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462859Y - 单一体分岔型血管瘤被膜支架发送系统 - Google Patents
单一体分岔型血管瘤被膜支架发送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462859Y CN2462859Y CN 01210591 CN01210591U CN2462859Y CN 2462859 Y CN2462859 Y CN 2462859Y CN 01210591 CN01210591 CN 01210591 CN 01210591 U CN01210591 U CN 01210591U CN 2462859 Y CN2462859 Y CN 2462859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in casing
- casing body
- sleeve pipe
- limbs
- transmitting syste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体内使用的单一体分岔型血管瘤被膜支架发送系统。其主要结构包括顶端(1)、装置导丝(2)、外管(3)、连接件(4)、注液管(5)、中心轴(6)、后座(7)、主体套管丝(8)。本实用新型最突出的优点是发送单一体分岔型血管瘤被膜支架,创伤少,方便医生操作。而且放置在腹主动脉内的被膜支架不会发生移位,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减少了病人的痛苦,使得介入疗法的技术得以安全广泛地进行开展。
Description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体内使用的血管瘤被膜支架发送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单一体分岔型血管瘤被膜支架发送系统。
腹主动脉瘤是临床上常见的且较为凶险的一种血管疾病,多发生在55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病率约5%。据Estes报道,患腹主动脉瘤的患者,若不及时治疗,其5年生存率竟仅为17%,而其中63%的患者死于主动脉瘤破裂。因此,对患有腹主动脉瘤的患者,一经发现,应即使治疗。传统的外科手术曾被认为是动脉瘤唯一的治疗方法,但围手术期死亡率超过20%,在多病并存的老年患者中,手术死亡率更高,达60%以上。
目前,介入疗法已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正不断地被应用于各种疑难杂症中。腹主动脉瘤的介入治疗即放置被膜支架,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一项新技术,其原理是将一段直径和长度与腹主动脉适当的被膜支架,预先放进发送系统里,经股动脉途经导入腹主动脉,在X透视监视下,将被膜支架释放出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血管瘤被膜支架发送系统,其可大大提高发送系统在放置被膜支架时的安全性,使得介入疗法得以更好的应用于腹主动脉瘤手术中。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单一体分岔型血管瘤被膜支架发送系统,该发送系统主要包括顶端、远端连接管、装置导丝、外管、连接件、注液管、中心轴、后座、主体套管丝、肢体A套管、肢体B套管和主体套管。其中,所述的主体套管为一种可撕裂的套管,其纵向上有一条使主体套管容易撕开的撕裂线,所述的顶端与远端连接管连接,中心轴和顶端连接。外管与连接件连接并一起套在中心轴外面,注液管安装在连接件上,所述的装置导丝与肢体A套管之间通过接头连接,肢体B套管与中心轴连接,后座与中心轴连接,主体套管丝与主体套管之间通过接头连接。
使用前,先将被膜支架的主体、两个肢体分别放进主体套管和两个肢体套管内,再一起放进外管里,主体套管丝通过中心轴从后座侧孔穿出。装置导丝穿过外管从顶端上的一个斜槽穿出。
手术时,先行右侧股动脉穿刺、插导丝,沿导丝插入造影导管,做腹主动脉造影,确定肾动脉开口的下缘和动脉瘤的自然长度、瘤体的最大直径,两端瘤颈的长度、直径,然后沿导管送入260厘米长的超硬交换导丝,拔出造影导管,保留导丝。在右侧股动脉穿刺点为中心作一5~10厘米皮肤纵切口,分离出股动脉并切一小口,将装置导丝插入切口至腹主动脉,再行左股动脉穿刺,插入抓钳至腹主动脉,将装置导丝抓住,慢慢拉出股动脉外。在X透视监视下,将单一体分岔型血管瘤被膜支架发送系统沿导丝经股动脉导入,直至被膜支架的末端通过腹主动脉分叉处。把发送器的外管向后拉,直至被膜支架的两个肢体完全分开,再向前推外管至被膜支架的分叉处,然后把发射系统和装置导丝一起向后拉至腹主动脉分叉处,使被膜支架分叉处位于腹主动脉分叉处,这时固定好发射系统,拉主体套管丝使主体套管沿撕裂线逐渐撕开,随之整个套管向后移,支架主体就被慢慢地释放出来,拉装置导丝使支架的一个肢体释放出来,再同时拉外管和中心轴使支架的另一个肢体释放出来,被膜支架完全释放后,退出发射系统,完成被膜支架的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最主要的优点是可以大大减少放置被膜支架时的危险性和降低手术难度,使手术更安全,疗效更确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射系统还具有操作简便、并发症少、费用低廉等独特优点。