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801550Y - 一种用于在装载和卸载位置之间移动货盘的机械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在装载和卸载位置之间移动货盘的机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801550Y
CN2801550Y CN 200520019042 CN200520019042U CN2801550Y CN 2801550 Y CN2801550 Y CN 2801550Y CN 200520019042 CN200520019042 CN 200520019042 CN 200520019042 U CN200520019042 U CN 200520019042U CN 2801550 Y CN2801550 Y CN 2801550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oint
pin
shaft hole
lifting arm
pin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2001904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尚·赛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052001904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801550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801550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801550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在装载和卸载位置之间移动货盘的机械装置,该机械装置由底框架、外升降臂、货盘支架、内升降臂、液压作动筒,底框架安装固定载车辆底盘上,内、外升降臂以销轴安装在底框架上,货盘支架以销轴方式安装载内、外升降臂上,液压作动筒安装在底框架于内升降臂之间,本实用新型的机械装置可实现将车辆货厢从车辆底盘上平稳的平移到地面的功能,而无须额外的装卸人员或设备,并且货物装卸更安全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在装载和卸载位置之间移动货盘的机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货车的装卸机械,具体涉及用于在装载和卸载位置之间移动货盘的机械装置。
背景技术
在车辆装载或卸载过程中均必须将货物提升到一定高度,而常规货运车辆自身并不能使货物在装载和卸载位置之间平稳移动,因此装载或卸载货物通常需要大量人力支援或一些装卸设备支援。
由此,需要一种安装在货运车辆上能够平稳装载或卸载货物的机械装置,而这种机械设备本身又必须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对车辆自身产生负面影响,例如需要提升车辆动力、过多增加车辆自重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一种用于在装载和卸载位置之间移动货盘的机械装置,该机械装置安装在货运车辆上,可以实现平稳的装载和卸载,既不需要提升车辆动力系统又不需要大量增加车辆自重。
首先,结合附图1、2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如图1所示,常规四连杆机构可以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变形原理,使得无论该四连杆组成的四边形如何变形,连接点2、3之间的连杆始终保持与地面平行的状态。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在常规四连杆机构基础上进行改进,在支承点1、4位于不同水平高度情况下,通过将连接点2、3之间的连杆改造为L型结构,使得改进的四连杆机构在从图2A所示的最高位置移动到图2D所示的最低位置过程中,连接点2、3之间的L型结构处于平移状态。本实用新型的机械装置利用图2所示的改进四连杆平移的原理,将常规货车的货厢安置在图2所示的连接点2、3之间L型结构上,通过本实用新型机械装置的变形运动使得货厢可以从装载在货车底盘上的高位置状态平稳移动到位于地面的卸载位置状态,也可以从卸载位置移动到装载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在装载和卸载位置之间移动货盘的机械装置包括:底框架100、外升降臂200、货盘支架300、内升降臂400、液压作动筒500,该机械装置特征在于:
底框架100由前横梁103、后横梁104、两条纵梁101和102构成,两纵梁101和102相互平行并垂直固定连接前横梁103中部,后横梁104固定连接在两纵梁101和102中部之间,前横梁105两端各设置一对接合凸缘105,两对接合凸缘105上均设置有销轴孔11,后横梁104两端靠近纵梁位置和两个纵梁中部靠近后横梁位置内侧共设置两对接合凸缘106,两对结合凸缘106均设置有销轴孔14,在前横梁靠近与两纵梁固定连接部位下对称设置两个接合凸缘107,并且两个接合凸缘107均设置有销轴孔15;
