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97993Y - 病床 - Google Patents

病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97993Y
CN2297993Y CN 97204262 CN97204262U CN2297993Y CN 2297993 Y CN2297993 Y CN 2297993Y CN 97204262 CN97204262 CN 97204262 CN 97204262 U CN97204262 U CN 97204262U CN 2297993 Y CN2297993 Y CN 2297993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d
sick bed
bedstead
articulated
hubb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9720426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子修一
小幡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DALONG INVEST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DALONG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DALONG INVEST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DALONG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 9720426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97993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97993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97993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病床,其床板是由滚轮支撑在床架上,当物品或肢体夹入床板下方时,床板可立即与滚轮分离而避免造成严重伤害,并且床板由连杆组带动作角度变化而让卧床者坐起,其各片床板可同步进行位置调整,让卧床者更为舒适,又该病床可通过改变支脚的角度来调整床板的离地高度,从而可避免造成夹伤。

Description

病床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床,尤其涉及一种病床。
病床的设计属于一个专门的领域,基于不同方向的考虑,病床必须能够提供不同的功效,故截然不同于一般的床。就以早期最常见的病床结构来看,是在床板下方设置有两根螺杆,并在床尾处设置两旋柄,当卧床者希望坐起或是希望将脚部抬高时,可要求看护者旋转前述的旋柄进行调整,但该类设计完全仰赖看护者的人力操作,使用上并不方便,不单看护者在操作时费时费力,同时亦无法由卧床者自行进行控制,该种设计显然不够理想;另就是在该类病床的结构设计上无法提供升降床板高度的功能,故而在供高龄老人的疗养及需要看护的病人运用时并不方便。
为了达到更佳的操控方便性,乃有电动机控制的电动病床问世,由卧床者自行以按钮来操作调整床板的角度,同时亦可依需要来调整床板的高度,确具方便性与实用性,惟在现有的此类电动控制的病床结构配置上仍有其潜在的危险性,就以其床板的结构看,为了能够达到顺畅控制的目的,调整床板角度的机构是直接衔接在床板底面上,亦即在任何状况下该床板均是与调整机构结合成一体,此即会在使用时发生安全上的顾虑,因为在国外曾经发生过卧床者或照顾卧床者的看护者的手指、手或手腕等肢体不慎被夹入床板与床架之间,同时因为床板被电动机带动持续运动,因而造成骨折或类似的重大伤害,此即是现有病床设计上的一大缺点。
另就是现有的病床在床板升降的结构设计上,是将相关的升降机构设置在床板与床架之间,亦即在操作升降时是让床架保持不动,同时让床板相对于床架作运动,此种设计未考虑到安全性,因为病床在调整高度时常是卧床者在床上,不然就是有人站立在病床边,当床板与床架作相对的高度调整时,其间之间隙必然要改变,此即有可能让卧床者或看护者的肢体受夹而造成伤害,这又是现有此类病床的另一缺点。
再从另一角度作分析,在现有的电动病床床板设计方面,仍沿袭早期的三片式床板设计,且在三片床板之间分别以枢接装置相枢接,亦即在中段臀部位置设置第一枢接装置,往床头方向为前板,另一方向则为中板,在膝关节位置则是第二枢接装置,用以连接中板与后板,其第一枢接装置的设计是让卧床者在欲坐起时,能够将前板升高让上半身抬起,但就人体的关节而言,仅将上半身直立而双腿保持水平平放的坐姿并不舒适,且当前板调整至倾斜角度时,亦会让卧床者如同坐滑梯般的滑向床尾,故而必须靠第二枢接装置将膝关节处的高度提高,如此才能够提供较舒适的坐姿,但在操作时两枢接装置的调整分别由独立的机构进行,故而在调整时必然是一一进行调整,而卧床者在调整过程的中只能够忍耐身体上的不适,这显然是病床设计上的缺点。
另在一些卧床者的反映中亦发现病床在进行上半身角度调整时,枕头是一项相当大的困扰,因为在躺卧时枕头是一项必备的寝具,但在将前板竖起时枕头就会迫使头部前倾,而易压迫卧床者的颈部,又当卧床者进食或饮水而让背部离开前板时,枕头又会因重力而落至卧床者的背部位置或腰部位置,更会让卧床者无法重新靠至前板上,故而在卧床者坐起时即需旁人将枕头取下,而在躺卧时又必须由旁人将枕头放回原位,使用上相当麻烦。
