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880883Y - 蒸汽发生器 - Google Patents

蒸汽发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880883Y
CN2880883Y CN 200620003906 CN200620003906U CN2880883Y CN 2880883 Y CN2880883 Y CN 2880883Y CN 200620003906 CN200620003906 CN 200620003906 CN 200620003906 U CN200620003906 U CN 200620003906U CN 2880883 Y CN2880883 Y CN 2880883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landria
steam
shell body
baffle plate
steam gene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2000390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礼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062000390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880883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880883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880883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蒸汽发生器,其包含一呈扁形的外壳体,以及一置于外壳体内的加热体,加热体外侧的凸缘插装于外壳体的凹槽,形成加热体悬置于外壳体内,并且外壳体端面设有密封环而与加热体相应面贴靠,提供防水气密功能,而外壳体底部设置喷出口,加热体在中心设置一汽室,汽室底部与喷出口相通,外壳体内侧与加热体的本体外侧间的空隙,其下侧区域形成供水进入的容水道,上侧区域则为相通汽室的回流道,用以回流道、汽室、喷出口的多弯道迂回流路,在引水进入容水道受加热体加热,蒸汽进入回流道、汽室,转而经喷出口喷出形成蒸汽,途中延迟水、蒸汽停留时间,加强多次加热加压而提升蒸汽产生效率。

