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470178Y - 摇杆控制座 - Google Patents

摇杆控制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470178Y
CN2470178Y CN 01205601 CN01205601U CN2470178Y CN 2470178 Y CN2470178 Y CN 2470178Y CN 01205601 CN01205601 CN 01205601 CN 01205601 U CN01205601 U CN 01205601U CN 2470178 Y CN2470178 Y CN 2470178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e
track
rocking bar
control seat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120560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伍必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hsiang Machinery Mf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ihsiang Machinery Mf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hsiang Machinery Mfg Co Ltd filed Critical Pihsiang Machinery Mfg Co Ltd
Priority to CN 0120560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470178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470178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470178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摇杆控制座,包括第一轨道,横向设于电动车辆座椅下方,内部套接第一支杆,在末端处设有第二轨道,与第一轨道相互呈垂直九十度,并套接第二支杆,在第二支杆末端设有第三轨道与第二轨道呈垂直九十度,内部套接第三支杆,以使第一、第二及第三支杆相互形成空间连接关系,并于第三支杆顶端结合控制摇杆,使控制摇杆可作左、右、前、后、上及下方六向调整其摆设位置,通过锁合元件分别锁固于第一、第二及第三轨道上。

Description

摇杆控制座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摇杆控制座,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电动车辆运行控制摇杆摆设固定及具有多向、多方位调整的摇杆控制座。
电动车与电动车辆为老弱残障者所极度依赖的主要代步工具之一,特别是电动车与电动车辆兼顾环保及无污染的运转系统设计,而普遍成为残疾者或老年人泛用的交通工具。然而,在电动车或电动车辆的运转操控设计中,为了方便老弱残疾者操控电动车或电动车辆,通常在电动车或电动车辆的座椅扶附近位置会加设以方向控制用的摇杆,以通过简单的单手摇杆操纵来达到方便控制电动车或电动车辆运转方向的目的。
然而,在图12中则显示了一种典型现有的电动车辆的控制摇杆的固定结构,其中,该摇杆A通过一固定杆B连接于电动轮椅C的座椅C1的一扶手C2下方,而此种摇杆A的固定结构及设置位置,并无法适用所有的使用者,诸如身材高矮不同、双手长度不同或手部残疾、手肘患有风湿、关节炎而致使手肘伸屈不便等外在因素,导致单手无法得心应手地执握摇杆操作,从而使摇杆A操纵产生困难及影响使用者操纵摇杆的灵敏度与精确度,并使乘座者在行驶或静止时,必会因摇杆A的存在,而形成地形、地物的障碍。