再从机械结构方面来作一分析,一般枢接装置的调整均是由电动机带动连杆来进行的,在控制上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在床板的升降方面会对设计人员造成相当大的困扰,因为床板在升降操作时受到床板及卧床者体重的影响,当床板上升时,电动机的转动必须克服床板、寝具及卧床者体重的重量才能上升,又当床板下降时,反向旋转的电动机则不承受任何的重量,甚至于会由前述的重量来促使其加速,故而会造成电动机在操作床板升降时的受力差距过大,此一现象对一般电动机而言均会造成相当不利影响,轻者影响其使用寿命,严重的则易让电动机烧毁,此又是现有电动病床在结构设计上的一大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病床,这种病床不会对夹入床板下方的物品或肢体造成严重伤害。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病床,这种病床各片床板可同步进行位置调整,让卧床者更为舒适。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病床,这种病床可使床板与床架间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以避免夹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病床,于床架中设置有固定架,其特点是:同时在固定架间配置有多组立杆,并于各立杆的顶端分别设有一滚轮,床板安置在滚轮上方。
在上述的病床中,床板可由四片板体组成,从床头起依次为头板、背板、中板及后板,其间分别以枢接件作衔接;
床架下方可以倾斜的脚架配合三角支杆作支撑;
在床架与床板之间可设置有控制床架升降的升降机构,以及用以调整床板角度的调整机构;
升机构中可设有一固定在床架中的升降电动机,用以驱动一升降螺杆转动,该升降螺杆的两端设有不同方向的螺纹,并分别螺合有移动螺帽,脚架的上端即枢设在移动螺帽处,可随着移动螺帽的移动而改变脚架的角度;
在两移动螺帽的内侧可分别设有相对的弹簧套筒,并在其间组装一储能弹簧;
升降机构的两脚架之间可设有向外侧推压的气压缸;
调整机构可包括一固定在床架中的调整电动机,用以驱动一调整螺杆转动,在该调整螺杆上螺合有滑动螺帽,该滑动螺帽用以带动结合一体的滑动座作移位,在滑动座上枢设有一顶杆,该顶杆的另端枢接在床板上的适当位置,又在滑动座上枢设有连杆组,该连杆组的末端亦枢接在背板的适当位置,藉以调整床板的角度;
连杆组可包括驱动杆、转动杆、移动杆、作动杆,该驱动杆的枢接端枢设在滑动座上,另端则与转动杆的一端相枢接,该转动杆中段处设有一枢接点,该枢接点固定枢设于床架上,在转动杆的另端则与一移动杆的一端相枢接,该移动杆的另端则与作动杆的一端相枢接,在该作动杆的中段亦设有一枢设于床架上的枢接点,作动杆另端的作动端则枢接于背板上。
转动杆上可设置有一长孔,移动杆的一端则枢设在该长孔中;
一副连杆的一端可枢设在背板上,另端则可与延伸连杆相枢接,该延伸连杆的末端穿设于固定架的一水平长槽中,另端则枢设于头板的底面处。
本实用新型的病床与已有技术相比优点和积极效果非常明显。由以上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以适切的结构配置而形成一种安全性更高的病床,其克服了现有病床对卧床者或看护者具有潜在危险的缺点,且可为使用者提供更为舒适的使用方便的服务。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病床的具体结构特征及目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病床的床板位于平放状态时的结构配置侧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病床的床板位于平放状态时的升降机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病床的床板位于平放状态时的连杆组位置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病床的升降机构将病床高度降低时的结构配置侧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病床的调整机构将病床床板的角度作调整后的结构侧视配置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病床的床板位于倾斜状态时的控制机构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病床的床板位于倾斜状态时的连杆组位置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病床的升降机构运用气压缸来储存能量的另一实施例结构配置侧视示意图。
请参看图1所示,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病床床板14位于平放状态时的侧视示意图,它示出了其中的结构配置,从中可以见到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配置状况,在床架10中设置有固定架11,同时在固定架11间配置有多组立杆12,并于各立杆12的顶端分别设有一滚轮13,将床板14安置在滚轮13上方,于图中可以见到本实用新型的床板14是由四片板体组成,其由床头起依次为头板141、背板142、中板143及后板144,其间分别以枢接件145作衔接,床架10下方是以倾斜的脚架15配合三角支杆16作支撑。
