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560547Y - 便携式自行车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自行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560547Y
CN2560547Y CN 02223127 CN02223127U CN2560547Y CN 2560547 Y CN2560547 Y CN 2560547Y CN 02223127 CN02223127 CN 02223127 CN 02223127 U CN02223127 U CN 02223127U CN 2560547 Y CN2560547 Y CN 2560547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aded
fork
seat
wheel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222312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仁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0222312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560547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560547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560547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旅行用便携式自行车,其弯形车头竖管内装有叉管,叉管上部设有把手机构,下部叉肩上焊有前轮叉,前轮装于其下端,每根分叉上焊有与其呈夹角的附叉,传动变速机构装于叉管、前轮叉和附叉上,联接杆两端分别与车头横臂和坐架装联,坐架后下方两侧分别设有一根立柱,两个后轮分别装于其下端,坐架前下方两侧与立柱下端间设有伸缩式斜撑,每个车轮装设有刹车机构,叉管与把手机构间、联接杆与车头横臂和坐架间、坐架与立柱、斜撑间均设计有活动装联机构,坐架后部上设计有与其呈活动装联的靠背。该自行车不仅可作自行车用,折叠后可当坐凳或坐椅、手推车及背物架用。

Description

便携式自行车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自行车,是一种特别适于外出旅游、经商等使用的便携旅行工具。
(二)背景技术。目前,有一种小型折叠自行车,其横梁和三角架为一块长方体结构,折叠时,从长方体中部折叠,使前后两轮紧靠于两侧,坐架和立柱收缩靠住车体,把手机构收缩靠住车体,车轮设计得较小。另一种类型是没有立柱和坐架,横梁为一长板体,连接着前后轮,折叠时从长板体中间翻折,车身缩短,两小轮置于长板体两端,把手机构收缩、翻折靠于长板体上方。此外,还有一种折叠三轮自行车,用链轮传动后轮,收折时,将后车架折向车体中部,把手机构弯折靠于车架上方。上述这些折叠自行车收折后,体积较大,功能单一,使用携带仍不方便。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设计一种旅行用的便携式自行车,使能方便地收折,收折后能当成坐凳或坐椅或手推车用,从而更方便携带和使用。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弯形车头竖管内装有叉管,叉管上部装设有把手机构,下部叉肩上焊装有前轮叉,前轮装于其下端上,每根分叉上焊装有与其呈夹角的附叉,传动变速机构装设于叉管、前轮叉和附叉上,联接杆两端分别与车头的横臂和坐架装联,坐架后下方两侧各设有一根立柱,两个后轮分别装于其下端上,坐架前下方两侧与立柱下端间装设有伸缩式斜撑,每个车轮装设有刹车机构,叉管与把手机构间、联接杆与车头横臂和坐架间、坐架与立柱、斜撑间均设计有活动装联机构,坐架后部上设计有与其呈活动装联的靠背。
该自行车的把手机构设计有相套装的左右两根横手把,分别装于两竖杆上端的套管中,两竖杆上部间设计有联接块,它与横手把间通过螺钉定位装联,两竖杆下端间通过螺帽装有联接管,联接管外装有活动套管,活动套管与通过螺栓装于叉管顶端上的盖帽焊成整体,把手机构与叉管间的活动装联机构为装于联接管、活动套管、盖帽、叉管上的孔中的弯形插销,装于插销上的弹簧和拨销。
该自行车的传动变速机构的一传动轴装于叉管上,其两端上通过轴承分别装有传动轮和主动伞齿轮,每根附叉与叉管的叉肩间设计有横支杆,两附叉上端通过轴承装有另一传动轴,与主动伞齿轮相啮合的两从动伞齿轮通过滚动配合装于该传动轴上,该传动轴中部上呈紧配合装设有两棘轮,两从动伞齿轮与两棘轮之间分别通过螺钉呈紧配合装联,该传动轴一端部装设有主动链轮,它与装于前轮的支承轴上的从动链轮之间装有链条,左右两踏杆一端固装于装在前轮叉和附叉间的轴承上,一端上装有踏板,拉带经导轮套装于传动轮上,其两端固定在踏杆上。前轮的支承轴通过轴承装于两前轮叉上的,踏板通过轴销装于踏杆上的,在踏杆上设计有弹性卡片和顶块。
