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791279Y - 可变压缩比发动机 - Google Patents

可变压缩比发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791279Y
CN2791279Y CNU200420077230XU CN200420077230U CN2791279Y CN 2791279 Y CN2791279 Y CN 2791279Y CN U200420077230X U CNU200420077230X U CN U200420077230XU CN 200420077230 U CN200420077230 U CN 200420077230U CN 2791279 Y CN2791279 Y CN 2791279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ing part
running shaft
lock section
shaft
eccent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42007723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田义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791279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791279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15/00Varying compression ratio
    • F02D15/02Varying compression ratio by alteration or displacement of piston strok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75/00Other engines
    • F02B75/04Engines with variable distances between pistons at top dead-centre positions and cylinder heads
    • F02B75/048Engines with variable distances between pistons at top dead-centre positions and cylinder heads by means of a variable crank stroke length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75/00Other engines
    • F02B75/04Engines with variable distances between pistons at top dead-centre positions and cylinder hea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75/00Other engines
    • F02B75/04Engines with variable distances between pistons at top dead-centre positions and cylinder heads
    • F02B75/045Engines with variable distances between pistons at top dead-centre positions and cylinder heads by means of a variable connecting rod length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75/00Other engines
    • F02B75/32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connections between pistons and main shafts and not specific to preceding main groups

Abstract

一种可变压缩比发动机,包括:与活塞相连的连杆;与曲轴相连的辅助臂,且辅助臂的一端与连杆的另一端枢转连接;布置在旋转轴的偏心位置处的偏心轴,旋转轴可旋转地支承在发动机体上;以及控制杆,控制杆的一端与辅助臂在离开连杆连接位置的位置处进行连接,其另一端与偏心轴枢转连接。其中,单向离合器布置在旋转轴和发动机体之间,限制部件与旋转轴的偏心位置互锁连接,以便随着旋转轴旋转而进行往复运动操作,在限制部件刚通过往复运动端之后,限制装置抵靠限制部件并与限制部件接合,从而将旋转轴的旋转操作选择地限制为彼此不同的两个旋转状态中的一个。旋转轴利用发动机的燃烧和惯性来旋转,能够抑制在限制旋转轴的旋转操作时产生的冲击。

Description

可变压缩比发动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变压缩比发动机,该可变压缩比发动机包括:连杆,该连杆的一端通过活塞销与活塞相连;辅助臂,该辅助臂的一端与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且该辅助臂通过曲轴销与曲轴相连;偏心轴,该偏心轴布置在旋转轴的偏心位置处,该旋转轴可旋转地支承在发动机体上;以及控制杆,该控制杆的一端与辅助臂在离开连杆连接位置的位置处进行连接,且该控制杆的另一端可旋转地与偏心轴连接。
