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813033Y - 一种玩具汽车与机器人的变形玩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玩具汽车与机器人的变形玩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813033Y
CN2813033Y CN 200520063756 CN200520063756U CN2813033Y CN 2813033 Y CN2813033 Y CN 2813033Y CN 200520063756 CN200520063756 CN 200520063756 CN 200520063756 U CN200520063756 U CN 200520063756U CN 2813033 Y CN2813033 Y CN 2813033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bot
toy
car
similar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2006375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志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052006375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813033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813033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813033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一种玩具汽车与机器人的变形玩具,包括具有后轮的玩具汽车底盘,其特征在于:上述底盘中部铰接有类似于机器人腿部及躯干的壳体,该壳体的上部两侧分别铰接有类似于机器人手部的车门,车门的前端连接有类似于机器人两臂膀的两前车轮,该壳体的上端与车体前部活动连接,车体前部上铰接有类似于机器人头部的前车盖。本实用新型对照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完成玩具汽车与机器人之间相互转变,增加了玩具玩耍功能,提高了玩具的趣味性;同时,本实用新型还能够在玩具汽车的行驶中不断地自动完成玩具汽车与机器人之间相互转变,并且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变形完毕的显示状态,进一步增强了玩具的趣味性。

Description

一种玩具汽车与机器人的变形玩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玩具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以在玩具汽车与机器人之间相互转变的变形金刚。
背景技术
现有的玩具汽车与机器人都是小孩喜欢的玩具,常见的玩具汽车与机器人一般是相互分开、彼此独立的,由于玩具汽车与机器人相互独立、分开使用或玩耍,因此它们的功能比较单一,从而大大降低了玩具的趣味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玩具汽车与机器人的变形玩具,将玩具汽车与机器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且能够在玩具汽车与机器人之间相互转变,增强了玩具的趣味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玩具汽车与机器人的变形玩具,包括具有后轮的玩具汽车底盘,其特征在于:上述底盘中部铰接有类似于机器人腿部及躯干的壳体,该壳体的上部两侧分别铰接有类似于机器人手部的车门,车门的前端连接有类似于机器人两臂膀的两前车轮,该壳体的上端与车体前部活动连接,车体前部上铰接有类似于机器人头部的前车盖。
当变形玩具由玩具汽车变形为机器人时,上述玩具汽车的前车盖、车体前部、两车门、车体中部外壳等部件的位置发生变化,变成机器人的各组成部分,从而构成了一个机器人;当上述玩具汽车部件的位置还原后,机器人的各组成部恢复为玩具汽车形状。
所述前车盖的后端与类似于机器人身上风衣的车体中部外壳一体成型,两者的连接处类似于机器人颈部,该连接处可转动地安装在车体前部的壳体上。当类似于机器人腿部及躯干的壳体竖直站立时,上述前车盖和车体中部外壳随着类似于机器人腿部及躯干的壳体直立而构成机器人的组成部分;当类似于机器人腿部及躯干的壳体向下与玩具汽车底盘重合时,上述前车盖和车体中部外壳随着类似于机器人腿部及躯干的壳体呈水平放置而构成玩具汽车的组成部分。
