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742217Y - 轴套 - Google Patents

轴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742217Y
CN2742217Y CN 200320127934 CN200320127934U CN2742217Y CN 2742217 Y CN2742217 Y CN 2742217Y CN 200320127934 CN200320127934 CN 200320127934 CN 200320127934 U CN200320127934 U CN 200320127934U CN 2742217 Y CN2742217 Y CN 2742217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le sleeve
guide rod
annular body
utility
bear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32012793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志贤
王志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nyou Compu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uanyou Compu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nyou Compu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Quanyou Compu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32012793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742217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742217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742217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套,安装于一轴承结构内,作为该轴承结构沿一导杆进行滑动的传动引导界面,所述轴套包括有一环状本体,该环状本体上制有一开口,该环状本体套设于所述导杆外且包络并超过该导杆的半圆周,该开口与该导杆的圆心夹角小于180度,进而使该轴承结构藉由该轴套而稳定沿着该导杆滑动。本实用新型藉由C形轴套配合轴承结构的开口设计,不仅可使滑动装置稳定滑移,且可有效降低整体组件占用空间及组装累计误差,进而达成尺寸小型化、组装精度高及轴承结构设计弹性高等功效,适用于用以撷取影像的光机,例如扫描仪、复印机、传真机或多功能事务机等装置的光机,亦适用于打印装置中的打印头模块。