外升降臂200共有左、右两条,两条外升降臂结构完全相同,对称地安装在货盘支架100两侧,外升降臂200的垂直构件201和水平构件202在一端相互垂直固定连接,形成倒L型结构,在水平构件202一端设置销接接头22,该销接接头上设置有销轴孔,垂直构件201的下端设置销接接头21,该销接接头21设置有销轴孔;
货盘支架300由一条水平方向安置的主横梁305、两垂直方向的主垂臂303和304、两水平方向的下臂301和302、两水平方向的上臂306和307、两水平方向的支撑臂308和309构成,两上臂306和307的一端分别与处于水平位置的主横梁305的两端呈90度角固定连接,两个主垂臂303和304的上端固定连接在主横梁305中部,两个主垂臂303和304下端分别与两下臂301和302的一端呈90度角固定连接,在两上臂306和307的另一端设置有销接接头32,两个销接接头32上都设置有销轴孔,在两上臂306和307上靠近销接接头部位与主横梁305固定连接两主垂臂303和304的位置之间固定连接两个支撑臂308和309,支撑臂308、309分别与两上臂306、307和主横梁305形成两个三角形,在主横梁305中部靠近主垂臂303和304的两个位置上各安置有一对接合凸缘310、311,两对接合凸缘310和311上均设置有销轴孔33;
内升降臂400两个垂臂401和402的上端均设置有销接接头43,销接接头43上设置有销轴孔,两垂臂401和402之间沿垂臂延伸方向均匀分布并固定连接两个横梁405和406,在两垂臂401和402下端以90度角分别固定连接两个下弯臂403和404一端,两下弯臂403和404中段均呈钝角向下弯折,在向下弯折部分一端均设置有销接接头44,两个销接接头44上均设置有销轴孔,在两下弯臂403和404弯折形成钝角位置各设置一个三角形的支撑筋板46,两三角形支撑筋板46上均设置销轴孔;
底框架100固定的货车车辆底盘上,内升降臂400下端的两个销接接头44分别插入底框架100的两对接合凸缘106内,销接接头44的销轴孔与接合凸缘106的销轴孔14对准,内升降臂400与底框架100相互销轴连接,两外升降臂200下端的两个销接接头21分别插入底框架100前横梁103两端的两对接合凸缘105内,销接接头21的销轴孔对准接合凸缘105的销轴孔11,外升降臂200与底框架100相互销轴连接,货盘支架300两上臂306端部的两个销接接头32分别与外升降臂上端的两个销接接头22销轴连接,内升降臂400两垂臂401、402上端的两销接接头43分别插入货盘支架300主横梁305中部的两对接合凸缘310和311内,销接接头43的销轴孔对准接合凸缘310、311的销轴孔33销轴连接,两个液压作动筒500的液压活塞杆外端分别与内升降臂400的两个支撑筋板46销轴连接,液压作动筒500的液压油缸底端与底框架100前横梁103中部的接合凸缘107轴销连接。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机械装置,其特征在于:内升降臂400在两垂臂401和402下端与两下弯臂403和404连接部位均外包加强直角板407,在两下弯臂403、404呈钝角弯折部位也外包加强弯板408。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机械装置,其特征在于:货盘支架300在两主垂臂303、304与两下臂301、302连接部位均外包加强直角板312。
将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在装载和卸载位置之间移动货盘的机械装置安装在货车上,可以实现将车辆货厢从车辆底盘上平稳的平移到地面的功能,而无须额外的装卸人员或吊装设备,并且货物装卸比常规的装卸方式更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A和1B表示常规的四连杆机构的移动原理图;
图2A、2B、2C和2D为改进的四连杆机构的移动原理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在装载和卸载位置之间移动货盘的机械装置的总结构图;
图3B为图3A所示的机械装置中底框架部分的结构图;
图3C为图3A所示的机械装置中外升降臂部分的结构图;
图3D为图3A所示的机械装置中货盘支架部分的结构图;
图3E为图3A所示的机械装置中内升降臂部分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在装载和卸载位置之间移动货盘的机械装置处于装载维持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在装载和卸载位置之间移动货盘的机械装置处于装载和卸载位置之间的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在装载和卸载位置之间移动货盘的机械装置处于卸载位置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3A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在装载和卸载位置之间移动货盘的机械装置总体结构图。如图3A所示,该机械装置包括:底框架100、外升降臂200、货盘支架300、内升降臂400、两个液压作动筒500。底框架100通过螺栓或其它固定方式被固定安装在货运车辆的车辆底盘上,货盘支架300用于固定货运车辆货箱并将车辆货箱在装载位置和卸载位置之间平行移动,内、外升降臂400、200用于在两个液压作动筒500推动下使底盘支架300上升或下降高度从而可以在位于车辆底盘之上的装载位置和位于地面上的卸载位置之间平行移动。