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送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导丝进入腹主动脉过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送系统主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I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3中主体套管和主体套管丝相连的结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被膜支架主体释放过程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送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3、图4、图5所示,该发送系统主要包括顶端1、远端连接管12、装置导丝2、外管3、连接件4、注液管5、中心轴6、后座7、主体套管丝8、肢体A套管9、肢体B套管11和主体套管10;其中,所述的主体套管10是一种可撕裂的套管,其纵向上有一条使主体套管10容易撕开的撕裂线18,主体套管10与主体套管丝8相连处的撕裂线18末端有一小缺口;所述的顶端1与远端连接管12连接,中心轴6和顶端1连接,外管3与连接件4连接并一起套在中心轴6外面,注液管5安装在连接件4上,装置导丝2与肢体A套管9之间通过不锈钢接头13连接,肢体B套管11与中心轴6连接,后座7与中心轴6连接,主体套管丝8与主体套管10之间通过不锈钢接头13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主体套管10纵向上有一条使主体套管10容易撕开的撕裂线18,其撕裂线18由间隔为1mm~4mm的若干个长度为1mm~4mm的小切口组成,撕裂线18总长70mm~120mm左右。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送系统进入腹主动脉过程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一侧股动脉穿刺点为中心作股动脉切口,将装置导丝2插入切口至腹主动脉,再在对侧行股动脉穿刺,插入抓钳至腹主动脉,将装置导丝2抓住,慢慢拉出股动脉外。该过程显示了发送单一体分岔型血管瘤被膜支架,只要做一个股动脉切口,对侧股动脉只要做一个穿刺,创伤少,方便医生操作,减少病人痛苦。而且放置在腹主动脉内的分岔型血管瘤被膜支架不会发生部分移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被膜支架主体释放过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主体套管10因受到主体套管丝8的向后拉力,裂口将沿着撕裂线18撕开,随之整个套管向后移,支架主体就被释放出来。为了提高发送系统手术时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将包裹住支架主体的主体套管10设计呈一种可撕裂的套管,这种结构在释放支架主体时,不需要将顶端向前推,因为前方是主动脉弓,只要向后拉主体套管丝8,主体套管便自动撕裂开,就可完成支架主体的释放。目前医院里使用的发送系统顶端都设计呈长锥体,顶尖直径大约只有1.5mm左右,该结构具有良好的穿越性,但在释放支架主体时,顶端向前推时很容易刺破主动脉弓,具有极大的危险性。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送系统不仅减少病人的痛苦,而且降低了医生操作难度,使该手术得以广泛开展。
为了提高发送系统在手术时的顺利进行,本实用新型将装置导丝2同肢体A套管9之间通过不锈钢接头13相连,该接头的外表呈波纹状,肢体A套管9材料为四氟热缩材料,装置导丝2穿进不锈钢接头13内孔后,用钳子夹紧固定,肢体A套管9套在不锈钢接头13波纹状外面,通过加热肢体A套管9使套管收缩紧紧裹住不锈钢接头13。这种结构的连接强度非常高。同样主体套管丝8同主体套管10的连接也是通过不锈钢接头13相连,发送系统内各连接点的连接强度的提高,保证了手术的顺利、成功完成。
手术前,先将被膜支架的主体放进主体套管10内,两个肢体分别放进肢体套管9、11内,再一起放进外管2里,主体套管丝8通过中心轴6从后座7侧孔穿出。装置导丝2穿过外管2从顶端1上的一个斜槽穿出。