背景技术
通常,这样的发动机例如已经通过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平9-228858和特开2000-73804而公知,其中,通过在多个旋转状态限制和保持包括偏心轴的旋转轴的旋转位置而改变压缩比。
在上述普通发动机中,促动器例如电马达和气缸与旋转轴连接。因为拉伸负载和压缩负载由于发动机的燃烧和惯性而作用在控制杆上,冲击负载作用在促动器上,因此需要在促动器和旋转轴之间提供用于释放该冲击的装置,从而使结构复杂。
当旋转轴的旋转方向限制为一个方向时,通过利用由于发动机的燃烧和惯性而作用在控制杆上的拉伸负载和压缩负载,可以使旋转轴沿该一个方向旋转。通过该结构,并不需要用于驱动旋转轴的促动器。不过,这时需要用于在多个旋转状态限制和保持旋转轴的限制装置,且当提供了这样的限制装置时,希望防止冲击负载作用在限制装置和旋转轴之间的接触部分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情况而完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变压缩比发动机,该发动机通过利用发动机的燃烧和惯性来使旋转轴旋转,并能够抑制在限制旋转轴的旋转操作时产生的冲击。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特征,提供了一种可变压缩比发动机,它包括:连杆,该连杆的一端通过活塞销与活塞相连;辅助臂,该辅助臂通过曲轴销与曲轴相连,且该辅助臂的一端与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偏心轴,该偏心轴布置在旋转轴的偏心位置处,该旋转轴可旋转地支承在发动机体上;以及控制杆,该控制杆的一端与辅助臂在离开连杆连接位置的位置处进行连接,该控制杆的另一端可枢转地与偏心轴连接,其中,该发动机还包括:单向离合器,该单向离合器布置在旋转轴和发动机体之间,以便将旋转轴的旋转方向限制为一个方向,该旋转轴的旋转方向与随着活塞的往复运动操作而由控制杆通过偏心轴作用在旋转轴上的旋转力相对应;限制部件,该限制部件与旋转轴的偏心位置连接,以便随着旋转轴的旋转而进行往复运动操作;以及限制装置,用于通过以这样的方式将旋转轴的旋转操作选择地限制为彼此不同的两个旋转状态中的一个而将压缩比转换成较高水平和较低水平,即,在限制部件刚通过往复运动端之后,使限制装置抵靠限制部件并与该限制部件接合,所述限制装置包括第一限制部件和第二限制部件,该第一限制部件具有第一接合部分;该第二限制部件具有第二接合部分,该第一和第二接合部分枢转支承在发动机体或支承装置上,同时彼此互锁和连接。
通过第一特征,因为通过发动机的燃烧和惯性而作用在控制杆上的拉伸负载和压缩负载,所以旋转轴沿由单向离合器限制的一个方向旋转,且通过使限制装置与限制部件相抵靠和接合而使旋转轴的旋转操作限制和保持为彼此不同的两个旋转状态,从而将压缩比改变为较高水平和较低水平。此外,在随着旋转轴的旋转而往复运动操作的限制部件刚通过往复运动端之后,限制装置与限制部件相抵靠和接合。因此,在限制部件的操作速度较低的状态下,限制装置与限制部件相抵靠和接合,从而减小改变压缩比时的冲击,并抑制冲击噪音的产生。
除了第一特征的结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特征,限制部件有锁定部分,并支承在发动机体上或者支承在安装于发动机体上的支承装置上,以便可绕平行于旋转轴的轴线旋转;往复运动杆的一端与旋转轴的偏心位置连接,以便可绕与偏心轴同轴的轴线旋转,且该往复运动杆的另一端与限制部件连接,这样,限制部件随着旋转轴的旋转而在第一和第二往复运动端之间往复枢转运动;当限制部件刚通过第一往复运动端之后,该第一接合部分能够从周向一侧抵靠在锁定部分并与该锁定部分接合;当活塞刚通过第二往复运动端之后,该第二接合部分能够从周向另一侧抵靠在限制部件的锁定部分上并与该锁定部分接合,当第一和第二接合部分中的一个抵靠锁定部分并与该锁定部分接合时,该第一和第二接合部分中的另一个退回至使它不会与锁定部分相抵靠和接合的位置,且支承在发动机体上以便根据发动机负载而操作的促动器与第一和第二限制部件互锁连接,以便旋转驱动第一和第二限制部件。
通过第二特征,通过由根据发动机负载进行操作的促动器来枢转驱动限制装置的第一和第二限制部件,从而在限制部件刚通过往复运动端之后使得第一和第二接合部分中的一个能够与限制部件的锁定部分相抵靠和接合,且压缩比可以根据发动机负载转换至较高水平和较低水平,同时以简单结构将转换压缩比时的冲击抑制得很小。
通过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介绍的优选实施例,可以清楚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的正视图。
图2是沿图1中的线2-2的剖视图。
图3是沿图2中的线3-3的剖视图。
图4是沿图2中的线4-4的放大剖视图。
图5是沿图2中的线5-5的放大剖视图。
图6是沿图5中的线6-6的放大剖视图。
图7是沿图6中的线7-7的剖视图,表示限制部件刚刚通过第一往复运动端之后的状态。
图8是表示限制部件刚刚通过第二往复运动端之后的状态的剖视图,与图7相对应。
图9是在较轻发动机负载状态时促动器的局部剖平面图。