图3B为本实用新型机械装置的底框架100的具体结构图。如图3B所示,底框架100由前横梁103、后横梁104、两条纵梁101和102构成,两纵梁101和102相互平行并垂直固定连接前横梁103中部,后横梁104固定连接在两纵梁101和102中部之间。前横梁105两端每端各设置一对接合凸缘105,接合凸缘105上均设置有销轴孔11。后横梁104两端靠近纵梁位置和两个纵梁中部靠近后横梁位置内侧共设置两对接合凸缘106,两对结合凸缘106均设置有销轴孔14。在前横梁靠近与两纵梁固定连接部位下对称设置两个接合凸缘107,并且两个接合凸缘107均设置有销轴孔15。图3B中,由于纵梁101的遮挡,仅图示了靠近纵梁102与前横梁103连接部位的一个接合凸缘107和其上的销轴孔15,在靠近纵梁101与前横梁103连接部位的另一个接合凸缘和其上销轴孔没有标记出。
图3C为本实用新型机械装置的外升降臂200的具体结构图。在图3A中可见,外升降臂200共由两条,两条外升降臂结构完全相同,对称地安装在货盘支架两侧。如图3C所示为一条外升降臂的具体结构,外升降臂200由水平构件202和垂直构件201组成,两构件201和202在一端相互垂直固定连接,形成L型结构外升降臂200。在水平构件202一端设置销接接头22,该销接接头上设置有销轴孔。在外升降臂垂直构件201的下端也设置销接接头21,该销接接头也设置有销轴孔。
图3D为本实用新型的货盘支架300的具体结构图。如图3D所示,货盘支架300由一条水平方向安置的主横梁305、两垂直方向安置的主垂臂303和304、两水平方向安置的下臂301和302、两水平方向安置的上臂306和307、两水平方向安置的支撑臂308和309构成。两水平位置的上臂306和307的一端分别与处于水平位置的主横梁305的两端呈90度固定连接,两个垂直方向安置的主垂臂303和304的上端固定连接在主横梁305中部,两个主垂臂303和304下端分别与两下臂301和302的一端呈90度固定连接。在上臂306和307的另一端均设置有销接接头32,两个销接接头上都设置有销轴孔。在两上臂306和307上靠近销接接头部位与主横梁305固定连接两主垂臂303和304的位置之间固定连接两个支撑臂308和309,使得该两侧的支撑臂308、309与两侧的上臂306、307和主横梁305形成两个三角形,支撑臂308和309起加强货盘支架300结构强度的作用。在主横梁305中部靠近主垂臂303和304的两个位置上各安置有一对接合凸缘310、311,两对接合凸缘310和311上均设置有销轴孔33。
图3E为本实用新型的机械装置的内升降臂400的具体结构图。如图3E所示,垂直方向的两个垂臂401和402的上端均设置有销接接头43,销接接头43上设置有销轴孔,两垂臂401和402之间沿垂臂延伸方向均匀分布并固定连接两个横梁405和406,在两垂臂401和402下端分别固定连接两个下弯臂403和404一端,两下弯臂403和404均呈钝角向下弯折,在向下弯折部分一端均设置有销接接头44,两个销接接头44上均设置有销轴孔。在两下弯臂403和404形成钝角位置各设置有三角形的支撑筋板46,两三角形支撑筋板46上均设置销轴孔。如图3E所示,在两垂臂401和402下端与两下弯臂403和404连接部位均外包加强直角板407,在两下弯臂呈钝角弯折部位也外包加强弯板408。
图3A中图示了两个液压作动筒500的安装位置和与其它四部分组件的连接关系。
参照图3A至图3E,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机械装置的各部分组件的组装结构。底框架100首先被固定的货车车辆底盘上,可以采用常规螺栓或支架等固定方式。内升降臂400下端的两个销接接头44分别插入底框架100的两对接合凸缘106内,并将销接接头44的销轴孔与接合凸缘106的销轴孔14对准,并插入销轴将两部分组件相互销轴方式连接在一起。两外升降臂200下端的两个销接接头21分别插入底框架100前横梁103两端的两对接合凸缘105内,并将销接接头21的销轴孔对准接合凸缘105的销轴孔11,插入销轴将两部分组件相互以销轴方式连接在一起。货盘支架300两上臂306端部的两个销接接头32分别与外升降臂上端的两个销接接头22以销轴方式连接在一起。内升降臂400两垂臂401、402上端的两销接接头43分别插入货盘支架300主横梁305中部的两对接合凸缘310和311内,并将销接接头43的销轴孔对准接合凸缘310、311的销轴孔33,以销轴方式连接在一起。两个液压作动筒500的液压活塞杆外端分别与内升降臂400的两个支撑筋板46以销轴方式连接在一起,液压作动筒500的液压油缸底端与底框架100前横梁103中部的接合凸缘107也以轴销方式连接在一起。
