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793954Y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793954Y
CN2793954Y CNU2005200012221U CN200520001222U CN2793954Y CN 2793954 Y CN2793954 Y CN 2793954Y CN U2005200012221 U CNU2005200012221 U CN U2005200012221U CN 200520001222 U CN200520001222 U CN 200520001222U CN 2793954 Y CN2793954 Y CN 2793954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site
electric connector
circuit board
connecting portion
electronic car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52000122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礼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lex LLC
Original Assignee
Molex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lex LLC filed Critical Molex LLC
Priority to CNU20052000122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793954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793954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793954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一种电连接器,用以电性连接一电子卡与一电路板,电连接器包含一支承件、一绝缘壳体、数根端子,及一上盖,绝缘壳体设于支承件上,具有数个端子槽;数根端子分别具有一与电路板电性连接的第一接触部、一第二接触部,及一连接部,每一第二接触部分别位于一对应的端子槽中;上盖与支承件及绝缘壳体共同形成一开放的容置空间,供电子卡沿一插入方向插入位于容置空间内并至一电性连接位置;其中,位于绝缘壳体外的连接部至少一部分被覆一软性绝缘层。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指一被覆有软性塑胶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携带式电子装置的日益发展,各种不同种类的电子卡因而被设计出来,随电子卡种类的不同,就衍生出不同种类用以电性连接电子卡及电子装置的电连接器。一般电连接器,大都设于电子装置侧缘,并与电子装置的电路板电性连接,供电子卡插置。但电连接器在设置时,不一定与电子装置的电路板相同高度,所以需要搭配一支承件作配合。
参阅图1与图2,一现有现有电连接器1,包含一装设于支承件2一面上的上盖11、一装设于支承件2另一面上的第一接头12,及一装设于电路板3上的第二接头13,其中,支承件2为一电路板。上盖11与支承件2共同界定出一供电子卡(图中未示出)插置的容置空间,第一接头12具有一第一绝缘壳体121,及数根设置于第一绝缘壳体121内并焊接于支承件2另一面的转接端子122,第二接头13具有一可插拔地与第一绝缘壳体121相结合的第二绝缘壳体131,及数根设置于第二绝缘壳体131内并焊接于电路板3上的转接端子132,当第一绝缘壳体121与第二绝缘壳体131相结合,则使电子卡与电路板3达成电性连接,用以传输电子卡与电路板3间的讯号。
然而在实际组装时,电连接器1有时需作方向及位置上的调整,由于上盖11固定地设置于一支承件2上,所以无法作弹性调整;且第一接头12与第二接头13分别固定地设置于支承件2与电路板3上,因此当电子装置内要增设其他电子元件(图中未示出)时,就得避开第一接头12与第二接头13来作变更配置与设计,使生产成本增加。另一方面,由于透过支承件2对电路板3的连接方式,使电子卡与电路板3达成电性连接,因此得多增设二接头12、13来达成电性连接的目的,无疑又提高了生产成本。又,二接头12、13的转接端子122、132分别焊接于支承件2与电路板3上,焊接后所产生的焊点会使得阻抗提高、电气特性效果差,及传导特性效果差等影响。
参阅图3与图4,另一现有电连接器4,包含一装设于支承件2上的上盖41、一装设于电路板3的转接接头42、一装设于支承件2一侧的接头43,及一电性连接转接接头42与接头43间的软性印刷电路板(FPC)44。接头43具有数根端子(图中未示出),每一端子一端伸出接头43外并焊接于软性印刷电路板44一侧上,每一端子另一端插设于接头43内,与电子卡电性连接,使电子卡与软性印刷电路板44达成电性连接。软性印刷电路板44另一侧则插设于转接接头42内,使软性印刷电路板44与电路板3达成电性连接。电子卡可透过接头43、软性印刷电路板44,及转接接头42与电路板3达成电性连接,因此电连接器4相对于电路板3可作弹性的调整。但软性印刷电路板44制造成本高,大量生产的情况下不符成本,且软性印刷电路板44上的传输线,只是印刷上一层金箔片,印刷的品质不一,容易造成断裂及传导特性变差,又,端子一端焊接于软性印刷电路板44一侧上,焊接后所产生的焊点会使得阻抗提高、电气特性效果变差等缺点产生。
上述现有连接器,在结构设计上所存在的诸多缺点,而于使用时产生麻烦与不便,实有待改善。
发明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种设置于电子装置内任一位置均可与电路板达成电性连接,具有弹性调整作用,可节省变更配置与设计成本的电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软性塑胶被覆于端子任一长度上,使端子能任意弯曲或弯折,并准确定位于转接接头与绝缘壳体端子槽内的电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输讯号过程中,不受焊点影响而使传导特性变差的电连接器。
于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用以电性连接一电子卡与一电路板,该电连接器包含一支承件、一绝缘壳体、数根端子,及一上盖;该绝缘壳体设于该支承件上,具有数个端子槽;该等端子分别具有一与该电路板电性连接的第一接触部、一第二接触部,及一位于该第一接触部与该第二接触部间的连接部,每一第二接触部分别位于一对应的端子槽中;该上盖与该支承件及该绝缘壳体共同形成一开放的容置空间,供该电子卡沿一插入方向插入位于该容置空间内并至一与该第二接触部接触的电性连接位置;其中,位于该绝缘壳体外的该连接部至少一部份被覆一软性绝缘层。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现有电连接器的局部剖视图;
图2是该现有电连接器的侧视图;
