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78625Y - 可单手收合的婴儿车扣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单手收合的婴儿车扣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78625Y
CN2278625Y CN 96244080 CN96244080U CN2278625Y CN 2278625 Y CN2278625 Y CN 2278625Y CN 96244080 CN96244080 CN 96244080 CN 96244080 U CN96244080 U CN 96244080U CN 2278625 Y CN2278625 Y CN 2278625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handspike
perambulator
fastening piece
singlehan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9624408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丽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feng Taiwan Co.
Original Assignee
陈丽琚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陈丽琚 filed Critical 陈丽琚
Priority to CN 9624408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78625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78625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78625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单手收合的婴儿车扣合装置,其主要是在两手推杆下端分别设置有一控制座,在两控制座内侧各设有一扣合片,该扣合片前侧设有一扣固在连杆上的扣槽,两扣合片后端之间连设有一脚踏杆,而可让使用者用脚控制扣合片,又在扣合片前侧以挠性线连接,该挠性线的另端是经由手推杆内侧连接至手推杆上的单手控制装置处,故而亦可让使用者选择以单手控制扣合片,进而达到方便收合婴儿车的功效。

Description

可单手收合的婴儿车扣合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单手收合的婴儿车扣合装置。
婴儿车在成人带着婴儿出门时,可说是一项相当方便的工具,但由于其体积庞大而占据相当大的空间,故而其收合的功效已成为目前市场上婴儿车必备的基本功能,由于婴儿车本身是由架体构成,故而其最佳的收合方式即是采枢接收折来进行,如此才能够在一快速收合与张开操作中,达到所需的目的,同时亦不需在收合时拆卸一堆零件,达到省时省力的功效。
在一般市面上所见到的婴儿车大多采四连杆机构来进行收合,而为了能够确保张开时的稳定性,故而大多在其枢接点附近设置有一扣合片,在现有设计中的一种典型即是以两扣合片分别扣结在婴儿车两侧的两连杆枢接点附近,又为了便于使用者操作,故而在在两扣合片的末端之间连接有一踩踏杆,当使用者欲收合该婴儿车时,仅需抬起一只脚将该踩踏杆向下踏压,即会使两侧的扣合片产生枢转而将被扣合的连杆释放,如此使用者即可将婴儿车加以收合,此类婴儿车确实获得广大使用者的好评与选购。
惟就实际操作的状况加以分析可知,当使用者欲收合婴儿车之前,必然要将婴儿由婴儿车中抱起,倘此时在旁侧无人帮忙,则使用者必然要在抱持着婴儿的状况下进行婴儿车的收合,此时要求使用者抬起一只脚来踩踏设置在婴儿车手推杆下方的踩踏杆,必然会对安全上造成顾虑,因为使用者在手中抱持着婴儿时又要采金鸡独立的站姿,在平衡上必然会有困难,且婴儿车底面设置的是滚轮,并不具固定作用,使用者亦不太可能利用婴儿车来保持平衡,倘地面又恰有积雪、积水或有油渍、沙砾时,极有可能让使用者因而跌倒,甚至于造成婴儿的伤害,显然此类婴儿车在结构设计上仍有改进的必要。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单手收合的婴儿车扣合装置,可让使用者以单手控制扣合片,达到方便收合婴儿车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可单手收合的婴儿车扣合装置,其是在两手推杆下端分别设置有一控制座,手推杆近下端处以一连杆连接于手推杆与后轮支杆之间,其特征在于:
两控制座内侧各设有一扣合片,该扣合片前侧设有一扣固在连杆上的扣槽,两扣合片后端之间连设有一脚踏杆,又在扣合片前侧以挠性线一端连接,该挠性线的另端是经由手推杆内侧连接至手推杆上的单手控制装置处。
前述的可单手收合的婴儿车扣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扣合片的前端设有一管制栓,另在后轮支杆上设有一管制片,该管制片上设有一与管制栓相配合的管制槽,同时在管制片上设有一拨片。
