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922C - 断路器中的可动接触器装置 - Google Patents

断路器中的可动接触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922C
CN1040922C CN 94108174 CN94108174A CN1040922C CN 1040922 C CN1040922 C CN 1040922C CN 94108174 CN94108174 CN 94108174 CN 94108174 A CN94108174 A CN 94108174A CN 1040922 C CN1040922 C CN 104092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or
elements
contact
contactor elements
movable conta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9410817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928A (zh
Inventor
久保山胜典
内田直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 Electric Asset Management Ltd
Fuji Electric FA Components and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353019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206696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89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9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92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92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eakers (AREA)

Abstract

断路器的可动接触器装置中,两个接触器元件配置成相互并列而且各自独立的方式,构成每一相的构成可动接触器。该两接触器元件具有相互分开的个别可动接触点,而且经一支撑轴可旋转地耦接到一具3个叉形接触片的连接导体。因而,其与固定接触的接触点数能等量增加。

Description

断路器中的可动接触器装置
本发明揭示一种诸如配线断路器或接地漏电断路器的电路断路器的可动接触器装置。
目前,这种型式的断路器,一般来说,其开关可动接触器,经一挠性导体而电气连接到固定于该断路器的机体外壳上的一连接导体。挠性导体在可动接触器动作时反复地弯曲,因此会疲乏而断裂,而且,挠性导体施加到可动接触器的阻力可变,使得断路器的开关特性改变。这种缺点,在具有大直径挠性导体的中、大容量的断路器中尤其明显。
为消除这些缺点,日本专利申请案(OPI)第19938/1992号发表了一种无挠性导体的可动接触器装置。该装置中,在可动接触器所连接的固定侧的连接导端部上提供一对臂,以这种方式将该可动接触器保持在该两臂之间。该臂被弹簧推向可动接触器的侧面,使得该可动接触器可滑动地且电气连接到连接导体。即,所公开的装置不需要前述的挠性导体。
当断路器闭合时,可动触点及固定触点相互完全成水平平行(即在宽度的方向上),大致由前后方向拱起的可动触点的接触表面与整个是平的固定点的接触表面成线性接触。然而,因为装配误差,以及由于断路器组件的精确度,很难完全保持可动触点及固定触点相互完全平行,亦即,该触点在宽度方向上会稍微倾斜。上述滑动触点型的可动接触器装置,因为其可动触点的滑动触点部被连接导体夹住,所以对于自由倾斜,该可动触点结构上受到相当地限制。也就是说,即使断路器闭合,可动触点被大力地推压到固定触点时,其允许可动触点改变其位置以便充分地接触该固定触点的游隙较小。因此,发生所谓“不均匀接触”的现象;即,可动触点仅在一侧,右侧或左侧,与固定触点接触。
在小额定电流的小量容量断路器的情形中,不均匀接触的不良作用并不严重;然而,在中或大容量断路器的情形中,接触电阻产生热,增加端点温度。用额定电流例如600安培或更大的大容量断路器处理的电流很大,因此熔化可动触点的厚度及宽度大于10毫米。因而,在大容量断路器中,保持可动触点及固定触点的平行度,比在小容量断路器情形中更困难,上述不均匀接触所产生热的问题也更严重。