该自行车的前轮叉上装有前轮挡泥壳。
该自行车的联接杆与车头横臂间的活动装联机构为销钉和分别设计在二者内腔中的隔板,装于隔板孔中的联接销,装于联接销上的弹簧,联接销上设计有拨钉。联接杆与坐架间的活动装联机构为与联接杆后端相套装的焊装于坐架前端上的套管和定位钉。
本自行车的立柱与坐架间的活动装联机构为装于焊装在坐架后下方的联接柱上的活动套,设计在立柱上的插销,立柱上端与活动套间通过销钉呈活动装联,插销插入联接柱下端的孔中,两联接柱之间设计有横联杆,每根联接柱上部设计有定位活动套的弹性卡片,后轮通过轮夹装于立柱下端的。
本自行车斜撑为撑管和通过弹簧钉定位装于撑管内的伸缩管,伸缩管下端装于立柱下端部上的斜钉上,斜撑与坐架间的活动装联机构的联接柱焊装在坐架前下方,撑管上端与联接柱间通过销钉呈活动装联,两撑管间设计有横联杆,两伸缩管下端间设计有横联杆。
本自行车靠背及其撑杆与坐架间均通过销钉呈活动装联的,靠背上设计有滑道,撑杆上端通过销钉定位于滑道中,坐架和靠背上装设有垫布。
本自行车的刹车机构的操纵把装于横手把上,前轮闸装于前轮叉上,两后轮闸分别装于各轮的轮夹上,操纵把与前轮闸和后轮闸间装有闸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具有上述结构设计,除作为三轮自行车用外,还可收叠,使体积变小,并可当作手推车或坐凳或坐椅或货物背架,因此,该自行车携带和使用都很方便,对外出旅游、经商的人,特别方便适用。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后轮及相关装联结构的示意图(自行车的其他部份未绘出);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传动变速机构部份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传动变速机构的主从动伞齿轮、棘轮、主动链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踏板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把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把手机构与叉管间、联接杆与车头、坐架间的活动装联机构及其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坐架、立柱、斜撑、后轮装联及收折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图中的箭头表示本实用新型零部件旋转和移动方向,双点线表示本实用新型零部件折叠和移动的相对位置关系。
(五)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不仅限于以下的描述。
如图中所示,本自行车弯形车头3的竖管内装有叉管6,叉管6上部上装设有把手机构,下部的叉肩45上焊装有前轮叉30,前轮33装于前轮叉30下端上,每根分叉上焊装有与其呈一定角度的附叉31。自行车的传动变速机构就装设于叉管6、前轮叉30和附叉31上。联接杆7两端分别与车头3的横臂和坐架11装联,坐架11后下方两侧各设有一根立柱20,两个后轮23分别通过轮夹56装于一根立柱20的下端上,坐架11前下方两侧与立柱20下端间装设有伸缩式斜撑。每个车轮装设有刹车机构。叉管6与把手机构间、联接杆7与车头3横臂和坐架11间、坐架11与立柱20、斜撑间均设计有活动装联机构。坐架11后部上设计有与其呈活动装联的靠背12。
把手机构设计有相套装的左右两根横手把1,即两横手把1中一根的装配段直径较大,另一根的装配段直径较小,将直径较小的一根插入直径较大的一根中即可,两横手把1分别装于两竖杆5的上端的套管中,两竖杆5上部间装设有联接块44,连接块44与横手把1间通过螺钉57定位装联,横手把1的长度可以伸缩,伸缩到位后用螺钉57锁定即可。两竖杆5下端间装设有联接管43,其两端通过螺帽锁紧在竖杆5上,联接管43外面套装有活动套管42,该活动套管42与装于叉管6顶端上的盖帽4焊成整体,盖帽4通过螺栓62装于叉管顶端上的,把手机构与叉管6间的活动装联机构为装于联接管43、活动套管42、盖帽4、叉管6上的孔60、61中的弯形插销41,装于该插销41上的弹簧66和拨销67,弹簧66将插销41紧紧装在孔60、61中。从而,转动横手把1就能左右转动前轮33。若需折叠自行车时,只要向自行车前方拨动拨销67,将插销41从孔60、61中退出,把手机构就可以在活动套管42中前后旋转,实现收折或扳正,可作为手推车的托物架。
