86101885 A CN 861018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mode
control circuit
low gain
intercommunication teleph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8610188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521B (zh
Inventor
文森特·V·科斯基
雷蒙特·T·帕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e Communica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Tie Communication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e Communications Inc filed Critical Tie Communications Inc
Publication of CN861018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86101885A/zh
Publication of CN10055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521B/zh
Expir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9/00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not involving centralised switching
    • H04M9/08Two-way loud-speaking telephone systems with means for conditioning the signal, e.g. for suppressing echoes for one or both directions of traffic
    • H04M9/085Two-way loud-speaking telephone systems with means for conditioning the signal, e.g. for suppressing echoes for one or both directions of traffic using digital techniqu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0Applications of speech amplifiers

Abstract

对讲电话控制电路包括介于对讲电话麦克风和与电话线相接的混合电路间的第一电子开关,及介于对讲电话扬声器和与电话线相接的混合电路间的第二电子开关;检测麦克风信号的第一检测电路及检测扬声器信号的第二检测电路。第一、第二检测电路的输出经复用及数字化送到微机控制器。根据复用信号的电平,从四种状态中,确定对讲电话状态:第一讲状态,低增益讲状态,第一听状态及低增益听状态。控制第一、第二电子开关的通断使信号衰减。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电话领域,特别是对讲装置。更具体地说,本发明论及电话对讲装置的扬声器及麦克风信道的控制电路,它具有能补偿背景及信道噪声电平的低增益状态。
在典型的对讲装置电路中,应同时提供输入换能器或麦克风以及输出换能器或扬声器。在用对讲装置时,用户不可能同时与另一方又说又听,因为扬声器和麦克风不可能同时工作。这是由于若扬声器和麦克风同时工作的话,扬声器的输出信号会反馈给麦克风,从而造成反馈引起的系统不稳定性。因此,在“收听”方式时,必须使用麦克风不工作而使扬声器工作,而在“讲话”方式时,则必须使麦克风工作而使扬声器不工作。在除了传统的电话手机之外还包括有任选的对讲装置的电话系统中,对讲装置的使用常称为“非手持”方式。
在对讲装置的应用中,必须能够补偿对讲装置所处环境的背景噪声及电话线通信信道上的噪声。进一步说,它必须能区分麦克风产生的真实语声信号以及由于系统偏离理想状态而使扬声器信道噪声信号反射到麦克风信道而造成的麦克风信道的“回声”信号。对于不良的“侧音”信号也是如此,它是由麦克风信道噪声产生的呈现于扬声器信道的反射噪声信号。需要对噪声进行补偿,是由于这样一个起码要求:对讲装置必须能在整个宽范围内接收输入信号。相反,对于传统手机,它只将直接送到送话器的讲话信号发送出去,(环境)噪声不是问题,而耳机紧紧贴在人的耳朵上,所以噪声也不是问题。反过来,在对讲装置的应用中,要想进行正常的对讲操作,必须对环境噪声电平进行补偿。
此外,先前文献中的对讲装置中,当在“交谈”方式和“收听”方式间转换时,还会造成语声信号的开头和末尾部分的不良的刺耳的削波。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要为对讲装置提供一种改进的控制电路。
本发明的更进一步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对讲装置控制电话,它在麦克风信道及扬声器信道中具有低增益状态,以便补偿对讲装置所处环境中的噪声电平或信道中的噪声电平。
本发明再进一步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对讲装置控制电路,它使不良侧音及回声信号减到最小。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对讲装置控制电路,它除了标准的“听”及“讲”状态外,还有低增益“听”及“讲”状态。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对讲装置控制电路,当对讲开关从“讲”转到“听”,或者从“听”转到“讲”时,使语声信号的有害削波最小。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对讲装置控制电路,其中,用能使麦克风或扬声器信道的信号斩断、从而分别使这些信号衰减的电路来提供附加的低增益状态。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对讲装置控制电路,它是由包含在对讲装置内部的微处理机来控制的。
