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863880Y - 强制停止车辆装置 - Google Patents

强制停止车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863880Y
CN2863880Y CN 200620002268 CN200620002268U CN2863880Y CN 2863880 Y CN2863880 Y CN 2863880Y CN 200620002268 CN200620002268 CN 200620002268 CN 200620002268 U CN200620002268 U CN 200620002268U CN 2863880 Y CN2863880 Y CN 2863880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main body
buffering main
stop member
buff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2000226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花井功
花井干夫
花井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AI SEISAKUSHO KK
Original Assignee
HANAI SEISAKUSHO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AI SEISAKUSHO KK filed Critical HANAI SEISAKUSHO KK
Priority to CN 20062000226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863880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863880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863880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构造简单,设置、搬运作业性优良、可在设置位置确实地使车辆紧急停止的强制停止车辆装置。具有形成为横倒的空心角柱形状的、并在与车辆冲撞时阻止该车辆行走的停止构件(10)、与停止构件的一端侧结合的缓冲主体(20)、与停止构件的另一端结合、并放置在路面上的延长构件(30),上述停止构件具有从延长构件一侧到缓冲主体一侧的阻止材料(15)。上述停止构件与缓冲主体被结合,且结合成该停止构件与缓冲主体之间可自由转动,并且,具有移动装置(移动用小轮等),在上述缓冲主体的内部内装有缓冲该车辆的冲撞冲击的冲击吸收构件,增大阻止材料与路面R的摩擦阻力,从而在设置位置阻止车辆行走、使车辆紧急停止。

Description

强制停止车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强制停止车辆装置,更详细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为防止发生由汽车造成的人身事故、或汽车的单独事故而设置在路面上的、当车辆冲撞时,使汽车紧急停止的强制停止车辆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为防止发生在道路工事中由汽车造成的人身事故,或者为防止发生汽车的单独事故,在禁止汽车进入的路面上,以往使用例如铁栅栏、安全锥、水桶、砂袋等,以此来阻止车辆进入。铁栅栏、安全锥、水桶被汽车冲撞时,有容易被汽车自身所持的强大的动能撞飞的危险,另外,砂袋虽然不会被撞飞,但即使汽车以低速冲撞,也容易使垒积起来的沙袋堆撞塌,撞塌后若不对其进行恢复整理则降低了使汽车紧急停止的作用,所以需要经常对其维护整理,另外,在设置沙袋堆时,需要用手工作业一个一个地将多个砂袋堆码起来,所以在沙袋堆的设置上非常费力费时。
另外,还提出这样使汽车停止的方案:将一种形成为大致三角柱形状的泡沫塑料等的成形物,使其一个斜面与路面接触而放置在道路上,当汽车与斜面冲撞时,该整个成形物以被埋在底面与背面的棱形线附近的重量物作为支点而旋转,钻入汽车前部的下面,使汽车停止。(日本特公平2-11687号公报,特别是权利要求书中的权利要求1)
另外,还开发有这样的车辆冲撞缓冲装置:从使用聚氨酯树脂等缓冲材料的缓冲主体,朝向进入而来的汽车、沿其进入方向一体地延伸出片状部而成。(日本特开平11-280030号公报、特别是附图中的图10~图12、14)