鉴于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滑动接触型的可动接触器装置,其中增加了可动触点及固定触点的接触面积,而且尤其可适用于大容量断路器。
此外,断路器的遮断容量取决于当电流截断时,决定于电弧能量所产生应力减低的程度。典型地,减低应力的装置是一种限流机构。该限流机构作用如下:当短路电流流入断路器时,该限流机构,在开关机构的跳脱作用完成触点开路操作之前,迅速地移动可动触点而使触点装置开路,使得电弧电压增加,迅速达到限流遮断。
限流机构利用互相配置成平行的两导体中流过相反方向的电流所感应的电磁斥力断开。上述限流遮断的优点是,在短路电流遮断时,电流峰值及通过I2t值受到抑制,大幅地降低施加到电流路径的热及机械应力。
限流遮断的关键在于,断开触点装置的可动接触器的移动速度增加到最大,使得粘着态中产生的电弧迅速地作用,而改善限流作用。
另一方面,如果使用大容量断路器来处理大电流,则可动接触器的重量较大,而且当触点装置断开时,可动接触的惯性矩大幅增加,使得很难增加断开触点装置的可动接触器的移动速度。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用于断路器的可动接触器装置,其中,在限流遮断的时间,可动接触器以高速移动而断开该触点装置,其适用在限流作用不那么好的大容量断路器。
为达到上述及其他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断路器的新装置,详述如下:
为增加可动触点及固定触点的接触面积,由平板导体所构成的两个接触器元件,其配置方式为,接触元件相互成平行,各自独立,以构成用于各部分的可动接触器。该两个接触器元件,具有分别由该两接触器元件的第一端上所形成的两分离部件构成的可动触点。该两接触点元件剩下的第二端,经一电流销子而可旋转地耦接到一具有3个叉形触点片的连接导体。接触弹簧安装在所述电流销子的两端部,可滑动地相互推压接触器元件和触点片。
为增加在限流遮断时断开触点装置的可动接触器的移动速度,由两平板导体所构成的两接触器元件配置方式是相互平行的,而且各自独立而形成用于各部分的可动接触器,而且各接触器元件附有一限流机构。
较佳地,两接触器元件之间设置一间隔片,其在该接触器元件间保持一预定间隔,而且允许接触器元件以适当的游隙移动来断开断路器。
在上述装置中,可动接触器是由两个接触器元件所构成,而且这两接触器元件具有分别熔接在接触器上的两个分离部分的可动触点。即,该可动接触器的可动触点分成两部分。因此,可动触点与固定触点的接触点的数目,是可动触点没有分成两部份情形的两倍。因为可动触点以上述方式分成两部份,接触特性大幅改善,即使整体上宽度必须增大。
进一步,在可动接触器装置中,两个接触器元件是各自独立。因而,甚至当在右侧的可动触点与固定触点间的矩离不同于其在左侧的距离时,右及左接触器元件可上下移动,使得分成两部份的可动触点充分地接触固定触点。如此,这种情形中,触点特性是优于由一个接触器元件所构成的单一传统可动接触器,而在传统可动接触器上,两个可动触点,是配置成侧靠侧。
可动接触器以如下述方式接触连接导体;该两接触器元件耦接到三个叉形触点片的连接导体;即,接触器元件中的一个固定在中间触点片与右触点片之间;另一元件固定在中间触点及左触点片之间。因而,本情形中,可动接触器与连接导体的接触面积是以叉形(双叉)连接导体来固定的、由一个接触器元件所构成的可动接触器情形的两倍。
另一方面,平板导体所构成的两个接触器元件,其配置方式是相互平行,而且各自独立而形成用于各部分的可动接触器,各接触器元件附有限流机构。如此,每一接触器元件的重量变成一半,而且该接触器元件被其各自独立的限流机构所驱动,因此,在限流遮断时间时,可动接触器以高速移动而断开触点元件。
可动接触器中所流入电流,分成两部份流入两平行的接触器元件,使得电磁吸引力作用在同方向流动的两电流上。因而,当大电流诸如短路电流流入断路器时,该接触器元件相互吸引,可能会变形,分成两半的可动触点可能会熔接在一起,而变成相互接触。
在接触器元件之间插入间隔片,使得接触器元件不会相互向彼此弯曲。此外,接触器元件必需经该间隔片而相互耦接,使得相互平行配置的接触器元件同时动作而断开触点装置。
然而,在限流遮断时间时,为了使接触器元件由电磁排斥力各个地驱动,在间隔片及接触器元件中每一元件之间提供有一适当的间隙(游隙)。具有如此构造的接触器元件,在限流遮断时间时,在断开该触点装置的初始阶段期间,可动接触器初始由电磁推斥力所驱动,各自独立动作而在限流机构的弹簧作用之后,在触点装置断开动作作用中相互共同动作。如此,该可动接触器完全断开。
