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887391Y - 机械式击物玩具 - Google Patents

机械式击物玩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887391Y
CN2887391Y CNU2005201294846U CN200520129484U CN2887391Y CN 2887391 Y CN2887391 Y CN 2887391Y CN U2005201294846 U CNU2005201294846 U CN U2005201294846U CN 200520129484 U CN200520129484 U CN 200520129484U CN 2887391 Y CN2887391 Y CN 2887391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chanical type
section
toy according
beating toy
type b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52012948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楚然
文英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nrise Toys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nrise Toy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nrise Toys Ltd filed Critical Funrise Toys Ltd
Priority to CNU20052012948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887391Y/zh
Priority to US11/582,713 priority patent/US20070093174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887391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887391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HTOYS, e.g. TOPS, DOLLS, HOOPS OR BUILDING BLOCKS
    • A63H13/00Toy figures with self-moving parts, with or without movement of the toy as a whole
    • A63H13/02Toy figures with self-moving parts, with or without movement of the toy as a whole imitating natural actions, e.g. catching a mouse by a cat, the kicking of an anim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3/00Board games; Raffle gam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7/00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e.g. balls, discs or blocks
    • A63F7/0017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e.g. balls, discs or blocks played on a table by two players from opposite sides of the tabl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3/00Board games; Raffle games
    • A63F3/00643Electric board games; Electric features of board gam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7/00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e.g. balls, discs or blocks
    • A63F7/06Games simulating outdoor ball games, e.g. hockey or football
    • A63F7/0604Type of ball game
    • A63F7/0616Football or socc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7/00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e.g. balls, discs or blocks
    • A63F7/06Games simulating outdoor ball games, e.g. hockey or football
    • A63F7/0672Games simulating outdoor ball games, e.g. hockey or football with play figures fixed to a rotatable and longitudinally movable shaf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HTOYS, e.g. TOPS, DOLLS, HOOPS OR BUILDING BLOCKS
    • A63H13/00Toy figures with self-moving parts, with or without movement of the toy as a whole
