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794810Y - 纵向断热横向均温材料 - Google Patents

纵向断热横向均温材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794810Y
CN2794810Y CN 200520072317 CN200520072317U CN2794810Y CN 2794810 Y CN2794810 Y CN 2794810Y CN 200520072317 CN200520072317 CN 200520072317 CN 200520072317 U CN200520072317 U CN 200520072317U CN 2794810 Y CN2794810 Y CN 2794810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layer
layers
equal
adiab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2007231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耿世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Lichang New Material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052007231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794810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794810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794810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 Thermal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纵向断热横向均温材料,由均温层、断热层、绝缘层结合构成,其一种结构形式是均温层位于断热层和绝缘层之间。其另一种结构分五层,第一是绝缘层,第二是均温层,第三是断热层,第四是均温层,第五是绝缘层。上述均温层、断热层、绝缘层之间用粘胶使各层成为一整体、可以根据需要裁剪不同形状及打洞。均温层采用石墨材料,断热层和绝缘层采用聚酯薄膜或聚酰亚胺薄膜等断热绝缘材料。断热层可以是全阻隔平板状或有镂空平板状。均温层使横向热分布均匀,而断热层则阻断纵向热传递,本实用新型可以使垂直于材料平面Z轴方向的热传导率大为降低到0.1-3(W/mK)。若改变断热层材料种类或形状,可对材料Z轴方向热传导率进行调控。