图10是与图9相对应的视图,但是处于较重发动机负载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图1至10介绍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图1-3中的发动机是用于工作机等中的气冷单缸发动机,且发动机体21由曲轴箱22、气缸体23和气缸盖24构成,该气缸体23从曲轴箱22的一侧表面凸出成稍微向上倾斜,该气缸盖24与气缸体23的头部连接。大量的气冷翅片23a…和24a…布置在气缸体23和气缸盖24的外周表面上。曲轴箱22通过它的底表面上的安装表面22a而安装在各种工作机的每个发动机座上。
曲轴箱22由箱体25和侧盖26构成,该箱体25通过铸造而与气缸体23一体形成,该侧盖26与该箱体25的开口端连接。曲轴27的一端27a从侧盖26上凸出,滚珠轴承28和油封件30布置在该曲轴27的一端27a和该侧盖26之间。曲轴27的另一端27b从箱体25上凸出,滚珠轴承29和油封件31布置在该曲轴27的另一端27b和该箱体25之间。
飞轮32固定在曲轴27的另一端27b上并位于箱体25的外侧。用于向发动机体21的各部分提供冷却空气的冷却风扇33固定在该飞轮32上,反冲起动器34布置在冷却风扇33的外侧。
缸膛39形成于气缸体23内,活塞38可滑动地装入该缸膛39内,燃烧室40形成于该气缸体23和气缸盖24之间,活塞38的顶部对着该燃烧室40。
与燃烧室40连通的进气口41和排气口42形成于气缸盖24中;用于打开和关闭进气口41和燃烧室40之间的连通的进气阀43以及用于打开和关闭排气口42和燃烧室40之间的连通的排气阀44布置成可进行打开和关闭操作。火花塞45螺纹拧入气缸盖24上,且火花塞的电极对着燃烧室40。
化油器35与气缸盖24的上部相连,化油器35的进气道46的下游端与进气口41连通。连接到进气道46的上游端的进气管47与化油器35相连,且该进气管47与未示出的空气净化器相连。与排气口42连通的排气管48与气缸盖24的上部相连,且该排气管48与排气消音器49相连。燃料箱50布置在曲轴箱22的上面,使其由该曲轴箱22支承。
第一驱动齿轮51以及与该第一驱动齿轮51成一体且直径为该第一驱动齿轮的直径的1/2的第二驱动齿轮52固定在曲轴27上,并处于靠近曲轴箱22的侧盖26的部分。与第一驱动齿轮51啮合的第一从动齿轮53固定在凸轮轴54上,该凸轮轴54的轴线平行于曲轴27的轴线,并可旋转地支承在曲轴箱22上。因此,旋转力通过彼此啮合的第一驱动齿轮51和第一从动齿轮53以1/2的减速比从曲轴27传递给凸轮轴54。
凸轮轴54设有与进气阀43和排气阀44分别相对应的进气凸轮55和排气凸轮56,可操作地支承在气缸体23上的随动件57与该进气凸轮55滑动接触。另一方面,操作室58形成于气缸体23和气缸盖24中,在该操作室58中,随动件57的上部向下凸出。布置在该操作室58中的推杆59的底端抵靠该随动件57。摇臂60可摆动地支承在气缸盖24上,同时它的一端抵靠沿阀关闭方向被偏压的进气阀43的上端,且推杆59的上端抵靠摇臂60的另一端。这样,推杆59随着进气凸轮55的旋转而沿轴向操作,因此,摇臂60的摆动使得进气阀43执行打开和关闭操作。
与在上述进气凸轮55和进气阀43之间的机构相似的机构布置在排气凸轮56和排气阀44之间,这样,排气阀44随着排气凸轮56的旋转而执行打开和关闭操作。
还参考图4,活塞38、曲轴27和偏心轴61通过连杆机构62而彼此连接,该偏心轴61的轴线平行于曲轴27的轴线,并支承在发动机体21的曲轴箱22上。
连杆机构62由连杆64、辅助臂68和控制杆69构成,该连杆64的一端通过活塞销63与活塞38相连,该辅助臂68通过曲轴销65与曲轴27相连,并与连杆64的另一端枢转连接,该控制杆69的一端与辅助臂68在远离连杆64的连接位置的位置处枢转连接。控制杆69的另一端与偏心轴61枢转连接。
辅助臂68在其中间部分有半圆形的第一支承部分70,该半圆形的第一支承部分70与曲轴销65的一半外周滑动接触。在辅助臂68的相对端一体设有一对分叉部分71和72,该对分叉部分71和72分别保持连杆64的另一端和控制杆69的一端。曲轴帽73的半圆形的第二支承部分74与曲轴销65的其余一半外周滑动接触,该曲轴帽73固定在辅助臂68上。
连杆64的另一端通过圆柱形连杆销75与辅助臂68的一端转动连接。压配合装入连杆64的另一端中的连杆销75的相对端枢转装配在位于辅助臂68一端侧的分叉部分71上。
控制杆69的一端通过圆柱形辅助臂销76与辅助臂68的另一端枢转连接。可相对枢转地穿过控制杆69的一端的辅助臂销76的相对端间隙配合地装入在辅助臂68另一端侧的分叉部分72中,该控制杆69的一端插入在辅助臂68另一端侧的分叉部分72内。一对夹子77、77安装在另一端侧的分叉部分72上,用于通过抵靠辅助臂销76的相对端而防止辅助臂销76从该分叉部分72上脱开。
曲轴帽73通过螺栓78、78…而固定在分叉部分71和72上,每对螺栓78、78布置在曲轴27的相对侧。连杆销75和辅助臂销76布置在螺栓78、78…的延伸轴线上。
偏心轴61成一体地布置在旋转轴81的偏心位置处,该旋转轴81的轴线平行于曲轴27,并转动支撑在发动机体21的曲轴箱22中。旋转轴81提供有偏心轴82,该偏心轴82与偏心轴61同轴,并沿轴向与偏心轴61间隔开。旋转轴81的一端通过滚珠轴承83而可转动地支承在曲轴箱22的侧盖26上,且旋转轴81的另一端通过滚珠轴承84而可转动地支承在曲轴箱22的箱体25上。
当活塞38从上止点向下止点滑动时,拉伸负载通过与偏心轴61相连的另一端作用在控制杆69上,当活塞38从下止点向上止点滑动时,压缩负载作用在控制杆69上。因为偏心轴61布置在旋转轴81的偏心位置处,因此,通过拉伸负载和压缩负载的交替作用,从控制杆69朝向一侧的旋转力以及朝向另一侧的旋转力交替作用在旋转轴81上。因此,单向离合器87布置在曲轴箱22中的旋转轴81和侧盖26之间,且旋转轴81只能沿图4中箭头80所示的一个方向旋转。