所述类似于机器人腿部及躯干的壳体由前壳体和后壳体构成,前、后壳体的上端两侧分别与类似于机器人手部的车门前端铰接而形成杠杆结构,前、后壳体的上端分别与车体前部铰接,前、后壳体的下端分别与车体中部铰接,前、后壳体之间设有弹簧。
在器人竖直站立的过程中,由于前、后壳体的铰接点不同,所以前、后壳体产生相对运动,在前、后壳体之间的弹簧的作用下,前、后壳体在两侧的铰接处产生转动,由于杠杆结构的作用,使类似于机器人手部的车门张开;当机器人的前、后壳体竖直站立在车体中部时,车体前部与类似于机器人躯干的壳体在铰接处相对转动而相互垂直,从而使类似于机器人头部的前车盖打开,显现出类似于机器人的头部,变形玩具从玩具汽车变形为机器人。同理,在机器人向前倾倒的过程中,前、后壳体在两侧的铰接处产生转动,使类似于机器人头部的前车盖合上,车体前部与类似于机器人躯干的壳体在铰接处相对转动而在同一直线上,车门关上,玩具汽车恢复原状。
为了使变形玩具能够自动完成玩具汽车与机器人之间相互转变,所述玩具汽车底盘上设有一控制上述壳体其下端相对于车体中部转动的控制装置。在该控制装置的控制下,类似于机器人躯干的壳体能够从与玩具汽车底盘重合状态逐渐变化到与玩具汽车底盘垂直状态,再从与玩具汽车底盘垂直状态逐渐变化到与玩具汽车底盘重合状态,如此循环反复进行。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电机、传动齿轮组、凸轮、连接机构和复位弹簧,电机通过传动齿轮组与凸轮传动连接,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杆、连杆上条形滑槽和固定在底盘上的滑块的机构,滑块处于滑槽中,滑块与滑槽可以相对滑动,连杆的前端与前壳体的下端铰接,连杆的后端与凸轮相啮合,复位弹簧安装在连杆与底盘之间。
为了使所述变形玩具在变形完毕后保持一定时间的显示机器人状态或者显示玩具汽车状态,可以在所述凸轮的远离转轴处和靠近转轴处分别设有一段圆弧,当连杆与上述圆弧段啮合时,由于凸轮该部分的曲率不变,所以连杆停止前后运动,使变形玩具在变形完毕后保持一定时间的显示状态。
如果所述凸轮由方形转轮和定位块构成,上述连杆上设有与方形转轮转动配合的方形孔,方形转轮上表面设有一与上述方形孔内侧相啮合的凸起,定位块与齿轮箱之间设有复位弹簧,定位块与方形转轮的一边相配合,其的作用是限制方形转轮在复位弹簧回复力的作用下转动;此时,为了使所述变形玩具在变形完毕后保持一定时间的显示状态,可以在所述电机与方形转轮之间的传动齿轮组中设有一升降齿轮。
所述升降齿轮包括上齿轮、下齿轮、小齿轮、转轴和压缩弹簧,上齿轮和下齿轮大小相同但模数不同,小齿轮固定于上齿轮上,下齿轮固定于转轴的下部,上齿轮以及其上面的小齿轮可滑动地套在转轴上部,上齿轮下表面设有一块四分之一弧形的凸块,下齿轮上设有一段弧形凹槽,上述弧形凸块与弧形凹槽形状、大小相配匹,两者相互配合,压缩弹簧张紧在齿轮箱和上齿轮之间。
由于上、下齿轮大小相同但模数不同,所以上、下齿轮在同一齿轮的驱动下会产生相对转动。当弧形凸块在弧形凹槽内时,上齿轮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紧贴在下齿轮上,上、下齿轮产生的相对转动不断累积,弧形凸块在弧形凹槽内向前运动,直到弧形凸块的弧形边与弧形凹槽的端部相接触时,上齿轮相对于下齿轮开始向上运动,最后,弧形凸块的弧形边离开弧形凹槽的端部,上齿轮相对于下齿轮向上运动到最高点,此时,小齿轮与其最近的中间齿轮啮合,从而使方形转轮与电机传动连接;由于上齿轮相对于下齿轮继续向前转动,弧形凸块的下端在下齿轮没有弧形凹槽的表面上滑动,直到弧形凸块再次进入弧形凹槽内,在此过程中,上齿轮一直保持在相对于下齿轮向上运动到最高点的位置处,小齿轮一直与其最近的中间齿轮啮合,方形转轮一直与电机传动连接;弧形凸块再次进入弧形凹槽内后,上齿轮以及其上面的小齿轮在压缩弹簧的作用向下运动,并且贴在下齿轮上,小齿轮离开其最近的中间齿轮,电机不与方形转轮传动连接,方形转轮停止转动并在定位块限定下定位。这样,在升降齿轮的作用下,所述变形玩具在变形完毕后保持一定时间的显示机器人状态或者显示玩具汽车状态。
为了使变形玩具在行驶中完成玩具汽车与机器人之间相互转变,所述玩具汽车底盘的中部设有一万向轮,该万向轮与上述电机通过传动齿轮组传动连接。当机器人变形完毕后站立于玩具汽车上,该万向轮与两后从动轮相互配合,使玩具汽车继续行驶,同时,该万向轮还能够让玩具汽车在碰到障碍物后产生转向,保证玩具汽车行驶的连续性。
所述类似于机器人手部的车门在前车轮内侧与类似于机器人躯干的壳体铰接,车门后端的内侧铰接有机器人手臂,机器人的手上设有手枪。当类似于机器人躯干的壳体向上直立时,类似于机器人手部的车门张开,机器人的手臂及其手上的手枪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自动展开;当类似于机器人手部的车门向下与玩具汽车底盘重合时,机器人的两手臂、手上的手枪收缩并隐藏于车门内侧,车门关上。