图1表示构成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用于各相的之主要组件的可动接触器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图1所示可动接触器装置的纵剖面图;
图3是图1所示间隔片的透视图;
图4是图2的主要组件的后视图;
图5是表示具有如图1所示可动接触器装置的断路器中,预期短路电路电流和最大峰值通过电流间的关系,用于和传统断路器比较;
图6是表示具有如图1所示可接触器装置的断路器中,预期短路电流和最大通过I2t间的关系,用于和传统断路器比较;
图7表示图1所示连接导体的一个修正实例的透视图;
图8是图7所示具有连接导体的可动接触器装置主要组件的后视图;及
图9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主要组件的后视图,其中,可动接触器及连接导体和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
参照图1至9,来说明本发明用到三极配线断路器的较佳实施例。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可动接触器的一部份的立体透视图,其对应于断路器的一相;图2是图1同一部份的剖面图;图3是间隔片的透视图;图4是图2所示主要组件的后视图,用于说明电流的路线。
如这些图所示,可动接触器1经过连接导体2所支撑的电流通过销3,可转动地耦接到导体2。连接导体2以螺丝5牢固地固定在机壳4上。
每部分可动接触器1,由二个接触器元件构成,接触器元件由铜板片冲制而成,相互成平行配置。可动触点7分成宽度相等的左、右两部份,焊接到两接触器元件6的端部。如图2中所示,可动触点7的左、右部份的触点表面呈拱形;就是说,从侧面看,该可动触点7向下弯曲。另一方面,固定接触器8牢固地固定地机壳4上,它有一固定触点9延伸到可动触点7的左及右部份上。固定触点9的接触表面是平的。
接触器元件6的主体端部,有电流销子3穿过,具有向下的锥形突出部。限流销10(作用稍后说明)以向外延伸的方式装在该接触器元件6主体端部的锥形突出部上。
连接导体2是W形,具有三个触点片2a,及一固定座2b。更明确地,连接导体2由铜板片冲制而成,并且弯曲成图1所示的外形。轴承套形成在左、右触点片2a的孔周围,电流销子3通过钻孔插入该孔中。
可动接触器1及连接导体2相互耦接如下:两接触器元件中的一个6保持在中间触点片2a与右触点片2a之间,而另一触点元件6保持在中间触点片2a与左触点片2a之间。可动接触器1及连接导体2受压缩弹簧,即组装在电流销子3的两主体端部上的触点弹簧11,的作用相互推压。
间隔片12如图3所示,安置在可动接触器1的左、右接触器元件之间。间隔片12包括:一和连接导体2的中间触点片2a等厚的圆盘12a;以及自圆盘12a两表面延伸的轴12a及12b。圆盘12a保持在接触器元件6的接触表面之间来决定其间的间隔。两边的轴12b安装在接触器元件6上的轴承孔13内(图1)。更明确地,两边的轴12b松弛地安装在轴承孔13内,使得接触器元件6相互间可垂直地移动某一程度。
可动接触器1主体端部和连接导体2容纳在(如图1所示)以树脂模塑而成的中空绝缘夹持器内。各相的绝缘夹持器以一断开及闭合轴15相互耦接(图1);也就是,夹持器经该断开及闭合轴15而受到该机壳4摆动地支撑。
绝缘夹持器内侧,左及右限流锁件16可摆动地组装在一支撑轴17上。限流锁件16是由铜板片冲制而成。各限流锁件16包括:提供锁件面16a及16b的L型后壁;及做为支撑轴17的轴承装置的左、右臂。压缩弹簧18设置在绝缘夹持器14和限流锁件16之间,使限流锁件16沿图2的支撑轴17顺时钟转动。
经电流销子3而相互耦接的可动接触器1及连接导体2,如下所述耦接到绝缘夹持器;电流销子3的两主体端部插入绝缘夹持器内表面中所形成的槽19,如图1所示,该可动接触器1插入绝缘夹持器14中形成的窗口20内,所以,可动接触器1及连接导体2耦接到绝缘夹持器。工作中,由接触器元件6延伸的左、右限流销子10推向左、右限流锁件16的限流面16a,同时压缩限流弹簧18。此时,电流销子3上所组装的接触弹簧11受到绝缘夹持器14之内表面的压缩。
如图2所示,与可动接触器1结合的绝缘夹持器14可摆动地安置在机壳4的间隔壁(未显示)中所形成的轴承槽内,连接导体2以螺丝5牢固固定在机壳4中,连接导体2以螺丝23螺固在孔22内而连接到一与负载端成一整体的导体24上。导体24上设置一涡流跳闸装置,其包括:一以导体24做为其电热器的双金属板片25;和一被包围着导体24的固定铁心所吸引的电枢。
