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582146Y - 热过载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热过载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582146Y
CN2582146Y CN02284613U CN02284613U CN2582146Y CN 2582146 Y CN2582146 Y CN 2582146Y CN 02284613 U CN02284613 U CN 02284613U CN 02284613 U CN02284613 U CN 02284613U CN 2582146 Y CN2582146 Y CN 2582146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lease lever
temperature
bimetal leaf
relay
compensating bime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022846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寅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ic Power Co ltd
LS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ic Power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582146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582146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7/00Thermally-actuated switches
    • H01H37/02Details
    • H01H37/04Bases; Housings; Mount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7/00Thermally-actuated switches
    • H01H37/02Details
    • H01H37/32Thermally-sensitive members
    • H01H37/52Thermally-sensitive members actuated due to deflection of bimetallic element
    • H01H37/54Thermally-sensitive members actuated due to deflection of bimetallic element wherein the bimetallic element is inherently snap act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Breakers (AREA)
  • Thermally Actuated Switches (AREA)

Abstract

一种热过载继电器,该热过载继电器可阻止调节机构的板簧的位置改变及释放杆的左、右运动,以提高继电器运行的可靠性。继电器包括一个调节连接件,调节连接件与由使用者调节的一个调节盘相接触,并邻靠在释放杆的一个铰接部上。继电器还包括一个板簧,板簧安装在调节连接件和辅助罩之间,以对调节连接件施加预定的弹力,所述辅助罩布置在辅助壳体的后表面处。此外,继电器还包括一个在辅助罩的内表面上形成的突出部,突出部以预定的厚度凸伸,以使其与板簧的间隙最小。

Description

热过载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过载继电器,更具体地说,本新型涉及一种在缺相的情况下用于保护马达的热过载继电器,该热过载继电器可阻止调整机构的板簧的位置变化及释放杆的左、右运动。
背景技术
通常情况下,如R、S和T相的三相电流称为简写为AC的交流电流流至3相感应马达。如果三相中的一相/两相由于某些原因被切断而引起该相的损坏,则在其余的两相/一相上就会集中过大的电流,从而会烧毁马达,这就被称为缺相。
具有保护功能的热过载继电器可阻止由于缺相和通常的过载而烧毁马达,这种热过载继电器被称为在缺相的情况下保护马达的热过载继电器。
图1是根据常用技术而在缺相时保护马达所用的一个热过载继电器的剖面图。
在缺相时用于保护马达的该热过载继电器包括:布置在壳体102中的至少一个致动器104,在产生过大电流或缺相时,可操纵该致动器104;布置在壳体102上部的一个移相器106,该移相器106根据致动器104的操作而滑动;布置在壳体102上的辅助壳体103中的一个切换装置108,切换装置108根据移相器106的操作而切断或接通电路。
致动器104包括一个双金属片110和一个热线圈112。该双金属片110的上端与移相器106相连,且在壳体102中以预定的间隔竖立着,热线圈112卷绕在双金属片110上且与一个终端114相连,从而在产生过大电流时产生热量。在这种情况下具有三个致动器104和相应的三个终端114,电源或电负荷与所述的终端114相连。
通过双金属片110的弯曲而使移相器106滑动以致动切换装置108。