下面参见图4、5、6详细解释本实用新型用于在装载和卸载位置之间移动货盘的机械装置工作过程。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机械装置的底框架被固定安装在货车底盘上,该机械装置处于装载位置。在该位置上,液压作动筒的活塞杆处于完全收缩状态,此时货盘支架放置在底框架上,外升降臂罩在驾驶室后上方。如图5所示,该机械装置处于装载位置与卸载位置之间的状态,图5中液压作动筒的活塞杆伸出顶推内升降臂,使得内、外升降臂向后翻转,从而将货盘支架向货车尾部方向平行移动。如图6所示,该机械装置处于卸载位置,图6中液压作动筒的活塞杆进一步伸出,继续顶推内升降臂,使得内、外升降臂进一步向后下方翻转,从而将货盘支架平稳搁置于地面。将液压作动筒500的活塞杆向油缸内收缩,就可以实现货盘支架从地面的卸载位置向装载位置平移。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具体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机械装置时,可以根据货车的具体尺寸、载重量和车辆底盘的具体结构,选择不同尺寸、结构的金属型材制造上述机械装置的各个零部件。例如可以选择工字钢、T字钢、角钢、矩形截面的钢管或钢棒制造各个零部件。

Claims (3)

1.一种用于在装载和卸载位置之间移动货盘的机械装置,包括底框架(100)、外升降臂(200)、货盘支架(300)、内升降臂(400)、液压作动筒(500)其特征在于:
底框架(100)由前横梁(103)、后横梁(104)、两条纵梁(101)和(102)构成,两纵梁(101、102)相互平行并垂直固定连接前横梁(103)中部,后横梁(104)固定连接在两纵梁(101、102)中部之间,前横梁(105)两端各设置一对接合凸缘(105),两对接合凸缘(105)上均设置有销轴孔(11),后横梁(104)两端靠近纵梁位置和两个纵梁中部靠近后横梁位置内侧共设置两对接合凸缘(106),两对结合凸缘(106)均设置有销轴孔(14),在前横梁靠近与两纵梁固定连接部位下对称设置两个接合凸缘(107),并且两个接合凸缘(107)均设置有销轴孔(15);
外升降臂(200)共有左、右两条,两条外升降臂结构完全相同,对称地安装在货盘支架(100)两侧,外升降臂(200)的垂直构件(201)与水平构件(202)在一端相互垂直固定连接,形成倒L型结构,在水平构件(202)一端设置销接接头(22),该销接接头上设置有销轴孔,垂直构件(201)的下端设置销接接头(21),该销接接头(21)设置有销轴孔;
货盘支架(300)由一条水平方向安置的主横梁(305)、两垂直方向的主垂臂(303、304)、两水平方向的下臂(301、302)、两水平方向的上臂(306、307)、两水平方向的支撑臂(308、309)构成,两上臂(306、307)的一端分别与处于水平位置的主横梁(305)的两端90度角固定连接,两个主垂臂(303、304)的上端固定连接在主横梁(305)中部,两个主垂臂(303、304)下端分别与两下臂(301、302)的一端呈90度角固定连接,在两上臂(306、307)的另一端各设置有销接接头(32),两个销接接头上都设置有销轴孔,在两上臂(306、307)上靠近销接接头部位与主横梁(305)固定连接两主垂臂(303、304)的位置之间固定连接两个支撑臂(308、309),两支撑臂(308、309)分别与两上臂(306、307)和主横梁(305)形成两个三角形,在主横梁(305)中部靠近主垂臂(303、304)的两个位置上各安置有一对接合凸缘(310、311),两对接合凸缘(310、311)上均设置有销轴孔(33);
内升降臂(400)的两个垂臂(401、402)的上端均设置有销接接头(43),销接接头(43)上设置有销轴孔,两垂臂(401、402)之间沿垂臂延伸方向均匀分布并固定连接的两个横梁(405、406),在两垂臂(401、402)下端以90度角分别固定连接两个下弯臂(403、404)的一端,两下弯臂(403、404)中段均呈钝角向下弯折,在向下弯折部分一端均设置有销接接头(44),两个销接接头(44)上均设置有销轴孔,在两下弯臂(403、404)弯折形成钝角位置各设置一个三角形的支撑筋板(46),两三角形支撑筋板(46)上均设置销轴孔;
底框架(100)固定在货车车辆底盘上,内升降臂(400)下端的两个销接接头(44)分别插入底框架(100)的两对接合凸缘(106)内,销接接头(44)的销轴孔与接合凸缘(106)的销轴孔(14)对准,内升降臂(400)与底框架(100)相互销轴连接,两外升降臂(200)下端的两个销接接头(21)分别插入底框架(100)前横梁(103)两端的两对接合凸缘(105)内,销接接头(21)的销轴孔对准接合凸缘(105)的销轴孔(11),外升降臂(200)与底框架(100)相互销轴连接,货盘支架(300)两上臂(306、307)端部的两个销接接头(32)分别与外升降臂上端的两个销接接头(22)销轴连接,内升降臂(400)两垂臂(401、402)上端的两销接接头(43)分别插入货盘支架(300)主横梁(305)中部的两对接合凸缘(310、311)内,销接接头(43)的销轴孔对准接合凸缘(310、311)的销轴孔(33)销轴连接,两个液压作动筒(500)的液压活塞杆外端分别与内升降臂(400)的两个支撑筋板(46)销轴连接,液压作动筒(500)的液压油缸底端与底框架(100)前横梁(103)中部的接合凸缘(107)轴销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的所述机械装置,其特征在于:内升降臂(400)在两垂臂(401、402)下端与两下弯臂(403、404)的连接部位均外包加强直角板(407),在两下弯臂(403、404)呈钝角弯折部位也外包加强弯板(408)。
3.按照权利要求1的所述机械装置,其特征在于:货盘支架(300)在两主垂臂(303、304)与两下臂(301、302)连接部位均外包加强直角板(312)。