Description

蒸汽发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汽发生器,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蒸汽清洗机或是蒸汽熨斗,用以产生高温高压的蒸汽的蒸汽发生器。
背景技术
由蒸汽清洗机是用来清洗的器具,蒸汽清洗机是利用内装的水箱透过泵浦加压,将水推送到一蒸汽发生器进行加热,使水因为加热沸腾产生的蒸汽送到设定出处,帮助加湿及高温杀菌而能清洗去污,不仅如此,蒸汽熨斗还运用蒸汽发生器,利用喷出的蒸汽加速熨衣平整的效果。
本设计人曾为突破习见的蒸汽发生器存在的问题,而提出一件实用新型专利,其授权公告号是CN2663806Y的《具二次加热的蒸汽发生器》[下称参照前案]。参照前案技术内容是在坚固的外壳体之内,依其内容室容置加热体而形成数个容室及一汽室,使进入蒸汽发生器的水受加热体加热而作内、外二次的多段式依序加热,配合各容室之间的缺口及流道,提供渐次加热加压效果,提升蒸汽使用效果。
但是参照前案于内部的加热体一端与外壳体相应的内端面呈面接触,并且邻近汽室以及水气回流的容室,所以均为金属硬质的加热体与外壳体,在面接触位置缺乏气密性防水功能,较易发生容室的水渗进蒸汽出口的汽室流道,以致降低蒸汽的温度,并且喷出的蒸汽也恐怕会包含水气,降低蒸汽高温高压的效果。
参照前案系制成圆筒型态,体积占用空间较大,以致容置蒸汽发生器的机壳体积也需要相对加大,不符合轻便使用的趋势。
此外,由于供水、蒸汽流通的容室至汽室的通道,由外侧朝中心方向,流道型态较无回迂性而较单纯,并且与容室、汽室相通的横孔,其与汽室一端喷出蒸汽的喷出孔距离很长,汽室的内径远较容室的内径为大,故推进蒸汽的压力需要更大,因此在此处产生束缩膨胀效果多有失色,欲产生高压的蒸汽效果不如预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提供一种蒸汽发生器,使其提供体积更小,并且多向迂回弯道的流道形式,延迟蒸汽喷出时间,让蒸汽在有限空间内提高温度与压力,产生更佳的蒸汽效率功能。
为了可达到前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运用的技术手段包含有:
一为扁形的外壳体,其具有一断面呈U形的本体,本体内具一内容室,内容室内侧壁凹设数道凹槽,至少有二道凹槽分别位于内容室两对称处,本体底部设置一喷出口,外壳体在开口端周缘设有挡板,挡板上安装一密封环;
一用以安装于外壳体内容室的加热体,其具有相应外壳体形态对称缩小、可发热的本体,本体一端具有一用以与密封环相应贴合的挡板,两挡板呈固定结合,本体相应外壳体的凹槽而突设凸缘而用以对准插入,凸缘一处凹设缺口,挡板下侧设置有一道位于本体下侧的进水孔,本体中心设置一道汽室,该汽室底部与喷出口对准形成相通,并且外壳体内侧与加热体的本体外侧间的空隙,并且位于凸缘的下侧系形成相通进水口的容水道,位于上侧的空隙系为相通于缺口、汽室的回流道。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和有益效果。
1、外壳体与加热体俱为扁形体,空间体积较以往为小,可以适用多种机壳形态,让产品体积更为小巧轻便。
2、加热体的汽室及喷出口、回流道的流道形态不仅在径向、轴向改以迂回多弯道形式,以延迟蒸汽停留在加热体内的时间,在有限空间提供更多次的反复加热循环,以及缩限喷出口口径而改变流速截面积,强化蒸汽产生更高温、高压的效能。
3、外壳体与加热体之间设置密封环而加强气密性,并且远离加热体的发热热源位置,避免密封环易受热气而熔融,增长使用寿命,更加强气密防水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加热体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壳体、加热体立体组件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壳体、加热体组合侧视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壳体、加热体组合上视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壳体、加热体组合端面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端面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图7较佳实施例的侧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加以说明:
请一并参看图1、2,本实用新型显示的蒸汽发生器较佳具体实施例,包含一外壳体10、一加热体20,而加热体20系设置于外壳体10内。
请再一并参照图1、3、4所示,呈扁椭圆状的外壳体10具有一断面呈U形的本体11,本体11内具有一内容室12,内容室12内侧壁沿轴向凹设数道凹槽121,并且至少有二道凹槽121分别位于内容室12两对称处,本体11底部设置一喷出口13,喷出口13较佳位置是较接近本体11的开口处,喷出口13可配合安装一于中央穿设有喷孔141的喷头14,以及
外壳体10在开口端周缘朝外延伸一段挡板15,挡板15上凹设一环槽151,用以环槽151嵌装一密封环16,而挡板15周侧具有呈螺孔状的装配孔152。
而加热体20具有一较外壳体10体积形态对称缩小的扁椭圆形的本体21,本体21一端具有一挡板22,本体21除了挡板22的周侧,且相应外壳体10的凹槽121而突设凸缘211,用以凸缘211可对准凹槽121插入,凸缘211如图2、5所示,在一处凹设有缺口212,以供水可以经此循环,而本体21内设有发热体213,而挡板22上对应装配孔152设有圆孔状的装配孔221,以及对应连接发热体213的导电接头214,俾通电之后,电力传导至发热体213,供其产生热量,以及
挡板22下侧设置有一道位于本体21下侧的进水孔23,进水孔23可配合一套装有防水环232的进水头231由螺纹接合予以封闭,本体21由挡板22方向朝中心沿轴向设一道深槽状汽室24,汽室24在挡板22的开口处,配合一无头式的螺栓241接合封闭,并且汽室24与本体21顶侧横向连通一连通道242,底侧则设置一与喷出口13对准的阀口243,让喷头14螺纹接合在阀口243并占据喷出口13位置,使喷孔141能连通汽室24与外壳体10的外界,并且连通道242与喷头14位置有一轴向位差。
外壳体10与加热体20的安装,利用凹槽121供凸缘211对准插入,形成挡板22、15两相靠合,让装配孔152、221对准而供螺栓(图中未示)螺锁接合,固定结合外壳体10与加热体20,密封环16迫贴于挡板22,确保外壳体10与加热体20的接合具有极佳的防水性,又不受加热体20温度显著的影响而轻易熔融;
并且如图4、6所示,在外壳体10内侧与加热体20的本体21外侧间的空隙,并且位于凸缘211的下侧系形成相通进水口23的容水道30,位于上侧的空隙则为相通于连通道242、缺口212的回流道31,因此外壳体10与加热体20由凸缘211与凹槽121的结合,支持外壳体10与加热体20之间形成回流道31与容水道30的空间;而整体如图1所示的扁椭圆状,可有效缩减体积,减少机壳容纳蒸汽发生器的空间。
实施时,请参看图4、5、6,导电接头214通电之后,而水经由泵浦抽出经由进水头231进入进水口23、容水道30,水在容水道31被发热体213加热而至高温沸腾,水蒸汽便沿凸缘211循环而至缺口212位置,由于水是顺应地心引力往下流,而回流道31是在上方,因此水必然加热到高温才会让蒸汽往上流窜,这段时间也受到本体21的加热作用,当蒸汽流至回流道31,再经连通道242进入汽室24,蒸汽在汽室24流动一段轴向距离,受到加热体20的发热体213加热温度,形成蒸汽再度被加热,最后由小孔道的喷孔141喷送出去,由流道截面积的变化而加大压力,形成高温高压的蒸汽供使用。
图7、图8则显示再一种较佳实施例,其与前一较佳实施例的差异,在于外壳体10与加热体20之间,可另外加装一中介加热体40。中介加热体40形状与外壳体10、加热体20相同,尺寸大小位于两者之间,即中介加热体40外侧设有凸缘41,用以插装于外壳体10的凹槽121,而内侧壁则设有凹槽411,用以供加热体20的凸缘211插装进入,而中介加热体40设有发热体42,中介加热体40一端设有挡板44,挡板44外端设有与发热体42连接的导电接头421,中介加热体40相应供喷头14安装亦设有对应的穿孔45,中介加热体40沿轴向设置数个通孔43,至少一通孔43系对准连通道242;
因而于外壳体10内侧壁与中介加热体40外侧之间的下侧空隙形成容水道30,位于上侧空隙则为回流道31,中介加热体40内侧壁与加热体20外侧之间的空隙,形成内流道32,内流道32由通孔43与回流道31、容水道30相通;
喷头231让水引进入容水道30后,通过中介加热体40的加热作用而使蒸汽及一部份的水,经通孔43进入内流道32,而加热体20的加热作用,让内流道32的水及蒸汽再度被加热,接着经由如图2所示的缺口212进入内流道32上方,同理,部份由容水道30高温蒸发的蒸汽经由回流道31、通孔43也进入了内流道32,最后经由连通道42进入汽室24、喷头14喷送出高温高压的蒸汽。
本实用新型前述的较佳实施例说明了藉由中介加热体40而使水、蒸汽再次循环加热与加压功能,延迟蒸汽喷出的时间,提升蒸汽的温度与压力,提升蒸汽产生效率;并且让外壳体10受热的影响更低,因此影响包覆蒸汽发生器机壳的温度因素大幅降低,进一步提高机壳的使用寿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9)