    • A63H13/02Toy figures with self-moving parts, with or without movement of the toy as a whole imitating natural actions, e.g. catching a mouse by a cat, the kicking of an animal
    • A63H13/04Mechanical figures imitating the movement of players or workers
    • A63H13/10Mechanical figures imitating the movement of players or workers shooting arrows or other missi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oys (AREA)

Abstract

一种机械式击物玩具,其包括一个具有支撑部件的第一组件以及一个安装在所述支撑部件上、并具有一个揿按部件的第二组件,所述揿按部件用以接收用户的揿按动作,以驱动所述第一组件中的联动部件,从而驱动所述第一组件中的执行部件转动。而且所述联动部件包括一个推杆,其第一段的上表面与所述揿按部件中的施压部分相抵触;以及一个直接驱动所述执行部件转动的偏心轮,其在一个转动中心处与所述支撑部件枢轴地相连,所述偏心轮具有一个偏离所述转动中心的被压部分,该被压部分与所述推杆的末端相抵触。

Description

机械式击物玩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击物玩具,特别是涉及一种机械式击物玩具。
背景技术
所谓“机械式击物玩具”是指通过手动揿按玩具上的某个部分,从而驱动该玩具上的一个活动部件来击物的玩具。例如,一种现有的机械式击物玩具在外观上简单地模仿了人类形状,并通过揿按玩具的头部来驱动一条可动腿(通常为右腿),以踢击诸如足球之类的待击物。
在这样的机械式击物玩具中,通常是将所模仿的人类的颈部、上身、腰部以及一条固定腿设置成一个第一组件(其一般由前后两个整体式的模塑壳体通过螺钉等连接方式结合而成),并将所模仿的头部本身设计成接收揿按动作的可运动部件。
在现有的上述设计方案中,头部下端至上身肩部的距离限制了揿按动作的行程。因此,对于一定尺寸的玩具而言,为了保证头部具有适当的揿按行程,通常必须使该玩具的头部尺寸被不协调地缩短、颈部尺寸被不协调地加长。
而且,现有的这种机械式击物玩具出于制造简单、便于组装的目的,通常是将联动推杆设置成一个从头部向下延伸的、直接作用于可动腿的延长杆,并将用于复位该延长杆和头部这一整体式构件的弹簧设置在玩具的颈部。从这种设计方案中可以看出,由于延长杆是从头部中直接延伸下来的,但是却不能将其长度设计得很长(要考虑强度因素和玩具的整体尺寸因素)。这样就导致了该玩具的上身和腰部尺寸会被不协调地缩短。
此外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现有的机械式击物玩具是将可动腿设置成一个简单的杠杆装置,其支点被枢轴地连接在该玩具的腰部。杠杆的短臂末端被设置成直接与所述延长杆的下端抵触,而其长臂被设置成用于踢击物体的腿形。在这种设计方案中,为了保证延长杆在揿按过程中与短臂末端有效地接触(因为在此过程中,杠杆作旋转运动,其短臂末端与作竖直直线运动的延长杆的接触点在水平方向上会有相对位移),一般是将短臂制成一种具有倾斜端面的粗杆。该倾斜端面在竖直方向的投影长度应基本等于或大于有效揿按行程。所谓“有效揿按行程”是指延长杆的下端与短臂的倾斜端面接触后,延长杆向下运动的行程。由于元件间可能存在间隙,因而有效揿按行程可能小于延长杆的总行程。
为了保证延长杆具有适当的有效揿按行程,同时由于不可能将该杠杆的短臂设计得太粗,因此决定了所述倾斜端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相对较小,从而直接导致延长杆的揿按压力F0中只有沿斜面法线方向的较小有效分力F1被用来实际驱动杠杆旋转(根据简单的力学知识可以算出F1=sinθ*F0)。显然,这不但会对用户的揿按动作产生不利影响,而且也使杠杆支点要承载揿按压力F0中沿斜面方向的较大分力。
杠杆支点承载不期望的较大分力不仅要求杠杆支点具有较高的承载强度,同时导致支点处所产生的转动摩擦力增大,这不但不利于击物运动,而且加快了支点处相关元件间的磨损,使玩具的使用寿命减少。对此,现有技术主要是在该杠杆的左右两侧同时设置支点,以来双支点的形式来增强杠杆支点的承载强度。但这根本没有解决用户操作感觉不佳以及摩擦力增大、磨损加快等实质性问题。
此外,这种简单杠杆形式的联动方案还进一步加剧了玩具各部件尺寸比例失调的问题。因为通过几何分析可知,例如假设延长杆与杠杆支点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间距为R,如果要使该杠杆能够旋转45°,那么就要求头部和延长杆的有效揿按行程也至少为R。因此可以看出,这种结构的行程放大功能不够理想,从而要求该玩具的头部和延长杆本身具有较大的有效揿按行程,这就加剧了玩具各部件比例失调的问题。
总之,由于现有的机械式击物玩具中存在上述各种问题,因此需要本领域技术人员开发一种新的机械式击物玩具,其不但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而且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制造,并具有更好的操作性和互动性。
实用新型的内容
为了使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在此将首先定义本文中使用的某些重要术语:
本文所用术语“水平横向”是指该玩具的宽度方向,即通常的水平左右方向;
本文所用术语“水平纵向”是指该玩具的厚度方向,即通常的水平前后方向;
本文所用术语“竖直方向”是指该玩具的高度方向。
