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67889U - 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67889U
CN207567889U CN201721681448.XU CN201721681448U CN207567889U CN 207567889 U CN207567889 U CN 207567889U CN 201721681448 U CN201721681448 U CN 201721681448U CN 207567889 U CN207567889 U CN 2075678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nwater
water
cistern
collection system
residential quart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68144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庆学
王英坡
贺军
冯永光
纪星全
王维
马德威
赵肖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ranch of China Coal Geological Engineering Co.,Ltd.
Beijing Co Of China Coal Geology Group Co ltd
China Coal Ge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ranch China Corp Of Coal Geology Engineer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ranch China Corp Of Coal Geology Engineering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ranch China Corp Of Coal Geology Engineering
Priority to CN20172168144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678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678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678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30Flood prevention; Flood or storm water management, e.g. using flood barrier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Biological Wastes In General (AREA)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其包括:渗水沟、绿化地、雨水管、沉沙池、蓄水池、净水器、回灌井和人工湿地。本实用新型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不仅能够将小区内的雨水100%在小区内处理利用,提高节水性能,改善环境效益,而且能够分担城市雨洪排放的压力,成为一个微型的雨洪调节单元,在一些已建成的老旧城市,在不能增加雨洪排蓄能力的现状下,使城市的雨洪排放系统的压力得到缓解,同时还可以节约水资源、有效补给地下水,提高城市日益下降的地下水位。

Description

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实现住宅小区雨水100%收集利用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住宅小区的雨水收集利用在我国现阶段虽然有一些利用案例,但利用的数量和比例都非常小,综合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一方面是经济原因,建设雨水的利用配套设施与利用自来水相比,对小区物业管理部门来说,不经济;
另一方面是引导原因,国家从法律制度方面没有引导,相关的法律制度还是空白。
在国外,雨水的收集利用已比较成熟和完善,如德国已对雨水的收集立法,对小区建筑物征收雨水排放费用。
但是在我国,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却是一项新型的系统工程,从法律制度和技术规范方面都不健全、不成熟,法律制度还是空白,没有强制的法律措施。此外,技术规范也不健全,现有的雨水利用指标技术规范还是参考城市污水和景观用水制定的。
雨水处理后CODcr和SS指标
注:摘自《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06。
目前,国内对雨水的利用方法是:渗、滞、蓄、净、用、排。
渗:利用小区绿地的渗透性和硬化路面铺设的渗水砖石将雨水直接渗入地下。
滞:利用地低凹地将渗不掉的雨水留住,漫漫渗入地下。
蓄:将雨水收集、汇流至集水池和人工湿地。
净:将雨水净化利用。
用:利用雨水。
排:将雨水排入城市雨水系统和自然河道等。
现有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如图1所示。该方案还是将一部分雨水弃流到了城市污水排放系统,没有对雨水收集利用做到100%的在小区内处理利用。此外,在该方案中,雨水收集池建在地面下,当要对雨水进行利用和过滤的时候,都需要通过一级泵完成。
同时,传统的雨水利用方法是将雨水处理后进行绿化、冲侧和卫生用水、洗车用水等。但是,实际过程中,由于这些用水需要建设独立的设施,尤其是冲侧和卫生用水,由于雨水的不确定性,无保障和单独的给水系统,和城市供水系统相比较,利用起来很不不经济,一般情况下,很少有如此利用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住宅小区雨水100%收集利用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渗水沟、绿化地、雨水管、沉沙池、蓄水池、净水器、回灌井和人工湿地,其中,
前述渗水沟设置在小区沥青路面道路的两侧,路面雨水直接排入渗水沟内;
前述绿化地设置在小区空地处,上层为种植土层,中间层为沙层,底层为填埋物,中间层埋设有渗灌管;
