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529718U - 一种具有强电导体和电信号连接件的开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强电导体和电信号连接件的开关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529718U CN221529718U CN202323379622.3U CN202323379622U CN221529718U CN 221529718 U CN221529718 U CN 221529718U CN 202323379622 U CN202323379622 U CN 202323379622U CN 221529718 U CN221529718 U CN 22152971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ductor
- switch
- moving contact
- contact device
- electri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3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7935 neutr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212 insulator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956 allo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9
- 229910045601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2683 ag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33 biological exti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891 electric arc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680 brush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HPDFFVBPXCTEDN-UHFFFAOYSA-N copper manganese Chemical compound [Mn].[Cu] HPDFFVBPXCTED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8109 developmental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73 pai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Breaker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一种具有强电导体和电信号连接件的开关装置,开关的电信号连接件、分流器的电信号连接件、零序互感器的电信号连接件设置在PCB板上,一体化设置的相线进线端、分流器和动触头导体。静触头装置上设置的相线出线端至少一段为U形状;零序互感器套设U形状的底部;相线出线端与零线导体之间设置绝缘件隔开二者。充分利用装置高度,使具有强电导体和电信号连接件的开关装置表面积大幅减少;设置绝缘件,使相线出线端与零线导体间有较高的耐电压,增加装置的安全性;电信连接件均设置于PCB板上,使接线更整洁、简单、也更节省空间;开关触头部具有电磁装置,触头导体与分流器内电流相反,增加触头压力,提升开关的短时耐受电流能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强电导体和电信号连接件的开关装置。
背景技术
市场上现有的开关元件中,开关进线端或出线端与动触头装置之间为同方向电流,进线端或出线端与动触头之间电流产生的洛伦兹力为动触头装置离开静触头装置方向。还有一种开关,开关进线端或出线端与动触头装置之间距离较远或方向不存在平行或大致平行电流,进线端和出线端与动触头装置之间无法产生洛伦兹力,进线端和出线端流经的电流不能有效利用为触头增加压力。以上两种结构的开关,短时耐受电流能力较低,开关很难通过UC3试验。如何利用开关自身的电流流经进线端或出线端时产生的洛伦兹力,增加触头压力,进而提升开关的短时耐受电流能力,通过UC3试验,成为摆在开关使用者和生产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电力系统的应用要求越来越高,对电力系统中的元件的发展也越来越往数字化、小型化、低功耗的方向推动,国家电网在新一期的规划中提出了电气设备的可观、可测、可控的明确要求,因此在一些开关内置用于一些电器产品中,比如用于智能电能表的应用中,智能电表的可测及可控必然也会有更多的要求,用于安全方面的剩余电流检测和保护、对短时耐受电流能力的提高和为了降低功耗对电源的要求以及提高信号传输中的抗干扰能力等,这就给智能电能表在不改变原有尺寸的情况下,要求开关的体积、导体的相互之间布置和零序互感器设置及PCB的信号件的接入,都会给电能表的智能化后的零件增加带来障碍,会出现因开关及导体、电信号连接件尺寸较大而智能电能表尺寸较小,造成布线困难。