Description

轴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轴承结构,特别是关于一种轴套。
背景技术
影像扫描的光机通常设有一轴套,以便利用轴套在导杆上滑动来进行扫描工作,故轴套是为扫描光机的主要传动导引界面,亦为传动精度的控制元素之一。习知轴承结构如图1a至图1c所示,为常用的三种轴套组示意图,光机是通过一轴套10而沿着导杆12滑行,轴套10的材质通常具有润滑效果。整个轴套组可以是如图1a所示的单零件式,或如图1b、1c所示的多个零件式。
图1a所示的轴套10相较于图1b及图1c的轴套10,虽具有零件数较少的优点,然而却具有整体组件占用空间大以及组装累计误差大的缺点。以下用图2a及图2b解释,首先如图2a所示,是习知单零件轴套10安装于光机14上的示意图,其中导杆12圆心至壳体(Housing)16的距离L为:
L=a+b+c+d
其中a为导杆12的半径:
b为轴套10的厚度;
c为光机14的轴承部142的厚度;
d为光机14至壳体16的间距。
其中,因光机14为动件,故必须有距离d的配置,而在此轴承结构中,因L是由4组数字所组成,故具有4项累计误差。
另一习知使用单零件轴套的光机轴承结构如图2b所示,光机14的轴承部142是呈开口状,故导杆12圆心至壳体16的距离L为:
L=a+b+c
其中a为导杆12的半径;
b为轴套10的厚度;
c为轴套10至壳体16的距离。
其中,因轴套10是结合于光机14上而与光机14一同移动,即轴套10与光机14为动件,故必须有距离c的配置。在此轴承结构中,因L是由3组数字所组成,故亦有3项累计误差,仍无法有效缩减光机尺寸及提升组装精度。
为克服上述尺寸问题,另一习知轴套如图3及图3a所示,此轴套10’是呈U字形且与导杆12为半圆形接触,由于轴套10’无法单独拘限于导杆12上,为使光机14可稳定地沿着导杆12运动,故必需于光机14上增设一耐磨片或润滑片18以顶住壳体16或玻璃,方可使光机14稳定地沿着导杆12移动。然而,耐磨片或润滑片18的设置不仅增加整体装置占用空间,且使光机整体组件增加而提高组装成本及材料成本;再者,在实际使用时,由于轴套10’与导杆12的摩擦仅有数点,故使用时间一久,轴套10’内壁的圆度会失真,而使得轴套10’无法稳定拘限夹合于导杆12外,造成光机14于运行时会产生摇晃的情形。
另,我国专利公告第465885号的「扫描仪的轴套装置」,其所述轴套型态即为图1a的单零件轴套,且其所陈述的内容重点是在于组装结构的设计,无法解决整体组件占用空间大及组装累计误差大的问题。
因此,本实用新型是针对上述的缺失,提出一种轴套及其应用的轴承结构,以符合现今对光机小型化的要求,同时提升组装精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轴套,藉由将轴套设计为C形,使其开口接触点与导杆的圆心夹角小于180度,配合光机轴承座的开口设计,有效达成降低整体组件占用空间及降低组装累计误差的功效,以确实解决习知整体装置尺寸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轴承结构,具有组装精度高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是要利用单一轴套即可单独拘限于导杆上,使一轴承结构通过轴套可在导杆上稳定地移动,具有零件数少的优点,同时改善习知轴套因摩擦使圆度失真而无法有效夹合于导杆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是基于C型轴套的设计,可视轴套与光机的结合方式而改变轴套外型,具有使轴承结构设计弹性高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提供一种轴套,安装于一轴承结构内,作为该轴承结构沿一导杆进行滑动的传动引导界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包括有一环状本体,该环状本体上制有一开口,该环状本体套设于所述导杆外且包络并超过该导杆的半圆周,该开口与该导杆的圆心夹角小于180度。进而使该轴承结构藉由该轴套而稳定沿着该导杆滑动。以及
该轴套是一体成型,且其材质具有润滑性。
该轴套是选自粉末冶金制的含油轴套、塑料材质成型的轴套及铁氟能材质的自润轴套其中之一。
该轴套是进一步由该环状本体及其内侧结合的一滑润层所构成。
该轴套是进一步由该环状本体及其内侧结合的一耐磨层所构成。
该轴套与该导杆的接触是3点以上的多点式接触。
该轴套与该轴承结构的结合方式是利用过盈配合而紧配结合在一起。
在该轴套的该环状本体的侧周缘朝离心方向更凸设有数挡片,使该轴套与该轴承结构结合后,利用该等挡片以限制该轴套于其轴向及旋转方向的移动。
在该轴套的该环状本体的侧周缘更设有二卡勾部,以限制该轴套于其轴向的移动。
该轴承结构是一用以撷取影像的光机的轴承部分。
该轴承结构是应用于一滑动装置上,该轴承结构包括一轴承座,该轴承座设有一容置槽,在该容置槽的二端内分别安装有二轴套,以作为沿着该导杆上滑动的传动引导界面,使该滑动装置通过该轴承座套设于该导杆外而沿着该导杆进行滑动。
该轴承座的该容置槽具有一开口。
所述滑动装置是一用以撷取影像的光机。
应用所述光机的装置是选自扫描装置、影印装置及传真装置所组成的群组的至少其中之一。