另外在相关的先前专利技术文献方面,如本申请人已申请的第87218791号“可移位操纵杆的电动车座椅扶手架”实用新型专利,则初步揭示了有关摇杆作水平圆弧角度偏摆位置调整的固定结构,其结构如图13、图14及图15所示,其中,在电动轮椅C′的座椅C1′扶手C2′下方的固定杆B′上设置有若干的旋臂D1及D2,以通过旋臂D1及D2的末端连至摇杆A′上,而使摇杆A′具有水平的某一圆弧角度范围内的摆设位置调整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摇杆控制座,其使该电动车或电动车辆的操纵杆可作任意前、后、左、右、上及下六向多方位的固定位置调整,并通过多向及多方位的固定位置调整,使该摇杆可适合不同身材高矮、手部残疾或手肘病变者来顺利操纵摇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供一种摇杆控制座,它包括一第一轨道,横设于电动车辆的座椅底部的一位置处,其内部套接有一可沿第一轨道作左、右水平伸缩位移的第一支杆,且在所述第一支杆的一端连接有一第二轨道,与第一支杆呈垂直九十度的设置关系,并于内部套设有一可沿第二轨道作前、后方向伸缩位移的第二支杆,在第二支杆一端连接有一第三轨道,与第二支杆间呈垂直九十度的设置关系,但恒与第一支杆不相为平行或重合,其内部套设有一可沿第三轨道作上、下纵向方向伸缩位移的第三支杆,且第三支杆顶部连接有一控制摇杆,以通过第一支杆、第二支杆及第三支杆间相互形成相对于空间坐标中的X轴向、Y轴向及Z轴向的连接关系,使控制摇杆可作左、右、前、后、上及下多向及任意方位与三维空间坐标的摆设位置调整;以及,若干个锁合元件,分别由第一轨道、第二轨道及第三轨道的外部向内穿锁,以迫紧固定所述第一支杆、第二支杆及第三支杆。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其设有控制摇杆,可通过左手或右手单手执握操作控制运转方向,并通过精简有效的三维空间坐标调整机构,使控制摇杆调整摆设于使用者最佳及最舒适的执握操作位置,以适用所有不同身材高矮、手部残疾或手肘病变的使用者来操作使用,符合人体工学设计理念并具有产业利用性,其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可靠。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摇杆控制座的立体外观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摇杆控制座的立体分解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摇杆控制座较佳应用实例图,其显示摇杆控制座设置于电动车辆的结构;
图4为本实用新型摇杆控制座的另一实施例图;
图5为一前视图,其显示本实用新型的摇杆控制座于作左、右水平方向摆设位置调整固定的操作状态;
图6为一侧视图,其显示本实用新型的摇杆控制座作前、后方向摆设位置调整固定的操作状态;
图7为一侧视图,其显示本实用新型的摇杆控制座上、下纵向摆设位置调整的操作状态;
图8为本实用新型摇杆控制座的再一实施例图;
图9为图8的立体分解结构图;
图10为一前视图,其显示图8的摇杆控制座实施例应用于电动车辆的状态;
图11为一前视图,其显示图8所示的摇杆控制座实施例作左、右水平方向摆设位置调整固定的操作状态;
图12为现有电动车辆的控制摇杆的组合固定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另一现有电动车辆的控制摇杆摆设固定结构的示意图;
图14为一仰视图,其显示图13所示的控制摇杆通过旋臂旋摆一圆弧角度范围的操作状态;
图15为图14中标示为E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首先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摇杆控制座,在以下各图中是以100编号来标示的,其中,该摇杆控制座100,是包括一第一轨道10及第一支杆20,该第一轨道10横向设于一电动车辆200座椅210底部的适当位置处(如图3所示),而该电动车辆200的型式不限,在本实用新型中是以电动轮椅型态为其说明的实施例,而该第一轨道10与座椅210的结合方式不限,可通过焊接或其他等效固定方式来加以固定,并可供第一支杆20的一端来套入结合,使该第一支杆20可于第一轨道10中作左、右方向的水平伸、缩位移,并且,在该第一轨道10的外部至少穿锁有一锁合元件20′,其型态不限,在本实用新型中是以螺栓为其实施例,使该第一支杆20可被迫紧固定组合于第一轨道10中。
上述的第一支杆20的一端连接有一第二轨道30,其连于第一支杆20的位置,可为左端或右端的型态,如图1~图3中所示的为该第二轨道30连接于第一支杆20的左端,此为配合用右手操纵者的实施例,即设置于电动车辆200右侧的状态,其详细的操作方式将在下文详细说明。上述的第二轨道30与第一支杆20同呈相互垂直九十度的设置关系,即如同空间坐标中的X轴向与Y轴向的设置关系,而可供一第二支杆40插入连接,使第二支杆40可沿该第二轨道30作前、后方向的伸缩位移,且在该第二轨道30的外部也向内至少穿锁有一锁合元件40′,以供在第二轨道30内的位置上向内迫紧固定定位该第二支杆40。
