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863885Y - 复合型止水带 - Google Patents

复合型止水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863885Y
CN2863885Y CN 200520142671 CN200520142671U CN2863885Y CN 2863885 Y CN2863885 Y CN 2863885Y CN 200520142671 CN200520142671 CN 200520142671 CN 200520142671 U CN200520142671 U CN 200520142671U CN 2863885 Y CN2863885 Y CN 2863885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tility
model
matrix
waterstop
concre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2014267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庆国
冯国玉
郭德友
马永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ongxiang Rubber &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ongxiang Rubber &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ongxiang Rubber &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ongxiang Rubber &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52014267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863885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863885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863885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型止水带,包括带体状弹塑性基体,设置在基体两侧的注浆孔、维护孔、波浪型钢边和设置在基体中部的伸缩孔。本实用新型通过波浪状钢边设计,使止水带与混凝土更好的结合为一体。通过设置可重复注浆的维护孔,使止水带具备多次维护注浆功能,彻底解决漏水问题。通过伸缩孔,特别是桥形伸缩孔的技术方案,使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变形量要求较大的工程应用。本实用新型适合应用于桥涵、隧道、地下工程、水电站等现浇混凝土施工缝、变形缝的密封,与混凝土咬合更加紧密,适应大的变形,可注浆修补,可多重维护,具有重复注浆、全面维护、防水面积增加、施工便捷、低成本的特点。

Description

复合型止水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设置于桥涵、隧道、水电站等现浇混凝土施工缝、变形缝用止水带,尤其涉及一种与混凝土咬合更加紧密、可多重维护修补、适应大变形的复合型止水带。
背景技术
在桥涵、隧道、水电站等现浇混凝土施工中,一般会设置变形缝、沉降缝或施工缝,以便在热胀冷缩过程中不至于损坏混凝土主体。为避免水通过变形缝、沉降缝或施工缝的渗透,需要在这些施工缝、变形缝间使用止水带,达到防渗水、止漏水的目的。止水带的基本要求是要具有防水,与混凝土粘贴密实、不透水,具有伸缩性和可长期使用。
现有技术的止水带大多采用橡胶或塑料制成的片状带体,上下表面设置多个凸条,用以与混凝土有很好的固定和延长水的渗透路径,达到止水的目的。但这类现有技术的止水带在不同施工环境、建筑材料和地理条件的复杂因素下,其作用和效果不甚理想,归纳起来存在下述技术缺陷:
(1)由于混凝土施工环境复杂,止水带为软体材料,其固定位置有很大的随意性,止水带表面上的凸条有时难以起到与混凝土较好固定的作用。现有技术中只有一种钢边橡胶止水带,其中钢板采用平直钢板,中间橡胶部分较平滑,其缺点是平直钢板与混凝土不易结合密实且边缘易撕裂,施工后若缝隙渗水又很难修复;
(2)现有技术的止水带在注浆后若缝隙漏水不可重复注浆维护。当工程完工后仍存在渗漏水问题,无法进行补救处理,难以保证工程质量;
(3)现有技术中只有一种聚氯乙烯注浆止水带,其缺点是材料性能比橡胶差,不能适应大的变形。如两侧混凝土沉降较大,止水带往往不能满足变形要求,造成止水带断裂,使止水带失去防渗水、止漏水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止水带与混凝土固定效果不理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与混凝土更好地结合为一体的复合型止水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工程完工后不可维护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施工后可多重维护以保证工程质量的复合型止水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止水带因变形大而断裂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增大止水带伸缩量以适应更大变形的复合型止水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合型止水带,包括带体状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的两侧设置有注浆孔和钢边。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以在所述基体的两侧设置维护孔,所述维护孔为1-3对,也可以在所述基体的中部设置伸缩孔,进一步可以同时设置维护孔和伸缩孔。