所述滑动装置是一打印装置中的打印头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积极效果是: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轴套是用以作为一轴承结构沿一导杆进行滑动的传动引导界面,此轴套包括一环状本体,且该环状本体设有一开口,以套设于导杆外且包络导杆超过其半圆,其中开口与导杆的圆心夹角是小于180度,使轴套稳定夹合于导杆外,进而使该轴承结构藉由轴套而稳定沿着导杆滑动。另外,本实用新型的轴套所应用的轴承结构,是包括一轴承座,其是设有一容置槽,该轴承座是属于一滑动装置的轴承结构,在容置槽的二端内各安装有一轴套,以利用该二轴套作为轴承座于导杆上滑动的传动引导界面,进而使滑动装置稳定沿着导杆滑动。本实用新型藉由将轴套设计为C形,使其开口接触点与导杆的圆心夹角小于180度,藉以在安装于一光机之后,轴套可单独拘限于导杆上,使光机通过轴套而在一导杆上稳定地移动,并配合光机轴承座的开口设计,有效降低整体组件占用空间及组装累计误差,以实现尺寸小型化及提升组装精度的目的,同时可改善习知使用时间久而使轴套无法有效拘限于导杆上的问题;另,通过此C型轴套设计,本实用新型可依轴套与光机的结合方式而改变轴套外型,具有使轴承结构设计弹性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a至图1c习知三种轴套组的示意图。
图2a及图2b习知二轴承结构的组件尺寸示意图。
图3另一习知轴套示意图。
图3a图3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轴套的一实施例剖视图。
图5a至图5c本实用新型的轴套设于光机的三种设置位置示意图。
图6a及图6b本实用新型的二种轴承结构及尺寸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轴套的另一实施例剖视图。
图8a及图8b本实用新型轴套的另二不同实施例。
图9a至图9c本实用新型的各种轴承结构示意图。
图10a至图10c本实用新型的轴套于轴承结构中的各限定方向示意图。
图11本实用新型轴套的又一实施例。
图12本实用新型的轴套与光机组装示意图。
图13图1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4本实用新型的轴套与光机、导杆组装完成后的示意图。
件号说明:
《习知的》
10、10’  两种轴套            12    导杆
14        光机                142   轴承部
16        壳体                18    耐磨片/润滑片
《本实用新型的》
20        轴套                22    环状本体
24        开口
26a       涂层                26b   滑片
28        挡片                29    卡勾部
30        导杆                40    光机
42        轴承座              44    开口
46        定位槽              50    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藉由具体实施例配合所附的图式详加说明,当更容易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内容、特点及其所达成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是提出一单零件的C形轴套,其开口与导杆的圆心夹角是小于180度,以藉由单一轴套零件即可使光机稳定地移动,且配合光机轴承座的开口设计,有效降低整体组件的占用空间及组装公差。
如图4所示,是为本实用新型的轴套剖视图,一轴套20是在一环状本体22设有一开口24而成为C字形,以套设于导杆30外且包络导杆30超过其半圆,其中轴套20的开口24与导杆30的圆心夹角a小于180度,以藉此稳定夹合于导杆30外。该轴套20是一体成型的单件式零件,其材质可以是各种具有润滑性的材质,例如粉末冶金制的含油轴套、塑料材质成型的轴套或铁氟龙(Polytetrafluoroethylene,PTFE)材质的自润轴套等。由于轴套20的开口24与导杆30的圆心夹角a是小于180度,藉由将轴套20安装于一轴承结构内而作为其沿着导杆30滑动的传动引导界面时,轴套20是可单独拘限导杆30而稳定夹合于导杆30外,使该轴承结构可利用轴套20在导杆30上稳定地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轴套20是提供安装于一滑动式的轴承结构内,使此轴承结构可通过轴套20而在导杆30上顺畅滑动。该轴承结构适用于一用以撷取影像的光机,例如扫描仪、复印机、传真机或多功能事务机等装置的光机;另,该轴承结构亦适用于一打印装置中的打印头模块。以下将以扫描仪的光机为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轴套20与光机的结合结构及达成功效。
如图5a至图5c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轴套20于光机40的设置位置可在其下方、侧方或上方,相较于习知技术的复数个零件所构成的轴套组,本实用新型的轴套20的优点为零件数较少;而相较于习知技术的单零件轴套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即在于能降低整体组件所占空间以及降低组装累计误差,以使得整体机器的高度能够降低或宽度能变窄,其作用将以图6a及图6b来解释及验证。
使轴套20与轴承座42成为相互紧配结合的状态。因此,X、Y、Z、M方向皆可获得控制而使轴套20稳固结合于光机40的轴承座42内。