限制部件88与旋转轴81的偏心位置连接,以便随着旋转轴81的旋转而进行往复运动操作。限制装置89能够抵靠限制部件88并与该限制部件88接合。限制装置89能够通过在限制部件88通过往复运动端之后立即抵靠该限制部件88并与之接合,从而在彼此不同的两个旋转状态中的一个状态内选择地限制旋转轴81的旋转操作,从而使发动机的压缩比转换至较高水平和较低水平。
参考图5和图6,在与偏心轴82相对应的部分处侧向凸出的凸出部分25a成一体地形成于曲轴箱22的箱体25上,且支承装置92安装在该凸出部分25a上。支承装置92包括:第一支承板93,该第一支承板93抵靠在凸出部分25a的内表面上;第二支承板94,该第二支承板94布置在沿偏心轴82的轴线与第一支承板93隔开的位置处,以对着该第一支承板93;以及柱形垫圈95、95…,这些柱形垫圈95、95…布置在第一和第二支承板93和94之间的多个位置处(例如三个位置处)。
与各垫圈95、95…相对应的多个螺栓(例如三个螺栓)96、96…埋入箱体25的凸出部分25a中,从而具有平行于旋转轴81的轴线。支承装置92通过螺纹固定螺母97、97…而安装在曲轴箱22的箱体25的凸出部分25a上,该螺纹固定螺母97、97…从第二支承板94的外表面侧与穿过第一支承板93、相应垫圈95、95…和第二支承板94插入的相应螺栓96、96…接合。
旋转轴81可旋转地穿过第一和第二支承板93和94。旋转轴81穿过偏心轴82的第一支承板93的部分形成为与旋转轴81同心的圆形部分82a。
往复运动杆98的一端与偏心轴82可旋转地连接,该偏心轴82处于旋转轴81的偏心位置。另一方面,限制部件88插入支承装置92的第一和第二支承板93和94之间,并通过平行于偏心轴82的支承轴99而可旋转地支承在两个支承板93和94上。限制部件88包括:连接臂部分88a,该连接臂部分88a的基端可摆动地支承在支承轴99;以及锁定部分88b,该锁定部分形成为扇形形状,且通过作为铰链的一个垫圈95与连接臂部分88a的基部连接,该连接臂部分88a和锁定部分88b以基本直角彼此连接。往复运动杆98的另一端通过平行于支承轴99的连接销100而与连接臂部分88a的顶端连接。
在限制部件88并不受到限制装置89的限制,且旋转轴81可自由旋转的状态下,往复运动杆98可在图7和图8中向左和向右地往复运动操作,其对应于旋转轴81随着活塞38的滑动而进行的旋转操作。根据往复运动杆98的该往复运动操作,限制部件88在第一往复运动端和第二往复运动端之间往复地向上和向下运动,该第一往复运动端在图7和8中设置在底侧,该第二往复运动端在图7和8中设置在上侧。
限制装置89包括:第一限制部件101,其具有第一接合部分101a,在限制部件88刚通过第一往复运动端之后,即在限制部件88刚使操作方向从向下方向转变成向上方向之后,该第一限制部件101的第一接合部分101a能够从周向一侧(在本实施例中为上侧)抵靠在限制部件88的锁定部分88b上并与该锁定部分88b接合,如图7所示;以及第二限制部件102,其具有第二接合部分102a,在限制部件88刚通过第二往复运动端之后,即在限制部件88刚使操作方向从向上方向转变成向下方向之后,该第二限制部件102的第二接合部分102a能够从周向另一侧(在本实施例中为底侧)抵靠在限制部件88的锁定部分88b上并与该锁定部分88b接合,如图8所示;该第一和第二限制部件101和102可旋转地支承在支承装置92上,同时彼此互锁和连接,这样,当第一和第二接合部分101a和102a中的一个抵靠锁定部分88b并与该锁定部分88b接合时,该第一和第二接合部分101a和102a中的另一个退回至使它不会与锁定部分88b抵靠和接合的位置。
在支承装置92内的多个垫圈95、95…中的一对垫圈95和95布置在相对于支承轴99在旋转轴81相对侧的两个垂直位置处。第一限制部件101由垫圈95和95中的底侧一个可旋转地支承,而第二限制部件102由垫圈95和95中的上侧一个可旋转地支承。
第一和第二限制部件101和102的基部由垫圈95和95可旋转地支承,以便夹在支承装置92的两个支承板93和94之间。第一接合部分101a通常形成为L形,以便从上侧与布置在支承板93和94之间的锁定部分88b沿宽度方向在一侧的一半部分接合,且该第一接合部分101a布置在第一限制部件101上。第二接合部分102a通常形成为L形,以便从底侧与锁定部分88b沿宽度方向在另一侧的一半部分接合,且该第二接合部分布置在第二限制部件102上。即,第一和第二接合部分101a和102a能够彼此滑动接触,并布置在第一和第二支承板93和94之间。
第一和第二限制部件101和102设有从限制部件88伸向相对侧的臂部分101b和102b。互锁弹簧103在压缩状态下布置在臂部分101b和102b顶端之间,以产生沿着使两个臂部分101b和102b的顶端彼此靠近的方向的弹簧力,即沿使得第一和第二接合部分101a和102a与限制部件88的锁定部分88b抵靠和接合的方向的弹簧力。
凸轮104装于支承板93和94之间,这样,第一和第二限制部件101和102的臂部分101b和102b总是通过互锁弹簧103的弹簧力而与凸轮104相抵靠。凸轮104枢轴转动,以便使第一和第二限制部件101和102摆动,从而转换以下状态:在限制部件88刚通过第一往复运动端之后,第一接合部分101a与限制部件88的锁定部分88b相抵靠和接合,且第二接合部分102a退回以避免与锁定部分88b接合时的状态,如图7所示;在限制部件88刚通过第二往复运动端之后,第二接合部分102a与限制部件88的锁定部分88b相抵靠和接合,且第一接合部分101a退回以避免与锁定部分88b接合时的状态,如图8所示。只有当枢转驱动凸轮104以转换压缩比时,才释放由限制装置89对限制部件88的限制,且只有在这时,旋转轴81旋转,往复运动杆98进行往复运动操作,且限制部件88旋转。