依据本发明中的一个观点,这些目的是由对讲装置的控制电路来达到的,控制电路包括:第一个电子切换装置,-它实现对讲装置的输入换能器与电话线之间的耦合;第二个电子切换装置,-它实现对讲装置输出换能器与电话线之间的耦合;第一个检测装置,-检测输入换能器的输出端出现的第一个信号电平;第二个检测装置,-检测输出换能器的输入端出现的第二个信号电平;还包括控制装置,-它与第一、第二检测装置以及第一、第二电子切换装置相连,以计算第一及第二信号的值,该控制装置所包括的装置是用来确定对讲装置应处于第一讲方式、第一听方式、低增益讲方式或低增益听方式中的哪种方式,在低增益讲方式中,在控制装置来的第一个控制信号的控制下,使第一个电子切换装置周期地接通及关断,而使第一信号被衰减,而在低增益听方式中,在从控制装置来的第二个控制信号的控制下,使第二个电子切换装置周期地接通与关断,使第二信号被衰减。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观点,这些目的是由对讲装置的控制电路来达到的,控制电路包括:第一个装置,-实现对讲装置的输入换能器与电话线的耦合,并选择性地提供对从输入换能器来的、出现在输出端的第一个信号的衰减;第二个装置,-实现对讲装置输出换能器与电话线的耦合并有选择地提供对去输出换能器的出现在输入端的第二个信号的衰减;第一个检测装置-检测第一个信号的电平;第二个检测装置-检测第二个信号的电平;还包括控制装置,-它连接到第一及第二检测装置,并且连接到第一及第二选择的衰减装置以计算第一个及第二个信号的值,该控制装置所包括的装置是用来确定对讲装置应处于第一讲方式、第一听方式、低增益讲方式或低增益听方式中的哪种方式,该控制装置根据第一个及第二个信号的电平从这四种工作方式中进行选择,因此第一讲方式和第一听方式只在通过低增益方式的情况下才可互相进入。
也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装置来控制对讲装置增益的方法。
从下述说明中,可明显看出本发明的其它目的、性能及优点。
本发明将参照附图,在下面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对讲装置控制电路框图。
图2是图1框图的信号之一。
图3是图1较详细的线路。
图4是图1所示系统的微处理机工作的状态图。
现参阅附图,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对讲装置控制电路的方框图。对讲装置包括输入换能器或麦克风10及输出换能器或扬声器20。麦克风10通过电子开关30、最好通过可变放大/衰减器35耦合到混合电路50,正如文献中所熟知,它把对讲装置耦合到电话线。与此相似,扬声器20通过电子开关40耦合到混合电路50。混合电路50把麦克风10来的信号耦合到电话线,以便发送和接收从电话线来的信号并耦合到扬声器20。在电子开关30之前与麦克风相连的线15上的麦克风检测信号被馈送到全波整流器级60,其输出送到滤波器级70。滤波器级70的时间常数约12ms,它提供相应于麦克风输出信号平均值的近似直流或低频输出信号。全波整流器级60最好是一个包含运算放大器的理想整流器,其设计方法是熟悉文献的人都知道的。由于麦克风输出信号的电压很低,理想整流器是必需的。只用半导体整流二极管的简单全波整流器将不能正常工作,因为信号电平通常远低于典型半导体二极管的门限电压。与此类似,扬声器检测信号25接到混合电路50惠电子开关40之间的扬声器线上。扬声器检测信号25送到全波整流器级80,它与全波整流器级60相似。全波整流器80的输出送到滤波器90,其特性类似于滤波器70。滤波器70及90的输出送到2到1复用器100。复用器100按4ms的间隔对这两个滤波器的输出信号取样,如图2所示。两个滤波器的输出信号最好如图2所示的那样,按100us的间隔快速连续采样。然后复用后的输出信号C送到模拟-数字转换器110,它把麦克风及扬声器信号的模拟样值转换成数字形式,以便于对对讲装置电路实现控制的微处理器120进行处理。微处理器120(它可以是8048型)从中央服务单元(比如键式电话系统的按键服务器(KSU)-对讲装置经总线130加在该电话系统上)接收信号。微处理器190提供扬声器及麦克风控制信号140及150,以分别控制电子开关40及30。提供信号140及150不仅是要在适当时刻开启或关闭扬声器及麦克风,而且也是为了提供扬声器及麦克风信号的衰减,下面将要叙述到这点。此外,微处理器120也给出复用器控制信号160以控制复用器100的采样速率。另外,一个使手机不发声/关断的信号165送到电话机的手机,用以使对讲装置选件让手机受话器不发声以免它耦合到对讲装置,并使手机的麦克风关断。另一信号可提供给可变放大/衰减级35,以进一步控制麦克风信号的增益电平或衰减电平。放大器35所提供的增益电平或衰耗电平可以是离散的或连续的。但它们最好是离散的。
除了根据对讲装置的方式来开启或关闭麦克风或扬声器外,扬声器控制信号140及麦克风控制信号150用于衰减麦克风及扬声器信号。其实现方法是在控制线140及150上加一振荡的控制信号,最好在12KHg以上,以免音频干扰,其占空比为1比4(1/4通,3/4断)。这将对麦克风或扬声器信号提供约12dB的衰减。相应地,为了提供所述的低增益工作方式,分别用控制线140及150上的振荡控制信号使电子开关30及40接通及断开,这样就斩断了麦克风或扬声器信号并提供了必要的衰减。
图2表示微处理器120控制送到复用器100的信号A及B的抽样信号的方法。如图所示,从复用器输出的信号C包含有扬声器检测信号及麦克风检测信号A及B按4ms间隔抽样的连续样值。信号A及B均按约100us的间隔连续抽样。