前述的可单手收合的婴儿车扣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扣合片前缘为弧形的倾斜边缘。
前述的可单手收合的婴儿车扣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控制座上方的手推杆内侧设有一穿孔,同时在该穿孔中组装有一护套,挠性线连接扣合片的另端由护套中穿入手推杆内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藉由挠性线与扣合片间的配合,可以让挠性线来操控扣合片,而无需如同习知者必然要靠脚踩踩踏杆来拨转扣合片,又该挠性线可由单手控制装置来进行操控,而可让婴儿车达到单手收合的功效。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目的。
附图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可单手收合的婴儿车扣合装置配置在一基本型婴儿车架体上的较佳实施例侧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可单手收合的婴儿车扣合装置的元件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可单手收合的婴儿车扣合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可单手收合的婴儿车扣合装置的另一角度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可单手收合的婴儿车扣合装置呈扣合状态的侧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可单手收合的婴儿车扣合装置中扣合片被拨转时的侧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可单手收合的婴儿车扣合装置的扣合片被拨转且连杆开始收合时的侧视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可单手收合的婴儿车扣合装置的配合管制片的侧视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可单手收合的婴儿车扣合装置中所配合的单手控制装置较佳实施例的元件分解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所示单手控制装置的组合剖面结构配置示意图。
图11、12为图10中所示单手控制装置的操作动作剖面示意图。
请参阅图1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可单手收合的婴儿车扣合装置配置在一基本型婴儿车架体上的较佳实施例侧视示意图,其中可以见到在手推杆10的下端处设置有一控制座20,手推杆10近下端处以一连杆30连接于手推杆10与后轮支杆40之间,在控制座20内侧则以一扣合片22扣合在连杆30处,藉以提供固定婴儿车架体的功效,当使用者释放扣合片22,即可将手推杆10向前推移,让手推杆10、连杆30、后轮支杆40及上框杆42所构成的一四边形架体进行收折,在其进行收折的同时连接在手推杆10与前轮支杆46间的下框杆44亦会带动前轮支杆46进行收折,而让婴儿车整体方便的进行收合动作,其张开时则以相反程序来进行,由于此一部份的结构属于习知结构,故不多加赘述。
再由图2来看,其为本实用新型可单手收合的婴儿车扣合装置的元件分解示意图,其中该控制座20是设置在手推杆10的下端,在控制座20上方的手推杆10内侧设有一穿孔12,同时在该穿孔12中组装有一护套14,在穿孔12上方的手推杆10上又设有一与连杆30枢接的枢孔16,控制座20内侧枢设有扣合片22,该扣合片22中段为枢设用的枢接孔222,前端下缘设有一扣槽224,扣槽224上方适当处连接有挠性线50,在扣合片22后端则横向延伸出一踩踏杆226,连杆30一端枢接在手推杆10枢孔16处,另端则枢接在后轮支杆40上,又在该连杆30上设有一供扣合片22扣槽224扣合的扣栓32,又在图中显示一靠架框杆48,其下端枢孔482枢设在控制座20内侧,在该靠架框杆48上设有一长孔484,并于该长孔中穿设有一横向的调整杆486,其可与控制座20内侧的缺槽24相配合来调整靠架框杆48的倾斜程度,而可供婴儿在婴儿车中端座、斜靠或躺卧,另在该调整杆486上套设有一拉伸弹簧26,该拉伸弹簧26的另端则连接至扣合片22后端的踩踏杆226侧(如图4中所示)。
配合图3、图4中的本实用新型可单手收合的婴儿车扣合装置的不同角度立体示意图来看,即可了解到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配置状态,其中手推杆10下端固设有控制座20,控制座20内侧枢设有扣合片22、下框杆44及靠架框杆48,连杆30连接在手推杆10与后轮支杆40之间,扣合片22的扣槽224扣合在连杆30的扣栓32上,拉伸弹簧26组装在调整杆486与扣合片22的勾片228之间,又调整杆486的端部穿过靠架框杆48的长孔484之后再穿入控制座20的缺槽24之中,而可用以调整靠架框杆48的倾斜角度,挠性线50一端连接在扣合片22的扣槽224侧,另端则延伸穿过手推杆10穿孔12中的护套14而穿入手推杆10中,该护套14可为塑料或适当材质制成,藉由该护套14的设置,可以让挠性线50在拉动时更为顺畅,且不会直接让挠性线50与金属制的手推杆10穿孔12相摩擦,而可确保使用寿命。