本实用新型对照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完成玩具汽车与机器人之间相互转变,增加了玩具玩耍功能,提高了玩具的趣味性;同时,本实用新型还能够在玩具汽车的行驶中不断地自动完成玩具汽车与机器人之间相互转变,并且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变形完毕的显示状态,进一步增强了玩具的趣味性。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玩具汽车没有变形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玩具汽车变形为机器人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分解图;
图4为类似于机器人腿部及躯干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控制类似于机器人腿部的壳体其下端相对于车体中部转动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示;
图6为升降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玩具汽车与机器人的变形玩具,包括具有后轮37的玩具汽车底盘5,上述底盘5中部即车体中部11铰接有类似于机器人腿部4及躯干2的壳体,该壳体的上部两侧分别铰接有类似于机器人手部3的车门8,车门8的前端连接有类似于机器人两臂膀的两前车轮10,该壳体的上端与车体前部7活动连接,车体前部7上铰接有类似于机器人头部1的前车盖6。
所述前车盖6的后端与类似于机器人身上风衣的车体中部外壳9一体成型,两者的连接处类似于机器人颈部12,该连接处可转动地安装在车体前部7的壳体上。当类似于机器人腿部4及躯干2的壳体竖直站立时,上述前车盖6和车体中部外壳9随着上述壳体直立而构成机器人的组成部分;当类似于机器人腿部4及躯干2的壳体机器人躯干2向下与玩具汽车底盘5重合时,上述前车盖6和车体中部外壳9随着上述壳体呈水平放置而构成玩具汽车的组成部分。
如图3、图4所示,所述类似于机器人腿部4及躯干2的壳体由前壳体13和后壳体14构成,前壳体13、后壳体14的上端两侧分别与类似于机器人手部的车门前端铰接而形成杠杆结构,上述杠杆结构主要由分别铰接在前壳体13与车门8前端之间的第一连杆42,以及分别铰接在第一连杆42中部与后壳体14之间的第二连杆43构成,前壳体13、后壳体14的上端两侧分别与类似于机器人手部3的车门8前端铰接,前壳体13、后壳体14的上端分别与车体前部7铰接,前壳体13、后壳体14的下端分别与车体中部11铰接,前壳体13、后壳体14之间设有弹簧15。
如图3、图5所示,所述玩具汽车底盘5上设有一控制上述壳体其下端相对于车体中部转动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电机16、传动齿轮组17、凸轮、连接机构和复位弹簧18,电机16通过传动齿轮组17与凸轮传动连接,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杆19、连杆19上条形滑槽20和固定在底盘5上的滑块21的机构,滑块21处于滑槽20中,滑块21与滑槽20可以相对滑动,连杆19的前端与躯干2前壳体13的下端铰接,连杆19的后端与凸轮相啮合,复位弹簧18安装在连杆19与底盘5之间,所述凸轮由方形转轮22和定位块23构成,连杆19上设有与方形转轮22转动配合的方形孔24,方形转轮22上表面设有一与上述方形孔24内侧相啮合的凸起25,定位块23与齿轮箱26之间设有复位弹簧(图中无显示),定位块23与方形转轮22的一边相配合,其的作用是限制方形转轮22在复位弹簧回复力19的作用下转动。
为了使所述变形玩具在变形完毕后保持一定时间的显示机器人状态或者显示玩具汽车状态,所述电机16与方形转轮22之间的传动齿轮组17中设有一升降齿轮27。
如图3、图6所示,所述升降齿27轮包括上齿轮28、下齿轮29、小齿轮30、转轴31和压缩弹簧32,上齿轮28和下齿轮29大小相同但模数不同,小齿轮30固定于上齿轮28上,下齿轮29固定于转轴31的下部,上齿轮28以及其上面的小齿轮30可滑动地套在转轴31上部,上齿轮28下表面设有一块四分之一弧形的凸块34,下齿轮29上设有一段弧形凹槽33,上述弧形凸块34与弧形凹槽33形状、大小相配匹,两者相互配合,压缩弹簧张32紧在齿轮箱和上齿轮28之间。
所述玩具汽车底盘5的中部设有一万向轮35,该万向轮35与上述电机16通过传动齿轮组36传动连接。当机器人变形完毕后站立于玩具汽车上,该万向轮35与两后从动轮37相互配合,使玩具汽车继续行驶,同时,该万向轮35还能够让玩具汽车在碰到障碍物后产生转向,保证玩具汽车行驶的连续性。
