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433409U - 混风组件及磨煤机 - Google Patents

混风组件及磨煤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433409U
CN221433409U CN202323488951.1U CN202323488951U CN221433409U CN 221433409 U CN221433409 U CN 221433409U CN 202323488951 U CN202323488951 U CN 202323488951U CN 221433409 U CN221433409 U CN 2214334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wind
mixing assembly
guide
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48895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国兴
张海龙
吕国
张小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oneng Ningxia Yuanyanghu Second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oneng Ningxia Yuanyanghu Second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oneng Ningxia Yuanyanghu Second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oneng Ningxia Yuanyanghu Second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48895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4334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4334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4334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uct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风组件及磨煤机,混风组件包括外壳、分隔板和密封导板,外壳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分隔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分隔板布置于外壳内并将外壳的内腔分隔为多个并排布置的导风流道,每个导风流道均与出风口连通;密封导板布置在至少部分导风流道内,不同的进风口流入的气流经密封导板的引导下分别流入不同的导风流道内并在出风口处混合;每个进风口与至少一个导风流道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风组件具有提高混风风速、温度均匀性的优点,从而改善磨煤机相关结构处的测量条件,提高风量测量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混风组件及磨煤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道改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混风组件及磨煤机。
背景技术
制粉系统是煤粉锅炉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其中,中速磨煤机直吹式制粉系统是应用较为普遍的制粉系统形式。在锅炉系统的运行过程中,通风量是中速磨煤机运行时最为重要的参数之一,而中速磨煤机的运行情况对锅炉系统的运行有着重要影响,因此,通风量的精确测量直接影响到磨煤机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
由于电厂设备及管道的紧凑布置,冷一次风与热一次风的混合处距磨煤机入口的距离较短,进而导致冷热风未能充分混合就迅速流至风量及风温测量装置处,受流体流速及温度分布不均匀的影响,上述装置无法对一次风风量进行精准测量,导致实际通风量偏离风煤比曲线,最终影响磨煤机和锅炉机组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另外,一次风从磨煤机一侧进入一次风室还会使风室内流场分布混乱,风环喷口风速不均匀,风环低流速区的石子煤排放量大,高流速区附近区域设备磨损严重,而磨煤机入口处冷热风混合不均将使该问题更为严重,这也是大多数中速磨煤机制粉系统都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基于发明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做出的: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混风组件及磨煤机,该混风组件具有提高混风风速、温度均匀性的优点,从而改善磨煤机相关结构处的测量条件,提高风量测量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混风组件包括外壳、分隔板和密封导板,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分隔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分隔板布置于所述外壳内并将所述外壳的内腔分隔为多个并排布置的导风流道,每个所述导风流道均与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密封导板布置在至少部分所述导风流道内,不同的所述进风口流入的气流经所述密封导板的引导下分别流入不同的所述导风流道内并在所述出风口处混合;每个所述进风口与至少一个所述导风流道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混风组件,通过分隔板将外壳的内腔分隔为多个导风流道,并通过密封导板控制相应的导风流道仅连通某一进风口和出风口,通过导风流道将不同进风口流入外壳内的气流分隔开并在一定方向上依次布置,从而使经不同的进风口流入混风组件内的气流在经出风口排出时能够较好的混合,以提高经出风口排出的气流风速和风温的均匀度,有助于提高后续测量过程的准确性。
可选地,相邻的两个所述导风流道分别与不同的所述进风口相连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混风组件,将相邻的导风流道分别与不同的进风口相连,可以使不同的进风口流入的气流在外壳的腔室内交叉布置,进而使上述气流在外壳内即可得到初步混合,进而确保上述气流在流动至出风口处时能够快速混匀。
