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576733Y - 减少毛羽的集合纺纱装置 - Google Patents

减少毛羽的集合纺纱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576733Y
CN2576733Y CN 02266199 CN02266199U CN2576733Y CN 2576733 Y CN2576733 Y CN 2576733Y CN 02266199 CN02266199 CN 02266199 CN 02266199 U CN02266199 U CN 02266199U CN 2576733 Y CN2576733 Y CN 2576733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collecting
filoplume
utility
mod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226619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郁崇文
杨建平
张元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Do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Do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 0226619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576733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576733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576733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一种减少毛羽的集合纺纱装置,它包括后下罗拉、后上皮辊、中下罗拉、中上皮辊、中下皮圈、中上皮圈、前下罗拉、前上皮辊、传动齿轮,其特征是还包括下集合罗拉、上集合皮辊和前移的新式集合器。本实用新型利用了新加装的下集合罗拉和上集合皮辊与原前下罗拉和前上皮辊以及前移的新式集合器而形成的集合整理区,对须条进行紧密集合,使现有细纱机上的加捻三角区大大减少,从而使成纱毛羽有很大幅度的减少,成纱强力有所提高,而对成纱的条干均匀度基本没有影响。

Description

减少毛羽的集合纺纱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领域,它涉及一种减少毛羽的集合纺纱装置。
背景技术
毛羽造成了纱线外观毛绒,降低了纱线光泽。纱线带有不同程度的毛羽会对织物产生不良影响,例如毛羽的长短、数量及其分布不仅影响机织、针织等后工序的生产效率,而且影响到最终产品的外观质量。过多的毛羽会影响正常上浆,织造过程中由于发毛使相邻纱条粘贴在一起造成开口不清,断头增加,在织物表面形成纬档织疵。机织物的纬向条纹疵点并不都是由纱线长片段重量不匀造成,而往往与纱线毛羽程度的不同有直接关系。对于织造速度较高的无梭织机而言,若经纱毛羽增多会使经纱磨擦加剧,粘连严重,从而使断头增加,开口不清,还会影响上浆后正常分绞,若纬纱毛羽增多,易引起跳经和三跳疵点,对于喷气织机会纬纱喷射受阻造成引纬失败。
另外,由于伸出纱体外的毛羽比纱体内的纤维更容易染色,纱线毛羽程度的差异还会造成纱线和织物染色的色差,形成疵点。纱线上的毛羽在后道各工序中因摩擦而脱落,形成飞花,危害人体健康,也会产生新的疵点,使纱线及织物质量下降,毛羽少时,织物光洁,滑爽,纹路清晰,毛羽多,特别是不均匀时,会出现纬档,条影和云斑等疵点。
毛羽的形成是由两部分组成,分别为加捻毛羽和过程毛羽。其中加捻毛羽是在纺纱加捻三角区部分形成的毛羽,而过程毛羽是指纺纱机上,纱线与导纱钩、钢领、钢丝圈以及隔纱板等机件之间的摩擦和气圈段纱线上纤维所受的离心力而产生的毛羽。
为减少加捻毛羽的产生,曾在细纱机的前牵伸区中加装集合器,该集合器的作用是使纱条在进入前罗拉握持点以前紧缩须条宽度,以减少加捻三角区的宽度,使纱条在比较紧密的状态下加捻,成纱的结构紧密、光滑,有利于减少毛羽。但是,由于前牵伸区是纺纱的主牵伸区,牵伸倍数很大,一般在20~40倍,加装集合器后,对牵伸区中的摩擦力界分布影响很大,使纤维在该区中的运动失控,造成了成纱条干均匀度的恶化。