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860746Y - 料带连接钳 - Google Patents

料带连接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860746Y
CN2860746Y CN 200520119735 CN200520119735U CN2860746Y CN 2860746 Y CN2860746 Y CN 2860746Y CN 200520119735 CN200520119735 CN 200520119735 CN 200520119735 U CN200520119735 U CN 200520119735U CN 2860746 Y CN2860746 Y CN 2860746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
power arm
revolute pair
swing arm
aci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2011973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健
田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052011973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860746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860746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860746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料带连接钳,包括上颚板、下颚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动力臂、下动力臂、摆臂、连接臂,分别对应四杆机构的四根杆,上动力臂和下动力臂之间、上动力臂和连接臂之间、连接臂和摆臂之间、摆臂和下动力臂之间以及连接臂和下动力臂之间分别以A、B、C、D和E转动副连接,形成顶角相对且顶角所对的底边平行的两个三角形。在料带连接过程中,该两个三角形底边所对应的上动力臂和摆臂始终保持平行,从而保证上下颚板的压合面能够平行接触,保证了连接的质量;更进一步地在下动力臂中的握把上设置前伸至连接杆弹片,限制了压合力的上限,起到过载保护的作用,降低了料带的废品率。

Description

料带连接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元件的自动贴片工艺中的连接装置,尤其涉及自动贴片工艺中用作元件载体的料带连接钳。
背景技术
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工业日新月异,电子元件载体的料带的规格和种类越来月越多,对料带的粘接要求相应提高,两段料带的连接技术也随之提高,料带连接质量的好坏对贴片的电子产品影响很大。现有料带连接装置中大多采用手动施加握紧力在握把上,通过连杆机构传递到上下颚板上,使得上下颚板以某一旋转中心相向旋转压合料带,完成料带连接。在这种上下颚板相向旋转接触中,压合面中靠近旋转中心的接触点先接触料带,而远离旋转中心的接触点后接触料带,造成料带承受压合力的时间不同,料带各处的粘接强度不一致,甚至厚度也会不同,不能满足高质量的要求;同时手动施加握紧力过大时,上下颚板产生的作用在料带上的压合力增大,容易损坏料带,造成废品、次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要解决料带连接中压合面难以同时接触在料带上,从而造成各处受力不均匀,影响连接质量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压合面在压合过程中能够始终平行,进一步保证了连接质量的料带连接钳。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要解决料带连接中压合力过大时损坏料带,造成废品率较高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可以控制压合力上限,具有过载保护的料带连接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料带连接钳,包括上颚板、下颚板,所述上颚板固定在四杆机构的上动力臂的前伸端,所述上颚板的压合面与所述上动力臂平行,所述下颚板固定在四杆机构的摆臂的前伸端,所述下颚板的压合面与所述摆臂平行,所述上动力臂靠近所述上颚板处以A转动副连接四杆机构的下动力臂的前端,所述摆臂靠近所述下颚板处以C转动副连接四杆机构的连接臂的前端,所述C转动副的旋转中心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摆臂的第一滑槽中,所述连接臂的后端在离所述所述上颚板较远处以B转动副连接所述上动力臂,所述B转动副的旋转中心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上动力臂的第二滑槽中,所述摆臂的后端在离所述下颚板较远处以D转动副连接所述下动力臂,所述连接臂在所述A、D两转动副之间以E转动副和在所述下动力臂上所述B、C两转动副之间交叉连接,所述下动力臂通过在靠所述D转动副下方附近设置的拉簧连接所述摆臂。