手术时,将装置导丝2插入切口至腹主动脉,再行对侧股动脉穿刺,插入抓钳至腹主动脉,将装置导丝2抓住,慢慢拉出股动脉外。在X透视监视下,将单一体分岔型血管瘤被膜支架发送系统沿导丝经股动脉导入,直至被膜支架的末端通过腹主动脉分叉处。把发送器的外管3向后拉,直至被膜支架的两个肢体完全分开,再向前推外管3至被膜支架的分叉处,然后同时把发射系统和装置导丝2一起向后拉至腹主动脉分叉处,使被膜支架分叉处位于腹主动脉分叉处,这时固定好发射系统,拉主体套管丝8使主体套管10沿撕裂线18逐渐撕开,随之整个套管向后移,支架主体就被慢慢地释放出来,拉装置导丝2使支架的一个肢体释放出来,再同时拉外管和中心轴使支架的另一个肢体释放出来,被膜支架完全释放后,退出发射系统,完成被膜支架的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单一体分岔型血管瘤被膜支架发送系统的特点包括:发送单一体分岔型血管瘤被膜支架,这样只要做一个股动脉切口,创伤少,方便医生操作。而且放置在腹主动脉内的被膜支架不会发生移位。所述的主体套管10是一种可撕裂的套管,这种结构在释放支架主体时,不需要将顶端向前推,因为前方是主动脉弓,只要向后拉主体套管丝8,主体套管便自动撕裂开,就可完成支架主体的释放。大大提高了手术时的安全性。所述的装置导丝2同肢体A套管9的连接是通过不锈钢接头13相连,装置导丝2穿进不锈钢接头13内孔后,用钳子夹紧固定,肢体A套管9套在不锈钢接头13波纹状外面,加热使肢体A套管9收缩紧紧裹住不锈钢接头13。这主要提高发送系统在操作时的可靠性,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所述的主体套管丝8同主体套管10的连接也是通过不锈钢接头13相连,方法同上所述一样,这种可靠的连接方法是提高手术成功率主要性能之一。
纵上所述,单一体分岔型血管瘤被膜支架发送系统的临床应用前景是十分光明的,随着人口老龄化,动脉硬化易发因素随之增加,腹主动脉瘤发病率和检出率将增加,国内治疗的需求将会增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单一体分岔型血管瘤被膜支架发送系统最突出的优点是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减少了病人的痛苦,方便了医生的操作,使得介入疗法的技术得以安全广泛地进行开展。
Claims (6)
1、一种单一体分岔型血管瘤被膜支架发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发送系统主要包括顶端(1)、远端连接管(12)、装置导丝(2)、外管(3)、连接件(4)、注液管(5)、中心轴(6)、后座(7)、主体套管丝(8)、肢体A套管(9)、肢体B套管(11)和主体套管(10);其中,所述的主体套管(10)为一种可撕裂的套管,其纵向上有一条使主体套管(10)容易撕开的撕裂线(18),所述的顶端(1)与远端连接管(12)连接,中心轴(6)和顶端(1)连接;外管(3)与连接件(4)连接并一起套在中心轴(6)外面,注液管(5)安装在连接件(4)上,装置导丝(2)与肢体A套管(9)通过接头(13)连接,肢体B套管(11)与中心轴(6)连接,后座(7)与中心轴(6)连接,主体套管丝(8)与主体套管(10)通过接头(1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一体分岔型血管瘤被膜支架发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套管(10)是一种可撕裂的套管,其纵向上有一条由间隔为1mm~4mm的若干个长度为1mm~4mm的小切口组成,撕裂线(18)总长70mm~120mm左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管瘤被膜支架发送系统,其特征在于主体套管丝(8)一端同主体套管(10)相连,另一端通过中心轴(6)从后座(7)侧孔穿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管瘤被膜支架发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装置导丝(2)一端同肢体套管(9)相连,另一端穿过外管(3)从顶端(1)上的一个斜槽穿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一体分岔型血管瘤被膜支架发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装置导丝(2)同肢体A套管(9)的连接是通过不锈钢接头(13)相连,装置导丝(2)穿进不锈钢接头(13)内孔后,用钳子夹紧固定,肢体A套管(9)套在不锈钢接头(13)波纹状外面,加热使肢体A套管(9)收缩紧紧裹住不锈钢接头(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一体分岔型血管瘤被膜支架发送系统,其特征在于主体套管丝(8)同主体套管(10)的连接是通过不锈钢接头(13)相连,主体套管丝(8)穿进不锈钢接头(13)内孔后,用钳子夹紧固定,主体套管(10)套在不锈钢接头(13)波纹状外面,加热使主体套管(10)收缩紧紧裹住不锈钢接头(13)。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01210591 CN2462859Y (zh) | 2001-02-19 | 2001-02-19 | 单一体分岔型血管瘤被膜支架发送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01210591 CN2462859Y (zh) | 2001-02-19 | 2001-02-19 | 单一体分岔型血管瘤被膜支架发送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462859Y true CN2462859Y (zh) | 2001-12-05 |
