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857262Y - 插座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插座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857262Y
CN2857262Y CN 200520120858 CN200520120858U CN2857262Y CN 2857262 Y CN2857262 Y CN 2857262Y CN 200520120858 CN200520120858 CN 200520120858 CN 200520120858 U CN200520120858 U CN 200520120858U CN 2857262 Y CN2857262 Y CN 2857262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nd connection
circuit board
internal circuit
insulation crust
termina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2012085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进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ELECTRONICS (DONGGU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ELECTRONICS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ELECTRONICS (DONGGU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ELECTRONICS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52012085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857262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857262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857262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一种插座连接器,包括绝缘外壳、两个电气传输端子和一个接地端子,绝缘外壳上套接一接地箍,该接地箍两端设置用于与内部线路板连接的焊接片,接地箍中部凸出部分设连接孔;三个端子与绝缘外壳是注塑成一体的,其中,两个电气传输端子除焊接段外均包覆在绝缘外壳内,接地端子上设置与接地箍中部的连接孔配合的凸出部,该凸出部露于所述绝缘外壳外,接地箍中部的连接孔套于接地端子的该凸出部上。本插座连接器不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能,而且可以缩小插座连接器与周围其它零件之间的距离,有利于电器小型化。其结构简单、零件装配便利、生产工艺简易,可有效降低产品成本。

