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666055U - 一种燃烧器及燃气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燃烧器及燃气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666055U
CN221666055U CN202323648735.9U CN202323648735U CN221666055U CN 221666055 U CN221666055 U CN 221666055U CN 202323648735 U CN202323648735 U CN 202323648735U CN 221666055 U CN221666055 U CN 2216660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inner ring
ring
seat
outer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64873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斯毅
张亮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Vanward New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Vanward New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Vanward New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Vanward New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64873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6660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6660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6660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烧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燃烧器及燃气灶。燃烧器包括分气座和外环火盖。分气座具有上开口的外环槽,外环槽上连接有第一斜面,第一斜面环绕外环槽设置且由下至上沿远离外环槽的方向倾斜延伸;外环火盖包括同轴且内外间隔套设的内环部及外环部,内环部和外环部的上端之间连接有连接环部,外环部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斜面,内环部与分气座凹凸配合插接,第二斜面与第一斜面配合形成环形的外环出火槽,内环部、外环部、连接环部和外环槽的槽壁合围形成有外环混气腔,外环出火槽与外环混气腔连通。燃气灶包括上述燃烧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燃烧器和燃气灶,能够提高燃烧器的清理便利性和清理效率,且提高燃烧器的拆装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燃烧器及燃气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烧器及燃气灶。
背景技术
燃气灶是采用可燃气体燃烧以实现器具加热或食物烹煮的常用厨房用具,其通常包括面板、安装于面板下侧的底壳以及安装于底壳且向上伸出面板的燃烧器等结构,其中,燃烧器是燃气灶的核心结构。
现有燃烧器通常包括基座、安装于基座上的分气座以及安装于分气座上端的内环火盖和外环火盖,其中外环火盖间隔套设在内环火盖的外侧,外环火盖的外侧沿周向开设有多个外火孔,内环火盖的外侧沿周向开设有多个内火孔。通过基座进入的燃气在基座及分气座处与空气混合后形成混合气体,混合气体经过分气座后进入对应的内环火盖后流出内火孔,或进入对应的外环火盖后流出外火孔,并在内火孔或外火孔处被点燃燃烧。
现有技术提供的燃烧器,火孔通常倾斜设置在火盖上,且沿火盖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该种设置,导致火盖加工较为困难,进而导致火盖的加工成本和加工良率难以控制;同时,烹饪产生的油污容易进入到火孔内部而造成火孔堵塞,而由于火孔尺寸较小,使得进入到火孔内部的油污难以清理,导致火盖的长期使用性能变差,影响燃烧器和燃气灶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要提供一种燃烧器,其能够有效解决现有燃烧器存在的火盖加工困难且不利于清理的问题,降低火盖的加工成本,提高火盖和燃烧器的清理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是要提供一种燃气灶,其能够有效解决现有燃气灶因火盖加工成本高导致的燃气灶成本高及火盖难以清理导致的燃气灶长期使用性能不佳的问题,降低燃气灶的成本,提高燃气灶的清理便利性,且提高燃气灶的长期使用性能。
