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782725Y - 针织机机头结构改良 - Google Patents

针织机机头结构改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782725Y
CN2782725Y CN 200520056916 CN200520056916U CN2782725Y CN 2782725 Y CN2782725 Y CN 2782725Y CN 200520056916 CN200520056916 CN 200520056916 CN 200520056916 U CN200520056916 U CN 200520056916U CN 2782725 Y CN2782725 Y CN 2782725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iangle
kinking
cam
head
bi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2005691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焜镛
朱明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052005691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782725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782725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782725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织机械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针织机机头结构改良。机头上安装有中心提花三角、固定三角、起针三角、弯纱大三角、左右人字三角以及叠设于弯纱大三角上的弯纱三角,中心提花三角之内侧接连一中轴,中轴的另一端结合一凸轮,凸轮配合一带有螺旋台阶的转轮,转轮由一齿条间接驱动;弯纱大三角与弯纱三角之间存在可相对移动的关系,并在两者之间设置有调整机构给予调整,致使弯纱三角可沿弯纱大三角内侧端面的边缘平移。本实用新型通过有效的结构设计,致使操作中心提花三角的外凸及内缩相当方便,且弯纱大三角与弯纱三角之间可相对调整移动,不仅能编织出各种五彩缤纷的平针花纹和图案,还能编织出柳条形或鱼鳞形花纹。

Description

针织机机头结构改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织机械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针织机机头结构改良。
背景技术:
针织机是针织行业常用的机械设备之一,在针织机的机头上通常设置有中心提花三角、固定三角、起针三角、弯纱大三角以及左右人字三角,由这些三角全部或部分组合来导引机床的针体滑移。其中弯纱大三角可沿左右人字三角的外侧面上下滑动,以控制弯纱程度、成圈过程中新线圈的成型与大小(即织物密度)、以及是否退圈和退圈程度,不退圈时可形成集圈。一般机头只有一层弯纱大三角,当机头在针床上移动时,不能同时驱动针床上的高脚针和低脚针参加编织,在一个编织行列中只能产生一种密度的线圈,因此无法形成变化的花纹。随后,本发明人通过实践发明了一种在原有一层弯纱大三角的基础上叠加一层弯纱三角,以此可以同时或分开驱动高脚针和低脚针参加编织,弯纱三角可相对于弯纱大三角作调整,而当时由于技术上的缺陷,只是通过手动来调整弯纱三角与弯纱大三角之间的位置关系,调整较为繁琐,且准确度不高,容易产生针织密度不均的情况。
对于中心提花三角,其可相对于机头做外凸和内缩的动作,以此可以编织不同的花形,而中心提花三角的外凸和内缩动作是通过一些机械结构控制得以实现,该机械结构的设计是否合理会直接影响到机头结构的复杂程度及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中心提花三角动作平稳,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针织机机头结构改良。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精确地调整弯纱三角与弯纱大三角之间的位置关系,提高针织密度的针织机机头结构改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有与前后针床配合的前后机头,机头上安装有中心提花三角、固定三角、起针三角、弯纱大三角、左右人字三角以及叠设于弯纱大三角上的弯纱三角。所述嵌装于机头内的中心提花三角之内侧接连一中轴,该中轴的另一端穿出机头的另一背侧并结合有一凸轮,该凸轮的凸齿配合一带有螺旋台阶的转轮,该转轮外周缘形成有齿槽啮合一传动齿轮,传动齿轮再配合一齿条工作,该齿条安装于机头上;弯纱大三角与弯纱三角之间存在可相对移动的关系,并在两者之间设置有调整机构给予调整,致使弯纱三角可沿弯纱大三角内侧端面的边缘平移,弯纱三角的内侧端面与弯纱大三角的内侧端面相平齐。
所述叠设于弯纱大三角上的弯纱三角成型有一椭圆孔,在弯纱三角的叠设面上还设有一导槽与弯纱大三角上的对应滑轨配合,所述弯纱三角上的椭圆孔配合调整机构的偏心传动结构工作,该偏心传动结构包括一偏心轮及一传动齿轮,偏心轮上设有与传动齿轮相啮合的齿槽和一偏心设置的凸销,凸销由内往外延伸并穿过弯纱大三角后置于弯纱三角的椭圆孔内;所述传动齿轮安装于一传动轴上,该传动轴贯穿机头设置,且另一穿出端上结合有一由粗调轮和微调轮构成的旋转调整结构。