在上述料带连接钳中,所述A、E、D转动副的旋转中心在同一直线上,所述B、E、C转动副的旋转中心在同一直线上,所述A、E两转动副旋转中心之间的距离与所述D、E两转动副旋转中心之间的距离的比值等于所述B、E两转动副旋转中心之间的距离与所述C、E两转动副旋转中心之间的距离。
在上述料带连接钳中,所述下动力臂包括设置了所述A、E、D转动副的连接杆、通过转动副与所述连接杆连接的握柄,以及固定在所述握把上且前伸至所述连接杆上方的弹片。
在上述料带连接钳中,所述上动力臂的内部中段设有部分棘轮板,所述棘轮板上侧设有凹槽,所述下动力臂的握把设有与所述棘轮板对应的棘爪机构。
在上述料带连接钳中,所述棘轮板前端通过所述的A转动副与所述上动力臂连接,所述上动力臂的侧面设有滑槽,固定在所述棘轮板上的螺钉在所述滑槽中可滑动。
在上述料带连接钳中,还有一个包括设置在所述下颚板压合面上横向排列的定位针和所述上颚板上相应位置设置的定位针孔的定位针机构。
在上述料带连接钳中,所述D转动副为铰链连接,形成该铰链的插销在所述摆臂上垂直所述定位针方向设置的第三滑槽内可滑动。
在上述料带连接钳中,所述上颚板包括固定在所述上动力臂前端的上压块,通过螺钉连接所述上压块的下压块,所述上下压块之间设有弹性元件。
在上述料带连接钳中,所述摆臂的两侧设有横向的安装孔,所述上下动力臂的后端均设有防滑板。
本实用新型采用两杆交叉设置且其中一杆可沿其他两相对的杆上滑动的四杆机构来给上下颚施加压力,使得四杆机构形成的顶角相对且顶角所对的底边平行的两三角形,即上动力臂和摆臂始终平行,从而保证分别平行上动力臂和摆臂的上下颚板的压合面在压合过程中能够始终保持平行接触,保证了连接的质量;在下动力臂中的握把上设置前伸至连接杆弹片,限制了压合力的上限,起到过载保护的作用,降低了料带的废品率;设置可复位的棘轮棘爪机构,形成自锁使得料带在一定压合力下保持一段时间,保证连接的质量;棘轮板的固定位置可变,解除自锁状态的位置可调,使得压合过程中上下颚板的最小间隙可调,可以适应不同厚度的料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料带连接钳中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料带连接钳中优选实施例局部剖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I-I局部剖面放大图;
图4是图1的左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料带连接钳中优选实施例的锁紧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动贴片料带连接钳的实施例,包括上颚板1、下颚板2,所述上颚板1固定在四杆机构的上动力臂10的前端,该上颚板1的压合面与所述上动力臂10平行设置;所述下颚板2固定在四杆机构的摆臂30的前端,该下颚板2的压合面与所述摆臂30平行设置。所述上动力臂10靠近上颚板1处以A’铰链连接四杆机构的下动力臂20的前端,形成转动副A。所述摆臂30的后端在离上下颚板较远处以D’铰链连接所述下动力臂20,形成转动副D。所述摆臂30靠近所述下颚板处以C’铰链连接四杆机构的连接臂40的前端,形成转动副C。所述连接臂40的后端在离所述上下颚板铰远处以B’铰链连接所述上动力臂10,形成转动副B。所述连接臂40和所述下动力臂20中间交叉的部分以E’铰链连接,形成转动副E。如图2所示,所述摆臂30在所述C’铰链处开有第一滑槽302,所述C’铰链中的销钉301在该第一滑槽302中可横向滑动;所述上动力臂10在所述B’铰链处也开有第二滑槽102,所述B’铰链中的销钉101在该第二滑槽102中可横向滑动;在所述下动力臂10边缘且远离A’铰链而靠近D’铰链下方设有销钉201,在所述摆臂30靠近C’铰链下方设置的销钉303,另有一拉簧3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下动力臂10上的销钉201和所述摆臂30的销钉303。