Description

纵向断热横向均温材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交换材料,尤其是一种纵向能断热横向能均温的热交换材料。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电子行业的迅速发展及微型化的需要,工业上需要一种更好的热管理系统.。作为电子工业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热管理技术是广泛地应用于笔记本计算机、高性能的CPU芯片、移动电子设备(手机、通讯)等。目前的材料只限于断热或均温其中的一种单一功能,无法把断热与均温的功能同时实现,并且工作的温度范围不宽,无法在某些特殊领域中应用。同时目前散热材料分为同向性散热材料和异向性散热材料,不锈钢、铝、铜均为同向性散热材料,这类材料在各个轴向的导热系数均相同,而作为异向性散热材料代表的石墨是炭的晶体形式,用范德瓦尔斯结合键把炭原子粘在一个底平面内的各层之间,各个底平面由六角形和炭原子的网状物构成,这些底平面是平的,沿着同一方向整齐地排列,两者之间的距离相等形成一个晶体,高次石墨由大晶体组成,晶体沿着同一方向排列在一起并有着排列整齐的底平面,石墨结构通常被描述为有两个轴即X/Y和Z轴,“X/Y”轴是在底平面的水平方向,有很高的导热性,从100W/mK-1000W/mK,“Z轴”则在底平面的垂直方向,导热性比较低从5W/mK-20W/mK,正是因为在“X/Y”和“Z轴”的导热系数不同,石墨成为了异向性散热材料。如何调节或改变石墨材料“Z轴”导热系数以满足不同热管理的系统需要,已成为了一个急待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热管理系统上技术问题而提供的一种具有纵向断热横向均温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解决方案实现:所提供的纵向断热横向均温材料的组成包括有均温层、断热层、绝缘层,所述的均温层位于断热层和绝缘层之间。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还可将均温层、断热层、绝缘层按以下次序结合为一体,即,第一是绝缘层,第二是均温层,第三是断热层,第四是均温层,第五是绝缘层。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均温层、断热层、绝缘层之间设置有粘胶。通过胶粘方式使各层材料结合为一个整体。作为一个整体裁剪成不同形狀或打洞。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断热层为全阻隔平板状或镂空平板状。镂空平板的镂空形状为矩形或椭圆形或三角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均温层为石墨材料。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断热层材料为聚酯薄膜或聚酰亚胺薄膜。也可以采用其他具有断热性质的材料。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绝缘层材料为聚酯薄膜或聚酰亚胺薄膜。也可以采用其他具有绝缘性质的材料。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纵向断热横向均温材料的整体外表面涂有胶层。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纵向断热横向均温材料的导热率在X、Y轴方向面为100-1000(W/mK),在Z轴方向为0.1-3(W/mK)。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断热层、均温层、绝缘层三者合一的结构,即保证此材料的绝缘性,同时使此材料具有了横向均温性和纵向断热性。有两层均温层的五者合一的结构,使断热层两侧均温层的横向均温面的热分布均匀;被夹的断热层使两层均温层之间几乎没有热交换;使用本材料可以使垂直于材料平面Z轴方向的温度传导率大为降低,为单用石墨材料的几分之一到十几分之一。并且材料工作的温度范围在零下40℃-400℃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先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是参照附图仅作为例子给出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是绝缘层,2是均温层,3是断热层,4是断热层上的矩形镂空。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结构如图1所示,它在断热层3两侧对称地设置均温层2和绝缘层1。同样采用胶粘方式使五层材料结合为一个整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裁剪不同形狀及打洞。
本实施例中,均温层材料为石墨,断热层为镂空平板,此镂空平板的镂空形状为多条相互平行的矩形4。断热层材料和绝缘层材料均为聚酯薄膜(Mylar密拉)或聚酰亚胺薄膜(Kapton杜邦),断热层材料厚度为0.07毫米至1.5毫米。并且通过这样的结构与结合方式,保证了材料的纵向断热性与横向的均温性;两层均温层使横向散热面的热分布均匀;被夹的断热层位于两层均温层之间,所以使得两层均温层之间几乎没有热交换,可以使垂直于平面的Z轴方向的温度传导率大为降低,为单独采用石墨材料的几分之一到十几分之一。在纵向断热横向均温材料的外露绝缘层表面涂有胶层,可以根据条件需要来进行材料的固定及裁剪不同形状。通过改变断热层材料种类或形状,可以对材料Z轴方向温度传导率进行调控。
另外,还可以将本实施例提供材料进行合理裁剪并围成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这样,此空间内的温度与其外部的温度相互不影响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为三层结构,它由绝缘层1、均温层2和断热层3构成,三者之间采用胶粘方式结合为一个整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裁剪不同形狀及打洞。
本实施例中,均温层材料为石墨,断热层为全阻隔平板。断热层材料和绝缘层材料均为聚酯薄膜(Mylar密拉)或聚酰亚胺薄膜(Kapton杜邦),断热层材料厚度为0.07毫米至1.5毫米。通过这样的结构与结合方式,保证了材料的纵向断热性与横向的均温性。根据需要还可以在绝缘层1或断热层的外表面涂覆胶层,以便于此材料附着于其它物品。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纵向断热横向均温材料,其组成包括有均温层、断热层、绝缘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均温层位于断热层和绝缘层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向断热横向均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均温层、断热层、绝缘层按以下次序结合为一体,即,第一是绝缘层,第二是均温层,第三是断热层,第四是均温层,第五是绝缘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纵向断热横向均温的材料,其特征在于:均温层、断热层、绝缘层之间设置有粘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纵向断热横向均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断热层为全阻隔平面板状或镂空平板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纵向断热横向均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断热层镂空平板的镂空形状为矩形或椭圆形或三角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纵向断热横向均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均温层为石墨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纵向断热横向均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断热层为聚酯薄膜或聚酰亚胺薄膜或其他断热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纵向断热横向均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层为聚酯薄膜或聚酰亚胺薄膜或其他绝缘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纵向断热横向均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纵向断热横向均温材料外表面涂有胶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纵向断热横向均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纵向断热横向均温材料作为一个整体裁剪成不同形状或打洞。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纵向断热横向均温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纵向断热横向均温材料的导热率在X、Y轴方向面为100-1000(W/mK),在Z轴方向为0.1-3(W/mK)。
CN 200520072317 2005-06-03 2005-06-03 纵向断热横向均温材料 Expired - Lifetime CN2794810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20072317 CN2794810Y (zh) 2005-06-03 2005-06-03 纵向断热横向均温材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20072317 CN2794810Y (zh) 2005-06-03 2005-06-03 纵向断热横向均温材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794810Y true CN2794810Y (zh) 2006-07-12