前述雨水管与沉沙池连通、沉沙池与蓄水池连通,沉沙池和蓄水池都设在地上,雨水管将屋面雨水引入沉沙池,沉淀后的雨水经由回流管道流进蓄水池(与蓄水池连通的渗灌管设置在沙层中);
前述净水器设置在蓄水池的出水口处,经净水器净化的雨水流入渗灌管,多余水量流入回灌井,该回灌井设在小区的空地部位;
前述人工湿地设置在小区内的低洼地,与渗水沟、绿化地、蓄水池连通,渗水沟、绿化地中多余水量流入人工湿地,人工湿地多余水量泵入蓄水池。
前述的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前述渗水沟的底部为沙体,沟内种植有土壤净化植被。
前述的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前述绿化地整体外周设置有垄或挡水堤。
前述的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前述绿化地的高地土包呈梯田状,不平的地面呈垄畦状的田块。
前述的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前述雨水管在雨水入口处设置有5mm、3mm、1mm三级坚向滤水篦子。
前述的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前述沉沙池的底部设置有清淤口。
前述的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前述蓄水池为一个留有检修口的箱体结构,底面为相应水力波度的坡面,底部设置有一高一低两根出水管,高一点的出水管通向净水器,低一点的出水管为清理蓄水池的排放残存泥砂的排水管。
前述的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前述蓄水池的检修口处设置有一个内设沉沙池,回流管道中的水经由内设沉沙池进入蓄水池。
前述的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前述回灌井用预制混凝土管或砖支护,加盖。
前述的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前述人工湿地内种植有净化土壤的树木和植被,土层为净化渗透性好的沙土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不仅能够将小区内的雨水100%在小区内处理利用,提高节水性能,改善环境效益,而且能够分担城市雨洪排放的压力,成为一个微型的雨洪调节单元,在一些已建成的老旧城市,在不能增加雨洪排蓄能力的现状下,使城市的雨洪排放系统的压力得到缓解,同时还可以节约水资源、有效补给地下水,提高城市日益下降的地下水位。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雨水收集利用流程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渗水沟、2-绿化地、3-雨水管、4-沉沙池、5-蓄水池、6-净水器、7-回灌井、8-人工湿地、9-回流管道、11-沙体、12-土壤净化植被、21-种植土层、22-沙层、23-填埋物、31-滤水篦子、41-清淤口、51-坡面、52-内设沉沙池。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参照图2,本实用新型的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包括:渗水沟1、绿化地2、雨水管3、沉沙池4、蓄水池5、净水器6、回灌井7和人工湿地8。
1、渗水沟
渗水沟1设置在小区沥青路面道路的两侧,路面雨水直接排入渗水沟1内,通过自然渗透,路面雨水渗入地下,补给地下水。
渗水沟1的底部为沙体11,集过滤净化和入渗储存于一体。
渗水沟1的沟内种植有土壤净化植被12,使路面雨水在渗水沟1中自然的净化入渗到地下。
2、绿化地
绿化地2的结构分为三层:上层为种植土层21,中间层为沙层22,底层为填埋物23。其中,中间的沙层22在雨量大时可储水,并且沙层22中设置有渗灌管,该渗灌管与蓄水池5连通,用以渗灌。
绿化地2与人工湿地8通过管道连接,遇特殊降雨量时,余水通过管道排入小区内的人工湿地8。
绿化地2整体外周用垄或挡水堤围合,使地面的雨水在地内自然渗透。连通绿化地2与人工湿地8的管道可以设置在垄或堤上。
同时,将绿化地2的高地土包设计呈梯田状,不平的地面设计呈垄畦状的田块,这样可将雨水留住。
3、雨水管
雨水管3的进水口处设置有一个三级(5mm、3mm、1mm)坚向滤水篦子31,滤水篦子31可将漂浮物基本全部过滤干净。
4、沉沙池
沉沙池4设在地上,雨水管3与沉沙池4连通,雨水经过雨水管3进水口处的滤水篦子31的初级过滤后,通过雨水管3流入沉沙池4。
沉沙池4的底部设置有清淤口41,顶部设置有出水口。
5、蓄水池
蓄水池5设在地上,可以建设在小区内规划的边角部位或规划球场、空调机房等部位,与这些建筑物配合建设使用,可在蓄水池5上方建设球场和空调机房、景观台等,具体方案根据小区内的实际情况而定。
蓄水池5通过回流管道9与沉沙池4连通,经过沉沙池4沉淀后的雨水,通过回流管道9,由沉沙池4的上部流入蓄水池5内。
蓄水池5为一个留有检修口的箱体结构,底面为相应水力波度的坡面51,底部设置有一高一低两根出水管,高一点的出水管通向净水器6,使水流自然流入设在坡底的净水器6,低一点的出水管为清理蓄水池5的排放残存泥砂的排水管,该排水管与渗水沟1连通。
蓄水池5的检修口处设置有一个内设沉沙池52,回流管道9中的水经由内设沉沙池52进入蓄水池5,内设沉沙池52的底部设有检修泄水口,检修时,放掉内设沉沙池52内的水,可清理内设沉沙池52。
6、净水器
净水器6设置在蓄水池5的出水口处,与蓄水池5高一点的出水管连通,雨水经过净水器6净化过滤后,流入埋设在绿化地2下(沙层22)的渗灌管,多余水量流入回灌井7,弃流则流入渗水沟1。
7、回灌井
回灌井7的作用是储水、回灌补给地下水。
回灌井7设在小区的空地部位,可用预制混凝土管或砖等支护,加盖(可在内打水文回灌井补给地下水)。
回灌井7在雨量过大时启用,蓄水池5中经过净化过滤的多余水量,流入该回灌井7中。
8、人工湿地
人工湿地8的作用是存储多余雨水并淀清后抽回蓄水池5。
人工湿地8设置在小区内的低洼地,湿地内种植净化土壤的树木和植被,土层设计为净化渗透性好的沙土层。
人工湿地8与渗水沟1、绿化地2、蓄水池5通过管道连接。遇特殊降雨量时,渗水沟1内的余水可以排入小区内的人工湿地8。绿化地2的多余水量罐回人工湿地8。人工湿地8多余水量则泵入蓄水池5。
参照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的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雨水收集利用流如下:
(1)屋面雨水经由雨水管3流进沉沙池4,沉淀后的雨水经由回流管道9流入蓄水池5,蓄水池5中经过净化的水(清水)流入埋设在绿化地2下(沙层22)的渗灌管,多余水量流入回灌井7,未经净化的水(弃流)则流入渗水沟1,渗水沟1内的余水排入小区内的人工湿地8;
(2)路面雨水直接排入渗水沟1内,通过自然渗透,路面雨水渗入地下,补给地下水,渗水沟1内的余水排入小区内的人工湿地8;
(3)绿化地2的多余水量罐回人工湿地8。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具有如下特点/优势:
1、有效的因地制宜,将弃流引入小区内设的景观渠道,通过渠道内设的沙土过滤和植被尽化(种植可改良被雨水污染的土壤的植被)将弃流过滤后渗入地下,补给地下水,这样既解决了弃流给市政排水系统的压力,又达到了雨水处理的目的和补给了地下水,使小区的雨水100%的在小区内消化。
2、将沉沙池和蓄水池都改在地面以上,巧妙合理的和小区内的球场或运动场等结合,在沉沙池和蓄水池上方可以建设球场如篮球场等、空调机房—便于空调冷却用水等,再在沉沙池和蓄水池四周配以景观设计,如在四周种植如爬墙虎之类的滕类景观植物,和小区完美融合。将屋面雨水通自然管道径流到沉沙池,小区内别处的余水汇集到人工湿地后通过水泵抽入蓄水池,之后利用水的自然流向,过滤后经过各级分水管道形成小区内的自然渗灌,省去了水泵提水浇灌的过程。
3、做到了100%收集小区内的雨水,做到了雨水不出小区,使小区的蓄水池成为一个城市雨洪调节的微型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渗水沟、绿化地、雨水管、沉沙池、蓄水池、净水器、回灌井和人工湿地,其中,
所述渗水沟设置在小区沥青路面道路的两侧,路面雨水直接排入渗水沟内;
所述绿化地设置在小区空地处,上层为种植土层,中间层为沙层,底层为填埋物,中间层埋设有渗灌管;
所述雨水管与沉沙池连通、沉沙池与蓄水池连通,沉沙池和蓄水池都设在地上,雨水管将屋面雨水引入沉沙池,沉淀后的雨水经由回流管道流进蓄水池;
所述净水器设置在蓄水池的出水口处,经净水器净化的雨水流入渗灌管,多余水量流入回灌井,该回灌井设在小区的空地部位;
所述人工湿地设置在小区内的低洼地,与渗水沟、绿化地、蓄水池连通,渗水沟、绿化地中多余水量流入人工湿地,人工湿地多余水量泵入蓄水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沟的底部为沙体,沟内种植有土壤净化植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绿化地整体外周设置有垄或挡水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绿化地的高地土包呈梯田状,不平的地面呈垄畦状的田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管在雨水入口处设置有5mm、3mm、1mm三级坚向滤水篦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沙池的底部设置有清淤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为一个留有检修口的箱体结构,底面为相应水力波度的坡面,底部设置有一高一低两根出水管,高一点的出水管通向净水器,低一点的出水管为清理蓄水池的排放残存泥砂的排水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的检修口处设置有一个内设沉沙池,回流管道中的水经由内设沉沙池进入蓄水池。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灌井用预制混凝土管或砖支护,加盖。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湿地内种植有净化土壤的树木和植被,土层为净化渗透性好的沙土层。
CN201721681448.XU 2017-12-06 2017-12-06 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Active CN2075678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81448.XU CN207567889U (zh) 2017-12-06 2017-12-06 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81448.XU CN207567889U (zh) 2017-12-06 2017-12-06 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67889U true CN207567889U (zh) 2018-07-03

Family

ID=626902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681448.XU Active CN207567889U (zh) 2017-12-06 2017-12-06 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67889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36017A (zh) * 2019-03-21 2019-06-04 南昌工程学院 一种居民小区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
CN110067282A (zh) * 2019-04-30 2019-07-30 广东天濠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城市绿地广场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
CN110485530A (zh) * 2019-07-25 2019-11-22 天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市政雨水收集建筑结构
CN110862174A (zh) * 2019-11-13 2020-03-06 台州学院 一种挂壁式屋面雨水收集净化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N111255010A (zh) * 2020-02-25 2020-06-09 南开大学 一种基于复合型lid设施的城市雨水径流地下水回补系统