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少毛羽的集合纺纱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减少毛羽的集合纺纱装置,它包括后下罗拉1、后上皮辊1’、中下罗拉2、中上皮辊2’、中下皮圈3、中上皮圈3’、前下罗拉4、前上皮辊4’、传动齿轮71、72、73,其特征是还包括一端与传动齿轮73相连,并支撑在机架上的下集合罗拉5、中部夹持在摇架上,下端支撑在下集合罗拉5上的上集合皮辊5’和前移的新式集合器6,它的底部支撑在一横杆上,而横杆又支撑在机架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现有的三罗拉双皮圈牵伸装置上加装一对用于集合纤维的下集合罗拉5和上集合皮辊5’,将原先装在主牵伸区中的现有集合器8重新设计成新式集合器6并将其前移到由新加装的下集合罗拉5和上集合皮辊5’与原前下罗拉4和前上皮辊4’组成的集合整理区中,集合整理区中的牵伸倍数很小,一般为1.01~1.07倍,使加工工艺更为合理,达到既能有效减少毛羽,又对成纱条干均匀度无大恶化的目的,同时,它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便于国产化和细纱机改造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三罗拉双皮圈牵伸装置示意图
图1中,1-后下罗拉,1’-后上皮辊,2-中下罗拉,2’-中上皮辊,3-中下皮圈,3’-中上皮圈,4-前下罗拉,4’-前上皮辊,8-现有集合器;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减少毛羽集合纺纱装置示意图
图2中,1-后下罗拉,1’-后上皮辊,2-中下罗拉,2’-中上皮辊,3-中下皮圈,3’-中上皮圈,4-前下罗拉,4’-前上皮辊,5-下集合罗拉,5’-上集合皮辊,6-新式集合器,71、72、73-传动齿轮,φ-下集合罗拉5的直径,w-下集合罗拉5表面低于前下罗拉4表面的距离,e-上集合皮辊5’前冲距离,L-前下罗拉4与下集合罗拉5间的中心距;
图3为新式集合器6的示意图
图3中,6-新式集合器,61-滚动轮,L1-新式集合器6的入口宽度,L2-新式集合器6的出口宽度,L3-新式集合器6的长度。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仅在现有的三罗拉双皮圈牵伸装置的基础上加装一对用于集合纤维的下集合罗拉5和上集合皮辊5’,将原先装在主牵伸区中的现有集合器8重新设计成新式集合器6并将其前移到由新加装的下集合罗拉5和上集合皮辊5’与原前下牵伸罗拉4和前上皮辊4’组成的集合整理区中,使该区域内须条中的纤维紧密地集合而使须条宽度收缩、变窄,从而使传统细纱机上加捻时所形成的加捻三角区大大减少,成纱毛羽也随之有很大幅度的降低。
由于在本实用新型中新加装的下集合罗拉5,其直径φ为20~35mm,上集合皮辊5’的直径与前上皮辊4’相同,在下集合罗拉5和上集合皮辊5’与原前罗拉4和前皮辊4’组成的集合整理区中的牵伸倍数很小,仅为张力牵伸,一般在1.01~10.7倍之间,即前下罗拉4与下集合罗拉5两者间的速比仅为1∶1.01~10.7,因此,其对牵伸时的摩擦力界分布及纤维在此区域中的运动影响甚微,避免了现有方法中由于集合器8的存在而对成纱条干均匀度带来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中加装的新设计的集合器6,与现有集合器8有所不同,新式集合器6的入口宽度L1为6~10mm,出口宽度L2为2~5mm,新式集合器6的长度L3为8~12mm。
为了使须条在通过新式集合器6时尽量光滑顺利,故在集合器上安装了一个较小的滚动轮61,滚动轮61的直径为3~6mm,从而进一步减少了由于集合器6的加入,而产生的对纤维运动的附加摩擦阻力。该滚动轮根据产品需要可选用或不选用。
在新加装下集合罗拉5和上集合皮辊5’时,必须注意使新加装的下集合罗拉5的表面低于纱的通道,即低于原前下罗拉4的表面距离w为2~3mm,这样,当纱条经过原前下罗拉4使和前上皮辊4’的钳口输出,并通过新式集合器6后,由于重力的原因有所下垂时,正好垂到新加装的下集合罗拉5的表面,得以顺利地输出成纱。另外,还须使新加装的集合皮辊5’前冲的距离e为2~3mm,这是因为上集合皮辊5’的前冲,可以减少纱条在下集合罗拉5表面上的包围弧,从而改善成纱质量。下集合罗拉5与原前下罗拉4之间的中心距L为45~80mm。
新加装的这对下集合罗拉5和上集合皮辊5’,其下集合罗拉5由原前下罗拉4轴上加装的一个主动齿轮71通过过桥齿轮72然后传动下集合罗拉5轴上的从动齿轮73,而使下集合罗拉5得以转动。而上集合皮辊5’则由于所加的压力被压向下集合罗拉5上,靠下集合罗拉5对其的摩擦力而传动。
本实用新型可通用于棉型和毛型细纱机的改造。
实施例:
在纺制纯棉纱时,采用本实用新型装置改造后的细纱机和现有的细纱机上纺出的纱的质量对比如下:(纯棉32tex纱)
   强度(cN/tex)  强不匀(CV%)  伸长率(%)   条干(CV%)  粗节(1/km)    细节(1/km)   棉结(1/km)   3mm毛羽(根/10m)
现有纱   13.32   9.47   6.15   13.77   56     11   117   98.4
集合纱   14.09   9.11   6.28   13.85   53     9   113   48.7
以上实施例的结果说明,在现有的细纱机上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减少毛羽集合纺纱装置后,成纱上毛羽的减少效果非常显著,同时,成纱的其它质量如强力等也有改善,而对成纱的条干均匀度影响不大。

