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517769Y - 环保型边缘隔离石 - Google Patents
环保型边缘隔离石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517769Y CN2517769Y CN01275540U CN01275540U CN2517769Y CN 2517769 Y CN2517769 Y CN 2517769Y CN 01275540 U CN01275540 U CN 01275540U CN 01275540 U CN01275540 U CN 01275540U CN 2517769 Y CN2517769 Y CN 2517769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one
- edge
- flat
- isolation
- edge isol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5/00—Sewerage structures
- E03F5/04—Gullies inlets, road sinks, floor drains with or without odour seals or sediment traps
- E03F5/046—Gullies inlets, road sinks, floor drains with or without odour seals or sediment traps adapted to be used with kerb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保型边缘隔离石,包括边缘平石与边缘隔离石,在所述边缘平石的上表面设有平石排水槽,在所述的边缘隔离石的两侧端面上设有隔离石排水孔,所述平石排水槽与隔离石排水孔相互连通,组成水流排放通路。本实用新型与雨水排放装置和路旁绿地相配合,可以利用路面积水首先灌溉绿地,同时,令混水滤清后再排入地下雨水管道,既提高了水的利用效率,又减轻了河道水质的污染,在路面保洁和养护方面也可以节省一定的人力、物资和工序,制造工艺简单,结构合理,易于铺设使用,非常适合用作城区道路的排水设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道路或者构筑物的表面排水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将道路或者构筑物表面排水与绿地及有土种植场地灌溉相结合的边缘砌筑构件。
背景技术
传统的道路边缘隔离砌筑构件一般是由边缘隔离石与边缘平石组合而成,其中,边缘平石被水平铺设于道路的两侧或一侧,其上表面与路面齐平,边缘隔离石则紧靠边缘平石竖直砌筑在道路的最外侧,其上表面高出路面。为了便于雨水的排放,在道路上每间隔一定距离(一般是40~50米,有特殊要求时则为30米左右)会在边缘隔离石上设置雨水排放口,或者在应该砌筑边缘隔离石的位置铺设专门的设有雨水排放口的篦子加以替代,该雨水排放口与铺设在地下的雨水管道相连通。
在原来的道路上,为提高雨水排放的速度和效率,雨水排放口的设置应处于该道路上的最低位置,因此,在必要时还会设置道路纵坡,也就是说路面沿道路的纵向应该具有缓慢起伏的形状,雨水排放口或专门的排放装置被设置在道路纵坡的最低洼处。
城市绿地或者其它有土种植场地一般设置在所述边缘隔离石的外侧,所述边缘隔离石将道路和绿地隔断开来。在降雨或进行道路保洁冲洗时,路面雨水或保洁用水中通常会夹杂有泥水或其它杂物,形成混水浊流,当它经由雨水排放口直接冲入雨水管道中时,很容易造成管道内的污染和淤塞,令排水工作难于顺畅进行,需要定期地进行清淤疏通等护理,耗费了更多的人力和费用,而且宝贵的水流直接注入地下,不曾充分加以利用,比如说去灌溉旁边的绿地草坪或其它花草种植场地等,也造成了自然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且具有环保效果的边缘隔离石,它将道路或者构筑物表面排水与绿地及有土种植场地灌溉功能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提高设施养护效率,降低养护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环保型边缘隔离石包括边缘平石与边缘隔离石,在所述边缘平石的上表面设有平石排水槽,在所述的边缘隔离石的两侧端面上设有隔离石排水孔,所述平石排水槽与隔离石排水孔相互连通,组成水流排放通路。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环保型边缘隔离石,在现有技术基础上增设了边缘平石排水槽和边缘隔离石排水孔,与雨水排放装置和路旁绿地相配合,可以利用路面积水首先灌溉绿地,同时令混水滤清后再排入地下雨水管道,这样,既提高了水的利用效率,又减轻了河道水质的污染,在路面保洁和养护方面也可以节省一定的人力、物资和工序。该环保型边缘隔离石制造工艺简单,结构合理,易于铺设使用,非常适合用作城区道路的排水设施。
附图说明
图1是环保型边缘隔离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环保型边缘隔离石的雨水灌溉过程示意图;
图3是环保型边缘隔离石的雨水排放过程示意图;
图4是环保型边缘隔离石的砌筑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环保型边缘隔离石的一个实施例,它包括边缘平石1与边缘隔离石5,是在原来的边缘隔离石组件结构基础上增设了平石排水槽3与隔离石排水孔4,该平石排水槽3与隔离石排水孔4相互连通,组成水流排放通路。
所述平石排水槽3开设在所述的边缘平石1的上表面,贴近所述边缘隔离石5的边棱处,是在该边棱处完整地下切而形成的一个凹槽。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该凹槽的截面呈半弧形,其半径R=4厘米,在该凹槽中部适宜位置上还开设有排水切口2,用以进一步引导水流,加快其流动速度。
所述隔离石排水孔4设置在所述的边缘隔离石5的两侧端面上,是分别在所述边缘隔离石5的两侧端面上对称挖出的两个凹槽,该凹槽横贯所述边缘隔离石5的整个侧面,每个凹槽贴近所述边缘平石1的一端为入水口,位于所述边缘隔离石5最外侧的另一端为出水口,其入水口下沿与所述边缘平石1的平石排水槽3的下沿对齐,其出水口比入水口的高度略低,形成一定的水平落差。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隔离石排水孔4的凹槽是截面呈半圆孔形的直槽,其半径R=2厘米,当多块边缘隔离石并排砌筑时,相邻两块隔离石的侧面半圆形凹槽组成直径D=4厘米的完整排水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隔离石排水孔4的出水口与入水口的高度水平落差同样有一个具体参照数值,为10厘米。