如何科学布线、布局,安全、合理、高效完成开关、零序互感器、强电导体、电信号连接件等在有限体积尺寸内布置,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背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利用进线端或出线端为动触头提供压力补偿的开关和一种安全、合理、高效、且具有强电导体和电信号连接件的开关装置,以解决用户使用时,开关短时耐受电流能力较低,及强电导体和电信号连接件及开关的设置困难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强电导体和电信号连接件的开关装置,至少包括开关,所述开关内部至少设置有电动装置、受电动装置控制进行强电合闸和分闸的动触头装置、静触头装置;动触头装置上设置有相线导体的进线端,静触头装置上设置有相线导体的出线端;开关的外部设置有PCB板、零线导体的进线导体和出线导体;进线端与动触头装置之间设置有分流器;出线端至少一段导体上或/和零线导体至少一段导体上设置有U形状;U形状上套设有零序互感器;所述分流器的电信号连接件、零序互感器的电信号连接件、电动装置的电信号连接件均设置在PCB板上。所述分流器的导体与动触头装置的动触头导体设置在同一侧,但电流方向至少部分相反。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有限的三维空间中,充分利用Z向高度尺寸,减小开关装置表面积,提高空间利用率,使本方案的开关装置尺寸紧凑、合理。强电信号和电信号连接件分区域设置,相互之间设置足够的电气间隙;不同电压导体之间绝缘设置、或保持较大的电气间隙,提高安全性。开关分为电动装置和动触头装置、静触头装置。其中开关电信号连接件连接在PCB板上将外部控制电源输入,电动装置在外部控制电源的作用下,控制动、静触头装置进行强制的合闸和分闸。开关电信连接件均设置于PCB板上,利用电子器件高度集成化的优势和PCB板的精确线路设计,提高开关传输信号稳定性的同时也使得接线更整洁、更简单、也更节省空间。开关进线端和动触头之间设置的分流器,进行回路电流检测;除相线外,零线进线端和零线出线端之间还设有零线导体,零线导体和相线导体出线端均套设在零序互感器中,设置分流器和零序互感器,检测回路中的电流和剩余电流,提供开关具备数字化、智能化数据采集基础,实现对线路负载的精确保护和线路绝缘老化破坏等安全隐患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撑。
在上述实施例中,分流器的导体与动触头导体设置在同一侧,且通过软或/和硬导线与动触头装置的合金触头相连,动触头装置与分流器导体呈U形设置,流过动触头导体、分流器导体的电流方向相反,分流器导体与动触头组件间产生洛伦兹力,并施加于动触头组件的合金触点形成触电压力的有益补偿。
在一些实施例中,零序互感器套设在零线进线导体或零线出线导体上。
在上述实施例中,零序电流互感器套设在零线进线导体或零线出线导体上,使零序电流互感器套设的零线导体和相线导体电流相反。使得在有限的三维空间中,充分利用Z向高度尺寸,减小开关装置表面积,提高空间利用率,使本方案的开关装置尺寸紧凑、合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零序互感器套设在所述相线出线端的U形状上,可以是U形状的底部或左侧臂或右侧臂。
在上述实施例中,开关相线出线端的部分导体的U形状用于套设零序互感器,相较于其它形状,U形状结构能较好地使导体和零序互感器嵌套在一起,减小套设后的总体积。值得注意的是,组成U形状结构的出线端,可以是一个零件,也可能是多个零件组合,组合的方式可以是焊接、螺钉连接等多种方式。相线出线端与静触头装置连接,导通开关两侧的电流。零序电流互感器可以套设在U形状的底部或左侧臂或右侧臂,使零序电流互感器套设的零线导体和相线导体电流相反,用于检测线路中的剩余电流。
在上述实施例中,设置零序互感器,检测回路中的剩余电流,提供开关具备数字化、智能化数据采集基础,实现对线路负载的精确保护和剩余电流等安全隐患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相线出线端与零线导体之间表面设置有绝缘件。
在上述实施例中,绝缘件可以是绝缘塑料件,也可以是绝缘套管,也可以是刷绝缘漆、粘贴绝缘胶带等多种方式。相线出线端与零线导体之间表面设置有绝缘件,绝缘处理后,使不同电压间的导体绝缘,使相线出线端与零线导体之间较高的耐电压,提高装置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动触头导体为硬导体或/和软导体或/和软硬结合的导体。
在上述实施例中,动触头导体可能是软导体、硬导体、软硬结合的导体中的至少一种,动触头装置与分流器导体呈U形设置,流过动触头导体、分流器导体的电流方向相反,分流器导体与动触头组件间产生洛伦兹力,并施加于动触头组件的合金触点形成触电压力的有益补偿。其中,软导体布线方便,但是产生的洛伦兹力有较多被软导体自身变形消耗掉,真正叠加到合金触点上形成触头压力的并不多;硬导体产生的的洛伦兹力绝大多数能真正叠加到合金触点上形成触头压力,但是硬导体运作不太灵活,有限空间的适应性差;软硬相间的导体介于二者之间。动触头导体的类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选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分流器的导体与动触头导体之间设置绝缘外壳。