本自行车的传动变速机构的一传动轴53装于叉管6上的斜通管内,该传动轴53两端上通过轴承分别装有传动轮40和主动伞齿轮28,每根附叉31与叉管6的叉肩45间设有横支杆72,使前轮叉30、附叉31和横支杆72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架,在两附叉31上端上通过轴承装有另一传动轴52,该传动轴52上通过滚动配合装有两个与主动伞齿轮28啮合的从动伞齿轮26,主动伞齿轮28与从动伞齿轮26间的速比为1∶3,即有增速作用。在传动轴52中部上呈紧配合装有两个棘轮29,两从动伞齿轮26与两棘轮29之间通过螺钉50呈紧配合装联,棘齿斜面朝前。该传动轴52一端部还装有一个主动链轮27,在前轮33的支承轴54上装有一从动链轮32,两链轮间装有传动链条48,主动链轮27与从动链轮32之间的齿数比为7∶3,具有增速作用。前轮33的支承轴54通过轴承装于前轮叉30上的。左右两踏杆34一端固装于轴承55上,轴承55是装于前轮叉30和附叉31间的,并固定在前轮叉30和附叉31上的,踏杆34另一端上装有踏板35,踏板35通过轴销结构装于踏杆34上,踏杆34上设计有弹簧卡片70和顶块71。拉带36经装于前轮叉30上的导轮38导向后套装于传动轮40上,其两端固装于踏杆34上。当作自行车使用时,脚踏在踏板35上,上下踩动,则传动轮40通过拉带36的作用作左转或右转,从而带动主动伞齿轮28,再带动从动伞齿轮26、主动链轮27、从动链轮32,驱动自行车前轮33行走,相应自行车行走。导轮38起着将拉带36拉直的作用。踏板35是活动的,向上旋转通过弹簧卡片70顶紧不会掉下,放下时,通过顶块71顶住,不会再往下旋转,这便于收折时减小体积。本自行车传动变速机构的工作过程不同于现有自行车,即不管脚怎么向下踩动左右踏板35,自行车均向前行。这是因为主动伞齿轮28转动时,与其啮合的位于其中线两边的两从动伞齿轮26总是作相反的旋转,由于各联着一个棘轮29,棘齿斜面朝前安装的,无论主动伞齿轮28左转还是右转,主动链轮27总是正转,这样周而复始运转,从而使自行车前行,前轮叉30上装设有前轮挡泥壳37。
本自行车的联接杆7与车头3横臂间的活动装联机构为装联二者管套的销钉51和分别设计在二者内腔中的隔板3a、7a,装于该隔板3a、7a的孔中的联接销65,装于联接销65上的弹簧64,联接销65上设计有拨钉63。联接杆7与坐架11间的活动装联机构为与联接杆7后端相装联的焊装于坐架11前端上的套管9和定位钉8。由于采用这种结构,该自行车的车身是可以伸长和缩短的,收折自行车时,只需沿联接杆7管套上的槽口向后拨动拨钉63,联接销65从车头3的隔板3a的孔中退出,车头3成为自由状态,可绕销钉51旋转收折,又由于固定叉管6的弯插销41从叉管6的孔61中退出了的,旋转叉管6可带动前轮33在车头3的竖管中自由旋转。当把前轮33收折到坐架11下面后,并旋转90°,使其与坐架11的平面平行。当需要伸长车身时,可以松开定位钉8,将坐架11往后拉到适当位置,再用定位钉8锁定联接杆7和套管9即可。需缩短车身时,进行同样操作,只需把套管9往前缩进,再锁定定位钉8即可。
本自行车装联后轮的立柱20与坐架11间的活动装联机构的联接柱17焊装于坐架11后下方两侧上的,在其上装有活动套16,立柱20上设计有插销19,立柱20上端与活动套16间通过销钉呈活动装联的,插销19插入联接柱17下端的孔中,两联接柱17间设计有横联杆18,起稳定作用,在每根联接柱17上设计有定位活动套16的弹性卡片46,使活动套16不至于向上滑移。同时,在收折后轮23及其装联机构时,该弹性卡片46又可以作为卡斜撑的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斜撑为撑管25和装于撑管25内的伸缩管24,伸缩管24下端装于立柱20下端部上的斜钉22上,斜撑与坐架11之间的活动装联机构的联接柱10焊装在坐架11前下方,撑管25上端与联接柱10间通过销钉68呈活动装联,撑管25和伸缩管24间通过弹簧钉47定位装联,两撑管25间设有横联杆58,两伸缩管24间设计有横联杆59,起稳定作用。同时,斜撑、立柱20、坐架11形成一个三角形框架结构,使整个自行车更稳定。当收折自行车后轮23及其装联机构时,只需松开弹簧钉47,将伸缩管24往撑管25内缩进,伸缩管24下端从斜钉22上退出,将撑管25绕销钉68向上旋转,卡于弹性卡片46上,将立柱20往下拉,使其上的插销19退出联接柱17下端的孔,并使立柱20绕活动套16向前旋转,使后轮23折装后位于折叠后的车头3两侧,同时立柱20托住前轮33,为了减小折叠后的体积,后轮23应设计成市售的儿童三轮车的车轮那么大或更小即可。
本自行车折叠后,体积很小,前面的厚度为后轮23的直径,后面的厚度为坐架11、前轮33和立柱20的厚度和,坐架11和靠背12形成平面,可系上带子背于人背上,因此携带十分方便。
本自行车靠背12及其撑杆13与坐架11间均通过销钉49呈活动装联的,靠背12上设计有滑道12a,撑杆13上端通过销钉定位于滑道12a中。当需要收折靠背12时,只需旋松撑杆13的销钉,撑杆13上端可在滑道12a中上下滑移,使靠背12和撑杆13下端绕活动联接销钉49旋转即可。坐架11和靠背12上装设有垫布69。
本自行车的刹车机构与现有自行车的刹车机构相同,可市场选购。刹车机构的操纵把2装于两横手把1上,前轮闸39装于前轮叉30上,两后轮闸21分别装于各轮的轮夹56上,操纵把2与前轮闸39和后轮闸21间装有闸线14和15。刹车机构的操纵和作用同现有自行车。