图4是说明微处理器120在控制对讲装置控制电路增益的工作中的状态图。如图4中所示,系统有4种不同的状态,0,1,2和4。状态1是“正常讲”状态,即某用户正对对讲装置的麦克风讲话,而麦克风信号不经过控制信号150的衰减。状态2是“正常听”状态,即某户正在听对讲装置,而扬声器信号也不经过控制信号140的衰减。状态0及4是低增益状态,这时,由门电子开关30或40以约12KHz或更高的频率、占空比为1∶4(1/4通,3/4断)通或断,使麦克风信号或扬声器信号的增益衰减12dB。状态0称为“空闲讲”状态,因为它是低增益讲方式的状态且系统处于“空闲”,即,检测到的扬声器或麦克风信号均不足以使系统切换到正常收听或正常讲状态。状态4是“空闲听”状态,因为这种状态下,对讲装置电路处于低增益听方式。再者,在状态4下,系统是空闲的。但是,状态0,(空闲讲状态)仅是一个中间状态。对讲装置不能无限制地呆在状态0。另一方面,状态4是“静止”状态,并且若检测不到足够的麦克风或扬声器信号,对讲装置可能无限地呆在状态4。这将在下面更详细地说明。
现在,将参照图4、利用假定的初始条件来说明系统的工作。假定某用户正以足够的音量对对讲装置电路的麦克风讲话。系统将处于状态1,即讲状态。微处理器120将通过复用器100及A/D转换器110接收麦克风检测信号的样值。麦克风检测信号在图4中用M表示。若麦克风检测信号M大于麦克风检测信号某一最小值MMIN乘以某一常数(图4中为1.25)、加上系统硬件要求的门限值KMLO,对讲装置控制电路将呆在状态1,如图中的环200所示。这可用下述方程表示:
M>1.25MMIN+KMLO    (1)
该麦克风检测信号的最小值MMIN取决于微处理器120在时间上采样的最小值。比如,在讲话间隙的寂静期间,麦克风检测信号的最小值提供了环境背景噪声的可信赖的指示。因此,该最小值MMIN是噪声的近似值。
为确定麦克风检测信号在时间上的最小值,若噪声电平增加,则MMIN的值也将增加。若噪声电平减小,则将得到一个新的更小的MMIN值。于是,MMIN的值应跟踪噪声电平。这就可由系统软件来实现,若噪声电平增加,应周期性地增加最小值,若噪声减小,应给出新的较小的MMIN值。
只要麦克风检测信号大于1.25MMIN+KMLO,系统就应处于状态1,从而表明用户正对麦克风讲话。一旦M的值低于1.25MMIN+KMLO,对于时间t0的周期来说,每次麦克风样值满足不等式(1)时t0就被连续地设置在状态1上,系统将经状态或205进入状态0。比如时限t0可设定为204ms,如图4所示。当系统对时间周期t0来说,由于麦克风信号不够大而由状态1转换到状态0时,应设定一新的时限t4,最好为552ms。于是,若麦克风信号在时限t4之后不足以允许返回到状态1的话,将自动从状态0进入状态4。此外还应设置阻塞延时时间b4,约为36ms。当从状态1进入状态0时,设定的阻塞延迟时间b4是这样一个时间量,即在无断开时间时,作出是否允许从原始状态(在此是状态0)进入状态4的判断之前的时间量,也就是说作出是否由于检测的扬声器信号而产生了一个语言中断的判断之前的时间量。因此,一旦从状态1进入状态0,就不能决定进入状态4,直到渡过至少36ms之后才可以。状态0是空闲讲状态,并且是经线150上的扼流信号斩断麦克风信号而产生的低增益状态。以不低于12KHz的占空比为1∶4(1/4通,3/4断)的斩波信号所说的衰减约为12dB。正如讨论所指出的,状态0是一种中间状态。系统不能无限地维持在状态0。有两种方法可以脱离状态0:经过超时(在这里为T4),或者由于收到扬声或者麦克风信号而产生的语声中断而脱离状态0。
在状态0,麦克风及扬声器信号被计算出来。若麦克风检测信号M满足不等式
M≥1.25MMIN+KMHI    (2)
系统将从状态0进入状态1。其中,KMHI是第二门限值,用以确定系统是否应从状态0进入状态1。KMHI应设置到比KMLO门限为高的电平,以便提供一个滞后阈,即,为了进入特定状态,要求比离开该状态有更高的门限值。为从状态0进入状态1,系统增益增加,因为用户正在讲话。若背景噪声电平增加,为进入状态1就要求有较大的麦克风样值电平,因为最小麦克风样值也将增加。于是,对讲装置能适应这种噪声电平。为使对讲装置进入讲状态,要求用户用较大的声音讲话,并且系统也不会错误地简单切换回来,因为背景噪声电平也已增加了。
当系统从状态0进入状态1时(如图4的状态线210所示),应设定一新的阻塞延迟b0,最好取8ms。这样,当系统从状态0进入状态1时,在至少经过8ms的时间周期之前,将不判定是否应返回状态0。当然,在处于状态1时,如果麦克风信号满足不等式(1),则在返回到状态0之前至少由时限t0(204ms)给定的时间周期必须经过。但阻塞延时b0允许在检测到噪声信号快速升高时,在短时间(8ms)之后即返回到状态0,但它已不足以使对讲装置维持在状态1。因此,可以不设定204ms定时器t0,除非要进行“双确认”,即由不等式(1)及(2)来决定检测信号是语声信号。若满足不等式(2)而不满足不等式(1),则系统将在8ms的阻塞延时b0之后返回状态0。否则,就设定204ms定时器t0,并且只在超时时才返回状态0。
若在状态0时,麦克风信号在时限t4所给定的周期时间内(从状态1进入状态0时所设置的值-552ms)内都低于1.25MMIN+KMHI,或者若检测到扬声器信号s满足不等式
S>2M+SMIN+KSSW    (3)
系统将经线220从状态0进入状态4。其中KSSW是从状态0转换到状态4所设的扬声器信号门限值。当从状态0进入状态4时,设定一新的阻塞延时b0约为16ms。因而,在渡过16ms时间间隔之前,系统不可能作从状态4返回到状态0的判定。采用上述从状态0到状态4转换的不等式(3)的原因是,若扬声器信号远远大于麦克风信号时,表明用户正在听而不是讲,系统只能从状态0进入状态4。这一要求是必要的,因为在混合电路50不理想,从麦克风10来的噪声信号在混合电路50中的反射所产生的测音信号也可以到达扬声器检测线25。因而,系统必须能够区分是电话线远端收到的语声信号还是由于麦克风造成的有害测音信号。所以系统根据不等式(3),把采样的扬声器信号与两倍的麦克风样值加信号SMIN及常数KSSW。信号SMIN是微处理器120检测的扬声器信号的最小值,因此它代表噪声电平。因为麦克风噪声产生的测音绝不会大于采样的麦克风信号的两倍,所以若检测到的扬声器信号大于两倍的麦克风信号加噪声信号及设定常数时,微处理器120就判定该用户不是长讲而是在听,因此应进行从空闲讲状态0到空闲听状态4的转换。如图4的状态图所示,从讲状态1到达空闲听状态4或听状态2必须经过空闲讲状态0才能达到。同样,若要从讲状态1转到听状态2或相反,必须经过低增益状态0及4。
