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537196Y - 一种静电消除仪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静电消除仪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537196Y CN2537196Y CN 02205076 CN02205076U CN2537196Y CN 2537196 Y CN2537196 Y CN 2537196Y CN 02205076 CN02205076 CN 02205076 CN 02205076 U CN02205076 U CN 02205076U CN 2537196 Y CN2537196 Y CN 2537196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adioactive source
- shell
- electrostatic
- static
- hou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imination Of Static Electricit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静电消除仪器,由外壳、放射源基板、同位素放射源、放射源夹板组成;外壳的前侧中央设置保护罩,后侧设保护罩;放射源基板上放置放射源,并设置于放射源夹板内,外壳包覆在放射源夹板外,放射源基板和放射源为圆板状。还可在放射源夹板的后面设置一保护罩,保护罩的后侧设置另一个壳架,框架内设置一风扇,在壳架和外壳之间设置一风扇电源;在此种结构中,放射源基板和放射源为圆环状。以上所述的静电消除仪器中的放射源是钚(Pu)-238,放射范围为100微居到100毫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电子技术控制静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使用放射性源用于消除室内静电的仪器。
背景技术
静电的产生是一种很普遍的自然现象,任何两个物体的接触和分离都会产生静电。即使是同类物体,由于表面状态如表面污染、腐蚀、粗糙度等不同,在发生接触和分离时也会因为表面逸出功的差异产生静电。此外,通过静电感应或静电极化作用,可以使原来不带电的物体成为带电体。这种物体静电带电现象,可以表现于固体,也可表现于液体、气体和粉状体。
当静电的存在超过一定的限度(可以场强、电位或存储能量的形式体现),且在其客观环境适应时,便会以其特有的不同模式对生产环境、产品和人身产生危害。一般来说,静电具有高电位、强电场的特点。在静电起电、放电过程中,有时会形成瞬时大电流放电和电磁脉冲,产生频谱很宽的电磁辐射场。另外,与常规电能量相比,静电能量比较小,在自然起电放电过程中,静电放电参数是不可控制的,是一种难于重复的随机过程。因此,它的作用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但是它给人类造成的损失危害(包括产品危害和安全危害)却是惊人的。
在微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是半导体器件和磁头行业,由于静电危害造成成品率降低,每年损失上百亿美元。例如,在半导体器件生产车间,由于静电的吸附作用,尘埃很容易被吸附在芯片上,集成电路IC特别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的成品率会大大降低。在磁记录磁头行业,由于记录密度的迅速提高,巨磁阻磁感应源越来越小,静电敏感度越来越高,静电很容易造成磁头性能变差甚至变坏。而且,电子产品静电损坏具有隐蔽性,失效分析的复杂性,潜伏性以及随机性等特点。
由此可见,静电在工业生产中的危害是显著的。它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直接威胁人员生命,财产及设备安全。因此,静电的防除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静电防除的主要工作就是控制静电的产生、积累和释放。目前常用的静电防除方法有以下几种:
第一,接地—静电导体的合理接地,使物体保持有电荷泄漏的良好通道,且能限制导体电势为零。
第二,掺杂—使用抗静电剂,减小物体表面电阻率,从而形成防静电材料,用它来代替绝缘材料能有效消除静电积累,且能安全释放静电。
第三,加湿—提高环境的相对湿度,当相对湿度增加50%时,一般物体的静电带电量明显减少;当相对湿度在65%上时,几乎所有物体的表面电阻率都减小,提高了物体的电荷泄漏速率,避免静电积累。
第四,中和—采用离子风等静电消除器,中和带电体上的电荷,避免电荷的积累,使危险静电源不能形成。
上述方法的使用,虽然能除静电,但是使用上多有不便。为了减少静电对工业生产的危害,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就有相应的离子风机的问世。离子风机是通过电离空气分子,将正负离子吹向带电物体的表面,当这些正负离子和带电物体接触时,该表面就吸引相反极性的离子,中和聚集在产品和设备表面的静电。离子风机的消除静电的性能有衰减时间和平衡电压描述。衰减时间是描述离子风机消除静电的快慢,由单位时间内电离的离子数量决定;平衡电压是描述电离的正负离子数的比率,理想情况下平衡电压为零,若平衡电压较高,正负离子数量严重失衡,不但无法消除静电,还会使原来不带静电的物体带上静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使用放射源除静电的静电消除仪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以下技术手段实现的:一种静电消除仪器,其特征在于:由外壳1、放射源基板9、同位素放射源10、放射源夹板7组成;外壳的前侧中央设置保护罩6,后侧设保护罩4;放射源基板9上放置放射源10,并设置于放射源夹板7内,外壳包覆在放射源夹板7外。
上述的一种静电消除仪器的放射源基板9和放射源10为圆板状。在上述的本实用新型结构中,可在放射源夹板7的后面设置一保护罩5,保护罩5的后侧设置壳架11,框架11内设置一风扇2,壳架11和外壳1之间设置一风扇电源3,在此种结构中,放射源基板和放射源为园环状。以上所述的静电消除仪器中的放射源是钚(Pu)-238,放射范围为100微居到100毫居。