Family
ID=336301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01210591 Expired - Lifetime CN2462859Y (zh) | 2001-02-19 | 2001-02-19 | 单一体分岔型血管瘤被膜支架发送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462859Y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68321A (zh) * | 2010-08-11 | 2013-04-24 |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 处理器具 |
CN111939476A (zh) * | 2020-08-25 | 2020-11-17 | 哈尔滨医科大学 | 一种置入冠状静脉窦的无导线双腔起搏器系统的使用方法 |
CN115177401A (zh) * | 2022-07-08 | 2022-10-14 | 杨琼晖 | 一种用于腹主动脉瘤的覆膜支架 |
-
2001
- 2001-02-19 CN CN 01210591 patent/CN2462859Y/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68321A (zh) * | 2010-08-11 | 2013-04-24 |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 处理器具 |
CN103068321B (zh) * | 2010-08-11 | 2016-04-06 |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 处理器具 |
CN111939476A (zh) * | 2020-08-25 | 2020-11-17 | 哈尔滨医科大学 | 一种置入冠状静脉窦的无导线双腔起搏器系统的使用方法 |
CN115177401A (zh) * | 2022-07-08 | 2022-10-14 | 杨琼晖 | 一种用于腹主动脉瘤的覆膜支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933337Y (zh) | 一种可精确定位释放的动脉覆膜支架及其输送器 | |
CN109833124A (zh) | 改进显影可视性的血管分流架及血管支架 | |
CN114052826B (zh) | 一种扩张器组件 | |
CN112603594B (zh) | 血管覆膜支架、血管覆膜支架组件及血管覆膜支架捆绑方法 | |
CN108433781A (zh) | 一种颅内血管箝式取栓装置 | |
CN2462859Y (zh) | 单一体分岔型血管瘤被膜支架发送系统 | |
WO2023005089A1 (zh) | 血流导向支架输送系统 | |
CN107411846A (zh) | 一种部分覆膜升主动脉支架 | |
CN110314014A (zh) | 血管支架及其牵引装置 | |
CN203710194U (zh) | 腹主动脉支架的输送系统 | |
CN108553741A (zh) | 一种心血管介入导管装置 | |
CN202289179U (zh) | 双向导管交换鞘 | |
CN115381610B (zh) | 高柔顺性覆膜支架 | |
CN214632502U (zh) | 血管覆膜支架及血管覆膜支架组件 | |
CN202699194U (zh) | 分支式腹主动脉覆膜支架及其输送系统 | |
CN202637572U (zh) | 防贴血管壁血液透析导管 | |
CN205041480U (zh) | 适用于a型主动脉夹层的腔内密封支架 | |
CN208851712U (zh) | 血管支架及其牵引装置 | |
CN112472952A (zh) | 一种应急自膨式外周动静脉插管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9137000U (zh) | 一种冠脉脱载支架回收导管 | |
CN221411322U (zh) | 一种应用于中期引产的简易水囊和简易水囊工具包 | |
CN110251808A (zh) | 一种鞘管管体带多孔结构的导管鞘 | |
CN219230279U (zh) | 一种用于重建冠状动脉的主动脉支架 | |
CN217987808U (zh) | 一种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的双导丝支架输送器械 | |
CN214805737U (zh) | 血管支架推送释放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Expiration termination date: 20110219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11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