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899163Y - 具方向辨识部的对称性弹片 - Google Patents

具方向辨识部的对称性弹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899163Y
CN2899163Y CNU2006200398058U CN200620039805U CN2899163Y CN 2899163 Y CN2899163 Y CN 2899163Y CN U2006200398058 U CNU2006200398058 U CN U2006200398058U CN 200620039805 U CN200620039805 U CN 200620039805U CN 2899163 Y CN2899163 Y CN 2899163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fragment
symmetry
welding section
elastic arm
direction recogn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62003980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惟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U20062003980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899163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899163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899163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具方向辨识部的对称性弹片,是被收纳在一包装带里,当需使用时,再供表面安装于一电路板上,其结构包含:一对称本体,该本体包括一具有一底面及一顶面的焊接段;一自该焊接段的一端弯折延伸的弹性臂;一大致平行该焊接段的抵接段,其一端是弯折延伸自该弹性臂远离该焊接段的另一端;及一大致沿该焊接段的一中垂线与该弹性臂呈大致镜像对称的延伸段;及一具有一非镜像对称于该焊接段中垂线的辨识部,辨识部被形成于该对称本体上,藉此,该对称性弹片能被轻易辨识方向。

Description

具方向辨识部的对称性弹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性连接弹片,特别是一种具方向辨识部的对称性弹片。
背景技术
一般电子业界所常用的弹片是以金属,例如铜片,弯折制成,再以表面安装技术(Surface Mount Technology)焊固至一电路板上,利用弹片本身金属材质弯折后所具有的弹性,作为其它组件与电路板电性连接接触的使用,例如接地(Grounding)、电磁(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防护等作用的连结,甚至可作为机械接触的缓冲之用。
现今电子制造业生产流程多以自动化机器代替人工,为配合快速且自动化地搬移表面安装组件,通常会将表面安装组件包装至一包装带中,以便于储存及运输、并提升进料速度。当要进行表面安装时,即以一吸嘴吸附电子组件的一吸附面,以携带搬移电子组件,并焊固至电路板上。
中国台湾实用新型专利第M257526号公开了一种公知弹片,图1至图3分别为公知对称性弹片的侧视图及其受压后歪斜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形状如一「8字型」上下、左右方向对称的对称性弹片9,当放置在包装带内,是难以一眼辨识弹性臂92延伸的方向。然而,当对称性弹片9被安装在一电路板8上,受一电子组件7抵压接触,将会产生二种形变的态样,参阅图2、图3,此差异取决于该弹性臂92延伸的方向不同,如图2的弹性臂92是自焊接段91右端向左侧延伸,因此当弹片9受下压形变,将使弹片9的抵接段93与弹性臂92向左侧歪斜,倘若电路板8上原先的电路设计,要在弹片9的左侧紧邻另一电子组件,将会发生弹片9与另一电子组件卡制的问题。而在图3中示出了向右歪斜的情况。
因此,当如类似此种对称性弹片被收纳在一包装带里,是不容易一眼辨识出弹片的弹性臂所延伸的方向,而当需要进行表面安装作业时,弹片依然可受一吸嘴吸附搬离包装带,再安装于一电路板上。但因弹片包装至包装带内,弹性臂延伸的方向不一,一部分向一侧延伸,有些则向另一反侧延伸,当弹片受外力抵压后,将可能发生弹片与紧邻的电子组件互相接触卡制,进一步致使电路板短路或电子组件无法安装的窘境。
因此,若能辨识对称性弹片的弹性臂所延伸的方向,在弹片包装至包装带时,就可预先检查包装带里弹片的方向而作修正,在进行表面安装时,避免安装至电路板上弹片的方向不一和造成其它电子组件安装互相卡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包装带里能辨识方向的、能避免弹片与其它组件互相卡制的、能降低电路板短路机会、提高产品良率的具方向辨识部的对称性弹片。