本实用新型的突出优点在于:
第一,可以应用于易燃易爆等需要特殊安全防护的环境中,由于电离型离子机采用电放电原理,在易燃易爆环境中被禁止使用。
第二,采用本实用新型防除静电呈绝对的零平衡电压,能最大程度的防除静电。
第三,在放射源的寿命的使用期中,无需维护和校准。
第四,离子源干净,不存在离子发射器材料的逸出问题。
第五,无外加电能,放射源能不断产生离子对,故不产生运作费用。
第六,使用中,不会产生射频噪音而干扰工序控制。
第七,无需每年更换放射源,产品使用期可达100年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一,不设置风扇的结构图。
图2是图1所示基板9和放射源10组合结构示意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之二,设置风扇的结构图。
图4是图3所示基板9和放射源10组合结构示意正视图。
图5是图3所示基板9和放射源10组合结构示意侧示图。
图6是图3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去掉外壳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其由外壳1、放射源基板9、同位素放射源10、放射源夹板7组成;外壳的前侧中央设置保护罩6,后侧设保护罩4;放射源基板9上放置放射源10、并共同设置于放射源夹板7内,外壳包覆在放射源夹板7外。这种结构的静电消除仪器的放射源为圆板状(如图2所示)。
如图3、图6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其由外壳1、放射源基板9、同位素放射源10、放射源夹板7组成;外壳的前侧中央设置保护罩6,后侧设保护罩4;放射源基板9上放置放射源10、并共同设置于放射源夹板7内,外壳包覆在放射源夹板7外,在放射源夹板壳架7的后面设置一保护罩5,保护罩5的后侧设置另一壳架11,壳架11内设置一风扇2,壳架11和外壳1之间设置一风扇电源3。在图3所示的结构中,放射源基板和放射源设计为园环状(当然并不限于圆环状),如图4、5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静电消除仪器的放射源是钚(Pu)-238,其放射范围为100微居到100毫居。
如图3所示的结构在静态情况下,放射源(10)会在1英寸以内产生α粒子,与空气碰撞,从而产生正负离子,风扇(2)将正负离子吹出,从而中和周围的静电,达到防除静电的功效。
如图1所示的结构主要用于离放射源1英寸之内的静电控制,在此结构中,无需设置风扇和电源便能达到防除静电的功效。
Claims (5)
1、一种静电消除仪器,其特征在于:由外壳(1)、放射源基板(9)、同位素放射源(10)、放射源夹板(7)组成;外壳的前侧设置保护罩(6),后侧设保护罩(4);放射源基板(9)上放置放射源(10),并设置于放射源夹板(7)内,外壳包覆在放射源夹板(7)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电消除仪器,其特征在于:放射源基板9和放射源(10)为圆板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电消除仪器,其特征在于:放射源夹板7的后面可设置一保护罩(5),保护罩(5)的后侧设置壳架(11),壳架(11)内设置一风扇(2),壳架(11)和外壳(1)之间设置一风扇电源(3)。
4、根据权利要求1和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电消除仪器,其特征在于:放射源是钚(Pu)-238,放射范围为100微居到100毫居。
5、根据权利要求1和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电消除仪器,其特征在于:放射源基板(9)和放射源(10)为圆环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02205076 CN2537196Y (zh) | 2002-03-15 | 2002-03-15 | 一种静电消除仪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02205076 CN2537196Y (zh) | 2002-03-15 | 2002-03-15 | 一种静电消除仪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537196Y true CN2537196Y (zh) | 2003-02-19 |
Family
ID=336868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02205076 Expired - Lifetime CN2537196Y (zh) | 2002-03-15 | 2002-03-15 | 一种静电消除仪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537196Y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64514B (zh) * | 2007-03-14 | 2010-09-22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 制备238Pu源的粉末冶金工艺 |
CN103763845A (zh) * | 2014-01-29 | 2014-04-30 | 刘斌 | α辐射源在取放装置上的应用 |
CN110076461A (zh) * | 2019-06-03 | 2019-08-02 | 湖北韩泰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芯片激光刻印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
-
2002
- 2002-03-15 CN CN 02205076 patent/CN2537196Y/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64514B (zh) * | 2007-03-14 | 2010-09-22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 制备238Pu源的粉末冶金工艺 |