Claims (4)

1、一种减少毛羽的集合纺纱装置,它包括后下罗拉(1)、后上皮辊(1’)、中下罗拉(2)、中上皮辊(2’)、中下皮圈(3)、中上皮圈(3’)、前下罗拉(4)、前上皮辊(4’)、传动齿轮(71、72、73),其特征是还包括一端与传动齿轮(73)相连,并支撑在机架上的下集合罗拉(5)、中部夹持在摇架上,下端支撑在下集合罗拉(5)上的上集合皮辊(5’)和前移的新式集合器(6),它的底部支撑在一横杆上,而横杆又支撑在机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毛羽的集合纺纱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下集合罗拉(5)其直径φ为20~35mm,其表面低于前下罗拉(4)表面的距离w为1~2mm。所述的上集合皮辊(5’)前冲距离e为2~3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减少毛羽的集合纺纱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新式集合器(6)的入口宽度L1为6~10mm,出口宽度L2为2~5mm,长度L3为8~12mm,新式集合器(6)的内凹部位安装有一只滚动轮(61),根据产品的需要滚动轮(61)可选用或不选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毛羽的集合纺纱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前下罗拉(4)与下集合罗拉(5)两者间的速比为1∶1.01~1.07,两者间的中心距L为45~80mm。
CN 02266199 2002-08-12 2002-08-12 减少毛羽的集合纺纱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576733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2266199 CN2576733Y (zh) 2002-08-12 2002-08-12 减少毛羽的集合纺纱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2266199 CN2576733Y (zh) 2002-08-12 2002-08-12 减少毛羽的集合纺纱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576733Y true CN2576733Y (zh) 2003-10-01

Family

ID=337320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2266199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576733Y (zh) 2002-08-12 2002-08-12 减少毛羽的集合纺纱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576733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67603C (zh) * 2005-06-02 2009-12-09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纺纱机中的纤维束引导装置、细纱机的牵伸装置以及环锭细纱机
CN102465365A (zh) * 2010-11-02 2012-05-23 日照裕鑫动力有限公司 机械式紧密纺纱纤维集束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67603C (zh) * 2005-06-02 2009-12-09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纺纱机中的纤维束引导装置、细纱机的牵伸装置以及环锭细纱机
CN102465365A (zh) * 2010-11-02 2012-05-23 日照裕鑫动力有限公司 机械式紧密纺纱纤维集束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17748B (zh) 一种高支亚麻苎麻混纺织物及其制作工艺方法
CN100580163C (zh) 超细柔软毛纱线的生产方法
EP3725923A1 (en) Composite yarn, fabric comprising the composite yarn, method for producing a composite yarn and arrangement for producing a composite yarn
CN105401287A (zh) 一种精细化大麻与再生纤维素纤维高支混纺纱的生产方法
CN102943324A (zh) 一种利用粗纱机生产包芯纱的方法及装置
CN103556330B (zh) 一种涡流纺免浆纱纺纱工艺及免浆纱
CN101760836A (zh) 天丝锦纶闪光织物及其加工工艺
EP3064623B1 (en) A soft and brilliant cotton denim fabric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reof
Basu Progress in air-jet spinning
CN102433631A (zh) 用安芙丽阻燃纤维生产40s赛络纺纱的方法
CN101760863A (zh) 纯棉特高支小提花织物及其加工工艺
CN105133109A (zh) 一种特细特纱的生产方法
CN2576733Y (zh) 减少毛羽的集合纺纱装置
CN101760833A (zh) 赛络纺氨纶包芯粒子竹节纱
CN102839452A (zh) 一种利用涡流喷嘴来提高细纱质量的装置及应用
CN101012588A (zh) 一种彩色金属纱的生产方法及其纺纱装置
CN105019074A (zh) 一种润法纺纱装置及润法纺纱工艺
CN211471699U (zh) 一种纯棉超柔纱和超柔床品面料
CN201347477Y (zh) 粘胶ptt毛混纺织物
CN109594154B (zh) 粘胶仿真丝纱生产装置及其纺纱方法
CN101245514B (zh) 用于细纱机的紧密纺纱装置
CN104389054B (zh) 一种具有动态立体集聚抚顺功能的环锭纺纱引纱胶辊
CN112877872A (zh) 一种抗沾灰针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99801A (zh) 一种纯棉超柔纱和超柔床品面料及其生产工艺
CN2571785Y (zh) 新型减少毛羽的集聚纺纱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