在未施加力到上下动力臂上时,在拉簧3拉力的作用下,C’铰链上的销钉301在所述第二滑槽302中滑动向所述D’铰链靠近,从而使得上下动力臂远离,上下颚板分离。设置A’、E’、D’铰链在同一直线上,B’、E’、C’铰链在同一直线上,E’铰链到A’、B’、C’、D’铰链的距离A’E’、B’E’、C’E’、D’E’设置为如下关系:A’E’/D’E’=B’E’/C’E’。上述A’、B’、C’D’、E’铰链在平面中形成两个顶角相对的三角形△A’E’B’和△C’E’D,其中A’B’边所对应的即为所述上动力臂10,C’D’边所对应的即为所述摆臂30。在压合该连接钳的过程中,上述△A’E’B’的顶角∠A’E’B’和△C’E’D的顶角∠C’E’D始终保持相等,且由于两个三角形的边有A’E’/D’E’=B’E’/C’E’的关系,因此,两个三角形的对边A’B’和C’D’能够始终保持平行,即所述上动力臂10与所述摆臂30始终平行,使得所述上下颚板的压合面平行,从而保证连接带在压合面上的料带的各处同时受力。
如图3所示,所述上颚板1包括用螺钉固定在所述上动力臂10前端的上压块11、设有台阶孔121的下压块12以及上压块11和下压块12之间的弹垫13,也可以是压簧,所述下压块11的下端设有突起111,该突起111伸入所述台阶孔121上端直径较大的大孔122中且在该大孔中滑动;所述弹垫12环绕在所述突起111周围,另有螺钉从所述台阶孔下端直径较小的小孔穿入,连接到所述突起111,调节螺钉可调节上下颚板之间的间隙,以适应不同厚度的料带。
如图2、4所示,在所述上下颚板1、2上设有定位针机构,所述定位针机构包括所述下颚板2压合面上横向按照料带要求排列的四根定位针21,所述上颚板1在压合面上相应位置设有两个与所述定位针21相配的定位针孔11,当压合时,所述定位针21能够伸入所述定位针孔11。
如图1、2所示,所述D’铰链的插销304在所述摆臂30的后端设置的垂直所述定位针21方向的第三滑槽305内可滑动。当开始压合料带时,由于拉簧3的作用,使得所述D’铰链的插销304靠在所述第三滑槽305的前端,此时所述的下动力臂20绕D’铰链逆时针转动,带动所述上动力臂10前端设置的上颚板1向下颚板2靠拢,当上颚板的定位针孔11位于下颚板定位针21的上方时,所述C’铰链的销钉301滑动到了所述第二滑槽302的前端;继续向上下动力臂施加握紧力时,所述D’铰链的销钉304在所述第三滑槽305中向后端滑动,使得所述A’铰链基本垂直的向所述C’铰链靠近,带动所述上颚板的定位针孔11基本垂直的套在所述下颚板上的定位针21上,避免折断该定位针21;压合完毕后,所述拉簧3先带动所述D’铰链的插销304在所述第三滑槽305中向前滑动,直至到达该第三滑槽305的前端,此时所述下颚板2的定位针21垂直地从所述上颚板1的定位针孔11中脱离,避免折断该定位针21;在所述拉簧3的继续作用下,所述下动力臂绕D’铰链顺时针旋转,带动通过A’铰链连接在下动力臂20前端的上动力臂10向后移动并使上下颚板1、2分离,直至上下动力臂10、20复位,使得上颚板1位于下颚板2的后方,方便料带的更换。
所述的上颚板1和下颚板2均可拆卸,可以根据不同的料带选择不同的上下颚板。
如图2所示,所述下动力臂20分为两部分,包括连接杆210、握把220和弹片230,所述连接杆210和握把220的一端通过共用所述D’铰链的销钉304铰接,也可以通过设置在所述D’铰链附近的其它销钉铰接;所述连接杆210的前端通过所述A’铰链与所述上动力臂10连接,该连接杆210的中部通过所述E’铰链与所述连接臂40连接;与所述拉簧3连接的销钉201设置在所述握把220上靠所述C’铰链的下方;所述弹片230一端固定在所述握把220内侧,其另一端穿过所述D’铰链连接的下方,伸入所述连接杆210到所述E’铰链连接的下方;。在压合料带时,上下颚板已经压合后如果仍向上下动力臂施加力,则下动力臂的握把220继续向上动力臂靠拢,此时弹片230发生变形,阻隔了握把220将旋转位移传递给连接杆210,从而避免了因用力过大将料带压坏,具有过载保护的功效。
如图5所示,所述上动力臂10内部中段固定设有部分棘轮板4,该棘轮板4的上侧设有凹槽41;所述下动力臂20的握把220的与所述上动力臂10的棘轮板4对应的位置设有棘爪机构240,该棘爪机构240包括设置在所述握把220中部的销钉243,通过F’铰链连接在在所述握把240上的棘爪241,连接在该棘爪241下端设置的孔244和销钉243的锁紧弹簧242;在压合料带的过程中,下动力臂20绕A’铰链逆时针转动,两动力臂靠拢,当棘爪241接触棘轮板4后端的轮齿42时,棘爪241的滑动平面245在所述棘轮板4的轮齿42上滑动,即棘爪241可绕F’铰链作逆时针转动;当不向上下动力臂施加握紧力时,所述棘轮板4的齿顶与所述棘爪241的工作表面246接触,形成自锁状态,使得料带在一定的压合力下保持一段时间,以保证连接质量。继续施加握紧力时,棘爪241的滑动平面245继续在棘轮板4的轮齿42上滑动,直至棘爪241滑至棘轮板4的凹槽41中,在拉簧3的作用下,下动力臂20绕A’铰链顺时针旋转,由于锁紧弹簧242的作用,棘爪241顺时针旋转,棘爪241的工作表面247在棘轮板4的轮齿42上滑动,自锁状态解除,上下动力臂10、20复位,上下颚板1、2张开。所述棘轮板4的前端在所述上动力臂10内部向前延伸至所述A’铰链并通过A’铰链与上动力臂10连接,所述上动力臂10的侧面设有滑槽101,另有螺钉102穿过该滑槽101固定连接至所述棘轮板4的后端,该螺钉102在所述滑槽101中可滑动并调节棘轮板4相对上动力臂10的固定位置,调节所述棘轮板4上的凹槽41的位置,使得自锁状态解除的位置可调,即调节上下颚板1、2在压合过程中的最小间隙,以适应不同厚度的料带。