实际上,所述边缘平石1的排水槽3的孔径大小与所述边缘隔离石5的排水孔4的孔径大小,以及隔离石排水孔4的出水口与入水口的高度水平落差的具体数值是根据所处环境的实际情况而设定的,也可以说,这些数值的取值应该与当地气候条件、雨水量多少、绿地植被面积及土壤状况有关。
当本实用新型在被用来作为道路边缘的排水设施时,其主要工作步骤可以分为两部分,即初期的绿地灌溉过程和后期的雨水排放过程。请参阅附图2、3,所述边缘平石1被水平铺设于道路7的两侧或一侧,其上表面与路面齐平,边缘隔离石5则紧靠边缘平石1竖直砌筑在道路的外侧,其上表面高出路面,而在道路两旁的绿地9则沿着边缘隔离石5的外侧设置,并且其场内地表高度要低于所述隔离石排水孔4的出水口下沿,这样就形成了一定的落差高程,使得路面雨水可以沿着该平石排水槽3与隔离石排水孔4组成的水流排放通路经所述隔离石排水孔4的出水口排放到绿地9内,以便给予绿化植物更为充足的灌溉。
此外,正如图2、3所示,为了便于雨水的排放,在道路7上每间隔一定距离(40~50米)还会在边缘隔离石上设置雨水排放口6,或者在应该砌筑边缘隔离石的位置铺设专门的设有雨水排放口6的篦子加以替代,该雨水排放孔6与地下雨水管道8连通。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隔离石排水孔4的最高点应低于该雨水排放孔6的下沿,这样,当路面积水被排放之初,由于雨水或者道路保洁用水的冲刷,会将路面上的泥沙和其它杂物卷入水中,形成混浊的水流,由于雨水排放口的位置较高,这股浊流首先会首先沿着平石排水槽3与隔离石排水孔4排放到绿地内,水中的泥沙杂物基本上都流进绿地并被滞留下来,图2所示即为雨水灌溉过程。当绿地的水积满后,水面会升高至超过雨水排放口的高度,此时即开始了雨水排放过程,所述边缘隔离石的的排水孔4还能够有效低阻止绿地中的悬浮物流进雨水排放口,图3所示即为雨水排放过程。所以,此时流入雨水排放口中的水流基本上是已被澄清的雨水,避免了雨水管道及河床的淤积和阻塞,从而减少了清淤疏通等养护工序或其劳动强度。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环保型边缘隔离石的砌筑位置示意图:图示a表示路面排水启点高度,b表示雨水排放口排水(雨水排放)启点高度,c表示路缘排水(灌溉排水)启点高度,d表示绿地悬浮物截止点高度,e表示绿地积水启点高度。其中a与b的高度需要按路面宽度及坡度计算,其它各点的间距也应该视环境条件而具体设置,下面给出作为基本的参考的具体数值:b与c之间的高程为4厘米,b与d之间的高程为10厘米,d与e之间的高程为5厘米。在具体砌筑边缘隔离石和绿地时,可以依据这些数值而做适当调节。
除了上述用途,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还具备如下的优越之处:
由于边缘隔离石排水槽设置的位置较低,处于道路横坡的最低点,为迅速排水提供了条件,不会造成路面积水,从而提高了排水效率。而且,基于同样原因,该边缘隔离石排水槽的作用完全可以取代道路纵坡,使得该道路纵坡的设置变得没有必要,从而降低了道路铺设的难度。
所述缘隔离石排水槽的设置使得以用水冲洗方式进行路面保洁变得易以完成,它比使用扫帚清扫等方式更为快捷和干净,还避免了清扫作业中的扬尘污染,对城市大气质量的提高不无益处。而冲洗路面用水流进绿地,又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
在路面排放的混水中,通常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该有机物随着水流进入绿地后,可以提高土壤中的肥力,对植物的生长有利,而绿地中的泥沙等杂物淤积过量时,由于是裸露在表面上,清理起来也比较方便。
由于绿地处于低洼地带,既方便了浇灌养护,又不会造成水土流失,树叶及植物的“残枝败叶”不易被风吹走,可以覆盖在绿地地表,起到很好的保温、保墒作用。本实用新型还可以用于屋顶、露天绿化。
Claims (6)
1、一种环保型边缘隔离石,包括边缘平石(1)与边缘隔离石(5),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边缘平石(1)的上表面设有平石排水槽(3),在所述的边缘隔离石(5)的两侧端面上设有隔离石排水孔(4),所述平石排水槽(3)与隔离石排水孔(4)相互连通,组成水流排放通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边缘隔离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边缘隔离石(5)上还设置有与地下雨水管道连通的雨水排放孔,所述隔离石排水孔(4)的最高点低于该雨水排放孔的下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环保型边缘隔离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石排水槽(3)设置在所述的边缘平石(1)上贴近所述边缘隔离石(5)的边棱处,是在所述边缘平石(1)上表面完整地沿着该贴合边下切而形成的一个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环保型边缘隔离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离石排水孔(4)是分别在所述边缘隔离石(5)的两侧端面上对称挖出的两个凹槽,该凹槽横贯所述边缘隔离石(5)的整个侧面,每个凹槽贴近所述边缘平石(1)的一端为入水口,位于所述边缘隔离石(5)最外侧的另一端为出水口,其入水口下沿与所述边缘平石(1)的平石排水槽(3)的下沿对齐,其出水口比入水口的高度略低,形成一定的水平落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保型边缘隔离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石排水槽(3)是在所述的边缘平石(1)上与所述边缘隔离石(5)贴近的的贴合边处下切的半弧形凹槽,其半径R=4厘米,在该凹槽中部适宜位置上还开设有排水切口(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环保型边缘隔离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离石排水孔(4)的凹槽是截面呈半圆孔形的直槽,半径R=2厘米,其出水口与入水口的高度水平落差为10厘米。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01275540U CN2517769Y (zh) | 2001-11-30 | 2001-11-30 | 环保型边缘隔离石 |