在上述实施例中,动触头装置设置于绝缘外壳内部,分流器导体设置于绝缘外壳外部,两者之间有绝缘外壳的壳壁相隔离,既能提供电气隔离,又使分流器有较好的散热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零序互感器与所述分流器相对设置。
在上述实施例中,零序互感器与分流器在开关的异侧相对设置,方便连接设置,走线合理。在有限的空间中,合理排布,减小开关装置表面积,提高空间利用率,使本方案的开关装置尺寸紧凑、合理,方便用于。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动装置与动触头装置、静触头装置分层设置。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将电动装置设置在一层,动触头装置、静触头装置设置在另一层,保证了开关的触点开距等技术指标,且在有限增加开关的高度尺寸的同时大幅度的减小了开关的表面积。使电力系统的用户可以充分利用电力系统装置的高度尺寸将开关安装到位,解决了现有技术产品无法安装使用的问题,满足了用户的需求,扩大了该开关的使用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动装置设置在开关的下部,动触头装置和静触头装置设置在开关的上部。
在上述实施例中,电动装置设置在开关的下部,动触头装置和静触头装置设置在开关的上部,是一种典型的设置方式,使开关体积更小,相线进线端和相线出线端更好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动触头装置和静触头装置上设置有配对的电磁装置。
在上述实施例中,动触头装置头部合金触点处叠加设置了衔铁,静触头组件头部处设置了磁轭。合金触点闭合时衔铁与磁轭靠近形成闭合磁路,动触头装置、静触头装置流过电流时衔铁与磁轭产生感应磁场,衔铁与磁轭产生吸力,利用产生的洛伦兹力叠加到动触头上,增加动触头的触头压力,提高开关短时承载大电流的能力,保障开关通过UC3测试。
在上述实施例中,合金触点闭合状态,衔铁与磁轭间有0.2~1mm的间隙。该间隙的设置可克服触点磨损时衔铁与磁轭先于合金触点接触,使合金触点出现一定磨损时仍能可靠接触,保障产品的电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关设置有灭弧栅片。
在上述实施例中,开关设置有数片灭弧栅片,加速电弧的熄灭,使开关具有较高的电气寿命,提高开关的分断能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流器设置在开关的左侧或上方,至少呈两个折弯状。
在上述实施例中,分流器设置在开关的左侧或上方,至少呈两个折弯状,由此提高空间利用率,使本方案的开关尺寸紧凑、合理。提高开关传输信号稳定性的同时也使得接线更整洁、更简单、也更节省空间。分流器可以与相线进线端分别设置,也可以一体化设置,分流器直接或间接与动触头装置连接,导通开关两侧的电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动装置设置在开关的右部,触头装置设置在开关的左部。
在上述实施例中,电动装配设置在开关的右部,触头装置设置在开关的左部,这样布置,使得开关体积较小,使空间有较高的利用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动装置设置在开关的下部,触头装置设置在开关的上部。
在上述实施例中,电动装配设置在开关的下部,触头装置设置在开关的上部,这样布置,使得开关体积较小,使空间有较高的利用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关的左侧设置有压敏电阻。
在上述实施例中,开关的左侧设置有压敏电阻,实现对线路负载的浪涌保护等过电压保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关的右侧设置有变压器。
在上述实施例中,开关的右侧设置有变压器,用于将强电变为弱电,提供给所述开关用于电动控制。变压器设置于PCB板上,利用电子器件高度集成化的优势和PCB板的精确线路设计,提高电压器变压到开关供电传输信号稳定性的同时也使得接线更整洁、更简单、也更节省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提供一种小体积、大容量的开关,和具有强电导体和电信号连接件的开关装置,在有限的三维空间中,充分利用Z向高度尺寸,减小开关装置表面积,提高空间利用率,使本方案的开关装置尺寸紧凑、合理。
2、强电信号和电信号连接件分区域设置,相互之间设置足够的电气间隙;不同电压导体之间绝缘设置、或保持较大的电气间隙,提高安全性。
3、设置分流器和零序互感器,检测回路中的电流和剩余电流,提供开关具备数字化、智能化数据采集基础,实现对线路负载的精确保护和线路绝缘老化破坏等安全隐患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撑。
4、开关触头部设置有电磁装置,利用产生的洛伦兹力叠加到动触头上,增加动触头的触头压力,提高开关短时耐受电流能力,保障开关通过UC3测试。
5、开关分流器与动触头装置之间设置反向电流,利用洛伦兹力增加动触头装置与静触头装置的触头压力,进一步提高开关承载大电流的能力。