本文所用术语“击物玩具”是指可以用于击物的任何玩具,并无意一定要求该击物玩具必须实际地去击打或踢击任何物体,只要该玩具能够作出击物动作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要减少击物玩具中执行部件转动中心处的摩擦,降低相关元件的磨损,从而改善用户操作的手感,并延长击物玩具的使用寿命。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械式击物玩具,其包括一个具有支撑部件的第一组件以及一个安装在所述支撑部件上、并具有一个揿按部件的第二组件,所述揿按部件用以接收用户的揿按动作,以驱动所述第一组件中的联动部件,从而驱动所述第一组件中的执行部件转动。并且所述联动部件包括:一个推杆,其第一段的上表面与所述揿按部件中的施压部分相抵触;以及一个直接驱动所述执行部件转动的偏心轮,其在一个转动中心处与所述支撑部件枢轴地相连,所述偏心轮具有一个偏离所述转动中心的被压部分,该被压部分与所述推杆的末端相抵触。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使击物玩具中各部件的尺寸比例协调。具体地,在所述机械式击物玩具中,所述揿按部件的外形模仿了人类的头部、颈部和上身;所述揿按部件在其所模仿的人类头部的上端接收揿按动作;所述支撑部件的外形模仿了人类的腰部、臀部和一条固定腿。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使击物玩具具有更好的互动性。具体地,在所述机械式击物玩具中,所述执行部件包括一个模仿人类大腿的上侧部分和一个模仿人类小腿及脚的下侧部分,且所述下侧部分可绕所述上侧部分的末端自锁转动;所述第一组件包括一个底座,所述支撑部件的末端被固定在所述底座上,并且所述底座包括一个调节机构,其具有一个用于放置待击物的置物部分,且在所述置物部分相对于所述底座是可移动的;所述机械式击物玩具进一步包括一个被间隔地放置在所述执行部件前方的目标器
附图说明
虽然上文已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但为了使技术人员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技术细节及其优点,从而能够根据本文的描述来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后文将进一步参照附图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附图包括: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机械式击物玩具的立体图;
图2A是图1所示击物玩具中分解的第一组件的装配图;
图2B是图2A所示分解的第一组件装配后的立体图;
图3A是图1所示击物玩具中分解的第二组件与图2B所示第一组件的装配图;
图3B是图3A所示分解的第二组件与图2B所示第一组件装配后的立体图;
图4A是图1所示击物玩具的底座的立体图,其中的调节装置处于原始位置;
图4B是图1所示击物玩具的底座的立体图,其中的调节装置处于一个调整位置;
图5A描述了图1所示击物玩具在调节装置处于原始位置时踢击待击物的过程;
图5B描述了图1所示击物玩具在调节装置处于调节位置时踢击待击物的过程;
图6A是图1所示击物玩具的正视图,其中执行部件处于正直击球的位置;
图6B是图1所示击物玩具的另一个正视图,其中执行部件处于右45°击球的位置;
图6C是图1所示击物玩具的又一个正视图,其中执行部件处于左45°击球的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击物玩具的总体形状一般是模仿人类,特别是各种专业运动员(例如足球运动员、美式橄榄球运动员、英式橄榄球运动员等)的外形和装束。例如,图1所示的击物玩具100,其整体形状模仿了美式橄榄球运动员的外形和装束,并包括一个具有可运动执行部件70的第一组件20和一个接收用户揿按动作的第二组件40。在一个实施例中,执行部件70被可转动地连接到击物玩具100的一条腿的上部,并且具有内部止动器来防止执行部件70转动到期望的角度之外。
图2A是分解的第一组件20的装配图。如图所示,第一组件20包括一个支撑部件22、一个联动部件60,以及一个执行部件70。其中,支撑部件22模仿了人类的腰部和一条固定腿,其由相匹配的支撑部件前壳体22a和后壳体22b结合而成。这些壳体通常由模塑方法制成,而且这类壳体的结合方法是本领域公知的,因此本文不予赘述。
优选地,在壳体22a和22b中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加强肋板,例如在壳体22b中对应大腿中部的位置处设置有一个肋板23a,在对应臀部的位置处设置有另一个肋板23b。在壳体22a中也可有类似的设置。显然,这样的加强肋板能够有效地增强支撑部件22的整体强度。
支撑部件22的前后壳体22a和22b的腰部上端分别具有一个向外延伸的凸缘21a和21b,而且它们在腰部的上端面分别具有一个腰部隔板24a和24b。腰部隔板24a和24b的侧边中心处分别具有槽口25a和25b,当前后壳体22a和22b结合在一起时,腰部隔板24a和24b的侧边对齐,且槽口25a和25b彼此对准,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水平纵向槽口25,以便为联动部件60提供从第二组件40至执行部件70的访问通道。
在槽口25a的两个侧边上分别延伸出直角支板26a′和26a″,每个直角支板26的一边与槽口25的相应侧边基本对齐,而另一边与腰部隔板的相应侧边基本对齐或具有一定间隔。在槽口25b的两个侧边上也具有同样的直角支板26b′和26b″。当前后壳体22a和22b结合在一起时,4个直角支板26b′和26b″就竖直地限定在槽口25的周围,以提供对联动部件60中的弹性复位元件的支撑,并且对后文将要描述的推杆61具有导向作用。
在该实施例中,联动部件60包括一个推杆61、一个复位弹簧64、以及一个偏心轮66。
推杆61具有一种三段式结构,即第一段61a、第二段61b、以及第三段61c。其中,第一段61a的横截面为大致矩形,且竖直方向的长度较短,其构成了推杆61的一个增大的头部。
第二段61b的横截面也为大致矩形,但是其横截面的各边的尺寸小于第一段61a相应各边的尺寸。特别地,第二段61b的前侧表面与第一段61a的前侧表面的间距较小或基本对齐。这样,就使得第一段61a的后侧表面明显突出于第二段61b的后侧表面,从而在第一段61a上形成一个向后突出的部分。一个具有适当直径的复位弹簧64可以从推杆61的第一段61a上套到第二段61b的周围。在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意识到,尽管第一段61a是推杆61上一个增大的头部,但其仍小于复位弹簧64的直径,因此在装配完毕后,复位弹簧64的上端将不会由第一段61a来限定。