再有,还提出这样的车辆冲撞缓冲装置:具有缓冲主体和片构件,该缓冲主体受车辆冲撞而产生变形,缓冲对该车辆的冲击的同时、使车辆停止;该片构件在上述冲撞时被车辆压住;上述片构件具有在一端部的分歧部、和从该分歧部延伸、上下重叠两张薄片而成的二重构造部,并且,还具有接合手段,该接合手段是在该二重构造部的薄片之间夹入上述缓冲主体的状态下,在该二重构造部的开放端部可互相解除接合地接合上下薄片。(日本特开2003-74024号公报,特别是权利要求书中的权利要求1)
然而,日本特公平2-11687号公报所记载的车辆用保安防护体,在其后方必须确保有充分的退避区域,并且需要进行管理以使得人等不能进入该区域。另外,车辆飞入而发生碰撞时,会将其撞得弹飞、崩落,很难安全地使车辆紧急停止。
日本特开平11-280030号公报及日本特开2003-74024号公报所记载的车辆冲撞缓冲装置,由于误入的汽车在片状部上行走后撞到缓冲主体上,因此成为由冲撞时上到片状部上的汽车的自重而将片状部压住的状态,所以缓冲主体不会被撞飞,并且,缓冲主体可在此状况下承受冲击而产生变形来吸收冲撞能量。
可是,在实际现场使用上述车辆冲撞缓冲装置时,不仅组装设置作业烦杂,而且汽车上到片状部而与冲撞缓冲装置基本成为一体进行运动。即,不能发挥安装于汽车上的轮胎自身的刹车效果,冲撞缓冲装置自身作为象滑雪板那样的滑动构件而动作、与上到片状部上的汽车一起滑行,所以有在设置位置难以确实地使车辆紧急停止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问题经锐意探讨研究而做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造简单设置,设置、搬运作业性优良、可在设置位置确实地使车辆紧急停止的强制停止车辆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的强制停止车辆装置,具有:停止构件,其形成为横倒的空心角柱形状,在和车辆冲撞时阻止该车辆行走;缓冲主体,其与该停止构件的一端侧结合;延长构件,其与该停止构件的另一端侧结合,并放置在路面上,上述停止构件具有从延长构件一侧一直到缓冲主体一侧的阻止材料。
由于缓冲主体是与停止构件的一端侧结合,则小型车与其冲撞时,延长构件钻入车辆前部的下面,可以使车辆自身的自重施加到延长构件上。小型车以高速与其冲撞时,小型车会越过延长构件而撞到缓冲主体,所以该强制停止车辆装置以停止构件与缓冲主体的结合部分为支点而旋转。
另一方面,由于停止构件具有从延长构件一侧一直到缓冲主体一侧的阻止材料,阻止材料与路面的摩擦阻力极度增加,则更迅速、确实地使车辆停止。
另外,对于大型车来说,当大型车的前部越过延长构件而与缓冲主体相撞时,使整个强制停止车辆装置以停止构件和缓冲主体的结合部分为支点而旋转,可以将缓冲主体侧的阻止材料压紧到路面上。由此,加上大型车的自重,可使阻止材料与路面的摩擦阻力极度增大,从而可更加迅速、确实地使车辆停止。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强制停止车辆装置的整体尺寸、特别是缓冲主体及延长构件的尺寸,设计成能够应对包括小型车辆和大型车辆在内的各种汽车冲撞的大小和长度,这是自然的。
另外,冲撞主体可使用在冲撞时产生变形并能吸收冲击的各种各样的缓冲构件而构成。例如,将聚氨酯、聚乙稀、聚丙烯、橡胶等各种合成树脂或发泡体成形而成的构件,与水桶、多个砂袋等相比较,重量较轻而容易处理,在冬天也不会冻结。
另外,这些缓冲构件并不是单独使用,而是像以往实施的那样、将用具有高强度的包装构件覆盖缓冲构件而成的物体用作缓冲主体,于是提高了对冲撞时的冲击的耐久性,因此很理想。在此情况下,若在包装构件上形成排气孔,则可防止在冲撞时的缓冲主体破裂。
另外,在缓冲主体是由一个固体的缓冲构件构成时,通过在其缓冲构件中形成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空心部分,从而使其在冲撞时容易产生变形,可避免构件本身被拉裂成支离破碎状而遭破损,可提高缓冲主体的耐久性。该空心部分,可以是用上述的各种合成树脂成形时的模具来预先形成,也可以在其成形后进行切削而形成。另外,还可使用多孔性的原材料来构成。
技术方案2的强制停止车辆装置,是在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强制停止车辆装置的基础上,所述停止构件与缓冲主体之间被结合,且结合成该停止构件与缓冲主体之间可自由转动,并且,具有移动用小轮,所以往现场搬运或从现场撤回时,可以将缓冲主体向延长构件侧折叠,而且由于装有移动用小轮,所以在设置现场可容易且自如地使该强制停止车辆装置移动。
技术方案3的强制停止车辆装置,是在技术方案1或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强制停止车辆装置的基础上,在所述缓冲主体的内部内装有缓冲该车辆的冲撞冲击的冲击吸收构件。由冲击吸收构件可吸收分散冲撞车辆的冲撞能量,使冲撞车减速,减少冲撞时的冲击。