所述微调轮工作时对应有一刻度盘,刻度盘安装于粗调轮的外侧端上,刻度盘中部有一内凹部供微调轮嵌置和一中孔供传动轴部分段穿设,刻度盘的刻度顺沿内凹部外周缘标记,在内凹部的内底面均隔加工有十个小凹槽,有四个钢珠均布于十个小凹槽内,四个钢珠由一均设有四个通孔的盘体定位,盘体的通孔形状、大小与钢珠匹配,且为一一对应设计,盘体外侧有一弹片抵压,弹片外侧面则由微调轮抵压。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弯纱三角有两层,因此,当机头在针床上移动时,高踵针与弯纱大三角配合,而低踵针则与弯纱大三角上端面上的弯纱三角配合,都参加编织过程,使得机头在一个编织行列中,能产生两种不同密度的线圈,从而编织出变化的花纹。另外,本实用新型只是在弯纱大三角上增加了一块弯纱三角,结构十分简单,且可通过旋转粗调轮和微调轮来调整弯纱三角和弯纱大三角位置关系,从而实现高踵针和低踵针同时或分开工作,变化针织品的花样,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本实用新型另一优点是通过有效的结构设计,致使操作中心提花三角的外凸及内缩相当方便,不仅能编织出各种五彩缤纷的平针花纹和图案,还能编织出柳条形或鱼鳞形花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外形示意图;
附图2为机头内侧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
附图5为图4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附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有与前后针床配合的前后机头10,前后机头10之间有连接臂跨接,致使前后机头10构成“人”字形。机头10上安装有中心提花三角11、固定三角12、起针三角13、弯纱大三角14、左右人字三角15以及叠设于弯纱大三角14上的弯纱三角16。其中,起针三角13、中心提花三角11、弯纱大三角14、左右人字三角15的一侧边缘构成一条符合各编织要求的工艺点的走针轨迹。
嵌装于机头10内的中心提花三角11之内侧接连一中轴21,该中轴21的另一端穿出机头10的另一背侧并结合有一凸轮22,该凸轮22的凸齿221配合一带有螺旋台阶231的转轮23,转轮23上、相对于凸轮22凸齿221的两侧设有高低不等的螺旋台阶231,一侧螺旋台阶231对应中心提花三角11全内缩的状态,另一侧螺旋台阶231对应中心提花三角11半内缩的状态。转轮23外周缘形成有齿槽啮合一传动齿轮24,传动齿轮24再配合一齿条25工作,齿条25安装于机头10上。齿条25上成型有两长导孔251,两导孔251恰使两销轴穿设且固定于机头10上,两销轴可给予齿条25直线往复移动的导向及限位。齿条25的一端还延伸出机头10外侧,并连接一手柄252,手柄252将前后机头10上的齿条25连接为一联动关系,且手柄252的中部铰接于前后机头10之间连接臂的凸缘上,恰使前后机头10上的齿条25构成一出一退的联动结构(图1所示)。
使用时齿条25的移动,可通过其上的齿啮合传动齿轮24来带动传动齿轮24转动,而传动齿轮24驱动转轮23转动,转轮23转动时可由其螺旋台阶231配合凸轮22凸齿221,使凸轮22凸齿221顺沿螺旋台阶231攀爬,由此来拉动中轴21朝机头10的一侧移动,即为内缩中心提花三角11,中心提花三角11是需要全内缩状态或是半内缩状态,则可由齿条25不同方向移动来实现,即可通过转轮23的不同转向来实现。前后机头10上的中心提花三角11的全内缩状态或半内缩状态则正好相对,如果前机头10上的中心提花三角11为全内缩状态,则后机头10上的中心提花三角11为半内缩状态,反之亦然。前后机头10上的齿条25处于原位不动时(两齿条25相对平齐),则前后机头10上的中心提花三角11为全凸出状态。
机头10上的中心提花三角11凸出后,当机头10沿针床的导轨向前行进时,针织机一侧针床上的织针沿对应机头10上的起针三角13、中心提花三角11、左右人字三角15、弯纱大三角14、弯纱三角16的一侧边缘构成的弧形针道行进,形成线圈。而另一侧针床上的织针由于中心提花三角11凸出形成退圈不足,成为集圈状态。当下一行程时,动作则相反,从而前、后侧针床交替形成密针集圈组织,也叫柳条形花纹组织。另外,当需要织平针时,只需前后机头10上的中心提花三角11同时落下即可。
当起针三角13落下,中心提花三角11凸出一半(即半内缩状态),则高踵针由于其针踵较长,可与中心提花三角11的外侧端面相接触,进口完整的退圈和成圈;而低踵针则在由起针三角13上升到中心提花三角11一侧时,由于其针踵不与中心提花三角11的外端面相接触,无法上升到中心提花三角11的顶端,形成退圈不足的集圈状态。
当起针三角13落下,中心提花三角11也完全内缩时,高、低踵针皆可完成完整的退圈和成圈。
弯纱大三角14与弯纱三角16之间存在可相对移动的关系,并在两者之间设置有调整机构30给予调整,致使弯纱三角16可沿弯纱大三角14内侧端面的边缘平移,弯纱三角16的内侧端面与弯纱大三角14的内侧端面相平齐。弯纱三角16成型有一椭圆孔161,在弯纱三角16的叠设面上还设有一导槽162与弯纱大三角14上的对应滑轨141配合。弯纱三角16上的椭圆孔161配合调整机构30的偏心传动结构工作,该偏心传动结构包括一偏心轮31及一传动齿轮32,偏心轮31上设有与传动齿轮32相啮合的齿槽和一偏心设置的凸销311,凸销311由内往外延伸并穿过弯纱大三角14后置于弯纱三角16的椭圆孔161内。传动齿轮32安装于一传动轴33上,传动轴33贯穿机头10设置,且另一穿出端上结合有一由粗调轮34和微调轮35构成的旋转调整结构。