可选地,所述导风流道形成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分隔板之间,和/或,所述导风流道形成于所述分隔板和所述外壳的内壁之间。
可选地,所述导风流道的排布方向与所述导风流道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
可选地,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分隔板所限定的所述导风流道内均设有所述密封导板,所述密封导板邻近所要分隔开的所述进风口。
可选地,所述密封导板为中部朝所要分隔开的所述进风口折弯的折弯板。
可选地,部分所述导风流道内布置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沿气流的流动方向布置且所述导流板的两端分别指向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
可选地,至少一个所述进风口所在轴线与所述出风口所在轴线之间存在夹角,至少一个所述导流板长度方向上的中部设置有弧段;和/或,位于同一所述导风流道内的所述导流板的数量为至少一个。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混风组件,通过上述夹角结构可以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布置多个进风口;而位于导风流道内的导流板可以有效引导流入导风流道内的气流流动,同时也可以帮助改善并优化导风流道内的流场情况,使气流分布更加均匀。
可选地,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均为圆形结构且某一所述进风口外安装有变径管道。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混风组件,通过变径管道可以使尺寸不同的通风管道与该混风组件相连,提高该混风组件对不同尺寸的管道的适用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磨煤机,包括通风结构,所述混风组件设于所述通风结构内,所述混风组件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混风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磨煤机,通过设置在通风结构内的混风组件可以有效提高其混风效果,使得经不同管道流入通风结构处的气流可以快速混合均匀,使下游的检测设备可以更加准确的对风量进行检测;同时,混合均匀的气流也有助于改善磨煤机内部流场情况,达到降低石子煤排放量、减轻设备磨损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混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混风组件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混风组件的右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混风组件的左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混风组件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1、外壳;2、第一进风口;3、第二进风口;4、出风口;5、分隔板;6、密封导板;7、导风流道;8、导流板;9、变径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图1-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混风组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混风组件包括外壳1、分隔板5和密封导板6,外壳1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4,进风口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分隔板5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分隔板5布置于外壳1内并将外壳1的内腔分隔为多个并排布置的导风流道7,每个导风流道7均与出风口4连通;密封导板6布置在至少部分导风流道7内,不同的进风口流入的气流经密封导板6的引导下分别流入不同的导风流道7内并在出风口4处混合;每个进风口与至少一个导风流道7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混风组件,通过分隔板5将外壳1的内腔分隔为多个导风流道7,并通过密封导板6控制相应的导风流道7仅连通某一进风口和出风口4,通过导风流道7将不同进风口流入外壳1内的气流分隔开并在一定方向上依次布置,从而使经不同的进风口流入混风组件内的气流在经出风口4排出时能够较好的混合,以提高经出风口4排出的气流风速和风温的均匀度,有助于提高后续测量过程的准确性。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密封导板6用于将相应导风流道7与部分进风口分隔开,以及将每个进风口与不同的导风流道7连通。当气流通过时,不同的进风口流入的气流不会在导风流道7内混合,而是分别流入并排布置的不同导风流道7内,任意一个导风流道7仅与某一进风口相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分隔板5为平板状结构。当该分隔板5位于外壳1内时,可以将外壳1内分隔为多个并排布置的导风流道7结构,其中任意一个导风流道7在密封导板6的作用下与某一进风口和出风口4相连通,从而引导通过该进风口流入的气流按固定路径流向出风口4。由于每个进风口会与至少两个不同的导风流道7相连,因此在气流流经上述导风流道7的过程中,经不同进风口流入的气流会在导风流道7的分隔下对其气流在不受外界干扰的情况下进行初步整理;当上述气流最终流至出风口4处时均朝向同一方向流动,进而在出风口4处实现快速混合,从而尽可能的降低气流流速和温度的不均匀度。
一般而言,上述出风口4处的尺寸应当与外壳1的尺寸一致,以免影响气流经出风口4排出的流速。
在本实施例及其它相近实施例中,上述外壳1为中空柱状结构,出风口4和所有的进风口均为圆形结构,如图1所示。图1以外壳1为透明结构绘制而成,仅用于展示该混风组件的内部结构,不视为对外壳材质和结构的限制。
由于经不同进风口流入外壳1内的气流往往具有不同的温度,为了使上述具有不同温度的气流能够快速混合,可选地,相邻的两个导风流道7分别与不同的进风口相连通。