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解决:
一种燃烧器,包括:
分气座,具有连通的外环进气口和外环槽,所述外环槽上开口设置且外侧槽壁连接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环绕所述外环槽设置且由下至上沿远离所述外环槽的方向倾斜延伸;
外环火盖,包括同轴且内外间隔套设的内环部及外环部,所述内环部和所述外环部的上端之间连接有连接环部,所述外环部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由下至上倾斜向外延伸,所述内环部与所述分气座凹凸配合插接,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第一斜面配合形成环形的外环出火槽,所述内环部、所述外环部、所述连接环部和所述外环槽的槽壁合围形成有外环混气腔,所述外环出火槽与所述外环混气腔连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燃烧器,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为:由于外环出火槽由第二斜面和第一斜面配合形成,无需在外环火盖上开设尺寸较小的外火孔,降低外环火盖的机加工难度,从而降低外环火盖和燃烧器的加工成本,提高外环火盖和燃烧器的产品良率;同时,第二斜面和第一斜面均为光顺的斜面结构,能够增加油污在第二斜面和第一斜面上的附着难度,从而减少油污在外环出火槽中的积聚,降低燃烧器的清理频次,提高燃烧器的使用体验;由于外环火盖与分气座可拆卸连接,当有油污进入到外环出火槽中时,通过将外环火盖从分气座上卸下,即可实现对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的清理,提高燃烧器的清理便利性,且有效避免外环出火槽被堵塞而影响燃烧器的使用性能,进而保证燃烧器的长期使用性能;再者,由于外环火盖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连接的内环部、连接环部和外环部,内环部与分气座凹凸插接配合,利于实现分气座与外环火盖的装配效率和装配精度,进一步提高燃烧器的清理效果,且由于内环部与分气座凹凸插接配合,在保证外环火盖能够稳定安装于分气座的同时,使得外环部可以悬空设置,从而使得第二斜面和第一斜面之间无需设置用于支撑外环火盖的结构,保证第二斜面和第一斜面为光顺的曲面结构,保证外环出火槽的周向上的结构一致性,提高燃烧器外环火焰在周向上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环部的下端开设有定位环槽,所述分气座于所述外环槽的内侧凸设有定位凸环,所述定位凸环插设于所述定位环槽中并与所述定位环槽的至少相邻两侧壁贴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环槽贯通所述内环部的内侧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气座的中心设置有上开口的内环混气槽,所述内环混气槽的外侧槽壁由下至上倾斜向外延伸以形成第三斜面;
所述燃烧器还包括内环火盖,所述内环火盖安装于所述内环混气槽内并与所述内环混气槽的槽壁合围形成有内环混气腔,所述内环火盖的下端外侧设置有第四斜面,所述第四斜面与所述第三斜面配合形成有环形的内环出火槽,所述内环出火槽与所述内环混气腔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环火盖包括盖板部、由所述盖板部的外周缘向下延伸的出火环部及连接于所述盖板部下侧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位于所述出火环部的内侧且支撑于所述内环混气槽的槽底,以使所述出火环部与所述分气座间隔设置,所述出火环部的下端设置有所述第四斜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环混气槽的中心开设有内环进气通道,所述内环进气通道与所述内环混气腔连通,所述内环混气槽的槽底凸设有定位环部,所述定位环部环绕所述内环进气通道;
所述支撑部呈环状结构,且所述支撑部沿周向开设有多个通气孔,所述支撑部套设于所述定位环部外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气座包括:
分气基座,设置有内环进气口和所述外环进气口;
内环座,同轴安装于所述分气基座的中部并具有与所述内环进气口连通的内环混气槽,所述内环座用于安装内环火盖,所述内环部与所述内环座凹凸插接配合;
外环座,与所述分气基座分体且同轴设置,所述外环座安装于所述分气基座的上端外边缘,所述外环座的内侧壁、所述内环座的外侧壁及所述分气基座的上端合围形成所述外环槽,所述外环座上设置有所述第一斜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气基座的上端开设环形的外凹槽,所述外凹槽的槽底开设有外安装槽,所述外安装槽的外端延伸至所述外凹槽的外侧壁内部;所述外环座包括主座部和连接于所述主座部下端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呈L型结构,所述L型结构的横部嵌设于所述外安装槽中,所述L型结构的竖部与所述外凹槽的外侧槽壁抵接,所述主座部的下端面与所述分气基座的上端面抵接,所述主座部的上端设置有所述第一斜面;