如图在所述摆臂30的两侧设有横向的安装孔,可以将本发明所述料带连接钳固定在工作台上,避免作业中更换料带时需要用手扶持所述料带连接钳。
在所述上下摆动臂10、20后端的握把处的外侧都设有防滑板,防止在施加握紧力时打滑。

Claims (9)

1、一种料带连接钳,包括上颚板(1)、下颚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颚板(1)固定在四杆机构的上动力臂(10)的前伸端,所述上颚板(1)的压合面与所述上动力臂(10)平行,所述下颚板(2)固定在四杆机构的摆臂(30)的前伸端,所述下颚板(2)的压合面与所述摆臂(30)平行,所述上动力臂(10)靠近所述上颚板(1)处以A转动副连接四杆机构的下动力臂(20)的前端,所述摆臂(30)靠近所述下颚板(2)处以C转动副连接四杆机构的连接臂(40)的前端,所述C转动副的旋转中心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摆臂(30)的第一滑槽(302)中,所述连接臂(40)的后端在离所述所述上颚板(1)较远处以B转动副连接所述上动力臂(10),所述B转动副的旋转中心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上动力臂(10)的第二滑槽(102)中,所述摆臂(30)的后端在离所述下颚板(2)较远处以D转动副连接所述下动力臂(20),所述连接臂(40)在所述A、D两转动副之间以E转动副和在所述下动力臂(20)上所述B、C两转动副之间交叉连接,所述下动力臂(20)通过在靠所述D转动副下方附近设置的拉簧(3)连接所述摆臂(30);所述A、E、D转动副的旋转中心设置在同一直线上,所述B、E、C转动副的旋转中心设置在同一直线上,所述A、E两转动副旋转中心之间的距离与所述D、E两转动副旋转中心之间的距离的比值等于所述B、E两转动副旋转中心之间的距离与所述C、E两转动副旋转中心之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料带连接钳,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动力臂(20)包括设置了所述A、E、D转动副的连接杆(210)、通过转动副与所述连接杆连接的握柄(220),以及固定在所述握把(220)上且前伸至所述连接杆(210)上方的弹片(23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连接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动力臂(10)的内部中段设有部分棘轮板(4),所述棘轮板(4)上侧设有凹槽(41),所述下动力臂(20)的握把(220)设有与所述棘轮板(4)对应的棘爪机构(24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连接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板(4)前端通过所述的A转动副与所述上动力臂(10)连接,所述上动力臂(10)的侧面设有滑槽(101),固定在所述棘轮板(4)上的螺钉在所述滑槽(101)中可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连接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颚板(1)可拆连接所述上动力臂(10),所述下颚板(2)可拆连接所述摆臂(30)。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连接钳,其特征在于,还有一个包括设置在所述下颚板(2)压合面上横向排列的定位针(21)和所述上颚板(1)上相应位置设置的定位针孔(11)的定位针机构(5)。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连接钳,其特征在于,所述D转动副为铰链(D’)连接,形成所述铰链(D’)的插销(304)在所述摆臂(30)上垂直所述定位针(21)方向设置的第三滑槽(305)内可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连接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颚板(1)包括固定在所述上动力臂(10)前端的上压块(11),通过螺钉连接所述上压块(11)的下压块(12),所述上下压块之间设有弹性元件。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连接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30)的两侧设有横向的安装孔,所述上下动力臂的后端均设有防滑板。