第三段61c的横截面也为大致矩形,其横截面宽度与第二段61b的横截面宽度相同,但横截面长度大于第二段61b的横截面长度(这些矩形的横截面长度是指水平纵向方向的长度),并大于复位弹簧64的直径,也就是说,第三段61c的横截面形状是一个较为扁长的矩形。第三段61c的末端,即推杆61的末端,将穿过槽口25与偏心轮66的被压部分67相抵触。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此应该已经看出,槽口25的形状与第三段61c的横截面形状是基本匹配的,并且槽口25的横截面要略大于第三段61c的横截面。进一步地,在原始状态(即没有进行揿按操作的状态)时,第三段61c的上端面与直角支板26的上端面基本平齐,因此当推杆61整体向下运动时,直角支板26的上端面将支撑复位弹簧64的下端。
偏心轮66的一侧被固定在执行部件70上,或者偏心轮66可以与执行部件70的端部制成一个整体。这里,偏心轮66与执行部件70的连接或形成方式并不重要,只要偏心轮66能够直接驱动执行部件70转动即可。
偏心轮66的另一侧在一个转动中心(未示出)处与支撑部件22枢轴地相连。偏心轮66的接收推杆压力的被压部分67与所述转动中心之间存在偏移。优选地,被压部分67被设置成在原始状态时位于所述转动中心的水平后方。这种利用偏心轮结构与具有扁长末端的推杆相配合的传动方式,能够使揿按压力中较大部分的有效分力被用来实际驱动执行部件70旋转,而只有较少部分的压力分量作用于转动中心。这样,就减少了击物玩具100中执行部件70的转动中心处的摩擦,降低了相关元件的磨损,从而改善了用户操作的手感,并延长了击物玩具100的使用寿命。
上述支撑部件22、联动部件60,以及执行部件70组装完成后,就形成了图2B所示第一组件20。为了进一步完成击物组件100,还至少需要将组装好的第一组件20与第二组件40的各个部件进行装配,该装配过程如图3A所示。
第二组件40包括一个头部和上身部件(包括颈部),其由前壳体43a和后壳体43b结合而成,并在本文中被特别地称为揿按部件43。进一步地,第二组件40还可包括两个手臂部件44a和44b,它们固定地、枢轴地或者自锁转动地连接在揿按部件43的左右两侧。第二组件40还可包括一个具有保护头部41a的面部护具42等。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头部41a和上身41b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是一个整体(即揿按部件43),其接收用户的揿按动作,并共同向下运动。显然,这样的部件可以根据需要恰当地设计各部分的比例,不存在现有技术中击物玩具各部件尺寸比例不能协调或非常不好协调的问题。当然,这就需要本实用新型巧妙地设计第二组件40与第一组件20中的推杆61的传动关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揿按部件43的后壳体43b中特别地设置了具有复合功能的肋板,这些肋板在增加揿按部件43的整体强度的同时,还实现了与第一组件20中的推杆61的传动关系。
从图3A中可以看出,揿按部件43内的竖直对称中线上整体地延伸出一个竖直肋板,在此将其称为施压部分45。同时在揿按部件43内的水平横向上也整体地延伸出一个水平肋板,在此将其称为抬升部分46。施压部分45的末端与抬升部分46的中部相交。施压部分45在该相交处具有一个第一缺口47a,而抬升部分46在此也具有一个第二缺口47b。优选地,在抬升部分46的下表面上,靠近第二缺口47b两个侧边的位置处,分别向下延伸出两个压簧肋条49a和49b。这两个压簧肋条在水平纵向方向上,优选向前延伸至抬升部分46的侧边之外,最好足够地向前延伸,以致压住将要与之抵触的复位弹簧64;而且这两个压簧肋条也优选向后延伸,并且最后并入揿按部件43的后壳体43b的内壁中。此外,在揿按部件43的前壳体43a和后壳体43b的末端分别具有一个向内延伸的凸缘48。
在将装配好的第一组件20与第二组件40的各个部件进行装配时,要将推杆61的第一段61a的向后突出部分卡在第一缺口47a中,以使其位于施压部分45的末端和抬升部分46的上表面之间。推杆61的第二段61b将从第二缺口47b中穿过并向下延伸,而围绕在第二段61b周围的复位弹簧64的上端将与压簧肋条49的下表面抵触。优选地,应使复位弹簧64处于一定的预紧状态,因为这样可以使第二组件40在原始状态时相对于第一组件20具有向上运动的“趋势”,从而使揿按部件43下端的向内延伸的凸缘48与支撑部件22腰部上端向外延伸的凸缘21相抵触(这可以通过设计各部件或部分的简单尺寸关系来设置,本文对此类尺寸不予赘述)。这样的优选设置使第一组件20和第二组件40之间具有较紧的搭扣结合,不但保证了揿按部件43可以完全复位,而且可以使第一组件20和第二组件40之间的有效定位。装配好的第一组件20和第二组件40如图3B所示。
此外,在图1所示的击物玩具100中还包括一个待击物80,其被可分离地放置在执行部件70的前下方,且当揿按部件43被按下时,执行部件70将撞击待击物80,使其运动。待击物80优选为一个轻质物体,更优选地为一个球形物体,例如可以是由橡胶或塑料制成的空心球体,如微缩的足球或橄榄球。
特别地,第一组件20还可包括一个底座50,支撑部件22的末端被固定在该底座上。底座50通常具有一个较大的底部面积,以使固定在其上的支撑部件能够更平稳地放置在桌面或地面上。优选地,可以使该底座50的重量相对较大,以使击物玩具100具有更好的稳定性。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在底座50上放置待击物80,可以在该底座上表面设置一个用于放置待击物80的凹陷(该凹陷的边缘可以略凸出底座的上表面),从而避免待击物80发生不希望的滚动或位移。
或者,可以在底座50中设置一个专门用于调节待击物位置的调节机构55。图4A和图4B示出了具有这种调节机构的底座50。可以看出调节机构55具有一个置物部分51。该置物部分51上的一个凹陷52用于放置待击物80,而且置物部分51相对于底座50是可以沿水平纵向方向直线移动的,对其所处的各个位置可以定义为一个原始位置和至少一个与执行部件之间距离加长了的调节位置。用户可以通过将调节机构55抽出或压入底座50来调节待击物80与执行部件70之间的距离。调节机构55可以为各种形式,其具体结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或者容易实现的,在此不予赘述。