图6a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轴套设于光机的轴承结构内的示意图,配合光机40呈开口状的轴承座42,图中导杆30圆心至壳体50(Housing)的距离L为:
L=a+b
其中a为导杆30的半径;
b为导杆30至壳体50的距离。
因L是由2组数字所组成,故仅有2组累计误差。
又,因导杆30是为不动件,故图6a中的尺寸b可变为零,其结果如图6b所示,其中导杆30圆心至壳体50的距离L变成为:
L=a
其中a为导杆30的半径。
因L是由1组数字所组成,故仅有1组累计误差。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较习知技术能降低壳体50的高度或宽度(即尺寸值L,宽度部分请参图5b),且能降低更多的累计误差,做更好的组立配合。当然,轴套20并不限定座落在光机40的边缘,这要视光机40的设计而定。
本实用新型的轴套20除了可以图4所示的形式实施,再参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形式的轴套的剖视图,此轴套20的形式为开口式,其开口夹角为a度,由于在实际使用时,轴套20与导杆30的摩擦仅有数点,故轴套20是设计为与导杆30的接触为三点或三点以上的多点式接触,且亦包络导杆30超过其半圆,其中最接近轴套20开口的两接触点,其与导杆30的圆心夹角b须小于180度,如此即可使轴套20稳定拘限于导杆30外。因此,藉由此种使轴套20的开口接触点与导杆30的圆心夹角小于180度的轴套设计,即使使用时间久而使轴套20内壁的圆度失真,轴套20仍然可有效拘限于导杆30外,使光机40稳定运行,而无习知摇晃情形发生。
前述二轴套20实施例是一体成型的,此外,如图8a及图8b所示,轴套20亦可由一环状本体22及其内侧的一涂层26a或滑片26b所组成,环状本体22为一体成型,其材质为任意,可以是金属或非金属,包含前述具有润滑性的材质,而结合于环状本体22内侧的涂层26a/滑片26b则提供轴套20与导杆30的接触面具有润滑性或耐磨耗性。
再参阅图9a至图9c所示,是本实用新型配合不同轴套形态的三种轴承结构的实施例,如图所示,光机40的轴承结构包括一轴承座42,其形成有一容置槽,以便容置导杆30;与轴套20相同地,该轴承座42是具有一开口44而非封闭性,但轴承座42不一定要包络导杆30超过其半圆,亦即轴承座42的开口44与导杆30的圆心夹角c可为任意,视轴套20与光机40结合方式而定。
其中,轴套20与光机40结合或固定的方式,可采用干涉配合或弹性配合设计,二种固定结合方式的原理及作用将详述于下,以证明此设计的可行性。参阅图10a至图10c所示,在轴套20与光机40的结合结构中,基本上主要控制的项目有三:(一)垂直于导杆30轴向的X、Y方向;(二)垂直于导杆30轴向的旋转方向M;以及(三)与导杆30轴向平行的Z方向。
首先,就干涉配合设计而言,此为最常见的设计,如图9a、9b所示,轴套20与光机40配合处的尺寸是较光机40的开口44为大,结合时是以治具将轴套20压入于光机40的轴承座42的容置槽内,使轴套20与轴承座42成为相互紧配结合的状态。因此,X、Y、Z、M方向皆可获得控制而使轴套20稳固结合于光机40的轴承座42内。
另外,就弹性配合设计而言,轴套20的材质可为塑料一体成型,或金属钣材一体成型且内附一滑润层。轴套20的结构如图1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又一轴套实施例的立体图,同时配合图12及图13的光机与轴套组装示意图。在轴套20的环状本体22的前缘朝离心方向凸设有二档片28,且二挡片28的垂直位置相同,光机40的轴承座42则相对设有二定位槽46;在环状本体22之后缘则凸设有二卡勾部29,且二卡勾部29的垂直位置相同,使轴套20安装于轴承座42内之后,轴套20利用具弹性外张的环状本体22与轴承座42内壁结合以限制X、Y方向的移动,且由挡片28限制轴套20于轴向Z及旋转方向M的移动,及利用卡勾部29限制轴向Z的移动,通过轴套20的弹性外张环状本体,配合前、后缘的二档片28及卡勾部29的设计,即可将轴套20固定于轴承座42内。
藉由前述结合结构,将二轴套20各安装于光机40轴承座42二端的容置槽内,并使光机40及导杆30组装在一起,即如图14所示,完成光机40整体组件的组装,使轴套20的环状本体22内壁与导杆30是形成三点以上的接触,进而使光机40可通过轴套20而稳定顺畅地在导杆30上滑移。
因此,本实用新型藉由将轴套设计为C形,使其开口接触点与导杆的圆心夹角小于180度,藉以在安装于一光机之后,轴套可单独拘限于导杆上,使光机通过轴套而在一导杆上稳定地移动,并配合光机轴承座的开口设计,有效降低整体组件占用空间及组装累计误差,以实现尺寸小型化及提升组装精度的目的,同时可改善习知使用时间久而使轴套无法有效拘限于导杆上的问题;另,通过此C型轴套设计,本实用新型可依轴套与光机的结合方式而改变轴套外型,具有使轴承结构设计弹性高的优点。
以上所述是藉由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其目的在使熟习该技术者能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而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故,凡其它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所完成的等效修饰或修改,仍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申请专利范围中。

