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879087Y - 联箱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联箱换热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879087Y CN2879087Y CN 200620101836 CN200620101836U CN2879087Y CN 2879087 Y CN2879087 Y CN 2879087Y CN 200620101836 CN200620101836 CN 200620101836 CN 200620101836 U CN200620101836 U CN 200620101836U CN 2879087 Y CN2879087 Y CN 2879087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exchanger
- header
- tubular heat
- smoke
- wa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一种适合于小型饱和蒸汽锅炉配用的逆流联箱换热器,包括列管换热器,其特征是:列管换热器的壳体上还设有左右联箱,联箱上设有联箱排污接管,联箱的前端与换热器主体前端的壳体连通,联箱上分别开有水冷壁管孔、下降管孔、后联箱接孔,换热器后端设有集烟箱。左右联箱与壳体的连通位置高于列管换热器的水平中心线,且左右联箱以列管换热器纵向中心线相对称安装,列管换热器顶部与左右联箱顶部的垂直距离小于或等于150毫米。集烟箱的外端部设有出烟接管。本实用新型由于在列管换热器上增设了左右联箱,使换热器内的水不与锅筒内的水直接发生对流交换,因而提高了两者的水温差更有利于尾部烟气的热量吸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锅炉附件。具体地说是一种适合与小型饱和蒸汽锅炉配用的逆流换热装置。
背景技术
对一般饱和蒸汽的卧式快装锅炉而言,烟气从炉膛进入锅筒烟管、再经水冷壁管换热后排出炉外,其排出的烟气温度必然高于锅筒内饱和蒸汽的温度。为此,人们采用省煤器来回收余热。省煤器是一种外置式换热设备。它可以回收一定的热能,但总体效率不高。与锅炉配用还要增加锅炉的占地面积。
相对于一般饱和蒸汽的卧式快装锅炉,目前还出现了卧式双层炉排反烧锅炉。如本人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510049381.3中提出了一种具有新颖结构的卧式双层炉排反烧锅炉,其采用了独立的燃烧室、高温烟室和逆流换热方式等技术,提高了煤的燃尽率、降低了排烟温度和烟尘含量,从而大幅度提高了锅炉的热效率,与老锅炉相比具有了特别好的节能环保效果。其结构由锅筒、水冷壁管、下降管、前后棚管及燃烧室等构成,锅筒搁置在锅炉上方,其内部置有轴向烟管;锅筒的前方、前端下方及底部分别设有燃烧室、高温烟室和换热腔室,三室除必须的通道(如烟道)外均由炉墙隔离。
它的燃烧室位于锅炉最前方,由炉墙隔离成一个独立的室,其顶部置有空气入口,向下依次设有水管炉排、铸铁炉排,水管炉排上方开有炉门,水管炉排与铸铁炉排间开有拨火门,铸铁炉排下方除开有排渣口外,还设有一个与高温烟室互通的进烟孔,高温烟室内布有水管受热面;水管炉排经高温烟室内的前棚管、下降管与锅筒构成一个换热回路。换热腔室也是一个独立的腔室,上部为锅筒,下部为列管式换热器,列管式换热器内置有轴向烟管。锅筒与列管换热器间由多根对流管、水冷壁管、下降管连接;列管换热器上设有进水管,其后端设出烟管。工作时,空气从炉顶空气入口送入,提供燃烧室燃烧所需的氧气,燃烧后的高温烟气经进烟孔进入高温烟室,与高温烟室中的受热面换热后,经锅筒烟管后再进入换热腔室,然后再进入列管式换热器内的烟管,最后从出烟口排出炉外。但该锅炉还是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改进之处,炉内没有完全解决排出烟气的余热利用问题,炉内下降管、对流管与列管换热器直接连通造成列管换热器内水温升高,使尾部烟气和换热器内水的温差降低,而影响换热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适合于内置在逆流换热饱和蒸汽锅炉中的换热装置。此类锅炉配用该换热装置后具有尾部排放烟气烟温低、热损失少和热效率高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联箱换热器,包括列管换热器,列管换热器由壳体、烟管,进水接管、排污接管组成,烟管轴向设置在壳体内部,进水接管设在后部壳体上,其特征是:列管换热器的壳体上还设有左右联箱,联箱上设有联箱排污接管,联箱的前端与换热器主体前端的壳体连通,联箱上分别开有水冷壁管孔、下降管孔、后联箱接孔,换热器后端设有集烟箱。
进水接管的接口位于列管换热器后端右侧的水平中心线上。
左右联箱与壳体的连通位置高于列管换热器的水平中心线,且左右联箱以列管换热器纵向中心线相对称安装,列管换热器顶部与左右联箱顶部的垂直距离小于或等于150毫米。
集烟箱的外端部设有出烟接管。
具体实施时,集烟箱外端部设有出烟接管。
本实用新型联箱换热器的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联箱换热器与申请号为200510049381.3中提出的锅炉中列管换热器相比,通过换热器与左右联箱连接,再经联箱上的管孔分别与连接锅筒的管道连接,从而使换热器内的水不与锅筒内的水直接发生对流交换,其结果使列管换热器与锅筒内的水具有相对较高的水温差,因此,流经本列管换热器烟管的烟温与列管换热器内的水温也相应地具有了较高的温差,从而更有利于尾部烟气的热量吸收,排出的烟温更低,进而实现了热效率更高、热损失更低的目的。另外,在联箱换热器的联箱上开有不同管道接口,因此可以方便地与各种接管进行装配、焊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示意图。
图中:1、壳体,2、右联箱,3、左联箱,4、水泠壁管孔,5、下降管孔,6、后联箱接管孔,7、排烟接管,8、进水接管,9、烟管,10、烟管口,11、联箱排污接管,12、排污接管,13、集烟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附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联箱换热器实施例,包括壳体1、烟管9,进烟口10,进水口8,其特征在于其壳体1上设有左右联箱2、3,联箱与壳体连接,前端相通,联箱上开有水冷壁管孔4、下降管孔5、后联箱接管孔6。壳体1内设有烟管9,烟管9轴向位于壳体内部,并汇集于集烟箱13,集烟箱13与排烟口7相通;所说的进水接管8设在壳体1的后端。