切换装置108包括:一个温度补偿双金属片120,该双金属片120在移相器106的推力作用下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一个释放杆124与温度补
此时,板簧137与辅助罩143具有1mm的组装公差L,这样,当将板簧137组装到辅助罩143上时,可容易地进行组装。
在转动调节盘139时,随着调节连接件130的移动,调节机构135通过改变释放杆124的铰接部分140的位置来调节装置的断路电流(trip current)值,以改变装置的断路电流值,该断路电流值是在最初设定的。当移动调节连接件130时,板簧137被延展或被压缩且稳定地支撑调节连接件130。
但是,由于根据常用技术的热过载继电器在布置于辅助壳体后部的辅助罩和板簧之间存在1mm的组装公差,以便易于将板簧组装到装置中,但在装置受到冲击或震动的情况下,板簧会在组装公差内移动并且板簧的位置在壳体内改变。因此,调节盘的调节值就不能精确的传输至释放杆,从而降低了操作的可靠性。
另外,通过热熔合将热过载继电器与温度补偿双金属片连接,这样温度补偿双金属片的触点会受到热熔合温度及环境的损坏,从而增大了产生缺陷的比例。
此外,由于热过载继电器的热熔合耦合的强度较弱,这样耦合部分容易受到外部震动及所施加的操作压力的损坏。特别地,在热过载继电器中,温度补偿双金属片在左右方向中的移动从而降低了操作的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改进装置的操作可靠性的热过载继电器,该热过载继电器通过使由外部冲击和震动所引起的板簧的位置改变减到最小,且使组装过程最小化,而将调节盘的调节值精确地传输至释放杆。
另外,由于在将温度补偿双金属片插入释放杆时就完成了所述组装,因此,组装操作就变得容易且方便。特别地,本新型的其他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缺相时保护马达的热过载继电器,该热过载继电器可缩短组装时间,通过阻止温度补偿双金属片在左右方向中的摆动而提高操作可靠性。
为实现本申请中所体现的且广义描述的本新型的目的、其他目的和优点,本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一个释放杆的热过载继电器,其中,在发生过大电流或缺相的情况下,将温度补偿双金属片定位以将致动器的操作传输至一个开关结构;一个调节机构布置在辅助壳体内且与释放杆的转动中心偿双金属片120的上端耦合,以便在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中转动;与释放杆124的转动中心相连的一个调节机构135,这样当改变一个运行电流时,该调节机构135就移动释放杆124的转动中心;用于使电流中断或联通的一个开关机构136,该开关机构136根据释放杆124的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而通过打开/闭合一个触点来中断或联通电流;以及用于回复开关机构136的一个复位按钮126,通过释放杆124将该复位按钮操纵至电流中断的位置,从而回复至初始位置。
图2所示为根据现有技术而将释放杆和温度补偿双金属片耦合在一起的一种结构的剖视图。
在释放杆124中形成有一个与调节机构130相铰接耦合的一个铰孔140和一个热熔合凸起144,温度补偿双金属片120插入铰孔140的下部。释放杆124具有从铰孔140开始的一个90度的弯曲形状。在温度补偿双金属片120中,在该双金属片120的上部形成有一个耦合孔148,热熔合凸起144即插入该耦合孔148中。温度补偿双金属片120的下端是一个自由端,以接收移相器106的操纵力。
下面将对释放杆124和温度补偿双金属片120的耦合过程进行描述。
将释放杆的热熔合凸起144插入温度补偿双金属片120的耦合孔148中。然后,通过向热熔合凸起144的前端施加热量而将其熔化在耦合孔148中。之后,通过利用黏合剂涂覆释放杆124和温度补偿双金属片120之间的接触部而完成组装过程。
如图3和图4所示,调节机构135包括:一个调节盘139,该调节盘安装在辅助壳体103的上部且由使用者进行调节,从而根据所应用的操作电流来调节释放杆124的行程;一个与释放杆的铰接部分140相连的调节连接件130,该调节连接件130具有一个与辅助壳体103铰接耦合的下端以便进行转动,该调节连接件130还具有与调节盘139相接触的一个上端以根据调节盘139的转动来移动释放杆的铰接部分140;一个板簧137,该板簧137布置在调节连接件130的一侧而对其施加预定的弹力。
此处,在将调节盘139转动而弹性支撑调节连接件130时,板簧137延展或被压缩,板簧137被安装在一个辅助罩143内,该辅助罩143设置在辅助壳体103的后部且被支撑在调节连接件130中。相连,以在操作电流改变时移动释放杆的转动中心。该调节机构包括一个调节连接件,该调节连接件与由使用者调节的一个调节盘相接触,且与释放杆的一个铰接部分相连接;一个板簧安装在调节连接器和辅助罩之间,以对调节连接件施加预定的弹力,所述辅助罩设置在辅助壳体的后表面处;一个突出部以预定的宽度凸伸,使其与板簧的间隙最小,该突出部形成于辅助罩的内表面上。
所述突出部以预定的宽度凸伸,这样可将其与板簧的间隔保持为约0.2mm。
其中形成有一个耦合孔的一个耦合突出部形成于释放杆中,温度补偿双金属片插入所述耦合孔中,插入与温度补偿双金属片保持黏着力的一个止动环68且配合在耦合突出部中,一对台阶部分以预定的间隔在耦合突出部的上部分的左右位置处凸起,以阻止温度补偿双金属片在左右方向中的移动,温度补偿双金属片的上部被插入所述台阶部分之间。