特别是,使用本发明人开发的、截面呈大致Ω形状的缓冲吸收构件时,不仅缓冲车辆的冲撞冲击的性能优良,而且即使在由车辆冲撞产生变形、破损等时,也可对该缓冲吸收构件进行再利用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强制停止车辆装置,构造简单,设置、运搬作业性优良,可以在设置位置确实地使车辆紧急停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强制停止车辆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上述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强制停止车辆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上述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强制停止车辆装置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在上述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强制停止车辆装置的缓冲主体的片构件表面上粘贴了引起注意的斑马标记或箭头形标记薄片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以与路面相反的一侧的位置为支点、使停止构件和缓冲主体转动,从而将两者折叠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6是表示折叠着停止构件与缓冲主体,并使其在路面上移动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7(a)是表示在与小型车发生冲撞时,延长构件钻入车辆前部的下面的状态的示意图;图7(b)是表示如下样态的示意图,即,由车辆的自重压在延长构件上,使阻止材料与路面的摩擦阻力增大,从而在设置位置阻止车辆行走、使车辆紧急停止。
图8(a)是表示在小型车以高速冲撞时,小型车越过延长构件而与缓冲主体相撞的状态的示意图;图8(b)是表示如下样态的示意图,即,使该强制停止车辆装置以停止构件和缓冲主体的结合部分为支点旋转,增大阻止材料与路面R的摩擦阻力,由此在设置位置阻止车辆行走、使车辆紧急停止。
图9(a)是表示大型车冲撞时,车辆越过延长构件、其前部与缓冲主体相撞的状态的示意图;图9(b)是表示如下样态的示意图,即,该强制停止车辆装置以停止构件和缓冲主体的在路面侧的结合位置为支点而旋转,强制地使停止构件的前端部移至上方来抬起车辆的前部,强制地使车辆的自重施加到停止构件上,从而增大阻止材料与路面的摩擦阻力,由此,在设置位置阻止车辆行走而使车辆紧急停止。
图10是表示整体的基本骨架用铝管、并形成为箱状的强制停止车辆装置1′的侧视示意图。阻止材料是由橡胶形成,当大型车冲撞时,该强制停止车辆装置以停止构件和缓冲主体的在路面侧的结合位置为支点而旋转,强制地使停止构件的前端部移至上方来抬起车辆的前部,强制地使车辆的自重施加到停止构件上,从而增大阻止材料与路面的摩擦阻力,由此,在设置位置阻止车辆行走而使车辆紧急停止。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强制停止车辆装置的设置是使延长构件位于进入车辆的一侧,并且使停止构件及延长构件与地面接触地将其放置在道路上。此时,本实用新型的强制停止车辆装置可根据设置环境和条件,来单独使用或平行配置多个来使用。
由于驾驶失误、车辆向着本实用新型的强制停止车辆装置行驶过来时,车辆首先上到延长构件上,接着冲撞到缓冲构件。车辆上到延长构件上时,由于延长构件被施加车辆的自重而压靠到路面上,所以即使汽车冲撞到缓冲构件,其强制停止车辆装置整体也不滑动,停止构件的阻止材料与路面的摩擦阻力极度增大,在设置位置上就可阻止车辆行走、使车辆紧急停止。
以下,根据实施例,对最能体现本实用新型特征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第1实施例的强制停止车辆装置1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强制停止车辆装置1的主视图,图3是图1的强制停止车辆装置1的侧视图。
在附图中,强制停止车辆装置1由停止构件10、与停止构件10的一端侧结合的缓冲主体20、与停止构件10的另一端结合、并放置在路面上的延长构件30构成,停止构件10和缓冲主体20之间通过介入设置例如铰接装置等公知的转动机构而构成为可自由转动。
停止构件10形成为横倒的空心的大致六角柱形状,在其与路面接触的一侧装有从延长构件30一侧到缓冲主体20一侧的阻止材料15。
阻止材料15是能这样动作的部件的总称,即可使其与路面的摩擦阻力增加,在设置位置确实地阻止车辆行走而使车辆紧急停止。例如,在强制停止车辆装置1上安装多个形成为锯齿状的、钢材制的阻止材料。