当断路器闭合如图2所示时,绝缘夹持器14如图2所示受到一断开及闭合机构(未显示)所保持,使得可动触点7推向固定触点9。在该情形下,限流锁件16的限流弹簧18使可动接触器1经限流销子10而顺时钟转动,使得该触点7和9在预定接触压力下保持相互推压。各限流弹簧由两个绕卷方向及直径不同的弹簧构成,同轴地结合在一起。因此,限流弹簧比较单一弹簧提供较大的接触压力。
每一接触器元件6的限流销于10、限流锁件16、及限流弹簧18构成一限流机构。该限流机构的操作如下:
图2表示该断路器闭合情形下,限流锁件16的限流弹簧18在邻接锁件表面16a的限流销子10上施加一力量。该力量的作用线位于图2的电流销子3的轴线下,因此如上述,可动接触器1被逆时钟推进到固定接触器8。
假使,诸如短路电流的大电流流入该电路断路器中。该情形下,在可动接触器1及固定接触器8的平行部份的电流以图2箭头所示相反流动,感应出一电磁推斥力,使得可动接触器顺时钟摆动;即是,触点7脱离触点9。在该操作中,当可动接触器1稍微顺时钟转动时,限流销子10的邻接点自锁件表面16a移动到锁件表面16b,使得限流弹簧18施加在限流销子10上的力量的作用线,移动到图2的电流销3轴线之上。
结果,可动接触器1上的限流弹簧的作用方向,自反时钟变成顺时钟,使得可动接触器1受到电磁推斥力及限流弹簧18的力量所驱动,迅速地使触点7与触点9分离。如此,以涡流跳脱装置来跳脱的断开及闭合机构,在驱动绝缘夹持器14之前,已进行限流遮断。
如上所述,可动接触器1包括两个各自独立的接触器元件6,而且可动触点7分成两部份,分别熔接在接触器元件6上。就是说,可动接触点7的接触点数,是两倍于未分成两部份的触点;而且可动触点7的各两部份的宽度是可动触点7的一半。因而,可动触点7充分地接触该固定触点9,接触面积增加。再者,甚至在因为装配误差等使得可动接触器1整个侧向移动的情形下,即,在可动触点7及固定触点9的平行度变低的情形下,接触器元件6是互相独立操作的;就是说,这些元件沿固定触点垂直地移动,使得可动触点7的左、右部份正确地接触固定触点9。
如此,可动触点的左、右部份接触固定触点时,各左及右部份接触固定点的接触电阻低于没有分成两部份的单一可动触点的情形。这种情形将参照具体实例来说明。
准备一具有额定800安培电流容量、触点水平断面为10mm×9mm的单触点的单一可动接触器。并准备一根本发明的触点水平断面各为10mm×4mm的银合金双触点的可动接触器(单一可动触点的触点的一半面积)。在接触压力设定在10公斤的条件下,施加100安培的直流电流,量度所述单一可动接触器以及本发明之可动接触器的接触电阻。单一触点可动接触器的接触电阻是46.4微欧姆,本发明的可动接触器的右部份的接触电阻是33.4微欧姆,左部份是37.7微欧姆。
图1所示,每相的电流I在可动触点7分流成电流I1及I2,分别流入右、左接触器元件6及6内。电流I1及I2进一步(如图4所示)分别在接触器元件及连接导体2间的接触区再分成电流I11和I12以及I21、I22。如上所述,假使可动触点分成两部份的情形时,触点7和9间的接触电阻比未分成两部份的单一可动触点的情形更低;可动触点分成两部份的情形时,在可动触点7及固定触点9间的接触区所产生的热量以下列方程式表示,是未分成两部份的单一可动触点情形所产生热量(IR)的一半;
(I/2)2R+(I/2)2R=(I2R)/2
其中R是该两种情形中的接触电阻,
I1I2I/2。
同样地,为简化说明,如果假设接触器元件6及触点片2a间的接触电阻以r来表示,而且I11I12I21I22I/4,则可动接触器1及连接导体间的接触区所产生的热量是I2r/4。该值是由一接触器元件所构成的可动接触器以一叉形连接导体来保持时,所产生热量I2r/2的一半。
另一方面,在图1中,一电磁吸引力作用在同方向于左、右接触器元件中流动的电流I1及I2上。该电磁吸引力在有例如短路电流流动时,容易使接触器元件弯曲;然而,本实施例中,在接触器元件6间插入间隔片12来消除该问题。即是说,该间隔片12防止该接触器元件6相互靠近。更明确地,该间隔片12的提供,消除了接触器元件6变形,使可动触点7的左、右部份相互接触,从而熔接在一起的问题。
每部分的可动接触器1,是由两个接触器元件6所构成。接触器元件6在间隔片12的轴12b与轴承孔13间的间隙内,各自独立地受到电磁推斥所驱动,然后被限流弹簧18以高速度驱动到完全断开的位置。