所述类似于机器人手部3的车门8在前车轮10内侧与类似于机器人躯干2的壳体铰接,车门8的后端内侧铰接有机器人手臂41,机器人的手上设有手枪38。当类似于机器人躯干2的壳体向上直立时,类似于机器人手部3的车门8张开,机器人的手臂41及其手上的手枪38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自动展开;当类似于机器人手部3的车门8向下与玩具汽车底盘5重合时,机器人的两手臂41、手上的手枪38收缩并隐藏于车门8内侧,车门8关上。
当变形玩具由玩具汽车变形为机器人时,上述玩具汽车的前车盖6、车体前部7、两车门8、车体中部外壳9等部件的位置发生变化,变成机器人的各组成部分,从而构成了一个机器人。
如图3、图4、图5所示,当上述方形转轮22的凸起25向后转动时,带动连杆19向后运动,上述前壳体13绕其与车体中部的铰接点向上运动,由于后壳体14与前壳体13之间设有弹簧15,所以前壳体13、后壳体14分别绕各自与车体中部的铰接点向上转动,在器人竖直站立的过程中,由于前壳体13、后壳体14的铰接点不同,所以前壳体13、后壳体14产生相对运动,在前壳体13、后壳体14之间的弹簧15的作用下,前壳体13、后壳体14在两侧的铰接处产生转动,由于杠杆结构的作用,使类似于机器人手部3的车门8张开;当机器人的前壳体13、后壳体14竖直站立在车体中部11时,车体前部7与类似于机器人躯干2的壳体在铰接处相对转动而相互垂直,从而使类似于机器人头部1的前车盖6打开,显现出类似于机器人的头部1,变形玩具从玩具汽车变形为机器人,如图2所示。在此过程中,连杆19与齿轮箱26之间的复位弹簧18被拉伸产生形变,定位块23与方形转轮22的一边相配合并将其位置限定。
由于所述电机16与方形转轮22之间的传动齿轮组17中设有一升降齿轮27,而升降齿轮27的上齿轮28、下齿轮29大小相同但模数不同,所以上齿轮28、下齿轮29在同一齿轮39的驱动下会产生相对转动。当弧形凸块34在弧形凹槽33内时,上齿轮28在压缩弹簧32的作用下紧贴在下齿轮上29,上齿轮28、下齿轮29产生的相对转动不断累积,弧形凸块34在弧形凹槽33内向前运动,直到弧形凸块34的弧形边与弧形凹槽33的端部相接触时,上齿轮28相对于下齿轮29开始向上运动,最后,弧形凸块34的弧形边离开弧形凹槽33的端部,上齿轮28相对于下齿轮29向上运动到最高点,此时,小齿轮30与其最近的中间齿轮40啮合,从而使方形转轮22与电机16传动连接;由于上齿轮28相对于下齿轮29继续向前转动,弧形凸块34的下端在下齿轮29没有弧形凹槽的表面上滑动,直到弧形凸块34再次进入弧形凹槽33内,在此过程中,上齿轮30一直保持在相对于下齿轮29向上运动到最高点的位置处,小齿轮30一直与其最近的中间齿轮40啮合,方形转轮22一直与电机16传动连接;弧形凸块34再次进入弧形凹槽33内后,上齿轮28以及其上面的小齿轮30在压缩弹簧32的作用向下运动,并且贴在下齿轮29上,小齿轮30离开其最近的中间齿轮40,电机16不与方形转轮22传动连接,方形转轮22停止转动并在定位块23限定下定位。这样,在升降齿轮27的作用下,所述变形玩具在变形完毕后保持一定时间的显示机器人状态。
此后,方形转轮22继续转动,方形转轮22的凸起25向前转动时,连杆19在复位弹簧15回复力的作用下向前推动前壳体13,躯干2的前壳体13、后壳体14分别绕各自与车体中部11的铰接点向下转动,促使前壳体13、后壳体14向前倾斜,直到前壳体13、后壳体14与车体中部11相重合。前壳体13、后壳体14在两侧的铰接处产生转动,使类似于机器人手部3的车门8合上,使类似于机器人头部1的前车盖合6上,车体前部7与类似于机器人躯干2的壳体在铰接处相对转动而在同一直线上,前车盖6和车体中部外壳9回到原来位置,即玩具汽车的上述部件的位置还原,机器人的各组成部恢复为玩具汽车形状。同理,在升降齿轮27的作用下所述变形玩具在变形完毕后保持一定时间的显示玩具汽车状态。
综上所述,在该控制装置的控制下,机器人从玩具汽车逐渐变化到与机器人,在变形完毕后保持一定时间的显示机器人状态;再从机器人逐渐还原成玩具汽车,在变形完毕后保持一定时间的显示玩具汽车状态;如此循环反复进行。

Claims (10)