6、开关电信连接件均设置于PCB板上,利用电子器件高度集成化的优势和PCB板的精确线路设计,提高开关传输信号稳定性的同时也使得接线更整洁、更简单、也更节省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的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相线进线端和分流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的相线出线端呈U形状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的零序互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的零线导体呈U形状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的具有强电导体和电信号连接件的开关设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的电磁装置闭合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的电磁装置打开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的开关的总体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的开关为双层结构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开关的A层示意图。
图12为图10中开关的B层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的具有强电导体和电信号连接件的开关设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实用新型示例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决不限于下面所提出的任何具体配置和算法,而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的前提下覆盖了元素、部件和算法的任何修改、替换和改进。在附图和下面的描述中,没有示出公知的结构和技术,以便避免对本实用新型造成不必要的模糊。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包括”及其类似用语应当理解为开放性包含,即“包括但不限于”。术语“基于”应当理解为“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实施例”或“该实施例”应当理解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第一”、“第二”等等可以指代不同的或相同的对象。下文还可能包括其他明确的和隐含的定义。
请参考图1和图2,本申请公开一种具有强电导体和电信号连接件的开关装置,至少包括开关100,所述开关100内部至少设置有电动装置110、受电动装置110控制进行强电合闸和分闸的动触头装置120、静触头装置130;电动装置110设置在开关100的右部,动触头装置120和静触头装置130设置在开关100的左侧,动触头装置120连接有相线进线端610。相线进线端610与动触头装置120之间设置有分流器140;静触头装置130连接有相线出线端620,相线出线端620右侧一段导体呈U形状;动触头装置120包含动触头导体121,相线进线端610与动触头导体121之间有绝缘外壳150隔离。当电动装置110接收到来自开关100的电信号连接件160的正向电信号时,电动装置110驱动所述动触头装置120与静触头装置130接通,用于导通相线进线端610和相线出线端620之间的电流;当电动装置110接收到来自开关100电信号连接件160的负向电信号时,电动装置110驱动所述动触头装置120与静触头装置130断开,用于断开相线进线端610和相线出线端620之间的电流。
优选地,相线进线端610与动触头导体121设置在同一侧,且通过软导体或/和硬导线与动触头装置120相连,动触头装置120与分流器140导体呈U形设置,流过动触头导体121和分流器140的电流方向相反,分流器140的导体与动触头装置间产生洛伦兹力,并施加于动触头装置的合金触点形成触点压力的有益补偿。
开关100的动触头导体121为软硬结合的导体,由硬导体1211和软导体1212构成,其中硬导体1211与合金触点铆接在一起,并向上伸出8mm,软导体1212和硬导体1211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由于流过动触头导体121和分流器140的电流方向相反,分流器140与动触头导体121之间产生洛伦兹力,而作用于硬导体1211的力施加于动触头装置120的合金触点利用率更高,较多形成触点压力的有益补偿,开关相线进线端与动触头装置之间设置反向电流,利用洛伦兹力增加动触头装置与静触头装置的触头压力,进一步提高开关承载大电流的能力。而软导体1212更能利用有限的空间,利用自身较软的特性,能承受触头开距达到5.5mm的变形。
请继续参考图1,所述开关100还包括电磁装置900,电磁装置900包括设置在动触头装置120上的衔铁910、设置在静触头装置130上的磁轭920。利用磁轭920产生的洛伦兹力吸引动触头装置120上的衔铁910,增加触头压力,增加动触头的触头压力,提高开关短时承载大电流的能力,保障开关通过UC3测试。
所述开关100还包括3片灭弧栅片950,灭弧栅片950加速电弧的熄灭,使开关具有较高的电气寿命,提高开关的分断能力。