上述的第二支杆40于一端连接有一第三轨道50,其与第二支杆40间的关系也是呈相互垂直九十度的设置关系,但不与第一支杆20平行或重合,即为相对于空间坐标中的Y轴向与Z轴向的设置关系,且该第三轨道50内则套入有一第三支杆60,可使该第三支杆60沿第三轨道50作上、下纵向的伸缩位移,相同地,在该第三轨道50外也至少向内穿锁有一锁合元件60′,以供迫紧固定该第三支杆60,且在该第三支杆60的顶端则结合有一控制摇杆70,恰如图3所示电动车辆200的运转方向控制元件,而通过该第一支杆20、第二支杆40及第三支杆60相互间所连接成相对于空间坐标X轴向、Y轴向及Z轴向的设置关系,从而使该控制摇杆70可通过第一支杆20、第二支杆40及第三支杆60的左、右、前、后、上及下多向及多方位的位移调整,使该控制摇杆70具备在三维空间坐标中作多方位的摆设位置选择及调整的功能。
请再配合图4所示,其为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摇杆控制座100的另一结构实施例,即是分别在该第一支杆20、第二支杆40及第三支杆60的表面适当位置处至少开设有一锁合长槽孔21、41及61,使该锁合元件20′、40′及60′分别经第一轨道10、第二轨道30及第三轨道50穿锁迫紧第一支杆20、第二支杆40及第三支杆60时具有更好的对应定位固定功能,以进一步防止该第一支杆20、第二支杆40及第三支杆60自第一轨道10、第二轨道30及第三轨道50中滑脱。
请参阅图5、图6及图7,其为上述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摇杆控制座100的实际操作状态,如图5所示,是通过第一支杆20沿第一轨道10作左、右水平伸、缩调整的状态,也就是使该控制摇杆70得以作左、右水平方向设置位置的调整(如图5中直线箭头方向所示);如图6所示,其是通过该第二支杆40沿着第二轨道30作前、后方向的伸、缩调整,而使控制摇杆70可作前、后方向设置位置的调整(如图6中直线箭头方向所示);另图7所示,其通过第三支杆60沿第三轨道50作上、下垂直方向伸缩调整,使该控制摇杆70可相对作上、下垂直纵向的摆设位置调整(如图7中直线箭头方向所示)。总而言之,即是可通过该第一支杆20、第二支杆40及第三支杆60相对于空间坐标中的X轴向、Y轴向及Z轴向的位移调整,而使该控制摇杆70可作相对于三维空间坐标的任意位置调整,使控制摇杆70可符合不同使用者因身材高矮、手部残疾或手肘病变等不同因素来调整最佳的操纵位置。
请再配合图8、图9及图10所示,其为上述图1~图4所示的摇杆控制座100的另一个结构实施例,即与该图1与图4所示的不同之处在于,该第二轨道30设于第一支杆20的右端,使该控制摇杆70的摆设位置位于电动车辆200的左侧,而可供惯用左手操作者来使用的型态(如图10所示),而该第一轨道10、第二轨道30及第三轨道50与第一支杆20、第二支杆40及第三支杆60间的结构也是呈如同图1及图4所示的相对于空间坐标X轴向、Y轴向及Z轴向的连接关系,使该控制摇杆70相同地可作出相对于三维空间坐标的任意摆设位置调整,使使用者可视其身材高矮、手部残疾或手肘病变等不同因素来加以调整该控制摇杆70的摆设位置于最佳及最舒适的操控位置,从而增益其使用范围及功效。
请再参阅图11所示,其为上述图8~10所示的摇杆控制座100的结构实施例,在进行左、右水平方向位移调整的状态,即通过第一支杆20沿该第一轨道10作左、右水平方向伸缩调整使该控制摇杆70可相对在于三维空间坐标的X轴坐标位置来调整(如图11中的直线箭头方向所示),同理第二支杆40及第三支杆60也可通过前、后伸缩位移及上、下纵向位移来达到相对于三维空间坐标中的Y轴及Z轴方向的调整,从而也可达成本实用新型可使控制摇杆70作三维空间坐标的摆设位置调整。
上述图1~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摇杆控制座100的结构及其各项实施例,其应用上并不以在本实用新型中所列举的电动轮椅型态的电动车辆200为限,举凡是类同功能的电动车或电动代步车等电动车辆上的方向控制摇杆或方向控制设备的等效三维空间的摆设位置调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摇杆控制座,包括一第一、第二及第三轨道与第一、第二及第三支杆,设于电动车辆的座椅下方适当位置,且该第一、第二及第三轨道相互之间通过第一、第二及第三支杆分别形成空间坐标的X、Y及Z轴向的连接关系,使该摇杆置于第三支杆顶部时,得以作左、右、前、后、上及下六向多方位的摆设位置调整及固定,以适合所有不同身材高矮、手部残疾或手肘病变者来顺利地执握操纵摇杆。