如上所述,该可动接触器1是由两个接触器元件所构成。被电磁推斥力及限流弹簧力所作用的每个接触器元件的重量只是由一导体所构成的普通可动接触器重量的一半,因此,惯性矩等量减低,可动接触器1断开速度也就等量增加。结果,即使在大容量断路器中,从电磁推斥力施加到可动接触器1的瞬间到限流机构开始作用所经过的时间(或电弧粘着时间),以及可动接触器1完全断开瞬间到电弧有效地产生所经过的时间(或电弧电压上升时间),能够减到小容量断路器那样短的时间。
图5及图6表示,为比较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可动接触器的断路器与传统断路器,在460伏特及65仟安培的遮断时间时,800安培容断路器的最大通电值及通过I2t值的量度实例。如该图明显所示,本发明的断路器大幅地降低最大通过电流值及通过I2t值,且机壳及壳盖上的热及机械作用因而受到抑制。
如果仅为改善限流遮断,不一定需要如实施例那样经滑动触点来使得可动接触点1电气连接到固定侧上的连接导体;就是说,该连接可如同传统技术一样以挠性接触器来完成。
图7及8表示连接导体2的一修改例,其由相互对称的左、右部份所构成。更明确地,图7是构成该连接导体两部份中的一部份的透视图,而图8是耦接到可动接触器1的连接导体2的后视图。图1所示实施例中,连接导体2是由一冲制板片弯曲而成。在修改例中,一对构造相互对称的叉形导体2A及2B,相互邻靠而形成具有左、右触点片及中间触点片,整体成W形的连接导体2。更明确地,在左、右接触器元件6及6分别保持在左、右叉形导体2A及2B内之后,该导体2A及2B安置成相互邻靠。
图7及8中所示连接导体,与图1中所示连接导体比较,其包括中间触点片在内的全部零件都一体成形,容易以冲床来冲制。因此该连接导体的制造成本较低。
图9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主要组件的后视图,其中可动接触器1及连接导体2的接触部份做成圆球形。就是说,在第二实施例中,在连接导体的触点片2a上成一圆球突出物,同时在接触器元件6形成一比圆球突出物的曲率半径稍大的圆球凹壁。该圆球突出物及圆球凹壁相互结合如图9所示,且受到接触弹簧11的滑动地推动而相靠。本情形中,在电流销子3及其所插入接触器元件6的孔之间,提供有适当的间隙。
如此构造的第二实施例中,接触器元件6能相对于连接导体2转动,如图9箭头所示,因此,当接触器元件6左右倾斜时,该连接导体不会受到妨碍。因而,假使可动触点7和固定触点在水平方向中平行度低时(如上所述),则接触器元件6能根据固定触点9容易地倾斜到左侧,直到该可动触点7充分地接触该固定触点9。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可动接触器装置中,可动接触器由两个接触器元件所构成,可动触点分成两部份,分别焊接在两接触器元件上。因而,与固定触点的接触点数目,是两倍于使用单一接触器元件所构成的普通可动接触器的情形。因此,即使可动触点面积大,因而宽度也大,但因两部份的每一个的宽度较小,改善了可动触点的接触特性。再者,左、右触点元件可相互自独立工作。因此,即使可动触点和固定触点间在右侧上的距离,不同于在左侧的距离时,左、右接触器元件仍可上下移动,使得分成两部份的可动触点仍能充分地接触固定触点,如此进一步改善了接触特性。
因而,在因断路器装配误差及因组件的精确度使可动触点及固定触点在左、右方向平行度低时,或甚至固定触点的接触表面在过载电流跳脱动作之后,受热胀冷缩损坏的情形下,可动触点仍容易均匀地接触该固定点,增加该接触面积,从而减少所产生的热量。
再者,本发明的可动接触器装置中,具有三个叉形的触点片的可动接触器,可滑动地耦接到连接导体上;更明确地,构成可动接触器的可接触器元件中的一个,保持在中间触点片与右触点片之间,另一个元件保持在中间触点片与左触点片之间。因而,本情形中,其接触面积是两倍于仅具有一触点片的连接导体保持在两触点元件间、或仅由一触点元件所构成可动接触器被两个叉形触点片所保持的情形,如此,滑动地保持相互接触的可动触点及该连接导体,可具有充分大的电流容量。
况且,本发明的可动接触器装置中,平板形导体所构成的两接触器元件,配置成相互平行并且各自独立的方式,构成用于每部分的可动接触器,而且每一接触器元件具有限流机构。因而,在限流遮断时,电磁推斥力及限流弹簧力所驱动的质量减半。因此,即使限流作用没有那么大的大容量断路器,断开触点装置的可动接触的移动速度也容易增加,而且电弧功率也大幅减低。
此外,本发明的可动接触器装置中,在两接触器元件中间设置的间隔片,其以适当的游隙调整接触器元件间的距离,造成该接触器元件移动,相互关连地断开该触点装置。因而,即使大电流流入该断路器时,也可避免触点元件受电磁吸引力作用而变形的问题。而且可动触点所分成的两部份是熔接在一起的。该两接触器元件在限流遮断时间,能相互关连地动作而没有影响断开触点装置的初始阶段期间的独立动作。