凸轮104具有平行于旋转轴81的轴线,并布置在旋转轴105上,该旋转轴105由第一和第二支承板93和94可旋转地支承。旋转轴105的一端可旋转地穿过曲轴箱22的箱体25的凸出部分25a,且环形密封部件106布置在旋转轴105和凸出部分25a之间。垂直延伸臂107的底部固定在旋转轴105在曲轴箱22外部的一端上,且隔膜形促动器108与臂107的上端连接。
在图9和图10中,促动器108包括:壳体110,该壳体110安装在支承板109上,该支承板109固定在曲轴箱22的箱体25的上部上;隔膜113,该隔膜113支承在壳体110上,以便将壳体110的内部分隔成负压腔室111和大气压力腔室112;弹簧114,该弹簧114产生沿使得负压腔室111容积增大方向的弹簧力,并在压缩状态下布置于壳体110和隔膜113之间;以及操作杆115,该操作杆115与隔膜113的中心部分连接。
壳体110由杯形第一半壳体116和杯形第二半壳体117构成,该杯形第一半壳体116安装在支承板109上,该杯形第二半壳体117通过卷边而与半壳体116连接,且隔膜113的外周边缘夹在两半壳体116和117的开口端之间。负压腔室111形成于隔膜113和第二半壳体117之间,而弹簧114装入该负压腔室111中。
大气压力腔室112形成于隔膜113和第一半壳体116之间。操作杆115的一端通过布置在第一半壳体116的中心部分处的通孔118而进入大气压力腔室112中,以便与隔膜113的中心部分连接,且大气腔室112通过在通孔118的内周和操作杆115的外周之间的间隙而与外部连通。
与负压腔室111连通的导管119与壳体110中的第二半壳体117连接。导管119也与化油器35的进气道46的下游端连接。即,进气道46的进气负压引入促动器108的负压腔室111中。促动器108的操作杆115的另一端与可旋转地支承在支承板109上的驱动臂120的一端连接。
在发动机工作负载较轻且负压腔室111的负压较高的状态下,隔膜113逆着弹簧114的弹簧力弯曲,以便减小负压腔室111的容积,如图9所示,且操作杆115操作为收缩。在该状态下,臂107如图7所示枢轴转动,且第一限制部件101的第一接合部分101a处于能够与限制部件88的锁定部分88b相抵靠和接合的状态。
另一方面,当发动机在较高负载下工作,且负压腔室111的负压变低时,隔膜113通过弹簧114的弹簧力而弯曲,以便增大负压腔室111的容积,如图10所示,且操作杆115操作为张开。因此,臂107如图8所示枢轴转动,且第二限制部件102的第二接合部分102a处于能够与限制部件88的锁定部分88b相抵靠和接合的状态。
下面将介绍本实施例的操作。当发动机处于较轻负载状态时,在限制装置89中的第一限制部件101的第一接合部分101a通过促动器108而与限制部件88的锁定部分88b相抵靠和接合,因此旋转轴81的操作停止,并保持在使得偏心轴61的中心相对于旋转轴81的中心远离曲轴27的旋转状态。因此,发动机在低压缩比下工作,这时,活塞38的工作冲程相对缩短。当发动机处于较高负载状态时,在限制装置89中的第二限制部件102的第二接合部分102a通过促动器108而与限制部件88的锁定部分88b相抵靠和接合,因此旋转轴81的操作停止,并保持在使得偏心轴61的中心相对于旋转轴81的中心靠近曲轴27的旋转状态。因此,发动机在高压缩比下工作,这时,活塞38的工作冲程相对伸长。即,发动机通过在发动机较轻负载的低压缩比和发动机较高负载的高压缩比之间转换而进行操作。
此外,根据通过活塞38的往复运动操作而从控制杆69通过偏心轴61作用在旋转轴81上的旋转力,旋转轴81的旋转方向通过布置在旋转轴81和发动机体21的曲轴箱22之间的单向离合器87而限制在一个方向,且通过在第一和第二往复运动端之间往复转动的限制部件88刚经过第一和第二往复运动端之后就使限制装置89与限制部件88(该限制部件88与旋转轴81互锁和连接)相抵靠和接合而将旋转轴81的旋转操作选择地限制为两个彼此不同的旋转状态中的一个,从而使压缩比转换成较高水平和较低水平。因此,在限制部件88的操作速度较低的状态下,限制装置89与限制部件88相抵靠和接合,从而将转换压缩比时的冲击抑制为较低,并抑制冲击噪音的产生。
限制部件88支承在安装于发动机体21的曲轴箱22上的支承部件92上,以便能够绕平行于旋转轴81的轴线旋转。往复运动杆98的另一端与限制部件88连接,以便可绕与偏心轴61同轴的轴线旋转,该往复运动杆98的一端与旋转轴81的偏心位置连接。限制装置89由可旋转地支承在支承装置92上的第一限制部件101和第二限制部件102而形成,该第一限制部件101有第一接合部分101a,当限制部件88刚通过第一往复运动端之后,该第一接合部分101a能够从周向一侧抵靠在限制部件88的锁定部分88b上并与该锁定部分88b接合;该第二限制部件102有第二接合部分102a,在限制部件88刚通过第二往复运动端之后,该第二接合部分102a能够从周向另一侧抵靠在限制部件88的锁定部分88b上并与该锁定部分88b接合;通过使第一限制部件101和第二限制部件102彼此互锁和连接,当第一和第二接合部分101a和102a中的一个抵靠锁定部分88b并与该锁定部分接合时,该第一和第二接合部分101a和102a中的另一个退回至使它不会与锁定部分88b抵靠和接合的位置。促动器108支承在发动机体21的曲轴箱22上以便根据发动机负载而操作,该促动器108与第一和第二限制部件101和102互锁连接,以便旋转驱动第一和第二限制部件101和102。
因此,通过由根据发动机负载进行操作的促动器108来枢转驱动限制装置89的第一和第二限制部件101和102,从而在限制部件88刚通过往复运动端之后使得第一和第二接合部分101a和102a中的一个能够与限制部件88的锁定部分88b相抵靠和接合。因此,压缩比可以根据发动机负载转换至较高水平和较低水平,同时以简单结构使转换压缩比时的冲击降低。