配合图2的机构放大示意图观之,在本实用新型的病床的床架10与床板14之间设置有控制床架10升降的升降机构20,以及用以调整床板角度的调整机构30,其中升降机构20中设有一固定在床架10中的升降电动机21,用以驱动一升降螺杆22作正反向转动,该升降螺杆22的两端设有不同方向的螺纹,并分别螺合有相配合的移动螺帽23,脚架15的上端即枢设在该移动螺帽23处,可随着移动螺帽23的移动而改变脚架15的角度,在两移动螺帽23的内侧分别设有相对的弹簧套筒24,并可在其间组装一储能弹簧25。
调整机构30包括一固定在床架10中的调整电动机31,用以驱动一调整螺杆32作正反向转动,在该调整螺杆32上螺合有相配合的滑动螺帽33,该滑动螺帽33用以带动结合一体的滑动座34作移动,又在滑动座34上枢设有一顶杆35,该顶杆35的另端枢接在背板142上的适当位置,又在滑动座34上枢设有连杆组40,该连杆组包括有驱动杆41、转动杆42、移动杆43、作动杆44,作动杆44的末端亦枢接在背板142的适当位置,而可藉调整机构30来调整床板14的角度。
图3为本实用新型病床的床板14位于平放状态时的连杆组40的位置示意图,图中驱动杆41的枢接端410枢设在滑动座34上,另端则与转动杆42的一端相枢接,该转动杆42中段处设有一枢接点420,该枢接点420固定枢设于床架10上,令该转动杆42只能够依该枢接点420作枢转动作,转动杆42的另端则与一移动杆43的一端相枢接,该移动杆43的另端则与作动杆44的一端相枢接,在该作动杆44的中段亦设有一枢设于床架10上的枢接点440,作动杆44另端的作动端441则枢接于背板142上的适当位置。
接下来参看图4,为本实用新型病床的升降机构20将病床高度降低时的侧视示意图,它示出了其中的结构配置。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控制可配合图1中所示作比较,在图1中可以见到三角支杆16的两端分别枢设在床架10及脚架15的中段处,当升降电动机21被启动而使升降螺杆22转动,并使两移动螺帽23向中央靠拢时,即会带动枢设在移动螺帽23上的脚架15上端作移动,如此即可让床架10整体的高度降低,降至图4中所示的位置即是本实用新型所能够调整的最低点,又当启动升降电动机21反向转动时,即会令移动螺帽23向两侧分开,使得脚架15重新竖立而使床架10高度升高,达到调整的功效。
由图中可以见到本实用新型病床在两移动螺帽23之间配合弹簧套筒24组装有储能弹簧25,该储能弹簧25在移动螺帽23向中央靠拢时被压缩,而在移动螺帽23在向两侧分开时则提供向外弹开之力,该储能弹簧25设置的目的是因为床架10降低时会受到病床及病人体重等重量的力量,故而在升降电动机21使病床下降的同时令储能弹簧25压缩,而当升降电动机21要使病床上升时,必须克服病床及病人的体重,因此必须承受较大的负荷,此时就可用由储能弹簧25释放出的弹力来辅助病床的升高,以减低升降电动机21的负荷,而让升降电动机21正反转所受的负荷不致差异过大,以增长升降电机21的使用寿命。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调整机构30在进行病床高度调整时,是让床架10与床板14同步作升降,故而在床架10与床板14间的间隙不会有任何的改变,因此能够将夹伤卧床者或看护者的机率大幅降低,从而能够提高整体安全性。
如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病床的调整机构30将病床床板14的角度作调整后的侧视示意图,它示出了其中的结构配置,从中可以见出本实用新型的床板14在调整时是通过三个枢接件145将四片床板14分别调整至不同的角度位置上,其中:头板141是由延伸连杆46及衔接背板142的枢接件145支撑,该延伸连杆46的下端则枢接于副连杆45的一端,背板142则是由顶杆35与作动杆44来支撑,中板143由下方的一滚轮13及衔接背板142的枢接件145支撑,后板144由下方的一滚轮13及衔接中板143的枢接件145支撑。
从图6的控制机构放大示意图中,则可更清晰的看出本实用新型病床的调整机构30完全由调整电动机31来驱动,配合图2的示意图观之,当床板14位于水平位置而启动调整电动机31带动调整螺杆32转动时,即会使得滑动螺帽33由图2中的位置移向图6中的位置,为便于显示出连杆组40的连动方式,请配合参考图3及图7所示,当滑动螺帽33移向调整电动机31时,同步带动呈一体的滑动座34作位移,此时枢设在滑动座34上的顶杆35即会将背板142向上推顶,驱动杆41的枢接端410会沿水平方向作位移,而使得转动杆42由图3位置转至图7位置,进而经移动杆43的位置改变来带动作动杆44依枢接点440作枢转,如此即可由作动杆44的作动端441与顶杆35上端作配合来改变背板142的角度及位置,由于本实用新型病床的连杆组40经过切实的设计,故而在滑动座34作位移的同时,可以让背板142由图4中所示的水平位置调整至图5中所示的倾斜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病床进行背板142角度调整的同时,副连杆45与延伸连杆46亦发挥其作用,配合图2、6观之,该延伸连杆46的末端穿设于固定架11的一水平长槽110中,故而在背板142改变角度及位置时,副连杆45会推移延伸连杆46在长槽110中作位移,由于副连杆45与延伸连杆46及相枢接的头板141及背板142是呈一近似平行四边形的设置,使得调整机构30在作动时,能够让头板141保持于几近水平的角度,因此能够让枕头平稳的安置在头板141处,而不会与背板142如同一体般作角度的偏转,而让枕头迫使卧床者头部前倾,故而能够解决现有病床造成卧床者颈部受压迫的缺点,且更无需在卧床者斜靠时由旁人将枕头取下,而在躺卧时再将枕头重新放回头部下方,具有进步性与实用性。
