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44856Y - 旅行箱的拉杆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旅行箱的拉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44856Y
CN2244856Y CN 95226036 CN95226036U CN2244856Y CN 2244856 Y CN2244856 Y CN 2244856Y CN 95226036 CN95226036 CN 95226036 CN 95226036 U CN95226036 U CN 95226036U CN 2244856 Y CN2244856 Y CN 2244856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ll bar
pull rod
side plate
rod device
suitc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9522603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埙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YU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YU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YU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YUAN CO Ltd
Priority to CN 9522603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44856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44856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44856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旅行箱的拉杆装置,其是将拉杆组设于旅行箱一侧的侧板中,而侧板周边与旅行箱固定,下端与拉杆组末端铰接,上部则朝向拉杆组外突控制钮,以控制对拉杆组的锁定;拉杆组本身包含数根可依次穿套的拉杆及提把;故于平时,拉杆组平齐侧板不突出,使用时,按下控制钮便可将拉杆组弹出,再陆续拉出各杆即成。本拉杆的特点是可使旅行箱被水平拖行,故箱内物品不会倾倒,并且拉杆组自身体积也小。

Description

旅行箱的拉杆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旅行箱的拉杆装置,尤指一种旅行箱所附设的、可根据需要伸缩的拉杆装置。
由于出国旅游、出差者日益增多,使用旅行箱携带衣物、用品或资料几乎已成必然。为适应需要,旅行箱的设计除了考虑外型美观大方外,已进一步讲究结构的完善;特别是针对出外时携带物大多多而重的特点,制箱业便推出一种具有拉杆、底部配置活动轮的旅行箱,利用拉杆供人们牵拉轮走,以减轻手部的负担。
具有拉杆的旅行箱有多种形式。例如常见的一种,箱体呈直立式,拉杆位于箱体背面并可以伸缩;它虽可借拉杆省力,但消费者大多感觉整体造型过于呆板僵硬,不适于出差或较正式场合,更不能兼作公事包,故制箱业又推出另一种款式的旅行箱。
如图10、11所示便是兼有公事包气派的旅行箱70。该旅行箱70为便于携带,在底部一端装前、后成对的轮子71,同时底部装有拉杆,该拉杆大约成三段式,即管状且成对的固定杆80固定悬架于底部,固定杆80内各套入外杆82、外杆82内再套入内杆83,内杆83末端为拉把84,外杆82与固定杆80间装控制把81与滚珠、凹槽,用来控制对外杆82的锁定或开启;使用时,用拉把84拉出内、外杆83、82,然后再上提旅行箱70使之呈斜立状,令轮子71接触于地面,旅行箱70便与地面形成夹角,此时即可用手拉着拉把84带着旅行箱70行走;不使用时,则推动控制把81以使内杆83缩入外杆82,外杆82缩入固定杆80,使拉杆隐藏于箱体底部。但这种型式的拉杆并非理想设计,理由如下:
1.无论控制把81、固定杆80、内杆83、外杆82的锁定结构如何,终究该拉杆占据旅行箱70底部大半厚度,加上固定杆80、外杆82等均为成对设置,体积加大之外,更是增加旅行箱70的重量。
2.拉杆体积庞大,纵然装在旅行箱70底部,也难掩外露的钢质固定杆80,又,固定杆80内要容置外杆82,其外径必然粗大,影响旅行箱的造型美观。