和/或,所述外环座采用铜材料制成;
和/或,所述外环座与所述分气基座铆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气基座开设有圆形的内凹槽,所述内凹槽与所述分气基座同轴设置,所述内环座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内凹槽且上端伸出所述内凹槽,所述内凹槽的槽底中心开设有所述内环进气口;
和/或,所述内环座包括中心座部、同轴且间隔套设在所述中心座部外侧的安装环部和连接于所述安装环部和所述中心座部之间的连接桥部,所述中心座部的上端开设有所述内环混气槽,所述内环混气槽的槽底开设有内环进气通道,所述内环进气通道连通所述内环混气槽和所述内环进气口,所述安装环部的上端与所述内环部凹凸插接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第一斜面平行且间隔设置;
和/或,所述外环出火槽的宽度为1mm~1.5mm;
和/或,所述第二斜面和所述第一斜面的粗糙度为Ra3.2;
和/或,所述第二斜面相对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50°~60°。
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解决:
一种燃气灶,包括如上所述的燃烧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燃气灶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采用上述的燃烧器,能够降低燃气灶的清理难度,提高燃气灶拆装效率,降低燃气灶的成本,提高燃气灶的长期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燃烧器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燃烧器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外环火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环火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气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气基座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标号说明:
1、分气座;11、分气基座;111、内环进气口;112、外凹槽;113、内凹槽;114、外安装槽;12、外环座;121、主座部;1211、第一斜面;122、安装部;13、内环座;131、中心座部;1311、内环混气槽;1312、内环进气通道;1313、第三斜面;1314、定位环部;132、安装环部;1321、定位凸环;133、连接桥部;14、外环槽;
2、外环火盖;21、外环部;211、第二斜面;22、内环部;221、定位环槽;23、连接环部;24、引火缝;
3、内环火盖;31、盖板部;32、出火环部;321、第四斜面;33、支撑部;331、通气孔;
10、外环出火槽;20、内环出火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燃烧器,其可应用于燃气灶中,以实现燃气通过燃烧器的点火燃烧,且提高燃烧器的清理便利性。
如图1和图2所示,燃烧器包括分气座1和外环火盖2。其中,分气座1具有连通的外环进气口和外环槽14,外环槽14上开口设置且外侧槽壁连接有第一斜面1211,第一斜面1211环绕外环槽14设置且由下至上沿远离外环槽14的方向倾斜延伸;外环火盖2包括同轴且内外间隔套设的内环部22及外环部21,内环部22和外环部21的上端之间连接有连接环部23,外环部21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斜面211,内环部22与分气座1凹凸配合插接,第二斜面211与第一斜面1211配合形成环形的外环出火槽10,内环部22、外环部21、连接环部23和外环槽14的槽壁合围形成有外环混气腔,外环出火槽10与外环混气腔连通。
本实施例提供的燃烧器,在使用过程中,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过外环进气口进入到外环混气腔中,然后通过外环出火槽10流出外环火盖2的外侧,并在外环出火槽10的出口处被点燃燃烧,以形成外环火焰。