又如果使用者需要让头板141随同背板142同步作角度调整,则可将延伸连杆46由图中所示位置卸下,并插设至头板141与背板142底面的固定孔(图中未示)中,即可让头板141与背板142结合成一体,而可作同一角度的调整。
又本实用新型的病床通过顶杆35与作动杆44来调整背板142的同时,可由枢接件145带动中板143及后板144作同步位移,且其位移程度随着背板142的倾斜角度而改变,该病床具有让卧床者有舒适调整的功效。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调整机构30是仰仗背板142的角度调整来进行,该背板142又是由顶杆35与作动杆44共同支撑,床板14的其他部份均是由滚轮13支撑而可依需要向上抬起,亦即在四块床板14中唯独该背板142被顶杆35与作动杆44所枢设定位,为了确保整体的安全性,故在在本实用新型病床的连杆组40中的转动杆42上设置有一长孔421,能够在紧急时提供连杆组40一份缓冲作用,配合图7的连杆组40结构观之,当不慎让任何物件或肢体夹入背板142周围的空间中时,作动杆44的作动端441必然会反向受力〔即该作动杆44依枢接点440受到顺时针方向的力〕,此时因为转动杆42上的长孔421设置,即可让作动杆44向顺时针方向作偏转,不会受到连杆组40的限制,亦即该背板142亦可作不同方向偏转的动作,而可确保整体的安全性。
如图8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病床的升降机构20运用气压缸50来储存能量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配置侧视示意图,其整体的结构配置均与前述相同,只是在其升降机构20中是以两脚架15之间向外侧推压的气压缸50来取代前述的储能弹簧25,以提供相同的储能功效,另于图中可以见到在脚架15的下端可以设置轮子51,供推移病床,其仅是一简单的附加,故不多加赘述。
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电路设计是属现有的简易技术,且其取代性甚高,故不在此另作说明,只是在此必须提出的就是本实用新型的病床的升降机构20可在适当位置设置限位开关,而让病床在升高至最高高度(例如:70公分)或降低至最低高度(例如:30公分)时,即令使用者再继续按压控制开关其升降电动机21亦不再继续动作以确保安全;而调整机构30亦可在适当位置设置限立开关,而让病床背板142的调整范围被限定在与水平夹角0°至70°之间,不致超出机构设计的范畴,亦不致对卧床者造成不适。

Claims (11)

1.一种病床,于床架中设置有固定架,其特征在于:同时在固定架间配置有多组立杆,并于各立杆的顶端分别设有一滚轮,床板安置在滚轮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床,其特征在于:床板是由四片板体组成,从床头起依次为头板、背板、中板及后板,其间分别以枢接件作衔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床,其特征在于:床架下方是以倾斜的脚架配合三角支杆作支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床,其特征在于:在床架与床板之间设置有控制床架升降的升降机构,以及用以调整床板角度的调整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病床,其特征在于:升降机构中设有一固定在床架中的升降电动机,用以驱动一升降螺杆转动,该升降螺杆的两端分别设有不同方向的螺纹,并分别螺合有移动螺帽,脚架的上端即枢设在移动螺帽处,可随着移动螺帽的移动而改变脚架的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病床,其特征在于:在两移动螺帽的内侧分别设有相对的弹簧套筒,并在其间组装一储能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病床,其特征在于:升降机构的两脚架之间设有向外侧推压的气压缸。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病床,其特征在于:调整机构包括有一固定在床架中的调整电动机,用以驱动一调整螺杆转动,在该调整螺杆上螺合有滑动螺帽,该滑动螺帽用以带动结合一体的滑动座作移动,又在滑动座上枢设有一顶杆,该顶杆的另端枢接在床板上的适当位置,又在滑动座上枢设有连杆组,该连杆组的末端亦枢接在背板的适当位置,藉以调整床板的角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病床,其特征在于:该连杆组包括驱动杆、转动杆、移动杆、作动杆,该驱动杆的枢接端枢设在滑动座上,另端则与转动杆的一端相枢接,该转动杆中段处设有一枢接点,该枢接点固定枢设于床架上,在转动杆的另端则与一移动杆的一端相枢接,该移动杆的另端则与作动杆的一端相枢接,在该作动杆的中段亦设有一枢设于床架上的枢接点,作动杆另端的作动端则枢接于背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病床,其特征在于:转动杆上设置有一长孔,移动杆的一端则枢设在该长孔中。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病床,其特征在于:一副连杆的一端枢设在背板上,另端与延伸连杆相枢接,该延伸连杆的末端穿设于固定架的一水平长槽中,另端则枢设于头板的底面处。
