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507156Y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507156Y
CN2507156Y CN01263614U CN01263614U CN2507156Y CN 2507156 Y CN2507156 Y CN 2507156Y CN 01263614 U CN01263614 U CN 01263614U CN 01263614 U CN01263614 U CN 01263614U CN 2507156 Y CN2507156 Y CN 2507156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ing base
electric connector
metal shell
pin
connect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012636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东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lex LLC
Original Assignee
Molex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lex LLC filed Critical Molex LLC
Priority to CN012636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507156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507156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507156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一绝缘基座、数根穿置定位于绝缘基座上的导电端子、一包覆绝缘基座的金属壳体及一定位于绝缘基座的连结件。通过包含有接脚的连结件与壳体互为独立的构件,使得呈片状的连接件可单独冲制而不受壳体影响,进而保持各接脚位于同一平面上,以提高电连接器与电路板组装的品质,而由于金属壳体不需随接脚经过红外线炉的加热过程,可完全避免变质、变色的情形发生,使得产品的美观可得到确保,进而增加产品的竞争性。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指一种制造过程易于控制且可兼顾制造质量及美观性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是一种已知的电连接器1,其包括一绝缘本体12、数个置于绝缘本体12上的导电端子13及一包覆于绝缘本体12外的金属壳体11。而绝缘本体12具有一用以接触并定位于一电路板表面的底面121、一相对于底面121的顶面122、一位于底面121侧边朝外延伸的插接部123及一相对于插接部123的接合面124,并使绝缘本体12上设有数个并列且由插接部123延伸至接合面124的端子槽道120,使各导电端子13可分别定位相对应的端子槽道120内,而使其一端可凸露在绝缘本体12的接合面122外,此外,金属壳体11是金属材料所冲制弯折而成,其形成有一容置绝缘本体12的容置空间111,可将绝缘本体12的顶面122完全包覆于内,并使底面121外露,而金属壳体11在绝缘本体12的插接部121上则形成一供相匹配电连接器插接的插接口110,另外,壳体11两侧大致在绝缘本体12的底面121所在平面位置处,以垂直于插接部121与接合面122连线的方向各朝外延伸出两接脚112,借助于各接脚112可利用表面黏著的方式焊固于电路板相对表面上而将整体电连接器1加以固定,同时,导电端子13凸露于绝缘本体12的接合面124的部分亦可电连接于电路板的相对接点上。
而上述电连接器1在实际使用上具有以下缺点:
一、电连接器1固定至电路板表面上时不容易控制其平整性,易造成电连接器1的固定性不足,美观性亦受影响:由于电连接器1乃是利用上述四个接脚112焊固于电路板上,但因接脚112是与金属壳体11一体冲压再弯折成形,因此要将各接脚112控制在同一平面上相当不容易,如冲模的精度、坯料的定位等等制造过程上任一环节的误差均可能造成金属壳体11成品的接脚112无法配合绝缘本体12的底面121位于同一平面上,一旦接脚112未能位于同一平面,将使得电连接器1与电路板有高低差,使电连接器1未能平整地与电路板连接固定而造成歪斜,不但美观性受到影响,连带造成消费者对于制造品质上不良的观感而影响产品的市场竞争性,另外,若刻意将电连接器1调整至与电路板相当平整地连接时,则可能造成某些接脚112并未与电路板稳固连接而使电连接器1的固定性不足,而构成品质上的问题,同时亦会使制造过程更为繁琐。
二、电连接器1过红外线炉的制造过程不易控制,易使金属壳体变色而影响美观:因电连接器1是利用接脚112镀上锡铅合金,再将电连接器1置于电路板上,以锡铅熔液将四个接脚112分别焊固于电路板上,而为了使接脚易于沾黏锡铅熔液,一般接脚112均使用与锡铅熔液亲和性较佳的磷青铜材料来加以制作,而因接脚112是与壳体11是一体制作,自然金属壳体11亦必须使用磷青铜的材质制作,但由于制造过程当中必须使接脚112经过一红外线(IR)炉的加热烘烤过程,使得金属壳体11亦必须一同通过红外线炉,而磷青铜的材料极易因照射红外线而产生化学变化形成表面变色现象,使得金属壳体11原有的表面光泽不复存在,严重影响外观,一旦金属壳体11的表面有变色不均的现象产生,消费者通常不会购买,使得产品成为不良品而造成成本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种可增进制造上的效益及品质的电连接器。
于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包括一连结件、一以内模法与该连结件一体成形的绝缘基座、数个置于绝缘基座内的导电端子及一包覆该绝缘基座的金属壳体。
该连结件,具有一基部及至少一对连接于该基部的接脚;
该绝缘基座,具有一供该相匹配电连接器电接触的插接部及一与该电路板接近的接合面,该插接部与该接合面间设有数个贯穿该绝缘基座的端子槽道,而该连结件的各该接脚则突伸于该绝缘基座之外,使该等接脚得以固定在该电路板上。
