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477324Y - 防止扳动螺帽时滑脱的扳手 - Google Patents

防止扳动螺帽时滑脱的扳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477324Y
CN2477324Y CN 01219011 CN01219011U CN2477324Y CN 2477324 Y CN2477324 Y CN 2477324Y CN 01219011 CN01219011 CN 01219011 CN 01219011 U CN01219011 U CN 01219011U CN 2477324 Y CN2477324 Y CN 2477324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anner
nut
preventing
utility
slipp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0121901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凌万权
端木献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li Tools Co ltd
Hong Kong Business Asia Danaher Tools Co ltd Taiwan Branch
Original Assignee
Profi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rofi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rofit Co ltd
Priority to CN 0121901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477324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477324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477324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able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一种防止扳动螺帽时滑脱的扳手,包括一扳手,其一端设有一匣端,另一端固设一把手;一棘动件以可转动方式置设于该扳手的匣端内,该棘动件的内周缘是由多数个壁面构成,其特征在于:于该各壁面上皆凹设有一限止部,且至少一限止部是未完全贯穿于壁面而形成一挡缘。在扳动固定件时无论固定件穿出或不穿出棘动件,均可顺畅的扳动固定件,并可达到对固定件的止挡及防滑脱功能。

Description

防止扳动螺帽时滑脱的扳手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扳手,特别是一种防止扳动螺帽时滑脱的扳手。
台湾是一个岛屿,其本身资源并不丰富,其岛内市场过于狭小,因此对外贸易是台湾生存唯一的方法,而产品外销是一个最佳的方式,科技产品的生产销售是当今热门的产业,且是竞争激烈的行业,其风险太高,因此,传统产业仍是最稳定的结构体质,由于传统产业已有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发展,因此目前发展的空间已经相当的有限,产业的生存面临挑战,唯有不断开发创新方能生存,因此,不断以各种形态与各种器具结合,产生新的形态以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并有效降低成本,在发展空间有限的领域内,如何维持竞争力,是现今产业界极待突破的要件。
其中手工具占有大量的外销市场,其不论在品质、制造成本及生产速度等因素皆为在外销市场能占有优势,因此,能抢占外销的市场,手工具制造的方式及过程直接与成本及生产速度息息相关,亦为现今手工具最重要的竞争力。
习式的扳手如图1所示,扳手内壁的齿面为一刀加工到底完全贯穿,所以穿套螺帽时,如图2、图3及图4所示,螺帽会脱出扳手的内壁齿面,无法与螺帽或螺丝头保持固定,这样易造成螺帽或螺丝头的边缘磨损,在锁紧或拆卸时,容易因滑出而增加工作的不便利性,甚至造成对人体的伤害,而且使螺帽或螺丝头因磨损过度而无法使用,因此,即有人针对螺帽防脱落的设计结构加以改良,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418745号“扳手扳动螺帽防脱落结构”的习知专利案,该习知专利案于一匣端具有内周围表面,该内周围表面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一端的表面是沿着内周围表面形成相连通,而第二端的表面则一体固设有一防脱装置,不与内周围表面相连通,其中防脱装置为一体成型于匣端上,能达到防止螺帽脱落的要求,此一结构设计虽可改善上述习式扳手的缺点,但其只可将固定件限固于匣端内,若固定件需透出于匣端外扳动时,则无法使用,此一习式扳手的单一功能性设计,实有加以研发改良的必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防止扳动螺帽时滑脱的扳手,其具有固定件可穿出或不穿出于棘动件的双重选择性,且可顺畅的扳动固定件,并且在扳动固定件时对固定件具有止挡及防滑脱功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止扳动螺帽时滑脱的扳手,包括一扳手,其一端设有一匣端,另一端固设一把手;一棘动件以可转动方式置设于该扳手的匣端内,该棘动件的内周缘是由多数个壁面构成,其特征在于:于该各壁面上皆凹设有一限止部,且至少一限止部是未完全贯穿于壁面而形成一挡缘。
所述的防止扳动螺帽时滑脱的扳手,其特征在于:该棘动件的内周缘壁面设为对应固定件的形状。
该内周缘壁面可为矩形或多角形或三角形。
该扳手头部内可装设有棘轮换向装置。
所述的防止扳动螺帽时滑脱的扳手,其特征在于:该棘动件也可以是一体固设于该扳手的匣端内。
所述的防止扳动螺帽时滑脱的扳手,其特征在于:该扳手的每一内周缘壁面上皆凹设有一限止部,且至少一限止部是未完全贯穿于壁面而形成一挡缘。
依据上述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的防止扳动螺帽时滑脱的扳手确实较传统结构更具增进的功效,兹将其优点论述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防止扳动螺帽时滑脱的扳手,其于棘动件的壁面上设有限止部及挡缘,该限止部是由第二端的一侧向外形成连通的状态,且使棘动件的第二端形成十二个等角的凹陷,且当固定件位于两种不同的位置时恰可分别置入于其中六个凹陷,使其具有固定件可穿出或不穿出于棘动件的双重选择,本实用新型此一多功能性的设计,实为一极具产业利用性及进步性的设计。
(2)本实用新型的防止扳动螺帽时滑脱的扳手,当固定件欲穿出于棘动件外时,可将固定件置入于棘动件内的第一位置,该固定件是对入壁面间,由于固定件并未受到卡制而可轻易的穿出于棘动件,且扳手藉由壁面的抵顶而可扳动螺帽。
(3)本实用新型的防止扳动螺帽时滑脱的扳手,当欲将固定件限制于棘动件内时,可将固定件置入于棘动件内的第二位置,该固定件是对入壁面的限止部内,且由于螺帽受到限止部内挡缘的卡制而无法穿出于棘动件,可达到对固定件的止挡及防脱功能,而扳手可藉由限止部的抵顶而扳动螺帽。
为使能进一步的了解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述如后:
图式简要说明:
图1:为习知扳手匣端的立体图;
图2:为图1套接螺帽的立体图;
图3:为图2的上视图;
图4:为图3的4-4方向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8A: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俯视图;