CN 200520119735 2005-11-30 2005-11-30 料带连接钳 Expired - Lifetime CN2860746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20119735 CN2860746Y (zh) 2005-11-30 2005-11-30 料带连接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20119735 CN2860746Y (zh) 2005-11-30 2005-11-30 料带连接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860746Y true CN2860746Y (zh) 2007-01-24

Family

ID=376583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20119735 Expired - Lifetime CN2860746Y (zh) 2005-11-30 2005-11-30 料带连接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860746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77365B (zh) * 2012-10-19 2015-03-21 Chiu Wen Lai clamp
TWI667107B (zh) * 2014-10-20 2019-08-01 德商威查格工具廠有限公司 擠壓鉗以及利用一擠壓鉗擠壓一工作物的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77365B (zh) * 2012-10-19 2015-03-21 Chiu Wen Lai clamp
TWI667107B (zh) * 2014-10-20 2019-08-01 德商威查格工具廠有限公司 擠壓鉗以及利用一擠壓鉗擠壓一工作物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59041B (zh) 锁定夹钳
US4685991A (e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peeling a protective film from an exposed photoresist coating o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US6161823A (en) Apparatus for adapting a clamp
CN2860746Y (zh) 料带连接钳
CN108544524A (zh) 一种基于潜水机器人的平行夹持手
CN106345866A (zh) 一种五金制作用钳子快速折弯装置
JP5913624B2 (ja) 手動ステージ用電動化ユニット、及び電動化ユニット付き手動ステージ
CN201015848Y (zh) 可自锁和自动解锁的大力钳
CN101259604A (zh) 单手操作大力钳
JP2005525511A (ja) ベルト装着用具
US4970779A (en) Remover for IC chips
HU183916B (en) Device for tightening tie band
CN214472293U (zh) 一种金属拉力试验机的夹持装置
CN2609883Y (zh) 自动贴片料带连接钳
CN101083377A (zh) 一种电容软导线自动焊接机
CN1759989A (zh) 一种汽车凸轮轴正时齿压装工装
EP0490477A1 (en) Banding apparatus
CN111604828B (zh) 一种多状态调节实现杠杠行程可变的五金钳子
US5730032A (en) Saw setter
US4499622A (en) Gripper assembly
CN220383311U (zh) 一种防滑的定位压台
CN2894945Y (zh) 改进的大力钳
CN105668224B (zh) 插签机棒签夹持机构
CN106976048A (zh) 夹持器的夹持机构
CN2472878Y (zh) 工具钳(1)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124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