Claims (9)

1、一种轴套,安装于一轴承结构内,作为该轴承结构沿一导杆进行滑动的传动引导界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包括有一环状本体,该环状本体上制有一开口,该环状本体套设于所述导杆外且包络并超过该导杆的半圆周,该开口与该导杆的圆心夹角小于180度,进而使该轴承结构藉由该轴套而稳定沿着该导杆滑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套,其特征在于:该轴套是一体成型,且其材质具有润滑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套,其特征在于:该轴套是选自粉末冶金制的含油轴套、塑料材质成型的轴套及铁氟能材质的自润轴套其中之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套,其特征在于:该轴套是进一步由该环状本体及其内侧结合的一滑润层所构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套,其特征在于:该轴套是进一步由该环状本体及其内侧结合的一耐磨层所构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套,其特征在于:该轴套与该导杆的接触是3点以上的多点式接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套,其特征在于:该轴套与该轴承结构的结合方式是利用过盈配合而紧配结合在一起。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套,其特征在于:在该轴套的该环状本体的侧周缘朝离心方向更凸设有多个挡片,使该轴套与该轴承结构结合后,利用该等挡片以限制该轴套于其轴向及旋转方向的移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套,其特征在于:在该轴套的该环状本体的侧周缘更设有二卡勾部,以限制该轴套于其轴向的移动。
CN 200320127934 2003-12-15 2003-12-15 轴套 Expired - Lifetime CN2742217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320127934 CN2742217Y (zh) 2003-12-15 2003-12-15 轴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320127934 CN2742217Y (zh) 2003-12-15 2003-12-15 轴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742217Y true CN2742217Y (zh) 2005-11-23

Family

ID=354776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320127934 Expired - Lifetime CN2742217Y (zh) 2003-12-15 2003-12-15 轴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742217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13963A (zh) * 2010-06-17 2012-01-11 思考电机(上海)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照相机及附带照相功能的移动终端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13963A (zh) * 2010-06-17 2012-01-11 思考电机(上海)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照相机及附带照相功能的移动终端装置
CN102313963B (zh) * 2010-06-17 2013-04-17 思考电机(上海)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照相机及附带照相功能的移动终端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50289C (zh) 照相机组件的镜头定位设备
CN1900811A (zh) 云台
CN2742217Y (zh) 轴套
CN1696676A (zh) X射线ct装置
CN1129866C (zh) 图像扫描装置
CN1926350A (zh) 等速万向节
CN1431551A (zh) 相机伸缩镜头镜筒结构
CN1306345C (zh) 图像读取装置
CN2139705Y (zh) 一种高精度光机扫描摆镜
CN2615634Y (zh) 用于旋转设备的轴心对中装置
CN1306313C (zh) 光学元件的定位夹具,定位方法及光学元件
CN101059645A (zh) 色轮组
CN117593468B (zh) 一种旋转扫描台
CN2624549Y (zh) 透明片扫描装置
CN219938401U (zh) 一种图纸扫描设备
CN2706780Y (zh) 改良的光机组件
CN2696279Y (zh) 具有可推移及转动的机体结构的电子装置
CN2720464Y (zh) 光机与轴杆的连结机构及用于光机的连接装置
CN2696239Y (zh) 具有开放式边界的扫描窗口组件
CN102821225A (zh) 扫描装置的光学机构
CN101064762A (zh) 扫描仪及其扫描模块及其扫描方法
CN2556730Y (zh) 摩擦片传动结构
CN2556874Y (zh) 定位机构
CN1232856C (zh) 适用于薄型扫描装置的透镜模组
CN2510878Y (zh) 小型化的聚焦透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Shanghai Zhongjing Technology Co., Ltd.

Assignor: Quanyou Computer Stock-sharing Co., Ltd.

Contract fulfillment period: 2005.12.10 to 2013.12.9

Contract record no.: 2008990000354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Impeller flow meter with axle sleev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1123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080904

LIC Patent licence contract for exploitation submitted for record

Free format text: EXCLUSIVE LICENCE; TIME LIMIT OF IMPLEMENTING CONTACT: 2005.12.10 TO 2013.12.9

Name of requester: SHANGHAI ZHONGJING TECHNOLOG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080904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Expiration termination date: 20131215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