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894196Y - 静电消除器 - Google Patents

静电消除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894196Y
CN2894196Y CN 200620004260 CN200620004260U CN2894196Y CN 2894196 Y CN2894196 Y CN 2894196Y CN 200620004260 CN200620004260 CN 200620004260 CN 200620004260 U CN200620004260 U CN 200620004260U CN 2894196 Y CN2894196 Y CN 2894196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xelminator
housing
static
source body
uti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2000426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致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uxingchuangyua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uchuangyua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uchuangyua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uchuangyua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62000426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894196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894196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894196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imination Of Static Electricit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使用放射源消除静电的静电消除器。包括壳体(10)与活性源体(20),活性源体(20)是由平板状的放射性核素材料钚-238卷曲而成的圆筒形体,壳体(10)内设有腔体,该腔体与外界空气相通,活性源体(20)设置于壳体(10)的腔体内。使用时置于壳体(10)内的活性源体(20)在腔体内产生α粒子,其为成对的正负离子。当空气从壳体(10)的进风口一端进入而从出风口一端排出时,将正负离子带到相应的工作台面上,与静电中和,从而达到消除静电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静电消除器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的特点。

Description

静电消除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静电装置,尤其是一种使用放射源消除静电的静电消除器。
背景技术
静电是一种很常见的自然现象。正常情况下,物质中的原子的质子数与电子数量相同,正负平衡,所以对外表现为不带电的状态。环绕在原子核周围的电子,一经外力作用即脱离轨道,离开原来的原子A而侵入其他的原子B,原子A由于缺少电子数而带有正电,称为阳离子;原子B由于增加电子数而带有负电,称为阴离子。造成不平衡电子分布的原因是电子受外力而脱离轨道,这个外力包含各种能量(如动能、热能、化学能等等)。在日常生活当中,两个物体接触和分离,会因为表面逸出功的差异而产生静电。若在分离的过程中电荷难以中和,电荷就会积累使物体带上静电。这种物体静电带电现象,可以表现于固体,也可以表现于液体、气体。
虽然静电的起放电源是空间电荷,因而其存储能量有限,但静电具有高电位、强电场的特点,并且其放电波形很复杂,难以控制。所以当静电的存在超过一定的限度(可以场强、电位或存储能量的形式体现)便会对生产环境、产品和人身产生危害。尤其是在电子技术领域,由于静电吸附灰尘以及静电放电可能造成的电子元器件的硬击穿以及软击穿,导致产品寿命缩短,不能正常工作甚至完全失效。而且静电损伤具有隐蔽性、潜伏性、随机性、复杂性等特点。
另外,人体自身也会产生静电,人体静电放电可能会造成人体遭电击而引起精神紧张、焦虑而降低工作效率,还有可能引发二次事故(即电子元器件损坏)。
静电在电子、石油、纺织、化学、食品等行业的工业生产中危害是显著的,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直接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因此,静电的预防与消除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为防止静电积累所引起的人身电击、火灾和爆炸、电子器件失效和损坏,以及对生产的不良影响而采取的防范措施。其防范原则主要是抑制静电的产生,加速静电的泄漏,进行静电中和等。
为了减少静电对工业生产的危害,产生了电极式静电消除器,通过高压线加到放电针上,电离空气产生正负离子,当静电通过正负离子层时发生中和,达到减少和消除静电的目的。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的加工对静电防除要求越来越高,由于基于此种装置产生的正负离子不是成对出现的,所以消除静电的效果并不理想,也即电极式静电消除器已经难以满足实际生产需要。
近年来,出现了利用放射源的特性来进行静电防除的新一代静电消除器,其在放射区内正负离子总是成对出现,因而防除静电效果大大增强。
公告号为CN 2537196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即公开了一种此类型的静电消除仪器。该静电消除仪器由外壳、放射源基板、同位素放射源、放射源夹板组成;外壳的前侧中央设置保护罩,后侧设保护罩;放射源基板上放置放射源,并设置于放射源夹板内,外壳包覆在放射源夹板外,放射源基板和放射源为圆板状。使用时,放射源会在一定的范围内产生α粒子与空气碰撞,从而产生正负离子,正负离子通过风扇吹出,从而可以中和周围的静电,达到防除静电的功效。