其中,微调轮35工作时对应有一刻度盘36,刻度盘36安装于粗调轮34的外侧端上,刻度盘36中部有一内凹部361供微调轮35嵌置和一中孔362供传动轴33部分段穿设,刻度盘36的刻度顺沿内凹部361外周缘标记。在内凹部361的内底面均隔加工有十个小凹槽3611,有四个钢珠351均布于十个小凹槽3611内,四个钢珠351由一设有四个通孔3521的盘体352定位,盘体352的通孔3521形状、大小与钢珠匹配,且为一一对应设计。盘体352外侧有一弹片353抵压,弹片353外侧面则由微调轮35抵压,弹片353对应于钢珠351的位置形成有形变部3531,以此增加其压制钢珠351的力度。
弯纱大三角14上叠设一弯纱三角16是为了配合低踵针工作,由此可在一个编织行列中,产生两种不同密度的线圈,从而形成变化的花纹。当需要调整低踵针的线圈大小,即织物的密度时,只需调整弯纱三角16的位置,使与低踵针配合的弯纱三角16沿弯纱大三角14内侧端面的边缘水平滑动,从而使弯纱三角16的前端面与弯纱大三角14的前端面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即可。这时可通过旋转调整结构来实现,旋转粗调轮34可使弯纱三角16以较大位移量滑动,而微调轮35可精细地调整弯纱三角16滑动,其中旋转粗调轮34或微调轮35均通过传动轴33带动传动齿轮32转动,传动齿轮32驱动偏心轮31转动,偏心轮31的转动则由其凸销311配合弯纱三角16的椭圆孔161来推动弯纱三角16相对弯纱大三角14滑动,实现调整。
微调轮35调整时,其转动则会通过弹片353带动盘体352转动,由于四个钢珠351为对称分布(90°角间隔分布),而刻度盘36内凹部361的内底面十个小凹槽3611也为均匀分布,即两个相邻的小凹槽3611之间夹角为36°,这样一来四个钢珠351并非同时落入小凹槽3611内,而是间隔落入,也正是每隔18°即有钢珠351落入小凹槽3611内,确定微调轮35的旋转角度。小凹槽3611可根据需要做更密集的分布,提高微调轮35调整精度。
当然,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3)

1、针织机机头结构改良,包括有与前后针床配合的前后机头(10),机头(10)上安装有中心提花三角(11)、固定三角(12)、起针三角(13)、弯纱大三角(14)、左右人字三角(15)以及叠设于弯纱大三角(14)上的弯纱三角(16),其特征在于:
所述嵌装于机头(10)内的中心提花三角(11)之内侧接连一中轴(21),该中轴(21)的另一端穿出机头(10)的另一背侧并结合有一凸轮(22),该凸轮(22)的凸齿(221)配合一带有螺旋台阶(231)的转轮(23),该转轮(23)外周缘形成有齿槽啮合一传动齿轮(24),传动齿轮(24)再配合一齿条(25)工作,该齿条(25)安装于机头(10)上;
所述弯纱大三角(14)与弯纱三角(16)之间存在可相对移动的关系,并在两者之间设置有调整机构(30)给予调整,致使弯纱三角(16)可沿弯纱大三角(14)内侧端面的边缘平移,弯纱三角(16)的内侧端面与弯纱大三角(14)的内侧端面相平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机机头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所述叠设于弯纱大三角(14)上的弯纱三角(16)成型有一椭圆孔(161),在弯纱三角(16)的叠设面上还设有一导槽(162)与弯纱大三角(14)上的对应滑轨(141)配合,所述弯纱三角(16)上的椭圆孔(161)配合调整机构(30)的偏心传动结构工作,该偏心传动结构包括一偏心轮(31)及一传动齿轮(32),偏心轮(31)上设有与传动齿轮(32)相啮合的齿槽和一偏心设置的凸销(311),凸销(311)由内往外延伸并穿过弯纱大三角(14)后置于弯纱三角(16)的椭圆孔(161)内;所述传动齿轮(32)安装于一传动轴(33)上,该传动轴(33)贯穿机头(10)设置,且另一穿出端上结合有一由粗调轮(34)和微调轮(35)构成的旋转调整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织机机头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调轮(35)工作时对应有一刻度盘(36),刻度盘(36)安装于粗调轮(34)的外侧端上,刻度盘(36)中部有一内凹部(361)供微调轮(35)嵌置和一中孔(362)供传动轴(33)部分段穿设,刻度盘(36)的刻度顺沿内凹部(361)外周缘标记,在内凹部(361)的内底面均隔加工有十个小凹槽(3611),有四个钢珠(351)均布于十个小凹槽(3611)内,四个钢珠(351)由一设有四个通孔(3521)的盘体(352)定位,盘体(352)的通孔(3521)形状、大小与钢珠匹配,且为一一对应设计,盘体(352)外侧有一弹片(353)抵压,弹片(353)外侧面则由微调轮(35)抵压。
CN 200520056916 2005-04-14 2005-04-14 针织机机头结构改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782725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20056916 CN2782725Y (zh) 2005-04-14 2005-04-14 针织机机头结构改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20056916 CN2782725Y (zh) 2005-04-14 2005-04-14 针织机机头结构改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782725Y true CN2782725Y (zh) 2006-05-24