采用低增益状态0及4对两个目的来说是重要的。正如所讨论的,提供这些状态可以把有害测音及回声(后者是由于扬声器线上噪音信号的反射而引起的呈现在麦克风检测线上的噪声信号)与语声信号区别开来。于是,可经开关30用麦克风信道上的衰减信号来减小侧音信号。同样,正如下面将要讨论的,扬声器信道上的侧音信号也可经开关40来衰减。就采样的麦克风及扬声器信号的进一步处理而言,这种方法提供了有意义的优点,比如,由于被处理信号的动态范围较小,因此允许作更精确的模拟至数字的变换。
低增益状态0及4的另一优点是事实上减小了“刺耳的削波效应,因为系统经过这两个低增益状态只能从正常讲状态改变成正常听状态或者相反。它也提供了更平缓的状态间转换,从而消除了刺耳的突变及削波,因为各自的麦克风或扬声器信号可以逐渐地进行讲→听或听→讲转换。
提供空闲听状态4作为系统的静止态或休止状态。就是说,若用户对对讲装置讲话,并且根据扬声器信号的检测值,信号也不处于高增益听状态2,系统将无限期地停在空闲听状态4。空闲听状态4是一种低增益听状态,在这里,电子开关40在扬声器控制信号140的控制下快速地斩断扬声器信号。由于电子开关40受12KHz、占空比1∶4的扼流信号的门控,这就提供了约12dB的衰减。若从电话线检测到足够的扬声器信号,就进行从空闲听状态4到听状态2的转换。因此,如状态线230所示,若检测的扬声器信号s满足不等式
S>SMIN+KSHI    (4)
就作状态4到状态2的转换。其中,SMIN是扬声器信号的最小值或者噪声信号,而KSHI是从状态4到状态0转换的恒定门限。在转换到状态2的同时,设定一约8ms的阻塞延时b4。这可在8ms内防止从状态2返回到状态4的判断。一旦处于状态2,就采用不等式
S>SMIN+KSLO    (5)
扬声器信号必须大于SMIN(扬声器最小电平或声)加上门限值KSLO才能如环235所示的那样,使系统呆在状态2上。KSLO的值应比KSHI要低,以便产生一个滞后阈。进入状态2后,只要满足不等式(5),就应设置一个时限t4周期(124ms)。一旦扬声器信号在约为124ms时间周期t4内低于(5)所给定的值,那么转换就沿状态线240从状态2进入状态4。从状态2返回状态4所设定的时限值t4小于从状态1到状态0所设定的时限(204ms),因为这是考虑到用对讲装置的人能比较容易地中断听较为适宜。因此,脱离听状态只需124ms的定时器,而要脱离讲状态1需204ms的时限。一旦返回状态4,就应设定一新的、约24ms的阻塞延时b0。阻塞延时b0将防止进行从状态4到状态0的判定,除非过了24ms之后。
一经进入状态4,若满足不等式
M>2S+MMIN+KMSW    (6)
就沿状态线225进入状态0。因此,为了切换成低增益讲状态0,麦克风样值必须大于两倍的扬声器信号加噪声电平MMIN再加恒定门限KMSW。如同状态0到4的转换一样,麦克风样值必须至少有扬声器样值两倍那样大,以防它与由于混合电路50造成的、从扬声器线反射到麦克风检测线的回声信号相混淆。比如,电话线上的噪声就可能产生这种回声信号。如图4所示,当从状态0进入状态4时,就设定时限t4=100ms阻塞延时b4为16ms。此后,从状态0到状态4的超时将发生在100ms以后,除非由于满足不等式(2)而决定沿线210进入状态1,并且在渡过至少16ms之后,只有由于语声中断(满足不等式(3))才能返回状态4。
用状态4作为静止的系统状态可提供一种例外。通常状态4是对讲装置的操作者不讲话时系统返回的状态,因为最好是有对讲装置的人总能收听远端人的讲话。因此,使用对讲装置的人知道他在听某人的讲话且通信还未终止。但是在键控及分接交换电话系统中常常提供一种特性,称为“电话通知”特性,它可使用户呼叫对讲装置,用特定单音通知其呼叫并让对讲装置所在房间内听到,以确定在该房间内离对讲装置近处是有人回答。在这种情况下,最好使对讲装置处于低增盖讲状态0,以便使呼叫者确定是否有人回答。因而,当提供并采用“电话通知”特性时,系统的静止状态将从状态4变为状态0,即状态4变成中间状态,它经过一个超时周期会转到状态0,而状态0变为稳定的低增益状态。
表1汇总了本系统的4个状态以及麦克风(MIC)及扬声器(SPK)信号受控的方式。表2定义了上述关于状态图所述的各种信号样值、门限常数、阻塞延时及时限。各种门限(K)是人为确定的,它取决于硬件所提供的衰减电平,同样,如上所讨论的,采用了及高低门限值以提供系统滞后阈。
状态    MIC    SPK
讲    1    通,odB    关
听    2    关    通,0dB
空闲讲    0    斩断的,-12dB    关
空闲听    4    关    斩断的,-12dB
表1
M-MIC样值
S-扬声器样值
MMIN-最小MIC样值
SMIN-最小SPK样值
KMLO-状态1自环门限
KMHI-状态0到1转换门限
KMSW-状态4到0转换门限
KSLO-状态2自环门限
KSHI-状态4到2转换门限
KSSW-状态0到4转换门限
(bo)等等-允许转换到状态0之前的阻塞延时
(to)等等-转到状态0的时限
表2
图3说明了经过增益/衰减级35对麦克风信号提供附加的、非斩断式电平增益/衰减的方法。如图3所示,用把中央按键服务器(KSV)的中央处理器的信号连接到电话机的总线130中的三条线连接到微处理器130的三条输出线。这些输出线直接连在一起并组成“线或”连接。这样,控制从KSV的CPU来的麦克风信号的增益或者控制从微处理器130来的信号,其控制信号能控制级35的增益。比如,级35可以包含复用器(比如CMOS型4051复用器),以便根据转入到复用器的地址用电阻器组来选择不同增益或衰减电平。这些增益/衰减值为固定的增量/衰减,可在经过电子开关30用斩断麦克风信号所提供的衰减之外提供附加的增益/衰减。