本实用新  型除可以作旅行用的三轮自行车外,收折后还可以作手推车或凳或坐椅用。即收折后,后轮23作为手推车的车轮,斜撑的伸缩管24抽出后作手推车的手把,把手机构扳正后即可作货物架。由于坐架11和靠背12形成一个平面,可用带子将该车背于人背上,当车头3、叉管6旋转折叠后,将把手机构扳正即可装货物,就可当成一个货物背架。折叠后的自行车的两后轮23、坐架11后下方两侧的联接柱17可当作凳脚或椅脚,即可作为凳用。此时,若把靠背12撑起来,即成为一个靠背坐椅。因此,该自行车既可以作为自行车,又可以收折成体积很小,作为旅行休息时的坐凳或坐椅用,还可以作为手推车或背物架使用,不需任何工具,即可方便灵活地进行折叠和装成自行车,携带和使用十分方便,是一种外出旅行的理想工具。
本实用新型的轴承、传动轮、伞齿轮、链轮以及前后轮等均可从市场上选购,前后轮与一般现有自行车的车轮相同,由辐条圈和轮胎组成。其余零部件可用金属材料或高强塑料制作均可。

Claims (10)

1、一种旅行用便携式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在弯形车头(3)竖管内装有叉管(6),叉管(6)上部装设有把手机构,下部叉肩(45)上焊装有前轮叉(30),前轮(33)装于其下端上,每根分叉上焊装有与其呈夹角的附叉(31),传动变速机构装设于叉管(6)、前轮叉(30)和附叉(31)上,联接杆(7)两端分别与车头(3)的横臂和坐架(11)装联,坐架(11)后下方两侧各设有一根立柱(20),两后轮(23)分别装于其下端上,坐架(11)前下方两侧与立柱(20)下端间装设有伸缩式斜撑,每个车轮装设有刹车机构,叉管(6)与把手机构间、联接杆(7)与车头(3)横臂和坐架(11)间、坐架(11)与立柱(20)、斜撑间均设计有活动装联机构,坐架(11)后部上设有与其呈活动装联的靠背(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把手机构设计有相套装的左右两根横手把(1),分别装于两竖杆(5)上端的套管中,两竖杆(5)上部间设计有联接块(44),它与横手把(1)间通过螺钉(57)定位装联,两竖杆(5)下端间通过螺帽装有联接管(43),联接管(43)外装有活动套管(42),活动套管(42)与通过螺栓(62)装于叉管(6)顶端上的盖帽(4)焊成整体,把手机构与叉管(6)间的活动装联机构为装于联接管(43)、活动套管(42)、盖帽(4)、叉管(6)上的孔(60)、(61)中的弯形插销(41),装于该插销(41)上的弹簧(66)和拨销(6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自行车,其特征在于:传动变速机构的一传动轴(53)装于叉管(6)上,其两端上通过轴承分别装有传动轮(40)和主动伞齿轮(28),每根附叉(31)与叉管(6)的叉肩(45)间设计有横支杆(72),两附叉(31)上端通过轴承装有另一传动轴(52),与主动伞齿轮(28)相啮合的两从动伞齿轮(26)通过滚动配合装于该传动轴(52)上,该传动轴(52)中部呈紧配合装有两棘轮(29),两从动伞齿轮(26)与两棘轮(29)之间分别通过螺钉(50)呈紧配合装联,该传动轴(52)一端部装有主动链轮(27),它与装于前轮(33)的支承轴(54)上的从动链轮(32)之间装有链条(48),左右两踏杆(34)一端固装于装在前轮叉(30)和附叉(31)间的轴承(55)上,一端上装有踏板(35),拉带(36)经导轮(38)套装于传动轮(40)上,其两端固定在踏杆(34)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前轮(33)的支承轴(54)通过轴承装于前轮叉(30)上的,踏板(35)通过轴销装于踏杆(34)上的,在踏杆(34)上设计有弹性卡片(70)和顶块(71)。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4所述的便携式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前轮叉(30)上装有前轮挡泥壳(3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自行车,其特征在于:联接杆(7)与车头(3)横臂间的活动装联机构为销钉(51)和分别设计在二者内腔中的隔板(3a)、(7a),装于该隔板(3a)、(7a)孔中的联接销(65),装于联接销(65)上的弹簧(64),联接销(65)上设计有拨钉(63),联接杆(7)与坐架(11)间的活动装联机构为与联接杆(7)后端相套装的焊装于坐架(11)前端上的套管(9)和定位螺钉(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自行车,其特征在于:立柱(20)与坐架(11)间的活动装联机构为装于焊装在坐架(11)后下方的联接柱(17)上的活动套(16),设计在立柱(20)上的插销(19),立柱(20)上端与活动套(16)间通过销钉呈活动装联,插销(19)插入联接柱(17)下端的孔中,两联接柱(17)之间设计有横联杆(18),每根联接柱(17)上部设计有定位活动套(16)的弹性卡片(46),后轮(23)通过轮夹(56)装于立柱(20)下端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斜撑为撑管(25)和通过弹簧钉(47)定位装于撑管(25)内的伸缩管(24),伸缩管(24)下端装于立柱(20)下端部上的斜钉(22)上,斜撑与坐架(11)间的活动装联机构的联接柱(10)焊装在坐架(11)前下方,撑管(25)上端与联接柱(10)间通过销钉(68)呈活动装联,两撑管(25)间设计有横联杆(58),两伸缩管(24)下端间设计有横联杆(59)。