本实施例提供的燃烧器,由于外环出火槽10由第二斜面211和第一斜面1211配合形成,无需在外环火盖2上开设尺寸较小的外火孔,降低外环火盖2的机加工难度,从而降低外环火盖2和燃烧器的加工成本,提高外环火盖2和燃烧器的产品良率;同时,第二斜面211和第一斜面1211均为光顺的斜面结构,能够增加油污在第二斜面211和第一斜面1211上的附着难度,从而减少油污在外环出火槽10中的积聚,降低燃烧器的清理频次,提高燃烧器的使用体验;由于外环火盖2与分气座1可拆卸连接,当有油污进入到外环出火槽10中时,通过将外环火盖2从分气座1上卸下,即可实现对第一斜面1211和第二斜面211的清理,提高燃烧器的清理便利性,且有效避免外环出火槽10被堵塞而影响燃烧器的使用性能,进而保证燃烧器的长期使用性能;再者,由于外环火盖2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连接的内环部22、连接环部23和外环部21,内环部22与分气座1凹凸插接配合,利于实现分气座1与外环火盖2的装配效率和装配精度,进一步提高燃烧器的清理效果,且由于内环部22与分气座1凹凸插接配合,在保证外环火盖2能够稳定安装于分气座1的同时,使得外环部21可以悬空设置,从而使得第二斜面211和第一斜面1211之间无需设置用于支撑外环火盖2的结构,保证第二斜面211和第一斜面1211为光顺的曲面结构,保证外环出火槽10的周向上的结构一致性,提高燃烧器外环火焰在周向上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斜面211和第一斜面1211的粗糙度均为Ra3.2,以在降低第二斜面211和第一斜面1211的清理难度的同时,降低分气座1和外环火盖2的加工成本。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斜面211和第一斜面1211平行且间隔设置,由此使得外环出火槽10沿出气方向的宽度一致,利于保证出气稳定性和均匀性。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斜面211和第一斜面1211也可以呈夹角设置,且第二斜面211与第一斜面1211之间的间距沿远离外环混气腔的方向逐渐增大。
为更好地保证外环出火槽10处的火焰向上燃烧的稳定性,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斜面211相对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50°~60°。进一步地,第二斜面211的上端高于第一斜面1211的上端,以引导混合气体沿第二斜面211倾斜向上流出外环出火槽10。
外环出火槽10在外环火盖2的上端面的正投影位于外环火盖2的内部,由此使得外环火盖2的上端从上遮挡外环出火槽10,降低油污进入到外环出火槽10中的概率,从而减少燃烧器的清理频次,提高燃烧器的使用体验。
为控制混合气体从外环出火槽10流出的稳定性和流出的速度,在一实施例中,外环出火槽10的宽度为1mm~1.5mm,以避免外环出火槽10宽度过小而导致混合气流流动不畅,进而导致熄火或者回火的问题,同时也避免外混火缝的宽度过大导致燃烧不充分且燃气消耗过快的问题。
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内环部22的下端开设有定位环槽221,分气座1于外环槽14的内侧凸设有定位凸环1321,定位凸环1321插设于定位环槽221中并与定位环槽221的至少相邻两侧壁贴合。通过定位凸环1321和定位环槽221的配合,能够实现分气座1和外环火盖2在径向和周向上的装配定位,提高两者的装配精度和装配效率,从而利于外环火盖2与分气座1清理后的装配,提高清理效率;同时,定位环槽221和定位凸环1321均为环形结构,能够简化外环火盖2和分气座1的结构,降低加工难度,同时减少外环火盖2和分气座1上的凹凸部分,提高分气座1和外环火盖2的清理便利性。
为进一步简化外环火盖2的结构,定位环槽221贯通内环部22的内侧壁。由此使得定位环槽221的下端和内侧均开口设置,定位环槽221仅具有两侧槽壁,避免油污在定位环槽221内的积聚,方便对定位环槽221的槽壁进行清理。
如图1和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外环火盖2上设置有引火缝24,引火缝24由外环火盖2的径向延伸且内端贯通内环部22,外端贯通外环部21。引火缝24的设置可参考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燃烧器还包括内环火盖3,分气座1具有连通的内环进气口111和内环混气槽1311,且内环混气槽1311的外侧槽壁由下至上倾斜向外延伸以形成第三斜面1313。内环火盖3安装于内环混气槽1311内且与内环混气槽1311的槽壁合围形成有内环混气腔。内环火盖3的下端外侧设置有第四斜面321,第三斜面1313和第四斜面321配合形成环形的内环出火槽20,内环出火槽20与内环混气腔连通。
通过第三斜面1313和第四斜面321配合形成环形的内环出火槽20,在需要内环火焰对烹饪器具进行加热时,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过分气座1的内环进气口111进入到内环混气腔,并通过内环混气腔流向内环出火槽20,流出内环出火槽20的混合气体在内环出火槽20的出气端被点燃以形成内环火焰。
由于采用第三斜面1313和第四斜面321配合形成内环出火槽20,从而无需在内环火盖3上加工小尺寸的内火孔,降低内环火盖3的加工难度和加工成本,进而降低燃烧器的加工成本;再者,由于内环出火槽20呈环形,当有油污进入到内环出火槽20中时,将内环火盖3从分气座1上卸下,即可实现对第四斜面321和第四斜面321的清理,避免内环出火槽20被堵塞,提高燃烧器的清理便利性。
在一实施例中,第四斜面321与第三斜面1313平行且间隔设置,以利于实现两者的加工和配合。进一步地,内环出火槽20的宽度为0.8mm~1.2mm,以实现对火焰大小和燃烧稳定性的控制。