在前述说明中,已参照特定的实例对本发明作了说明。但是,可明显看出,只要不违背本发明附属权项所述的精神范围,还可作各种修改和改变。而所给规范及附图只是为了说明而不是限制它。

Claims (68)

1、一种对讲电话控制电路,它包括:
第一电子切换装置,它耦合在对讲电话输入换能器与电话线之间;
第二电子切换装置,它耦合在对讲电话输出换能器与电话线之间。
检测呈现在输入换能器输出端的第一信号电平的第一装置;
检测呈现在输出换能器输入端的第二信号电平的第二装置;以及
控制装置,它与该第一、第二检测装置相耦合並与所述第一、第二电子开关装置相连接,以便求出第一及第二信号的值,该控制装置包括用于确定该对讲电话应处于第一讲方式、第一听方式、低增益讲方式或者低增益听方式的装置,在所述低增益讲方式中,通过从该控制装置来的第一控制信号,借助于该第一电子开关装置循环地通断,使第一信号被衰减,而在低增益听方式中,通过从该控制装置来的第二控制信号,借助于第二电子开关装置的周期性通断,使第二信号被衰减。
2、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中,该第一及第二检测装置都包括:
分别以第一或第二信号作为输入的整流装置;以及
与整流装置输出相耦合的滤波装置,它提供低频信号。
3、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电路进一步包括:
复用装置,它以所述的第一及第二检测装置的低频输出作为输入,它连续对这些低频信号进行采样,並从该第一及第二检测装置产生的低频信号中产生包括它们的样值的复用信号;以及
模拟到数字的变换装置,它把上述复用的信号变成数字信号,该数字信号被送到所述控制装置。
4、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中,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微处理器装置。
5、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中,所述第一及第二控制信号中都包含有其频率至少为12KHz的振荡信号。
6、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还包含附加装置,用以有选择地调节耦合到电话线的第一信号的电平。
7、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电路,其中,该附加装置包含从离散的许多衰减或增益电平中进行选择的装置。
8、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电路,其中的第一及第二控制信号均具有约1∶4的占空比。
9、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还包括一种装置,当该对讲电话被用户选中时,可使与对讲电话相连的手机中的输入换能器不发声或关闭。
10、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电路,其中,复用器以约4ms的间隔连续对所述的两个低频信号进行采样。
11、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中,所述控制装置可从该四种工作方式中进行选择,该四种工作方式包括第一讲方式,低增益讲方式,第一听方式及低增益听方式,只有通过所述低增益方式才可互相进入其第一讲方式及第一听方式。
12、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中,在输入换能器没有足够的第一信号时,控制装置使对讲电话从第一讲方式回到低增益听方式。
13、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中,当没有足够的到输出换能器的第二信号时,控制装置就使对讲电话从第一听方式回到低增益听方式。
14、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中,当对讲电话处于第一讲方式时,控制装置通过比较第一信号与该第一信号的噪声的电平,来控制对讲电话处于该第一讲方式或者进入低增益讲方式。
15、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中,当对讲电话处于第一听方式时,所述控制装置通过比较该第二信号与该第二信号的噪声的电平来控制使对讲电话处于该第一听方式,或者使其进入低增益听方式。
16、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控制电路,其中,该控制装置从该第一信号的最小值来确定其噪声电平。
17、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控制电路,其控制装置从该第二信号的最小值来确定其噪声电平
18、权利要求16所述的控制电路,其中,当噪声电平增加时,控制装置就周期性地增加该第一信号的最小值。
19、权利要求17所述的控制电路,其中,当噪声电平增加时,控制装置就周期性地增加其第二信号的最小值。
20、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中,所述控制装置装在对讲电话内。
21、控制对讲电话增益的方法包含下述步骤:
检测呈现对讲电话输入换能器输出端的第一信号的电平;
检测对讲电话输出换能器输入端的第二信号的电平;以及
求该第一及第二信号的值,该求值的步骤包括决定该对讲电话应处于第一讲方式,第一听方式,低增益讲方式还是低增益听方式,在低增益讲方式中,通过产生的第一控制信号,借助于对讲电话的输入换能器与电话线之间的第一电子开关装置的周期性通断使第一信号被衰减,而在低增益听方式中,通过产生的第二控制信号,借助于对讲电话输出换能器与传输线之间的第二电子开关的周期性通断,使第二信号被衰减。