参考附图并通过下文对本新型的详细描述,可更明确本新型的前述内容、其他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有助于对本新型作进一步的理解并结合在本说明内容中而成为说明内容的一部分,所述附图与说明内容一起显示了本新型的实施例,以解释本新型的原理。
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常用技术在缺相时用于保护马达的一个热过载继电器的视图;
图2为根据现有技术将释放杆和温度补偿双金属片耦合在一起的一种结构的剖视图;
图3为根据常用技术的热过载继电器的切换装置的前视图;
图4为根据常用技术的热过载继电器的切换装置的侧视图;
图5为根据本新型在缺相时用于保护马达的一个热过载继电器的视图;
图6为根据本新型而将释放杆和温度补偿双金属片耦合在一起的一种状态的透视图;
图7为根据本新型而将释放杆和温度补偿双金属片耦合在一起的一种状态的前视图;
图8为根据本新型而将释放杆和温度补偿双金属片耦合在一起的一种状态的侧视图;
图9为根据本新型的热过载继电器的切换装置的前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作详细的描述,图中显示了所述优选实施例的例子。
在下面的内容中将对为保护缺相的马达所用的热过载继电器的一个实施例进行描述。
根据本新型,对缺相的马达进行保护所用的且耦合有释放杆的热过载继电器的结构实施例有许多个,下面只对最优选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5所示为根据本新型而在缺相时用于保护马达的一个热过载继电器的视图。
根据本新型的热过载继电器包括:设置在壳体2中的一个致动器6,致动器6与三个终端4相连,一个外电源或电负荷与所述终端4相连,从而在产生过大电流或缺相时,可操纵该致动器6;设置在壳体2上部的一个移相器12,该移相器12根据致动器6的操作而滑动;设置在辅助壳体8中的一个切换装置10,辅助壳体8布置在壳体2上,切换装置10根据移相器12的操作而切断或接通电路。
致动器6包括一个双金属片14和一个热线圈16。该双金属片的上端与移相器12相接触且其下端固定在壳体2中,所述双金属片14在壳体2中竖立并与壳体2保持预定的间隔,热线圈16卷绕在双金属片14上,与三个终端4中的一个相应的终端相连,一个外电源或电负荷与所述终端4相连,从而在产生过大电流时产生热量。
移相器12包括可在壳体2的上部滑动的一个上移相器20和布置在上移相器20下面的一个下移相器22。在产生过大电流而使双金属片14弯曲时,上移相器20做线形运动。在产生缺相而使双金属片14回复至初始状态时,下移相器22在与上移相器20相反的方向中运动;转换杆24由下移相器22支撑而进行转动且被保持在上移相器20上,从而根据上移相器20和下移相器22的线形运动而进行转动。
切换装置10包括:一个温度补偿双金属片30,该双金属片30在转换杆24的推力作用下按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一个释放杆32通过一个止动环68与温度补偿双金属片30的上端耦合,以在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中转动;一个调节机构35邻靠在释放杆32的转动中心上,这样可根据运行电流的变化而移动释放杆32的转动中心;用于使电源和电负荷之间的电流中断或联通的一个开关机构36,该开关机构36根据释放杆32的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通过打开/闭合一个触点来中断或联通电流;用于储存开关机构36的一个复位按钮38,通过释放杆124将该复位按钮操纵至电流中断的位置,从而使装置回复至初始位置。
一个换向弹簧40与开关机构36的一侧相连,以根据释放杆32的推动进行反向转动。开关机构36包括第一活动触头42和静止触头44,在通常状态下,活动触头42和静止触头44相互接触;开关机构36还包括第二活动触头46和静止触头48,第二活动触头46和静止触头48在产生过大电流或缺相的情况下,由释放杆32的推动而相互接触。
下面将对根据本新型的温度补偿双金属片和释放杆进行描述。
图6所示为根据本新型而将释放杆和温度补偿双金属片耦合在一起的一种状态的透视图。图7所示为根据本新型而将释放杆和温度补偿双金属片耦合在一起的一种状态的前视图。图8所示为根据本新型而将释放杆和温度补偿双金属片耦合在一起的一种状态的侧视图。
在释放杆32处布置一个铰接部62,调节连接件34邻靠在该铰接部62上,这样,通过使用者设置调节盘37,调节连接件34可根据操作电流(即所谓的断路电流)的变化来移动释放杆32的转动中心。
释放杆32从铰接部62开始在垂直的方向中弯曲,在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中转动以下压开关机构36。释放杆32还布置有一对凸伸的台阶部分64,在左侧和右侧具有预定的距离,这样,就可将温度补偿双金属片30的上端插入成对的台阶部分64之间的夹持空间中。一个耦合突出部66布置在台阶部分64之下且在与温度补偿双金属片30相垂直的方向中凸伸。
温度补偿双金属片30由具有预定长度的薄板型金属材料形成。具有较小宽度的被夹持部分67被插入成对的台阶部分64之间的夹持空间,所述台阶部分64是在释放杆32中形成的,在温度补偿双金属片30的上端布置有一个耦合孔60以与释放杆32相耦合。