请继续参考图2,所述相线进线端610与分流器140一体化设置,分流器140为锰铜材料,分流器140下部设有分流器信号输出件141。为了使开关100总体积较小,分流器140有第一弯折部142、第二弯折部143、第三弯折部144、第四弯折部145、第五弯折部146共五处折弯。由此提高空间利用率,使本方案的开关尺寸紧凑、合理。提高开关传输信号稳定性的同时也使得接线更整洁、更简单、也更节省空间。
如图3所示,所述相线出线端620设置在开关100的右侧,相线出线端620最右侧部分导体呈U形状,零序互感器200套设在U形状底部。值得注意的是,本方案的U形状结构的出线端,是多个零件组合焊接的方式实现。相线出线端与静触头装置连接,导通开关两侧的电流。
如图4所示,所述零序互感器200设置有信号连接件210、穿孔220,其中穿孔220设置于零序互感器200中部,开关100的相线出线端620的U形状底部套设于零序互感器200的穿孔220内。开关相线出线端的部分导体的U形状用于套设零序互感器,相较于其它形状,U形状结构能较好地使导体和零序互感器嵌套在一起,减小套设后的总体积。
如图6所示,所述开关100的电信号连接件160连接在PCB板300上。开关100设置在PCB板300的左下位置,开关100左侧伸出一体化设置的相线进线端610和分流器140,相线进线端610与相线导体600进线连接。开关100右侧伸出相线出线端620,U形状拐设后与相线导体600进线连接;其中,零序互感器200套设在相线出线端620的U形状的底部,与分流器140、隔开关100主体相对设置。设置分流器和零序互感器,检测线路中的电流和漏电电流,提高具有强电导体和电信号连接件的开关装置的可靠性。分流器140的电信号连接件141、零序互感器200的电信号连接件210、开关100的电信号连接件160均设置在所述PCB板上,利用电子器件高度集成化的优势和PCB板的精确线路设计,提高开关传输信号稳定性的同时也使得接线更整洁、更简单、也更节省空间。
请继续参考图5和图6,所述零序互感器200还套设有零线导体700,所述零线导体700呈U形状,两端的进线导体710和出线导体720分别接外电路的零线进线和零线出线,零线导体700基材是纯铜材料,上面设置有绝缘件730对线铜进行绝缘;强电信号和电信号连接件分区域设置,相互之间设置足够的电气间隙;不同电压导体之间绝缘设置、或保持较大的电气间隙,提高安全性。
零序互感器200套设U形状的出线导体720臂一侧。零线导体700的U形状左侧臂为进线导体710,用于连接外电源的零线900进线,U形状右侧臂的末端连为出线导体720,用于连接外电源的零线900出线。U形状右侧臂设置于开关100的相线出线端620的下部,零线导体700的上部设置有绝缘件730,隔开与开关100的相线出线端620的部分导体,保证二者之间能承受足够的耐电压。
这样设置后,动触头装置120和静触头装置130接通时,电流从相线进线接入,从相线出线接出,在零序互感器200中这段相线出线端620导体电流向下。零线导体700的U形状左侧臂的进线导体710连接外电源的零线进线,U形状右侧臂出线导体720连接外电源的零线出线,套设在零序互感器200中的这段出线导体720电流向上。所以,开关100在零序互感器200的穿孔220内的出线导体720中电流方向与相线出线端620中电流方向相反,用于检测线路中的剩余电流。通过设置零序互感器,检测回路中的剩余电流,提供开关具备数字化、智能化数据采集基础,实现对线路负载的精确保护和剩余电流等安全隐患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撑。
请继续参考图6,在开关100的左上角还设置有压敏电阻400,实现对线路负载的浪涌保护等过电压保护。在开关100的右上角设置有变压器500,用于将强电变为弱电,提供给所述开关100用于电动控制。变压器设置于PCB板上,利用电子器件高度集成化的优势和PCB板的精确线路设计,提高电压器变压到开关供电传输信号稳定性的同时也使得接线更整洁、更简单、也更节省空间。
如图6所示的一种具有强电导体和电信号连接件的开关装置,通过以上布局,使得本实施例在有限的三维空间中,充分利用Z向高度尺寸,减小开关装置表面积,提高空间利用率,使本方案的开关装置尺寸紧凑、合理。
如图7和图8所示,电磁装置900包括设置在动触头装置120上的衔铁910和设置在静触头装置130上的磁轭920。动触头装置120和静触头装置120闭合时,衔铁910与磁轭920靠近形成闭合磁路,动触头装置120、静触头装置120流过电流时,衔铁910与磁轭920产生感应磁场,衔铁910与磁轭920产生吸力,利用产生的洛伦兹力叠加到动触头上,增加动触头的触头压力,提高开关短时承载大电流的能力,保障开关通过UC3测试。触点闭合状态下,衔铁910与磁轭920间有0.2~1mm的间隙。该间隙的设置可克服触点磨损时衔铁910与磁轭920先于合金触点接触,使合金触点出现一定磨损时仍能可靠接触,保障产品的机械寿命和电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开关100的下部设置有电动装置110,开关100的上部设置有动触头装置120和静触头装置130,动触头装置120连接有相线进线端610,二者之间设置有分流器140,动触头装置120的动触点为铆钉型,动触点和静触点接触面对侧设置有动触头导体121,动触头导体121为一段软连接线,静触头装置130连接有相线出线端620。