Description

插座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座连接器。
背景技术
如图17-19所示,目前的插座连接器由绝缘壳体51,用于电气输送之端子53、53’、接地端子52,用于与内部电路连接的连接片55、55’、56,以及将线路板接地的接地箍57组成。其加工方法为:先将绝缘壳体51注塑成形,再将端子53、53’、52装在该绝缘壳体51相应孔中,然后将接地箍57插入绝缘壳体51中,并使接地箍57之孔57’套住接地端子52末端之52’部位,再将连接片55、55’、56铆接在端子53、53’、52末端。
这种插座连接器零件较多,生产工艺复杂,尤其是接地箍57、连接片56与端子52的连接部位(见图18中A处,要将接地箍57压在端子52和连接片56之间,)装配困难;另外,其连接片、端子与连接片的铆接部均暴露在塑料外部,易受外界不良环境而产生氧化,影响电气传输性能,易因潮湿空气、水滴、其它导体等触碰到或靠近连接片而产生电弧引起火灾现象,当振动或发生碰撞时,端子与连接片的铆接部容易松动,导致接触不良而产生电弧引起火灾现象等。且导致其它零件与插座连接器需相距较大距离,影响电器小型化趋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工艺简易、成本较低的插座连接器,使用该连接器不会产生接触不良现象,不易产生电弧,不易受外界不良环境而产生氧化。
本实用新型插座连接器包括绝缘外壳、设置于绝缘外壳内用于连接内部线路板和外部插头的两个电气传输端子和一个接地端子,所述绝缘外壳上套接一接地箍,该接地箍两端设置用于与内部线路板连接的焊接片,接地箍中部凸出部分设连接孔;所述三个端子与绝缘外壳是注塑成一体的,其中,两个电气传输端子与内部线路板连接的一边除焊接段外均包覆在所述绝缘外壳内,接地端子上设置与接地箍中部的连接孔配合的凸出部,该凸出部露于所述绝缘外壳外,接地箍中部的连接孔套于接地端子的该凸出部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插座连接器的两个电气传输端子与内部线路板连接的一边除焊接段外均包覆在绝缘外壳内,不易受外界环境影响,有效避免了现有插座连接器因受外界环境影响而产生电弧引起火灾等缺陷,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能。而且可以缩小插座连接器与周围其它零件之间的距离,有利于电器小型化。
它的三个连接端子可以是一次成形的单件结构,也可以是由两部分铆接而成的组合结构。装配时,只要将连接端子定位在注塑模具中,再注塑,即可实现连接端子与外壳的组合,然后从具有连接端子的绝缘外壳的背面将接地箍套到该绝缘外壳上,使接地箍上的连接孔套于接地端子的凸出部上,再将该凸出部与接地箍的连接处通过焊接或铆接固定即可。其结构简单、零件装配便利、生产工艺简易,可有效降低产品成本。
其接地箍与接地端子连接以具有更好的接地功能,同时起到固定插座连接器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前视立体图;
图2为其后视立体图;
图3为其电气传输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其接地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其剖视图;
图6为其接地箍的装配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前视立体图;
图8为实施例2的后视立体图;
图9为实施例2的电气传输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2的接地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2的接地箍的装配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前视立体图;
图13为实施例3的后视立体图;
图14为实施例3的电气传输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实施例3的接地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实施例3的接地箍的装配示意图;
图17为现有插座连接器的后视立体图;
图18为图17插座连接器的爆炸图;
图19为图17插座连接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6所示,实施例1插座连接器包括绝缘外壳11、设置于绝缘外壳11内用于连接内部线路板和外部插头的两个电气传输端子13、13’和一个接地端子12,所述绝缘外壳11上套接一接地箍14,该接地箍14两端设置用于与内部线路板连接的焊接片144,接地箍14中部凸出部分141设连接孔142;所述三个端子12、13、13’均为单件结构,它们与绝缘外壳11是注塑成一体的,其中,两个电气传输端子13、13’为形单件端子,该形单件端子13、13’的竖直部分131为用于与外部插头连接的插接部,该形单件端子13、13’水平部分133的自由端设置用于与内部线路板连接的焊接段134,两个电气传输端子13、13’与内部线路板连接的一边(即端子的水平部分133)除焊接段134外均包覆在所述绝缘外壳11内,接地端子12为T字形单件端子,T字形端子的竖直部分121为用于与外部插头连接的插接部,T字形端子的水平部分123一端设置用于与内部线路板连接的焊接段124,另一端设置与接地箍14中部的连接孔142配合的凸台122,该凸台122露于所述绝缘外壳11外,接地箍14中部的连接孔142套于接地端子12的该凸台122上。
参照图6,接地箍14两侧设置定位孔143,与绝缘外壳11两侧的卡位111卡合对接地箍14定位。装配时,从具有连接端子的绝缘外壳11的背面将接地箍14套到该绝缘外壳11上,使接地箍14两侧的定位孔143与绝缘外壳11两侧的卡位111卡合,同时使接地箍14上的连接孔142套于接地端子12的凸台122上,然后将凸台122与接地箍14的连接处通过焊接或铆接固定即可,大大简化了接地箍与接地端子的装配工艺。
图中113为定位销,112为卡子,卡子112与绝缘外壳11之间形成卡槽,用于对本插座连接器定位。
实施例1插座连接器的绝缘外壳11内的空腔呈五边形,根据需求也可以做成梅花形、矩形等形状。连接端子12、13和13’的插接部为棱柱形,也可以做成圆柱形,可以是空心的,也可以是实心的。
本插座连接器的成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取连接端子12、13、13’,将其插入注塑模具中定位,合模;
b、通过注塑机向所述注塑模具之型腔中注入融熔的热塑性材料(该热塑性材料可以采用对苯二甲酸乙丁二酸酯、普通的ABS等等热塑性材料);
c、开模取出半成品,取接地箍14按图6所示装配到所述半成形品上,装配完后如图2所示;
d、对图2之B部位进行焊锡连接或铆接,即制得本实用新型插座连接器。
实施例2:
如图7-11所示,实施例2插座连接器包括绝缘外壳21、设置于绝缘外壳21内用于连接内部线路板和外部插头的两个电气传输端子23、23’和一个接地端子22,所述绝缘外壳21上套接一接地箍24,该接地箍24两端设置用于与内部线路板连接的焊接片244,接地箍24中部凸出部分241设连接孔242;所述三个端子22、23、23’均为组合结构,它们与绝缘外壳21是注塑成一体的,其中,两个电气传输端子23、23’均是由水平部分233和竖直部分231铆接而成的形组合端子,竖直部分231为用于与外部插头连接的插接部,水平部分233为用于与内部线路板连接的连接片,连接片233的自由端设置用于与内部线路板连接的焊接段234,两个电气传输端子23、23’与内部线路板连接的一边(即端子的水平部分233)除焊接段234外均包覆在所述绝缘外壳21内。接地端子22是由插接部221和L形连接片223铆接而成的组合端子,L形连接片223的一侧与所述插接部221一端铆接,L形连接片223另一侧的自由端224从绝缘外壳21的背面伸出,该自由端224用于与内部线路板连接,自由端224同时也用于与接地箍24中部的连接孔242配合实现接地箍24与接地端子22的连接。
参照图11,实施例2的装配方法为:先做好组合端子22、23、23’,再将组合端子放入注塑模具中定位、合模、注塑,制成具有连接端子的绝缘外壳21,然后,从具有连接端子的绝缘外壳21的背面将接地箍24套到该绝缘外壳21上,使接地箍24两侧的定位孔243与绝缘外壳21两侧的卡位211卡合,同时使接地箍24上的连接孔242套于接地端子22的焊接段224(即L形连接片223的自由端)并紧贴绝缘外壳21,然后将焊接段224与接地箍24的连接处通过焊接固定即可。
图中213为定位销,212为卡槽,用于对本插座连接器定位。
实施例2插座连接器的绝缘外壳21内的空腔呈梅花形。连接端子22、23和23’的插接部为圆柱形。
实施例3:
如图12-16所示,实施例3插座连接器与实施例2插座连接器的结构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接地端子的形状和结构不同。具体区别如下:
实施例3中,接地端子32是由水平部分323和竖直部分321铆接而成的形组合端子,竖直部分321为用于与外部插头连接的插接部,水平部分323为用于与内部线路板连接的连接片,连接片323的自由端设置用于与内部线路板连接的焊接段324,连接片323的另一端设置与所述接地箍34中部的连接孔342配合的凸片322。接地端子32之焊接段324、两个电气传输端子33、33’之焊接段334均从绝缘外壳31的同一面伸出,接地端子32另有一用于与接地箍34中部的连接孔342配合的凸片322,该凸片322从绝缘外壳31的另一面(即背面)伸出。
而在实施例2中,两个电气传输端子23、23’用于与内部电路板连接的焊接段234从绝缘外壳21的一侧面伸出,而接地端子22的焊接段224从绝缘外壳21的背面伸出,而且该焊接段224还用于与接地箍24上的连接孔242配合,实现接地箍24与接地端子22的连接。