CN 200520019042 2005-05-19 2005-05-19 一种用于在装载和卸载位置之间移动货盘的机械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801550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20019042 CN2801550Y (zh) 2005-05-19 2005-05-19 一种用于在装载和卸载位置之间移动货盘的机械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20019042 CN2801550Y (zh) 2005-05-19 2005-05-19 一种用于在装载和卸载位置之间移动货盘的机械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801550Y true CN2801550Y (zh) 2006-08-02

Family

ID=368462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20019042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801550Y (zh) 2005-05-19 2005-05-19 一种用于在装载和卸载位置之间移动货盘的机械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801550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38365A (zh) * 2017-01-23 2017-05-10 河南理工大学 一种自驱动式路锥摆放装置
CN109017502A (zh) * 2017-06-23 2018-12-18 宁波恒进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高空运输功能的机器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38365A (zh) * 2017-01-23 2017-05-10 河南理工大学 一种自驱动式路锥摆放装置
CN109017502A (zh) * 2017-06-23 2018-12-18 宁波恒进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高空运输功能的机器人
CN109017502B (zh) * 2017-06-23 2020-10-13 福建泉州市剑井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高空运输功能的机器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850000819B1 (ko) 갠트리 크레인
EP2834183B1 (en) Bridge crane assembly and a method for installing the same
MX2008016385A (es) Un sistema de manipulacion para una gondola de turbina eolica, metodos para transporte y desplazamiento vertical de una gondola de turbina eolica y uso de un sistema de manipulacion.
CN1850576A (zh) 一种采用旋转平衡法吊装特大型设备的工艺方法
US3223251A (en) Displaceable jack for automotive vehicles
CN203141486U (zh) 一种物料装卸机械手机构
CN101249927A (zh) 一种门式起重机的装拆方法
CN2801550Y (zh) 一种用于在装载和卸载位置之间移动货盘的机械装置
CN211361184U (zh) 一种用于板单元船型焊的翻转装置及焊接工装
US10221054B2 (en) High-strength composite structures for vehicle lifts
US9428155B1 (en) Jacking system for a utility vehicle
CN1182404A (zh) 在车辆上装卸集装箱的装置
CN102818611A (zh) 传感器可移动式电子汽车衡
CN108928355B (zh) 一种箭体运输车及箭体装卸方法
CN207889610U (zh) 登机车辆
CN2775020Y (zh) 一种起重机小车
CN1876436A (zh) 底板双侧翻转自卸车
CN2613466Y (zh) 安装在载货汽车上的车载起重机
CN212950832U (zh) 一种轻型矿用自卸车车架及矿用自卸车
CN210617950U (zh) 一种平移卸载系统
CN2366394Y (zh) 微型分位移动吊车
CN2775021Y (zh) 一种起重机小车架
CN101205021A (zh) 移动式液压调节板
CN216637792U (zh) 门式刮板取料机门架安全顶升装置
US11873175B2 (en) Hauling beam, hauling transporter and method for load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