Claims (11)

1.一种断路器中的可动接触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两个平板片导体构成的接触器元件,其配置使所述接触器元件相互平行且各自独立,构成用于每相的可动接触器;
由两分离部份所构成可动触点,该两分离部份分别在两接触器元件的第一端上形成;
一电流销子,用于把所述两接触器元件的第二端可旋转地耦接到具有三叉形接触片的连接导体,其中所述第二端定位在所述第一端的相对处;及
一对接触弹簧,配置在所述电流销子两端部,当其间允许可滑动旋转时,用于推动所述接触器元件及所述触点片相互相压。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可动接触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置于所述两接触器元件之间的间隔片,用以在该接触器元件之间保持一预定间隔,而且以适当游隙来相互耦接该接触器元件,所述游隙允许该接触器元件中的一个相对另一元件单独地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可动接触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使每个所述接触器元件相对于正交于所述电流销子轴线的平面倾斜的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的可动接触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连锁所述接触器元件一起绕所述电流销子旋转的连锁装置,其中,该连锁装置允许在所述各接触器元件间的微小相对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4的可动接触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锁装置包括一对分别经所述接触器元件形成并且基本上相互同轴延伸的轴承孔,以及一松弛地安置在该两轴承孔内的轴。
6.一种断路器的可动接触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两个由平板导体构成的接触器元件,该两个接触器元件相互平行而且相对可独立移动,以构成每相的可动接触器;及
每个所述接触器元件的限流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的可动接触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设置在该两接触器元件之间的间隔片,用于在该接触器元件之间保持一预定间隔,而且动力耦接该接触器元件,以适当游隙移动断开断路器。
8.根据权利要求6的可动接触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连锁所述各接触器元件而一起移动的连锁装置,其中所述连锁装置允许各接触器元件之间的微小相对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的可动接触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锁装置包括一对分别经所述接触器元件而形成并且大致相互相对地同轴延伸的轴承孔,以及一松驰地安置在该两轴承孔内的轴。
10.一种断路器中的可动接触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平板片状的导体构成的两个接触器元件,该接触器元件以相互平行并且各自独立的方式配置,以便构成用于每相的可动接触器;
一两个分离部份所构成的可动接触器,该两个分离部分分别在所述两个接触器元件的第一端上形成;
一电流销子,它可旋转地将所述两个接触器元件的第二端到耦接到一连接导体,使得该接触器元件可相互独立旋转,其中,所述第二端定位在所述第一端的相对处;及
用于将所述接触器元件连锁在一起绕电流销子旋转的连锁装置,其中,该连锁装置允许所述接触器元件之间有微小的相对旋转。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可动接触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锁装置包括一对分别经该接触器元件所形成并且基本上相互同轴延伸的轴承孔,以及一松弛地安置在该轴承孔内的轴。
CN 94108174 1994-02-08 1994-08-16 断路器中的可动接触器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104092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5301/94 1994-02-08
JP3530194A JP3206696B2 (ja) 1993-02-16 1994-02-08 回路遮断器の可動接触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928A CN1118928A (zh) 1996-03-20
CN1040922C true CN1040922C (zh) 1998-11-25