图5A和图5B分别示出了置物部分51处于原始位置和一个调节位置时,击物玩具100踢击待击物80的过程。当向下揿按击物玩具100的头部41a时,包括整个第二组件40将向下运动一个距离,并且同时使推杆61向下运动相同的距离。推杆61的末端将推动偏心轮66转动,以驱使执行部件70旋转,并使执行部件70最终撞击到待击物80上。
由于图5A中执行部件70与待击物80间的距离小于图5B中执行部件70与待击物80间的距离,因此图5A中执行部件70与待击物80的撞击点要低于图5B中执行部件70与待击物80的撞击点,所以从图中可以看出,图5A中待击物飞行的高度要高于图5B中待击物飞行的高度。
进一步地,执行部件70可以分为两部分,即模仿人类大腿的上侧部分72和模仿人类小腿及脚的下侧部分74。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下侧部分74是可绕上侧部分72的末端自锁地在一定范围内转动的。这里,所谓自锁转动是指,当下侧部分74被手动地绕上侧部分72的前端转动到某些特定位置或任意位置时,下侧部分74可以在这些位置处与上侧部分72保持相对固定。各种可用的自锁转动连接方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悉的,因此本文对于自锁转动连接的具体机构不予赘述。图6A-图6C是下侧部分74相对于上侧部分72分别处于正直位置、右45°击球位置、左45°击球位置时的状态。
图6B是图1所示击物玩具的另一个正视图,其中执行部件处于右45°击球的位置;
图6C是图1所示击物玩具的又一个正视图,其中执行部件处于左45°击球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可以为击物玩具100提供一个目标器(未示出),从而增添游戏的互动性。例如,该目标器可以被制成足球球门或橄榄球球门的形式,并被间隔地放置在执行部件70的前方一定距离处,以便用户可以瞄准这样的目标器,操作击物玩具100将待击物80击入目标器中或击到目标器上。
虽然本文示出和描述了一些示例性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直接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其他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也应被认为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例如,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击物玩具在总体形状上可以模仿各种卡通角色造型,或者该击物玩具可以为任何外形,只要其具有一个接收用户揿按动作的第二组件和一个包括可运动执行部件的第一组件即可。

Claims (26)

1.一种机械式击物玩具,其包括一个具有支撑部件的第一组件以及一个安装在所述支撑部件上、并具有一个揿按部件的第二组件,所述揿按部件用以接收用户的揿按动作,以驱动所述第一组件中的联动部件,从而驱动所述第一组件中的执行部件转动,所述机械式击物玩具的特征在于所述联动部件包括:
一个推杆,其第一段的上表面与所述揿按部件中的施压部分相抵触;以及
一个直接驱动所述执行部件转动的偏心轮,其在一个转动中心处与所述支撑部件枢轴地相连,所述偏心轮具有一个偏离所述转动中心的被压部分,该被压部分与所述推杆的末端相抵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式击物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揿按部件的外形模仿了人类的头部、颈部和上身。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式击物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手臂部件,所述至少一个手臂部件连接在所述揿按部件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式击物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揿按部件由两个相配合的壳体结合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式击物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的外形模仿了人类的腰部、臀部和一条固定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械式击物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由两个相配合的壳体结合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械式击物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部件包括一个模仿人类大腿的上侧部分和一个模仿人类小腿及脚的下侧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式击物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部件进一步包括一个弹性元件,用于使所述揿按部件和所述推杆复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式击物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揿按部件进一步包括一个抬升部分,其上表面与所述推杆的第一段的下表面相抵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机械式击物玩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施压部分是所述揿按部件内表面中延伸出的一块竖直肋板;