本实用新型具方向辨识部的对称性弹片,其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被收纳在一包装带里,当需使用时,再供表面安装于一电路板上,包含:一对称本体,该本体包括一具有一底面及一顶面的焊接段;一自该焊接段的一端弯折延伸的弹性臂;一大致平行该焊接段的抵接段,其一端是弯折延伸自该弹性臂远离该焊接段的另一端;及一大致沿该焊接段的一中垂线与该弹性臂呈大致镜像对称的延伸段;及一具有一非镜像对称于该焊接段中垂线的辨识部,辨识部被形成于该对称本体上,藉此,该对称性弹片可被轻易辨识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上述结构,该对称性弹片的对称本体上形成有一非镜像对称于该焊接段中垂线的辨识部,当弹片包装在包装带里,可通过包装带外一眼辨识到辨识部所在位置,进而调整弹片放置方向的一致性。当弹片安装在电路板上,能确定弹性臂所延伸的方向,当弹片受下压产生形变,不致因弹片倾斜而卡制到邻近的电子组件,确实能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公知对称性弹片的侧视图;
图2是图l的弹片受一组件抵压后,弹性臂向左歪斜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弹片受一组件抵压后,弹性臂向右歪斜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从焊接段检视辨识部的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放置包装带里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放置包装带里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
其中主要组件符号说明如下:
1、2、3、9——对称性弹片      6——包装带
7——电子组件                 8——电路板
11、21、31——对称本体        12、32——凸出状
22——穿孔                    93、113、313——抵接段
111a——底面                  111b——顶面
114a、114b、314——延伸段     121——镜像对称区
122——辅助辨识区             A——中垂线
91、111、211、311——焊接段
92、112、212、312——弹性臂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下面配合附图与
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4、图5,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对称性弹片1具有一对称本体11,该本体11由一焊接段111、一弹性臂112及一抵接段113组成。弹性臂112由焊接段111之一端向上弯折延伸,另一端再反向弯折与抵接段113连接,而焊接段111与抵接段113的另一端再相向弹性臂112分别向二个方向延伸一延伸段114a、114b,以焊接段111中垂线A来看,延伸段114a、114b与弹性臂112大致对称,因此我们称此类弹片为对称性弹片。焊接段111则自底面111a向顶面111b形成有一「三角形」凸出状12,以焊接段111中垂线A对照,此凸出状12为非镜像对称,即在中垂线A的二侧形成有一镜像对称区121,并在其中一侧的镜像对称区121延伸一辅助辨识区122。
因此,参阅图6,当对称性弹片1放置在包装带6内,可轻易以肉眼辨识到「三角形」凸出状12所指示的方向,当弹片1包装过程中,只要通过包装带6的底面检查包装带6里面「三角形」凸出状12所指示的方向,即可及时调正弹片1放置的方向,使得对称性弹片1的弹性臂皆是向同一方向,可避免进行表面安装时,发生弹片安装方向错误,需要费工重新拆装;更严重者,将会造成电路板上弹片与其它构件互相卡制,使得弹片导接电路错误而短路,或其它构件无法顺利安装至电路板上。
又如图7,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对称性弹片2,其对称本体21与上述实施例同,在此将不再赘述,而其可辨识方向的辩识部则是二大小不同的圆形穿孔22,二圆形穿孔22以焊接段211中垂线A为镜射线,大小不同互不对称。从装有对称性弹片2的包装带6底面来看,如图8,每一弹片2的二大小不同圆形穿孔22所排列方向一样,即表示弹性臂212延伸的方向一致;而当辩识部为一穿孔22时,弹片应用表面黏着的方式焊接于一电路板上,并可利用焊锡爬升至穿孔22,更稳固地抓牢对称性弹片2。
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对称性弹片3,参阅图9、图10,具有一对称本体31,该本体31的一焊接段311供焊固在一电路板上,有一弹性臂312自焊接段311一端向上弯折延伸,弹性臂312的另一端则连接一大致平行焊接段311的抵接段313,而焊接段311的另一端亦向上弯折延伸一延伸段314。自焊接段311的中垂线A来看,对称本体31大致对称,因此当对称性弹片3放置在包装带里时,从外观来看,难以一眼辩识出弹性臂312的所在方向,容易发生弹片方向安装错误,造成与电路板上的邻近构件互相卡制。所以此例中,我们在对称性弹片3的弹性臂312上冲设有一凸出状32,也可供从包装带外辨识容置在里面的对称性弹片3弹性臂312所延伸的方向。
此外,可供辨识方向的辨识部不局限形成于焊接段或弹性臂,亦可形成在对称本体的任一构造上,只要辨识部非镜像对称于该焊接段中垂线,皆可轻易辨识出对称性弹片所在的位置方向。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9)