Family

ID=12437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4108174 Expired - Lifetime CN1040922C (zh) 1994-02-08 1994-08-16 断路器中的可动接触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922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08587B2 (en) * 2009-04-08 2011-08-30 Eaton Corporation Circuit breaker carrier assembly with spring guide
KR101079012B1 (ko) * 2010-01-20 2011-11-01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한류형 배선용 차단기
KR101344260B1 (ko) * 2010-04-08 2013-12-24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배선용 차단기
KR101193450B1 (ko) * 2010-10-05 2012-10-24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습동부 밀착하중 균일화를 위한 가동접촉자 어셈블리
CN103474299A (zh) * 2013-08-22 2013-12-25 宁波奇乐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断路器活动导体连接结构
CN204117869U (zh) * 2014-09-18 2015-01-21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断路器的触头装置
CN107180732A (zh) * 2017-07-13 2017-09-19 天津京人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低压断路器的可动接触装置及低压断路器
CN113707502B (zh) * 2020-05-21 2022-12-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断路器及配电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928A (zh) 1996-03-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629754B2 (ja) 低電圧サーキット・ブレーカ
CN1238878C (zh) 带有线性马达的电磁继电器组件
CN100541697C (zh) 多极断路器
CN1150577C (zh) 断路器
CN1040922C (zh) 断路器中的可动接触器装置
JPH02304819A (ja) 電気的スイッチング装置用接点装置
JP2002517064A (ja) 高アンペア定格遮断器の回転式接点集成体
JPH071656B2 (ja) 多極型電気回路遮断器の作動機構
US4229630A (en) Circuit breaker utilizing improved arc chambers
WO2000060626A1 (en) Latching magnetic relay assembly with linear motor
CN1073744C (zh) 断路器
KR0150272B1 (ko) 회로차단기의 가동접촉자 장치
KR920008726B1 (ko) 회로 차단기
US5874699A (en) Molded case circuit breaker and moving conductor assembly therefor
CN1050789A (zh) 带可动电磁铁心的低电流磁力跳闸的断路器
EP3291273B1 (en) Operating mechanism of circuit breaker
JP2762704B2 (ja) 回路遮断器
EP1085542B1 (en) Rotary electric switch and contact therefor
CN1230853C (zh) 电源开关的释放装置
CN1483213A (zh) 限流断路器
CN1215511C (zh) 空气断路器
CN114464507A (zh) 双断点触头旋转装置和断路器
JP3206696B2 (ja) 回路遮断器の可動接触子装置
CN1598997A (zh) 断路器
CN2530346Y (zh) 热过载继电器内的释放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Kawasaki, Japan

Patentee after: Fuji Electric Holdings Co.,Ltd.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Japan

Patentee before: FUJI ELECTRIC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90306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FUJI ELECTRIC FA COMPONENTS & SYSTEMS Co.,Ltd.

Address before: Kawasaki, Japan

Patentee before: Fuji Electric Holdings Co.,Ltd.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FUJI ELECTRIC MACHINE SYSTEM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FUJI ELECTRIC HOLDINGS

Effective date: 20090306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FUJI ELECTRIC HOLDINGS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FUJITSU ELECTRIC EQUIPMENT CO., LTD.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FUJI ELECTRIC MACHINE SYSTEM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FUJITSU ELECTRICAL MACHINERY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090410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FUJITSU ELECTRICAL MACHINERY PROPERTY MANAGEMENT C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FUJI ELECTRIC MACHINE SYSTEM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Fuji electric Asset Management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FUJI ELECTRIC FA COMPONENTS & SYSTEM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90410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FUJI ELECTRIC FA COMPONENTS & SYSTEMS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Fuji electric Asset Management Ltd.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Expiration termination date: 20140816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1998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