所述抬升部分是所述揿按部件内表面中延伸出的一块水平肋板;且
所述竖直肋板的末端与所述水平肋板的中部相交,所述竖直肋板在所述相交处具有第一缺口,所述水平肋板在所述相交处具有第二缺口。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机械式击物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部件进一步包括一个弹性元件,用于使所述揿按部件和所述推杆复位。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机械式击物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是一个弹簧。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机械式击物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还包括一个第二段和一个第三段,其中
所述第一段的横截面为矩形,其构成了所述推杆的一个增大的头部;
所述第二段的横截面为矩形,其横截面各边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段相应各边的尺寸,且所述第一段后侧表面突出于所述第二段的后侧表面,从而在所述第一段上形成一个向后突出部分;
所述第三段的横截面为矩形,其横截面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段的横截面长度,所述第三段的末端为所述推杆的末端;且
所述弹簧围绕在所述第二段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机械式击物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段的横截面长度大于所述弹簧的直径。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机械式击物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位于所述第一缺口中,且所述第二段从所述第二缺口中穿过并向下延伸。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机械式击物玩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水平肋板的下表面上,分别靠近所述第二缺口两个侧边的位置处向下延伸出两个压簧肋条,且所述弹簧的上端与所述压簧肋条的下表面抵触。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机械式击物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具有向上延伸的支板,至少在所述推杆向下运动时,所述弹簧的下端与所述支板的上表面相抵触。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式击物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轮的被压部分位于所述推杆的末端的下方,并且被设置成在原始状态时位于所述转动中心的后方。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机械式击物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轮的被压部分被设置成在原始状态时位于所述转动中心的水平后方。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机械式击物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轮的被压部分是一个沿水平横向方向连接在所述偏心轮上的杆。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机械式击物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轮的被压部分是从所述偏心轮上沿水平横向方向延伸出的一个凸出物或杆。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式击物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件包括一个底座,所述支撑部件的末端被固定在所述底座上。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机械式击物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具有一个凹陷,用于放置待击物。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机械式击物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一个调节机构,其具有一个用于放置待击物的置物部分,且在所述置物部分相对于所述底座是可移动的。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机械式击物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部分上具有一个凹陷,用于放置所述待击物。
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式击物玩具,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个被间隔地放置在所述执行部件前方的目标器。
CNU2005201294846U 2005-10-21 2005-10-21 机械式击物玩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887391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5201294846U CN2887391Y (zh) 2005-10-21 2005-10-21 机械式击物玩具