但是,阻止材料15的整体形状和安装数量等是可以改变设计的。更具体地说,例如,其原材料可以是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铝或不锈钢等钢材等材料,可以形成为在路面侧具有槽的条形状、板状或履带式形状等形状。
为提高驾驶员的可见性,考虑在缓冲主体20上的、与进入缓冲主体上侧来的汽车相对的面区域的片构件21的表面上粘贴引起注意的斑马标记或箭头形标记的薄片。并且,通过将片构件21的上述区域做成光反射面,从而可提高特别是夜间的可见性(参照图4)。这种光反射面可以用这些方法容易地构成,即,用光反射片来构成薄片本身,或安装光反射片或涂敷光反射涂料,而且用光反射片形成上述标记片等这些方法。
另外,在缓冲主体20中内装有本发明者开发的截面呈大致Ω形状的缓冲吸收构件(未图示)。为此,不仅缓冲车辆的冲撞冲击的性能优良,而且在即使由车辆冲撞造成了变形、破损等时,还可以再利用取下的缓冲吸收构件。
延长构件30是以立设状态放置在路面上的部分,是呈朝向停止构件10的一侧为高部的大致三角形状,并且其顶端部分32形成为水平的板状,并以相互离开适当的间隔地将其多个延长构件与停止构件10相结合。
如图5所示,以与路面相反的一侧的位置为支点使停止构件10和缓冲主体20转动时,可使缓冲主体20和停止构件10折叠,由此在保管收纳时、运搬等时可以实现收纳空间的省空间化。
另外,在停止构件10的缓冲主体一侧的左右两端部装有小轮等移动装置13、13,并且在缓冲主体20的停止构件一侧的左右两端部装有小轮等移动装置23、23时,则可以在设置现场的所希望的位置上,以折叠着缓冲主体20和停止构件10的状态下简单且自如地使其移动(参照图6),因此可容易使用,可减轻作业者的负担,提高设置作业效率,因此极为理想。
根据如此构成的强制停止车辆装置1,例如,在小型车X与该装置发生冲撞时,使延长构件30钻入车辆前部的下面(参照图7(a)),此时该车辆前部象被千斤顶顶起的那样(参照图7(b)),由于车辆的自重压在延长构件30上,假设即使在车辆越过延长构件30而未将缓冲主体20推倒的情况下,也可使停止构件10的靠延长构件30一侧所设置的阻止材料15与路面R的摩擦阻力增大。即,在设置位置上可以阻止车辆行走而使车辆紧急停止。
另外,当小型车以高速冲撞时,由于小型车越过延长构件而撞到缓冲主体(参照图8(a)),该强制停止车辆装置以停止构件10和缓冲主体20的结合部分为支点而旋转,可以使停止构件10的设置在靠缓冲主体20一侧的阻止材料15与路面R的摩擦阻力增大(参照图8(b)),在设置位置上可以阻止车辆行走而使车辆紧急停止。
另一方面,例如大型车Y与该装置发生冲撞时,由于车辆越过延长构件、其前部撞到缓冲主体(参照图9(a)),该强制停止车辆装置以停止构件和缓冲主体的路面一侧的结合位置为支点而旋转,强制地使停止构件的前端部移至上方而抬起车辆的前部、就象被千斤顶顶起的那样(参照图9(b))。于是,由于车辆的自重可以强制施加到延长构件30上、进而施加到停止构件上,因此增大缓冲主体20一侧的阻止材料15与路面R的摩擦阻力,在设置位置上可以阻止车辆行走而使车辆紧急停止。
以上,虽然对本实用新型最具代表性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仅仅是作为代表而举例说明,只要不超出其主旨,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可以进行各种设计改变而实施。
例如,将停止构件与缓冲主体构成一体后,可用例如焊接固定等公知固定手段后固定另外的延长构件,或者将停止构件与延长构件构成一体后,然后再使用上述公知固定手段后固定另外的缓冲构件。
另外,也可以是将整体的基本骨架由铝管做成、并形成为箱状的强制停止车辆装置1′(参照图10),将其表面用聚氨酯、聚乙稀、聚丙烯、橡胶等各种合成树脂或发泡体等成形而成的部件来覆盖。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内装有能在冲撞时产生变形的同时、吸收冲击的各种各样的缓冲构件(未图示)。在这种情况下,与上述强制停止车辆装置1同样,其整体以与路面相反的一侧的位置为支点而转动,可以将车辆的自重强制地施加到停止构件上,因此可增大橡胶制阻止材料15c和路面R的摩擦阻力,在设置位置上阻止车辆行走而使车辆紧急停止。

Claims (3)

1.一种强制停止车辆装置,具有:停止构件,其形成为横倒的空心角柱形状,在和车辆冲撞时阻止该车辆行走;缓冲主体,其与该停止构件的一端侧结合;延长构件,其与该停止构件的另一端侧结合,并放置在路面上,其特征在于,上述停止构件具有从延长构件一侧一直到缓冲主体一侧的阻止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制停止车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停止构件与缓冲主体之间被结合,且结合成该停止构件与缓冲主体之间可自由转动,并且,该强制停止车辆装置具有移动用小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强制停止车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缓冲主体的内部内装有缓冲该车辆的冲撞冲击的冲击吸收构件。