22、权利要求21所列的方法,其中的每一检测步骤还包括下述步骤:
分别对第一及第二信号整流;以及
对已整流信号滤波,产生低频信号。
23、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还包含这些步骤:
连续对这些低频信号采样,並产生一复用的信号,它包含所述低频信号的样值;以及
把复用的信号变成数字信号。
24、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及第二控制信号的每一个都包含频率至少为12KHz的振荡信号。
25、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选择性地调节耦合到电话线上的第一信号电平的步骤。
26、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中,调节步骤中包括从许多离散的衰减或增益电平中进行选择。
27、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及第二控制信号的每一个都具有约1∶4的占空比。
28、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当对讲电话被用户选中时,使耦合到对讲电话的手机的输入换能器不发声或关闭的步骤。
29、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该采样步包括以约4ms的间隔连续对该两个低频信号采样。
30、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求值步骤包括从所述的四种工作方式中进行选择,该四种工作方式包括所述讲方式、低增益讲方式,听方式及低增益听方式,只有通过低增益方式才能从该讲方式及听方式互相进行转换。
31、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的求值步骤,在输入换能器得不到足够的第一信号时,就使对讲电话从讲方式返回到低增益听方式。
32、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的求值步骤,在不能向输出换能器提供足够的第二信号时,就使对讲电话从听方式返回到低增益听方式。
33、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当对讲电话处于讲方式时,求值步骤通过比较该第一信号的电平和该第一信号的噪声电平,来控制对讲电话是进入第一讲方式还是进入低增益讲方式。
34、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当对讲电话处于听方式时,求值步骤通过比较第二信号的电平与该第二信号的噪声电平,来控制对讲电话是处于该第一听方式还是处于低增益听方式。
35、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中的求值步骤还包括根据该第一信号的最小值确定所述噪声电平。
36、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中的求值步骤还包括根据该第二信号的最小值确定所述噪声电平。
37、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求值步骤包括:当其噪声电平增加时,周期地增加该第一信号的最小值。
38、权利要求36所述的方法,在其求值步骤包括,若其噪声电平增加时,周期性地增加其第二信号的最小值。
39、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求值步骤包括,求出对讲电话的第一及第二信号的值。
40、对讲电话控制电路包括:
第一装置,它介于对讲电话输入换能器和电话线之间,並有选择地对呈现在输入换能器输出端的第一信号进行衰减;
第二装置,它介于对讲装置的输出换能器与电话线之间,並有选择地对呈现在输出换能器输入端的第二信号进行衰减;
第一装置,用于检测第一信号的电平;
第二装置,用于检测第二信号的电平;以及
控制装置,它与第一及第二检测装置以及第一、第二选择衰减装置相联,以便求出第一及第二信号的值,该控制装置具有决定对讲电话应处于第一讲方式、第一听方式、低增益讲方式或是低增益听方式的装置,该控制装置根据第一及第二信号的电平从四种工作方式中进行选择,並使第一讲方式及第一听方式只有通过两种低增益方式才能互相转换。
41、权利要求40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第一及第二检测装置约包括:
分别以第一或第二信号作为输入的整流装置;以及
连到整流装置输出端的滤波装置,它提供低频信号。
42、权利要求41所述的控制电路,还包括:
复用装置,它以第一及第二检测装置输出的低频信号作为输入,并连续对这些低频信号采样,产生一复用信号,该信号包含从所述第一及第二检测装置来的低频信号的样值;以及
模拟数字变换装置,它把该复用的信号变成数字信号,该数字信号被送到该控制装置。
43、权利要求40所述的控制电路,其控制装置包含微处理机。
44、权利要求40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第一选择衰减装置具有第一电子切换装置,其第二选择衰减装置具有第二电子切换装置,在低增益讲方式,通过从该控制装置产生的第一控制信号,借助于该第一电子切换装置的周期性通断,使第一信号被衰减,在低增益听方式中,通过该控制装置产生的第二控制信号,借助于第二电子开关装置的周期通断,使第二信号被衰减。
45、权利要求42所述的控制电路,其复用装置对所述的两个低频信号进行连续采样。
46、权利要求40所述的控制电路,当从输入换能器来的第一信号不足时,控制装置使对讲电话从第一讲方式返回到低增益听状态。
47、权利要求40所述的控制电路,当没有足够的第二信号送给输出换能器时,该控制装置使对讲电话从第一听方式回到低增益听方式。