在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钢边为波浪状钢板,通过固定块与基体连接。进一步地,钢边的外边缘为卷曲结构。所述伸缩孔为桥形伸缩孔,其桥形上部厚度为8-12毫米,桥形下部厚度为2-4毫米。进一步优选方案中,桥形上部厚度为10毫米,桥形下部厚度为3毫米。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与混凝土咬合更加紧密、可多重维护修补、适应大变形的复合型止水带。通过在基体两侧设置波浪状结构的钢边,增加了止水带与混凝土之间的咬合力,使本实用新型复合型止水带与混凝土更好的结合为一体。通过在基体两侧设置维护孔的技术方案,若注浆后仍不能解决漏水问题或注浆后问题重复发生,可通过维护孔重复注浆,进行多次维护,彻底解决漏水问题。通过在基体中部设置伸缩孔的技术方案,提高本实用新型复合型止水带适应变形的能力。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桥形伸缩孔的结构,可应用于变形量要求很大状况,当止水带被拉伸时,桥形下部被拉断,桥形上部展开后可提供较大变形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合了现有钢边橡胶止水带与PVC注浆止水带的优点,与混凝土咬合更加紧密,适应更大的变形,可注浆修补,可多重维护修补,做到了多方位注浆,全面维护,防水面积增加,施工更加方便,降低了成本,可以彻底解决施工缝、变形缝的渗漏水问题。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复合型止水带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波浪形外侧钢边结构示意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波浪形内侧钢边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维护孔结构示意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维护孔结构方案一示意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维护孔结构方案二示意图;
图4C为本实用新型维护孔结构方案三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伸缩孔结构示意图;
图6A为本实用新型伸缩孔结构方案一示意图;
图6B为本实用新型伸缩孔结构方案二示意图;
图6C为本实用新型伸缩孔结构方案三示意图;
图6D为本实用新型伸缩孔结构方案四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桥形伸缩孔结构示意图;
图8A为本实用新型桥形伸缩孔结构方案一示意图;
图8B为本实用新型桥形伸缩孔结构方案二示意图;
图8C为本实用新型桥形伸缩孔结构方案三示意图;
图8D为本实用新型桥形伸缩孔结构方案四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桥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施工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基体;               2-注浆孔;        3-钢边;
4-维护孔;             5-伸缩孔;        51-桥形伸缩孔上部;
52-桥形伸缩孔下部;    6-桃形固定块;    7-凸条。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复合型止水带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复合型止水带的主体结构包括带体状基体1、设置在基体1两侧的注浆孔2和钢边3。基体1为弹塑性材料,可采用聚氯乙烯(PVC)、TPV、橡胶等材料,橡胶可以为三元乙丙橡胶、天然橡胶、丁腈橡胶、氯丁橡胶等。注浆孔2对称设置在基体1的两侧,用于在施工后发生漏水时,通过注浆孔2注浆,将漏水缝隙用化学浆液堵住,杜绝漏水现象。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止水带与混凝土固定效果不理想的技术问题,提供了在基体1两侧设置钢边3的技术方案,利用钢边3增加止水带与混凝土的固定强度,使止水带与混凝土较好地固定成一体。钢边3一般为镀锌钢板或不锈钢板制成的平直板,表面上可以设置沟、槽结构,也可以对其表面进行本领域技术人员惯用的增加其与混凝土咬合力的表面处理。在图1所示的技术方案中,钢边3通过基体1上设置的固定块6与基体1连接,固定块6的优选形状为桃形,使连接更加牢固。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技术方案中,钢边3设计成波浪状,以增加止水带与混凝土之间的咬合力,使止水带与混凝土更好的结合为一体。进一步地,钢边3的边缘可以设计成卷曲结构,进一步增加止水带与混凝土之间的固定效果。图2A为本实用新型波浪形外侧钢边结构示意图,钢边3对称设置在复合型止水带的外侧,通过桃形固定块6与基体1连接,钢边3内侧设置注浆孔2和凸条7。图2B为本实用新型波浪形内侧钢边结构示意图,钢边3对称设置在注浆孔2和凸条7中间。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维护孔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工程完工后不可维护的技术问题,提供了在基体1两侧设置维护孔4的技术方案,维护孔4的数量为1-3对,若注浆后仍不能解决漏水问题或注浆后问题重复发生,可通过维护孔4进行二次、三次或多次注浆,彻底解决漏水问题。
图4A为本实用新型维护孔结构方案一示意图,波浪形钢边3对称设置在注浆孔2和维护孔4的外侧,维护孔4为一对。进一步地,钢边3的边缘可以设计成卷曲结构,进一步增加止水带与混凝土之间的固定效果。图4B为本实用新型维护孔结构方案二示意图,波浪形钢边3对称设置在注浆孔2和维护孔4的内侧,维护孔4为一对,设置在最外侧。图4C为本实用新型维护孔结构方案三示意图,波浪形钢边3对称设置在注浆孔2和维护孔4的内侧,二对维护孔4均设置在最外侧。