将相邻的导风流道7分别与不同的进风口相连,可以使不同的进风口流入的气流在外壳1的腔室内交叉布置,此时具有不同温度的气流在分别流经不同的导风流道7时,上述气流会在这一过程中通过热传递等方式实现初步热量传递并降低相邻气流之间的温差;另外,当其流动至出风口4处时,上述结构布置也可以确保具有温差的气流能够快速混匀。
考虑到上述外壳1为柱状结构,因此当多个分隔板5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列时,任意相邻的两个分隔板5之间能构成一个导风流道7;而位于第一方向两端的分隔板5与外壳1的内侧壁之间也可以构成一个导风流道7。换言之,上述导风流道7可以形成于相邻的两个分隔板5之间,也形成于分隔板5和外壳1的内壁之间。
导风流道7的具体分布位置受混风组件的外壳1的内部结构以及相应的进风口尺寸的影响,若进风口较小,则分隔板5与外壳1的内壁之间也可以不设置上述导风流道7。上述导风流道7的数量和具体形成方式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调整,本实施例不对其进行限制。
具体的,上述导风流道7的高度可以保持一致,也可以根据与之相连的进风口的流量大小来进行调节。
在本实施例及其它相近实施例中,上述进风口和出风口4的朝向均与第一方向相垂直;由于导风流道7的延伸方向与进风口和出风口4的朝向位于同一直线上,换言之,导风流道7的延伸方向与上述第一方向(即分隔板5的排布方向,也就是导风流道7的排布方向)相垂直。
为了能通过上述密封导板6来调整气流流入的导风流道7,在本实施例及其它相近实施例中,任意相邻的两个分隔板5所限定的导风流道7内均设有密封导板6,密封导板6邻近所要分隔开的进风口布置。
具体的,上述布置于相邻的分隔板5之前的密封导板6用于封堵或封闭该导风流道7,以阻止对应进风口处的气体流入该导风流道7内。
上述密封导板6整体为条形结构,其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与外壳1或进风口的内侧壁相贴合,高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分隔板5相连。
在实际加工时,为了降低风阻,同时尽可能的引导气流流入对应的导风流道7内,一般设置上述密封导板6高度方向上的中部朝向所要分隔开的进风口一侧折弯的折弯板(具体表现为,朝向所要分隔开的进风口一侧凸起),此时密封导板6的横截面可以是V形或者曲线形。上述折弯板还具有一定的引流功能,其折弯部分可以朝向位于某一侧的分隔板5倾斜,可以起到调整进气口气流流动方向、降低风阻等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密封导板6也可以根据需要将其布置于形成在分隔板5和外壳1内侧壁之间的导风流道7内。
由于该外壳1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进风口,因此,可选地,至少一个进风口所在轴线与出风口4所在轴线之间存在夹角。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混风组件,通过上述夹角结构可以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布置多个进风口。
具体的,某一进风口与出风口4同轴布置在上述外壳1的两端。
可选地,部分导风流道7内布置有导流板8,导流板8沿气流的流动方向布置且导流板8的两端分别指向进风口和出风口4。
上述导流板8可以引导气流按设定的流动路线流动,尤其是在进风口和出风口4的轴线处于不同的直线上时,可以达到优化导风流道7内流场方向、使气流分布更加均匀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及其它实施例中,上述导流板8长度方向上的中部设置有弧段,该部分可以用于引导气流在导风流道7内转向,以降低阻力,同时还能够起到降低气流噪音的效果。
为了提高气流在导风流道7内分布的均匀性,设置位于同一导风流道7内的导流板8的数量为至少一个。
上述导流板8可以将流入该导风流道7内的气流分割为若干个并引导其在对应的区域内流动,从而有效提高该导风流道7内气流分布的均一性,使气流分布更加均匀。上述导流板8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多个。
可选地,进风口和出风口4均为圆形结构且某一进风口外安装有变径管道9,该变径管道9可以使尺寸不同的通风管道与该混风组件相连,提高该混风组件对不同尺寸的管道的适用性。
下面以具有两个进风口的混风组件为例,对某一结构的混风组件进行具体说明。
如图1所示,该混风组件的外壳1上设置有两个进风口,分别为用于输入热一次风的第一进风口2和用于输入冷一次风的第二进风口3,其中第一进风口2与出风口4分别位于外壳1轴线方向上的两端,第二进风口3形成于第一进风口2和出风口4之间的外壳1上且第二进风口3的轴线与外壳1的轴线相垂直,如图1和图5所示。上述第一进风口2的尺寸与出风口4的尺寸一致,第二进风口3的尺寸小于出风口4的尺寸并通过变径管道9与外壳1相连。
上述外壳1内部的腔室内布置有8个分隔板5,上述分隔板5与外壳1相互配合能形成9个导风流道7,其中5个导风流道7用于与第一进风口2相连,4个导风流道7用于与第二进风口3相连。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各个导风流道7交叉布置,与第一进风口2相连的导风流道7朝向第二进风口3的一侧通过密封导板6进行密封,同理,与第二进风口3相连的导风流道7朝向第二进风口3的一侧通过密封导板6进行密封,从而确保第一进风口2流入的热一次风和第二进风口3流入的冷一次风互不干扰,如图2-图4所示。上述密封导板6为截面为V形的条形结构,其整体形状和角度可以根据风阻情况进行调整。
上述分隔板5的数量仅为示例,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增减。
由于热一次风沿直线流动即可流至出风口4,而冷一次风需要转动一定角度才能流动至出风口4,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上述与第二进风口3相连的导风流道7内设置有导流板8。
具体的,在上述与第二进风口3相连的四个导风流道7中,位于上下两侧的两个导风流道7内分别设置有一块导流板8,位于中部的两个导风流道7内分别设置有三块导流板8,如图1-图4所示,其中导流板8中部为能引导并改变气流流向的弧形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混风组件可以实现热一次风和冷一次风的快速混合,降低后续检测区域处风速和风温的不均匀程度,有助于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磨煤机,包括通风结构,混风组件设于通风结构内,混风组件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混风组件。