Family

ID=367677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20056916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782725Y (zh) 2005-04-14 2005-04-14 针织机机头结构改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782725Y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43219A1 (fr) * 2006-10-10 2008-04-17 Yu-Hsin Wu Mécanisme de levage automatique de guide-fil
CN101016673B (zh) * 2007-03-01 2010-05-19 常熟市金龙机械有限公司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三角机构
CN102234871A (zh) * 2010-04-22 2011-11-09 H.斯托尔两合公司 用于横机的三角系统
CN109281048A (zh) * 2018-08-28 2019-01-29 浙江凯强轻纺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袜机的提花机构
CN109440281A (zh) * 2018-11-30 2019-03-08 晋江雄鑫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针织大圆机上针盘自动调节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43219A1 (fr) * 2006-10-10 2008-04-17 Yu-Hsin Wu Mécanisme de levage automatique de guide-fil
CN101016673B (zh) * 2007-03-01 2010-05-19 常熟市金龙机械有限公司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三角机构
CN102234871A (zh) * 2010-04-22 2011-11-09 H.斯托尔两合公司 用于横机的三角系统
CN102234871B (zh) * 2010-04-22 2013-09-04 H.斯托尔两合公司 用于横机的三角系统
CN109281048A (zh) * 2018-08-28 2019-01-29 浙江凯强轻纺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袜机的提花机构
CN109440281A (zh) * 2018-11-30 2019-03-08 晋江雄鑫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针织大圆机上针盘自动调节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782725Y (zh) 针织机机头结构改良
WO2011152361A1 (ja) 編針案内構造、編針、編成方法、編み地、および手袋
CN102154780B (zh) 一种多功能花边钩编机
CN106498613A (zh) 一种手套机选针鼓驱动机构
CN205000089U (zh) 自动对目转移织物的横编织机
CN103334220A (zh) 在同一行内编织、集圈的单系统电脑横机及针织方法
CN104593926B (zh) 一种提花机
CN202072885U (zh) 一种多功能花边钩编机
CN101603238B (zh) 电脑横机滑道式压圈装置
CN204455489U (zh) 少梳压纱经编机的成圈机构
CN107805875A (zh) 一种具有移动生克罩的一体式织袜机袜体定位顶出装置
CN202766758U (zh) 压脚装置
CN207812002U (zh) 具有生克罩调节功能的隐形袜织袜机提花装置
CN206232930U (zh) 编织机及其凸轮连杆机构
CN112301528A (zh) 一种平行导轨智跑横机
CN206873069U (zh) 一种缝纫机的压紧旋转机构
DE1960871A1 (de) Kettenwirkmaschine
DE3339205A1 (de) Textilgebilde mit schraegen fadenlagen, sowi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desselben
CN1297702C (zh) 一种针织横机的机头结构
CN206289386U (zh) 经编机用电动集圈机构
CN207812001U (zh) 有织针复位功能的一体式织袜机生克罩调节装置
JPS6342026B2 (zh)
CN107794639A (zh) 一种具有生克罩调节功能的隐形袜织袜机提花装置
CN101235576A (zh) 多梳栉经编机花梳的针前横移装置
CN205329286U (zh) 一种双针床经编机提花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