图5为本实用新型伸缩孔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止水带因变形大而断裂的技术问题,提供了在基体1中部设置伸缩孔5的技术方案,伸缩孔5的设计可大大增加本实用新型的变形量,提高本实用新型复合型止水带适应变形的能力。伸缩孔5可以为圆形、椭圆形、菱形、矩形或三角形,由施工缝、变形缝要求的变形量决定。
图6A为本实用新型伸缩孔结构方案一示意图,伸缩孔5为圆形,波浪形钢边3对称设置在注浆孔2的外侧。图6B为本实用新型伸缩孔结构方案二示意图,伸缩孔5为圆形,波浪形钢边3对称设置在注浆孔2的内侧。图6C为本实用新型伸缩孔结构方案三示意图,伸缩孔5为圆形,波浪形钢边3对称设置在注浆孔2和维护孔4的外侧,维护孔4为一对。图6D为本实用新型伸缩孔结构方案四示意图,伸缩孔5为圆形,波浪形钢边3对称设置在注浆孔2和维护孔4的内侧,维护孔4为一对。在图6C、图6D的技术方案中,维护孔4也可以是2对或3对。进一步地,在图6A、图6C的技术方案中,钢边3的边缘可以设计成卷曲结构,进一步增加止水带与混凝土之间的固定效果。
图7为本实用新型桥形伸缩孔结构示意图。本优选技术方案可应用于变形量要求很大状况,其桥形上部51厚度为8-12毫米,而桥形下部52为2-4毫米,当止水带受力拉伸时,桥形下部52部分被拉断,桥形上部51部分展开后,可提供较大变形量。桥形上部51优选厚度为10毫米,桥形下部52优选厚度为3毫米,如图9所示。
图8A为本实用新型桥形伸缩孔结构方案一示意图,伸缩孔5为桥形,波浪形钢边3对称设置在注浆孔2的外侧。图8B为本实用新型桥形伸缩孔结构方案二示意图,伸缩孔5为桥形,波浪形钢边3对称设置在注浆孔2的内侧。图8C为本实用新型桥形伸缩孔结构方案三示意图,伸缩孔5为桥形,波浪形钢边3对称设置在注浆孔2和维护孔4的外侧,维护孔4为一对。图8D为本实用新型桥形伸缩孔结构方案四示意图,伸缩孔5为桥形,波浪形钢边3对称设置在注浆孔2和维护孔4的内侧,维护孔4为一对。在图8C、图8D的技术方案中,维护孔4也可以是2对或3对。进一步地,在图8A、图8C的技术方案中,钢边3的边缘可以设计成卷曲结构,进一步增加止水带与混凝土之间的固定效果。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施工状态示意图。复合型止水带片状带体厚度一般在10-30毫米,宽度为250-500毫米,长度为30米/卷。在施工过程中,钢边3埋在混凝土中,波浪形设计增加了本实用新型与混凝土之间的咬合力,使止水带与混凝土更好的结合为一体。复合型止水带的伸缩孔5设置在变形缝、施工缝的中间,大大增加了止水带的变形量,提高止水带适应变形的能力。若由于施工质量问题或其它原因,水会沿止水带与混凝土间的缝隙渗出,造成严重的后果,这时就可以通过注浆孔2注浆对缝隙进行修补。止水带安装前,注浆孔2用刀片划有豁口,若施工缝、变形缝出现漏水现象,可在一定压力下通过注浆管向注浆孔2内注浆,浆液从豁口渗出,填满缝隙,达到止水效果。若一次注浆效果不明显或重复发生渗漏现象,可通过维护孔4进行二次注浆、三次或多次注浆,达到理想的止水效果。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复合型止水带,包括带体状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1)的两侧设置有注浆孔(2)和钢边(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止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1)上还设置有维护孔(4)。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型止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1)的中部还设置有伸缩孔(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止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钢边(3)为波浪状钢板。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复合型止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钢边(3)的外边缘为卷曲结构。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型止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维护孔(4)设置在所述基体(1)的两侧,所述维护孔(4)为1-3对。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型止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孔(5)为桥形伸缩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型止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形伸缩孔的桥形上部厚度为8-12毫米,桥形下部厚度为2-4毫米。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合型止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形伸缩孔的桥形上部厚度为10毫米,桥形下部厚度为3毫米。
10.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复合型止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钢边(3)通过基体(1)上设置的固定块(6)与基体(1)连接。