上面已经介绍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确定的本实用新型的情况下可以对设计进行各种变化。
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限制部件88、限制装置89的第一和第二限制部件101和102枢转支承在安装于发动机体21的曲轴箱22上的支承装置92上,但是限制部件88以及第一和第二限制部件101和102也可以旋转支承在发动机体21的曲轴箱22上。

Claims (2)

1.一种可变压缩比发动机,包括:连杆,该连杆的一端通过活塞销与活塞相连;辅助臂,该辅助臂通过曲轴销与曲轴相连,且该辅助臂的一端与该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偏心轴,该偏心轴布置在旋转轴的偏心位置处,该旋转轴可旋转地支承在发动机体上;以及控制杆,该控制杆的一端与该辅助臂在离开连杆连接位置的位置处连接,该控制杆的另一端可枢转地与偏心轴连接,
其特征在于,该发动机还包括:
单向离合器,该单向离合器布置在所述旋转轴和所述发动机体之间,以便将旋转轴的旋转方向限制为一个方向,该旋转轴的旋转方向与随着活塞的往复运动操作而由控制杆通过偏心轴作用在旋转轴上的旋转力相对应;
限制部件,该限制部件与所述旋转轴的偏心位置连接,以便随着旋转轴的旋转而进行往复运动操作;以及
限制装置,用于通过以这样的方式将所述旋转轴的旋转操作选择地限制为彼此不同的两个旋转状态中的一个,从而将压缩比转换成较高水平和较低水平,即,在所述限制部件刚通过往复运动端之后,使所述限制装置抵靠限制部件并与所述限制部件接合,所述限制装置包括第一限制部件和第二限制部件,该第一限制部件具有第一接合部分;该第二限制部件具有第二接合部分,该第一和第二接合部分枢转支承在发动机体或支承装置上,同时彼此互锁和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压缩比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部件具有锁定部分,并支承在发动机体上或者支承在安装于发动机体上的支承装置上,以便可绕平行于旋转轴的轴线旋转;其中一往复运动杆的一端与所述旋转轴的偏心位置连接,以便可绕与偏心轴同轴的轴线旋转,且该往复运动杆的另一端与限制部件连接,这样,所述限制部件随着旋转轴的旋转而在第一和第二往复运动端之间往复枢转运动;其中,当所述限制部件刚通过第一往复运动端之后,该第一接合部分能够从周向一侧抵靠在所述锁定部分并与该锁定部分接合;在所述限制部件刚通过第二往复运动端之后,该第二接合部分能够从周向另一侧抵靠在所述限制部件的锁定部分上并与该锁定部分接合,当所述第一和第二接合部分中的一个抵靠锁定部分并与该锁定部分接合时,所述第一和第二接合部分中的另一个退回至它不会与锁定部分相抵靠和接合的位置;并且支承在发动机体上以便根据发动机负载而操作的一促动器与所述第一和第二限制部件互锁连接,以便枢转驱动所述第一和第二限制部件。
CNU200420077230XU 2003-08-05 2004-08-04 可变压缩比发动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791279Y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286434A JP4057976B2 (ja) 2003-08-05 2003-08-05 圧縮比可変エンジン
JP2003286434 2003-08-0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791279Y true CN2791279Y (zh) 2006-06-28

Family

ID=3355000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70296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95428C (zh) 2003-08-05 2004-08-04 可变压缩比发动机
CNU200420077230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791279Y (zh) 2003-08-05 2004-08-04 可变压缩比发动机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70296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95428C (zh) 2003-08-05 2004-08-04 可变压缩比发动机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7007638B2 (zh)
EP (1) EP1505277B1 (zh)
JP (1) JP4057976B2 (zh)
KR (1) KR100612716B1 (zh)
CN (2) CN1295428C (zh)
AU (1) AU2004203286B2 (zh)
CA (1) CA2476240C (zh)
ES (1) ES2267007T3 (zh)
TW (1) TWI25024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33964B (zh) * 2008-08-06 2010-06-09 燕山大学 可变压缩比往复活塞式发动机