1、一种玩具汽车与机器人的变形玩具,包括具有后轮的玩具汽车底盘,其特征在于:上述底盘中部铰接有类似于机器人腿部及躯干的壳体,该壳体的上部两侧分别铰接有类似于机器人手部的车门,车门的前端连接有类似于机器人两臂膀的两前车轮,该壳体的上端与车体前部活动连接,车体前部上铰接有类似于机器人头部的前车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玩具汽车与机器人的变形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盖的后端与类似于机器人身上风衣的车体中部外壳一体成型,两者的连接处类似于机器人颈部,该连接处可转动地安装在车体前部的壳体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玩具汽车与机器人的变形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类似于机器人腿部及躯干的壳体由前壳体和后壳体构成,前、后壳体的上端两侧分别与类似于机器人手部的车门前端铰接而形成杠杆结构,前、后壳体的上端分别与车体前部铰接,前、后壳体的下端分别与车体中部铰接,前、后壳体之间设有弹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玩具汽车与机器人的变形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玩具汽车底盘上设有一控制上述壳体其下端相对于车体中部转动的控制装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玩具汽车与机器人的变形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电机、传动齿轮组、凸轮、连接机构和复位弹簧,电机通过传动齿轮组与凸轮传动连接,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杆、连杆上条形滑槽和固定在底盘上的滑块的机构,滑块处于滑槽中,滑块与滑槽可以相对滑动,连杆的前端与前壳体的下端铰接,连杆的后端与凸轮相啮合,复位弹簧安装在连杆与底盘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玩具汽车与机器人的变形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的远离转轴处和靠近转轴处分别设有一段圆弧。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玩具汽车与机器人的变形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由方形转轮和定位块构成,所述连杆上设有与方形转轮转动配合的方形孔,方形转轮上表面设有一与上述方形孔内侧相啮合的凸起,定位块与齿轮箱之间设有复位弹簧,定位块与凸轮的一边相配合,所述电机与凸轮之间的传动齿轮组中设有一升降齿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玩具汽车与机器人的变形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齿轮包括上齿轮、下齿轮、小齿轮、转轴和压缩弹簧,上齿轮和下齿轮大小相同但模数不同,小齿轮固定于上齿轮上,下齿轮固定于转轴的下部,上齿轮以及其上面的小齿轮可滑动地套在转轴上部,上齿轮下表面设有一块四分之一弧形的凸块,下齿轮上设有一段弧形凹槽,上述弧形凸块与弧形凹槽形状、大小相配匹,两者相互配合,压缩弹簧张紧在齿轮箱和上齿轮之间。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玩具汽车与机器人的变形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玩具汽车底盘的中部设有一万向轮,该万向轮与上述电机通过传动齿轮组传动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玩具汽车与机器人的变形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类似于机器人手部的车门在前车轮内侧与类似于机器人躯干的壳体铰接,车门后端的内侧铰接有机器人手臂,机器人的手上设有手枪。
CN 200520063756 2005-08-31 2005-08-31 一种玩具汽车与机器人的变形玩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813033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20063756 CN2813033Y (zh) 2005-08-31 2005-08-31 一种玩具汽车与机器人的变形玩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20063756 CN2813033Y (zh) 2005-08-31 2005-08-31 一种玩具汽车与机器人的变形玩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813033Y true CN2813033Y (zh) 2006-09-06

Family