CN103763845A (zh) * | 2014-01-29 | 2014-04-30 | 刘斌 | α辐射源在取放装置上的应用 |
CN110076461A (zh) * | 2019-06-03 | 2019-08-02 | 湖北韩泰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芯片激光刻印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Nikonov et al. | The influence of dielectric surface charge distribution upon the partial discharge behavior in short air gaps | |
EP0671871A1 (en) | Appararu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gaseous ions by use of x-rays, and various apparatuses and structures using them | |
CA2205576A1 (en) | An apparatus for generation of a linear arc discharge for plasma processing | |
EP1755204A1 (en) | A lightning protection method of integrated active and passive plasma and its device | |
CA1333184C (en) | Static electric discharge apparatus with active electrical circuit | |
JP5535007B2 (ja) | イオナイザモジュール | |
CN2537196Y (zh) | 一种静电消除仪器 | |
Shi et al. | Lichtenberg figures presenting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atterns at different humidity | |
US20060108537A1 (en) | Aerosol particle charging equipment | |
EP0639939B1 (en) | Fast atom beam source | |
McCaughey et al. | Electron transport coefficients in dusty argon plasmas | |
Jiang et al. | Research on corona discharge suppression of high-voltage direct-current transmission lines based on dielectric-film-covered conductor | |
Sakai et al. | Charging and behavior of a spherically conducting particle on a dielectrically coated electrode in the presence of electrical gradient force in atmospheric air | |
CN202606426U (zh) | 一种清洁装置及应用该清洁装置的离子风机 | |
CN219553397U (zh) | 一种电压互感器铁磁谐振消谐装置 | |
Ye et al. |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in a two-phase mixture | |
Okano et al. | Effects of operating frequency on electric field and neutralizing current density of a corona discharge air ionizer | |
CN102686000A (zh) | 一种离子风机 | |
Meng et al. | The surface flashover process under positive lightning impulse voltage: initial stage and evolution | |
Onozuka et al. | Development of dust removal system using static electricity for fusion experimental reactors | |
Weisheng et al. | Influence of Ti3C2T x (MXene) on the generation of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in air | |
CN2894196Y (zh) | 静电消除器 | |
Dai et al. | Wire metal particle movement and discharge characteristics under DC voltage in GIL | |
Shao et al. | Simulation study on multi-pulse phenomena of atmospheric pressure argon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 |
Fan et al. | Numerical Study on Comparison of Negative and Positive Surface Discharge in c-C4F8/CF3I/CO2 Gas Mixtur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Expiration termination date: 20120315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0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