CN112502828A (zh) * 2020-02-24 2021-03-16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可变压缩比驱动结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535822C (en) * 2004-03-29 2008-10-07 George E. Fourqurean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pumping fluids
JP4613607B2 (ja) * 2004-12-24 2011-01-19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ピストンクランク機構におけるロアリンク
DE102005020261A1 (de) * 2005-04-30 2006-11-09 Daimlerchrysler Ag Verstellvorrichtung für eine Brennkraftmaschine
DE102005020270A1 (de) 2005-04-30 2006-11-09 Daimlerchrysler Ag Brennkraftmaschine mit variablem Verdichtungsverhältnis
JP4779635B2 (ja) * 2005-12-20 2011-09-28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ピストンクランク機構におけるロアリンク
US20070266990A1 (en) * 2006-05-16 2007-11-22 Sims John T Variable compression engine
CN101046174B (zh) * 2006-06-09 2013-03-06 霍继龙 可变压缩比内燃发动机
GB0617726D0 (en) * 2006-09-08 2006-10-18 Atalla Naji A Device (modifications) to improve efficiency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JP4816410B2 (ja) * 2006-10-30 2011-11-16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圧縮比制御装置及び圧縮比制御方法
KR100907896B1 (ko) * 2007-06-22 2009-07-14 주식회사 동부하이텍 시스템 인 패키지의 금속 전극 형성방법
JP4922121B2 (ja) 2007-10-11 2012-04-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ストローク可変エンジン
KR100921806B1 (ko) * 2007-11-29 2009-10-16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가변 압축비 장치
DE102008003109A1 (de) * 2008-01-01 2009-07-02 Fev Motorentechnik Gmbh VCR - Gelenkwellenabtrieb
JP5030859B2 (ja) 2008-05-20 2012-09-1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リンク式ストローク可変エンジン
KR100969385B1 (ko) * 2008-07-07 2010-07-09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가변 압축비 장치
US7891334B2 (en) * 2008-07-17 2011-02-22 O'leary Paul W Engine with variable length connecting rod
CN103375249A (zh) * 2012-04-28 2013-10-30 梁天宇 一种五冲程三连杆可变压缩比对置发动机
KR101338461B1 (ko) * 2012-11-02 2013-12-10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가변 압축비 장치
JP5776809B1 (ja) * 2014-03-13 2015-09-0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
JP6070683B2 (ja) * 2014-12-22 2017-02-0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可変長コンロッド及び可変圧縮比内燃機関
WO2016113872A1 (ja) * 2015-01-15 2016-07-21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複リンク式ピストンクランク機構
CN110671198B (zh) * 2018-12-29 2021-07-20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10219734B (zh) * 2019-06-20 2020-11-24 黑龙江工程学院 一种四缸水平对置可变压缩比发动机