但上述的静电消除仪器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且无法用于一些比较隐蔽的部位,也无法将其安装在静电消除枪上进行手动的静电消除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使用放射源消除静电的静电消除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静电消除器,其具有连接固定机构,可容易地安装于静电消除枪上,用于手动进行静电消除,尤其是可用于对比较隐蔽的部位进行静电消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静电消除器,该静电消除器包括壳体与活性源体,壳体内设有腔体,腔体与外界空气相通,活性源体设置于壳体的腔体内。
优选地,该静电消除器的壳体是圆柱形体,而腔体是设于壳体内的圆柱形通孔,该通孔包括用于空气进入的第一端口与用于空气排出的第二端口,活性源体为圆筒形体,设置于该壳体的通孔内。
优选地,该静电消除器的壳体内的圆柱形通孔包括位于壳体的中间部位且直径较大的第一部分,以及位于壳体的两端且直径较小的第二部分,活性源体设置于通孔的第一部分内。
优选地,在该静电消除器中,活性源体是由平板状材料卷曲而成的圆筒形体,该卷曲形成的圆筒形的尺寸与壳体中通孔的第一部分的尺寸相对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静电消除器,该静电消除器在具有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结构特征的基础上,还在壳体的至少一端上设有用于固定连接的机构。
可选地,本实用新型中用于固定连接的机构为螺纹连接机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方面,该静电消除器中所用的活性源体由钚-238制成。
应该理解,以上的一般性描述和以下的详细描述都是列举和说明性质的,目的是为了对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提供进一步的说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静电消除器具有以下优点:
第一,安全可靠,经过高温灼烧和高强度冲击试验。
第二,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由于该静电消除器仅由壳体与活性源体构成,使其简单实用,极大地降低了制造成本,可以根据作业环境的需要,制成各种尺寸和形状。
第三,本实用新型的静电消除器可以通过其上的固定连接机构连接于静电消除枪上,从而进行手动静电消除,适于对特定细微部位的静电消除。
第四,本实用新型的静电消除器可以在不需要任何动力装置的情况下,只是利用自然通风就可以达到静电消除的目的(例如通风管道),无须外加电能,所以不产生运转费用。
第五,该静电消除器使用的活性源体即放射源核素为钚(Pu)-238,其活度为11.1Mbq,具有使用寿命长的特点,避免了频繁更换静电消除器带来的不便,从而易于保养和维护,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这些附图图解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并可与说明书一起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附图中:
图1是显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静电消除器的工作原理图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静电消除器的壳体的正面剖视图;以及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静电消除器中的壳体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静电消除器的结构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在各附图中相同部件用同一标号表示。
如图1所示,以剖视图的形式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静电消除器的结构。在该实施例中,静电消除器1包括壳体10与活性源体20,壳体10内设有腔体,该腔体与外界空气相通,活性源体20设置于壳体10的腔体内。
参见图2与图3,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静电消除器的壳体10的正面剖视图与侧视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壳体10为圆柱体形状,壳体10内形成有圆柱形通孔,该通孔包括用于空气进入的第一端口103与用于空气排出的第二端口105。
从图2还可看出,该静电消除器的壳体10内的圆柱形通孔包括位于壳体10的中间部位且直径较大的第一部分101,以及位于壳体10的两端且直径较小的第二部分。活性源体20设置于通孔的第一部分101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静电消除器1中,活性源体20是由平板状材料卷曲而成的圆筒形体,该卷曲形成的圆筒形的尺寸与壳体中通孔的第一部分101的尺寸相对应。也即,卷曲后的活性源体20的外径应略小于壳体10上的通孔的第一部分101的内径。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静电消除器1中,在壳体10的两端上设有用于固定连接的螺纹107与109。通过该螺纹,可以方便地将该静电消除器连接于静电消除枪或其他管道上。从而可对比较隐蔽的地方进行手动静电消除,或利用自然通风进行静电消除。
显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该静电消除器1中,也可仅在壳体10的一端设置连接用螺纹。另外也可以用其他形式的连接机构来代替连接用螺纹,例如设置卡扣式的结构,或直接用套管式连接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静电消除器中,所用的活性源体20由放射源核素钚-238材料制成。使用时置于壳体10内的活性源体20在腔体内产生α粒子,如图1中垂直方向和箭头所示,其为成对的正负离子。当空气从壳体10的进风口进入而从出风口排出时,将正负离子带到相应的工作表面上,与静电中和,从而达到消除静电的目的。
尽管本实用新型已经参照附图和优选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显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更改和变化。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更改、变化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的内容涵盖。