如图所示,壳体1和烟管9组合成为列管换热器。列管换热器起到一个省煤器的作用。由于烟管9设在壳体1内,烟管9前端为进烟口10,后通集烟箱13。使用时,水从进水接管8注入,沿壳程向前流动,烟气从进烟口10进入烟管9内向后流动,两者进行逆流换热。
本装置左右联箱从前端接入壳体1,当其安装到锅炉内,将左右联箱上各个设置的水泠壁管孔4,下降管接孔5,后联箱接管孔6分别与锅炉的水冷壁管、下降管、后联箱焊接连通后,锅炉运行时就会形成烟气通路与水通路逆向流动换热的工作状态。换热时,锅筒内的水不与列管换热器内的水直接对流(而专利申请号200510049381.3中是直接对流的),从而克服了无联箱的缺陷。同时,通过水泠壁管、下降管与联箱构成一个水循环回路。因此,有效保证了列管换热器内的水处于低温状态。
具体实施时进水接管8的接口位于列管换热器后端右侧的水平中心线上,以避免产生斜接口,并使接管的长度最短。
为保证后联箱的安装和左右水冷壁管、下降管的长度一致,具体实施时,左右联箱2、3与壳体1的连通位置高于列管换热器的水平中心线,且左右联箱2、3以列管换热器纵向(图2中的竖直向)中心线相对称安装,列管换热器顶部与左右联箱2、3顶部的垂直距离小于或等于150毫米。
排烟接管7可直接与换热器上的集烟箱13连接,也可不直接连接。
Claims (4)
1、一种适合于逆流换热锅炉配用的联箱换热器,包括列管换热器,列管换热器由壳体(1)、烟管(9),进水接管(8)、排污接管(12),烟管(9)轴向设置在壳体(1)的内部,进水接管(8)设在后部壳体(1)上,其特征是:列管换热器的壳体(1)上还设有左右联箱(2,3),联箱上设有联箱排污接管(11),联箱的前端与列管换热器前端的壳体(1)连通,联箱上分别开有水冷壁管孔(4)、下降管孔(5)、后联箱接管孔(6),列管换热器后端设有集烟箱(1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联箱换热器,其特征是:进水接管(8)的接口位于列管换热器后端右侧的水平中心线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联箱换热器,其特征是:左右联箱(2,3)与壳体(1)的连通位置高于列管换热器的水平中心线,且左右联箱(2,3)以列管换热器纵向中心线相对称安装,列管换热器顶部与左右联箱(2,3)顶部的垂直距离小于或等于150毫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联箱换热器,其特征是:集烟箱(13)的外端部设有出烟接管(7)。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620101836 CN2879087Y (zh) | 2006-03-15 | 2006-03-15 | 联箱换热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620101836 CN2879087Y (zh) | 2006-03-15 | 2006-03-15 | 联箱换热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879087Y true CN2879087Y (zh) | 2007-03-14 |
Family
ID=378615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620101836 Expired - Lifetime CN2879087Y (zh) | 2006-03-15 | 2006-03-15 | 联箱换热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879087Y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467991C (zh) * | 2006-03-15 | 2009-03-11 | 华元新 | 联箱换热器 |
-
2006
- 2006-03-15 CN CN 200620101836 patent/CN2879087Y/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467991C (zh) * | 2006-03-15 | 2009-03-11 | 华元新 | 联箱换热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635844B (zh) | 转底炉烟气余热锅炉系统 | |
CN2879087Y (zh) | 联箱换热器 | |
CN104501397A (zh) | 一种膜式水冷壁复合回水冷凝式天然气热水锅炉 | |
CN1314922C (zh) | 卧式双层炉排反烧锅炉 | |
CN100467991C (zh) | 联箱换热器 | |
CN2807014Y (zh) | 立式水冷旋涡内分离循环流化床锅炉 | |
CN201074840Y (zh) | 卧式水火管双炉排反烧锅炉 | |
CN2773549Y (zh) | 卧式双层炉排反烧锅炉 | |
CN206724466U (zh) | 一种保热的节能环保锅炉 | |
CN2909008Y (zh) | 卧式双层炉排反烧式锅炉 | |
CN2286278Y (zh) | 单锅筒纵置式旁通烟道后倾斜往复炉排燃型煤锅炉 | |
CN205481730U (zh) | 压火节能增效燃煤锅炉 | |
CN2660397Y (zh) | 气化燃烧环保锅炉 | |
CN205664380U (zh) | 一种新型高效生物质热水锅炉 | |
CN2669012Y (zh) | 内除尘水煤浆锅炉 | |
CN100414170C (zh) | 卧式双层炉排反烧式锅炉 | |
CN204986987U (zh) | 一种锅壳式火管循环流化床锅炉 | |
CN2269560Y (zh) | 强制循环角管式热水锅炉 | |
CN201289219Y (zh) | 高效节能内除尘手烧锅炉 | |
CN101354128B (zh) | 高效节能内除尘手烧锅炉 | |
CN214581029U (zh) | 一种单锅筒四回程燃生物质角管锅炉 | |
CN100561041C (zh) | 一种大型自然循环水管锅炉 | |
CN203687350U (zh) | 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海水锅炉 | |
CN219713333U (zh) | 热管省煤器 | |
CN2839891Y (zh) | 逆燃折流式列管换热器热水锅炉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90311 |
|
C25 |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