1.一种蒸汽发生器,包括有一个外壳体和一用以安装于外壳体内容室的加热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一个外壳体为扁形,其具有一断面呈U形的本体,本体内具一内容室,内容室内侧壁凹设数道凹槽,至少有二道凹槽分别位于内容室两对称处,本体底部设置一喷出口,外壳体在开口端周缘设有挡板,挡板上安装一密封环;
所述的一用以安装于外壳体内容室的加热体,其具有相应外壳体形态对称缩小、可发热的本体,本体一端具有一用以与密封环相应贴合的挡板,两挡板呈固定结合,本体相应外壳体的凹槽而突设用以对准插入的凸缘,凸缘一处凹设缺口,挡板下侧设置有一道位于本体下侧的进水孔,本体中心设置一道汽室,该汽室底部与喷出口对准形成相通,并且外壳体内侧与加热体的本体外侧间的空隙,并且位于凸缘的下侧形成相通进水口的容水道,位于上侧的空隙为相通于缺口、汽室的回流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体在汽室底部设置一道阀口,与外壳体的喷出口相通,在此处安装一于中央穿设有喷孔的喷头;而加热体的挡板设有圆孔状的装配孔,外壳体的挡板对应设有螺孔状的装配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体的本体内设有发热体,挡板上对应连接发热体而设置导电接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孔配合一套装有防水环的进水头藉螺纹接合予以封闭;而加热体的汽室延伸至挡板的开放处,开放处安装一无头式的螺栓予以接合封闭。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顶侧横向连通至汽室而设置一连信道,连信道相通回流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信道与喷出口的位置有一轴向位差,喷出口接近进水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与加热体之间另外加装一可发热的中介加热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介加热体外侧设有用以插装于外壳体的凸缘,内侧壁设有用以供加热体的凸缘插装进入的凹槽,中介加热体相应喷出孔而设有对应的穿孔,沿轴向设置数个通孔,而至少一通孔对准连通道,用以在外壳体内侧壁与中介加热体外侧之间的下侧空隙形成容水道,位于上侧空隙则为回流道,中介加热体内侧壁与加热体外侧之间的空隙形成内流道,内流道经通孔与回流道、容水道形成相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介加热体一端设有挡板,中介加热体内设有发热体,挡板外端设有与发热体连接的导电接头。
CN 200620003906 2006-02-10 2006-02-10 蒸汽发生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880883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003906 CN2880883Y (zh) 2006-02-10 2006-02-10 蒸汽发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003906 CN2880883Y (zh) 2006-02-10 2006-02-10 蒸汽发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880883Y true CN2880883Y (zh) 2007-03-21