由于流过动触头导体121和互感器140的电流方向相反,互感器140与动触头导体121之间产生洛伦兹力,而作用于动触头装置形成触点压力的有益补偿;利用该洛伦兹力增加动触头装置与静触头装置的触头压力,进一步提高开关承载大电流的能力。而本方案动触头与绝缘外壳150之间空间有限,使用软连接线121更能利用自身较软的特性,能承受触头开距达到5.5mm所需的位移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至图12所示,开关100为双层设置。其中A面为电动装置层,A层中设置有电动装置110。B面为触头结构层,B层中设置有动触头装置120和静触头装置130。
互感器140与动触头导体121设置在同一侧,开关100的动触头导体121为软硬结合的导体,由硬导体1211和软导体1212构成,其中硬导体1211与合金触点铆接在一起,并向伸出6mm,软导体1212和硬导体1211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由于流过动触头导体121和互感器140的电流方向相反,互感器140与动触头导体121之间产生洛伦兹力,而作用于硬导体1211的力施加于动触头装置120的合金触点利用率更高,较多形成触点压力的有益补偿,开关相线进线端与动触头装置之间设置反向电流,利用洛伦兹力增加动触头装置与静触头装置的触头压力,进一步提高开关承载大电流的能力。而软导体1212更能利用有限的空间,利用自身较软的特性,能承受触头开距达到5.5mm的变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图10至图12所示的双层的开关100设置在PCB板300的左下位置,开关100左侧伸出相线进线端610,相线进线端610与外电源的相线进线连接。开关100右侧伸出相线出线端620,U形状拐设后与外电源的相线出线连接;其中,零序互感器200套设U形状的底部。动触头装置120和静触头装置130接通时,电流从相线进线入,从相线出线出,在零序互感器200中这段相线出线端620导体电流向下。零线导体700的U形状左侧臂的进线导体710连接外电源的零线进线,U形状右侧臂出线导体720连接外电源的零线出线,套设在零序互感器200中的这段出线导体720电流向上。所以,开关100在零序互感器200的穿孔220内的出线导体720中电流方向与相线出线端620中电流方向相反。
本实施例通过这样设置,使得本实施例在有限的三维空间中,充分利用Z向高度尺寸,减小装置表面积,提高空间利用率,使本方案的开关装置尺寸紧凑、合理。强电信号和电信号连接件分区域设置,相互之间设置足够的电气间隙;不同电压导体之间绝缘设置、或保持较大的电气间隙,提高安全性。电信连接件均设置于PCB板上,利用电子器件高度集成化的优势和PCB板的精确线路设计,提高开关传输信号稳定性的同时也使得接线更整洁、更简单、也更节省空间。
本实用新型可以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而不脱离其精神和本质特征。当前的实施例在所有方面都被看作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定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非上述描述定义,并且,落入权利要求的含义和等同物的范围内的全部改变从而都被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中。
Claims (11)
1.一种具有强电导体和电信号连接件的开关装置,至少包括开关,所述开关内部至少设置有电动装置、受电动装置控制进行强电合闸和分闸的动触头装置、静触头装置;所述动触头装置上设置有相线导体的相线进线端,所述静触头装置上设置有相线导体的相线出线端;所述开关的外部设置有PCB板、零线导体的进线导体和出线导体;所述相线进线端与动触头装置之间设置有分流器;所述相线出线端至少一段导体上或/和零线导体至少一段导体上设置有U形状;所述至少一个U形状上套设有零序互感器;所述分流器的电信号连接件、所述零序互感器的电信号连接件、所述电动装置的电信号连接件均设置在所述PCB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器的导体与动触头装置的动触头导体设置在同一侧,但电流方向至少部分相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强电导体和电信号连接件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零序互感器套设在所述进线导体或出线导体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强电导体和电信号连接件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零序互感器套设在所述相线出线端的U形状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强电导体和电信号连接件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线出线端与零线导体之间表面设置有绝缘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强电导体和电信号连接件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导体为硬导体或/和软导体或/和软硬结合的导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强电导体和电信号连接件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器的导体与动触头导体之间设置绝缘外壳。