US11/582,713 US20070093174A1 (en) 2005-10-21 2006-10-18 Mechanical striking toy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5201294846U CN2887391Y (zh) 2005-10-21 2005-10-21 机械式击物玩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887391Y true CN2887391Y (zh) 2007-04-11

Family

ID=379859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520129484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887391Y (zh) 2005-10-21 2005-10-21 机械式击物玩具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070093174A1 (zh)
CN (1) CN2887391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94923A (zh) * 2013-02-08 2015-10-21 孩之宝公司 玩偶组件
CN106325302A (zh) * 2015-06-17 2017-01-11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移动物体位置跟踪平台、跟踪装置及跟踪方法
CN115066283A (zh) * 2020-03-10 2022-09-16 乐高公司 具有按钮系统的玩具小雕像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705852A1 (de) * 2011-12-09 2013-06-14 Limmat Produkt Gmbh Fussball-Spielgerät.
US11179625B2 (en) * 2018-08-08 2021-11-23 Craig M. Bauer Flick football game and method of playing
US20230293976A1 (en) * 2022-03-17 2023-09-21 Edwin Barahona Futball/soccer action board g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11616A (en) * 1972-10-05 1975-10-14 Raymond H Pelfrey Toy field goal kicker
US4085540A (en) * 1975-09-11 1978-04-25 Hans Ebbe Ingevar Jernstrom Mechanical toy athlete
US4182076A (en) * 1978-02-17 1980-01-08 Mattel, Inc. Animated doll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94923A (zh) * 2013-02-08 2015-10-21 孩之宝公司 玩偶组件
CN106325302A (zh) * 2015-06-17 2017-01-11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移动物体位置跟踪平台、跟踪装置及跟踪方法
CN115066283A (zh) * 2020-03-10 2022-09-16 乐高公司 具有按钮系统的玩具小雕像
CN115066283B (zh) * 2020-03-10 2024-04-19 乐高公司 具有按钮系统的玩具小雕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70093174A1 (en) 2007-04-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887391Y (zh) 机械式击物玩具
JP5143920B2 (ja) 遊技機構を備えたボールゲーム玩具
US9636541B1 (en) Heel-lifting elliptical machine
US5800313A (en) Skiing exercise apparatus
CN1374638A (zh) 具有高度可控制踏板的键盘乐器
CN206240019U (zh) 一种便携式网球发球装置
CN106373553A (zh) 电钢琴键盘
CN201166968Y (zh) 鼓具踏板结构改良
CN202637986U (zh) 一种互动玩具
CN201020204Y (zh) 具加大摆动轨迹的椭圆机结构
CN2621463Y (zh) 足球鞋
CN201147634Y (zh) 机械式玩具
CN208574188U (zh) 乒乓球可变旋转、落点的自练回弹板
CN202497661U (zh) 便携式滚珠平衡趣味健身踏板
CN2845860Y (zh) 毽球以及毽球拍
CN217340055U (zh) 一种互动击打玩具
CN2638794Y (zh) 一种童用或玩具棒球发球器
CN211795502U (zh) 一种新型婴儿游戏垫
CN201701705U (zh) 增加击球弹力效果的高尔夫球杆及其杆头
CN210179197U (zh) 一种学习机玩具的固定装置
CN201132069Y (zh) 击物玩具
CN101658728A (zh) 悬设式游戏脚踏板机构
CN202637969U (zh) 一种玩具方向盘
JP2504056Y2 (ja) もぐら叩きおもちゃ
CN203196207U (zh) 一种电动跑步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411

Termination date: 2013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