图8B: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剖视图;
图9A: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使用状态俯视图;
图9B: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使用状态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图;
图11A: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图;
图11B: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图;
图12A: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图;
图12B: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例图;
图13A: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七实施例图;
图13B: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八实施例图;
图14A: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九实施例图;
图14B: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十实施例图。
请参阅图5至图14B所示,图中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选用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此仅供说明之用。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提供一种防止扳动螺帽时滑脱的扳手,请参阅图5、6、7所示,其包括有:
一扳手10,其一端设有一内空的匣端11,该匣端11内设有一可用来转动固定件(螺栓、螺帽)的棘动件12,该棘动件12的内周缘是由六个壁面13构成而形成一六角形,其中棘动件12是具有第一端14上端面及第二端15下端面,而于每一壁面13上皆凹设有一限止部16,该限止部16是未完全贯穿于壁面13而于接近第一端14处形成一挡缘161,而该限止部16是由第二端15的一侧向外形成连通的状态,所以固定件即能由此进出,且使棘动件12的第二端15形成十二个等角的凹陷,且六角形的固定件于两种不同位置时恰可分别置入于其中六个凹陷,并于扳手10上设有一控制钮17以拨动一棘爪(未标示)与匣端11内的棘动件12的外周围面产生啮合,藉由该控制钮17可达到换向的功能;
请参阅图8A、图8B所示,为固定件透出于扳手10的棘动件12的使用状态图,且棘动件12的第一端14在上,第二端15在下的操作方式,而当需扳动螺栓20上的螺帽30时,可将棘动件12内位于第一位置的其中六个凹陷套入螺帽30的外缘,该螺帽30的外六角是对入壁面13间所形成的六个凹陷,由于螺帽30并未受到卡制而可轻易的穿出于棘动件12,且扳手10可藉由壁面13的抵顶而扳动螺帽30;
请参阅图9A、图9B所示,为固定件未透出于扳手10的棘动件12的使用状态图,且棘动件12的第一端14在上,第二端15在下的操作方式,而当需扳动螺栓20上的螺帽30时,可将棘动件12内位于第二位置的其中六个凹陷套入螺帽30的外缘,该螺帽30的外六角是对入壁面13的限止部16内所形成的六个凹陷,且由于螺帽30受到限止部16内挡缘161的卡制而无法穿出于棘动件12,可达到对固定件的止挡及防脱功能,但螺栓20仍可透出于棘动件12,且扳手10可藉由限止部16的抵顶而扳动螺帽30;
请参阅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其主要是只保留至少一个挡缘161,而将其余位于限止部16内的挡缘161取消,而使其余的限止部16可完全贯穿于棘动件12,而本第二实施例,亦可藉由其至少一挡缘161的设置,而使本第二实施例同样可达成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功效。
请参阅图11A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其主要是将第一实施例棘动件12的内周缘壁面13改设为三角形,其余结构型态皆同于上述第一实施例,且本第三实施例同样可达成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功效。
请参阅图11B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其主要是只保留至少一个上述第三实施例限止部16内的挡缘161,而将其余位于限止部16内的挡缘161取消,而使其余的限止部16可完全贯穿于棘动件12,而本第四实施例亦可藉由其至少一挡缘161的设置,而使本第四实施例同样可达成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功效。
请参阅图12A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其主要是将第一实施例棘动件12的内周缘壁面13改设为矩形,其余结构型态皆同于上述第一实施例,且本第五实施例同样可达成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功效。
请参阅图12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例,其主要是只保留至少一个上述第五实施例限止部16内的挡缘161,而将其余位于限止部16内的挡缘161取消,而使其余的限止部16可完全贯穿于棘动件12,而本第六实施例亦可藉由其至少一挡缘161的设置,而使本第六实施例同样可达成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功效。
请参阅图13A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七实施例,其主要是将第一实施例棘动件12的内周缘壁面13改设为多角形,其余结构型态皆同于上述第一实施例,且本第七实施例同样可达成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功效。
请参阅图13B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八实施例,其主要是只保留至少一个上述第七实施例限止部16内的挡缘161,而将其余位于限止部16内的挡缘161取消,而使其余的限止部16可完全贯穿于棘动件12,而本第八实施例亦可藉由其至少一挡缘161的设置,而使本第八实施例同样可达成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功效。
请参阅图14A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九实施例,其主要是将第一实施例的设计改设于一般的扳钳上,该固定扳钳的内周缘壁面13上同样具有限止部16及挡缘161的设计,且其内周缘壁面13亦可改设为对应固定件的多种不同形状,而使本第九实施例同样可达成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功效。
请参阅图14B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十实施例,其主要是只保留至少一个上述第九实施例限止部16内的挡缘161,而将其余位于限止部16内的挡缘161取消,而使其余的限止部16可完全贯穿于棘动件12,而本第十实施例亦可藉由其至少一挡缘161的设置,而使本第十实施例同样可达成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功效,且其内周缘壁面13亦可改设为对应固定件的多种不同形状。