3.由于拉杆设于旅行箱70底部,使用时需先将旅行箱70一端抬起,才能拉出拉把84。当旅行箱70内放置物品较重时,抬起来确实费力。尤其抬起来瞬间,易使箱内物品向轮子一端倾倒,重量便集中于轮子71端,造成拉把84难以控制重心平衡,有忽上忽下的不稳定感。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旅行箱的拉杆装置。该装置的拉杆平时可收拢于旅行箱一侧,既不占空间,也不易显露,而使用时即可拉出,无需抬起箱体一端,并可以水平的方式拖行旅行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下述方案实现:方案1:一种旅行箱的拉杆装置,可配备在底部设有数个轮子的旅行箱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杆装置包括,A.设于旅行箱一侧的侧板,其周边与旅行箱固定,外露的表面下部有铰接座,上部外突有控制钮,且端面上固设有弹簧;B.拉杆组,由数根可依次穿套的拉杆及提把组成,其中,最外层拉杆下端与侧板的铰接座铰接,中部处与侧板端面上固设的弹簧连结,内部为贯穿状的滑行孔,以容置第二层拉杆,而相对侧板的另一端面顶缘设有转折控缘,以对第二层拉杆往外偏转的角度限位,最内层拉杆的上端突伸一段结合端,使总长度较其他拉杆为长,提把与最内层拉杆的结合端固接,其中央设一稍大于上述控制钮端面形状的通孔,通孔周壁下部,沿着弧形开设一道可与上述控制钮卡制的卡制口。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如下方案实现:
方案2:方案1中的侧板于中央轴线上对应拉杆组形状而开设T形的平隐槽,平隐槽相对T形水平横向处的中央上部,为凹入更深的深槽,平隐槽底端设有成对的开口铰接座,以对应铰接最外层拉杆。
方案3:方案2中的深槽的下部突起一突柱以套固弹簧一端,最外层拉杆相对突起一孔槽以对应卡制弹簧另端。
方案4:方案2中的深槽近中央处突出一
Figure Y9522603600071
形止钩部。
方案5:方案4中的侧板在位于止钩部上方两边的深槽壁面处突设有
Figure Y9522603600072
形块体,块体与深槽壁面形成空间状的限槽,供拉杆组上端连接。
方案6:方案1中的控制钮侧视观之为
Figure Y9522603600073
形,控制钮水平面底部突设斜块状的卡制钩,藉以钩住提把的卡制口。
方案7:方案1中的转折控缘,是将最外层拉杆相对侧板的另一端面的顶缘设计为较低,使第二层拉杆有可偏转空间。
方案8:方案1中的最外层拉杆在管内的两内侧壁上各凹设一道滑槽,滑槽由该拉杆下端开始,至近顶部即止而不通体,藉以当第二层拉杆滑行至此,能借转折控缘而偏转。
方案9:方案2或8中的最外层拉杆其朝向侧板的端面上外突有突块,以便于与侧板上的铰接座铰接。
方案10:方案5中的最外层拉杆,其朝向侧板的端面上部突设有铰接座,以铰接一连接件,该连接件是一小板片,相对铰接座一边突设有空心柱,可配合轴销穿于铰接座间,而另外一边则是实心柱,用以挂在侧板的限槽中,同时实心柱与空心柱两边较为突伸,当拉杆组相对侧板偏转时,连接件以空心柱为支点,实心柱由限槽上位落至下位。
方案11:方案10中的连接件于中央设有让孔,以在连接件移位时,使止钩部勾住该让孔。
方案12:方案1中的次内层拉杆内部由底下形成一贯穿状的贯孔,在近顶部位置使端口形成
Figure Y9522603600081
形的限止孔。
方案13:方案1中的第二层拉杆在相对于侧板的另一端面的近顶处突起斜块状抵突,使第二层拉杆的抵突卡在转折控缘上。
方案14:方案12中的最内层拉杆是容装于次内层拉杆中,其对应上述限止孔形状而有纵向突状的卡肋,使最内层拉杆的断面得以通过限止孔。
方案15:方案14中的最内层拉杆下端是断面为长方形的防落部,其拉至限止孔该杆便停止移动。
方案16:方案1中的提把的卡制口为
Figure Y9522603600082
形。
方案17:方案1中的提把底部突伸的肉厚向内凹入一夹槽口,以能安插锁定结合端。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拉杆组设于旅行箱一侧,并且拉杆组为二段式往外偏转设计,因此拉杆组拉动旅行箱,是使旅行箱呈水平轮走,物件安放如故,绝不会令箱内物品倾倒一侧,因而克服了现有拉杆的缺点。
(2)不占空间,拉杆组设于侧板中,且与侧板平齐,不外突,不象现有拉杆要占据庞大空间,此外不会增加明显重量,十分方便。
(3)拉杆组每一拉杆的定位、定向设计合理,也符合于人体用力时的力学原理。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旅行箱的拉杆装置的具体结构特征: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旅行箱的拉杆装置结合于旅行箱后的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旅行箱的拉杆装置的侧板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旅行箱的拉杆装置的侧板上有关控制钮的仰视外观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旅行箱的拉杆装置的拉杆组元件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旅行箱的拉杆装置的拉杆组结合于侧板时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旅行箱的拉杆装置的拉杆组弹出侧板并偏转时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旅行箱的拉杆装置的拉杆组各拉杆拉出时的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旅行箱的拉杆装置的拉杆组的第二拉杆往外偏转时的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旅行箱的拉杆装置实施例的局部平面图。
图10是现有拉杆式旅行箱的正视图。