ID=369481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20063756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813033Y (zh) 2005-08-31 2005-08-31 一种玩具汽车与机器人的变形玩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813033Y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11322A (zh) * 2013-12-04 2014-03-05 东莞美驰图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变形机器人车
CN106041962A (zh) * 2016-08-03 2016-10-26 杭州欢乐飞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迎宾机器人及其操作方法
CN110075541A (zh) * 2019-04-16 2019-08-02 广东美致智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变形直立机器人的减震调节装置及具该装置的变形直立机器人
CN112569705A (zh) * 2021-03-01 2021-03-30 山东鸿承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浮选机用侧旁除尘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11322A (zh) * 2013-12-04 2014-03-05 东莞美驰图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变形机器人车
CN103611322B (zh) * 2013-12-04 2015-09-02 东莞美驰图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变形机器人车
CN106041962A (zh) * 2016-08-03 2016-10-26 杭州欢乐飞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迎宾机器人及其操作方法
CN110075541A (zh) * 2019-04-16 2019-08-02 广东美致智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变形直立机器人的减震调节装置及具该装置的变形直立机器人
CN112569705A (zh) * 2021-03-01 2021-03-30 山东鸿承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浮选机用侧旁除尘装置
CN112569705B (zh) * 2021-03-01 2021-05-18 山东鸿承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浮选机用侧旁除尘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813033Y (zh) 一种玩具汽车与机器人的变形玩具
CN2391653Y (zh) 马达驱动表面多方向衔接及表面变换的娱乐装置
CN2897362Y (zh) 一种机器人玩具
CN1895955A (zh) 旅行箱式折叠自行车
CN210057388U (zh) 一种跳跃玩具车
CN108404429B (zh) 一种儿童用趣味性高的玩具车
CN205434970U (zh) 一种可遥控开门和开篷的电动玩具汽车
CN2543568Y (zh) 遥控机器人变形车
CN2710712Y (zh) 一种玩具车
CN105771256B (zh) 一种可遥控开门和开篷的电动玩具汽车
CN2768860Y (zh) 一种可做特技动作的遥控电动玩具车
CN2640559Y (zh) 会眨动晃动的机械眼睛
CN2614750Y (zh) 一种儿童玩具车
CN2741622Y (zh) 一种仿禽类动物玩具
CN207785924U (zh) 一种变形玩具车
CN2410015Y (zh) 具有旋动机翼的玩具车
CN200966920Y (zh) 一种电动玩具狗
CN2516208Y (zh) 足球机器人踢球装置
CN216061989U (zh) 一种儿童玩具车
CN208031901U (zh) 变形玩具车
CN218686298U (zh) 一种可变形玩具车
CN2673476Y (zh) 一种玩具车
CN201437048U (zh) 一种玩具车
CN217367143U (zh) 一种玩具变形车
CN2715822Y (zh) 一种多功能玩具搅拌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