Claims (7)

1.一种摇杆控制座,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第一轨道,横设于电动车辆的座椅底部的一位置处,其内部套接有一可沿第一轨道作左、右水平伸缩位移的第一支杆,且在所述第一支杆的一端连接有一第二轨道,与第一支杆呈垂直九十度的设置关系,并于内部套设有一可沿第二轨道作前、后方向伸缩位移的第二支杆,在第二支杆一端连接有一第三轨道,与第二支杆间呈垂直九十度的设置关系,但恒与第一支杆不相为平行或重合,其内部套设有一可沿第三轨道作上、下纵向方向伸缩位移的第三支杆,且第三支杆顶部连接有一控制摇杆,以通过第一支杆、第二支杆及第三支杆间相互形成相对于空间坐标中的X轴向、Y轴向及Z轴向的连接关系,使控制摇杆可作左、右、前、后、上及下多向及任意方位与三维空间坐标的摆设位置调整;以及,若干个锁合元件,分别由第一轨道、第二轨道及第三轨道的外部向内穿锁,以迫紧固定所述第一支杆、第二支杆及第三支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摇杆控制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轨道设于第一支杆的左端,而控制摇杆位于电动车辆的右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摇杆控制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轨道设于第一支杆的右端,而使控制摇杆位于电动车辆的左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摇杆控制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与第二支杆间的设置关系是相对于空间坐标中的X轴向与Y轴向的关系。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摇杆控制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轨道与第三支杆间的设置关系是相对于空间坐标中的Y轴向与Z轴向的关系。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摇杆控制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杆、第二支杆及第三支杆的表面一位置处,至少设有一锁合长孔,以供锁合元件对应穿锁固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摇杆控制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合元件为螺栓。
CN 01205601 2001-02-20 2001-02-20 摇杆控制座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470178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1205601 CN2470178Y (zh) 2001-02-20 2001-02-20 摇杆控制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1205601 CN2470178Y (zh) 2001-02-20 2001-02-20 摇杆控制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470178Y true CN2470178Y (zh) 2002-01-09

Family

ID=336264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1205601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470178Y (zh) 2001-02-20 2001-02-20 摇杆控制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470178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87121A (zh) * 2015-10-23 2016-02-03 上海理工大学 电动轮椅的肘动装置
CN106606398A (zh) * 2015-10-23 2017-05-03 上海理工大学 利用肘部运动控制的电动轮椅
CN106606397A (zh) * 2015-10-23 2017-05-03 上海理工大学 电动轮椅的肘控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87121A (zh) * 2015-10-23 2016-02-03 上海理工大学 电动轮椅的肘动装置
CN106606398A (zh) * 2015-10-23 2017-05-03 上海理工大学 利用肘部运动控制的电动轮椅
CN106606397A (zh) * 2015-10-23 2017-05-03 上海理工大学 电动轮椅的肘控装置
CN105287121B (zh) * 2015-10-23 2017-07-11 上海理工大学 电动轮椅的肘动装置
CN106606397B (zh) * 2015-10-23 2018-04-17 上海理工大学 电动轮椅的肘控装置
CN106606398B (zh) * 2015-10-23 2018-04-17 上海理工大学 利用肘部运动控制的电动轮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79180A (zh) 用于物料搬运车辆的护顶架
CN2470178Y (zh) 摇杆控制座
US20060163437A1 (en) Connecting device for a joystick controller on an electric wheelchair
US20200139874A1 (en) Mobile object
US6739642B1 (en) Electrically actuated lifting and transferring apparatus
JPH09183314A (ja) 台車兼電動移動車
KR101967210B1 (ko) 전환 가능한 구조를 갖는 보행 보조기
CN217793628U (zh) 一种头枕及轮椅
CN114767408A (zh) 智能电动折叠轮椅
CN207931882U (zh) 电动自行车
DE60211735D1 (de) Diebstahlsicheres fahrrad
JPH0797B2 (ja) 歩行補助器
KR20210041735A (ko) 전동 보조형 이동식 대상체 탑재장치
CN212214165U (zh) 一种减重助行装置
JP2546169Y2 (ja) 壁付け手摺
JP2022069933A (ja) パネルシステム
CN216318460U (zh) 一种输液辅助轮椅
CN2490602Y (zh) 眼镜与副镜结构
CN208611159U (zh) 一种轮椅扶手的调节锁定结构
JP3066548U (ja) コンピュ―タ用椅子
CN209490181U (zh) 一种医疗器械用的轮椅改进型助推结构
CN115137574A (zh) 一种头枕及轮椅
JP2001322462A (ja) 車両の肘掛式操作装置
CN2180554Y (zh) 便携可调式汽车车下保修车
JP3844354B2 (ja) 座幅調整可能な車椅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