图11是现有拉杆式旅行箱的使用状态图。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旅行箱的拉杆装置,请参看图1至4,其附设在旅行箱70的一侧,具体包括侧板10与拉杆组200,附设时先将上述二者预先组装好,再将侧板10缝制于旅行箱70一侧,并连接箱体表面的皮层即成。以下先分别说明侧板10、拉杆组200的结构。
侧板10如图1至3所示,是供拉杆组200铰接并在平时予以卡制定位,以保持拉杆组200表面与侧板10平齐;侧板10是一板体,于中央轴线上对应拉杆组200的形状而设T形的平隐槽11,平隐槽11相对T形水平横向处的中央上部,是凹入更深、矩形的深槽12,平隐槽11底端设有二铰接座111,其是垂直立起的二片体,二片体末端为缺口槽,能用以铰接拉杆组200,至于深槽12的下部是突起的一突柱121,用以套固一弹簧13,深槽12上位于突柱121上方突出一 形的止钩部15,而止钩部15上方两侧的深槽12壁面上突设有
Figure Y9522603600092
形块体141,该块体141与深槽1 2壁面间的间隙形成限槽14,供拉杆组200上端连接之用,正对于止钩部15上方是一从深槽12壁面垂直外突的呈 形的控制钮16,控制钮16水平面底部突设斜块状的卡制钩161。
至于拉杆组200则如图1、4、5所示,本实施例中包括三根拉杆(在此按由外及里分别称第一、二、三拉杆20、30、40),以及提把50、连接件60;第一拉杆20是一截面可为圆形或是方形的贯穿状管体,内部为贯穿状的滑行孔21,管内的两侧壁上各凹设一道滑槽22,滑槽22由杆体下端开始,至近杆体顶部即止而未通体设置,以控制第二拉杆30滑行行程,同时第一拉杆20相对于侧板10的另一端面的顶缘设计成较低的转折控缘23,以限制第二拉杆30往外偏转角度,而第一拉杆20朝向侧板10的端面上外突有突块24以与铰接座111铰接,并且还在同一端面的上部突设铰接座25,藉以铰接一连接件60,该连接件60是一小板片,中央设有让孔63,其相对铰接座25一边突设有空心柱62,而另一边则为实心柱61,用以挂在限槽14中,因此实心柱61与空心柱62便在两边较为突出,第一拉杆20于铰接座25下方相对弹簧13处突起一孔槽26;而第一拉杆20的滑行孔21是供第二拉杆30容置于内,第二拉杆30又能容许第三拉杆40插设其中;
因此第二拉杆30是一规格较第一拉杆20稍小、长度相近的管体,第二拉杆30内部由底下形成一贯穿状的贯孔31,惟至近顶部位置有所改变,形成顶部端口为
Figure Y9522603600101
形的限止孔32,两侧面近底部亦设有突块34,以能沿滑槽22移动,另外,第二拉杆30相对于侧板10的另一端面的近顶部处突起斜块状抵突33;第三拉杆40则是装在第二拉杆30中,并对应限止孔32形状而有纵向突起的卡肋42,以使第三拉杆40得以通过限止孔32,另外,其相对提把50一端突伸一段较窄的结合端41,使杆体总长度较第一、二拉杆20、30为长,结合端41并设有圆孔411,第三拉杆40的下端是断面为长方形的防落部43,能限止该杆不致沿着限止孔32滑动而脱落;此外,提把50是一板体,底下呈符合手握的形状,中央设一稍大于控制钮16端面形状的通孔51,通孔51周壁下部沿着弧形开设一道
Figure Y9522603600111
形的卡制口511,提把50底部突伸的肉厚向内凹入一夹槽口52,以便安插结合端41;
具体安装时,是先行组装拉杆组200,然后再将之连接于侧板10上。故令第三拉杆40由第二拉杆30底部沿着贯孔31伸入,配合卡肋42而能沿限止孔32伸出,惟防落部43因形状不对应限止孔32故挡止不能贯穿,其次,第二拉杆30沿第一拉杆20的滑行孔21伸入,同时突块34对准滑槽22滑移以确保直线轨迹,直至第二拉杆30的抵突33迫入通过并靠在转折控缘23为止,因抵突33的限制,故而第二拉杆30不会由第一拉杆20落出,至于第三拉杆40的结合端41,其插入提把50的夹槽口52中,并配合圆孔411与提把50预设螺孔用螺栓固定,以后便能藉提把50厚度等于第一拉杆20宽度,使第三拉杆40不致下移;再其次,将连接件60的空心柱62放于两铰接座25之间,当孔洞对准后穿入销轴64,至此,拉杆组200便告组装完毕。
最后,便是连接拉杆组200与侧板10。如图2、5所示,经第一拉杆20的突块24与铰接座111铰接,拉杆组200便可向侧板10偏转,从而,孔槽26与弹簧13另端卡固,连接件60的实心柱61往两限槽14伸出并落入限槽14中,而让孔63中也恰巧突入止钩部15,另外,控制钮16也突入通孔51,且其卡制钩161滑入卡制口511中,至此拉杆组200便结合于侧板10,然后侧板10利用周边的框缘再结合于旅行箱70侧边〔结合方式前已略提,不再详述〕,便如图1的外观,平时,拉杆组200卡置于平隐槽11,未突出于侧板10,同时填满平隐槽11形状,故表面不会有突兀感。
使用时,则如图1、5至9所示。此时可按下控制钮16,因控制钮16一端为自由端,卡制钩161自会脱离通孔51的卡制口511,然后拉杆组200借弹簧13的弹力以突块24为支点弹出,而连接件60因受到拉杆组200的移动而使实心柱61由限槽14上位掉至下位,并配合让孔63落在止钩部15上辅助钩止,从而限制拉杆组200外偏角度,形成第一段外偏,;其次如图6、7、8、9所示,手拉提把50,可依次拉出第二、三拉杆30、40,其中第二拉杆30的突块34配合第一拉杆20的滑槽22直线移动,第三拉杆40配合卡肋42与限止孔32对应得以直线滑动,直至第三拉杆40的防落部43抵到限止孔32时方止,第二拉杆30的突块34卡到滑槽22顶部尽头处,便因突块34对应滑槽22尽头为弧形,故可往转折控缘23方向偏转。使第二拉杆30靠在转折控缘23上,此为第二段外偏;故如图8、9所示,使用者可拉着提把50,牵拉旅行箱70水平轮走,旅行箱70无须倾斜抬起,十分方便。