Family

ID=368125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20072317 Expired - Lifetime CN2794810Y (zh) 2005-06-03 2005-06-03 纵向断热横向均温材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794810Y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77834A (zh) * 2011-12-22 2013-06-26 Abb技术有限公司 电气绝缘装置和用于制造电气绝缘装置的方法
CN101712217B (zh) * 2009-05-12 2013-07-31 大连丽昌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导热界面材料的制造工艺
CN105307455A (zh) * 2015-09-11 2016-02-03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子设备的背板结构及电子设备
CN108701880A (zh) * 2016-03-14 2018-10-23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复合片以及使用该复合片的电池组
CN114953621A (zh) * 2022-05-26 2022-08-30 东莞市光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垂直丝状排列的薄膜型导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12217B (zh) * 2009-05-12 2013-07-31 大连丽昌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导热界面材料的制造工艺
CN103177834A (zh) * 2011-12-22 2013-06-26 Abb技术有限公司 电气绝缘装置和用于制造电气绝缘装置的方法
CN105307455A (zh) * 2015-09-11 2016-02-03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子设备的背板结构及电子设备
CN105307455B (zh) * 2015-09-11 2019-03-12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子设备的背板结构及电子设备
CN108701880A (zh) * 2016-03-14 2018-10-23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复合片以及使用该复合片的电池组
CN114953621A (zh) * 2022-05-26 2022-08-30 东莞市光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垂直丝状排列的薄膜型导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794810Y (zh) 纵向断热横向均温材料
CN204981729U (zh) 一种含导热胶粘剂的高效散热膜
US9769964B2 (en) Heat discharging sheet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02602076B (zh) 一种导热绝缘片及结构胶
CN105323949B (zh) 石墨烯印刷线路结构
CN102514277B (zh) 具有石墨膜和石墨烯复合结构的散热材料及实现方法
CN104669702A (zh) 一种石墨导热膜复合块及其制作方法
CN206389672U (zh) 一种包边石墨片
US10945331B2 (en) Mobile display device
CN207869492U (zh) 石墨烯散热基板
CN102555340B (zh) 一种高散热膜复合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05990274B (zh) 一种导热膜及其制作方法
CN201639855U (zh) 散热印刷电路板结构
TWI788769B (zh) 導熱結構與電子裝置
CN207391334U (zh) 一种石墨烯基导热复合材料
CN200956700Y (zh) 散热器
CN202071443U (zh) 一种高散热膜复合结构
US20220238414A1 (en) Thermal conductive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KR102591403B1 (ko) 복합 방열 하이브리드 시트
KR20150002191A (ko) 방열 시트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214735525U (zh) 工业双面胶带
CN209920666U (zh) 一种石墨均温板
CN209383690U (zh) 一种防静电导热胶带
TWI781525B (zh) 導熱黏著結構與電子裝置
CN205213138U (zh) 一种散热pcb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Patentee address after: 266000 Qingdao City Pingdu incense shop Industrial Park Tong Hui Road No. 3 Sheng Mao (Qingdao) Co., Ltd. advanced carbon application

Patentee address before: 200032, 24F, building 393, 2 Jia Bang Road, Shanghai, Xuhui Distric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DALIAN LICHANG NEW MATERIALS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GENG SHIDA

Effective date: 2010032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266000 QINGDAO CITY PINGDUXIANGDIAN INDUSTRIAL PARK TONGHUI NO.1 ROAD NO.3 CHENGMAO (QING DAO ) ADVANCED CARBON APPLICATION CO., LTD. TO: 116000 INSIDE OF HUAYUANKOU ECONOMIC ZONE, DALIAN CITY, LIAONING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00324

Address after: 116000, Dalian Garden Economic Zone, Liaoni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alian Lichang New Material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000 Qingdao City Pingdu incense shop Industrial Park Tong Hui Road No. 3 Sheng Mao (Qingdao) Co., Ltd. advanced carbon application

Patentee before: Geng Shida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Expiration termination date: 20150603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