9、根据权利要求1、6或7或8所述的便携式自行车,其特征在于:靠背(12)及其撑杆(13)与坐架(11)间均通过销钉(49)呈活动装联的,靠背(12)上设计有滑道(12a),撑杆(13)上端通过销钉定位于滑道12a中,坐架(11)和靠背(12)上装有垫布(69)。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刹车机构的操纵把(2)装于横手把(1)上,前轮闸(39)装于前轮叉(30)上,两后轮闸(21)分别装于各轮的轮夹(56)上,操纵把(2)与前轮闸(39)和后轮闸(21)间装有闸线(14)和(15)。
CN 02223127 2002-06-26 2002-06-26 便携式自行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560547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2223127 CN2560547Y (zh) 2002-06-26 2002-06-26 便携式自行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2223127 CN2560547Y (zh) 2002-06-26 2002-06-26 便携式自行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560547Y true CN2560547Y (zh) 2003-07-16

Family

ID=337009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2223127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560547Y (zh) 2002-06-26 2002-06-26 便携式自行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560547Y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870000181B1 (ko) 절첩식 휴대용 자전거
US4373740A (en) Three-wheel vehicle
US20070222175A1 (en) Folding bicycle
US6595536B1 (en) Collapsible vehicle
US5823554A (en) Folding, pedal-driven vehicle with universal joint transmission system
ZA200504680B (en) Folding bicycle
US7048289B2 (en) Human-powered vehicle
US7967314B1 (en) Wheeled vehicle drive mechanism with hand lever arm
WO2012093385A2 (en) Versatile velocipede
CN2560547Y (zh) 便携式自行车
CN100429117C (zh) 坐立双用自行车
CN2835056Y (zh) 前轮行星齿轮驱动、后轮转向自行车
CN2597316Y (zh) 一种便携式折叠自行车
JP2016055833A (ja) 自転車
JP2006062526A (ja) リカンベント型自転車
CN2642649Y (zh) 手提便携式折叠自行车
CN2351362Y (zh) 一种直接蹬动车轮自行车
EP1638835A2 (en) Folding bicycle apparatus and method
JP6391057B2 (ja) 折り畳み自転車及び折り畳み自転車用折り畳み機構並びにデュアルアーム型クランク
JP3090531U (ja) 自転車
CN2131779Y (zh) 舒适自行车
JP2023004488A (ja) 前2輪型車両及び車両
KR20150100062A (ko) 틸팅형 삼륜 자전거
CN203486064U (zh) 多功能自行车
CN2507758Y (zh) 两轮同步转向转弯灵活的三轮自行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