再由图5来看,其为本实用新型可单手收合的婴儿车扣合装置呈扣合状态的侧视示意图,其中当婴儿车处于张开状态时,其手推杆10下端控制座20处以扣合片22与连杆30的扣栓32相扣结,如此即因手推杆10与连杆30间的枢接点、扣合片22与控制座20间的枢接点及扣合片22的扣槽224与扣栓32间的扣合点,使得连杆30与手推杆10间的相对位置被固定,使得如图1中所示的婴儿车手推杆10(含连杆30)、上框杆42与后轮支杆40形成一相互枢接的三角形,而使婴儿车呈一张开的状态。
当使用者欲收合婴儿车时,可将踩踏杆226向下踩踏,或是将挠性线50向上拉动,使得扣合片22依枢接孔222产生枢转,而使扣合片22的扣槽224脱离连杆30的扣栓32(如图6所示),此时连杆30即失去扣合片22的管制,使得如图1中所示的手推杆10、连杆30、后轮支杆40及上框杆42形成四边形架体,而可如图7中所示的方式,将手推杆10向前推,即可将婴儿车顺利的加以收合。
当使用者欲张开婴儿车时,则可依相反顺序将手推杆10拉开,此时由于挠性线50与踩踏杆226均未对扣合片22施力,故而该扣合片22会受到拉伸弹簧26的作用而回复至图3、4中的定位,并由控制座20内侧的一定位片202(见图4)保持在定位处,如此在婴儿车张时过程中,扣合片22前缘略带弧形的倾斜边缘会触及连杆30的扣栓32而使扣合片22发偏转,而转动至扣槽224对正扣栓32时,扣合片22再次受到拉伸弹簧26的作用而让扣槽224扣紧扣栓32,使婴儿车形成张开的使用状态。
另在图8中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可单手收合的婴儿车扣合装置中配合管制片28的侧视示意图,其中可以见到在扣合片22的前端设有一管制栓229,另在后轮支杆40上设有一管制片28,该管制片28上设有一与管制栓229相配合的管制槽282,同时在管制片28上设有一供使用者拨动的拨片284,当婴儿车被张开至使用状态时,使用者可以拨动拨片284,使管制槽282扣结在扣合片22端部的管制栓229上,如此即使得扣合片22无法枢转,亦即该管制片28如同一保险般,当该管制片28未被拨开时,即使使用者误踏踩踏杆226或误压单手控制装置,亦无法使扣合片22发生枢转,故而在该管制片28未被拨开时,该婴儿车绝不会被收合,故而能够确保整体的使用安全性。
为便于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单手控制装置为一确实可行的设计,乃在此提出一较佳实施例作为说明:
此一实施例的单手控制装置是设置在手推杆10的中央处,配合图9中所示的单手控制装置较佳实施例的元件分解示意图来看,其中单手控制装置具有前盖91及后盖92,前、后盖91、92的相对内侧各形成容置空间911、921,且于前盖91内部形成往后延伸的定位杆912,并于后盖92对应处形成定位孔922,于组装时前盖91的定位杆912会穿过手推杆10上的贯孔102后与后盖92定位孔922相配合,另于前后盖91、92上端各形成对应的透槽913、923,另设有一转盘93,该转盘93中央为定位梢孔931,其可以一定位销(图中未示)将转盘93枢设在手推杆10的中央孔104处,而于周缘二对应处各形成卡槽932,卡槽932得以各卡掣一挠性线50,并使该挠性线50的端头卡掣于卡槽932处而呈稳固的定位状态,另于转环93一侧的适当处形成环片933,而于下端延伸一拨动片934,另设有一控制座95,该控制座95藉由梢杆而固设于手推杆10的适当处(如图10所示),控制座95上端延伸一凸块951,并于下后端适当处延伸一与环片933相对应的凸片952,另在控制座95下方与手推杆10之间组装有一簧片96,在该簧片96的底面设有一与手推杆10上缘贯孔106相配合的凸粒962。
单手控制装置的组设方式,请配合参看图10所示,其是将转盘93藉由定位梢穿掣定位梢孔931的方式而枢设于手推杆10的中央孔104处,并使二挠性线50与转盘93组设一体,而后于控制座95下端放置一簧片96,再将控制座95枢接于手推杆10上,此时簧片96下端的凸粒962是与手推杆10的贯孔106卡掣一体,因此藉由簧片96使控制座95保持于上限位置,此时凸片952并位于环片933的侧边,藉由凸片952的阻挡,使转环93无法旋转,之后再将前盖91的定位杆912穿过手推杆10上的贯孔102,再穿掣固定于后盖92的定位孔922处,即呈稳固的卡掣状态,藉此方式,即使单手控制装置装设于手推杆10上,而挠性线50于手推杆10的适当凹陷处,即穿过穿孔108而进入手推杆10的内部,以延伸至两侧扣合片22处。
若欲将婴儿车收合时,请参看图11所示,可先藉由手掌部份将单手控制装置的控制座95的凸块951往下按掣,此时凸片952即往下移位,而与环片933产生位差,此时即可以手指部份将拨动片934往上拉动,如图12所示,此时即可将两侧挠性线50同时拉动,请参看图6所示,挠性线50即将扣合片22、拉动,而使扣槽224与扣栓32分离,此时仅须将手推杆10前推,即可使整个婴儿车收合;欲展开时,仅须将手推杆10往上拉动,复使扣合片22的扣槽224与扣栓21呈稳固的卡掣状态。