Claims (8)

1.一种防止扳动螺帽时滑脱的扳手,包括一扳手,其一端设有一匣端,另一端固设一把手;一棘动件以可转动方式置设于该扳手的匣端内,该棘动件的内周缘是由多数个壁面构成,其特征在于:于该各壁面上皆凹设有一限止部,且至少一限止部是未完全贯穿于壁面而形成一挡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扳动螺帽时滑脱的扳手,其特征在于:该棘动件的内周缘壁面设为对应固定件的形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扳动螺帽时滑脱的扳手,其特征在于:该内周缘壁面为矩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扳动螺帽时滑脱的扳手,其特征在于:该内周缘壁面为多角形。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扳动螺帽时滑脱的扳手,其特征在于:该内周缘壁面为三角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扳动螺帽时滑脱的扳手,其特征在于:该扳手头部内装设有棘轮换向装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扳动螺帽时滑脱的扳手,其特征在于:该棘动件是一体固设于该扳手的匣端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止扳动螺帽时滑脱的扳手,其特征在于:该扳手的每一内周缘壁面上皆凹设有一限止部,且至少一限止部是未完全贯穿于壁面而形成一挡缘。
CN 01219011 2001-04-06 2001-04-06 防止扳动螺帽时滑脱的扳手 Expired - Lifetime CN2477324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1219011 CN2477324Y (zh) 2001-04-06 2001-04-06 防止扳动螺帽时滑脱的扳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1219011 CN2477324Y (zh) 2001-04-06 2001-04-06 防止扳动螺帽时滑脱的扳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477324Y true CN2477324Y (zh) 2002-02-20

Family

ID=336369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1219011 Expired - Lifetime CN2477324Y (zh) 2001-04-06 2001-04-06 防止扳动螺帽时滑脱的扳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477324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08088A (zh) * 2015-01-28 2015-05-13 昆山精冲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扳手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08088A (zh) * 2015-01-28 2015-05-13 昆山精冲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扳手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477324Y (zh) 防止扳动螺帽时滑脱的扳手
CN2868567Y (zh) 具单向动作功能的开口扳手
CN86103474A (zh) 带可释放锁头的开口棘轮状扳手
CN1313246C (zh) 一种套筒及其制法
CN1155455C (zh) 棘动扳手
CN2532946Y (zh) 一种改进的双向棘轮扳手结构
CN213225945U (zh) 一种用于螺母锁紧筒夹的一体式扳手
CN2889622Y (zh) 改进的梅花扳手
CN2465873Y (zh) 双向棘轮套筒扳手
CN200977635Y (zh) 兼具收容盒的六角扳手握把
CN219925881U (zh) 扳手
CN1147381C (zh) 一种棘轮及其棘动工具
CN2436273Y (zh) 单体轮流式快速扳手
CN1524661A (zh) 摆头扳手
CN2441608Y (zh) 双体轮流式快速扳手
CN2616342Y (zh) 棘齿扳手
CN2447117Y (zh) 工具磁性装置
CN2480108Y (zh) 可防止制转滑动的起子头
CN2616343Y (zh) 套换式棘轮扳手
CN2601788Y (zh) 改良结构的棘轮扳手
CN2770446Y (zh) 内置牙膏的牙刷
CN2734424Y (zh) 套筒之结构
CN2666621Y (zh) 多功能工具
CN2765727Y (zh) 一种棘轮套筒扳手
CN2796965Y (zh) 手工工具的握把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HONG KONG SHANGYAZHOU DANAHER TOOLS CO., LTD. TAIW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DELI TOOLS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090410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DELI TOOLS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LIYIDE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Postcode of Taiwan, china:

Patentee after: Deli Tools Co.,Ltd.

Address before: Postcode of Taiwan, china:

Patentee before: LEA WAY HAND TOOL CORPORATIO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90410

Address after: The union China Xitun District in Taiwan Province in Taichung City eight Road Industrial Zone No. 19, china:

Patentee after: Hong Kong Business Asia Danaher Tools Co.,Ltd. Taiwan Branch

Address before: Postcode of Taiwan, china:

Patentee before: Deli Tools Co.,Ltd.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Expiration termination date: 20110406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2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