CN 200620002268 2006-02-16 2006-02-16 强制停止车辆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863880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002268 CN2863880Y (zh) 2006-02-16 2006-02-16 强制停止车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002268 CN2863880Y (zh) 2006-02-16 2006-02-16 强制停止车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863880Y true CN2863880Y (zh) 2007-01-31

Family

ID=376763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20002268 Expired - Lifetime CN2863880Y (zh) 2006-02-16 2006-02-16 强制停止车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863880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21059B (zh) * 2006-02-16 2010-12-15 株式会社花井制作所 强制停止车辆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强制停止车辆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21059B (zh) * 2006-02-16 2010-12-15 株式会社花井制作所 强制停止车辆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强制停止车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0971477Y (zh) 追撞能量吸收装置
CN104002778A (zh) 一种安全制动系统以及带有辅助安全制动系统的机动车
US6551010B1 (en) Energy absorbing impact system
CN102574551A (zh) 用于机动车的车底安装构件的冲击保护装置
NO742843L (zh)
CN101021059B (zh) 强制停止车辆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强制停止车辆方法
CN109457606A (zh) 一种具有多重缓冲结构的桥梁用防撞护栏
CN207047728U (zh) 市政减速带
CN201280110Y (zh) 机动车辆自动防撞装置
CN2863880Y (zh) 强制停止车辆装置
JP2006132172A (ja) 車両強制停止装置と該装置を使用した車両強制停止方法
CN101302747A (zh) 一种弹性防撞装置
CN201390937Y (zh) 一种公路防撞护栏
EP2722442B1 (fr) Dispositif de sécurité à absorption de choc pour accotement de route
CN212052484U (zh) 一种道路防撞护栏
CN203902517U (zh) 一种安全制动系统以及带有辅助安全制动系统的机动车
CN114572143B (zh) 一种汽车防侧翻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9760104U (zh) 一种改良的防车撞套箱
CN203186269U (zh) 一种汽车碰撞缓冲装置
CN114197353A (zh) 高速公路紧急避险车道防碰撞设计结构
CN201276679Y (zh) 重型车辆专用减速带
CN203283162U (zh) 车船吸撞装置
CN218116234U (zh) 一种车载可缓冲防撞式安全指引装置
CN1676755A (zh) 压缩式路面机动车限速装置
CN208593681U (zh) 用于市政建设道路用的垃圾收放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13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