Family

ID=378807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20003906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880883Y (zh) 2006-02-10 2006-02-10 蒸汽发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880883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87394B (zh) * 2008-10-08 2010-06-02 浙江华光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蒸汽发生器
CN106149337A (zh) * 2016-08-26 2016-11-23 莱克电气绿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发热锅组件
CN106402823A (zh) * 2016-08-26 2017-02-15 莱克电气绿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发热锅组件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87394B (zh) * 2008-10-08 2010-06-02 浙江华光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蒸汽发生器
CN106149337A (zh) * 2016-08-26 2016-11-23 莱克电气绿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发热锅组件
CN106402823A (zh) * 2016-08-26 2017-02-15 莱克电气绿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发热锅组件
CN106149337B (zh) * 2016-08-26 2019-01-11 莱克电气绿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发热锅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880883Y (zh) 蒸汽发生器
CN101191612A (zh) 用于家用电器的蒸汽形成方法及装置
EP3306187B1 (en) Steam hea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use in steam mop
CN111557587B (zh) 一种蒸汽低排量蒸箱
CN204192330U (zh) 蒸汽发生系统及具有其的蒸汽烤箱
CN208447309U (zh) 蒸汽发生器及蒸汽式烤箱
CN105716059A (zh) 蒸汽发生器系统及控制方法、家用电器
CN201731467U (zh) 一种高温蒸汽发生器
CN205505409U (zh) 一种即热电热水器内胆
JP3122060U (ja) 蒸気発生手段
KR20140037559A (ko) 잠열 열교환기용 순환수 연결부재
CN208859609U (zh) 一种钣金式分气管
CN215502453U (zh) 一种节能蒸烤烹饪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蒸烤烹饪装置
CN104456502B (zh) 一种蒸汽发生器
CN206637618U (zh) 一种燃烧器
CN202709464U (zh) 液体加热器的水汽排放装置
CN201888704U (zh) 一种嵌入式电蒸箱的蒸汽产生机构
CN103133349B (zh) 双转子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和热泵热水器
CN208598145U (zh) 一种电蒸炉的气道散热组件
CN204573243U (zh) 一种通用电磁阀
CN219995567U (zh) 一种电磁导热油锅炉
CN205351269U (zh) 蒸汽发生器系统及家用电器
CN212619282U (zh) 一种带有中空隔层的热水器发热体
CN210689233U (zh) 一种加热炉的加热机构
CN219206529U (zh) 一种具有蒸功能的烹饪内胆结构及烹饪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321

Termination date: 2013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