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强电导体和电信号连接件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零序互感器与所述分流器相对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强电导体和电信号连接件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装置与所述动触头装置、静触头装置分层设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具有强电导体和电信号连接件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装置设置在开关的下部,动触头装置和静触头装置设置在开关的上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强电导体和电信号连接件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装置和静触头装置上设置有配对的电磁装置。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强电导体和电信号连接件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设置有灭弧栅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379622.3U CN221529718U (zh) | 2023-12-11 | 2023-12-11 | 一种具有强电导体和电信号连接件的开关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379622.3U CN221529718U (zh) | 2023-12-11 | 2023-12-11 | 一种具有强电导体和电信号连接件的开关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529718U true CN221529718U (zh) | 2024-08-13 |
Family
ID=92182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3379622.3U Active CN221529718U (zh) | 2023-12-11 | 2023-12-11 | 一种具有强电导体和电信号连接件的开关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529718U (zh) |
-
2023
- 2023-12-11 CN CN202323379622.3U patent/CN22152971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977432B (zh) | 气体绝缘的中压开关设备 | |
CN104779119B (zh) | 一种大电流电源继电器 | |
CN203481122U (zh) | 快速真空开关以及电网系统 | |
CN221529718U (zh) | 一种具有强电导体和电信号连接件的开关装置 | |
CN204480969U (zh) | 一种大电流电源继电器 | |
CN208061987U (zh) | 一种小体积1p+n漏电断路器 | |
CN207743137U (zh) | 一种耐压型开关装置 | |
CN102956375A (zh) | 在出现高电流时具有电动补偿的电力接触装置 | |
CN204167231U (zh) | 用于低压、中压或高压开关装置的电压和/或电流感测装置 | |
CN108376631A (zh) | 一种小体积1p+n漏电断路器 | |
CN201185139Y (zh) | 一种交流接触器 | |
CN208111341U (zh) | 一种具有取电功能的固封极柱 | |
CN208336123U (zh) | 一体式漏电断路器 | |
CN2731693Y (zh) | 一种漏电保护断路器 | |
CN201490102U (zh) | 三相电能表负荷模块式磁保持继电器 | |
CN213782303U (zh) | 一种扩容用母排连接机构 | |
CN205621699U (zh) | 一种三工位隔离接地开关与断路器的组合开关设备 | |
CN114388293A (zh) | 一种一体化柱上断路器 | |
CN208938889U (zh) | 一种集成功率电阻的接触器结构 | |
CN114171346A (zh) | 一种卧式有载调容分接开关 | |
CN112653232A (zh) | 一种三合一电源转换装置 | |
JPH04196024A (ja) | 電磁接触器 | |
CN209895977U (zh) | 一种具有四对触点且具有接通顺序的防水型电磁开关 | |
CN217061923U (zh) | 机械切换双线圈节能直流接触器 | |
CN219458103U (zh) | 一种舌片控制开关插头及充电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