Claims (4)

1·一种可单手收合的婴儿车扣合装置,其是在两手推杆下端分别设置有一控制座,手推杆近下端处以一连杆连接于手推杆与后轮支杆之间,其特征在于:
两控制座内侧各设有一扣合片,该扣合片前侧设有一扣固在连杆上的扣槽,两扣合片后端之间连设有一脚踏杆,又在扣合片前侧以挠性线一端连接,该挠性线的另端是经由手推杆内侧连接至手推杆上的单手控制装置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单手收合的婴儿车扣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扣合片的前端设有一管制栓,另在后轮支杆上设有一管制片,该管制片上设有一与管制栓相配合的管制槽,同时在管制片上设有一拨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单手收合的婴儿车扣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扣合片前缘为弧形的倾斜边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单手收合的婴儿车扣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控制座上方的手推杆内侧设有一穿孔,同时在该穿孔中组装有一护套,挠性线连接扣合片的另端由护套中穿入手推杆内侧。
CN 96244080 1996-11-07 1996-11-07 可单手收合的婴儿车扣合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278625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6244080 CN2278625Y (zh) 1996-11-07 1996-11-07 可单手收合的婴儿车扣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6244080 CN2278625Y (zh) 1996-11-07 1996-11-07 可单手收合的婴儿车扣合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78625Y true CN2278625Y (zh) 1998-04-15

Family

ID=339175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6244080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278625Y (zh) 1996-11-07 1996-11-07 可单手收合的婴儿车扣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78625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50848C (zh) * 2005-07-07 2009-01-14 珍妮有限公司 用于婴儿车的可折叠底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50848C (zh) * 2005-07-07 2009-01-14 珍妮有限公司 用于婴儿车的可折叠底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78625Y (zh) 可单手收合的婴儿车扣合装置
CN210727231U (zh) 家用智能沙发座椅
CN2326083Y (zh) 折合椅的定位装置
CN110623452A (zh) 智能家用沙发座椅
CN2919961Y (zh) 手开自动收伞结构
CN2292723Y (zh) 具单手收合装置的婴儿车
CN2521977Y (zh) 可调节椅背角度的扶手装置
CN2569787Y (zh) 多功能肢体障碍康复轮椅
CN2803891Y (zh) 可折收的电动机车改良结构
CN220220988U (zh) 一种电动车雨棚
CN218852269U (zh) 一种折叠椅及其联动折叠椅架
CN217658856U (zh) 一种多功能木质胶合靠背连体椅
CN2747972Y (zh) 一种可折叠梯凳
CN2549823Y (zh) 多功能高脚椅
CN2633698Y (zh) 婴儿车
CN2836603Y (zh) 盘式折叠椅
CN87217119U (zh) 全天候多功能组合帐篷
CN2399974Y (zh) 一种多折自动伞拉索改良结构
CN2722736Y (zh) 一种折叠机构及采用该折叠机构的折叠椅和折叠桌
CN2435988Y (zh) 便携式凳、帽组合伞帽
CN2607833Y (zh) 折叠式抗风伞结构
CN2520752Y (zh) 拆卸式扶手可调折叠椅
CN2634945Y (zh) 悬吊式婴儿桌边椅
CN2454249Y (zh) 多功能滑板车
CN2758146Y (zh) 一种可折收之婴儿车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PATENTEE; FROM: CHEN LIJU TO: YUFENG TAIWAN CO.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British Virgin Islands, La La Road

Patentee after: Yufeng Taiwan Co.

Address before: Taiwan, China

Patentee before: Chen Liju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