在一实施例中,第四斜面321和第三斜面1313的粗糙度为Ra3.2,以在方便清理的同时,减低加工成本。第四斜面321和第三斜面1313相对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50°~60°。
如图2和图5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内环火盖3包括盖板部31、由盖板部31的外周缘向下延伸的出火环部32及连接于盖板部31下侧的支撑部33,支撑部33位于出火环部32的间隔且支撑于内环混气槽1311的槽底,以使出火环部32与分气座1间隔设置,出火环部32的下端设置有第四斜面321。该种设置,使得内环火盖3可以通过支撑部33安装于内环混气槽1311的槽底,保证出火环部32可以与分气座1分离设置以形成内环出火槽20。
内环混气槽1311的中心开设有内环进气通道1312,内环进气通道1312连通内环进气口111和内环混气槽1311。为提高内环火盖3的装配精度,在一实施例中,内环混气槽1311的槽底凸设有定位环部1314,定位环部1314环绕内环进气通道1312;支撑部33呈环状结构,且支撑部33沿周向开设有多个通气孔331,支撑部33套设于定位环部1314外侧。该种设置,通过支撑部33和定位环部1314的配合,实现分气座1与内环火盖3的装配定位,保证分气座1和内环火盖3装配后的同轴性,提高内环火盖3装配的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通气孔331贯通支撑部33的下端以提供通气孔331的加工和清理便利性。为提高内环出火槽20的出气均匀性,通气孔331沿内环火盖3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在一实施例中,通气孔331设置有四个,在其他实施例中,通气孔331的数量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设置。
如图2、图3、图6及图7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分气座1包括同轴设置的分气基座11、外环座12和内环座13。其中,分气基座11开设有内环进气口111和外环进气口;内环座13设置于分气基座11的上端中部且具有与内环进气口111连通的内环混气槽1311,内环座13用于安装内环火盖3。具体地,内环座13上设置有上述的内环混气腔、第三斜面1313和定位环部1314。外环座12与分气基座11分体设置且间隔套设在内环座13的外侧,外环座12安装于分气基座11的上端外边缘,外环座12的内侧壁、内环座13的外侧壁及分气基座11的上端合围形成外环槽14;外环座12上设置有第一斜面1211,内环部22与内环座13凹凸插接配合。
通过将分气座1设置为分体的分气基座11和外环座12,使得分气基座11和外环座12可采用不同材料制成,满足第一斜面1211处的耐高温性能的同时,降低分气座1的整体成本,且利于通过对外环座12的加工,控制第一斜面1211的加工精度。在一实施例中,外环座12采用铜等耐高温材料制成,分气基座11可采用铝合金等材料制成。进一步地,外环座12与分气基座11铆接,以提高外环座12在分气基座11上的安装稳固性。
为提高外环座12与分气基座11的装配便利性和可靠性,外环座12包括主座部121和连接于主座部121下端的安装部122,主座部121上设置有第一斜面1211。分气基座11的上端设置有上开口的外凹槽112,外凹槽112的槽底开设有外安装槽114,外安装槽114的外端向外延伸至外凹槽112的外侧槽壁内部;安装部122呈L型结构,其包括垂直连接的第一安装部122和第二安装部122,第一安装部122形成L型结构的横部并嵌设于外安装槽114中,第二安装部122形成L型结构的竖部且外侧面与外凹槽112的外侧槽壁抵接,分气基座11的上端面与主座部121的下端面抵接。由此能够实现外环座12在分气基座11上的嵌装,保证外环座12在分气基座11上的安装稳定性。外环座12的内侧壁、外凹槽112的槽底及内环座13的外侧壁合围形成外环槽14。
在一实施例中,内环座13与分气基座11分体设置,由此能够通过内环座13的加工实现第三斜面1313的加工,且能够通过内环座13的材料选择,保证内环座13在第三斜面1313处的耐高温性能。
为提高内环座13在分气基座11上的装配便利性,分气基座11具有内凹槽113,内凹槽113呈圆形槽结构,且内凹槽113位于外凹槽112的内侧,内凹槽113的槽底中心开设有内环进气口111。内环座13安装于内凹槽113内部且上端伸出内凹槽113。内凹槽113的设置,利于对内环座13在分气基座11上的安装提供定位。内凹槽113的槽径与内环座13的外径相等,以避免内环座13在分气基座11上晃动。
内环座13包括中心座部131、间隔套设在中心座部131外侧的安装环部132以及连接于安装环部132和中心座部131之间的连接桥部133,连接桥部133沿中心座部131的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中心座部131设置有上述内环混气槽1311、第三斜面1313及内环进气通道1312。安装环部132的上端凸设有定位凸环1321。该种设置,能够在实现内环座13与外环火盖2的内环火盖3的配合的同时,减轻内环座13的重量,从而减轻燃烧器的整体重量,降低加工成本。