48、权利要求40所述的控制电路,其中,当对讲电话处于讲方式时,控制装置通过比较该第一信号的电平和该第一信号的噪声电平,来控制对讲电话处于第一讲状态,或者进入低增益讲状态。
49、权利要求40所述的控制电路,其中,当对讲电话处于听方式时,控制装置通过比较该第二信号的电平和该第二信号的噪声电平,来控制对讲电话在第一听状态,或者进入低增益听状态。
50、权利要求48所述的控制电路,其控制装置根据其第一信号的最小值来确定其噪声电平
51、权利要求49所述的控制电路,其控制装置根据其第二信号的最小值来确定其噪声电平。
52、权利要求50所述的控制电路,当噪声电平增加时,控制装置周期性地增加第一信号的最小值。
53、权利要求51所述的控制电路,当噪声电平增加时,控制电路周期地增加第二信号的最小值。
54、权利要求40所述的控制电路,控制装置位于对讲电话内。
55、控制对讲电话增益的方法有如下步骤:
在对讲电话输入换能器的输出处,检测第一信号的电平;
检测对讲电话输出换能器输入处的第二信号电平;以及
求该第一及第二信号的值,该求值步骤包括:确定对讲电话应处于第一讲方式,第一听方式,低增益讲方式还是低增益听方式,该求值步骤包括根据该第一及第二信号的电平从四种工作方式中进行选择,该第一讲方式及第一听方式只能通过两个低增益状态才能互相转换。
56、权利要求55所述的方法中的检测步骤的每一个都包括:
对第一或第二信号分别进行整流;以及
对整流的信号滤波並产生低频信号。
57、权利要求5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下述步骤:
对这两个低频信号连续采样並产生一个包含这两个低频信号样点的复用信号;以及
把复用的信号变成数字信号。
58、权利要求57所述的方法,其采样步骤包括对两个低频信号连续采样。
59、权利要求55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低增益讲方式中,通过产生的第一控制信号,借助于介于对讲电话的输入换能器与电话线间的第一电子开关的周期性通断,使第一信号衰减,而在低增益听方式中,通过产生的第二控制信号,依靠介于对讲电话的输出换能器与电话线间的第二电子开关的周期性通断使第二信号被衰减。
60、权利要求55所述的方法,当从输入换能器来的第一信号不足时,求值步骤使对讲电话从第一讲方式返回到低增益听方式。
61、权利要求55所述的方法,当送到输出换能器的第二信号不足时,求值步将使对讲电话从第一听方式转到低增益听方式。
62、权利要求55所述的方法,其中,当对讲电话处于讲方式,求值步将通过比较第一信号电平与该第一信号的噪声电平,使得对讲电话处于第一讲方式,或者使其进入低增益讲方式。
63、权利要求55所述的方法,其中,当对讲电话处于听方式时,求值步将通过比较第二信号电平与该第二信号的噪声电平,来决定对讲电话应处于第一听状态还是进入低增益听状态。
64、权利要求62所述的方法,其求值步骤包括根据该第一信号的最小值确定所述噪声电平。
65、权利要求63所述的方法,其求值步骤包括根据该第二信号的最小值确定所述噪声电平。
66、权利要求64所述的方法中,当噪声电平增加时,求值步骤包括周期地增加第一信号的最小值。
67、权利要求65所述的方法,当噪声电平增加时,求值步骤包括周期地增加第二信号的最小值。
68、权利要求55所述的方法,其中的求值步骤能求出其对讲电话的第一及第二信号的值。
CN86101885.0A 1985-03-22 1986-03-22 具有低增益状态的对讲装置控制电路及控制对讲装置增益的方法 Expired CN100552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714,721 1985-03-22
US06/714,721 US4715062A (en) 1985-03-22 1985-03-22 Speakerphone control circuit having low gain state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gain of speakerphon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86101885A true CN86101885A (zh) 1986-11-19
CN1005521B CN1005521B (zh) 1989-10-18

Family

ID=248712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86101885.0A Expired CN1005521B (zh) 1985-03-22 1986-03-22 具有低增益状态的对讲装置控制电路及控制对讲装置增益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4715062A (zh)
JP (1) JPS61270961A (zh)
KR (1) KR860007806A (zh)
CN (1) CN1005521B (zh)
AU (1) AU578812B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79228A (en) * 1985-03-29 1987-07-07 Tie/Communications, Inc. Speakerphone sensing circuit
US5235637A (en) * 1989-01-26 1993-08-10 Plantronics, Inc. Voice communication link interface
FI83576C (fi) * 1989-02-10 1991-07-25 Nokia Mobira Oy Foerfarande och kopplingsarrangemang foer reglering av ljudstyrkan vid en mobiltelefon.