图3是另一现有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4是该现有电连接器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说明一支承件、一绝缘壳体、一上盖、数根端子、一弹出装置,及一转接接头的配置关系;
图6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说明该电连接器的组成构件;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立体图,说明该等端子的连接部上被覆有一软性塑胶;
图8是本实用新型该等端子的立体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类似于图8的视图,说明该等端子的连接部上被覆有二软性塑胶;
图10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说明该绝缘壳体与该支承件的定位方式,及该等端子的第二接触部穿设于数个端子槽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
参阅图5与图6,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较佳实施例,用于一电子卡5与一电路板6电性连接,电连接器7包含一支承件71、一设于支承件71一侧的绝缘壳体72、一上盖73、数根穿设于绝缘壳体72上的端子74,及一安装于支承件71上的弹出装置75。支承件71可为一子电路板、一架设板或其他,然而熟习该项技艺者当可作等效的应用,并不应受限于本实施例所揭露。
绝缘壳体72设于支承件71一侧上,具有一前半部721、一后半部722、数个由前半部721贯穿至后半部722的端子槽723(如图10),及二设置于底侧的定位凸柱724(如图10)。藉由二相对应于支承件71定位孔(图中未示出)的定位凸柱724,使绝缘壳体72定位于支承件71上。绝缘壳体72左侧设置有一向前延伸的弹出装置75,上盖73盖合于支承件71、绝缘壳体72,及弹出装置75上。上盖73、绝缘壳体72的前半部721,及弹出装置75右侧三者相配合共同形成一开放的容置空间711,及一供电子卡5达成电性连接的电性连接位置712。容置空间711供电子卡5沿一插入方向A插置,在本实施例中,电子卡5为一用于高频传输的Express卡,然而熟习该项技艺者当知,电子卡5亦可为其不同类型的电子卡,并不应受限于本实施例所揭露。此外,由金属材质所制成的上盖73,可防止当电子卡5插置于容置空间711内工作时,所产生的EMI(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干扰现象。
数根端子74(如图6、8)以导电性良好的金属材料所制成,每一端子74具有一固定于绝缘壳体72上的固定部741,一与电路板6电性连接的第一接触部742、一由固定部741一端延伸而成且穿设于端子槽723内并位于绝缘壳体72前半部721的第二接触部743,及一位于第一接触部742与固定部741间且由固定部741另一端延伸而成的连接部744。当电子卡5沿一插入方向A插入并位于容置空间711内时,会至一与第二接触部743接触的电性连接位置712,此时,端子74的第二接触部743与电子卡5的电性接点51相接触,使端子74与电子卡5达成电性连接。当作动弹出装置75时,会驱使电子卡5离开电性连接位置712,而不与第二接触部743电性连接,此时使用者可将电子卡5抽离开容置空间711,由于弹出装置75为熟习该项技艺者所熟知,并非本实用新型的改良重点,在此不加以赘述。
电子卡5透过绝缘壳体72及端子74,与电路板6达成电性连接,当电子卡5插置于容置空间711时,电子卡5前端的电性接点51即与设置于端子槽723内前半部721的第二接触部743接触,并经由第一接触部742焊接于电路板6的电性接点61,使电子卡5与电路板6达成电性连接,用以传递电子卡5与电路板6间的讯号。此外,电路板6上亦可设置一转接接头8,转接接头8具有一设于电路板6上的绝缘本体81、及数根设置于绝缘本体81一侧且焊接于电路板6电性接点61的转接端子82,绝缘本体81具有数个供第一接触部742插接的端子槽83,使第一接触部742直接插设于端子槽83内与转接端子82电性连接,不需将第一接触部742焊接于电路板6的电性接点61。藉由第一接触部742与转接端子82相接触,使电子卡5透过绝缘壳体72、端子74、转接接头8与电路板6达成电性连接。
参阅图7,软性塑胶747是一热融胶产品,是由联氨化合物(Diamines)加二盐基酸(Diacids)聚缩合(Polycondensation)反应而成。而软性塑胶747是采模内成型(Insert molding)的方式,被覆一整层于连接部744上,使连接部744可作任意地弯曲变化,且连接部744是由固定部741一端弯曲延伸而成。当支承件71与电路板6间有高低位差或设置的位置不同时,藉由软性塑胶747被覆于连接部744,使支承件71相对于电路板6可作弹性的调整。
参阅图6、图8与图9,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744需要作有角度地弯折变化时,连接部744具有一由固定部741延伸出的横向段745及一由横向段745一端垂直弯折的纵向段746,且第一接触部742由纵向段746一端延伸而成,此时,连接部744的横向段745及纵向段746分别被覆有一软性塑胶747,而在弯折处则不被覆,使其弯折时容易弯折成直角。藉由软性塑胶747的被覆,使端子74彼此间不会互相交错而产生干扰的情形,且端子74的第一接触部742与第二接触部743能精确定位于转接接头8的端子槽83与绝缘壳体72的端子槽723(如图10)内,使插设于容置空间711内的电子卡5能与电路板6达成电性连接。
归纳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藉由端子74的连接部744被覆一软性塑胶747,且随着支承件71与电路板6间高度的不同或设置的位置不同而可任意地弯曲变化,当连接部744需要作有角度地弯折变化时,在横向段745及纵向段746各被覆一软性塑胶747,弯折处则不被覆。二种被覆的方式皆具有弹性调整作用,并可节省变更配置与设计成本。且因软性塑胶747的被覆,能使端子74的第一接触部742与第二接触部743精确定位于端子槽83、723内,所以端子74彼此间不会互相交错而产生干扰的情形,又,软性塑胶747的被覆能避免印刷电路品质不一,使端子74造成断裂及传导特性变差的影响,故确实能达到实用新型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不能因此即局限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对熟悉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用以电性连接一电子卡与一电路板,该电连接器包含:
一支承件;
一绝缘壳体,设于该支承件上,具有数个端子槽;
数根端子,分别具有一与该电路板电性连接的第一接触部、一第二接触部,及一位于该第一接触部与该第二接触部间的连接部,每一第二接触部分别位于一对应的端子槽中;及
一上盖,与该支承件及该绝缘壳体共同形成一开放的容置空间,供该电子卡沿一插入方向插入位于该容置空间内并至一与该第二接触部接触的电性连接位置;