通过设置在通风结构内的混风组件可以有效提高其混风效果,使得经不同管道流入通风结构处的气流可以快速混合均匀,实现对磨煤机入口处速度场、温度场的耦合优化,使下游的检测设备可以更加准确的对风量进行检测;同时,混合均匀的气流也有助于改善磨煤机内部流场情况,达到降低石子煤排放量、减轻设备磨损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混风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1),所述外壳(1)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4),所述进风口的数量为至少两个;
分隔板(5),所述分隔板(5)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分隔板(5)布置于所述外壳(1)内并将所述外壳(1)的内腔分隔为多个并排布置的导风流道(7),每个所述导风流道(7)均与所述出风口(4)连通;
密封导板(6),所述密封导板(6)布置在至少部分所述导风流道(7)内,不同的所述进风口流入的气流经所述密封导板(6)的引导下分别流入不同的所述导风流道(7)内并在所述出风口(4)处混合;每个所述进风口与至少一个所述导风流道(7)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风组件,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导风流道(7)分别与不同的所述进风口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流道(7)形成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分隔板(5)之间,和/或,所述导风流道(7)形成于所述分隔板(5)和所述外壳(1)的内壁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流道(7)的排布方向与所述导风流道(7)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风组件,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分隔板(5)所限定的所述导风流道(7)内均设有所述密封导板(6),所述密封导板(6)邻近所要分隔开的所述进风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导板(6)为中部朝所要分隔开的所述进风口折弯的折弯板。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混风组件,其特征在于,部分所述导风流道(7)内布置有导流板(8),所述导流板(8)沿气流的流动方向布置且所述导流板(8)的两端分别指向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风组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进风口所在轴线与所述出风口(4)所在轴线之间存在夹角,至少一个所述导流板(8)长度方向上的中部设置有弧段;
和/或,位于同一所述导风流道(7)内的所述导流板(8)的数量为至少一个。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4)均为圆形结构且某一所述进风口外安装有变径管道(9)。
10.一种磨煤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通风结构,所述混风组件设于所述通风结构内,所述混风组件为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混风组件。
CN202323488951.1U 2023-12-20 2023-12-20 混风组件及磨煤机 Active CN2214334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488951.1U CN221433409U (zh) 2023-12-20 2023-12-20 混风组件及磨煤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488951.1U CN221433409U (zh) 2023-12-20 2023-12-20 混风组件及磨煤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433409U true CN221433409U (zh) 2024-07-30

Family

ID=920546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488951.1U Active CN221433409U (zh) 2023-12-20 2023-12-20 混风组件及磨煤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4334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2098848A1 (ja) 固体燃料バーナおよび前記バーナを用いる燃焼装置
CN208321066U (zh) 一种磨煤机入口风道的引流装置以及磨煤机
CN110013909B (zh) 磨煤机入口冷热风混合装置
CN104949717B (zh) 一种磨煤机入口一次风量测量系统
CN105618244A (zh) 一种磨煤机入口圆形风道的一次风混流及均流装置
CN105953832A (zh) 一种磨煤机入口一次风管路及管路内风量风温测量方法
CN109373091B (zh) 管道分流装置
CN112007746A (zh) 一种磨煤机入口的方形一次风道均流装置
CA1290594C (en) Annular venturi flow measuring device
CN221433409U (zh) 混风组件及磨煤机
CN106765275A (zh) 一种可调节型微分煤粉分配器
CN114046298A (zh) 一种适用于煤粉管道可调缩孔的流场均布装置
CN214408045U (zh) 一种直连式试验台空气供应调节系统
CN117686887A (zh) 一种芯片老化柜
CN215541683U (zh) 一种磨入口冷热风混合装置
CN215234970U (zh) 一种新型磨煤机一次风监测系统
CN213972561U (zh) 一种水冷式膜厚控制装置
CN114927440A (zh) 一种控温装置及半导体工艺设备
CN211366963U (zh) 双气隙臭氧发生单元检测装置
CN215295870U (zh) 一种大型湿冷机组排汽通道导流装置
CN213078753U (zh) 一种格栅型冷热风均匀混合装置
CN113294800A (zh) 一种提高磨煤机静态分离器出口煤粉分配均匀性的系统
CN111151365A (zh) 一种格栅型冷热风均匀混合装置
CN107036340B (zh) 一种用于空调制冷的分液器及其空调
CN216241655U (zh) 一种适用于煤粉管道可调缩孔的流场均布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