CN 200520142671 2005-12-08 2005-12-08 复合型止水带 Expired - Lifetime CN2863885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20142671 CN2863885Y (zh) 2005-12-08 2005-12-08 复合型止水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20142671 CN2863885Y (zh) 2005-12-08 2005-12-08 复合型止水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863885Y true CN2863885Y (zh) 2007-01-31

Family

ID=376763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20142671 Expired - Lifetime CN2863885Y (zh) 2005-12-08 2005-12-08 复合型止水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863885Y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75622A (zh) * 2015-02-16 2015-07-15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止水带注浆方法
CN106049550A (zh) * 2016-06-28 2016-10-26 中铁二院重庆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变形缝的主被动一体止水的中埋式止水带结构
CN111593768A (zh) * 2020-03-30 2020-08-28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管廊变形缝用橡胶止水带及其施工方法
CN114008278A (zh) * 2019-04-30 2022-02-01 特瑞堡里德凯尔克公司 止水接头和安装止水接头的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75622A (zh) * 2015-02-16 2015-07-15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止水带注浆方法
CN106049550A (zh) * 2016-06-28 2016-10-26 中铁二院重庆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变形缝的主被动一体止水的中埋式止水带结构
CN106049550B (zh) * 2016-06-28 2018-09-18 中铁二院重庆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变形缝的主被动一体止水的中埋式止水带结构
CN114008278A (zh) * 2019-04-30 2022-02-01 特瑞堡里德凯尔克公司 止水接头和安装止水接头的方法
US11873641B2 (en) 2019-04-30 2024-01-16 Trelleborg Ridderkerk B.V. Watertight joint and method of installing a watertight joint
CN111593768A (zh) * 2020-03-30 2020-08-28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管廊变形缝用橡胶止水带及其施工方法
CN111593768B (zh) * 2020-03-30 2022-01-25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管廊变形缝用橡胶止水带及其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858769Y (zh) 注浆止水带
CN202298564U (zh)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抗震止水结构
CN2863885Y (zh) 复合型止水带
CN210946696U (zh) 一种大坝混凝土防渗面板渗漏水下修复组合结构
CN101041977A (zh) 防水片及其用途和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桥面板块接缝防渗漏水的方法
CN214363970U (zh) 一种简易临时排水沟
CN209144746U (zh) 一种压板式可更换止水结构
CN1818224A (zh) 蓄水挡潮闸门双向止水密封结构
CN204112214U (zh) 桥梁伸缩缝疏导水装置
CN201581380U (zh) 外贴式橡胶止水带
CN2876187Y (zh) 复合型背贴式止水带
CN2801888Y (zh) 具有排水防水和堵水功能的止水带
CN214168804U (zh) 涵洞及其涵身结构
CN115478514A (zh) 一种渡槽伸缩缝止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2377223B (zh) 一种用于海底隧道的岩体防渗处理结构
CN211200313U (zh) 一种整体自旋坝
CN205530142U (zh) 一种防洪抗震堆石坝
CN1900438A (zh) 修复地下建筑物裂缝的构筑体及其方法
CN211821110U (zh) 一种防渗漏顶管
CN216973486U (zh) 一种挡土墙沉降缝止水带装置
Li et al. Research on the waterproof design of the prefabricated assembled utility tunnel joints
CN1508392A (zh) 竖管真空预压双向注浆工法及其密封注浆系统
CN110777742A (zh) 一种整体卧旋坝
CN111719664A (zh) 一种拼装式雨污分流立交检查井
CN218952020U (zh) 一种装配式涵洞连接用防移位防渗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13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