其特征在于,位于该绝缘壳体外的该连接部至少一部份被覆一软性绝缘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软性绝缘层为一软性塑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端子更具有一固定部,该固定部固定于该绝缘壳体上,该第二接触部由该固定部一端延伸而成,该连接部由该固定部另一端延伸而成,该第一接触部由该连接部一端延伸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连接部具有一由该固定部延伸出的横向段及一由该横向段一端弯折的纵向段。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连接部由该固定部弯曲延伸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设置于该支承件上的弹出装置,该弹出装置与该电子卡接触,使该电子卡离开该电性连接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等端子的第一接触部与该电路板的电性接点焊接达成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等端子的第一接触部插设于该电路板的转接接头,使该第一接触部与该电路板达成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连接部的横向段及纵向段分别被覆有一软性绝缘层。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等端子的第二接触部与该电子卡的电性接点电性连接。
CNU2005200012221U 2005-01-20 2005-01-20 电连接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793954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5200012221U CN2793954Y (zh) 2005-01-20 2005-01-20 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5200012221U CN2793954Y (zh) 2005-01-20 2005-01-20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793954Y true CN2793954Y (zh) 2006-07-05

Family

ID=368210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5200012221U Expired - Lifetime CN2793954Y (zh) 2005-01-20 2005-01-20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793954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52692B (zh) * 2008-12-01 2012-02-29 庆盟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卡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CN109211292A (zh) * 2017-07-07 2019-01-15 克洛纳测量技术有限公司 测量仪器、传输器壳体和用于制造测量仪器的方法
CN109211291A (zh) * 2017-07-07 2019-01-15 克洛纳测量技术有限公司 测量仪器、传输器壳体和用于制造测量仪器的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52692B (zh) * 2008-12-01 2012-02-29 庆盟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卡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CN109211292A (zh) * 2017-07-07 2019-01-15 克洛纳测量技术有限公司 测量仪器、传输器壳体和用于制造测量仪器的方法
CN109211291A (zh) * 2017-07-07 2019-01-15 克洛纳测量技术有限公司 测量仪器、传输器壳体和用于制造测量仪器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47507B (zh) 电连接器
US8308515B2 (en) Multi-interfaces connector
US6364713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dapter assembly
US7850465B1 (en) Plug connector with two rows of soldering sections
US7909653B1 (en) High-speed plug connector with a mounting bracket holding terminals
CN101453088B (zh) 电连接器
CN201323341Y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874819Y (zh) 电连接器组件
US6325642B2 (en) Electrical connection box
CN201018050Y (zh) 电连接器
CN106711723B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101369693A (zh) 电连接器
CN2793954Y (zh) 电连接器
CN103151628A (zh) 连接端子
CN201196923Y (zh) 薄膜按键显示面板
CN200947478Y (zh) 电连接器组件
US20090298327A1 (en) Connecting module
CN201126873Y (zh) 电连接器
CN100578861C (zh) 窄板结构
CN101685920A (zh) 连接器
CN201450141U (zh) 带跳线板的电子连接器
CN100487987C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KR20090077188A (ko) 플렉시블 케이블용 커넥터
CN105406308B (zh) 一种转接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和超声设备
CN203326192U (zh) Fpc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Expiration termination date: 20150120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