CN 97204262 1997-03-13 1997-03-13 病床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297993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7204262 CN2297993Y (zh) 1997-03-13 1997-03-13 病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7204262 CN2297993Y (zh) 1997-03-13 1997-03-13 病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97993Y true CN2297993Y (zh) 1998-11-25

Family

ID=339248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7204262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297993Y (zh) 1997-03-13 1997-03-13 病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97993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70941A (zh) * 2015-05-21 2015-10-14 郭延符 电动妇产科综合手术床
CN105310844A (zh) * 2014-05-26 2016-02-10 美固龙金属制品(中国)有限公司 床面垂直升降机构以及带床面垂直升降的床
CN107174282A (zh) * 2017-06-07 2017-09-19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心脏超声检查床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10844A (zh) * 2014-05-26 2016-02-10 美固龙金属制品(中国)有限公司 床面垂直升降机构以及带床面垂直升降的床
CN105310844B (zh) * 2014-05-26 2019-12-24 美固龙金属制品(中国)有限公司 床面垂直升降机构以及带床面垂直升降的床
CN104970941A (zh) * 2015-05-21 2015-10-14 郭延符 电动妇产科综合手术床
CN107174282A (zh) * 2017-06-07 2017-09-19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心脏超声检查床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60133A (zh) 残疾人用的多位置轮椅
CN109966067B (zh) 一种轮椅
EP0907343A1 (en) Support unit
CN202554296U (zh) 多功能伤残人康复车
CN111329683A (zh) 一种疗养床
CN110812036A (zh) 一种可升降旋转医疗床
CN107847381B (zh) 电动床
CN2297993Y (zh) 病床
CN213883889U (zh) 具有起身助力和举升功能的轮椅
CN112089542B (zh) 智能化多功能轮椅床
CN219681053U (zh) 一种按摩椅
WO2023202301A1 (zh) 一种床架、床垫及电动床
CN208989431U (zh) 一种可升降折起的病床
CN100444763C (zh) 人体屈伸舒展用椅子
KR101539018B1 (ko) 다기능 휠체어 및 그 구성 방법
CN110234307A (zh) 床系统
CN213553411U (zh) 一种下肢站立及步态训练康复系统
JP2003038286A (ja) 傾動椅子
CN209361145U (zh) 一种床椅互变式护理床
CN209966872U (zh) 一种泌尿外科多功能护理床
CN208481624U (zh) 一种具有头部翻折防护功能的护理床
CN112674965A (zh) 一种轮椅护理床组合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TW200304800A (en) Coordinative lifting control method of bottom sections for lying furniture such as a bed
CN2819936Y (zh) 人体屈伸舒展用椅子
CN219579266U (zh) 一种用于多功能支撑器具的形态调节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