值得说明的是,分气座1上外环进气口的设置以及连通外环进气口和外环槽14的外环进气通道的结构可参照现有技术进行设置,此非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燃气灶,包括上述的燃烧器。本实施例提供的燃气灶,通过采用上述的燃烧器,能够降低燃气灶的清理难度,提高燃气灶拆装效率,降低燃气灶的成本,提高燃气灶的长期使用性能。
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具体内容中,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不矛盾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具体内容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气座(1),具有连通的外环进气口和外环槽(14),所述外环槽(14)上开口设置且外侧槽壁连接有第一斜面(1211),所述第一斜面(1211)环绕所述外环槽(14)设置且由下至上沿远离所述外环槽(14)的方向倾斜延伸;
外环火盖(2),包括同轴且内外间隔套设的内环部(22)及外环部(21),所述内环部(22)和所述外环部(21)的上端之间连接有连接环部(23),所述外环部(21)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斜面(211),所述第二斜面(211)由下至上倾斜向外延伸,所述内环部(22)与所述分气座(1)凹凸配合插接,所述第二斜面(211)与所述第一斜面(1211)配合形成环形的外环出火槽(10),所述内环部(22)、所述外环部(21)、所述连接环部(23)和所述外环槽(14)的槽壁合围形成有外环混气腔,所述外环出火槽(10)与所述外环混气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部(22)的下端开设有定位环槽(221),所述分气座(1)于所述外环槽(14)的内侧凸设有定位凸环(1321),所述定位凸环(1321)插设于所述定位环槽(221)中并与所述定位环槽(221)的至少相邻两侧壁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气座(1)的中心设置有上开口的内环混气槽(1311),所述内环混气槽(1311)的外侧槽壁由下至上倾斜向外延伸以形成第三斜面(1313);
所述燃烧器还包括内环火盖(3),所述内环火盖(3)安装于所述内环混气槽(1311)内并与所述内环混气槽(1311)的槽壁合围形成有内环混气腔,所述内环火盖(3)的下端外侧设置有第四斜面(321),所述第四斜面(321)与所述第三斜面(1313)配合形成有环形的内环出火槽(20),所述内环出火槽(20)与所述内环混气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火盖(3)包括盖板部(31)、由所述盖板部(31)的外周缘向下延伸的出火环部(32)及连接于所述盖板部(31)下侧的支撑部(33),所述支撑部(33)位于所述出火环部(32)的内侧且支撑于所述内环混气槽(1311)的槽底,以使所述出火环部(32)与所述分气座(1)间隔设置,所述出火环部(32)的下端设置有所述第四斜面(3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混气槽(1311)的中心开设有内环进气通道(1312),所述内环进气通道(1312)与所述内环混气腔连通,所述内环混气槽(1311)的槽底凸设有定位环部(1314),所述定位环部(1314)环绕所述内环进气通道(1312);
所述支撑部(33)呈环状结构,且所述支撑部(33)沿周向开设有多个通气孔(331),所述支撑部(33)套设于所述定位环部(1314)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气座(1)包括:
分气基座(11),设置有内环进气口(111)和所述外环进气口;
内环座(13),同轴安装于所述分气基座(11)的中部并具有与所述内环进气口(111)连通的内环混气槽(1311),所述内环座(13)用于安装内环火盖(3),所述内环部(22)与所述内环座(13)凹凸插接配合;
外环座(12),与所述分气基座(11)分体且同轴设置,所述外环座(12)安装于所述分气基座(11)的上端外边缘,所述外环座(12)的内侧壁、所述内环座(13)的外侧壁及所述分气基座(11)的上端合围形成所述外环槽(14),所述外环座(12)上设置有所述第一斜面(12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气基座(11)的上端开设环形的外凹槽(112),所述外凹槽(112)的槽底开设有外安装槽(114),所述外安装槽(114)的外端延伸至所述外凹槽(112)的外侧壁内部;所述外环座(12)包括主座部(121)和连接于所述主座部(121)下端的安装部(122),所述安装部(122)呈L型结构,所述L型结构的横部嵌设于所述外安装槽(114)中,所述L型结构的竖部与所述外凹槽(112)的外侧槽壁抵接,所述主座部(121)的下端面与所述分气基座(11)的上端面抵接,所述主座部(121)的上端设置有所述第一斜面(1211);