该导电端子具有一接触端及一相对于该接触端的接合端,使各导电端子定位于该绝缘基座的相对端子槽道内,而各导电端子的接触端是显露于接近该绝缘壳体的插接部处以供该相匹配电连接器电接触,且接合端则是显露于该绝缘壳体的接合面外以电连接于电路板上。及
该金属壳体具有一顶壁及两分别由该顶壁相反两侧缘同向延伸的侧壁,使该顶壁及两侧壁配合界定出一容纳该绝缘基座的容置空间以包覆该绝缘基座。
通过连结件与壳体分离的设计,可使得连结件可直接冲压成形以维持各接脚良好的平面性,而金属壳体亦可不需随连结件经过红外线炉的加热而有表面变色的现象,大幅提高制造过程控制上的容易性并同时兼顾产品的美观性。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及优点,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所作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明白,在图式中:
图1是已知电连接器的构造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该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说明该连结件的接脚为一板锁件的型态。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包括:一绝缘基座22、数根导电端子23、一金属壳体21及一连结件24。
该绝缘基座22具有一底面221、一相对于底面221的顶面222、一位于底面221及顶面222间向侧面方向延伸的插接部223及相反于插接部223方向的接合面224,另外,沿插接部223与接合面224之间设有数个贯穿绝缘基座的端子槽道220。其中,底面221上可设有两突出的定位凸块2211,使得底面221接触一电路板(图上未示)的表面时,定位凸块2211可插入电路板上预先设置的孔洞中(图上未示)定位,而插接部223则可供一相匹配电连接器接合。
数根导电端子23可分别置于绝缘基座22的相对端子槽道220中,且每一导电端子23具有的一接触端231及一接合端232,接触端231是位于绝缘基座22的插接部223上而可供相匹配电连接器电接触,而接合端232则突伸出绝缘基座22的接合面224外以电连接至电路板上相对的接点。
该金属壳体21是由板状金属材料冲制弯折而成,具有一顶壁221、两个自顶壁211的相反两侧缘处向同一方向延伸的侧壁212及由侧壁212延伸而位于顶壁211的相对侧的挡壁213,而挡壁213的面积小于顶壁211的面积,并使挡壁213与顶壁211及侧壁212共同形成一容纳绝缘基座22的容置空间214及一插入口210,使金属壳体21具有屏蔽绝缘基座2以防止电磁干扰的作用。另如图3,绝缘基座22的顶面221可完全为金属壳体21所包覆,而金属壳体21的侧壁212边缘恰可延伸至绝缘基座22的底面221侧缘处并与的齐平,使得绝缘基座22的底面221可显露于外,另外,金属壳体21所形成的插入口210则可将绝缘基座22的插接部223围绕于内,以供相匹配电连接器插入后与插接部223接合。
该连结件24具有一呈一字型的基部241及连接基部241的端缘而分别向外沿伸突出的两对接脚242,通过基部241可定位于绝缘基座22当中,使得各接脚242得以垂直于绝缘基座22的插接部223至接合面224的连线方向朝外突出而显露于外。本例中,连结件24是在绝缘基座22模制成形前事行置入模穴内而以内模法(InsertMold)埋入件的方式与绝缘基座22一体成型,而由于采用埋入件的方式与绝缘基座22结合,因此基部241的型态并不一定如图所示形成一字形,而可采用其他不同型态。
组合后如图3所示,如已知电连接器一般,连结件24的接脚242大致位于绝缘基座22的底面221所在平面位置而向两侧延伸突出,而绝缘基座22则同样为金属壳体21所包覆。而为增加金属壳体21与绝缘基座22的定位性,本实施例中,绝缘基座22的底面221接近金属壳体21的侧壁212的两侧分别设有两凹槽225,而金属壳体21的侧壁212则相对于凹槽225位置处则设有一可嵌入凹槽225内的嵌块2121,通过凹槽225与嵌块2121的嵌合卡制作用可增进金属壳体21与绝缘基座22的固定性。而与已知电连接器主要差异在于,通过连结件24与壳体21分别形成两构件方式可用以有效改善已知电连接器的缺点。
对于电连接器2与电路板连接的平整性方面而言,由于连结件24的制作不受金属壳体21冲制弯折的影响,且具有接脚242及基部241的连结件24大致呈一片状的构件,对于连结件24冲制过程来说仅需一次冲压动作,故较易使各接脚242维持在同一平面上,而只要绝缘基座22与连结件24固定后,即可达到电连接器2与电路板平整地相互连接的作用。
而对于美观性方面而言,因电连接器2与电路板固定处仅在于接脚242处,故仅需具有接脚242的连结件24的材料使用磷青铜即可,且需要过红外线炉加热的部分亦只需局限于连结件24,使得金属壳体21可选用如不锈钢等表面具有光泽的金属材料制作且亦不需随连结件24经过红外线炉的加热,因此金属壳体21可完全无变色的可能,而即使连结件24产生变色,因接脚242是连接于电路板上,对于壳体21外观则完全没有影响,如此,可使制造过程的控制大幅简化,而免除如已知电连接器一般因变色而遭退货的情况发生,不但增加了产品竞争性,亦因此避免生产成本的浪费。
归纳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2的接脚242乃是成型于一片状的连结件24上,且连结件24与金属壳体21则分别为两个构件,使接脚242在制造上不受金属壳体21的影响而可保持一定的平面性以提高组装的品质,再者,由于金属壳体21不需随接脚242经过红外线炉的加热过程,并可采用更具光泽的金属材料,可完全避免变质、变色的情形发生,使得产品的美观可得到确保,进而增加产品的竞争性。
此外如图4所示,应用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2的构造,连结件24的接脚242亦可形成一般具有弹性变形作用的板锁件型态,用以插入一电路板上相对设置的定位孔内,利用形成板锁件型态的接脚242与电路板上的定位孔所产生的干涉作用而将电连接器2定位于电路板上。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应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可分别与一电路板及一相匹配的电连接器电连接,该电连接器包括:
一连结件,具有一基部及至少一对连接于该基部的接脚;