FR2665807B1 (fr) * 1990-08-08 1994-06-03 Alcatel Business Systems Appareil telephonique "main libre".
GB2271247B (en) * 1992-10-05 1997-02-19 Motorola Israel Ltd A radio telephone for a vehicle
JPH06338934A (ja) * 1993-05-25 1994-12-06 Exar Corp 事象駆動型制御回路を有するスピーカーホーン
CN1141552A (zh) * 1995-05-31 1997-01-29 尾电话伴侣公司 软件扬声器电话系统与操作扬声器电话的方法
US5692042A (en) * 1995-05-31 1997-11-25 Casio Phonemate, Inc. Speakerphone controlled by a comparator with hysteresis
GB2307617B (en) * 1995-11-24 2000-01-12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Telephones with talker sidetone
SG82584A1 (en) * 1997-08-06 2001-08-21 Calsonic Corp Telephone hand-free apparatus
AUPP999199A0 (en) * 1999-04-28 1999-05-20 Telstra Corporation Limi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far end speech
US9543920B2 (en) * 2006-10-24 2017-01-10 Kent E. Dicks Methods for voice communication through personal emergency response system
KR20100063837A (ko) * 2008-11-27 2010-06-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단말에서 긴급알림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및 장치
KR101669020B1 (ko) * 2009-11-25 2016-11-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용 단말기의 스피커 모듈 및 스피커폰 모드 실행 방법
CN111613201A (zh) * 2020-06-01 2020-09-01 大陆泰密克汽车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车内声音管理装置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01549A (en) * 1969-11-25 1971-08-24 Bell Telephone Labor Inc Switching circuit for cancelling the direct sound transmission from the loudspeaker to the microphone in a loudspeaking telephone set
FR2102614A5 (zh) * 1970-08-06 1972-04-07 Barok Albert
JPS5242643B2 (zh) * 1973-10-18 1977-10-26
US3963868A (en) * 1974-06-27 1976-06-15 Stromberg-Carlson Corporation Loudspeaking telephone hysteresis and ambient noise control
JPS5136052A (ja) * 1974-09-24 1976-03-26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Sadozofukukiomochiita denshiboriumu
DE2638286C3 (de) * 1976-08-25 1979-03-01 Dasy Inter S.A., Genf (Schweiz) Schaltungsanordnung für ein Freisprechertelefon
DE2714132C3 (de) * 1977-03-30 1980-02-07 Siemens Ag, 1000 Berlin Und 8000 Muenchen Schaltungsanordnung für ein sprachgesteuertes Lautfernsprechgerät
JPS53138487A (en) * 1977-05-11 1978-12-02 Mitsubishi Chem Ind Ltd Titanium trichloride containing propylene polymer and polymerization of propylene
JPS5797262A (en) * 1980-12-09 1982-06-16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Loud speaker telephone set system
JPS5894257A (ja) * 1981-11-30 1983-06-04 Fujitsu Ltd 音声スイツチ回路
US4490582A (en) * 1983-02-18 1984-12-25 At&T Information Systems Inc. Speakerphone control circuit
GB2137458B (en) * 1983-03-01 1986-11-19 Standard Telephones Cables Ltd Digital handsfree telephone
JPS59193660A (ja) * 1983-04-18 1984-11-02 Nec Corp 会議電話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5521B (zh) 1989-10-18
AU5494586A (en) 1986-09-25
JPS61270961A (ja) 1986-12-01
KR860007806A (ko) 1986-10-17
US4715062A (en) 1987-12-22
AU578812B2 (en) 1988-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63373B2 (en) Sound-based proximity detector
CN86101885A (zh) 具有低增益状态的对讲装置控制电路及控制对讲装置增益的方法
CA2020789C (en) Noise mitigation and mode switching in communications terminals such as telephones
CA2171363C (en) Telephone with user recorded ringing signal
CA2105059A1 (en) Audio distribution system
JPH08163227A (ja) 受話音量自動可変回路
US4497980A (en) Handsfree circuit for telephone instrument
CA1210174A (en) Handsfree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141552A (zh) 软件扬声器电话系统与操作扬声器电话的方法
JPH04234253A (ja) 通信端末セットおよび電話端末セット
WO1998008324A2 (en) Microprocessor-controlled full-duplex speakerphone using automatic gain control
EP1336253A2 (en) A portable communication device
EP0187696A2 (en) Full duplex conferencing system
CN103037121B (zh) 啸叫消除方法、啸叫消除系统和免提电话
KR100736246B1 (ko) 통신 디바이스에서 스피커폰 동작을 위한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EP0361884B1 (en) Noise reduction in speech transmitter circuits
US7231207B1 (en) Intelligent incoming call management during cordless intercom mode
JPH11275243A (ja) 拡声インターホン装置
JP2002314465A (ja) ハンズフリーフォン
JPH03151746A (ja) 高齢者用電話機
CN1234678A (zh) 多功能音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H0556132A (ja) 拡声電話装置回路
JPH01305753A (ja) 電話機
Whitlock et al. Preamplifiers and Mixers
JPS62154839A (ja) 会議電話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3 Decision
GR02 Examined patent app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