和/或,所述外环座(12)采用铜材料制成;
和/或,所述外环座(12)与所述分气基座(11)铆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气基座(11)开设有圆形的内凹槽(113),所述内凹槽(113)与所述分气基座(11)同轴设置,所述内环座(13)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内凹槽(113)且上端伸出所述内凹槽(113),所述内凹槽(113)的槽底中心开设有所述内环进气口(111);
和/或,所述内环座(13)包括中心座部(131)、同轴且间隔套设在所述中心座部(131)外侧的安装环部(132)和连接于所述安装环部(132)和所述中心座部(131)之间的连接桥部(133),所述中心座部(131)的上端开设有所述内环混气槽(1311),所述内环混气槽(1311)的槽底开设有内环进气通道(1312),所述内环进气通道(1312)连通所述内环混气槽(1311)和所述内环进气口(111),所述安装环部(132)的上端与所述内环部(22)凹凸插接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斜面(211)与所述第一斜面(1211)平行且间隔设置;
和/或,所述外环出火槽(10)的宽度为1mm~1.5mm;
和/或,所述第二斜面(211)和所述第一斜面(1211)的粗糙度为Ra3.2;
和/或,所述第二斜面(211)相对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50°~60°。
10.一种燃气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燃烧器。
CN202323648735.9U 2023-12-29 2023-12-29 一种燃烧器及燃气灶 Active CN2216660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648735.9U CN221666055U (zh) 2023-12-29 2023-12-29 一种燃烧器及燃气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648735.9U CN221666055U (zh) 2023-12-29 2023-12-29 一种燃烧器及燃气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666055U true CN221666055U (zh) 2024-09-06

Family

ID=925719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648735.9U Active CN221666055U (zh) 2023-12-29 2023-12-29 一种燃烧器及燃气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6660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39694B (zh) 灶具燃烧器和燃气灶
CN109185883B (zh) 内环火盖、燃烧器及燃气灶
CN112240549A (zh) 一种完全上进风式燃烧器
CN221666055U (zh) 一种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17464428U (zh) 用于燃烧器的火盖、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14094465U (zh) 一种分体式高效红外燃烧器
CN210624515U (zh) 炉头、燃烧器和燃气灶
CN219389729U (zh) 一种易清洁燃烧器
CN217464431U (zh) 用于燃烧器的火盖及燃气灶
CN217464430U (zh) 用于燃烧器的火盖组件及燃气灶
CN217464424U (zh) 火盖、燃烧器及燃气灶
KR101706779B1 (ko) 조리기기의 가열장치
CN112856425B (zh) 灶具燃烧器
CN217464429U (zh) 用于燃烧器的火盖、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17464419U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19014317U (zh) 燃气灶
CN220338459U (zh) 一种火焰内旋的燃烧器
CN114811583A (zh) 分气盘、燃烧器及燃气灶
CN113446600B (zh) 一种燃烧器以及灶具
CN214581069U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19867880U (zh) 燃烧器
CN217402558U (zh) 燃烧器及包含其的燃气灶具
CN217402557U (zh) 燃烧器及包含其的燃气灶具
CN217684979U (zh) 燃烧器
CN219014316U (zh) 一种具有分体式分气座结构的红外燃烧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