AU2002365456A AU2002365456A1 (en) | 2001-11-30 | 2002-11-29 | A method of drainage irrigating and the establishment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
US10/471,198 US20050042030A1 (en) | 2001-11-30 | 2002-11-29 | Drainage and irrigation approach and structure as well as its implementation |
PCT/CN2002/000855 WO2003046293A1 (fr) | 2001-11-30 | 2002-11-29 | Procede d'irrigation avec drainage et installation et application de ce proced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01275540U CN2517769Y (zh) | 2001-11-30 | 2001-11-30 | 环保型边缘隔离石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517769Y true CN2517769Y (zh) | 2002-10-23 |
Family
ID=47356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01275540U Expired - Lifetime CN2517769Y (zh) | 2001-11-30 | 2001-11-30 | 环保型边缘隔离石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050042030A1 (zh) |
CN (1) | CN2517769Y (zh) |
AU (1) | AU2002365456A1 (zh) |
WO (1) | WO2003046293A1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74718A (zh) * | 2009-09-03 | 2012-07-11 | 维伦纳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促进水利用的方案和方法 |
CN104005316A (zh) * | 2014-06-13 | 2014-08-27 | 北京建筑大学 | 一种具有排水及截污功能的路缘石 |
CN105239485A (zh) * | 2015-10-09 | 2016-01-13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排水路缘石以及具有排水结构的沥青道路 |
CN106930394A (zh) * | 2016-12-08 | 2017-07-07 | 东莞市联洲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 一种设置具有清泥装置的雨水收集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162563B2 (en) * | 2006-07-19 | 2012-04-24 | Oceansafe Llc | Aquifer replenishment system with filter |
US7351004B2 (en) * | 2006-07-19 | 2008-04-01 | Shaw & Sons, Inc. | Aquifer replenishment system |
US7993076B2 (en) * | 2008-10-08 | 2011-08-09 | Hopf Ken L | Bluff penetrating outfall drainage system |
US8240946B2 (en) * | 2009-10-27 | 2012-08-14 | Sheldon Applefield | Water drainage system |
US20110231236A1 (en) * | 2010-03-19 | 2011-09-22 | Felipe Gonzalez | Coupon System and Method |
US9267243B2 (en) * | 2011-06-20 | 2016-02-23 | John E. Kreikemeier | Surface and sub-surface drain system |
US9127448B2 (en) * | 2012-12-03 | 2015-09-08 | Kyle E Thomas | Retrofit catch basin for use in storm water management practice |
CN104179242B (zh) * | 2014-08-21 | 2016-03-02 | 北京泰宁科创雨水利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复合型雨水沟和雨水综合利用系统 |
CN109137940B (zh) * | 2018-09-07 | 2019-10-29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一种适用于松散堆填边坡的立体排水系统 |
USD921833S1 (en) | 2020-03-17 | 2021-06-08 | William E. Probst | Irrigation device |
CN111335248A (zh) * | 2020-04-17 | 2020-06-26 |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省水利电力技工学校) | 一种生态海堤临水侧堤坡排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CN112243732B (zh) * | 2020-10-20 | 2022-07-26 | 福建中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一种公路边坡保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