一绝缘基座,是以内模法将该连结件的基部包覆于内而一体成形,使该绝缘基座具有一供该相匹配电连接器电接触的插接部及一与该电路板接近的接合面,该插接部与该接合面间设有数个贯穿该绝缘基座的端子槽道,而该连结件的各该接脚则突伸于该绝缘基座之外,使该等接脚得以固定在该电路板上;
数根导电端子,分别置于各该端子通道内;及
一金属壳体,可包覆该绝缘基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基座具有一顶面及一底面,该插接部位于该顶面及该底面之间,该金属壳体具有一顶壁及由该顶壁两侧同向延伸的侧壁,该顶壁完全覆盖该绝缘基座的顶面,而该金属壳体的侧壁边缘则恰位于该绝缘基座的底面边缘而使该底面得以显露。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金属壳体的顶壁于相对于该绝缘基座的插接部位置处设有与该侧壁同向延伸并相互接合的挡壁,使该挡壁与该顶壁可共同界定形成一围绕该绝缘基座的插接部的插入口。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基座的底面接近该金属壳体的侧壁的两侧分别设有两凹槽,而该金属壳体的侧壁相对于该凹槽位置处则设有一可嵌入该凹槽内的嵌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连接件的接脚为一板锁件。
CN01263614U 2001-09-10 2001-09-10 电连接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507156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01263614U CN2507156Y (zh) 2001-09-10 2001-09-10 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01263614U CN2507156Y (zh) 2001-09-10 2001-09-10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507156Y true CN2507156Y (zh) 2002-08-21

Family

ID=336711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1263614U Expired - Lifetime CN2507156Y (zh) 2001-09-10 2001-09-10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507156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96145A (zh) * 2016-05-27 2016-08-24 深圳市深台帏翔电子有限公司 连接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96145A (zh) * 2016-05-27 2016-08-24 深圳市深台帏翔电子有限公司 连接器
WO2017201834A1 (zh) * 2016-05-27 2017-11-30 深圳市深台帏翔电子有限公司 连接器
CN105896145B (zh) * 2016-05-27 2018-05-08 深圳市深台帏翔电子有限公司 连接器
US10044120B2 (en) 2016-05-27 2018-08-07 Shenzhen Shentai Weixiang Electronics Co., Ltd. Connector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91428B (zh) 防水连接器密封件和防水连接器
CN105322341B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US4292736A (en) Method for making jack type receptacles
US4269467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receptacle having molded conductors
CN100416933C (zh) 阴电气端子以及包含其的电气接插件
CN101828313B (zh) 端子压接装置、制造端子压接电线的方法和端子压接电线
JPH11185926A (ja) コネクタ、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及びこの製造方法に用いられる型構造
CN101645544A (zh) 端子接头及其形成方法
CN101697386A (zh) 微型hdmi连接器及其制作方法
JP2000012170A (ja) 機器用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488527B2 (en) Terminal with link strip
CN2507156Y (zh) 电连接器
CN2483850Y (zh) 电连接器屏蔽装置
JPH0754721B2 (ja) 電気コネクターのターミナル
GB2367194A (en) Socket for data transmission.
CN1026639C (zh) 电气接插件
CN203071280U (zh) 音频连接器
JPH11251006A (ja) リードフレーム、リードフレームアセンブリ及び関連方法
CN2916772Y (zh) 电子卡及其壳体封装结构
CN201340935Y (zh) 微型插头连接器
CN1866640A (zh) 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JP7074399B2 (ja) 端子圧着方法
JP3797539B2 (ja) コネクタ圧接端子の形成方法
CN2507155Y (zh) 电连接器
CN1173441C (zh) 电连接器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Expiration termination date: 20110910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2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