1.具方向辨识部的对称性弹片,是被收纳在一包装带里,当需使用时,再供表面安装于一电路板上,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对称本体,该本体包括:
一具有一底面及一顶面的焊接段,
一自该焊接段的一端弯折延伸的弹性臂;
一大致平行该焊接段的抵接段,其一端系弯折延伸自该弹性臂远离该焊接段的另一端;及
一大致沿该焊接段的一中垂线与该弹性臂呈大致镜像对称的延伸段;及
一具有一非镜像对称于该焊接段中垂线的辨识部,辨识部被形成于该对称本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方向辨识部的对称性弹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延伸段是分别自该焊接段的另一端及抵接段的另一端相向弹性臂延伸的一自由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方向辨识部的对称性弹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辨识部是被形成于该焊接段及/或该抵接段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方向辨识部的对称性弹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辨识部包含一镜像对称区及一延伸自该镜像对称区的辅助辨识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方向辨识部的对称性弹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延伸段至少一自该焊接段的另一端及/或该抵接段的另一端向该抵接段及/或该焊接段延伸的自由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方向辨识部的对称性弹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辨识部是被形成于该焊接段及/或该抵接段及/或该弹性臂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方向辨识部的对称性弹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辨识部为一穿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方向辨识部的对称性弹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辨识部是一凸出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方向辨识部的对称性弹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焊接段的凸出状为自该底面向顶面延伸部。
CNU2006200398058U 2006-02-28 2006-02-28 具方向辨识部的对称性弹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899163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6200398058U CN2899163Y (zh) 2006-02-28 2006-02-28 具方向辨识部的对称性弹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6200398058U CN2899163Y (zh) 2006-02-28 2006-02-28 具方向辨识部的对称性弹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899163Y true CN2899163Y (zh) 2007-05-09

Family

ID=380744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620039805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899163Y (zh) 2006-02-28 2006-02-28 具方向辨识部的对称性弹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899163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53083A (zh) * 2018-01-15 2018-07-06 江苏冠达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3d显示模组
CN111509407A (zh) * 2020-04-10 2020-08-07 湖南国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功率模块端子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53083A (zh) * 2018-01-15 2018-07-06 江苏冠达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3d显示模组
CN111509407A (zh) * 2020-04-10 2020-08-07 湖南国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功率模块端子
CN111509407B (zh) * 2020-04-10 2021-06-18 湖南国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功率模块端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65542B (zh) 印刷电路板装置和用于将产品安装至主印刷电路板的方法
CN100539312C (zh) 浮动型连接器
CN200941473Y (zh) 便于模塑成型的零件及具有该零件的电连接器
CN101036421A (zh) 无焊接组件封装和安装
CN1806369A (zh) 连接端子
CN2899163Y (zh) 具方向辨识部的对称性弹片
CN108808307A (zh) 压接连接器
CN108966485A (zh) 电路板组件、电子设备、显示屏器件及其装配方法
CN111475064B (zh) 透明线圈板及其制作方法、透明电磁感应板及显示设备
CN110112614A (zh) 一种板对板浮动连接端子结构
CN2618313Y (zh) 封闭式接地弹片
CN201285837Y (zh) 电连接器端子
CN2626068Y (zh) 内缩式接地弹片
CN200956424Y (zh) 弹片
CN1525606A (zh) 具有用于接地的连接板的电连接器
CN104183949B (zh) 焊接段延伸有止高环绕侧壁的表面安装弹片
CN1458688A (zh) 电子组件
CN2842784Y (zh) 防电磁波的弹片结构
CN2622881Y (zh) 板对板连接器
CN2845214Y (zh) 电连接器
WO2015090868A1 (en) Electrical connection means and illumination device comprising the electrical connection means
CN201986338U (zh) 表面贴装磁珠
CN2774085Y (zh) 夹线弹片
CN204167557U (zh) 一种接触弹簧
CN103414039B (zh) 高频连接器之端子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509

Termination date: 2010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