Claims (10)

1.一种静电消除器,包括壳体与活性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腔体,所述腔体与外界空气相通,所述活性源体设置于所述壳体的腔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消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是圆柱形体,所述腔体是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圆柱形通孔,所述通孔包括用于空气进入的第一端口与用于空气排出的第二端口,所述活性源体为圆筒形体,设置于所述壳体的通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电消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的圆柱形通孔包括位于所述壳体的中间部位且直径较大的第一部分,以及位于所述壳体的两端且直径较小的第二部分,所述活性源体设置于所述通孔的第一部分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静电消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源体是由平板状材料卷曲而成的圆筒形体,所述卷曲形成的圆筒形的尺寸与所述壳体中通孔的第一部分的尺寸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消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至少一端上设有用于固定连接的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静电消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至少一端上设有用于固定连接的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静电消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至少一端上设有用于固定连接的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5或7所述的静电消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固定连接的机构为螺纹连接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静电消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固定连接的机构为螺纹连接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消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源体由放射性核素材料钚-238制成。
CN 200620004260 2006-03-23 2006-03-23 静电消除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894196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004260 CN2894196Y (zh) 2006-03-23 2006-03-23 静电消除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004260 CN2894196Y (zh) 2006-03-23 2006-03-23 静电消除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894196Y true CN2894196Y (zh) 2007-04-25

Family

ID=380623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20004260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894196Y (zh) 2006-03-23 2006-03-23 静电消除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894196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63845A (zh) * 2014-01-29 2014-04-30 刘斌 α辐射源在取放装置上的应用
CN109219989A (zh) * 2016-12-19 2019-01-15 兰德马斯特有限公司 运输工具带电电荷减少部件以及运输工具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63845A (zh) * 2014-01-29 2014-04-30 刘斌 α辐射源在取放装置上的应用
CN109219989A (zh) * 2016-12-19 2019-01-15 兰德马斯特有限公司 运输工具带电电荷减少部件以及运输工具
CN109219989B (zh) * 2016-12-19 2019-08-27 兰德马斯特有限公司 运输工具带电电荷减少部件以及运输工具
US10433409B1 (en) 2016-12-19 2019-10-01 LandMaster Co., Ltd. Member for reducing charge for transport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provided with the same back groun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894196Y (zh) 静电消除器
CN111957439A (zh) 一种船舶空气消杀净化装置及工作方法
CN107149981B (zh) 一种运动型摩擦电气体除尘装置、除尘系统和除尘方法
CN106955786B (zh) 电极板、静电电离模块和油烟机
CN203565196U (zh) 空气净化器及高压发生装置
CN201839500U (zh) 一种静电消除装置
CN202778715U (zh) 一种用于静电式油烟净化器的电场结构
CN213727135U (zh) 石墨烯多极曲力叠加导电极片、集尘电场模块及集成装置
CN108019917B (zh) 空调室内机
CN209375995U (zh) 一种精密微型除静电离子风刀
CN210568909U (zh) 一种空气净化组件
CN219150412U (zh) 波浪式高低压静电吸附模块
CN102685999B (zh) 一种离子枪头
CN206283704U (zh) 一种静电消除器离子风嘴
CN209072781U (zh) 一种非平衡低温等离子体发生装置
CN202772212U (zh) 防爆型蓄电池
CN213161318U (zh) 一种用于空气净化的静电除尘装置
CN106824538B (zh) 电极板、静电电离模块和油烟机
CN201567000U (zh) 一种柱式静电消除装置
CN206225785U (zh) 一种负离子发生器
CN2537196Y (zh) 一种静电消除仪器
CN100483035C (zh) 一种电子空气清新器
CN103670627A (zh) 一种汽车尾气管道用除尘装置
CN207699194U (zh) 一种臭氧发生器的放电腔
CN111318375A (zh) 电离极化放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BEIJING GENESIS CREATIVE TECHNOLOGY LIMITE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BEIJING JUCHUANGYUA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11227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1227

Address after: 100098 unit 3, building 2, building 48, Zhichun Road,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5B

Patentee after: Beijing Juxingchuangyua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98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No. 48 Zhichun Road Yingdu building block C 2 unit 5B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Juchuangyua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425

Termination date: 20150323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