在耦合突出部66上安装一个止动环68,以阻止温度补偿双金属片30的分离。
在释放杆32和温度补偿双金属片30的组装过程中,在将温度补偿双金属片30的被夹持部分67插入成对的台阶部分64之间的夹持空间中之后,将释放杆的耦合突出部66插入温度补偿双金属片30的耦合孔60。然后,通过将止动环68强制压盖在耦合突出部66上而完成组装过程。
此处,将温度补偿双金属片30的被夹持部分67插入所述夹持空间,并被夹持在于释放杆32内形成的成对台阶部分64之间,这样,温度补偿双金属片30的被夹持部分67的左侧和右侧就被台阶部分64的两个侧壁紧紧地夹持,从而阻止了温度补偿双金属片30在左、右方向中的移动。
如图9所示,调节机构35包括一个调节盘37,该调节盘37安装在辅助壳体8的上部而进行转动并由使用者来调节,从而由使用者根据操作电流的设置来调节释放杆32的行程。调节机构35包括一个调节连接件34,该调节连接件34邻靠在释放杆32的铰接部62上,所述调节连接件34具有一个与辅助壳体8铰接耦合而进行转动的下端,和与调节盘37相接触的一个上端。调节机构35包括一个板簧39,该板簧39位于调节连接件34和辅助壳体8之间以施加预定的弹力,这样,就可将调节连接件34保持在一个预定的位置。
板簧39布置在辅助罩41的内表面上,该辅助罩41布置在辅助壳体8的后部并具有弯曲的薄盘形状,该弯曲的薄盘形具有预定的曲度,以与调节连接件34的一个表面相邻靠。
此处,在辅助罩41的内表面上,在与板簧39相对的表面上形成有一个突出部45,该突出部45具有预定的厚度,使其与板簧39之间的间隙最小。
此处,突出部45以预定的厚度凸伸,这样,突出部45与板簧39之间的距离M可保持为0.2mm。
因此,在组装板簧39时,可将突出部45和板簧之间的距离M保持为0.2mm,所述突出部45是在辅助罩41内形成的,而板簧39与突出部45相对安装。因此,在继电器受到冲击或产生震动的情况下,由于板簧的运动被限制在0.2mm内,这样就可消除继电器的错误操作,并将调节盘37的调节值精确地传输至释放杆32。
在调节机构35中,如果转动调节盘37预定量以调节由使用者在初始阶段设置的继电器的断路电流值,调节连接件34就根据调节盘37的转动值进行转动。这样就可改变释放杆32的铰接部62的位置并调节该装置的断路电流值。
此时,调节连接件34保持在由板簧39的弹力稳定支撑的一种状态下。由于板簧39将其与辅助罩41的距离保持约为0.2mm并在继电器受到冲击及震动时将板簧39的运动限定在0.2mm之内,这样就可将调节盘37的调节值能更精确地传输至释放杆32。
如上所述,根据本新型的热过载继电器具有上述的构成和操作,通过在辅助罩的内侧表面上形成一个以预定的厚度凸伸的突出部,而使该突出部与板簧的间隔最小,通过使由装置的冲击和震动所引起的板簧的运动量最小,而可将调节盘的调节值精确地传输至释放杆,这样就提高了装置运行的可靠性。
另外,由于是在将释放杆的耦合部插入温度补偿双金属片的耦合孔之后再插入止动环时才完成组装过程,因此,该组装过程可进一步简化和缩短。特别地,在将温度补偿双金属片的上端夹持且保持于设置在释放杆上的成对的台阶部分之间时,可阻止温度补偿双金属片在左、右方向中的运动。
由于在不脱离本新型的实质或必要技术特征的情况下可以多种形式实现本新型,因此,应认识到:除经特别说明,上述实施例并不受到前面所述内容的限制,但应在由附加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对其做广义的解释。因此,对本新型所作的所有变化和变更或等同物均落入权利要求的界限和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热过载继电器,其设置有一个释放杆,其中热过载继电器中布置有一个温度补偿双金属片和一个调节机构,该温度补偿双金属片在电流过大或缺相的情况下将致动器的操作传输至开关机构,该调节机构布置在一个辅助壳体内并与释放杆的转动中心相连,在操作电流改变时移动释放杆的转动中心,
其特征在于:调节机构包括一个调节连接件,该调节连接件与由使用者调节的一个调节盘相接触,并邻靠在释放杆的一个铰接部上;
一个板簧安装在调节连接件和辅助罩之间,对调节连接件施加预定的弹力,所述辅助罩布置在辅助壳体的后表面处;
该继电器还包括一个在辅助罩的内表面上形成的突出部,该突出部以预定的厚度凸伸,使其与板簧的间隙最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突出部以预定的厚度凸伸,这样可将其与板簧的距离保持为约0.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在释放杆上的一个耦合突出部,该耦合突出部被插入在温度补偿双金属片上形成的一个耦合孔中;
在所述耦合突出部上形成的一个止动环,该止动环阻止温度补偿双金属片的分离;
在释放杆上以预定的距离凸伸的一对台阶部分,该台阶部分夹持温度补偿双金属片的上部,并阻止温度补偿双金属片在左、右方向中的运动。
CN02284613U 2001-11-12 2002-10-24 热过载继电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582146Y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1-0070183A KR100400779B1 (ko) 2001-11-12 2001-11-12 열동형 과부하 계전기의 오동작 방지구조