US11421588B2 (en) 2020-04-02 2022-08-23 Soon Gil Jang Variable compression ratio engine
CN116181604B (zh) * 2023-01-29 2023-10-24 山东泰展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驱动式空气泵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73202A (en) * 1977-02-07 1979-11-06 Crise George W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having automatic compression control
JPH09228858A (ja) 1996-02-24 1997-09-02 Hondou Jutaku:Kk レシプロエンジン
JP2000073804A (ja) 1998-09-01 2000-03-07 Toyota Autom Loom Works Ltd 内燃機関及びその制御装置
JP3879385B2 (ja) 2000-10-31 2007-02-14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可変圧縮比機構
JP3979081B2 (ja) * 2001-01-16 2007-09-19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燃焼制御システム
DE60314558T2 (de) * 2002-03-20 2007-10-25 Honda Giken Kogyo K.K. Brennkraftmaschine mit variabelm Verdichtungsverhältnis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33964B (zh) * 2008-08-06 2010-06-09 燕山大学 可变压缩比往复活塞式发动机
CN112502828A (zh) * 2020-02-24 2021-03-16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可变压缩比驱动结构
CN112502828B (zh) * 2020-02-24 2022-01-28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可变压缩比驱动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95428C (zh) 2007-01-17
CN1590732A (zh) 2005-03-09
US20050061270A1 (en) 2005-03-24
TW200508482A (en) 2005-03-01
AU2004203286A1 (en) 2005-02-24
CA2476240A1 (en) 2005-02-05
EP1505277A1 (en) 2005-02-09
KR20050016093A (ko) 2005-02-21
JP4057976B2 (ja) 2008-03-05
US7007638B2 (en) 2006-03-07
AU2004203286B2 (en) 2007-04-19
EP1505277B1 (en) 2006-06-07
JP2005054685A (ja) 2005-03-03
TWI250249B (en) 2006-03-01
CA2476240C (en) 2006-10-03
ES2267007T3 (es) 2007-03-01
KR100612716B1 (ko) 2006-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791279Y (zh) 可变压缩比发动机
CN2704692Y (zh) 可变冲程发动机
CN1278024C (zh) 定向杠杆顶阀系统
CA2422659C (en) Engine with variable compression ratio
CN1824927A (zh) 发动机的减压装置
CN1626775A (zh) 内燃机的气门机构
CN1924318A (zh) 可变冲程发动机
CN1502799A (zh) 可变冲程发动机
CN1573034A (zh) 用于内燃机的减压装置
CN2705608Y (zh) 通用发动机
CN1944963A (zh) 四冲程顶置凸轮式发动机
CN1292154C (zh) 两级燃烧系统
CN1053482C (zh) 使用于至少具有一动力汽缸的内燃机自动减压装置
KR960013349B1 (ko) 자동차의 흡, 배기밸브 구동 시스템
JP2019183732A (ja) 対向ピストン内燃機関
CN2567345Y (zh) 发动机中的阀操纵机构
CN2825976Y (zh) 可变冲程发动机
CN1828028A (zh) 一种转子发动机
CN2331764Y (zh) 曲柄圆滑块往复活塞式发动机
WO2022018627A1 (en) Reciprocating mechanism
JP2632510B2 (ja) スピン連続回転を往復動に併用したピストン・シリンダ機械
BE519114A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628

Termination date: 2011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