相对地,当收起拉杆组200时,则先按相反程序收回第二、三拉杆30、40,再令之往侧板10方向移动,此时拉杆组200压缩弹簧13,并带动连接件60的实心柱61以空心柱62为支点往上移动至限槽14上部,而通孔51也往控制钮16方向按压,结果便使卡制钩161重新钩入卡制口511中,从而回复至图1的原状。

Claims (17)

1.一种旅行箱的拉杆装置,可配备在底部设有数个轮子的旅行箱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杆装置包括:
A.设于旅行箱一侧的侧板,其周边与旅行箱固定,外露的表面下部有铰接座,上部外突有控制钮,且端面上固设有弹簧,
B.拉杆组,由数根可依次穿套的拉杆及提把组成,其中,
最外层拉杆下端与侧板的铰接座铰接,中部处与侧板端面上固设的弹簧连结,内部为贯穿状的滑行孔,以容置第二层拉杆,而相对侧板的另一端面顶缘设有转折控缘,以对第二层拉杆往外偏转的角度限位,
最内层拉杆的上端突伸一段结合端,使总长度较其他拉杆为长,
提把与最内层拉杆的结合端固接,其中央设一稍大于上述控制钮端面形状的通孔,通孔周壁下部,沿着弧形开设一道可与所述控制钮卡制的卡制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旅行箱的拉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板于中央轴线上对应拉杆组形状而开设T形的平隐槽,平隐槽相对T形水平横向处的中央上部,为凹入更深的深槽,平隐槽底端设有成对的开口铰接座,以对应铰接最外层拉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旅行箱的拉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深槽的下部突起一突柱以套固弹簧一端,最外层拉杆相对突起一孔槽以对应卡制弹簧另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旅行箱的拉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深槽近中央处突出一
Figure Y9522603600021
形止钩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旅行箱的拉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板在位于止钩部上方两边的深槽壁面处突设有 形块体,块体与深槽壁面形成空间状的限槽,供拉杆组上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旅行箱的拉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钮侧视观之为 形,控制钮水平面底部突设斜块状的卡制钩,藉以钩住提把的卡制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旅行箱的拉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折控缘,是将最外层拉杆相对侧板的另一端面的顶缘设计为较低,使第二层拉杆有可偏转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旅行箱的拉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最外层拉杆在管内的两内侧壁上各凹设一道滑槽,滑槽由该拉杆下端开始,至近顶部即止而不通体,藉以当第二层拉杆滑行至此,能借转折控缘而偏转。
9.根据权利要求2或8所述的旅行箱的拉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最外层拉杆其朝向侧板的端面上外突有突块,以便于与侧板上的铰接座铰接。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旅行箱的拉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最外层拉杆,其朝向侧板的端面上部突设有铰接座,以铰接一连接件,该连接件是一小板片,相对铰接座一边突设有空心柱,可配合轴销穿于铰接座间,而另外一边则是实心柱,用以挂在侧板的限槽中,同时实心柱与空心柱两边较为突伸,当拉杆组相对侧板偏转时,连接件以空心柱为支点,实心柱由限槽上位落至下位。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旅行箱的拉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件于中央设有让孔,以在连接件移位时,使止钩部勾住该让孔。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旅行箱的拉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次内层拉杆内部由底下形成一贯穿状的贯孔,在近顶部位置使端口形成
Figure Y9522603600032