KR70183/2001 2001-11-1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582146Y true CN2582146Y (zh) 2003-10-22

Family

ID=287868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2284613U Expired - Lifetime CN2582146Y (zh) 2001-11-12 2002-10-24 热过载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3093323U (zh)
KR (1) KR100400779B1 (zh)
CN (1) CN2582146Y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52238B1 (ko) 2005-05-13 2006-12-01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회전형 트립표시기를 구비하는 열동형 과부하 계전기
KR200460096Y1 (ko) 2010-10-05 2012-05-04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열동형 과부하 계전기의 오동작 방지 구조
KR20220032286A (ko) * 2020-09-07 2022-03-15 엘에스일렉트릭(주) 온도 보상 기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열동형 과부하 계전기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914776C2 (de) * 1979-04-11 1981-07-02 Siemens AG, 1000 Berlin und 8000 München Auslöser für ein thermisches Schutzrelais
JPH04296419A (ja) * 1991-03-26 1992-10-20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サーマルリレー
JP2880848B2 (ja) * 1992-03-26 1999-04-12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サーマルリレー
KR20000002796U (ko) * 1998-07-10 2000-02-07 이종수 열동형 과부하 계전기의 석방레버와 온도보상 바이메탈 결합구조
KR200225118Y1 (ko) * 2000-12-20 2001-05-15 엘지산전주식회사 열동형 과부하 계전기의 석방레버와 온도보상 바이메탈결합구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093323U (ja) 2003-05-09
KR100400779B1 (ko) 2003-10-08
KR20030039214A (ko) 2003-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48275C (zh) 模制盒断路器
JP4629754B2 (ja) 低電圧サーキット・ブレーカ
US6396369B1 (en) Rotary contact assembly for high ampere-rated circuit breakers
CN1111888C (zh) 模制外壳断路器及其活动导体组件
CN2582146Y (zh) 热过载继电器
CN1758401A (zh) 跳闸指示摇臂开关
CN1934670A (zh) 用于电气设备配电仪表的开关机构
CN1298003C (zh) 一种小型断路器
CN1173728A (zh) 反向弹簧触点开关机构和热过载继电器
CN1360327A (zh) 具有旁路导体的断路器以及使双金属片中电流换向的方法
CN1040922C (zh) 断路器中的可动接触器装置
CN2530346Y (zh) 热过载继电器内的释放杆
CN1255836C (zh) 断路器
CN212062354U (zh) 一种动簧片有效动作的分励脱扣装置
CN1286798A (zh) 关于热应答致动器的改进
US5164560A (en) Repulsion type circuit breaker control device
CN1992123A (zh) 电器用的锁扣机构
CN1526150A (zh) 带有一个开关锁的开关装置
CN2528099Y (zh) 用于电机防欠相保护的热过载继电器
CN1332467A (zh) 电路保护器
CN1282086A (zh) 开关装置
JP2002529889A (ja) 搭載トレランスを改善した強制開放機能を有する高速遮断スイッチ
CN1152403C (zh) 具过载保护功能的循环型按键开关
CN216054542U (zh) 一种断路器的操作机构
CN219163302U (zh) 一种断路器触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Expiration termination date: 20121024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