CN114134958A (zh) * 2021-12-22 2022-03-04 青岛太奇环境艺术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可自动补水的雨水收集储存与再利用设施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36017A (zh) * 2019-03-21 2019-06-04 南昌工程学院 一种居民小区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
CN110067282A (zh) * 2019-04-30 2019-07-30 广东天濠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城市绿地广场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
CN110485530A (zh) * 2019-07-25 2019-11-22 天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市政雨水收集建筑结构
CN110862174A (zh) * 2019-11-13 2020-03-06 台州学院 一种挂壁式屋面雨水收集净化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N111255010A (zh) * 2020-02-25 2020-06-09 南开大学 一种基于复合型lid设施的城市雨水径流地下水回补系统
CN114134958A (zh) * 2021-12-22 2022-03-04 青岛太奇环境艺术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可自动补水的雨水收集储存与再利用设施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567889U (zh) 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CN106284588B (zh) 一种可用于海绵城市的雨水处理与储存系统
CN105735455B (zh) 一种入河污染复合生态截流系统
CN103132485B (zh) 外源水体截留净化型城市河道多元生态护岸物理结构系统
CN204959952U (zh) 下凹式绿地雨水调蓄调度池及分散式雨水调蓄调度池系统
CN201512826U (zh) 砂滤墙式分体雨水处理系统
CN105089142A (zh) 下凹式绿地雨水调蓄调度池及分散式雨水调蓄调度池系统
CN103371069B (zh) 一种串接式路面径流收集与净化利用的生态种植槽
CN103015517B (zh) 智能控制型抗冲击城市下凹式雨水公园
CN211285921U (zh) 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用雨水调蓄系统
CN112695586A (zh) 一种海绵城市水循环系统
CN102603072A (zh) 复合型介质的雨水资源化利用系统及其雨水生态净化方法
CN108625453A (zh) 高层建筑海绵城市综合体系统
CN102926362A (zh) 一种农田排水的控污减排方法
CN207553247U (zh) 下凹绿地雨水利用与收集系统
CN109958099A (zh) 一种城市河道雨洪资源调控系统
CN109914712A (zh) 居住区互动雨水净化蓄留利用系统
CN210559648U (zh) 梯级多段潜流人工湿地处理池
CN206916893U (zh) 一种循环渗透蓄水海绵一体化系统
CN207958057U (zh) 雨水处理系统
CN207243686U (zh) 一种高架桥雨水处理系统
CN207277483U (zh) 一种集雨水收集、调蓄、净化于一体的湿地系统
CN202625932U (zh) 复合型介质的雨水生态净化利用系统
CN202248209U (zh) 一种村镇雨水利用系统
CN108086438A (zh) 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新型绿地结构的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Room 1207, Floor 12, Building 3, No. 59 Yuquan Road, Shijingsh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COMPANY OF CHINA COAL GEOLOG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207, Floor 12, Building 3, No. 59 Yuquan Road, Shijingsh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branch of China Coal Geological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after: Room 1207, Floor 12, Building 3, No. 59 Yuquan Road, Shijingsh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branch of China Coal Geological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207, Floor 12, Building 3, No. 59 Yuquan Road, Shijingsh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Branch of China Coal Geological Engineering Cor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828

Address after: 100040 No. 59, Yuquan Road, Shijingsh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CHINA COAL GEOLOG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207, Floor 12, Building 3, No. 59 Yuquan Road, Shijingsh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COMPANY OF CHINA COAL GEOLOGY GROUP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