形的限止孔。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旅行箱的拉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层拉杆在相对于侧板的另一端面的近顶处突起斜块状抵突,使第二层拉杆的抵突卡在转折控缘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旅行箱的拉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最内层拉杆是容装于次内层拉杆中,其对应上述限止孔形状而有纵向突状的卡肋,使最内层拉杆的断面得以通过限止孔。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旅行箱的拉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最内层拉杆下端是断面为长方形的防落部,其拉至限止孔该杆便停止移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旅行箱的拉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把的卡制口为 形。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旅行箱的拉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把底部突伸的肉厚向内凹入一夹槽口,以能安插锁定结合端。
CN 95226036 1995-10-20 1995-10-20 旅行箱的拉杆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244856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5226036 CN2244856Y (zh) 1995-10-20 1995-10-20 旅行箱的拉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5226036 CN2244856Y (zh) 1995-10-20 1995-10-20 旅行箱的拉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44856Y true CN2244856Y (zh) 1997-01-15

Family

ID=338722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5226036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244856Y (zh) 1995-10-20 1995-10-20 旅行箱的拉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44856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26270A (zh) * 2012-05-02 2012-08-08 昆明学院 具有行走支撑机构的拉杆箱
CN107734993A (zh) * 2015-07-01 2018-02-23 途明股份有限公司 伸缩式手提箱手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26270A (zh) * 2012-05-02 2012-08-08 昆明学院 具有行走支撑机构的拉杆箱
CN107734993A (zh) * 2015-07-01 2018-02-23 途明股份有限公司 伸缩式手提箱手柄
CN107734993B (zh) * 2015-07-01 2020-10-20 途明股份有限公司 伸缩式手提箱手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7646C (zh) 带脚轮的小型旅行箱
CN1080148A (zh) 带伸缩拉手的轮式航空旅行包
EP3075601A1 (en) Layout system for cargo area of vehicle
CN1115996C (zh) 带脚轮的皮箱
CN107736710B (zh) 一种新型行李箱
CN2244856Y (zh) 旅行箱的拉杆装置
CN107865501B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行李箱
CN2455122Y (zh) 组合式桌子结构
CN2473971Y (zh) 一种伸缩式旅行箱
CN2187895Y (zh) 一种拖载式旅行箱
CN2200595Y (zh) 具有可变换角度的伸缩拉把的箱体
CN2306155Y (zh) 一种手推式搬运车
RU100974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закрепления объектов
CN2194103Y (zh) 拖拉式行李箱
CN211672767U (zh) 一种方便更换滚轮的旅行箱包
CN218195111U (zh) 一种多功能工具箱
CN215347377U (zh) 折叠型可坐式休闲拉杆旅行箱
CN214179712U (zh) 一种新型图书馆书架
CN2320090Y (zh) 旅行箱的轮组结构
CN217185100U (zh) 一种具有箱背后盖开关置物装置的拉杆箱
CN218978232U (zh) 一种新型行李箱
CN2166663Y (zh) 一种手提箱辅助手把
CN2443644Y (zh) 公事箱构造
CN2139382Y (zh) 旅行箱
CN2323646Y (zh) 提箱的箱体翻转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