Claims (8)

1、一种插座连接器,包括绝缘外壳、设置于绝缘外壳内用于连接内部线路板和外部插头的两个电气传输端子和一个接地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外壳上套接一接地箍,该接地箍两端设置用于与内部线路板连接的焊接片,接地箍中部凸出部分设连接孔;所述三个端子与绝缘外壳是注塑成一体的,其中,两个电气传输端子与内部线路板连接的一边除焊接段外均包覆在所述绝缘外壳内,接地端子上设置与接地箍中部的连接孔配合的凸出部,该凸出部露于所述绝缘外壳外,接地箍中部的连接孔套于接地端子的该凸出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电气传输端子均为形单件端子,该形单件端子的竖直部分为用于与外部插头连接的插接部,该形单件端子水平部分的自由端设置用于与内部线路板连接的焊接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电气传输端子均是由水平部分和竖直部分铆接而成的形组合端子,竖直部分为用于与外部插头连接的插接部,水平部分为用于与内部线路板连接的连接片,连接片的自由端设置用于与内部线路板连接的焊接段。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端子为T字形单件端子,该T字形单件端子的竖直部分为用于与外部插头连接的插接部,T字形单件端子的水平部分一端设置用于与内部线路板连接的焊接段,另一端设置与接地箍中部的连接孔配合的凸台。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端子是由插接部和L形连接片铆接而成的组合端子,L形连接片的一侧与所述插接部铆接,L形连接片另一侧的自由端从绝缘外壳的背面伸出,该自由端用于与内部线路板、接地箍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端子是由水平部分和竖直部分铆接而成的形组合端子,竖直部分为用于与外部插头连接的插接部,水平部分为用于与内部线路板连接的连接片,连接片的自由端设置用于与内部线路板连接的焊接段,连接片的另一端设置与所述接地箍中部的连接孔配合的凸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外壳内的空腔呈五边形、或梅花形、或矩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电气传输端子和一个接地端子的插接部呈圆柱形或棱柱形。
CN 200520120858 2005-12-15 2005-12-15 插座连接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857262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20120858 CN2857262Y (zh) 2005-12-15 2005-12-15 插座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20120858 CN2857262Y (zh) 2005-12-15 2005-12-15 插座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857262Y true CN2857262Y (zh) 2007-01-10

Family

ID=376005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20120858 Expired - Lifetime CN2857262Y (zh) 2005-12-15 2005-12-15 插座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857262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15690B (zh) * 2008-02-19 2011-09-14 三美电机株式会社 交流适配器及其组装方法
CN103259117A (zh) * 2012-02-16 2013-08-21 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连接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15690B (zh) * 2008-02-19 2011-09-14 三美电机株式会社 交流适配器及其组装方法
CN103259117A (zh) * 2012-02-16 2013-08-21 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3259117B (zh) * 2012-02-16 2017-10-27 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113C (zh) 同轴连接器
US20070117460A1 (en) Mechanically robust lead frame assembly for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2201627A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284278C (zh) 电连接器及其生产方法
CN2667738Y (zh) 语音插座连接器
CN1815826A (zh) 插座连接器的成形方法及插座连接器
CN104377481A (zh) 双面插接连接器及其制作方法
CN2857262Y (zh) 插座连接器
US20120028501A1 (en) Camera socket connector
CN2845217Y (zh) 插座连接器
CN211404849U (zh) 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公端结构
CN1144321C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14797837U (zh) Type-c连接器的端子模组
CN220475040U (zh) 插座电连接器
CN102044773A (zh) 一种电连接器端子及其制造方法
CN201038440Y (zh) 连接器组合结构
CN214478034U (zh) Type-c连接器的端子模组
CN205122872U (zh) 一种串行总线连接器
CN220569922U (zh) 沉板式连接器
CN204230463U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2572601Y (zh) 改良的插座结构
CN210723618U (zh) 一种车用连接器
CN2598208Y (zh) 多功能电连接器
CN2626087Y (zh) 电连接器
CN213782402U (zh) 一种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11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