CN114768382A (zh) * | 2022-04-21 | 2022-07-22 | 眉山市城投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 预拌混凝土拌合站厂区废水资源化利用系统及操作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3632620C2 (zh) * | 1986-09-25 | 1988-11-17 | Deutag-Mischwerke Gmbh, 5000 Koeln, De | |
CN1116261A (zh) * | 1995-07-06 | 1996-02-07 | 黄宝龙 | 农业灌溉的贮存水方法 |
CN1069017C (zh) * | 1997-12-31 | 2001-08-01 | 宋炳林 | 旱作农业综合节灌系统 |
CN2433817Y (zh) * | 2000-08-29 | 2001-06-13 | 陈飞 | 雨水喷灌装置 |
-
2001
- 2001-11-30 CN CN01275540U patent/CN2517769Y/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2
- 2002-11-29 AU AU2002365456A patent/AU2002365456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2-11-29 WO PCT/CN2002/000855 patent/WO2003046293A1/zh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2-11-29 US US10/471,198 patent/US20050042030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74718A (zh) * | 2009-09-03 | 2012-07-11 | 维伦纳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促进水利用的方案和方法 |
CN102574718B (zh) * | 2009-09-03 | 2016-01-13 | 维伦纳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促进水利用的方案和方法 |
CN104005316A (zh) * | 2014-06-13 | 2014-08-27 | 北京建筑大学 | 一种具有排水及截污功能的路缘石 |
CN104005316B (zh) * | 2014-06-13 | 2016-01-13 | 北京建筑大学 | 一种具有排水及截污功能的路缘石 |
CN105239485A (zh) * | 2015-10-09 | 2016-01-13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排水路缘石以及具有排水结构的沥青道路 |
CN106930394A (zh) * | 2016-12-08 | 2017-07-07 | 东莞市联洲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 一种设置具有清泥装置的雨水收集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03046293A1 (fr) | 2003-06-05 |
US20050042030A1 (en) | 2005-02-24 |
AU2002365456A1 (en) | 2003-06-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517769Y (zh) | 环保型边缘隔离石 | |
CN110249844B (zh) | 一种具有蓄排水装置的行道树树池 | |
CN103548601B (zh) | 树池、采用该树池对径流雨水进行渗滤处理的方法 | |
CN103643612B (zh) | 浅草沟及浅草沟的制造方法 | |
CN106639180A (zh) | 一种用于屋顶花园的雨水集蓄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 |
CN2767522Y (zh) | 雨水分级排放装置 | |
CN110042724A (zh) | 湿陷性黄土地区道路海绵设施雨水收集利用和排放系统 | |
CN207567889U (zh) | 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 |
CN204875417U (zh) | 生态路工程系统 | |
CN203782519U (zh) | 浅草沟 | |
CN105926709B (zh) | 多功能蓄排雨水花园系统 | |
CN106320494B (zh) | 基于既有城市道路与排水条件的海绵工程系统的施工方法 | |
CN106245487B (zh) | 结合路面维修的城市道路海绵工程系统的施工方法 | |
CN112031114A (zh) | 渗滞型调蓄海绵停车场及雨水调蓄方法 | |
CN206916893U (zh) | 一种循环渗透蓄水海绵一体化系统 | |
CN213571388U (zh) | 一种园林景观设计用人行道路结构 | |
CN216379875U (zh) | 园林绿化用蓄水排水系统 | |
CN214271526U (zh) | 一种基于lid设施的道路 | |
CN108147618A (zh) | 一种无动力滨河水生态保持净化处理系统 | |
CN210886810U (zh) | 一种山丘区集雨蓄水道路系统 | |
CN107090891A (zh) | 一种循环渗透蓄水海绵一体化系统 | |
CN209891286U (zh) | 海绵城市高架桥雨水收集净化调蓄生态利用系统 | |
CN2627082Y (zh) | 雨水排放结构 | |
CN206607657U (zh) | 道路径流弃流系统及道路径流渗滤系统 | |
CN205000453U (zh) | 雨水资源化管理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Expiration termination date: 20111130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21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